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 析考题能力步步提高,含详细考点)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及沉淀转化的实质。
(中频)溶解平衡1.含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中,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溶解平衡状态。
2.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v 溶解>v 沉淀,固体溶解v 溶解=v 沉淀,溶解平衡v 溶解<v 沉淀,析出晶体3.特点4.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 m A n(s) m M n+(aq)+n A m-(aq)K sp=c m(M n+)·c n(A m-)(2)意义溶度积(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方法实例离子方程式调节pH法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Fe3++3NH3·H2O=== Fe(OH)3↓+3NH+4沉淀剂法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H2S+Cu2+===CuS↓+2H+2.沉淀的溶解(1)含义减少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2)方法实例方法实例离子方程式酸溶解法CaCO3溶于盐酸CaCO3+2H+===Ca2++CO2↑+H2O盐溶液溶解法 Mg(OH)2溶于NH 4Cl(溶液) Mg(OH)2+2NH +4===Mg 2++2NH 3·H 2O 3.沉淀的转化(1)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例如:AgNO 3――→NaCl AgCl(白色沉淀)――→NaBr AgBr(淡黄色沉淀)――→NaI AgI(黄色沉淀)――→Na 2SAg 2S(黑色沉淀)。
(2)应用: ①锅炉除垢。
将CaSO 4转化为CaCO 3,离子方程式为CaSO 4+CO 2-3===CaCO 3+SO 2-4。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 析考题能力步步提高,含详细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结构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1)分界线:如上图所示,沿着元素周期表中 B、Si、As、Te、At与Al、Ge、Sb、Po 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2)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左面区域,包括所有的过渡元素和部分主族元素。
(3)非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右面区域,包括部分主族元素和 0族元素。
(4)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3)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4)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1.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吗?提示:不一定。
He位于0族;有的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
2.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吗?提示:不一定。
有的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3~7。
3.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提示:不一定。
第二、三周期是短周期,同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第四、五周期两主族间隔了10种过渡元素,故原子序数相差11,第六、七周期两主族中间还包括了镧系和锕系,共隔了24种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5。
4.到目前发现的元素为止,哪一周期含有的元素最多?哪一族含有的元素最多?提示:第六周期元素最多,有32种(含有镧系15种),第ⅢB族元素最多,有32种(含有镧系、锕系各15种)。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在高三这一重要的阶段,很多学生都面临着一轮复习的压力。
而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在复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以化学键相连接而成的物质。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二、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包括原子、离子和分子的重新组合。
根据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产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多种类型。
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正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表达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决定,称为平衡常数。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表达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平衡态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在化学键的基础上,分子结构指的是分子中原子的排布和连接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五、溶液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混合物。
而物质的溶解度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最大溶解量。
了解溶液的组成和物质的溶解度,有助于学生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六、酸、碱和盐的性质与反应酸、碱和盐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酸具有酸味、酸性和酸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等性质;碱具有苦味、碱性和与酸中和反应等性质;而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
七、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丧失电子,而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 析考题能
第四章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2.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1.请将碳、硅单质与其物理性质、用途连线。
提示:①—c ②—a ③—e ④—b ⑤—d2.晶体硅用途广泛,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收获高纯硅的过程。
提示:粗硅的制取:SiO 2+2C=====高温Si +2CO↑。
由粗硅制取纯硅(常用方法):Si(粗)+2Cl 2=====加热SiCl 4,SiCl 4+2H 2=====高温Si(纯)+4HCl 。
命题角度一 碳、硅的性质1.(2014·江西抚州三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O 2氧化物――→+H 2O 酸或碱――→+NaOH 或HCl 盐,碳或硅单质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 .若a 、b 、c 分别为Si 、SiO 2、H 2SiO 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b c ―→aC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位置D .单质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选 C A 项,SiO 2不与H 2O 反应,即“氧化物――→+H 2O 酸或碱”不能实现转化;B项,b ―→c,c ―→a 均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D 项,SiO 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硅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被广泛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硅燃烧产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B .从Si(s)+O 2(g)=====△SiO 2(s) ΔH =-858.6 kJ/mol 可知,硅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C .自然界中硅的贮存量丰富,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单质硅D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之一解析:选 C 硅燃烧可以放出较多热量,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是气体,其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硅为固体燃料,化学性质不活泼,运输、贮存比较容易;硅在自然界中无单质形式,只有化合物,C 错误。
