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浙江新学的发展与报刊的勃兴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而从各种相关统计资料来看,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的文 学出版业在整个出版业所占份额基本上均在15—20%左右, 以此推算,其时我国文学出版业的规模(年营业额)约为 美国《星期六周刊》杂志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
如此印书,不如不印。初出头之作家宜不在书贾眼里。 人间乃势利如是,夫复何言。
……总之,目下我在文坛只求打出一条道来就好了。 更大的希望留待日后再实现吧。
自清末以来,随着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的活动机 制与活动方式也随之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出版实际上已成为整个文学活动机 制中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能否“合法”问世、 进入公众阅读视野的裁决者和把关人,还在很大程度上扮 演着文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角色。
在绵延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从未有过的历史奇观。
可以想见的是,若非经济动力的驱使,林纾不可能一鼓作 气,在短短20余年间就翻译了180余部外国文学作品,总 字数在3000万字以上;
张恨水也不可能“日写三千字”,30年不辍,创作总量达 3000万字,仅小说作品就多达100多部,2000万字。
这使得那时我国文化市场空间相当狭小 。
同时,我国的现代出版业又刚刚兴起,和同时期西方国家 相比,不仅起步时间晚了近200年,产业规模也小得可怜。
按照1932年陆费逵的说法,其时我国人口总数是美国 的四倍,但整个印刷出版业的年营业额尚不到3000万 元,仅相当于美国约纽市一地出版业年营业额的百分 之一左右。仅美国《星期六周刊》一种杂志的年营业 额,就相当于我国印刷出版业一年营业总额的两至三 倍。
清末文坛流传的写作致富“神话”:
西方小说家,负盛名者,英国有柯南道尔所作《福尔摩斯 侦探案》,名满世界,长篇数种,短篇数十种,前后所获, 殆不下数十万金,其它稿售之美国书肆,每千字竟得六百 金元,则一书之成,不犹得一小金矿耶?
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二章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一、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
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
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创刊,小马礼逊等担任主笔,以敢言着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德臣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创刊于1845年,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日报,1974年停刊,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的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
1876年,《德臣报》和《香港晚邮报与船期录》合并,改为日报,用《德臣报》的名义出版。
《孖刺报》:创刊于1857年,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
1941年停刊。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HongkongGazette)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创办人为约翰¤马礼逊。
半月刊,主要用来颁布英国政府的命令。
二、香港中文报刊的产生《遐迩贯珍》(ChineseSerial)(ChineseSerial)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
仍沿用线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
刊有中英对照目录。
内容不同于鸦片战争前中文期刊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
总体上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
中国年画的历史
年画产地曾经几乎遍布全中国,其发行之广泛,影响之深刻,历时之悠久,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望其项背。
年画由于其特殊的艺术魅力而广受欢迎。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年画的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年画的历史渊源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
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
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从广义上说,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
年画习俗反映了古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社会性的人格神的崇拜与信仰,从最早的桃符、苇索、金鸡、神虎,到神茶、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赵云、尉迟恭、秦叔宝等武将和钟馗、天师、东方朔等神仙,其间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
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祭典》中说:“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
”蔡邕《独断》中说:“神茶、郁垒而身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
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
乃画茶、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
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
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8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它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B[据材料《海国图志》“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2019·某某一模)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X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
这说明近代中国( )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A[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叶后关注西学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大多数士大夫的思想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可看出,当时社会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故选A项;“传统的精神世界”指思想,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是阶级X畴,排除B项;“大多数的”说明也有一部分士大夫具有新思想,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洋务运动的成效,排除D项。
