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六单元项脊轩志

合集下载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项脊轩志》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自主赏析篇目,本单元主题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所选课文篇幅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在反映个人情感世界方面比传统的古文更加不受拘束, 更能显露真实的情感。

《项脊轩志》中作者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写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哀婉动人。

学习《项脊轩志》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重要文言实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亲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境,丰富知识与见闻,陶冶情操,增进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教材的学习和积累,高二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了提高,但局部学生错误地认为文言课文只不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本文被誉为“明文第一”,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感。

高二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生活经历,从中体会古老文字的艺术魅力,在探究文言字词的基础上感受文章魅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脉络。

2.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情感的写作技巧。

3.理解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情感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导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学法:圈点批注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与学生交流“书斋名”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斋便从居宅中别离出来,形成了清静的环境,许多文人墨客的书斋名言简意赅而寓意深刻,寄托了个人的情怀,你知道哪些有深意的书斋?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爱请人到书斋闲谈,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

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
4、归纳:伤痛之——家族败落、有负厚望
(三)除此之外,还有可悲之事吗?
1、请同学们仔细体会最后两段,试着分析。
2、什么时候痛失爱妻的?
明确:婚后六年,人生的一大亮色转瞬即逝。
提示:中国人讲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六年之于一生,短暂得如同一瞬,可见其悲。
3、夫妻感情如何?何以见得?
提示:
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诸父异爨,内外多小门墙,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家族呈现出无序和败落。)
③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简陋)
明确:家族败落,重振家声
3、归有光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吗?
提示:史书记载,作者“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第一名,同年参加乡试未中。直至嘉靖十九年,35岁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注意:在情感的把握上和前次做比较。
2、学完此文,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提示:以情动人,从细节入手,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内心汹涌的情感。
3、后人评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五、全文小结:
项脊轩,一个不起眼的小阁子,却关联着家庭盛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淡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这就是《项脊轩志》被历代评论家推崇的重要原因。
提示: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貌似责备,实则内心欣慰、关怀疼爱
②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期待、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信任、激励
2、此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
提示:抓细节,比较归家的今昔。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过程和方法采纳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逐渐深入,点滴理解;采纳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和生的亲和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教学重点朗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读入情1﹑很多文人的书斋名言简意赅而寓意深刻,寄托了个人的情怀,请说说大家熟知的几个书斋名的什么深刻寓意:“稼轩”: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聊斋:蒲松齡,摆茶水请路人聊天讲故事,作为《聊斋志异》的素材。

饮冰室:梁启超,《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和?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

惜抱轩:清代散文家姚鼐,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爱惜身体的意思。

晦庵:朱熹,”木晦于根,春容晔敷。

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2﹑归有光为自己的书斋拟名”项脊轩”有什么含义吗?明确:一是说它屋小,如在项脊之间;二是因为作者的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意;三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3﹑归有光简介: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原文较长,这里不赘述。

印发的译文可能是学生翻译的原文)四、教师结合译文简介直译、意译的方法。

五、指出证明文中部分实词(顾、胜、cuan、逾、先、比、朝、殆、书、手)的多义性和特殊用法,并完成课后第三、四练习题。

(说明:本课排在粤教版新课程教材的第二模块文言文单元之首,所以教师作如是处理,就如何翻译文言文作了系统介绍)第二课时:一、简单导入。

二、问答师:上节课里同学们读通了全文,从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来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一句话起着过渡作用,同学们看看是哪句话呢?生很快找出“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三、分析讨论第一段师:作者笔下,第一段里有哪些可喜之事?生:师:同学们都明确了这一段。

生放声读“余稍为修葺,。

珊珊可爱”师:在这里啊字里行间都是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我们看看这几处文字的运用,来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投影几个问题:(1)“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2)“小鸟时来啄食“的“时“易为”偶“字,效果有何不同?(3)“风移影动“的”移“改为”摇“又有何区别?生:讨论四、分析讨论后一部分的二三段:师:我们继续往下看,悲才是本文的主调,后一部分写了哪几件“可悲“的事?为什么说”可悲?“哪件事最能打动你?哪个细节最能打动你?生放声朗读第二、三段。

找出了文段所写的几件事和细节描写。

师:作者为什么说生“可悲呢“?明确:感到了生活的沧桑,家道的败落。

祖母、母亲和妻子先后离去,如今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感到可悲了。

师:每次读到“令人长号不自禁“,老师我也要长号不自禁了。

这两段为什么如此感人呢?来看看老师我的改写,与原文比较它的表达效果。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祖母常到轩中来看看,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那样有大的出息。