高考化学大一轮考点精讲复习课件+讲义 (1)
考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无机化合物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2.氧化物分类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的分类四、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与入射光垂直的角度可看见明亮的光路,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2.吸附性自来水含有铝和铁的化合物时,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铝胶体或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 析考题能
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本章为有机化学部分,为方便系统复习,我们在编写时把《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部分与《有机化学基础》进行整合,供开设《有机化学基础》的班级使用]高考导航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命题角度一有机物官能团的判断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①酚类—OH②CH3CCOOHHCH3羧酸—COOH③醛类—CHO④CH3—O—CH3醚类⑤羧酸—COOH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 D.仅②④解析:选C ①的官能团是醇羟基,属于醇;②的官能团是羧基,属于羧酸;③的官能团是酯基,属于酯;④的官能团是醚键,属于醚;⑤的官能团是羧基,属于羧酸。
2.(2014·茂名模拟)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结构,可以看出含有如下官能团:羧基、酯基、(酚)羟基、碳碳双键。
答案:羧基、酯基、(酚)羟基、碳碳双键命题角度二有机物的分类3.(2014·兰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的物质一定是烯烃B.烯烃中一定含C.CH≡CCH2Cl属于不饱和烃D.最简式为CH2O的物质一定是甲醛解析:选B 含有的物质可能还含有碳、氢之外的其他元素,不一定是烯烃,A错误;CH≡CCH2Cl含有不饱和键,但含有氯元素,不是烃,C错误;乙酸CH3COOH的最简式也是CH2O,D错误。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
【课堂新坐标】(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选修五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根据分子组成中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相关概念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有机物类别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典型代表物(结构简式)烯烃碳碳双键CH2===CH2炔烃碳碳三键CH≡CH卤代烃卤素原子—X CH3CH2Cl醇(醇)羟基—OH CH3CH2OH 酚(酚)羟基—OH醚醚键CH3CH2OCH2CH3醛醛基CH3CHO、HCHO 酮羰基羧酸羧基酯酯基CH3COOCH2CH3氨基酸氨基、羧基—NH2—COOH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CH3CH===CH2CH3CH2OHCH3COOH3.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同分异构体的常见类型异构类型示例碳链骨架不同CH3CH2CH2CH3和官能团位置不同CH2===CHCH2CH3和CH3CH===CHCH3官能团种类不同CH3CH2OH和CH3OCH3 4.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如CH 3CH 3和CH 4(或CH 3CH 2CH 3等),CH 2===CH 2和CH 2===CH —CH 3。
5.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①选主链:选取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按照习惯命名法进行命名称为“某烷”②编号定位:以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③定名称:简单取代基在前,复杂的取代基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如:的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庚烷。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 析考题能力步步提高含详细考点)氧化还原反应.DOC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研考点认知层层递进析考题能力步步提高含详细考点)氧化还原反应.DOC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高考导航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及其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如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1)M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2)HCl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金属单质X2(卤素)X-O2、O3H2O或OH-或O2-或O_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H2SO4SO2HNO3NO或NO2盐KMnO4(H+)Mn2+Fe3+Fe2+、FeNaClOCl-过氧化物Na2O2、H2O2H2O或OH- (2)常见还原剂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4)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6)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7)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解析:(1)如氧气变臭氧、石墨变金刚石,均有单质参与反应,但是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如Fe2+,处于中间价态,既可被氧化为Fe3+,也可被还原为Fe,即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掌握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分离、提纯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掌握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和物质的鉴别方法。
考点一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1)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
(2)取样做准备:一般是取少量(或适量)进行检验,如当试样为固体时,应选取少量配成溶液,注意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及溶解过程中有无气体产生等。
(3)检验:在检验已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某种离子时,每次均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到全部待测定溶液中。
2.物质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物质检验的“三原则”: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类:(1)生成气体,如NH+4、CO2-3的检验;(2)生成沉淀,如Cl-、SO2-4的检验;(3)显现特殊颜色,如Fe3+、苯酚的检验;(4)焰色反应:如Na+、K+的检验。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阳离子的检验①用NaOH溶液检验②焰色反应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和Na+③特殊检验法(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①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OH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②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O 2-3―→加入BaCl 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SO 2-4―→加入稀盐酸,无沉淀、气体产生,再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 2-3―→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③利用AgNO 3(HNO 3酸化)溶液检验Cl -Br -I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④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I -―→滴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色5.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可以不加试剂,也可以加入一种或几种试剂。