] 3.冯桂芬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用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 ) A.主X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X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冯桂芬主X学习西方诸国先进的技术,郭嵩焘主X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这些思想都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C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主X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D项错误。
]4.(2019·某某二模)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5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指出:“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
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
由此可知,希腊化时代( B )A.突出地表现为暴力冲突与政治联姻B.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C.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破坏D.希腊文明对其他文明采用排斥方式解析:由材料“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可知,希腊化时代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故B项正确;材料“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说明希腊化时代并没有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破坏,也没有采用排斥的方式,故C、D两项错误;A项中的政治联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
2.(2022·山东枣庄)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
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B )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解析:巴托尔德意在强调蒙古帝国的建立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A、D两项是帝国建立的直接表现,不是意义,故均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3.“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他们从游记中所看到的东方的富庶,又成为驱动西人东来的巨大诱惑。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内容提要作为“中国语文教育”丛书之一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任务是对清末民初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作历史的勾勒,为当今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
全书内容的重点在中学,同时也兼顾到小学。
绪论第一节现代语文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的地位与意义第二节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基本轨迹第三节研究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途径、方法第一章清末民初社会大变革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发端第一节封建科举制的崩溃与新学的兴起第二节从《蒙学课本》到《国文》教科书第三节晚清白话文运动与通俗语文教育第四节国文教授法专门研究的开端第二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国语教育的蓬勃兴起第一节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教育革新思潮第二节“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育的倡导第三节民国新学制与国语课程纲要第四节国语、白话文教材的建设第五节国语、白话文教学法探讨第六节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与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第七节梁启超与叶圣陶早期作文教学专著第三章20世纪3D年代国语国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的深入第一节特定历史时期的国语国文教育阵营第二节课程标准的修订与讨论第三节“审定制”与民间自编教材的勃兴第四节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及其他第五节夏丐尊、叶圣陶国文课外读物的编撰第四章抗日后国统区的文化苦旅和国语国文教育第一节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教育契机第二节几种国语国文教科书的创编第三节围绕“抢救国文”问题的论争第四节语文教育家的理论建树第五节国文教学期刊的双璧——《国文月刊》和《国文杂志》第六节国文教育的科学实验研究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国文国语教育第一节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体制和有关政策第二节老解放区的国语、国文教材建设第三节革新教学方法的广泛实践第四节徐特立与程今吾对国语国文教育革新的贡献第六章新中国语文学科建设与初步改革第一节“语文”学科的基本建设第二节全面学习前苏联热潮中的语文教学第三节推行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第四节“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的教训第七章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学第一节20世纪60年代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第二节语文教学的社会大讨论第三节《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颁布第四节语文教学改革的试验第五节著名语文教育家的重要论述第六节“十年动乱”对语文教育的破坏第八章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与语文教育的更新发展第一节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呼唤语文教学个性的回归第二节语文教育观的更新与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三节新时期语文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建设第四节语文教育的研究阵地和理论体系建设后记。
清末民初书业目录的初兴及其史学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J - J扳书籍 , 编 制 书 业 目录 。该 时期 私 营 书 局 =业 【 J | 并 饽
目录据周振鹤《 晚清营业书 日》 =统计 , 一 f 5 共有《 申 报馆书 日》 《 、 扫叶 山房 书 目》 《 、 同文 书局= 日》 } ; 等 1 。又据徐 蜀 、 安莉 《 国 近代 古 籍 出版 发 行 5部 宋 中 史料丛刊》 一书又统计 到《 同文 局石印书I》 《 - 、同 I
、
清 末 民初 出版 发 行机 构 的 繁 荣发 展 与 书 业
目录 的产 生 书业 目录义 称 营业 书 日, 是 图 书 翻译 出版 、 “ 发 行 以及 旧 书业为 介绍 推销 图 书而编成 的统 计登 记性 书 日” 4。注重 对 图书 的推 销是 书业 目录 的重 要 ¨l 特 征 。清末 民初 书业 目录 的产生是 与 该时 期 出版发
