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2 (共17张PPT)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课件2 (共17张PPT)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
1、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隋朝
民族
生活区域
当代什么民族 的前身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 交往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 青藏高原
回纥人 色楞格河流域 南诏人 云南苍山洱海 一带 靺鞨族 东北地区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藏族 维吾尔族 白族和彝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
唐玄宗封“怀仁 可汗”
唐玄宗封“渤海郡 王” 西迁融入中东及 设立安西、北庭 中亚民族 都护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巩固其统 治,但是巩固统治还需要选取一批有能力 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才行,那么唐朝时期 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科举制度。
③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 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8 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 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 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以后, 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为十三 世纪西藏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打下了基础)
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 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 禄东赞的情景。
又称公主柳,相传7世纪中叶大昭寺建成后由文成 公主亲手所植。是汉藏民族亲密合作的信物,并加以 神化,说此树是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佛像的 头发落地而生,故又称释迦发。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初创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发展
完善
武则科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 看两则材料,并请大家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 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 定期举行的考试。
活在 A.南北朝 B.隋朝
B
C.唐朝 D.明朝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D

【初中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优秀课件 中华书局版

【初中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优秀课件 中华书局版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 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 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 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 取)。”
练一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选择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
太宗统治时重D视( )
A.用人和纳谏
B、文化教育
C、科举取士
D、对少数民族政策
济的交流与
发展
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
渤海郡王;册封回纥
首领为怀仁可汗
实行和亲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 丹
渤海国宫殿遗址---
渤海国石灯塔
18
9
回纥后裔—维吾尔族
16
南诏后裔 —彝族
南诏后裔—白族
22
文成公主
9
松赞干布
唐蕃会盟碑—
唐穆宗时,唐 蕃两个政权相约盟 誓,互不侵犯。唐 蕃“甥舅碑会盟 碑”,至今仍屹立 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成为汉藏团结友好 交往的历史见证。
3)武则天时期 首创殿试与武举
4)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武举的创设对唐朝会有什么影响?

202X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202X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 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 级政府任职。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 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李白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杜甫的 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举制度的意义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9:57:4609:57:4609:574/27/2021 9:57:46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4.2709:57:4609:57Apr -2127-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9:57:4609:57:4609:57Tues day, April 27, 2021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 者,仅百分之一二。
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 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 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9时57分46秒 上午9时57分09:57:4621.4.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英国大百科全书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导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导学课件

阶段
关键人 物
主要贡献
形成 (隋
隋文帝要官求职地方官员推荐人才,
考试合格者授予
朝) 隋炀帝正式设立 进士科, 科举制诞生
完善 唐太宗 扩时充大了力_推国_行_学_科规__举模__考,试增制加度了,学网员罗人人数才。。同
(唐 朝)
武则天首创 殿试
和__武__举
诗赋
(2)内容 ①常设科目:考试主要科目是进士 科和明经 科。 ②进士科: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 文史方面的知 识。 ③明经科: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④做官途径:考中 进士 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更受世人 看重。 (3)影响 ①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 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 ②它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 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 多年。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 举制度
学习目标 1、 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掌握隋 朝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及作用。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温故知新一
(1)地位:我国历史上 惟一的女皇帝。 (2)称帝:在 唐高宗在位期间逐渐掌握大权,后来称 帝,改国号为 周。 (3)措施: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 视农业生产 ;破格选用贤才;完善科举制度 ;重用庶 族出身的官吏。 (4)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北庭都② 护府和亲政策的实施,如 文成、公主 金先城后公入主藏。 ③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时期,册封粟末部首
领 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 怀仁可。汗④会盟方式,如唐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_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_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课堂小结
隋文帝 开始 分科 考试
隋炀帝 正式 设置 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 国学 的规模
武则天 殿试、 武举 的开始
唐玄宗
诗赋成 进士科 主考 内容
唐太宗为什么能赢得少数民族 的拥戴?
开明的民族政策
突厥
打败东突厥 (唐太宗)
给东突厥首领优厚待遇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 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 册封怀仁可汗 (唐玄宗) 通商 册封渤海郡王 (唐玄宗) 与唐交往频繁 册封云南王 (唐玄宗) 与唐互相学习
吐蕃 回纥 靺鞨 南诏
科举制的创立的确立 科举制的确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在唐朝,这些民族又称什么? 这些图片是哪些民族?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白族
彝族
吐蕃
靺鞨
回纥南诏小结Fra bibliotek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 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 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诞生 诞生:
(1)、隋文帝:分科考试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 正式诞生
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什么贡 献?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 称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内容
科举制的主要科目
(1)进士科——做官的主要途径 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 方面的知识。 (2)明经科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_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优秀课件2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_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优秀课件2

