2019年(衡中同卷)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十三)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十三)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十三)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三)试题及答案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三)试题及答案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洋政策是国家以海外国家关系、海上贸易为对象制定的政策。

海洋政策的制定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首先就是国家安全利益。

维护国家的统治区域安全,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对统治者来说无疑是首要的、根本的利益。

同时,国家对于海上安全利益的追求,不仅是为了海上的安宁,也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国家统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家对政治利益的追求,是与经济利益相互联系的;而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其意义不仅在于国家的经济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国家的安全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自宋元以来,官方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已呈现出越来越严密的特点,元朝“官本船”制度的出现,“于泉、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造船给本,令人商贩,官有其利七,商有其三”,显示出官方直接参与海外贸易的趋向。

明朝国家直接垄断海上贸易,实行朝贡贸易与海禁相结合的海洋政策,通过大规模国家航海行为——郑和七下印度洋,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阶段,以强盛的国力为后盾,维护了南海至印度洋区域的海上秩序;而同时严禁私人出洋从事海上贸易。

《大明律》中“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大经管学院院长孙祁祥在为栏目所作的序言中表示,中国改革再出发,要有历史的视角与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有的勇气,也要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包容。

②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进食客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③高一新生在军训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A. 破釜沉舟不由自主不以为然B. 孤注一掷情不自禁不以为然C. 破釜沉舟情不自禁不以为意D. 孤注一掷不由自主不以为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孤注一掷比喻人在危急的时候拿出全部力量来作最后一次冒险。

两个成语都表示下最后的决心,决一胜败。

但是“破釜沉舟”指的是强烈的信念,坚决的行动:“孤注一掷”指的是投机的心理,冒险的行动。

“破釜沉舟”一般不带感情色彩,也可以用于略带褒义的句子。

“孤注一掷”含有贬义,不能跟“破釜沉舟”混用。

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感情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

不由自主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吸引你不得不做,就是自己的欲望战胜了自己的理智。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原创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原创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原创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各级城市日益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所构成的限制,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

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时影响到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市社会的特点,探索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宋代城市官方救助体制是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建立起来的。

宋仁宗下诏,令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

这是宋廷首次颁布面向全国的城市救助政策,广惠仓也是首个全国性的城市救助机构,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此后,宋廷又陆续颁行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包括针对无业流浪人员的“惠养乞丐法”、针对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人员的“居养令”、针对各类穷困居民的“助葬之法”等。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郭宏安《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2019届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

2019届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

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但多为漆器。

漆画一直伴随着漆器而行,附于漆器之上,故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虽然漆画近年越来越受到瞩目,但似乎仍然游离于主流绘画之外。

漆画创作时材质的多样,创作过程中技法的繁复,使一些漆画家走入误区。

是表现漆画的传统工艺和材质的美感,还是更多的追求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支持?一直是现代漆画家思考的问题。

德卢西奥迈耶说:“作品是否满足艺术的首要条件是‘美’,如果没有美,那么它根本不是艺术。

”漆画在创作过程中,无论珍视传统还是勇于创新,都只有一个目的——美。

正如艺未的起源众说纷纭,而人们更倾向于多元说一样,漆画的创作更应该是多元化的。

诚然,漆画悠久的历史决定着它材质的特殊性,技法的多样性也是其他画种所不能比拟的,但这也使得在漆画的创作上容易局限于只表现传统技法的蝇头之争上,而忽略了漆画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创作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感情的作品。

在漆画的创作中只有继承传统并且勇于创新,才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在题材立意上,传统漆画多以图腾式或讨喜的形式出现,传统纹样的运用较为常见。

优秀的现代漆画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漆画的悠久历史为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一味的强调技法和“漆味”是现代漆画的通病,在题材上花卉、少数民族风潮越来越多,似乎这样才称之为漆画,失去了漆画应有的灵动感,并且风格呆板,作品失去当代美术的参与性。

漆画题材的创新取决于观念上的创新,漆画作者必须放眼国际,走出传统漆画的桎梏,并且从漆画技法所带来的欢悦中解脱出来,把新的观念引入到漆画领域中来。

题材与立意的不断创新,在于作者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摆脱旧的思想束缚,朝多元化的题材发展。

