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课后作业(2)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物质的比热容》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

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考虑到比热容这一节的容量较大,将热量的计算放到下一节中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学生用材料:秒表、温度计、水和沙子、烧杯(200ml)、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易拉罐等六、教学过程附课堂练习: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2.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沸点3.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热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认识不同的物质比热一般是不同的,学习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热容的物理含义【教学难点】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每实验小组)烧杯2只、温度计2支、盖板2块、水、煤油、秒表1块。

酒精灯铁架台说教学过程一、引入炎热的夏季,中午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这是为什么?新疆瓜果特别甜,为什么?沿海地区温差小为什么?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 问题水和煤油,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2、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讨论如何比较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方案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方案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教师说明: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教师点明:杯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注意不要损坏烧杯和温度计小组内的同学相互配合及时记录下相关数据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补充:得出水的吸热本领大(二)比热容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水的比热是4.2×103 J/(kg·℃)。

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 焦。

(2)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点讲解物质的比热容。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水的比热容:4.2×10^3 J/(kg·℃)。

5. 比热容的应用:解释物体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如热传递、蒸发、沸腾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能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2. 掌握比热容的单位,能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水的比热容的记住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pen、 ruler。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热水和冷水的混合实验,观察温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释。

5. 知识拓展:讲解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和应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

7. 布置作业: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单位4. 比热容的应用5. 水的比热容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答案:1. 题目答案略。

2. 冬天,地上洒水会结冰,是因为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达到凝固点而结冰。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

一. 教学内容:第12章第3节比热容、热量二、教学重点、难点1、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的关系2、热传递的概念、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3、热量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及简单的热量计算三、主要知识点:1、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2、物质的物理属性难点:关于比热的实验设计、关于热量的计算三、知识点小结:(一)比热容:1. 比热容:通常,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焦/(千克•℃)。

我们在研究某些问题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例如,研究沙子与水谁升高温度快时,我们要选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还要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

学法指导: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观察、思索和亲身操作,通过水和煤油两种物质的比较认识到:等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吸热或放热不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热本领。

2.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在各种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3. 应用:a. 你知道为什么夏天的沙滩和海水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吗?b. 你知道汽车的冷却液为什么常用水来做吗?c. 你知道我国吐鲁番盆地出现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吗?这种现象在沿海城市会发生吗?d. 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很多,要会解释其原因。

例如,海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因而白天的海风沿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陆风沿地面吹向大海。

(二)热量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叫做热量。

2. 是一个过程量,我们可以用一些动词来描述:如:吸收、放出、得到、失去等。

与内能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分子所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可以用具有、含有等词语来描述;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一、说教材《物质的比热容》内容编排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

是学生在学习了内能、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在探究过程中得出概念的概念课,同时又是学习热量计算等后续知识的基础,所以说比热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的中心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而且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对于质量、温度、热量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热容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活有关比热容现象的了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说重难点重点:理解比热容概念以及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容概念。

五、说教法本节课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提升学生能力。

因此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自学法等穿插进行,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六、说学法本着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的思想理念,本节课指导学生主要采用的自主学习法、观察归纳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方法,提升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教学要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一)引入新课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通过大海的图片展示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时刻沙子这么烫,而海水却这么凉呢?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即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讲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水做冷却剂、暖气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比热容的特性,能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比热容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讲解比热容的特性:讲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5. 应用实例:通过实例讲解比热容的应用,如用水做冷却剂、暖气等。

6.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特性4.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句话概括比热容的概念。

(2)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计算1kg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3)举例说明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三、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通过比热容可以了解物质的加热或冷却能力,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后的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加热或冷却物体的温度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理解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加热或冷却能力的好奇心。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解释比热容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意义。

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详细的解释。

3. 实验操作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以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物质加热或冷却能力的规律。

5. 应用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如加热或冷却物体的温度变化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

3. 比热容的应用:加热或冷却物体的温度变化计算。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1 苏科版【精品课件】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1 苏科版【精品课件】

预习探学 2.
1.将物体 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与 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 。 之比,叫作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 单位质量 的某种 物质温度 升高(或降低)10C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是物质的一种 物理属性 。
2.比热容也用符号 C 表示,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 符号为 J/(Kg·0C) ,读作 焦每千克摄氏度 。
Q
3.比热容的公式: C= mt 。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理解比热容的意义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比如:水的比热容大,所以,
在质量一定时,水吸收(或放出)相同 的热量,其温度升高(或降低)得较少。
即水的温度较难改变。
在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时,一定质 量的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即水的吸(放)热能力强。
学以致用


同样都是在太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海水和沙 子的温度不一样呢?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猜想
实验方案
加热时间
/min
01234
采集数据

温度 /℃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图像
根据所画的图像,分析:
1.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哪一个升温快?
分析讨论 你怎么得到这一结论的?
2.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
哪一个吸收的热量多?你是怎么得到这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阐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和温度变化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作为冷却剂、保暖材料的选择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比热容的特性,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比热容的特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夏天,我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行走,感到很热,为什么?(因为人体吸收了太阳的热量)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4. 讲解比热容的特性:阐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和温度变化无关。

5. 讲解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作为冷却剂、保暖材料的选择等。

6. 例题讲解: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讲解实际问题,如一杯热水冷却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块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8. 板书设计: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特性和应用。

9. 作业设计:题目1:一块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根据冰的质量和冰的比热容,计算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3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重、难点】理解比热的物理意义;加热条件与吸热的关系;热量公式Q=cmΔt的计算与应用。

