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考点9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必修1)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A.NH3→NO→NO2→HNO3B.Al→Al2O3→Al(OH)3→NaAlO2C.S→SO2→H2SO4→MgSO4D.Fe→FeCl2→Fe(OH)2→Fe(OH)3【答案】B【详解】A.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A正确;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B错误;C.S燃烧生成SO2,SO2被氯水氧化可以转化为硫酸,硫酸与镁等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C 正确;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D正确;答案选B。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答案】C【详解】A. 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气体a b cA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B SO270%的浓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C NO稀HNO3铜屑H2OD 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B. 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C.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 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故选B。
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答案】B【详解】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O2、N2B.NO、CO2C.NO2、CO2D.NO、CO2、N2【答案】B【详解】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无色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所以甲气体的组成为:NO、CO2,故答案为B。
高考化学总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于 棕色 试剂瓶中,置于 阴凉 处。
时 作 业
基
础
梳
理
(3)强氧化性
整 合
浓、稀 HNO3 均具有强氧化性。
要 点
聚
①与金属的反应
焦 突
破
a.Cu 与浓、稀 HN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考 点
图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解 导
析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实
验
积
b.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 Fe、Al 钝化。
累 探
究
c.体积比为 1∶3 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叫王水,可溶解 Pt 课
时
和 Au。
作 业
基 础 梳 理 整 合
要
②与非金属反应
点 聚
焦
突
红热的木炭与浓 HN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破
考
C+4HNO3(浓)==△===CO2↑+4NO2↑+2H2O。
累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基 础 梳 理 整 合
要
点
聚
三、氮的氧化物
焦
突
破
1.一氧化氮
考
点
(1)物理性质
图 解
导
色态: 无色气体 ;水溶性; 不溶于水 ;毒性: 有毒 。 析
实
验
(2)化学性质
积 累
探
与 O2 反应:2NO+O2===2NO2。
究
课
时
作 业
基 础 梳 理 整 合
要
点
2.二氧化氮
聚 焦
突
(1)物理性质
人教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
2.有关铵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分解,都有NH3产生C.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D.都能与酸反应【答案】A【详解】A.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A项正确;B.铵盐不稳定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如:NH4NO3N2O↑+2H2O,B项错误;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C项错误;D.铵盐不都能与酸反应,例如硝酸铵不能与酸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A。
3.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 2、H 2O 、N 2、NO 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 .高温下N 2遇空气生成NO 2 B .NO 遇空气反应生成NO 2 C .CO 2与NO 反应生成NO 2 D .NO 与H 2O 反应生成NO 2 【答案】B 【详解】A .氮气为空气的主要组成气体,性质稳定,高温下N 2遇空气不会直接生成NO 2,故A 错误;B .一氧化氮极易被氧气氧化,NO 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2NO +O 2=2NO 2,生成红棕色的NO 2,所以B 选项正确;C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在空气中不可能为反应产物,必然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O 2与NO 在空气中高温条件下不反应,故C 错误;D .一氧化氮和水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
2.从某些性质来看,NH 3和H 2O 、NH 4+和H +、NH 2-和OH -、N 3-和O 2-两两类似。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 )①4232NH Cl NaNH NaCl NH ∆+→+↑ ②423222CaO NH Cl CaCl NH H O ∆+→+↑+ ③223233()4Mg NH Mg N NH ∆→+↑ A .仅①正确 B .②③正确 C .①③正确 D .全部正确【答案】D 【详解】①OH -和NH 2-相当,NH 3和H 2O 相当,依据NH 4Cl+NaOH=NaCl+NH 3+H 2O ;类推得到:NH 4Cl+NaNH 2═NaCl+2NH 3,故正确;②NH 4+和H 3O +相当,依据CaO+2HCl=CaCl 2+H 2O ,类推得到反应:CaO+2NH 4Cl= CaCl 2+2NH 3↑+H 2O ,故正确;③OH -和NH 2-相当,N 3-和O 2-两两相当,依据Mg (OH )2=MgO+H 2O ,类推得到:223233()4Mg NH Mg N NH ∆→+↑,故正确;因此上述三个反应都能够发生; 正确答案D 。
(完整word)高中化学必修一氮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互相结合成的化合物,因而是共价化合物 B 、铵盐与碱液共热都能得到氨气C 、除去食盐中少量的NH 4Cl :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D 、铵盐受热分解都能生成使红色石蕊试变蓝的气体2、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 3)2时,消耗硝酸质量最多的是 ( )A 、铜与浓HNO 3反应B 、铜与稀硝酸反应C 、氧化铜与硝酸反应D 、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3、 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出酸性的是 ( ) A. 383243322Cu HNO Cu NO NO H O +=+↑+()()稀 B. 4423222HNO C NO CO H O ()浓+=↑+↑+∆C. 4423222HNO NO O H O ()浓=↑+↑+∆D. CaCO HNO Ca NO CO H O 3332222+=+↑+()4、某单质能跟浓HNO 3 反应,若参与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 ( )(1)+1 (2)+2 (3)+3 (4)+4A 、(1)(2)(3)(4)B 、(1)(2)C 、(3)(4)D 、(2)(4) 5、标况下nLNH 3溶于水中得到密度为3-⋅cm g ρ的氨水AL ,则此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 A.%1004.2217⨯An ρ B.%1002240017⨯A nρ C.%1002240035⨯A n ρ D.%10017⨯Anρ 6、将下列固体于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物质的是( )A 、NH 4ClB 、KMnO 4C 、碘片D 、红磷7、氮和钠可形成化合物Na 3N ,它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NH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 3N 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 、Na 3N 是共价化合物C 、Na 3N 若与足量盐酸作用可生成两种盐D 、Na 3N 中钠离子半径大于氮离子半径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H K Fe NO +++-、、、23 B. OH Na NH Cl -++-、、、4 C. NO OH Cl K 3---+、、、 D. Mg NO H Al 233+-++、、、9、某金属M 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222322MNO M NO O =+↑+↑∆,加热340.g 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 2和O 2共672mL (标准状况),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3B. 40C. 108D. 20110、有四种金属a 、b 、c 、d ,它们与浓HNO 3反应时只有a 不反应;把这四种金属混合加入盐酸,其中b 、c 溶解,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NaOH 溶液,可得到c 离子的沉淀。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D.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项错误;
