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
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最后,我要感谢学生们在本次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也期待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棵小桃树》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记叙顺序和生字词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身边的植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情感共鸣方面,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小桃树,面对困难你会怎么做?”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与表达,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情感。
-对于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桃树成长的寓意,如面对困难时的态度、生命的顽强等,将抽象的主题具体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棵小桃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植物生长的情况?”比如,你们种过花草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植物成长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一棵小桃树》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大家能迅速投入到对植物生长的讨论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在讲授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教学,虽然我尽量通过举例和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一些词语的运用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字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小说《小英雄雨来》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朗读教材课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与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认真朗读教材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讨论与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与体会。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故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英雄雨来》的课本。
2.课堂板书、教学录音机等教学辅助工具。
3.学生准备好课文朗读。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几课所学的内容,引导他们联想到雨来这个小英雄会做些什么。
2.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着重纠正发音错误,让他们正确读出每个字。
3.讲解故事情节(10分钟)–分段讲解《小英雄雨来》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弄清楚主要事件。
4.师生互动(15分钟)–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来的行为和心情。
5.小组活动(15分钟)–让学生分组表演《小英雄雨来》的片段,可以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6.总结回顾(5分钟)–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引导他们表达出对故事的感悟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复述今天学的故事,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能在课后继续阅读,并保持对故事的思考与体会。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谢谢大家的配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部编版《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部编版《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汉语。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铁杵成针》的寓意。
2.掌握《铁杵成针》的古代汉语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铁杵成针》寓意的深层次含义。
2.解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及语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画、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对“铁杵成针”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学习文言文技巧1.教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古代词语。
2.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翻译和理解其含义。
3. 学习《铁杵成针》1.逐段解读《铁杵成针》的文字,讲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4. 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铁杵成针》中所表达的哲理和寓意。
5. 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铁杵成针》为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作文、漫画或小故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铁杵成针》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诲。
五、课后作业1.背诵《铁杵成针》的部分重要句子。
2.思考《铁杵成针》所传达的寓意,并写下你的感悟。
3.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翻译一篇文言文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讲解文言文《铁杵成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学的内涵,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有趣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也欢迎老师根据班级特点进行适度调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 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后来在老奶奶用铁杵磨成针的启发下,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的故事。
故事内容简单,但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李白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感受到只要有毅力和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解读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比较熟悉,但对李白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了解不多,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幼、博”等9个生字,会写“磨、组”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要肯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认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寓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包含课文动画、生字词、图片等。
2.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3.课文文本:打印或准备教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课文动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呈现(5分钟)出示课文标题“铁杵成针”,让学生读标题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铁杵成针吗?”接着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难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敢、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和行为。
