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第一章:中国住房政策历史回顾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问题一直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根据民生问题的需求而进行整体规划和政策制定,旨在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规划和统筹发展。
1.1950-1978年:集体化住房管理阶段1950年后,中国掀起了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城市房屋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国有化和城市物业国有化。
政府采取了集体化住房管理的措施,将住宅的分配和供应纳入集体组织的主管范畴中,实现了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下的住房开发、分配、使用和维护。
2.1978-1998年:住房商品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于1988年开启了商品住房历史新时期。
政府积极推进住宅商品化进程,开发土地和住宅,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资,建立房地产市场并实行商品房销售。
1988年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商品房大卖场,房地产市场火爆,并呈现出逐年升温的趋势。
3.1998-2004年:住房市场健康与不健康并存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住房市场进入健康和不健康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住房市场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阶段,人民的住房建设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住房价格过高,并导致社会不稳定和贫富差距。
4.2004年至今:住房政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关注住房问题,把住房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实施住房政策的同时,不断改进住房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住房保障的力度,开始从政策管控向市场调节的转型,从而促进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中国住房政策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住房问题将会一直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从住房保障、土地利用、棚户区改造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对住房保障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政府要加大住房供给的力度,提高住房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历年房地产政策回顾
历年房地产政策回顾中国房地产政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
以下是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历史回顾:1978年-1991年:房地产启蒙阶段。
改革开放后,单一的福利分房制度不再完全适用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理论被陆续提出,房地产进入启蒙阶段。
1992年-1997年:房地产开始调控。
房地产市场的高速野蛮发展带来了不稳定性,中央调控随之出现。
1992、1993年商品房销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9.35%和102.47%。
面对过热的市场环境,首次房地产调控措施适时出台,房地产热度迅速下降。
1998年-2002年:房地产进入完全市场化。
强力调控叠加金融危机使楼市陷入困境,1998年后房地产政策走向宽松。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宣布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自此开始,中国房地产完全进入住宅市场化时代。
2003年-2007年:调控规范市场。
走出经济危机后,房地产发展过热,政策方向再次由鼓励转向调控。
尽管2003年国务院将房地产表述为支柱产业,但调高二套房首付比例、“831”大限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还是控制住了房地产的失速增长。
2008年-2009年:投资救市。
受金融危机影响楼市遇冷,随后的刺激政策又让房地产市场快速反弹。
2008年11月国常会上,时任总理温家宝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计划到2010年共投资约4万亿元。
政策实施的效果显著,200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43.60%,销售金额同比上涨75.50%。
2010年-2013年: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2009年政策转向,以遏制房价1。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及趋势分析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及趋势分析房地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不断扩张壮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
然而,自2017年以来,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这也使得房地产业面临了转型和调整的艰巨压力。
本文将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崛起。
在经历了多次周期性调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于2003年开始进入黄金时期,此时许多城市的房价呈指数级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而中国作为少数几个幸存者之一,房地产市场更是不受影响。
房地产的成长速度与国内人口迅速增长相伴相生,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
城镇化率的提高直接增加了消费市场,推动了房产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数年中经历了市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从政府角度来看,这种快速的增长并不是好事。
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抑制这种增长。
政策中最重要的是“铁腕限购”,用来遏制投机性需求。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房地产税制、限制企业购房等政策。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处于供应过剩状态,大型城市拥有大量空置房,而价钱高企的住房制度更加让一部分人民无法承受。
这些政策和现状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转型和调整,以保持其健康持续发展。
三、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府需要通过改造和创新制度来完善市场体系。
技术的进步,应用智慧城市数据,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构成绿色、智能、可持续、头部化的智慧城市,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其次,中国房地产公司需要寻找新兴市场,并努力打破单一性发展模式。
在“央企+民企”混改后,不同市场环境对于不同企业模式的发展需求也不同。
企业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向着产业化、融资化、资本化等多元领域拓展。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阶段,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同态度和策略。
本文将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一、起步阶段(1949-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房地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改革和住房建设上,目标是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公私合营、房屋租赁等,以促进住房建设的发展。
二、探索阶段(1979-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政府开始尝试将住房建设和土地使用推向市场,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
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以规范市场秩序。
三、调整阶段(1993-2002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开始对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整和规范。
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加强土地管理和控制房价上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土地出让金制度、房地产税等,以规范市场秩序和稳定房价。
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以防止市场泡沫和风险。
四、调控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政府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
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购、限贷等,以遏制投机和过度投资。
同时,政府也开始推进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群体的住房需求。
五、总结与展望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房地产市场仍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
政府需要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同时推进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多元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2019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9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9707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2019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69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27588亿元,增长9.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30186亿元,增长16.1%,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5107亿元,增长8.2%,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938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7673万平方米,增长10.1%。
房屋新开工面积227154万平方米,增长8.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7463万平方米,增长9.2%。
房屋竣工面积95942万平方米,增长2.6%,1—11月份为下降4.5%,上年为下降7.8%。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8011万平方米,增长3.0%。
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8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4%,降幅比1—11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14.2%;土地成交价款14709亿元,下降8.7%,降幅比1—11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上年为增长18.0%。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2020-2026年中国写字楼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1—11月份为增长0.2%,上年为增长 1.3%。
