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1.1、开国大典教案6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体味伟大的革命精神。
2.知道《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熟悉《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和文化难点,如“浴血奋战”、“抱残守缺”等。
2.理解文章描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开国大典文章的阅读以及后续知识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2. 阅读教学环节(30分钟)独立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
小组讨论老师从班级中挑选数名同学展开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每一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交流。
3. 知识点讲解环节(15分钟)根据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难点词汇的解释要尽量避免简单地翻译,更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4. 学生练习环节(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通过题目巩固和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2. 语言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体会。
5. 课后作业环节(5分钟)提供适当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到多个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雄伟壮丽,体会中国人民的自豪和激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雄伟壮丽。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教学难点:1. 理解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部分,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什么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2.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第一次盛大的典礼,其隆重和盛大都是空前的。
通过学习课文,你一定会为这一历史性的大典而震撼、而自豪。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标出文章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语句,并试着给这些句子划分层次。
3. 汇报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分层次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一层:宣布成立(1-4自然段);第二层:升国旗(5-10自然段);第三层:宣读公告(11-13自然段);第四层:阅兵式(14-17自然段);第五层:群众游行(18-25自然段)。
4. 小结学习方法:阅读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层次结构。
对于重点内容要深入探究,弄懂其深刻含义。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 学习第一层——宣布成立。
(1)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场面是怎样庄严雄伟的?划出有关词语。
(2)交流讨论: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汇集等词语表现出参加典礼的人特别多,场面隆重盛大;工人、农民、市民等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说明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都从心底感到自豪、激动;参加典礼的人有数万人,光是能来参加典礼的首都师生就有三十万人之多,而三十万师生的后面还有无数的人渣滓洞外的烈士、渣滓洞内的难友、还有那些渴望胜利但又不能亲眼见证新中国诞生的人们……人们虽然身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心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开国大典语文A版
4.反思与评价的深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总结经验,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达到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时,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时,我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描述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பைடு நூலகம்课的教学中,我会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时,我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会选择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详细讲解了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读文本,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最新-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设计2.能背诵课文第7、8节。
3.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能背诵课文第7、8节。
教学难点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
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入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
1一4;5一10;11一13;14一15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
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申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一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
2、3、6、5、1、4、7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
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
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文《开国大典》的教材。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国旗、领导人的服装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并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词汇学习:教师点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庄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 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式,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历史背景:教师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体验当时人们的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毛泽东、群众等角色,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语文A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语文A版开国大典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情况。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全文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先交代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的人数,然后描写了会场的布置。
第二段(第4—9自然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
第三段(第10—11自然段)讲阅兵式的盛况。
第四段(第12自然段),讲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第13自然段)讲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迎风招展”“次序”造句。
2、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详略。
能给课文分段,列出提纲。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仿照课文,把开学典礼的概况写成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重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详略,能给课文分段,列出提纲。
2、仿照课文,把开学典礼的概况写成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把开学典礼的概况写成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具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 5 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六自然段。