如果只是继承以往题材,停滞不前,作品只会趋于平庸、肤浅。

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衡水金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容否认,文化哲学已成为人类的一门“显学”。

这与人类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对有限,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哲学所思考的问题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

但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水平的提高,文化世界越来越取代自然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无法回避的课题。

文化哲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它应回答的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

学界一般认为,文化哲学兴起的标志是新康德主义。

哲学所要面对的主要不是“已然”世界的问题,而是“未然”或者是“应然”世界的问题。

“事实”的世界是科学要关注的对象,“价值”的世界才是哲学最需要关注的对象。

例如在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看来,“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

在新康德主义思想家那里,核心价值诉求就在于从人类日新月异的文化世界中,确立人的价值的应有位置,切勿使人性消弭于喧嚣的文化世界中。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明确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

”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

人所以要反思文化,皆因为文化在其发展中,除了对人的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否定性因素。

而文化的二重性说到底又是根源于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

具体说来,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来确证自身的,文化就是人类自我意识对象化的结果,通过文化,人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存在。

然而某种文化模式、文化规范一经形成,人类本质的各种丰富性潜能就有可能被规定于一种既定的文化形式中,从而形成了对人的丰富本质的否定。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三)(含详细答案)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三)(含详细答案)

(衡中同卷)2019年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洋政策是国家以海外国家关系、海上贸易为对象制定的政策。

海洋政策的制定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首先就是国家安全利益。

维护国家的统治区域安全,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对统治者来说无疑是首要的、根本的利益。

同时,国家对于海上安全利益的追求,不仅是为了海上的安宁,也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国家统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家对政治利益的追求,是与经济利益相互联系的;而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其意义不仅在于国家的经济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国家的安全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自宋元以来,官方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已呈现出越来越严密的特点,元朝“官本船”制度的出现,“于泉、杭二州立市舶都转运司,造船给本,令人商贩,官有其利七,商有其三”,显示出官方直接参与海外贸易的趋向。

明朝国家直接垄断海上贸易,实行朝贡贸易与海禁相结合的海洋政策,通过大规模国家航海行为——郑和七下印度洋,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阶段,以强盛的国力为后盾,维护了南海至印度洋区域的海上秩序;而同时严禁私人出洋从事海上贸易。

《大明律》中“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

2019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语文试卷

2019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尚书》中的“道治政治,泽润生民”多被看作中国“政治”一词的最初来源。

古汉语中的“政”指国家的权力秩序或制度、法令;“治”则指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或是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

由此看来,古汉语中的“政”就是今天“政治”的意思。

而“治”则有今天“行政”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政治”译自西方“politics”一词,虽然翻译得很好,但也容易让今天的人们模糊了“政”与“治”的差别。

台湾的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专门辨析过“政道”与“治道”、政权与治权的不同。

他把人类的政治形态分为三种:封建贵族政治、君主专制政治和立宪的民主政治。

前两种政治形态的政权皆在帝王,帝王凭借德行或武力取得政权,依靠世袭延续政权。

中国传统政治一直缺乏时政权合法性的反省,由于极少思考“政道”,所以所有的政治学说只一味地在“治道”方面用力。

其实,无论是打天下还是世袭,这种“政道”都是不合理的,因而可称之为“无道”。

中国传统政治因为一直没有解决政道的问题,所以导致了治道的不足。

牟宗三所说的“政道”与“治道”、政权与治权,很像现代政治对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划分。

政治学家孟德斯鸠认为,只有当政府被分成立法和行政两个部分,并能彼此制约和平衡时,自由才能得到保证。

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而实现社会价值的分配,而行政者则执行立法者通过的法律。

虽然牟宗三在书中的论述有些模糊和矛盾之处,但他的这种划分方法很容易让人看到中国传统政治的症结。

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把政治与权力混为一谈。

很多人认为,一旦夺取了权力。

他们就自动拥有了政治的合法性和权威,其实远远没有。

政治包含了民众的认同性、合法性和参与性,是一个国家基本目标和政策的结合,而权力不过是达成这些目标或政策所必需的手段和工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过长期开拓,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发展好创意经济,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创新驱动力,值得认真思考。

时尚产业作为创意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创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并在国际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用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时尚产业。

时尚根植于文化,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及其独特韵味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鲜活元素。