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对市场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对市场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行业之一。
此时,中国房地产政策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完善。
作为一个政策的受益者,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探讨这些政策的影响。
一、 1988年-1997年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房地产政策主要集中在控制房地产的价格上。
1988年,政府对房地产和土地的开发进行了限制,以控制土地和房屋的价格。
这种政策导致了房屋价格的下降,但同时也会影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
1994年,政府实施的房地产税政策指导楼市的稳定。
此时,房地产税的取代增值税,楼市逐渐成熟,政策对市场的调整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1997年,政府采取了建设低价房的政策,以保证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满足。
二、 2001年-2008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2001年,政府实施“34政策”,禁止人们购买第二个住房。
这种政策刺激了市场最为活跃的第一套房市场。
2003年,立法规定购房的首付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从而提高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
2005年,政府开始实施限制房贷政策,规定房贷的总额不得超过原房屋价格的70%。
这些政策有利于控制房价的上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三、2009年-2015年这个阶段,房地产市场全面进入到一个繁荣的时期。
2009年,政府提出“鼓励居民置换、不鼓励投机”政策。
这种政策鼓励居民购房置换,避免了投机性购房的行为。
2011年,政府开始推出调控政策,规定非本地户籍购房者须在本地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从而限制住宅投资热潮。
这种政策主要是控制房价,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四、2016年-2022年这个阶段,楼市政策越来越被完善。
2016年,政府开始实施“限售”政策,禁止购房人在一定时间内转卖房屋。
这种政策限制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投机的出现。
政策解读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分析
政策解读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分析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
本文旨在对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政策的背景,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行业的未来走势。
一、政策背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包括价格上涨、投机行为增加以及市场风险忧虑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提出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新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解决当前市场面临的问题,并且有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政策解读1. 购房限制政策为了抑制投机炒房行为和过度购房投资,政府实施了购房限制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通过限制非本地户籍人士购买房屋、提高购房首付比例等手段来控制房地产市场需求。
购房限制政策的出台有效遏制了投资炒房行为,平抑了市场过热的势头。
2. 房地产税收政策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房地产税收政策。
该政策实施了房产税、契税等税费的改革和调整,以实现税费体系的合理化,减轻购房人的经济负担,并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能力。
3. 限制土地供应政策为了控制土地投资和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政府实施了限制土地供应政策。
该政策主要包括对土地供应的规模和用途进行管控,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购买和开发行为。
限制土地供应政策有助于调控市场的供需关系,防止过度供应造成市场的过热和波动。
三、政策影响1.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政策的出台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规范。
通过购房限制、税收调整以及土地供应管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市场投机行为,维护了市场价格的稳定,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新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政府的调控政策督促房地产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行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3. 保护购房人权益新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保护购房人的权益。
中国历年房地产调控政策
中国历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概述中国历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既体现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自上世纪末房地产市场启动以来,政策调控经历了从鼓励到抑制、再到稳定与优化的多个阶段,每一次调整都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在房地产市场启动初期,政策主要侧重于刺激住房消费需求,以房地产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过热、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逐渐显现,政策调控开始转向抑制过热和稳定市场。
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相继出台,包括限购、限贷、土地供应管理等,以遏制投机炒房,防止市场泡沫。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受到冲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随之调整。
在保增长、稳就业的大背景下,政策开始注重平衡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既要防止市场过热,又要避免市场过冷。
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群的住房需求。
随着“房住不炒”理念的深入人心,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的政策开始关注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实施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精准调控。
房地产税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为建立现代房地产税收制度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调控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1. 房地产产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还对社会稳定、就业市场、金融市场乃至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房地产业直接拉动投资增长,促进建筑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能够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购房者在购买房产后通常会伴随家具、家电等消费品的购买,这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中国房地产发展简史及相关政策
第四阶段 :房地产市场过快增长 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出台 (2003年后)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伴随而来的是国家多项宏观调控 政策组合的出台。在这时期,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制度建设的政策,但是最值得研究的是 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二、金融财政政策也对建设机构的贷款向个人住房贷款倾斜,纵观这一阶段的金融政策 发展,建设领域的政策已经比较成熟。为了刺激消费,这一阶段的金融政策主要是对个人房 贷的支持和房地产交易中的抵押。
第三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第二次 快速发展期 (1998-2002)
随着住房制度不断深化和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住房成了新的消费热点。1998以后,随 着住房实物分配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行,房地产进入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房地产成为 支柱产业之一。
139305.93
32917.13
134528.83
37213.49
130419.64
43499.91
134002.10
55566.61
130160.75
制度探索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1999年1月27日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 1999年4月22日已购公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市出售暂行管理办法。 1999年8月13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行公有住房改革通知。 2000年7月19日关于积极稳妥推进问有住房租金的改革意见。 2000年9月11日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房销售和建设行为的通知。 2001年4月4日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2001年5月24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严肃执法从严处理国土资源违法违纪案件的通知。 2001年6月13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2002年3月26日关于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公司加挂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司牌子的批复。 2002年6月19日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决策制度的意见。 2002年11月4日关于抓紧做好对各地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及分析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及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的政策特点、实施效果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文章将按照时间顺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一直到最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揭示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历程和调控逻辑。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将展示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如何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本文还将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深入剖析,评估其效果,并预测未来可能的政策走向。