3.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4. 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具: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
5.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利用图片或简短故事引入《小英雄雨来》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字生词。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第三部分: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小英雄的行为,启发学生思考勇敢和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总结
•综合讨论故事,总结小英雄的品质和启示。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小英雄雨来》引导学生对勇气、乐于助人等品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故事情节理解不够深入,下一步需要加强对故事细节的讲解和引导。
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中的“铁杵成针”。
文章讲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山中读书时,偶遇一位老妇人用铁杵磨针的故事。
通过这一故事,传达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不放弃,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道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老妇人坚持不懈的精神,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有恒心和毅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句式、词汇等。
2. 学生对文中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铁杵磨针的场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节奏。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教师讲解难点,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悟文中道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中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铁杵成针2. 重点字词:铁杵、磨、针、李白、老妇等。
3. 故事梗概:李白读书山中,遇老妇磨铁杵。
感悟道理,坚持不懈。
4. 文中道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成就事业。
作业设计1. 抄写并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课前预习案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和战争有关的课文。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思想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多音字,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教师课前预Leabharlann 案时间年级四
学科
语文
课题
《小英雄雨来》
课时
2
教师
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课文比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写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写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十分难过。第六部分写雨来没有死。本文插图清新自然,表现了雨来的调皮可爱,更显示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非常高超,为雨来的机智逃脱埋下了伏笔。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小英雄雨来》教案(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8《小英雄雨来》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述故事中的内容。
2.能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小英雄的钦佩之情。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教学生字《青蛙》、《麻雀》。
2.教学学生逐字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生体会小英雄的勇敢和善良。
三、教学难点1.教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寓意。
2.教学生表达对小英雄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师生问候。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词•教师带读新词《青蛙》、《麻雀》并让学生跟读。
•讲解生字的发音和意思。
3. 分段教学•教师导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字和难句。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4. 情感体验•讨论小英雄的善良和勇敢之处。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小英雄的感激之情。
5. 语文扩展•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内容拓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英雄的故事。
•分组讨论,展示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五、课堂作业1.默写生字《青蛙》、《麻雀》及其释义。
2.描述小英雄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生字:《青蛙》、《麻雀》•课文主题:小英雄雨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针对课文内容的分段讲解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了故事中小英雄的优秀品质。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预习资料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预习资料参考一、作者介绍: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诗人。
原名曾任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协驻会作家,一级作家。
主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文集》,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等。
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
二、我会写:晋:jìn(晋级、晋剧、晋升)炕:kàng(土炕、暖炕、炕一炕)铅:qiān(铅笔、铅球、铅笔盒)迈:mài(迈进、年迈、迈步)呜:wū(呜呜、呜咽、一命呜呼)栓:shuān(枪栓、门栓、消防栓)胳:gē(胳膊、胳臂、胳肢窝)膊:bó(胳膊、赤膊上阵)劫:jié(抢劫、劫财、劫后余生)绸:chóu(丝绸、绸布、未雨绸缪)扒:bā(扒开、扒堤、扒着栏杆)敌:dí(敌人、敌对、势均力敌)尸:shī(尸体、尸首、行尸走肉)趁:chèn(趁机、趁早、趁火打劫)慌:huāng(慌张、慌忙、慌乱)三、我会认:絮:xù(苇絮、柳絮、棉絮)扭:niǔ(扭开、扭动、扭身)姥:lǎo(姥姥、姥爷、姨姥姥)糠:kāng(米糠、稻糠、糠皮)捆:kǔn(捆绑、捆紧、捆住)绑:bǎng(捆绑、绑架、五花大绑)毙:bì(枪毙、毙命、束手待毙)四、形近字:炕(土炕)抗(抗争)铅(铅笔)沿(沿途)栓(枪栓)拴(拴住)柜(书柜)拒(拒绝)扒(扒开)趴(趴下)慌(慌张)谎(说谎)五、多音字:囊:nāng (鼓鼓囊囊)náng(囊括)哇:wā(唔哩哇啦)wɑ(好哇)吧:bā(酒吧)ba(走吧)塞:sāi(堵塞)sè(闭塞)sài(边塞)六、近义词:柔软——软和商量——商议打扮——装扮赶快——抓紧摇晃——摇摆温和——温柔凶恶——凶狠可怕——可怖可惜——惋惜慌忙——急忙集合——聚集晌午——中午门槛——门限劫难——灾难爱护——爱惜防备——防范七、反义词:柔软——僵硬黝黑——白皙扩大——缩小集合——解散撒谎——坦诚温和——粗暴爱护——破坏凶恶——和善慌忙——从容危险——安全歪歪斜斜——工工整整八、理解词语: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简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简称;冀,河北省简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案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2.能认读本课的生字、多音字、书写课后生字3.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人物1、介绍作者:“雨来”这个小英雄,是融合作者个人经历、成长中的见闻和思想感情而创作出来的形象。
2、探讨主题: 结合本单元的成长主题边学习边思考:为什么我们称他为小英雄呢?雨来是如何从一名小男孩子成长为一名小英雄的?二、认读字词,理清脉络1、初读课文:初步通过文章的六个部分,感受下故事的发展脉络。