当今全球市场,中国元素的运用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国际时尚界,花鸟龙凤、水墨禅意等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意象备受关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了最好诠释。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尚缺乏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设计者通常只是把中国元素当作点缀进行简单移植和拼凑。

只有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伦理规范,融入时尚设计开发之中,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的时尚产业。

时尚产业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对接的重要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遗余力把传统文化注入时尚设计中。

设计者要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例如,绚丽斑斓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寓意吉祥的图案等都可以成为时尚的元素。

当设计给人以文化的内涵并直击人的灵魂深处,引起强烈共鸣。

我国的时尚产业才能在世界时尚舞台拥有一席之地。

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时尚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是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化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性文化。

我们要发展的时尚产业应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和文化创意设计的有效结合,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进。

一方面,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时尚产业发展全过程。

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时尚产业,使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转变为对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美好生活方式的理性回归。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文章以‘怎样让时尚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错误。为核心话题文章的标题是“时尚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结合“时尚产业作为创意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创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并在国际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用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时尚产业”“时尚产业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对接的重要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遗余力把传统文化注入时尚设计中”“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时尚产业发展”分析可知,摘编部分的核心话题是“怎样发展中国的时尚产业”。故选A。
时尚产业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对接的重要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遗余力把传统文化注入时尚设计中。设计者要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例如,绚丽斑斓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寓意吉祥的图案等都可以成为时尚的元素。当设计给人以文化的内涵并直击人的灵魂深处,引起强烈共鸣。我国的时尚产业才能在世界时尚舞台拥有一席之地。
C.文章既分析了时尚产业的重要意义和目前我国时尚设计中存在的弊端,也给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D.文章从文化的高度、生态文明的理念、国际化的视野三个角度深入剖析,直击热点,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原创性是时尚产业的生命,绚丽斑斓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等是地道的中国原创,也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够走向世界的品牌。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ⅲ)(含答案)不分版本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ⅲ)(含答案)不分版本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Ⅲ)(含答案)不分版本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工程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工程面临着不容无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阔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桔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那么,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方,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

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三调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6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北大经管学院院长孙祁祥在为栏目所作的序言中表示,中国改革再出发,要有历史的视角与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有的勇气,也要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包容。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进食客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高一新生在军训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A.破釜沉舟不由自主不以为然B.孤注一掷情不自禁不以为然C.破釜沉舟情不自禁不以为意D.孤注一掷不由自主不以为意1.C【解析】试题分析: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孤注一掷比喻人在危急的时候拿出全部力量来作最后一次冒险。

两个成语都表示下最后的决心,决一胜败。

但是“破釜沉舟”指的是强烈的信念,坚决的行动:“孤注一掷”指的是投机的心理,冒险的行动。

“破釜沉舟”一般不带感情色彩,也可以用于略带褒义的句子。

“孤注一掷”含有贬义,不能跟“破釜沉舟”混用。

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感情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