(1)物质鉴别的常见类型(2)解答物质鉴别题的要求①不能在原瓶中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再用,在原瓶中操作,会造成试剂污染,要有“各取少许”字样。
②用词要准确,结论来自实验现象,加试剂之前物质是未知的,不可出现“取某试剂加入某物质”等字样。
1.加入BaCl 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液中存在SO 2-4?提示:不能。
若有Ag +,加BaCl 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也不消失。
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能否判断该气体一定是CO 2?提示:不能。
也可能是SO 2。
3.当溶液中有Fe 3+时,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 2+?提示:可加KMnO 4(H +)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含Fe 2+。
命题角度一 离子的检验1.(2014·丰台模拟)为了证明(NH 4)2Fe(SO 4)2·6H 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4、Fe 2+、SO 2-4和H 2O ,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下列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B .加少量水,溶液为浅绿色,滴入2滴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 2+C .加水溶解,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2-4D .加浓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变红色,则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4解析:选D D 项中检验氨气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4。
2.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解析:选B 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 2-4、SO 2-3或Ag +,A 错误;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加入的盐酸引起的,C 错误;因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B 正确;加入KSCN 溶液得到红色溶液,Fe 3+可能是由原溶液中的Fe 2+被H +、NO -3氧化而来的,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 3+,D 错误。
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K +、Fe 3+、NH +4、Cu 2+、SO 2-4、SO 2-3、CO 2-3、Cl -、Br -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pH 试纸检验,溶液的pH>7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 4振荡,静置后CCl 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和H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 3和HNO 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 +、K +、SO 2-3、Br -B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 3+、Cu 2+、NH +4、SO 2-4、CO 2-3C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 .若步骤④改用BaCl 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也无影响解析:选A 根据溶液无色和溶液显碱性,则一定不含Fe 3+、Cu 2+、NH +4;根据②,可以判断一定不含SO 2-4;根据③,可以判断一定不含CO 2-3,但一定含有Br -;根据④,可以判断该沉淀为BaSO 4,由于一定不含SO 2-4,故可判断一定含有SO 2-3;根据 ⑤,无法判断是否含有Cl -,因为③中加入氯水时引入了Cl -,C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Na +、K +至少含有一种,因此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 2-3、Br -,A 错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 3+、Cu 2+、CO 2-3、SO 2-4、NH +4,B 正确;若步骤④改用BaCl 2和盐酸,因③中SO 2-3被氧化为SO 2-4,则仍会产生BaSO 4沉淀,故能确定含有SO 2-3,D 正确。
命题角度二 气体的检验4.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 2B .气体――→点燃气体――→通入2溶液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C .某溶液――→打开瓶盖冒白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D .某有色溶液――→滴加淀粉溶液蓝色;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2解析:选D A 项中O 3、Cl 2、NO 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项中H 2S 、C x H y 、HCHO 都可出现此现象;C 项中浓HNO 3等也有此现象。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解析:选B A 项,只要是碱性溶液均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一定是氨气的水溶液;B 项,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氧化性气体,如NO 2、溴蒸气等;C 项,苯与溴水混合,溴水褪色,是萃取过程,不是加成反应;D 项只能说明该物质中可能含有C 、H 或S 、H ,既可能为碳氢化合物,也可能为碳氢氧化合物,还可能为硫氢化合物。
命题角度三 物质的鉴别6.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 )①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②Ca(HCO 3)2溶液和NaOH 溶液 ③NaAlO 2溶液和盐酸 ④Al 2(SO 4)3溶液和氨水⑤AgNO 3溶液和氨水A .①③⑤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选A 满足相互滴加时现象不同则满足题意:①中若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③中若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⑤中若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则开始时无沉淀生成,故①③⑤可以相互鉴别。
而②和④中溶液互滴,现象相同,即开始和整个过程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7.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 A .Ba(OH)2、KSCN 、NaCl 、Mg(NO 3)2(FeCl 3溶液) B .NaNO 3、NaHCO 3、(NH 4)2SO 3、Na 2SiO 3(H 2SO 4溶液) C .NH 4Br 、K 2CO 3、NaI 、CaCl 2(AgNO 3溶液) D .(NH 4)3PO 4、NaBr 、CuSO 4、AlCl 3(KOH 溶液) 解析:选C A 中可先利用FeCl 3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B中可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C中用AgNO3溶液无法鉴别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D中可将K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的为AlCl3,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H4)3PO4,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Br溶液,故选C。
8.实验室中有6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纯碱、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铝、硫酸氢钠、氯化钾。
除蒸馏水、试管和胶头滴管外,无其他任何试剂和仪器。
某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
请填写下列空白:(1)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有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和其他5支明显不同,此支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据此现象鉴别出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分别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
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
据此可推断出:①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③在两两混合时,能最终确定B、E成分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