答案选A。
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答案】B
【详解】
A.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A错误;
B.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
D
加稀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故A错误;
B.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B错误;
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原溶液中有Na+,不确定有无K+,故C正确;
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 不符合题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洒落的汞可用硫粉处理B.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C.可用氨水清洗试管壁上的氧化铝D.可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答案】C【详解】A.汞有毒,常温下能够与硫反应生成硫化汞,撒落的汞可用硫粉处理,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所以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故B正确;C.氨水为弱碱,不能与氧化铝反应,不能用氨水清洗试管壁上的氧化铝,故C错误;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单质银,所以可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故D正确;故选C。
2.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答案】C【详解】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水D.浓硝酸【答案】D【详解】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浓硝酸,故D正确;答案选D。
4.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CO ①、2O 3NH ②、2O 2NO ③、2O 2N ④、2H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 【详解】①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②符合题意;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③符合题意;④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新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
新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一、选择题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 2、O 2、SO 2、NO 、NO 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肯定只有SO 2B .肯定没有Cl 2、O 2和NO 2C .可能有Cl 2和O 2D .肯定只有NO【答案】B 【详解】该气体无色,排除了Cl 2、NO 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一定含有SO 2气体;将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判断一定含有NO 气体,则一定无O 2,一定含有的气体是SO 2、NO ,一定没有的气体为Cl 2、NO 2、O 2,答案选B 。
2.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 3、98.3%的浓H 2SO 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 A .红、红、红 B .白、黑、白 C .红、黑、红 D .红、黑、白【答案】B 【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 、O ,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 答案选B 。
3.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CO ①、2O 3NH ②、2O 2NO ③、2O 2N ④、2H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 【详解】①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②符合题意;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③符合题意;④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气体a b cA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B SO270%的浓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C NO稀HNO3铜屑H2OD 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B. 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C.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 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答案】B【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答案选B。
3.生物固氮是指()A.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D.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答案】D【分析】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B .总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D .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答案】D 【详解】A .NO 与O 2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A 项错误;B .反应中NO 、O 2均为氧化剂,CO 为还原剂,N 2为还原产物,B 项错误;C .N 2不是污染成分,C 项错误;D .由图看出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D 正确;故选D 。
2.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D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 正确;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 正确;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 错误;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3.14 g 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9.6 g B.6.4 g C.4.8 g D.3.2 g【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有如下转化关系:设Cu xmol 、Ag ymol 金属铜、银失去电子给了硝酸中+5价的氮,还原产物中的NO和 NO2又失去电子给了氧气生成硝酸,整个过程等效于铜、银失电子,转移给了氧气,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2x+y=4×1.1222.4,质量守恒:64x+108y=14,分别解出x=0.05mol,m(Cu)=0.05mol×64g/mol=3.2g;D正确;故答案选D。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A.(NH4)2SO4B.NH4NO3C.NH4Cl D.NH4HCO3【答案】B【详解】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则Y为NH3,氨气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Z溶液为HNO3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硝酸铵,故选B。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答案】C【详解】A. 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B.C.D.【答案】B【详解】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某溶液可能含有Cl -、24SO -、23CO -、4NH +、Al 3+、Cu 2+、Fe 3+和K +中的若干种。