此 , 末 民初 书业 目录为研 究近代 社会 和近代 文化提供 了新视 角和 新 史料 。 清 关 键词 : 末 民初 ; 清 书业 目录 ; 史学价 值 中图分 类 号 :27 3 G 5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306 (00)404 .4 10 -94 2 1 0 -150 常常编 纂 一 些 以销 售 图书 为 目 的 的 : F录 。 m 业 1 此 , 化 了清 末 民初 书 业 目录 的产 生 。纵 观这 些 书 催
信 阳师 范 学院 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第3 0卷
・
Ju n l fXiy n oma iest o r a n a g N r lUnv ri o y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新闻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新闻兴起阶段以及新我国成立后的新闻蓬勃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闻萌芽阶段(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新型机构,如“上海申报”,但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窄,报刊发行数量有限。
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新闻机构受到政府的广泛监管,新闻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萌芽、传播范围有限、受政府监管。
二、新闻兴起阶段(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报刊机构和新闻传媒,如《申报》、《新闻报》等,新闻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
与此新闻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团体,新闻职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受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仍然受到一定的政治干预和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兴起、传播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受政治干预。
三、新闻蓬勃发展阶段(新我国成立后)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闻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与此新闻媒体开始逐渐摆脱政府的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大程度的和报道空间,新闻业的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新闻科技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传播范围广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支持充足。
从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看,我国新闻事业从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到兴起阶段,最终走向蓬勃发展阶段。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专题》结课论文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专题》结课论文题目:浅谈抗战时期通俗文学勃兴的原因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系别:中文系班级:汉文08级2班姓名:王雷明学号:2008040954指导老师:杨高平中国·新疆·石河子2011 年 10月浅谈抗战时期通俗文学勃兴的原因王雷明 2008040954 08汉文2班摘要:抗战时期,中国通俗小说勃兴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俗小说自身的发展需要,二是战争的催化作用,三是市场的需要,四是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文学史地位也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肯定。
而要研究这类文学类型,则不能不对其发展繁荣的原因进行研究剖析。
抗战时期,现代文学格局和趋向发生的转变最为显着,通俗小说在此期间不断繁荣并走向成熟,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抗战时期通俗小说勃兴的原因。
关键词:通俗小说抗战时期市场理论建设一、通俗小说自身发展需要(1) 小说一直在中国文坛内处于边缘的地位,它走向中心位置得益于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
19世纪末,梁启超在日本发现了政治小说,于是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欲新一国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
这种倡导促使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小说的社会作用和文学地位得到了文人的重视,以夏曾佑、狄葆贤、吴趼人、徐念慈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视小说为启蒙的工具,开始从事小说的创作。
西方文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我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具有了社会性。
西方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如民主、平等、科学、自由、人性等传人了中国,新小说开始注意表现这些精神对中国民众的影响;小说创作也开始改变传统的情节结构模式和叙事方法,借鉴了西方的手法,如截取生活横断面来表现生活、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景物描写、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采用倒叙手法等等。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到抗战前期,现代通俗小说已经走向了现代化。
叙事模式、创作技巧、语言运用都已成熟,主题关注现实和社会,审美标准也趋向新文学倡导的西方艺术思想,并且产生了一批实力强劲的作家,他们拥有广阔的市场,有着一定的文学地位。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第二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五章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考点一: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1.《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的创办(见表2-5-1)表2-5-1《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的创办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897年后,各地维新志士以及各界人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办报刊活动中,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应运而生,结束了外报垄断中国报业市场的局面,形成了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的格局。
(1)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国闻报》《知新报》《湘学新报》与《湘报》等。
(2)此外,还出现了专业性、纯商业性、文艺娱乐性、画报、白话等各类报刊,以及以青年、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受众的报刊。
3.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1898年6月“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帝发布谕旨,正式承认近代报刊具有合法地位,民众得到了自由办报的权利。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