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视角,以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历程和政策逻辑。
二、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波动,政府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调控体系。
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快速上涨,政府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这一阶段的主要政策包括:提高房贷利率、限制房贷额度、实施土地供应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等。
这些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保持了市场的稳定。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导致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快速上涨。
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土地供应管理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但也引发了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波动。
进入2014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市场也面临新的挑战。
政府开始注重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并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住房保障等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过程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过程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在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变化。
以下是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主要变化过程:1. 1998年:中国实施“两限房地产政策”,即限制购房家庭的数量和购房面积。
此政策旨在控制房价上涨和防止投机炒房。
2. 2003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楼市调控政策”,包括增加土地供应、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限制购房人数等措施,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3. 2007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见》,要求严格限制垄断和扩大供应,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4. 2008年: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推出了“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意见”,以刺激国内消费和经济增长。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购房限制、降低贷款利率等。
5. 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即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楼市实行不同的信贷政策,以适应各地的需求和情况。
6. 2013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多部门通知》,再次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政府要求各地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加大非居民用地供应、限制住房投资等。
7. 2016年:中国政府于10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放宽了住宅限购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8. 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的意见》,提出“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
总的来说,中国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主要集中在土地供应、购房限制和贷款政策等方面。
政府希望通过限制投机炒房和过快上涨的房价,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与投资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与投资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和投资两个角度,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一、政策分析1.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措施近年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试图平衡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遏制投机炒作行为,控制全社会信贷流动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房价环节的政策措施。
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1)购房贷款管理政策。
政府限制个人贷款购房,限制房贷比例、还款年数和额度等。
2)土地管理政策。
政府加强了土地储备管理,加强了土地供应管理,鼓励城市化和土地节约。
3)税收政策。
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税收的管理,增加了房产交易税,将房地产纳入财产税体系等,来遏制房屋投机和快速升值。
4)许可证管理政策,即房屋的准入政策。
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政府实施了房地产准入政策。
2.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政策的调控对于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成功遏制了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
政策的推出,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顺利运行,一些中小开发商破产,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
然而,调控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处于周期性的波动,所以在政策执行严格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风险较低,也能获取到更好的回报。
二、投资分析1.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在目前政策的限制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已经降至最低,加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具备较长期的增长空间,使得房地产投资具有一定的魅力。
1)二级城市房地产投资中国的有一些二级城市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二级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和城市化的提高为二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和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的开发成本要低得多,房屋的售价在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里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二线城市的房屋租售率更高并相对稳定。
2)商业地产投资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也是投资的一个选择,尤其是购物中心、办公楼、地产信托等,因为商业地产的分散风险和稳定性在市场波动时还是比较有优势。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解读与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解读与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背景与目的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制定的政策既要保持市场稳定,又要防范风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旨在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保持市场的稳定。
政府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政策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1. 限购政策:通过设定购房限制,限制个人或家庭的购房数量,以控制市场需求,防止投机炒房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 贷款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房屋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手段,控制购房者的资金来源和购房成本,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3. 土地供应政策: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储备情况,合理规划土地供应,避免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
4.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管理,包括审批、资质要求、信用评估等,提高开发商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三、效果与问题过去几年来,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政策的实施有效遏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并防止了楼市泡沫的形成。
其次,购房者的购房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的引导,减少了投机炒房现象,提高了市场的理性。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调控政策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的政策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其次,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时政策的实施受限于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和资金等因素,导致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
四、新趋势与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将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需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防范,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我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分析
谢谢大家!