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溶液10m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 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l 3+、4NH +一定存在,Cl - 可能不存在 B .至少存在4种离子 C .24SO -、23CO -至少含有一种D .Al 3+、Cu 2+、Fe 3+一定不存在,K +可能存在 【答案】A 【分析】取10mL 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即氨气,同时产生白色沉淀,一定不存在Cu 2+、Fe 3+,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 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即氢氧化铝,则含有Al 3+,不含有23CO -;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Al 3+、24SO -,一定不存在23CO -、Cu 2+、Fe 3+,可能存在Cl -和K +,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Al 3+、24SO -,一定不存在23CO -、Cu 2+、Fe 3+,可能存在Cl -和K +,故A 正确;B.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Al 3+、24SO -三种离子,故B 错误; C.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Al 3+、24SO -,一定不存在23CO -、Cu 2+、Fe 3+,故C 错误;D. 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4NH +、Al 3+、24SO -,一定不存在23CO -、Cu 2+、Fe 3+,可能存在Cl -和K +,故D 错误; 故选A 。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及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解析】【分析】(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详解】(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转化规律,绘制出如下转化关系图,图中A 、B 、C 、D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
请回答:(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
则组成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C 的电子式为__。
(2)若A 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为红棕色气体。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过量的A 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当生成19.6gE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3)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 与KMnO 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第三周期第IA 族 4NH 3+5O 2=4NO+6H 2O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4 2SO 2+O 2−−−→←−−−催化剂=2SO 3 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解析】【分析】(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以此解答。
【详解】(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 族,Na 2O 2的电子式为:;(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4NO+6H 2O ;过量的NH 3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19.6g N 2的物质的量为19.6g 28g/mol=0.7mol ,则消耗NH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NH 3中N 的化合价从-3价上升到0价转移3个电子,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3=2.4mol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2与KMn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
(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____。
(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
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______)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5O2=4NO+6H2O 2NO+O2=2NO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A C【解析】【分析】(1)为制取氨气的装置,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棉花;(2)气体遇空气能迅速变红棕色,原气体是NO;(6)图3要想产生喷泉,必须生成大量气体;(7)如果放出大量热量,也能增大气体压强,产生喷泉。
【详解】(1)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2)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该气体是NO,所以NH3+5O2=4NO+6H2O。
(3) NO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所以2NO+O2=2NO2 。
(4)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考点9 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必修1)2010年高考试题1. (2010·浙江高考·T25·14分)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
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
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
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
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
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
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KCl B.KNO3 C.Na2S 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以汽车安全气囊为载体,主要考查常见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体现能力立意,侧重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红棕色固体的性质、化合物甲的组成和计算。
【规范解答】由“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知,不溶物为Fe2O3;则由“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再结合“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知,单质乙为钠;由n(N2)=0.3mol知,n(Na)=(13.0-0.3×28)/23=0.2mol,则n(N)∶n(Na)=3∶1,所以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NaN3;由“Na与Fe2O3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知,化合物丙为Na2O。
(2)Na2O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CO2+H2O=2NaHCO3。
(3)Na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Fe2O32Fe+3Na2O,单质钠容易和空气、水蒸气等反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所以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吸收分解产生的单质钠,防止造成伤害。