考点二: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1.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1)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后,有限度地放宽“报禁”“言禁”,允许官民士绅办报,准许朝政信息公开传布。
(2)1905年后,清王朝开始着手制定言论和出版法律。
1906年,《大清印刷物件专律》颁布。
1906年10月《报章应守规则》颁布。
1907年,民政部颁布《报馆暂行条规》。
1908年,《大清报律》奉旨施行,至1911年经修改并改名为《钦定报律》再次颁行。
(3)清末颁行的新闻法律、法令以及由这些法律、法令构成的新闻法律制度,就形式而言,可列入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的范畴,但仍包括大量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腐朽陈规。
2.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至1906年后出现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十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二,近代教育应以培养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为目标,而科 举考试以选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为目的
王韬认为“时文不废,人才不生,必去时文尚实学,乃见天下之 真才”, 主张“以学时文之精神才力,专注于器艺学术”。郑观 应也于年提出最好能“选材于学校”,如不能做到,也应改革科 举,在经史、时事、例案等传统学问之外另立一科, “挂牌招考 西学”。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 革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二)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清末学制的制定是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结
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 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三)清末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二、废科举、兴学堂
第十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一)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较之洋务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
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 深化学习的层次。
马建忠在1884年指出,洋务运动热衷讲求的“制造、军旅、水师诸 大端,皆其末者也”。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 革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
1906年3月,清末新政时期提出的“忠君、尊孔、 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是中国近代 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 (二)“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退款兴学”的本质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第一节 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二、维新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三)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清末及明国时期西学东渐
第十四讲继往开来:中国文化的未来一、清末简史有的学者指出,“对于中国人而言,现代化则意味着与自身历史与传统的割裂。
(于春松,212)1.科举考试的终结:1905年,被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得晕头转向的清政府废除了一千五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6年以后,清朝灭亡。
2.废除汉字的主张:当时主张废除汉字的有胡适,蔡元培,鲁迅等。
1918年钱玄同首先在《新青年》上发难,在这篇《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中,钱玄同称,“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希望中国能废除汉字,因为“处处都足以证明(汉字)这个老寿星的不合时宜,过不惯二十世纪科学昌明时代的新生活”。
鲁迅说,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陈独秀与胡适也是主张废除汉字的。
只是胡适态度稍显温和一些,认为一切都得慢慢来,先把汉字变成白话文,再谈消灭汉字,因为文言文里有太多的单音节词,“决不能变成拼音文字”。
3.1915年,袁世凯复辟,1917年,张勋复辟。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
文中提出: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
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
”5.1919年,“白话文运动”,胡适(1891~1962)、陈独秀(1880~1942)、钱玄同(1887~1939)、鲁迅(1881~1936)等。
6.汉字的简化。
自觉简化汉字的首倡者是陆费连,他于1909年,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一文,文中提到简化字“笔画简单……易习易记,其便利一也。
清末中国“史界革命”论
清末中国“史界革命”论摘要:清末中国以“新史学”勃兴为标识的“史界革命”,以崭新的历史观念、全新的史学追求、空前的传播方式,开辟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新纪元。
本文深入探讨了这场革命的内在理路、主体表现及其推动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划时代意义。
关键词:清末中国;“新史学”;“史界革命”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03(2008)06-0098-06中国的历史学,曾经拥有三千年的悠久传统。
公元20世纪初,中国的史学界发生了一场以“新史学”为标识的“史界革命”。
“新史学”的革命思想及其开创的研究领域与初期成果,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这场革命直接推动了中国的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型,翻开了中国史学史的崭新篇章。
清末中国“史界革命”的兴起,属于戊戌以来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进化论”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是形成这一波思潮澎湃的哲理基础。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崭新哲学观念,重新审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重新审视中国正统的历史价值判断。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的封建正史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以史学言进化之理”,成为清末中国“新史学”的必然学术取向,成为新一轮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醒目标志之一。
近代西学传人中国,肇始于1581年利玛窦的东来。