第三课时: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第四课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详略,能给课文分段,列出提纲。
第五课时:仿照课文,把开学典礼的概况写成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第六课时: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
前置作业:一、查字典。
1、“协商”的“协”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文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
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感。
2.学习《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开国大典》的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难点:分析《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PPT,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25分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悉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回答一些关
于文章的问题。
3.分析(20分钟)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掌握文学素养。
4.讨论(25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爱情、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5.运用(2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讨论,并选
取一个事件进行展示和小结。
6.评价(5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好的表现,指出不足,让学生自己找到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
1.PPT资源、开国大典原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信息交流等。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A版)六级语文上册教案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课文说明]课文依据时间次序,详尽地记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了中华子女为新中国的出生非常骄傲、非常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新中国无穷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写实的笔触、汹涌的激情、细腻的描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课文,仿佛置身于那威严、盛大、热忱的场面,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
课文比较长,共有15 个自然段,依据开国大典进行的次序,把开国大典描绘得清楚而翔实。
课文能够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址,参加的人物,会场的部署,描绘了开国大典举行前的会场。
第二部分(五至十自然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开国大典的场面,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时辰。
第三部分描绘了阅兵式的浩大场面;最后写了民众游行,开国大典结束。
课文描绘得特别仔细,用词正确凝练,到处表露出新中国成即刻人民的愉悦与激动。
如“从清晨六时起,就有民众队伍入场了”“人们手里擎着红旗,或许提着红灯,从四周八方拥进会场”,既写出了人们对开国大典急迫渴盼的心情,也表现了大家衷心的愉悦和热忱。
一个“拥”字,既写出了来参加大典的人数多,又写出了人们急迫渴盼的心情,使当时的热忱场面呼之欲出。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开端,仰望五星红旗。
”“仰望”这个词,特别能表达人们对国旗的崇拜、敬爱之情。
课文中这样的词句很多,需要我们用心品读。
课文依据事情发展的次序表达,描绘了开国大典浩大的场面,各个环节之间有承启,使整篇课文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教案目标]1.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 5 个生字(含 1 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经过查阅资料、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累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们激动骄傲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经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依据事情发展次序进行表达的方法。
领会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解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资源1.开国大典阅兵式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持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随后,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乘先导车,率领受阅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2. 开国大典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理清课文描写的四个激动人心场面的相关小节;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简要复述这几个场面。
2.能背诵课文第7、8节。
3.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能背诵课文第7、8节。
教学难点: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
(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入场典礼阅兵式群众*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
(1一4;5一10;11一13;14一15)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
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申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一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
(2、3、6、5、1、4、7)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
(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体会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教学方法授教法课前准备开国大典录像、开国大典相关资料、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一、课题导入1.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为建立新的国家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3.想想:开国大典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你的理解形容一下。
(隆重、庄严、热闹、盛大……)4.你了解到开国大典的哪些资料?和同学一起交流。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新课学习2、初步感知1.观看“开国大典”的录像。
2.观看后你有什么感受?3.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课文是怎么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呢?我们自由读课文。
4.检查生字读音。
xiàn县bèn(奔)niǔ钮 zhì帜tánɡ膛口头组词:县城、直奔会场、按钮、旗帜、胸膛。
找到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自己读读。
5.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先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存疑,在全班交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第一篇: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给带点的字注音)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思考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开国大典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重要性。
2.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
四、教学难点
1.对文章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进行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思维导图法。
六、教学流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阅读(20分钟)
让学生用10分钟时间阅读本课文,然后再花10分钟左右时间,结合思维导图法,对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和总结。
3.讲解与探究(30分钟)
在阅读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结合文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时老师也要辅助讲解。
4.总结回顾(5分钟)