和阿婆谈起这些,心里就十分难过,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生思考(预设):原文感人多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归有光及本文写作背景;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淡远深情的写作风格;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笔译浅易的文言文语段。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法学法⑴情景教学法;⑵诵读法;⑶导读法;⑷学生自主学习法;⑸讨论法;⑹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父爱、母爱,亲情无限。

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家人的关爱。

爱,在文人笔下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那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虽然,有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我没有再品读这篇精美的散文,但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肥胖的、慈爱的身影,每到此时,便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是啊,亲情就是植物体渗出的汁液,看起来微乎其微,其实,那是爱的博大,那是心的折射。

我敢说,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亲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导入2: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指的是哪四大喜事啊?生:“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师:四大喜排在最后的一个是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后就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古代的读书人谁不向往啊?据此老师设计了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作家,他是谁呢?生:归有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二、题解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案1
导入
以《陋室铭》文人书斋导入
你知道哪些文的书斋?有什么寓意
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可让学生朗诵自认为感情特别丰富的段落
可以范读,可以让学生试读,可以品读
把握情感,味道
总体
感知
1、作者在书斋生活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2、作者认为居住在项脊轩喜在哪里?
3、可悲之事又有哪些呢?请找出文句朗读并翻译
设疑,让学生找位置朗诵并翻译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节课题
《项脊轩志》
三维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2、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5、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会真挚情感的能力
提炼的课题
作文的选材
教学重难点
分析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感受文中流露出的深情
掌握本文通过抓典型细节叙述生活琐事来追忆亲人的写作技巧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找到位置
能够翻译
能够概括
小结
文章内容
文章意图
引导概括
理解意图,明确文章的真谛,不一定高大上
感悟
课堂检测内容
完成“预习”部分
拓展
理解
预习内容布置
整体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学课例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学课例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课例及反思【教学设计缘起】一,首先我结合工作室的“零距离”语文教学理念,它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趣味、情味、和韵味。

课堂要以语言为载体落实听说读写,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学生和课本的零距离,学生和学生的零距离,教师于课本和学生的零距离,达到走出生活,走进课本,再融入生活的效果,还原本色语文,真语文,生命语文的本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文字的魅力。

二、其次是针对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对亲情视为理所应当,熟视无睹,不以为意,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珍视亲情,关爱亲人。

【教学设计分析】《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杰作。

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在教学设计中:一、紧扣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导语和结束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叙写亲人琐事、抒发内心悲情而又艺术价值极高的浓情散文,我是如此设计导语的:引用白居易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只有饱含真情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然后用史铁生的母亲,朱自清的父亲,李密祖孙二人的感人亲情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下文的情感体验做铺垫。

在导语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情境。

结束语应该要有总结整节课教学目标和升华主旨的功能,我是如此设计结束语的:可见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一颗体验爱的心,希望同学们珍视亲情,关爱亲人,不要让爱都成往事再去追忆。

让学生体验教材,回归生活。

二、落实课前预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没有课前预习,根本无从谈课堂效率,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上该课之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提纲:查找归有光的生平及贡献并写成读书笔记;分别用轻快的、急速的、悲缓的三种语调朗读课文三遍,看哪种语调吻合本文的感情基调,然后读出感情来;凭借课文注释与古汉语词典疏通全文,把不懂的划出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全文的重点句是哪些?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并进行圈点批注,做好初步欣赏,上课前组长检查,科代表监督,我有目的地抽查,督导落实,效果不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27课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27课 项脊轩志

第27课项脊轩志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坚强、耿直的归有光归有光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败,八岁时丧母。

艰难的处境,衰败的家境,母爱的缺失,并没有无情地击垮一颗稚嫩的心,相反,归有光立志高远,发奋苦读。

破旧、狭小、昏暗的项脊轩也没有拘囿住那一颗成长的心,他“稍为修葺”,稍加改造,项脊轩便焕然一新,“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因此清静、优美。

就是在这里,归有光植下理想的种子,放飞了梦想。

所以,他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

如同陶渊明一样喜欢菊花,因而尽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如同苏轼一样喜欢竹子,因而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如同陆游一样热爱梅花,所以才吟唱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千古佳句。