欧洲在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体系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传教±介绍到了中国。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与中国的一些先进士大夫合作,翻译介绍了不少有关天文、地理、历算、火器、水利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康熙年间,一度运用新法重新修订历法,测绘编制了《皇舆全图》(一名《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文化。
这些西洋文化的传播,最终在清修《明史》及其他史籍(包括地理著述)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
后来,由于清政府厉行闭关政策,暂时截断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常渠道。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所用教材: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一.明确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三.理解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四.掌握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学问。
其研究对象是课程和教学。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教学。
(一)课程与教学 1.课程课业及其进程。
(1)已有的定义研究教材P30。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实际上都隐藏着对课程的理解,即课程观,或是“教什么或学什么”的答案,区别在于有的人自觉,有的人不自觉而已。
从社会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就倾向于服从大众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来选择学习的内容;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要求孩子的,就倾向于服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学习的内容;还有既能服从社会要求又能照顾到儿童的兴趣需要的。
总之,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隐藏着自己的课程定义。
理论家们给课程下的种种定义,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捏造和想象的,而是基于人们对课程各种各样的理解抽象和概括出来的。
所以,任何一种对课程的界定都会有一群忠诚的追随者。
可以用语言把自己经过思考的对课程的理解表达出来,就是你自己的课程观。
(2)词源分析从词源上来追溯课程的内涵,有些寻根究底的意思、因为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
从语言最初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知道人们早期对课程内涵的认识,然后,把“课程”还原为最原始的状态来把握它的本质。
中国:教材p29.根据年龄而设的课程,《礼记,内则》记载: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年有三,学乐、颂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宁波近代教育发展史
宁波近代教育发展史一、清朝末期的宁波教育在清朝末期,宁波便已经是一座文化发达的城市。
在这个时期,宁波的教育主要以私塾教育为主,这些私塾多由名门望族或富有的商人创办,提供文学、经义、诗词等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宁波也有一些名声显赫的书院,例如“广慈书院”、“上新书院”等,吸引了许多学子前来求学。
这些书院的存在,为宁波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另一方面,宁波也是近代国内著名的学府之一,其始建于1851年的宁波府学名声远扬,号称“东南第一学府”,培养了不少文人墨客和学者。
在这个时期,宁波的教育体系还比较封闭,除了私塾和书院的教育外,官办学校和官方教育制度并不发达,普遍民众的受教育机会相对较少。
因此,宁波在清朝末期的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民国时期的宁波教育改革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灭亡,宁波的教育格局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1912年,宁波建立了第一所由民间创办的学校——杭州商务学堂宁波分校(后改称宁波商专),它的成立标志着宁波教育的现代化开始。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宁波的教育改革逐渐取得了成果。
一是全面推行新式教育。
民国时期,宁波陆续设立了众多的新式学校,例如宁波中学、宁波女子中学、宁波师范学校等。
这些学校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就读,许多知识分子也纷纷走上教育教学的道路。
同时,宁波的新教育改革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在宁波大学的成立过程中得到了杭州的重要支持,这些举措为宁波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二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民国时期,宁波的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法规也逐渐完善,这为宁波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
在这个时期,宁波的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和大众化,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三是教育思想的更新和传承。
在这个时期,宁波的教育家们开始关注教育思想的更新和传承问题,广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在宁波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
1840年前后,中国的教育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种新教育,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教育仍然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
(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
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除了政府国人主动学习国外思想教育外,外国人也在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 号 :G 1 . 9 2 92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6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 5— 0 7— 5 0 8— 5 2 2 1 )0 0 3 0
浙 江是 中国近代新 闻事业发 端最早 的几个 省 市和 地 区之一 ,早 在清 咸 丰 四年 ( 8 4年 )美 国传 教 15
间办报 迎来 了办报 的第 一次高 潮 。 考察浙 江近现代 新 闻事 业 的产 生与勃 兴 ,无 疑与清 末 民初浙 江政 治 、经 济 的发展 有着 密 切 的关 联 。 自清末 以来 ,中国在 内忧外患 之下 ,变法 维 新 、资产 阶 级革 命 以及 五 四运 动 此起 彼伏 ,浙 江无 论 在维 新 运动 、辛亥革命 还是 五 四运 动 中 ,都 涌 现 出许 多重 要 的政 治 活动 家 与思 想 家 ,如秋 瑾 、施 存 统 、陈
源等 企业也纷 纷创 办。1 1 9 2年长 兴煤矿创 办 ,第 一次世 界 大战之 后 ,新 建 电厂 达 7 家 m 0余 。此 外 , 随着 资本 主义工业 的发展 ,浙 江 的资本主义 商业也 出现 了勃勃 生机 ,10 9 9年 ,沪杭铁 路全 线通 车 ,
杭州 城站成 了客货 的枢纽 ,随之一 大批 旅 馆 、饭 馆 、照 相 馆在 城 站相 继 开设 ,使 城站 形 成 以接待 旅 客
第1 8卷
第 5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1 No 5 1 8 .