第一阶段:1998-2002:住房制度改革
背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 济出现通货紧缩 意图: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摆脱经济低 潮 手段:“房改”,住房分配货币化 作用:激活了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 进入新的市场化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1998-2002:住房制度改革 效果
在烟台、蚌埠、唐山以及深圳、成都等地都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不久就发 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考虑到如果继续实施提租 补贴方案,在成本推进效应的作用下,有可能导致 进一步的通货膨胀,使经济形势更趋于恶化。同 时,由于提租方案触及了部分当权者的利益,因而 遭到一些执行者的抵制和反对,于是原计划用3~ 5年完成的提租补贴方案,未全面推开就夭折了。
2013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评析 国五条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楼市调控“新 国五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 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要求各地 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 “新国五条”中规定,二手房交易中个税按个 人所得的20%征收,这项规定会抑制投资需求, 影响成交量,这是房地产调控的一个正面效果。 但不可避免会对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带来抑制作 用
集体土地公租房
国家允许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公租房项 目。在1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 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正式披露,允 许地方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其中北 京、上海已获批准。与“小产权房”不同,集 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公租房,规定不能出售给 个人,产权仍然为农村集体组织所有。这使得 试点并未触及到法律和制度的“红线”。如果 试点运行顺利,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公租房 盈利模式的重要渠道。
2013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评析
5月24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2013年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中要求扩大个 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随后发改委相关人员 在记者见面会中明确表示房产税扩围今年将会有具 体动作。不同于以往,此次中央明确提出房产税扩 围的时间节点,足见调控决心,房产税扩围已势在 必行。 从上海、重庆的试点情况来看,房产税在短期 内影响更多的是市场预期而非房价,由于试点初期 税率低、征税范围小,房产税对降低房价的作用不 应被过度放大。
我国房地产政策分析
我国房地产政策分析首先,我国房地产政策的目标是平衡供需关系,稳定房价。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住房需求量大,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经常发生紧张状态,房价也普遍偏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土地供应、控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限制购房人数和额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房价,增加了居民的购房能力。
其次,我国房地产政策还注重保障住房需求,促进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善。
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政府推出了多项住房保障政策,如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
这些政策通过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了住房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再次,我国房地产政策还强调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住房信息系统、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等,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
此外,政府还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国房地产政策还注重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引导投资、促进城市化发展,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减免房地产税、降低土地出让金等,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房地产政策在平衡供需关系、保障住房需求、稳定房价、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投机炒房现象等。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住房供应的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分析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从房价飞涨到政策调控,再到近年来的房价回调,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市场因素以及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形成了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层层递进的格局,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则相对较低。
然而,这种依靠城市等级递进的房价格局也导致了诸如限购、限制企业购房、限制二手房交易等政策的出现。
同时,城市土地供应不足、炒房者的出现等也导致了房价过高的状况。
2.市场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除了政策影响外,市场因素也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人口因素,包括城市化进程、居民收入水平等。
人口迁移会导致城市房价上涨,收入水平提高则会导致人们购房需求增加。
其次是货币因素,包括利率、货币政策、经济形势等。
利率较低会导致购房需求增加,而货币宽松政策则会导致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3.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通过放松土地政策、财政刺激等措施来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
然而,过度的发展也引起了房价高企的局面。
因此,近年来政府开始实行去杠杆化政策、限制企业购房等举措来控制房价上涨。
对于未来的政府政策,应该从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控制楼市泡沫等方面考虑。
总体而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
政策调控在房价高企的时候起到了必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
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够着眼于国民生活的需求,控制楼市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演变及变动原因分析
中国房地产政策的演变及变动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价格的急剧上涨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担忧。
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
本文将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的演变及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一、限购政策限购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1年,针对房价过高的局面,一些城市试行了限购政策,后来逐步推广至全国。