充盈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得益于杂植之物,自然更得益于归有光的理想之帆。

总之,高雅的志趣、远大的追求、坚定的人格已经铸就。

所以说,归有光美化了项脊轩,项脊轩也历练了归有光。

,贵和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赏读: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2.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赏读:人要养成宽容的美德,能够宽谅他人无心之过,让人有改过向上的机会,这才是君子之行。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赏读: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作,而不是勾勾搭搭。

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也称震川先生,是明代故家人。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项脊轩志word教案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项脊轩志word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疏通文意,掌握重难点字词与句式。

2.体会本文以日常杂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擅长选取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抒写情感的技能。

教学难点:一、深切体会细节描述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归有光(1506~1571年 )。

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古文家。

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自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

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朗诵课文大体了解作品的记事抒情,表达情怀的特点,口译第一、二、三段,继续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一.导入新课:以猜谜形式导入文章的作者:归有光,(今天咱们来学习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介绍作者。

教师补充解题:《项脊轩志》又名《项脊轩记》,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双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住持,仅容一人居”能够看出。

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

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志”:记。

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

咱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种文体。

说说这篇文章记了哪些情形,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

给学生5分钟时刻自由朗诵,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断句。

学生齐读。

二.初步感知文章。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渗漉lù修缮qì垣yuán墙栏楯shǔn 珊shān珊爨cuàn庖páo 先妣bǐ呱gū呱阖hé象笏hù扃jiōng牖yǒu2.朗诵翻译各段,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老师翻译第一、三、五段,学生翻译二、四段)(1)结合课文,掌握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住持:一丈见方(古今义)雨泽:雨水渗漉:渗透,漏下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项脊轩志(第二课时)课程模块及章节:备课时间:学科:语文备课组:高二主备教师:张朝晖备课组长:蔡成建组员:王陵、刘桂菱、符颖、石琼蕾、陈显帅二次备课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新课标》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诵读与积累;难点是领悟与鉴赏;知识能力目标是积累文言知识,领会作品的表达技巧,培养阅读、欣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过程方法目标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点滴理解,提高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发扬教学民主,激发情感共鸣,从作品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二)教材分析:《项脊轩志》属于明清时期的散文,此篇文言文语言较为浅易,授课时无须全文翻译,可针对一些关键字词加以强调。

《项脊轩志》以“志”的文体写成,以叙述为主,兼写景、议论,通过对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的叙述,抒发其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这篇文章的选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散文的题材,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技能。

(三)学情分析:本文抒发的是亲情,切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但由于文言文年代较远,学生积淀不厚,多数学生兴趣不高,有畏难心理。

所以教学要面向学生实际,做到“古为今用”。

以本文为例子,能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唤醒其感恩意识,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目标1、品读细节,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2、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3、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读细节,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2、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总觉得生活太平淡,没有什么事情能感动我们的心灵,所以在写作中总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并不是生活无味,而是我们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感的心灵,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被誉为“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项脊轩志》,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来传达感情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教学重点朗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读入情1、很多文人的书斋名言简意赅而寓意深刻,寄托了个人的情怀,请说说大家熟知的几个书斋名的什么深刻寓意:“稼轩”: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聊斋:蒲松齡,摆茶水请路人聊天讲故事,作为《聊斋志异》的素材。

饮冰室:梁启超,《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

惜抱轩:清代散文家姚鼐,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爱惜身体的意思。

晦庵:朱熹,“木晦于根,春容晔敷。

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2、归有光为自己的书斋拟名“项脊轩”有什么含义吗?明确:一是说它屋小,如在项脊之间;二是因为作者的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意;三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3、归有光简介: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6单元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6单元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

项脊轩志本课话题——思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篇课文的结尾,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亲切面容,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寄托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思念。

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苏轼种树悼亡妻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是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率互补。

王弗也颇有才气,红袖添香夜读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苏轼不但对她倍加爱护,也视她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可惜的是,他们的幸福生活只保持了11年,王弗便染病去世了。

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满了青松,他有诗句记载此事:“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苏轼的思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此后他一首接一首地写诗悼念亡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江城子·记梦》。

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着,向爱人表达了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和最真挚的思念之情。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

——泰戈尔如果一切真的消失地球也不见那我要我对你的思念再在世界里走几个光年。

——安东尼[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渗漉(shèn)(lù) 修葺(qì) 栏楯(shǔn)呱呱而泣(ɡū)扃牖(jiōnɡ) 异爨(cuàn)阖门(hé)垣墙(yuán) 长号(háo)老妪(yù)迨(dài) 珊珊可爱(shān)象笏(hù) 偃仰(yǎn) 先妣(bǐ)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归{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臣请完璧归赵(归还)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若水之归海也(汇聚))(2)得{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整体·感知][文白·对译] 旧南阁子 也。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 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细节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文中直接与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表现手法。