21 年 1 01 0月
Ju a f hj n ntueo daa dC mmu iain o r l ei gIstt f n oZ a i Me i n o nc t s o
0co e 2 tb r 01 1
发展 的极其 重要 的因素之 一 。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第 1 8卷
一
、
科 举 的废 止 与浙江新 学 的蓬勃发 展
10 9 5年 9月 2日,袁世凯 、张之洞奏请 立停科举 ,清廷诏 准 自10 9 6年开始 ,所有乡会试 一律停 止 , 并令 全 国开办 新学 。在 这种历史 背 景下 ,浙 江省 由于地 处 东南 沿海 ,经济 殷 实 、民风 尚学 ,迅 速形 成 兴办 新学 的第 一次高 潮 。从兴学 的地 区分 布看 ,浙北 的杭嘉 湖平 原 ,浙东 的宁绍 平原 以及浙 南 的温 州 等地 起步较早 ,所办 学堂也多 ,而浙 西 、浙南 山 区和 沿海 岛屿相 对滞 后 。就办 学 的情 况分 析 ,官 办 的
士便在 宁波创 办 了 《 中外新报 》 8 8年 清政府 推行新政 、允许 民间办报后 ,浙江成 为全 国白话报 的中 ,19
心之一 ,《 杭州 白话报 》 宁波 白话 报》 等在 全 国具 有较大 的影响 。但从数量 上来看 ,浙江的 民间报 刊 、《
仍然处 于起步 阶段 ,未 能形成 一定 的规 模 。1 1 年 辛亥革 命之后 ,直 至 1 1 91 9 9年的五 四运 动 ,浙 江 的民
望道 、经 亨颐等人 ,他们兴 办报 刊 、宣传 革命 ,推 动 了报 刊 的兴起 与发 展 。同 时 ,浙 江 的经 济 也是 刺
激 报刊发 展 的重 要 因素 之一 ,鸦 片 战争 之后 ,浙 江 便成 为对 外 开 放 的前 沿 ,到 民 国初 年 ,浙江 的 民族
工业 中的棉纺织业 、丝绸业 等传 统行业 开始 恢 复并 有 了很 大 的发展 ,1 1 浙江 全省 从事 针织 品制 造 9 5年 的厂家大 大小小有 2 4 7 5家 ,共 有 13 5名 工 人 ,生产 衬衫 衬 裤 、手套 、袜 子 、汗衫 等 ,年 产值 8 .9 15 74
万元 ,制造 的厂家 数 占全 国各省 的第 四位 ,工 人 数 占第二 位 。1 1 左 右 ,浙 江兴 办 了杭州 振华 布 9 8年
厂等 大小近 3 O家棉纺 织厂 ,浙江 的纺 锤总数 居全 国第 三位
如碾 米 、造纸 、玻璃 、织席等 也有 了一定 的发展 。
。除传 统轻 纺工 业外 ,机械 、电力 、能
清 末 民初 浙 江 新 学 的发 展 与 报 刊 的勃 兴
李 灵革
摘 要 : 自 10 9 6年 清政 府开始 实行新 学 后 ,浙 江 的新学 发展 一直处 于全 国领 先 的地 位。新 学造就 了
大量具 有新 思想 、新文化 、新道德 的青年学 生,他们不仅 成为 了浙江报刊发 展 的潜在读 者, 而且 许 多人 在 社会 变革 中,投入 办刊 的洪流 ,直接 成为报刊 的创办者 与编辑者 ,推 动 了浙 江 民间办报 的第 一次高潮 。尽 管浙 江报刊 的勃 兴有着复 杂的历史原 因,但新 学的兴起 无疑是其 中的一个重 要原 因,它也使 得浙 江报 刊在 发展过 程 中呈现 出自己的特 点。 关键词 :新学 ;学生 ;报刊 ;勃兴 作者简介 :李 灵 革 ,男, 副教 授 ,博 士。 ( 江 传 媒 学 院 新 闻 与 文 化 传 播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 浙
为主 的新商业 区 。辛 亥革命后 清朝八 旗兵在杭 州 的驻 防 营地也 被 改造成 以商 业和 旅游业 为 主 的新 市场 。 加上原 有 的以经营木 材柴炭 为主 的江 干 市场 ,以米行 、纸 行 、箔行 和 鱼 市场 为 主 的拱墅 市 场 ,和 从鼓 楼至官 巷 口的旧市 区一 个 内外 相连 的大商 业 网在 杭形 成 了。繁荣 的工 业 、商业 经 济 ,为报 纸 的发 展提 供 了良好 的经济 条件 ,保 证 了办 报资金来 源及其 广告 收入 。 除这些 因素刺激 了浙江 的报刊发 展之外 ,清末 民初 ,浙 江新学 的兴起 ,也 是促进浙 江近代新 闻事业
数 量远远不 及私人兴 办或集资 兴办 学堂 的数 量 多 ,这 表 明拥 有一 定 经济 实力 的 土绅 、商 人 ,充 当兴 学 的主力军 。据 《 浙江教 育官报 》 资料表 明 ,10 9 7年 ,浙 江省 普通 学堂 、中学 小学 堂 与女学 堂 蒙养 院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