这一政策限制了购房者的购房资格和数量。
限购政策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炒房现象和滥发房贷,但也导致了购房者的购房需求转移到了更小的城市,进一步推高了当地的房价。
二、限贷政策限贷政策是在2010年后被陆续推行的。
这一政策规定,银行只能向购房者提供不超过80%的房贷,以此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和风险。
限贷政策使得购房者的购房需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推高了购房者的首付款比例,减缓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然而,限贷政策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购房者首付款比例的增加,一些购房者转而转向了房地产投资和炒房行为。
此外,限贷政策也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空间,使得一些地产企业的负担增加,难以负担房地产建设的资金压力。
三、房产税政策房产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1年,财政部提出了“增量改革,缓行房产税”的观点,但并未实施。
2015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个关键一大工程”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出台房产税相关法规,尽快进行试点。
房产税政策能够限制一些高端人士的购房需求和对房地产投资的积极性,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到依靠自身经济的稳健状态。
但是,房产税实行需要完善的相关法规和税收征管机制,否则容易出现私自砍价和逃税等行为。
四、供应政策供应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在购置地产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土地购置资金的成本,很少考虑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市场需求。
我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分析
2010年
2010年,先后三次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 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 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俗 称为“新国十条”。在历次调控中,这次使用的政策 工具最齐全,力度也最大。
土地制度及土地出让方式上
(1)完善税收制度,调节土地收益。中国 是土地公有制的国家, 土地的增值部分应该属 于全体国民,对住房以及其他和土地有关的财 产的增值收益征税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应 该尽快完善有关征收物业税的制度体系。(2) 要让农村集体土地自由进入市场。需要修改现 行的土地管理法,废除限制农村集体所有者土 地自由进入市场的歧视性规定,使农村集体土 地在符合规划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交 易,不仅可以让农民获得农村城市化所带来的 土地增值收益(可以有效刺激内需增长、缩小 城乡差别),而且可以有效平抑土地价格。
如果无法做到上述几点,在无法消 除房价上涨的制度性基础的情况下,行 政干预或许是最有效的手段。若干次政 策调控的实践表明,一般性的政策难以 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要阻止该趋势的 持续,不得已的方式就是“限购”和大 批量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此外在政策体系上还必须加以完善, 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 效机制。
我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分析
小组成员: ................................................... .....................
历年房地产政策回顾
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出《关于暂停审批 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关于清理 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 知》。
报告房地产市场政策分析
报告房地产市场政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市场政策。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1.限购政策为了抑制投机行为和稳定房价,许多城市实施了购房限制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购房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购买房产,如家庭户籍、纳税记录等。
限购政策有效遏制了炒房行为,防止市场泡沫的出现。
2.限贷政策限贷政策主要通过提高购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严格控制个人贷款额度等方式来约束购房者的贷款能力。
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购房者的购房欲望,稳定了市场预期,避免了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3.调控税收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房产税、契税等税收政策,来限制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热度。
同时,对于房产投资收益的税收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持有房产的成本,降低了投资者的投机动力。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1.公租房政策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公租房的建设力度。
通过提供廉租住房资源,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实现了基本住房需求的保障。
2.棚户区改造政策政府通过改造棚户区,提高了住房环境和居住条件。
通过拆迁并提供合理的补偿措施,使原居民能够购置更好的房屋,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政策1.调整土地供应政策政府通过公开拍卖土地、增加土地供应等措施,调整土地市场供求关系。
这有助于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维护市场的稳定发展。
2.推进经济适用房政策政府通过加大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投入,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这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相关政策建议1.加强监管措施政府在执行房地产市场政策时,应加强监管,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时调整政策,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2.注重差异化调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政府应实施差异化的调控政策。
202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回顾
202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回顾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过度的投资和波动的房价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平衡市场和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
限购政策的实施为了遏制投资炒房和房价上涨,中国政府在2023年推出了限购政策。
这项政策规定了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例如户籍限制、购房家庭人口限制和购房资金来源限制等。
通过限制购房人口和购房资金来源,政府试图减少投资炒房的行为,保护住房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限售政策的实行除了限购政策,政府还推出了限售政策。
这意味着购买房屋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转让或出售房产。
这项政策旨在严格控制投机炒房行为,遏制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和波动。