通过老师的带领,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一些问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而且从中也能够学习到很多道理和智慧,这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东西。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组合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可观。
针对今天的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讲解和探究环节,希望能够在时间控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计划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知道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朗读、讨论、观看视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难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准备: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课文《开国大典》原文及生字新词卡片。
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
提问引导:你们知道这段视频是什么历史事件吗?为什么这一天对中国人民来说意义非凡?揭示课题:《开国大典》。
二、新课学习(25分钟)自主阅读(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生字新词教学(5分钟)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记忆。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情感体验(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感受当时的激动和自豪。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加深对开国大典历史意义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人的影响。
强调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作业布置(5分钟)背诵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加深对开国大典历史意义的理解。
完成一份与开国大典相关的手抄报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历史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
《开国大典》小学详细教案计划(续)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开国大典对他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开国大典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体现在当今社会中。
分享与交流(5分钟)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分享给全班。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开国大典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名校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名校教案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是“红色文化”,是一篇政治意义非常重大的教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国庆60周年阅兵式、开国大典和九一八事变等历史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政治文献,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国家庆典的主要刻画,具有极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意义,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概括段落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阅读和理解复杂的政治文献。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2.理解并掌握概括段落的写作技巧;3.能够准确阅读和理解复杂的政治文献;4.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化素质。
三、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的历史意义;(2)掌握概括段落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理解并准确表达阅读者对文章的理解;(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第二步:预习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全文,然后找出文章的三个“大段落”,并把它们的题目写在纸上,再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出每个段落的内容和主旨。
第三步:讲解教师针对学生预习的结果,结合课文的内容,详细地讲解三个段落的内容和主旨。
第四步:梳理再将三个段落的内容和主旨进行梳理,形成一段精简的概括性语言,以达到概括段落的写作技巧的目的。
第五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就概括出的内容和主旨进行讨论,标出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六步: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式1.教学重点的解决方式(1)开展概括段落的讲授;(2)让学生进行段落概括的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开国大典 语文A版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第七自然段读写结合:写一写升旗仪式的场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成果展示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二、精读感悟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①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②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③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④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老师解说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指名读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1 开国大典丨语文A版
回顾历史,引出开国大典的由来
(2)顺导而教,初读课文
立”等词的意思,学习“擎”、“钮”、“瞻”、“聂”、“党”等生词
朗读课文,学习词义和生词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深读课文,理清脉络
除了老师引导,本文教学中还采用小组讨论发言的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点让我较为满意。
这次课堂后,除了学生收获知识外,作为老师我也收益匪浅。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入音乐,视频等元素,使课堂丰富有趣,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要求学生再一次精读课文,划分自然段,理清文章的三部分:大典前、大典时和大典后
深读课文,详细了解大典前、大典时和大典后三个阶段
掌握文章细节,熟悉开国大典
(4)自主学习,深入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根据刚才的脉络试着完成课件中的表格。老师对重点语句、大典事件的重点细节做详细解析后,由学生小组相互讨论,互相学习,最后做总结发言
3.以“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情况,理解开国大典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即大典前、大典时和大典时;重点句子的理解;开国大典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回顾历史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表格后小组讨论,自主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开国大典 语文A版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诞生、瞻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段然后介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一、解题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简要叙述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建国前的资料,把建国艰辛及旧中国的苦难以及建国时的喜悦告知学生,可通过相应学习的课文进行合理沟通;2.预习要求:(1)标好自然段,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尤其是生字词;(2)读熟课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给每一自然段概括内容;(3)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激动心情,抓住词句自行理解;说课:认知起点,生本文本言为本,语言的课堂;情为重,情感的课堂;法为真,艺术的课堂。
方法:抓住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形象;抓关键词感悟情感,突出人文;抓住关键词想象意蕴,强化融合。
板块设计与线性推进的设计思路。
追求着是痛苦的,不追求我将更加痛苦。