2、认读词语:(1)读音晋察冀、柳絮、扭身、姥姥、吧嗒、塞在怀里唔哩哇啦糠皮枪栓捆绑劫难枪毙扒开尸首)(2)词意解释晋察冀、趔趄、推推搡搡(3).多音字多音字“还、扎、弹、拧”,“ bo 二声”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三、理清脉络再次回顾文章,在小说的六个部分,分别都讲了哪些故事呢?你能不能试着用几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概括故事内容呢?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第五部分:河沿上的枪声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四:理解课文,初识人物1、听朗读,边听边画出雨来游泳本领高的句子,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的?交流:我从这里发现雨来是个()的孩子?喜欢游泳、游泳本领高、灵活、敏捷、调皮、机智、可爱……2、聚焦人物言行,感悟英雄形象仔细的研读课文,说文章的哪一个部分与小英雄直接联系在一起了?雨来掩护李大叔,勇斗小鬼子。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一节中,我们来寻找英雄特征(一)引读课文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挣扎露书)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夺书询问)(二)学习活动:聚焦三个“说没看见”(1)交流:从敌人的动作和语言中,你有什么发现?(2)雨来又是怎么表现的呢?(3)指导朗读:(4)三次“说没看见”,看到雨来身上哪些闪光点?引导读板书(真勇敢,真坚强,真爱国)四、联系上下文,探寻“成长”原因(一)这种英雄气概是从何而来的呢?原因一:时代大环境。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4.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讨论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素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复习、拓展阅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举例: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并运用“藤萝”一词,理解它在文中的形象意义,并能够模仿课文的描写方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他自然景观。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的顽强”、“自然的韵律”,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何恰当、自然地将这些手法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启发他们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之美。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描绘自然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它是一篇描绘紫藤萝美丽景象的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
-紫藤萝:介绍紫藤萝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理解作者为何选择这个主题。
-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强调它们在描绘自然景色中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分析课文中的一段具体描写,展示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
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语文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卒”2个字。
2.运用注释和扩词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 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根据提示背诵文言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线索猜人物, 有信心挑战吗?请听题: 他生于盛唐时期, 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曾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 请问他是谁?大声说出他的名字!李白现存的优秀作品有一千多首, 是名副其实的“诗仙”。
2.据说李白小时候天资聪颖, 但学习并不认真, 非常贪玩。
是什么事情改变了他呢?北宋有一位写地方志的叫祝穆的人, 在《方舆胜览》这本书中记载了有关李白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铁杵成针》。
3.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揭示课题1.据我所知, 李白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 铁杵可是功不可没的!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 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课本中注释1做了介绍, 谁愿意读?(铁杵就是用来舂米或捣衣服的铁棒。
)在不发达的古代社会, 舂米就是把稻谷放在舂米桶里用铁杵把壳砸掉。
捣衣就是用棒子锤打湿的衣服, 使衣服清洁。
2.我们认识了铁杵, 这还有一个小东西, 认识吗?你可以用什么词语分别来形容铁杵呢?把铁杵磨成绣花针, 你心中有什么疑惑?是呀!让我们一起继续来寻找答案!三、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轻声把课文读两遍, 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谁愿意来读, 其他同学仔细听她读的字音是不是正确。
请你提醒一下同学, 文中哪些字容易读错, 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好吗?2.卒也是我们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
仔细观察字形, 第一笔的点点在竖中线上, 上横短, 下横长, 最后一笔悬针竖写在竖中线, 出一点头就可以, 不能穿过中间的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是小抄写员,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怎样的一件事?这位小抄写员是什么人?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是谁?(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
本文中的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
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
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
(1—4自然段。
)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
(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认“恭、勤”等4个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使学生能够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囊萤夜读》。
4.使学生能够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会认“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3.让学生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却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他又想在晚上读书,便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当作灯。
这个读书人就是晋代的车胤。
这就是《囊萤夜读》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吧!(板书:囊萤夜读)(学生一齐朗读题目。
)2.《囊萤夜读》是一则文言文,你知道有关文言文的知识吗?(出示课件1)课件1:文言,汉语书面语的一种。
产生于先秦时期,一直通用到近代。
最初建立在口语基础上,经过长时期发展,形成词汇丰富、表述精练的特点。
文言文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古文。
在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自读生字,读准确,读流利。
(出示课件2)课件2:囊萤恭勤博贫焉(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贫、焉”,后鼻音“囊、萤、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囊、勤、焉”的书写。
)“囊”:上中下结构。
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
注意左下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部是“正”,下部是“”。
2.读通课文,注意: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生拿笔画出停顿。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文言文二则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文言文二则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