通过限制二手房销售,政府试图减少炒作行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融券上市政策的引入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化和市场化,政府在2023年引入了融券上市政策。
这项政策允许房地产开发商将已经完成的房屋项目融入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融资。
通过引入融券上市政策,政府鼓励房地产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和透明度。
租赁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政府逐渐重视租赁市场的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租房者和投资者进入租赁市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和租赁住房建设等。
通过发展租赁市场,政府试图减少购房压力,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望2023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透明。
限购、限售政策遏制了投机炒作,融券上市政策促进了市场的资本化,发展租赁市场为租房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
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房价波动、楼市融资和土地供给等。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市场的过热和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探析[摘要]自建国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经过了计划经济时期住房制度阶段,住房制度改革阶段,住房制度市场化阶段三个时期。
伴随着房地产制度性政策和调控性政策的不断配合推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回顾并梳理各个阶段的房地产政策,认真分析不同时期房地产政策的作用和影响,针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企业的经营决策,消费者解读政策、理性消费等,应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政策的匹配性和实际影响。
随着房地产制度性政策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健康,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数目会逐步减少,中国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法则,体现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房地产市场体系。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住房一、引言房地产市场是指整个社会房地产交易关系的总和。
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基础。
根据房地产商品的使用,可将房地产市场分为居住用房市场(包括住房、公寓等)和非居住用房市场(包括办公楼、通用厂房以及仓库等等) 。
住宅市场是房地产的主要细分市场,主要面对住房消费对象,无论现有存量住房市场还是新增住宅开发市场,往往都占据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地位(一般占70% - 90% ) [ 1 ] ,本文研究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指住宅市场。
目前,我国的住宅商品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交易活跃,住宅市场的研究也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近期国家出台的房地产宏观政策多数与商品住宅市场有关[ 2 ]。
住宅市场不仅构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价值,而且也是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
住宅市场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就是说,它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社会属性的反映。
1987年为国际住房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表文告指出:住房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需要[ 3 ]。
这就是说,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工作,而且关系到国家对民生、民权的保障问题,因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中国,房地业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必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其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产业的发展,直接涉及国家众多重要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能源、土地、环境等,而且关系国家的民生、民权,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但是,中国房地产业目前还相对薄弱,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完善。
正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强大的基础性、主导性、产业关联性、民生民权影响性,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对国民经济的推进作用和负面影响都很突出。
一方面,房地产业在合理的政策引导、适宜的速度持续发展下,能促进经济稳定均衡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又是一个风险性较高,投资较大,市场供给弹性较弱的产业,如果在其发展中失控,既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泡沫,导致市场价格较大的波动,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伤害,也可能引起社会不满、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为此,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
房地产政策,可以分为制度性政策和调控性政策两大层面。
前者是指基础性政策,属于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的基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法等[ 5 ] ;后者主要指在制度性政策基础上,即保证基础政策的贯彻,促使市场运行更科学更合理,属于在不同时期推出的有关文件、办法、细则等。
本文研究房地产政策,主要是从制度性政策和调控性政策两个方面,探讨一下有关经验教训。
二、研究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意义政策属于把关定向、指导性的规范,所以根据我国房地产运行的轨迹,回顾和总结其历史作用,对于房地产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利于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由于房地产的特殊地位及其对政策的制约性,为了促进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房地产制度变迁的大背景,对房地产相关政策加以系统科学的分析,对于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前瞻性的措施引导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抑制泡沫的出现,促进经济繁荣,增加社会稳定,尤其重要。
我国房地产政策研究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强调政策引导的必要性,而对政策实施的执行条件、执行效果往往分析不够。
任何政策都是针对某一现实问题而设计出台的,但某一现实问题的存在又往往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何政策都有可能既会对所针对的现实问题发挥校正作用,又可能对相关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6 ]。
例如,加征二手房交易税有利于抑制炒房,减少市场需求,但也增加了房屋交易成本,削弱了房屋的流动性,间接拉升房价。
因此,只有权衡利弊得失,注意政策的相互配套,防止政策效力相互抵消,发挥政策体系合力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重视政策执行前提条件的研究。