3、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师:上一节课我们谈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进化历程。

理解散文怎么来的,曾有过哪些主张、哪些样式、哪些手法,对我们学写散文是很有帮助的。

还需要大家多读一些古代优秀散文篇章。

上节课布置了一道思考题,“课文内容可以用‘一间破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来概括,说说自己的理解。

”现在来检查一下——生1:一间破屋就是指项脊轩,两种情感在第二段上写了“喜”与“悲”,三个女人指的是自己死去的亲人有三个:祖母、母亲和妻子。

师:好,没什么异议吧?生2:我觉得题目不好,怀念的应该有四个女人,还有一个“老妪”。

师:那是不是还有叔叔伯伯一些人呢?我想站在思念的角度上,怀念应该如第一个同学说的祖母、母亲和妻子。

是吧?师:好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好吧?生:啊?不行!师:为什么?生:太简单了,内容太少了,考试过不了关的。

师:同学们真是好孩子啊。

一篇文章只知道写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善解其中味,才算是真正的消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慢慢品味品味。

怎么品味呢?还是从内容开始——师:一间破屋,是怎样的一间破屋?生3:是一间狭窄的下雨时候雨水就会漏下来的破屋。

师:是狭窄还是狭小?生3:狭小。

师:怎么看出它狭小?生3:“方丈”,就是一丈见方,相当于现在10个平方,只能一个人住。

所以很小。

师:下雨漏下的是雨水,不下雨的时候漏下的是尘泥。

连放一张桌子东挪西挪,狼狈不堪。

一个读书人的书斋简陋如此。

你们家里像这样吗?生:不!师:珍惜啊。

归有光没有掩饰家境的清寒,也不是哭穷。

这么一写,不仅写出小屋特点,读来也很有情趣。

师:除了小、漏,两个特点,还有没有小屋修葺前其他特点了?生4:老。

说了小屋的历史有百年之久。

另外还有暗。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披文入情,缘景得意——《项脊轩志》的情与意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3、掌握“披文入情,缘景得意”的散文鉴赏法。

2、感悟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并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披文入情,缘景得意”的散文鉴赏方法。

2、感悟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并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书册涵影,墨迹留香,项脊轩——一间小小的书屋承载着归氏家族太多的往事,在归有光的内心也许永远有着一份不堪触摸的酸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走进归有光孤落的内心世界。

2、解题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

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志:记。

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3、配乐自由诵读课文,检查字词预习的情况。

4、披文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指导学生披文入情,同时进一步落实字词,该部分是本课重点。

(1)请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你从哪里看出喜?哪里看出悲?读一读,再请结合字句做具体分析。

5、缘景得意(意:意旨)此部分分析“为何产生这些情怀?(得意)”是难点,要补充作者生平,以让学生做到“知人论世”。

选择用“景”来突破,缘景得意。

(1)文章的基调是悲,为何还要写喜?明确:让学生比较后明白作者这样写对比反衬倍增其悲,更突出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不达、有负亲望的悲切。

6、作业归有光60岁时才如愿以偿考上了进士,设想一下,在他六十岁考上进士后,当他重新面对多年前所写的这些文字时,他有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如果他拿起笔来,可能会写下怎样的文字呢?7、推荐阅读:归有光《先妣事略》、孙犁《亡人逸事》、巴金《怀念萧珊》。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系列):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系列):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 了解细节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借景言事抒情,托物寓情的表现手法。

3.研习课文,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唐朝的韩愈在他的《祭十二郎文》中抒写了对于亡侄的追思,然而那种“死者已矣,生者何堪”的内心的伤痛是不易言明的,于是尽管全文无一“泪”字,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言的伤痛。

明朝的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也诉说了他对于亲人的思念,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归有光心中的那一种难言的伤痛。

【板书】项脊轩志归有光二、相关知识1.作者介绍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

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奏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

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幻灯片】2.解题本文选自《震川集》,有删节。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居住,作者以项脊名轩,有追念祖先之意。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4课 《项脊轩志》(教案)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4课 《项脊轩志》(教案)人教版选修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难点重点(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

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分析: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惨怛”,忧伤,痛苦。

“怛”读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究其原因,归有光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因此,读他的文章,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氛。

课文第1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

项脊轩原是陈年旧屋,又小,又破,又漏,又暗,简直不堪人居。

但作者对它却很有感情。

首先,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媚,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