不由自主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吸引你不得不做,就是自己的欲望战胜了自己的理智。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一个是欲望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智。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在这里,百年古树掩映下的名人故居与现代教学大楼、图书馆完美融合的校园环境,营造出学校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B.网络运用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C.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沉香
鲍尔吉·原野
在海南,我见到了沉香树。外观上,沉香树并不比其他热带树木更奇特,像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人堆里并不扎眼一样。沉香树不会如椰子树高耸入云,也不会如木棉树开花热烈,(1)___如果没有发现树木伤口的结痂,如果没人去烧这块木片似的结痂,世上就没人知道沉香。
是什么人会想到烧一下沉香树伤口的结痂?为什么是烧呢?他可能把热带植物的根、茎、叶、花、果都烧过,嗅一嗅哪个香。即便被毒树熏至昏厥仍在烧,直至找到沉香。开始,这个李时珍式的奇人并未以烧树为己任,他先把所有草木的根、茎、叶尝一遍,对治他身上的奇疴无效而有忿,他愤怒地把它们一祥一样扔进火里,烧到沉香树时,香来了。
物不在乎被发现,它们有自己的灵魂,附着于大自然之中。芳香、甜蜜、坚实、笔直是植物们现世的荣耀,只有沉香木有来生,而它的来生被人窥破,竞在伤痂里。沉香树朴素。树干显得圆拙一些,看不到香樟树的富贵气派。它的叶子普通,四五月份开出的花朵微红带紫,也没什么香气。它就这样长着,像集市上的海南农夫一样普通。谁也没想到沉香生在这样的树上。树,遭雷劈蛇咬之后,疗伤的分泌物在伤口凝聚,又在真菌的干预下结成沉香,被人类誉为“聚日月之精华”的珍品。
C.文章用大量的文字描写观沉香之烟,作者一方面借自己的观察表现出它的特异形态,一方面借沉香之烟的动静变化暗含着对生命形态的感悟。
D.文章以沉香为线索,将作者对沉香的观察、理解、联想和感悟串在一起,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意味深长。
(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含意的理解。
D.外交和通商的关系即朝贡和贸易的关系,明朝将其合二为一,特色鲜明,影响重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理论高度论述了海洋政策的制定对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B.文章结尾作者从全球史的高度阐明了中国17世纪海上贸易的地位和历史性贡献。
C.文章第二段通过元朝与明朝的对比,强调了明朝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严密苛刻的特点。
2019年(衡中同卷)调研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洋政策是国家以海外国家关系、海上贸易为对象制定的政策。海洋政策的制定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首先就是国家安全利益。维护国家的统治区域安全,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对统治者来说无疑是首要的、根本的利益。同时,国家对于海上安全利益的追求,不仅是为了海上的安宁,也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国家统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家对政治利益的追求,是与经济利益相互联系的;而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其意义不仅在于国家的经济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国家的安全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
(2)结合“厚朴”分析,沉香普通,“酝酿中的来生”,酝酿着来生的升华。
(3)结合上下文内容“人看了一辈子的东西,看到的多是假象。人所乐所悲者,也因为把假象当成了真相”“观香实为观沉香木早年的痛……正如沉静也是一股大力量”分析可知,沉香之烟,不同的状态下观察,会有非同一般的感受。
地球据说是动的,但我们觉不出。白云显然是在动的——我小时候见过的那朵白云早已不见了——但我们抬头看云,云并不动。人低头系鞋带的工夫,云没了,投入另一朵云的怀抱。远看大河未流,如一面镜子,进河方知漩涡奔涌,我在黑龙江差点儿溺毙,即被漩涡拖住了腿。人看了一辈子的东西,看到的多是假象。人所乐所悲者,也因为把假象当成了真相。
我把沉香放在主卧室铁红色的墙壁前观赏。香的烟气像一支马蹄莲,笔直地拔上去,在高高的地方分开。它上升的样子十分沉静,烟柱保持同样的精细,仿佛上方有一个东西吸着它们一样。烟气散开时便淡了,如一朵花的影子。烟的花朵开放后,依然不忍离开,有流连,似回头观望。看烟气动摇,人却感觉非常静。或言之,你不觉得它动,它却在动,幡不动风动;如站桩时所说“静极生动”。观其他事物的动——鸽群飞翔、溪水湍流,均生不出静态感。唯观香,愈看其动愈觉其静。动和静真是不好言说的东西,它们会在一些地方重合。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明朝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国家垄断,它对民间海商进行了控制,很难说是提供便利;C项,“弊大于利”文中没有明说;D项,“……极其荒谬的”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没有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只是强调不能抹杀中国17世纪海上贸易的地位和历史性贡献。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通过元朝与明朝的对比”错误。原文中元朝与明朝不存在对比关系,作者是按朝代先后论述他们各自的海外贸易政策的特点,从而证明了“自宋元以来,官方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已呈现出越来越严密的特点”的观点。故选C。