(4)由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知,能够和金属钠反应的物质(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如KNO3和CuO可作其替代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10Na+2KNO3K2O+5Na2O+N2↑、2Na+CuO Cu+Na2O。
(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HCO3或Na2CO3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若质量无变化,则为Na2CO3;若质量有变化,根据质量的变化量,可通过计算推断出是NaHCO3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答案】(1)NaN3(2)Na2O+2CO2+2H2O=2NaHCO3(3)6Na+Fe2O33Na2O+2Fe 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
(4)B、D(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HCO3或Na2CO3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若试样质量无变化,则为Na2CO3;若试样质量有变化,根据质量的变化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可通过计算推断出是NaHCO3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类题拓展】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1)药品和装置原题中是部分给出,还是有剩余。
若药品和装置只是部分给出,则应需要作必要的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根据试剂特点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中测定的数据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是否每个数据都有用。
若测出多种数据,则根据所测数据可以有哪些解答方法;若数据不足,则还需要补充什么数据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3)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若采用最简单和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4)实验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很容易被忽略。
(5)药品名称和某些仪器规格的描述。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最难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无水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某些仪器规格的描述,如使用容量瓶必须注明其容积(100mL的容量瓶等);正确书写仪器名称,如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坩埚和蒸发皿等不能混淆。
2.(2010·山东高考·T13·4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命题意图】考查Na2O2、SiO2、氮氧化物和氯水的性质。
【思路点拨】Na2O2作为过氧化物,它与CO2反应生成O2;新制氯水中的微粒成分主要有HCl、HClO,故显酸性,同时具有强氧化性。
【规范解答】选A 。
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 正确;Na 2O 与CO 2反应只生成Na 2CO 3,Na 2O 2 与CO 2反应除生成Na 2CO 3外,还生成O 2,故B 错;NO 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2NO+O 22NO 2,故C 错;因新 制氯水中含有HCl 和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故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 D 错。
3.(2010·全国卷I ·T7·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命题立意】本题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考查对象,体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主要考查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
【思路点拨】①在碱金属元素中,金属越活泼,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越复杂,种类越多,Li 的氧化产物只有一种Li 2O ; ②在复分解反应中,一般情况下只能用较强的酸制较弱的酸;③化学反应能否发生除了与反应物本身有关 外还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有关。
【规范解答】选C 。
A 项,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故A 错误;B 项,由于酸性:HCl >H 2SO 3>H 2CO 3所以通入后无BaSO 3沉淀,故B 错误;C 项,酸性:H 2CO 3>HClO,反应为:CO 2+H 20+Ca(ClO)2=CaCO 3↓+2HClO,所以C 项正确;D 项,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 3+2H 2O+CuSO 4=Cu(OH)2↓+(NH 4)2SO 4,接着Cu(OH)2 △ CuO+H 20,在溶液中NH 3不能将CuO 还原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所以D 错误。
【类题拓展】可采用“点、线、网”三步复习模式(1)点:中学化学内容中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在复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抓住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具体物质的分析,归纳出了“位 构 性”的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学习规律,(2)线:把单质、化合物各点有机联系起来便形成线。
“线”的形成有两种思路,一是以物质分类为主线,掌握代表性元素的氢化物、氧化物和对应水化物、盐的通性和特性。
二是以单质和化合物中元素的价态变化分析为主线,掌握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及规律。
如常见的四种非金属元素(Cl 、S 、N 、C )的价态变化线如下所示:42204453422023342634202274531201::)(::++-+++-++-+++-→→←→→→←→→←→→→←CO CO C CH C HNO NO NO N NH N SO H SO SO S S H S HClO KClO HClO Cl HCl CI绘出价态变化线后,为掌握物质相互转化提供了方便,也可使我们更深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由点串线,使知识条理化,培养学生辐射思维能力,有利于强化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答物质递变规律的有关问题。
(3)网:当对课本知识弄懂吃透后,要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这时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要 将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知识融合贯通。
4.(2010·全国卷II ·T28·15分)A 、B 、C 、D 、E 、F 、G 、H 、和I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 A 、B 、E 、F 、G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D 、H 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 A 和H 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 B 和E 都能使红溶液褪色④ 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 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 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 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⑥ C 和D 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 G 在D 中燃烧可以产生E 和H 2O⑧ 将B 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滴并产生A 。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是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 的化学式是 ,D 的化学式是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 的化学式是 。
【命题立意】本题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
【思路点拨】根据题干中所给逐一进行推导,在推导时,要抓好物质的特性(如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NH 3),根据石蕊试纸的变色情况分清气体的酸碱性;与此同时还需注意思维的严谨性,要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