一、引入新课:视频或图片二、比热容1、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2、学生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后猜想:(1)可能是水蒸发吸热;(2)可能是沙子质量小;(3)可能是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4)可能是它们的初温不同;(5)可能是它们的导热能力不同;(6)可能是它们物质的种类不同,吸热后升温快慢不同;(7)可能是它们的状态不一样……师:很好,以上猜想说明同学们对遇到的生活情景都善于动脑筋,(简单分析)通过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一个物质吸热后温度升高,跟物质的质量和吸热的多少有关,那么跟物质的种类有没有关系呢?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现在我们让其它因素都保持相同:水和沙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控制变量法)在上述情景中,太阳提供了能量,使沙和水的温度升高,那么我们今天的实验中如何使它们的升高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煤气灶,电加热器等,实验中我们选用了酒精灯,使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如何控制或保证沙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呢?(学生)可以用两个火焰等大的酒精灯来加热相同的时间或一个酒精灯分别加热相等的时间来控制。

师: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和短说明水和沙吸收热量的多和少为了比较沙和水的升温快慢,我们应使用测量仪器----温度计,通过温度测量,如何比较沙和水吸热后升高温度的快慢呢?还有别的办法吗?(学生:方法一、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法二、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所需用的时间(吸收的热量)。

师:因此,本次我们探究的实验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沙和水的升温快慢,第一、二大组分别测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的时间,第三、四大组分别测沙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的温度。

多媒体显示实验所用的表格(见附表)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介绍实验装置和仪器,实验桌上已提供了质量相等的沙和水(质量150g)、铁架台(铁架台铁圈等都已调好)、温度计和酒精灯等,一会儿实验中同学们可以先测沙或水的实验,后进行另一组实验,每一组两个同学需要分工合作,为了方便同学,我们统一用大屏幕的上的秒表计时。

第12章第3节物质的比热容教案(2)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2章第3节物质的比热容教案(2)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2章第3节物质的比热容教案(2)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为核心,设计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知物质的比热容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初步了解物质的比热容概念,能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的比热容概念,并能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感知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石头、木块、温度计、烧杯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四、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感受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异,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一: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 实验二:让幼儿将石头和木块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它们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引导他们思考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6. 实践应用: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例子,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等。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感知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的比热容概念,并能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

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班级姓名一、课前预习:1.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 。

2.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热空气,海面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3.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大海降温,海面的空气,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

二、课后巩固:1.铁比铜的比热容大,它表示在质量相同及温度变化相同的条件下,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铜;在质量相同及吸热或放热相同的情况下,铜的温度变化比铁。

2.质量为200g的沙子,吸收了9.2×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50℃,则沙子的比热容为J/(kg•℃),其物理意义是。

3.净含量为350mL(lmL=1×10-6m3)的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为 kg.若将其放入冰箱冷藏,温度降低了20℃,则水放出的热量为 J。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4.如图是刘星在“十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选填“中午”或“夜晚”)。

5.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6.质量均为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加热到50℃,则吸热最多的是()A.铅 B.水 C.铝 D.水银7.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相同温度的水和酒精,吸热多的质量一定大B.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末温一定低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一定少D.放出相等热量的水和酒精降低相同的温度,水的质量一定大8.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温度有关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9.质量相等的某种液体和水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2,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的关系是()A.C液=1/2C水B.C液=C水C.C液=2C水D.无法确定10.将温度和质量均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冷却,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则()(C铁>C铜)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会从铁传到铜C.热量会从铜传到铁 D.无法确定热传递的情况11.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了解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3.学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物理学中,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与它的质量和的乘积之比,叫做比热容。

2.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比热容是的一种。

3.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活动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①提出问题:根据P43的场景,同样都是在太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呢?②猜想与假设:可能是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和水温度不一样原因可能是。

③实验方案:思考1. 实验装置中用易拉罐代替烧杯做实验,你认为有什么好处?2.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3. 根据控制的物理量,谈一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哪个吸热升温快?④进行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温度/℃沙水个人复备个人复备⑤分析与结论: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在图12-24中画出沙子和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并讨论:1.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哪一个升温快?你是怎么得到这一结论的?2. 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一个吸收的热量多?你是怎么得到这一结论的?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或降低)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等/不相等)。

研究表明:对于同种物质,Q/m·△t的值是;(相等的/不相等的)对于不同物质,Q/m·△t的值是。

(相等的/不相等的)活动二:阅读理解P45完成下列填空(1)物理学中,将物体与之比,叫做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课后作业(2)
班级姓名
一、课前预习:
1.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 ;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 。

2.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热空气,海面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3.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大海降温,海面的空气,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

二、课后巩固:
1.铁比铜的比热容大,它表示在质量相同及温度变化相同的条件下,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铜;在质量相同及吸热或放热相同的情况下,铜的温度变化比铁。

2.质量为200g的沙子,吸收了9.2×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50℃,则沙子的比热容为 J/(kg•℃),其物理意义是。

3.如图是刘星在“十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
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选填“中午”
或“夜晚”)。

4.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
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5.质量均为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加热到50℃,则吸热最多的是()A.铅 B.水 C.铝 D.水银
6.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相同温度的水和酒精,吸热多的质量一定大
B.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末温一定低
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一定少
D.放出相等热量的水和酒精降低相同的温度,水的质量一定大
7.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温度有关的是()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8.质量相等的某种液体和水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2,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的关系是()
A.C液=1/2C水 B.C液=C水 C.C液=2C水
D.无法确定
9.将温度和质量均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冷却,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则()(C铁>C铜)
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会从铁传到铜
C.热量会从铜传到铁 D.无法确定热传递的情况
10.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甲的比热容是1.8×103 J/(kg•℃),则乙的比
热容是多大?
11.有一电热水壶的容积是5×10-3m3,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若水的初始温度是20℃,将这些水加热到8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这些热量就等于电热水壶所放出的热量?为什么?
12.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g、温度为55℃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