(3)它厚朴,或者说此生厚朴,沉香之香是它酝酿中的来生。
(4)香之烟雾,似聚又散,如升却降。
(5)文章以“沉香”为题,却为什么写椰子树、木棉树、香樟树,还写了怀素、张旭、盖叫天、曾国藩等人物?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沉香此生普通却酝酿着来生的升华。
(3)沉香之烟,静观细思,会有非同一般的感受,蕴含着生命的辩证法。
练功的人,如京剧之盖叫天,书法之怀素,战将如曾国藩都爱观香静坐。(2)___
观香实为观沉香木早年的痛。这世上,谁的伤疤被人燃烧?谁的痛苦散发香气?谁的血泪价值不菲?谁的回忆化为青烟?唯有沉香。所有名贵香水都有沉香的成分,它保持着香气的沉稳。沉稳是向下的力量,正如沉静也是一股大力量。
我观香时很小心,这是一些伤口,伤口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香雾。我一点点嗅这些香气,树木当年的痛苦和血泪变成了这样一种香味,似有若无,些许药性,像一个人憋了十年的痛苦经历突然不想说了。有些经历大痛的人会变得空灵,沉香之香即空灵。人类常常忍不住述说自己的痛苦。人说出苦痛相当于把伤口又豁深了,永远结不成一个痂。沉香沉默,它用分泌液里的芳香安慰自己。它懂得怎么爱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沉香树朴素而又普通,从自然的角度看,沉香是在沉香树遭雷劈蛇咬受伤之后,疗伤的分泌物在伤口凝聚,然后在真菌的作用下形成的痂。
B.文章考证了沉香经燃烧散发香气的由来,那个李时珍式的人物为了治病歪打正着地发现了沉香之香,这件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真切。
(摘编自万明《明代海商与海上秩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七下印度洋是国家行为,其政治意义是维护了南海至印度洋区域的海上秩序。
B.《大明律》对私人从事海上贸易做出了规定,视情节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处罚措施。
C.“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指朝贡贸易本身带有互通有无的互市贸易性质。
(4)①写椰子树、木棉树、香樟树,意在与沉香树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沉香树的质朴与普通。②体现静坐观烟能带给人多方面的人生启迪。③广泛联想,丰富了散文内容,行文开合自如,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考点】
散文阅读
小说阅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考证”说法错误,文章写发现沉香之香的情形,带有想象色彩,并非考证,目的应是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和可读性。故选B。
明朝把朝贡和贸易,或者说把外交和通商完全合二为一,形成了其海外贸易政策的鲜明特征,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国家全面垄断海上事务。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的制定,遂使民间海商完全退居到从属官方朝贡贸易的地位。
从全球史的视野来看,全球化始自海上,不能只是强调西方海上作为,而忽视了17世纪是中国海上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西方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中国的海商集团。在全球化开端的时候,中国海商适应全球海上发展大势,是海洋上的佼佼者,成为维护海上秩序的主体,更在海上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全球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D.文章运用典型事例,并多处援引文献资料,使论述有理有据、明晰具体,更具说服力安全和经济发展相较,前者更重要,没有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也就难以保障。
B.明朝的朝贡贸易属于官方行为,它为民间海商提供了便利,但又限制了其主动性。
C.明朝的海禁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垄断,这种国家垄断海上事务的做法弊大于利。
点燃沉香,开始没察觉它汇聚了怎样的日月精华,香烧尽了,也没觉出来日月精华在哪里。我燃香喜欢观烟。这支细细的沉香斜插在白米粒上,它的躯体在烟的舞蹈中消失。沉香不是香水,无须用鼻子探究它。沉香的神秘首先在烟雾的形态里。沉香的烟似比其他香更细腻,人的视网膜观烟雾实在很粗陋,只见到烟的线条而见不到烟的颗粒。如果用超微摄像机拍下来慢放,其图像应该是一颗颗圆珠排列而出,色彩不灰,由红变为白,在热力中滚滚上升。但我们只长了人的眼睛,就用人的眼睛对付看烟吧。人眼看烟雾,可看出其艺术性,由此想到怀素、张旭。烟雾在上升中转折,人却说不出线条从哪个地方转折,正琢磨,转折的线条又转折了,与草书笔势相同。沉香的烟势挺拔。我拿出另一种香点燃对比,后者雾气疲软,爱分叉,跟营养不良而头发分叉的意思差不多。
(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及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写椰子树、木棉树、香樟树,还写了怀素、张旭、盖叫天、曾国藩等人物的原因分析,需要结合散文选材特点,文章的主旨等角度分析。结合文本内容“沉香树不会如椰子树高耸入云,也不会如木棉树开花热烈”分析可知,与沉香树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沉香树的质朴与普通。结合“练功的人,如京剧之盖叫天,书法之怀素,战将如曾国藩都爱观香静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