任何政策都有一个执行前提条件问题。
执行前提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具备的政策,尽管有一定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执行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适得其反,或者支付极高的社会成本。
我们的房地产政策设计不仅要针对现实,强调问题解决的必要性,而且更要重视政策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的可能性。
所以,深入分析以往的政策,能够检验已出台政策的实施效果,检验其时效性,了解是否存在偏差,可以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修改、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2. 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持续经营获利。
企业赢利的基础是持续经营。
经营的过程及其赢利,取决于一系列决策的正确。
而决策的前提在于获取足够信息,把握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其中一点,就是必须了解国家房地产政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房地产产品这种特殊的商品,不在于一般商品的经济属性,而在于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深刻的社会属性,即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尤其在我国,房地产业不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必将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 7 ]。
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具备足够的前瞻性目光,特别要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向,养成从民生、民权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认真仔细研究并深刻理解有关房地产政策的导向和影响,以利于在市场竞争中,把握运行的方向,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3. 有利于消费者解读政策、理性消费近来,随着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不断推出,实际上向消费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住房消费要有理性,不要盲目投资,更不能从事炒房投机。
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其中住是很重要的一种消费,是正常生活的基础和条件。
房子是解决人们居住的工具,人是生活、工作中的主人,不能本末倒置。
这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追求生活品质人的正确认识,所有热爱生活的城镇居民在进行住房消费时,应追求住房梯级消费———年轻人在解决居住问题时,不要追求一步到位,量力而行,适应社会进步,分阶段,成梯级,逐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不要好高骛远[ 8 ] 。
因此,研究房地产政策,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解读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理解国家关于社会和谐、平等的基本政策取向,学会理智消费,做到科学地安排生活,注意同社会的协调进步和发展。
三、我国房地产政策的阶段回顾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住房制度阶段(1949 - 1978年) 。
我国建国以来,传统的住房制度是一种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无限期使用为特点的实物福利性住房制度。
这种制度曾经起过历史作用。
但这种住房制度存在着一系列严重弊端和难以克服的矛盾,其根本问题在于国家无力有效地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也很不适应社会发展。
实行低租金出租的办法,房租低得连住房的维修费也补偿不了,不但国家投入住宅建设的大量资金收不回,每年还要大量资金补贴。
因此,对这种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有必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实现机制转换,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具体内容见表1) 。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阶段(1979 - 1998年) 。
这个阶段经历了20年,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试点售房(1979 - 1985年) 。
1978 年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
1980年4月,他更明确地突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想,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
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宣布将实行住宅商品化的政策。
1979年开始实行向居民全价售房的试点,中央拨款给西安、柳州、梧州、南宁四市,建设住房向居民出售。
1980年试点扩大到50个城市,1981年又扩大到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多个城市及部分县镇。
1982年开始实行补贴出售住房的试点,即政府、单位、个人各负担房价的l/3。
1982年先在郑州、常州、四平及沙市四市进行试点。
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扩大试点。
截止1985年底,全国共有160个城市和300个县镇实行了补贴售房,共出售住房1093万平方米。
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房地产相关政策(1949 - 1978年)类别时间和具体内容作用与影响制度性政策1949年9月29 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的人民大宪章,房地产立法的主要依据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田、多余的房屋1950年4月10日政务院公布《契税暂行条例》房屋买卖、赠与、和典当要按房地产价格征收契税1953年11月政务院通过《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规定对被征收土地补助、补偿的办法1954年9月20日颁布我国第一部《宪法》国家保护公民的房屋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1956 - 1965年: ①《中央批转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②《中央主管机关负责人就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 ③1964 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私有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报告》;④1964年国务院批发的《关于加强全民所有制房产管理工作的报告》; ⑤《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上述文件确定了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原则在农村经过合作社运动之后,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宣布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革命的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使我国城市土地成为单一的国家所有制的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一道,构成了我国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态。
城市住房主要是公房,由党政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采取分配、承担物业管理、居住者缴付低租金。
1966 - 1978年文革时期,城市的房地产管理基本沿用1964年前的规定第二段提租补贴(1986 - 1990年) ,自1986年以后,城镇住房制度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1986年1月,成立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房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