包括《刻舟求剑》和《南辕北辙》两则古代寓言故事。
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学生能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的启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和句式,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寓言的深刻寓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2. 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寓意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事例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刻舟求剑》和《南辕北辙》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齐读两则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教师指导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3. 翻译:教师逐句讲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并指导学生尝试翻译。
4.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复述故事,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文言文二则》2. 主要内容:刻舟求剑、南辕北辙3. 重点字词:舟、剑、求、辙、南、北4. 重点句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吾友之车,不可以追也。
5. 故事寓意:刻舟求剑——事物在不断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南辕北辙——方向错误,努力白费。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两则文言文。
四下语文第18课教案设计
四下语文第18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四下语文第18课《草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的复印件。
2. 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绘本《草原》。
4.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草原的美景,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他们对草原的印象和了解。
Step 2: 预习导入 (10分钟)1. 让学生浏览课文《草原》的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描述草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Step 3: 阅读理解 (15分钟)1. 分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2. 利用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关键词汇。
Step 4: 课文分析 (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草原的特点、意义和保护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5: 口头表达 (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并准备一段关于自己对草原的描述。
2. 学生依次进行口头表达,并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Step 6: 拓展活动 (5分钟)1. 学生自由阅读与草原相关的文章或故事,并进行简短的书面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想。
Step 7: 课堂总结 (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教师鼓励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草原的了解和表达,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分段教学和口头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学生分享,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阅读兴趣。
语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8课《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详案
四年级下册 18课小英雄雨来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哇、塞”,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2.能快速浏览课文,串联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雨来。
师:师的,今天我们就要来一起学习雨来的故事。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76页,齐读课题。
生:小英雄雨来(节选)师:孩子们,课文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那文中你有不认识的生字词吗?提出来一起学习。
生:有①孩子说出来相互交流学习。
生:没有。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小老师领读。
(注意读准字音)生:领读,读。
师:(注意听,读错的字词,后面纠正。
)好啦!读完有同学能说说在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来说。
)生1:晋字。
师:说完整,表述清楚。
我认为要注意……,因为它是……生:我认为要注意晋字,因为它是前鼻音。
师:哦~请大家圈出这个前鼻音,前鼻音确实是在学习中我们容易出错的,那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三遍。
生2:我认为要注意“捆”,因为它是前鼻音。
师:领读。
生3:……(这里会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圈出需要注意的字。
)师:请把掌声送给这几位小老师,他们提到的这些字都是本课的重难点生字。
一起读一遍加深印象。
生:读。
师:好了,刚才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本课有三个多音字需要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个是“吧”这个字我们都很熟悉,读……生:ba,轻声,是语气词。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这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呢?生:吧,一声。
师:文中的组词是……生:吧嗒吧嗒师:文中这是什么意思呢?生:雨来父亲抽烟的声音。
师:这是一个拟声词。
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个多音字。
生:读。
师:下一个多音字,哇字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是语气词,轻声。
而在文中它读……生:一声师:课文中组词。
生:呜哩哇啦,日本人说话的声音。
师:这也是一个拟声词。
其实在文中的拟声词有很多,我们一起在文中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18课,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什么内容呢?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生命的可贵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
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
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
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
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一、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
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
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
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
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二、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
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教后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看过四年级下册18课预习教案的人还看了:
1.《生命生命》阅读题的答案
2.生命生命阅读题答案
3.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属性
4.《生命生命》读后感600字
5.《生命生命》反思总结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