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

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

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

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

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

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二)课文第2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末毕,余泣。

妪亦泣。

”呢?分析: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姬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

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姬的回忆串连起来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案2
教学资源选择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预习
1、了解黄州生活
2、可阅读《苏东坡突围》
导入
重温作者诗文
介绍一下预习心得
引导回顾
学生介绍
充满期待
诵读
自学
自学文字,正音,释义
诵读《休将白发唱黄鸡》
可比赛
引导,激情
落实,领悟感情,通过诵读表达
探讨
1、写人的取材
2、二人的相同
3、行文的处理
预习内容布置
《苦斋记》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节课题
《游沙湖》
三维目标1.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2.感知情趣、探究理趣;
3.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提炼的课题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年轻、勇敢的心
教学重难点
如何去发现“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手段运用
前两者重理解
后者重感悟,引导理解行文的过渡转折
研究,探讨
情感
体验
1、背诵苏轼的相关诗文
2、如何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3、年轻的心,勇敢的心
引导学生阐释作者的人生态度
批判作文中流露出的消极因素
就近取材,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联系,感悟,让心中充满豪情
课堂检测内容
从古人的人生态度看人的使命,畅想
拓展
理解
倡导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案2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案2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教学重点: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教学难点: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教具方法:多媒体;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全文,掌握字词。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成语,并以这个成语为谜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面:衣锦还乡。

谜底:归有光二、作者简介:要求学生看注解①,教师补充。

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被称为震川先生。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

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

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

这篇《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文学主张:独出于胸臆,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强调真实感情,被誉为“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

2、他的散文的特点: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3、代表作品:《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三、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引导学生体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体悟作者在淡淡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

2、深刻领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爱无言”,那么大悲大痛呢,该如何表达?是有言,无言,还是难言?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集体朗读全文,注意带着你认为最恰当的情感来读。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直接见出“悲”的句子有哪些?
提示:①语毕,余泣,妪亦泣。

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三、研习探讨
作者心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伤痛?
(一)揣摩“语毕,余泣,妪亦泣。


1、此处因谁而泣?
明确:归母。

2、作者在此处没有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具体言行,而是通过老妪的回忆来写母亲,这可以见出什么?提示:关于母亲,作者能记取的印象并不多,推测幼年丧母。

3、母亲是怎样的人?
提示:注意细节。

明确:归母慈爱、细心,为儿女的每一声哭泣所牵动。

4、作者为何要突出一个看似大众化的细节?这样的母爱有与众不同之处吗?
提示:
①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

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由
专门的保姆或奶妈照顾,母亲是不怎么过问的。

②对婴幼儿来说,这是母爱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

5、归纳:伤痛之——缺失母爱
(二)揣摩“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祖母对归有光如何?这一段文字中写了祖母的三次言语,试分析每一次饱含的感情。

提示: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貌似责备,实则内心欣慰、关怀疼爱
②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期待、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信任、激励
2、此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
提示:抓细节,比较归家的今昔。

①象笏。

(象笏虽是归祖母娘家所有,但依据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一原则,可推知归家祖上风光一时。


②诸父异爨,内外多小门墙,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家族呈现出无序和败落。


③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简陋)
明确:家族败落,重振家声
3、归有光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吗?
提示:史书记载,作者“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

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第一名,同年参加乡试未中。

直至嘉靖十九年,35岁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4、归纳:伤痛之——家族败落、有负厚望
(三)除此之外,还有可悲之事吗?
1、请同学们仔细体会最后两段,试着分析。

2、什么时候痛失爱妻的?
明确:婚后六年,人生的一大亮色转瞬即逝。

提示:中国人讲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六年之于一生,短暂得如同一瞬,可见其悲。

3、夫妻感情如何?何以见得?
提示:
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4、联系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审视二人的夫妻之情。

提示:
①封建社会中夫妻二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关系怎样?
②联系旧学,如《祝福》中鲁四老爷与四太太,《雷雨》中周朴园与繁漪。

5、归纳:伤痛之——痛失爱妻
四、拓展深化:
1、再次朗读课文,学生自由诵读或者主动范读。

注意:在情感的把握上和前次做比较。

2、学完此文,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提示:以情动人,从细节入手,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内心汹涌的情感。

3、后人评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五、全文小结:
项脊轩,一个不起眼的小阁子,却关联着家庭盛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

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

淡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这就是《项脊轩志》被历代评论家推崇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