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 举。她将应举的人,集 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 题面试,从而开创了殿 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 了武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度起源。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初创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发展 开始殿试和武举
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文帝、隋炀帝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 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分科考试
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B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 B 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第四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解答以下问题: 1、唐朝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2、唐朝对待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3、唐朝和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哪些?(人物、事件)
1、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
唐朝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许 多民族。 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藏族的祖先吐蕃人; 色楞格河流域有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人; 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 南诏政权; 在东北地区则有靺鞨等族 。

初中历史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常设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 制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末才被 废除。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 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 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 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 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 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中华书局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南 诏
西突厥

回纥

东突厥
吐蕃
南诏
武则天设北
唐朝庭都是护怎府样 加强对西域 管辖的?
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
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 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 同为一家”?
唐玄宗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在顺境中,朋友结识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了朋友,结下了友谊之情。友情犹如夏日的雨露,冬日的太阳,心田靠它滋润,冰雪靠它融化,万物赖以生长。无论身处何地,忘不了的是友情,让我们共同度着浓情岁月。友情,让我“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欢写信,只是今天书信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旧的记忆,被尘埃轻轻覆盖,曾经的笔端洇湿了笔锋,告慰着那时的心绪。现在读来,仿佛嗅到时光深处的香气,一朵墨色小花晕染了眼角,眉梢,是飞扬的青春,无知年少的轻狂,这份带不走的青涩,美丽而忧伤。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中华书局版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22张)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中华书局版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22张)

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 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 天下有才之士被我收罗了(进入 我的政权中来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 于加强唐朝的统治。
效果评价
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下列那位皇帝在位期间:( B )
重点: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的建立 与完善。
难点: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唐朝的民族政策
1、认真阅读本节内容,结合图 例填写以下表格。
南 诏
民族
吐蕃人 回纥人 南诏人
生活区域 青藏高原 色楞格河流域
当代什么民 少数民族与
族的前身 唐朝的交往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藏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维吾尔族
9、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 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多年,直到 才被废除。
教学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了解并掌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在 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给隋唐 社会带来的影响;
A、隋文帝 B、 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①设武举②设进士科③扩充国学 ④设殿试(C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②③
3、将诗赋设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的是: ( D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D )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3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3
昨天跟同学一起吃饭,同学说:“他说,感谢你成就了他”。当时也只是报以微笑回应,分手四年了,这四年里始终单身,不敢在谈爱,我怕会时不时冷战,也怕周末约逛街、景点走一走的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闹的不开心却还要顾及其他人而强颜欢笑……习惯了单身,是真的会上瘾,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这几年我去了很多的地方,走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曾经不曾看过的风景。 想回到过去,刚在一起的时候,想告诉曾经的自己,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也想狠狠的骂自己一顿,清醒点,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不要在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不开心的日子会比快乐多,你该现在放手。 我用青春成就了你,换来了我在也不想触碰爱。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 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 级政府任职。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 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李白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杜甫的 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举制度的意义
愿每一个菇凉都不在委曲求全,不适合请潇洒的转身。 习惯了周末的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机里播放着常听的歌曲,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心情,当然我不知道这心情是好,还是坏,只是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飘浮于蓝天中的白云,浮浮沉沉。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空洞的心际,什么时候缺少了一份关爱,努力的在过往的岁月里寻觅可以清晰可见的记忆,努力的去寻回原本属于内心欢快的声音,却总是无处可寻。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惯了和友人朝夕相伴的情怀,在这喧嚣红尘中,我曾努力的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远离这人情深海,却又因为情到深处而跌落,我渴望可以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却又同时期待,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和你从青丝走到白丝,我不求有一天,我们双宿双飞,生死与共,只求这一生自身可为真爱而追寻。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4课《唐朝民族政策与科举

如果你是学生代表,请你为 现行的学校考试制度提一些合理 化的建议?
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 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
有才能的人进入我的政权中来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 于加强唐朝的统治。
唐玄宗
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 士科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 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 次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 很多有才学的人。由于皇帝 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 速发展,并成为唐朝最主要 的文学形式。
资料
科举制度的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考试逐级 选拔人才。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州县试和礼部 试两级,宋代又增殿试一级。明清时考试增 为四级:科试,及格者为秀才;乡试,及格 者为举人;会试,及格者为贡士;殿试,及 格者为进士,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 探花。明清的各级考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进士及第后授给一定的官职。
资料
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通称“举人”。举人 登科便授官,不再称举人,应试不合格则须再次应举。 举人没有出身,只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钱米的特 权;曾赴省试的举人,可以赎免徒以下的公罪和杖以 下的私罪。举人殿试合格,按五甲授予本科及第、出 身或同出身等身份。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放榜,举行唱名仪式,皇帝临殿,由知举官依 照甲次、名次宣唤中第举人姓名,当殿授予出身, 并各赐绿袍、笏、靴等。新及第人选日期集,赴闻 喜宴,编同年小录等。
靺鞨族 东北地区
满族
唐玄宗封“渤海郡王”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西迁融入中东 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及中亚民族
想一想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ppt-课件