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二次见面,你想想怎样对我打声招呼?在内容与方式二方面引导,营造气氛)1.张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想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下!(南湖一大、南昌起义、会师井冈山、长征、抗日、解放战争)2.看了这组图片,你想说什么?(来之不易、浴血奋战、艰苦卓绝……)过渡导语: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应该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烙印走进课堂,上课吧!二、出题1.来欣赏一幅油画(董希文的《开国大典》)2.谁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从画面上你感受到了什么?(一二句话)过渡导语:这幅油画的名字就叫《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是《开国大典》。
3.板书:开国大典,一起书写典4.看着开国大典盛大的场面,谁来读课题?(顺势点:大典的气势与开国的气魄)三、初读1.画家用他的画笔,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一瞬间,那么作者用他的语言又为我们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呢?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归纳(1)典礼主体部分的归纳,顺学生回答点明相应自然段。
(2)作者就是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主要记叙了典礼主体、阅兵式、游行三个重要场面。
(3)典礼前,作者还写了参加人员、会场布置及入场情况。
四、研读1.过渡导语:开国大典场面复杂,作者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你是画家,会选择哪个场面来构思你的画?说说你的想法?好,就先来学习这个部分,一起走进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读5——10自然段。
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2.整体感知,交流归纳:(不必作评价,由着学生谈。
心情——激动、兴奋、喜悦、幸福……;规模——盛大;仪式——隆重;气氛——热烈……)交流四五人3.重点体会(同学们从这些语句中,不仅仅感受到场面的热烈与隆重,还从语言的背后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情,真不容易啊!如果进一步研究,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激动兴奋与喜悦的心情?(把它划下来)板块A(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激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抓关键词体会)(1)学生先简单谈体会(2)谁还有自己的体会?(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激动与兴奋?)比较:欢呼——一齐欢呼——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点: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是深入体会的好办法)(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似乎听到了怎样的声音——……?)顺势读出自己的感受。
(女生读)(3)同样,谁来说说对第二句话的感受?(不仅使场上的人民群众代表,也使全中国翘首以待的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该怎么读?)(男生读)(4)这个句子在表达上很有气势,谁有自己的发现?从中又有怎样的体会?(为了强调这宣告这声音,作者用重复的句式,表达得很有特点。
)(齐读)(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指导朗读:庄严不够,有点雄伟,谁再试!)(先指名,再女生、男生、齐读)(7)联系这只有19个字的短短一句话,说说你对人民群众此时的激动心情又有怎样新的理解?新中国成立(人民的国家,人民的政府)毛主席的声音(庄严与雄伟)盼到希望……(站起来了)教师点:这就是开国。
(7)回读:带着开国的喜悦,带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再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读出激动与喜悦)还有哪些语句同样能读出开国给人们带来的这份震撼与激动?板块B(为当家作主人而激动)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交流句子后,对这三句话,说一说你的理解?(2)读读这三句话,你是如何体会到人民群众激动兴奋与喜悦的心情的?从中还体会到什么?(预设:顺学生回答,理解瞻仰,从中体会到什么?表扬善于抓住词语来理解,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对新中国国旗的尊敬)仅仅是对国旗吗?(对,是对新中国的热爱啊!)(3)读一读:自豪地读一读、庄严地读一读(4)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用得很特别,谁看出来了?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用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6)图文阅读——(百年屈辱史)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与灾难的历史,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八国联军登陆大沽口、侵入紫禁城、火烧圆明园,无能的清政府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难忘九一八,日本侵占东三省,继而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国耻,白骨森森,尸横遍野。
旧中国,暗无天日,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三年解放战争,推翻了蒋家王朝,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7)此时,面对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面对着站直了腰杆子的中国人民,你肯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笔,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师顺学生小结:刚才我们联系历史资料,加深了对站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这是中国共产党28年来的等待,这是一个国家上百年的等待,这是一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等待!人民群众为当家作主人而激动,这是扬眉吐气的自豪)(8)(这就是人们之所以如此激动、兴奋的深层原因啊!带着当家作主人的自豪)再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指导读出自豪、扬眉吐气等)(9)此时,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引读)五星红旗升进来了,表明……(三次加强);新中国成立了,表明……(10)练习: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不仅传遍了全中国,还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引导:告别苦难,迎接希望……),告诉曾经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列强(中华民族不可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教师点:东方睡狮觉醒与雄起的雷吼。
板块C(为领略领袖风采而激动)方法:读出激动与拥戴,还读出盛大与热烈。
教学虚化处理。
(过渡:此时,一个人的名字涌上心头,毛泽东主席。
正是他遵义会议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正是他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正是他指挥若定率领百万大军解放全中国,正是他领导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面对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你还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人民群众激动与兴奋的心情?)(1)掌声部分。
抓住某一处掌声,引出另一段有关对主席掌声的句子(2)来,读出人民群众的激动与兴奋?(点出:掌声突出了主席的风采,表明了人们对主席的拥戴,对领袖的热爱)(3)教师点:为见到主席而激动,这是一种热爱领袖之情。
(4)还能从这些语句读出什么?谁来读读这二个句子?(引导读出:典礼的隆重、热烈与盛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份公告,领袖的风采把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推向了高潮)带着对领袖的热爱,让我们一起重回57年前那个激动人心、令人自豪的场面,一起经历这开天辟地的一刻:宣布成立视频(引导学生起立)(5)随机采访:我们也都站起来了,此时怎样的心情?为(主席的风采与气魄、新中国的建立、人民政府民的成立、翻身解放、未来幸福、告别苦难)而激动自豪!(6)当时的人、曾经的人、现在的人,都激动自豪着,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毛泽东主席宣布——欢跃起来——五星红旗升起来……”五、质疑再读读还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1.28,54?2.教师问题,为什么选取这一瞬间?3.顺学生回答,推出问题,在画家的心中,定格成这样的一个瞬间,(再看图)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扬眉吐气)、(民族觉醒奋起)、(国家庄严神圣)、(主席光辉)……这就是开国的含义。
让我们一起再一次齐读课题。
六、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感受到了开国大典场面的盛大隆重与热烈,一起感受着人民群众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感受着对领袖对新中国的热爱,同时同学们还提了不少的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阅兵式走上游行的街头吧!下课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