为 “开元盛。世”
(2)革新措施
①任用姚崇
、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
②整顿吏治,裁减官僚机和构多余人员。
③重视农业生产,大兴 屯田,加强对 农田水的利管理。
④改府兵制为 募兵制,减轻百姓负担。
温故知新三
(1)布局:长安城分宫城、 皇城、
坊和市; 坊 是官民居住区,市是商
业区。 (2)地位:长安既是 丝绸之路的起点,又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拔官 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 生。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 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什 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来2称)称帝帝,改:在国唐号高为宗在位周。期间逐渐掌握大权,后
(3)措施: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
视 农业__生___产;破格选用贤才;完善
;
重用科庶举族制出度身的官吏。
(4)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温故知新二
(1)盛世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
进一步发展,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
温故知新四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同时与
吐蕃、南诏发生多次战争,国力削弱。
(①2史)安实史:7之5乱5年,安禄山 、 史思起明兵叛乱。
②平定:经过长达 年的战争,唐朝平定了
叛乱。
8
(3)农民起义:9世纪后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
的 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致命打
击黄,90巢7年,
灭亡。
②进士科:考察处理社会 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 文方史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0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 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 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 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 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分科考试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拔官 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学习目标 1、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掌握隋朝 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及作用。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来自温故知新一 (1)地位:我国历史上 惟一 的女皇帝。 (2)称帝:在 唐高宗在位期间逐渐掌握大权,后 来称帝,改国号为 周 。 (3)措施: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 视 农业生产 _____;破格选用贤才;完善 ; 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 科举制度 (4)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募兵
温故知新三 皇城 (1)布局:长安城分宫城、 、 坊和市; 坊 是官民居住区,市是商 业区。 丝绸之路 (2)地位:长安既是 的起点,又 是 的中心。 东方文化
温故知新四
(1)背景: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同时与 吐蕃、南诏发生多次战争,国力削弱。 (2)安史之乱 安禄山 史思明 ①史实:755年, 、 起兵叛乱。 ②平定:经过长达 年的战争,唐朝平定了 8 叛乱。 (3)农民起义:9世纪后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 的 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致命打 击黄巢 ,907年, 灭亡。
温故知新二
(1)盛世局面: 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 进一步发展,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为 “开元盛世” 。 (2)革新措施 宋璟 姚崇 ①任用 、 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 ②整顿吏治,裁减 官僚机构 和多余人员。 ③重视农业生产,大兴 屯田 ,加强对 农田水利 的管理。 ④改府兵制为 制,减轻百姓负担。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 生。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 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什 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 利于加强唐朝的统治。
4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B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 、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练一练
1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 活在( B )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 D)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 3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 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 D)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唐朝
自主学习一.唐朝的民族政策阅读课本17-18页内容
(1)民族概况:吐蕃—— 藏族 ;回纥—— 维吾尔族 ;南诏— 白族 彝族 ____、 ;靺鞨。 (2)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实行 比较开明 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 (3)交往方式: ①设立 行政机构 进行管理,如 时期, 安西都护府 在西域设立 , 时期 ,在安西都护府北边设 武则天 北庭都护府,如 置 ②和亲政策的实施 、 先后入藏。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如唐玄宗时期,册封粟末部首领 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 大祚荣 。 ④会盟方式,如唐 穆宗时的 怀仁可汗 。 (4) 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 ;促进了民族间科技、文 《唐蕃会盟碑》 和平相处 化、_______的交流与发展。
自主学习二..科举制度的确立阅读课本19-20页内容
阶段 关键人物 主要贡献
形成 (隋朝)
隋文帝 要求地方官员推荐人才,考试合格者授予官职
隋炀帝 正式设立 进士 科, 科举制 诞生 国学规模 扩充了________,增加了学员人数 。同时大力推行科举考试 唐太宗 制度,网罗人才。 完善 (唐朝)
武则天 首创 唐玄宗 将
经济
西突 厥 吐 蕃
回 纥 东突 厥
靺 鞨
南 诏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 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 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殿试
和____
武举
诗赋
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内容 ①常设科目:考试主要科目是 进士 科和 明经 科。 文史 ②进士科:考察处理社会 实际问题 的能力,加试 方面的 知识。 ③明经科:测试记诵 儒家经典 的能力。 ④做官途径:考中 进士 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更受世 人看重。 (3)影响 ①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 度。 ②它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 整体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 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