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辅导复习资料1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 策略、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 规律。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的总称,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作为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任务、 管理体制等,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依据。
班级组织活动的类型
班级组织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社会实践等形 式,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
班级组织活动的实施
班级组织活动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和效果。
少先队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和 任务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的预备队。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引导 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 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 劳动意识、审美意识,锻炼强健体魄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为集体服务 的能力。
学习评价与反馈
教师需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和进步 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业发展。
03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基础
01 02
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 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 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 究法等,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手 段。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_1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1.(单选题)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2.(单选题)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单选题)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描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A.叙事型B.讨论型C.表演型D.体验型4.(单选题)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B.国家政策稳定的需求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求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5.(单选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养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6.(单选题)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
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7.(单选题)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8.(单选题)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的给自己点了个赞。
这种情感属于()。
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9.(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10.(单选题)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
这一转变说明了他的思维已经进入了()。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单选题)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考题太难。
教资考试、教师考编资料: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出自于《孟子·尽心上》,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的著作是《学记》2.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思想(1)孔子①因材施教原则②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由来)③学思行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苏格拉底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提出“美德是否可教”(3)柏拉图《理想国》;培养哲学王;以培养未来统治者为宗旨;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著作5.教育学的创立阶段思想(1)培根(英) 《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①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确立②提出了实验归纳法,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2)洛克(英) 《教育漫话》①教育作用: 白板说②教育目标:绅士教育(3)卢梭(法) 《爱弥儿》①自然主义教育: 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4)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首次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化(5)康德(德) 《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6.教育学的分化拓展阶段思想(1)布鲁纳(美) 《教育过程》①结构教学论②倡导发现学习(2)布卢姆(美)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②掌握学习理论(3)赞科夫(苏) 《教育与发展》①发展教学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②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全体学生得到一般发展(4)巴斯基班(苏)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5)瓦·根舍因(德) 《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论:范例即典型事例(6)苏霍姆林斯基(苏)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7.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要求:循序渐进(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教育要求:有针对性(3)不平衡性: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平衡;②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性教育要求:抓关键期(4)互补性:①生理和生理之间的互补;②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互补教育要求: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别差异性:①不同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②不同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③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倾向性不同;④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教育要求:因材施教8.旧中国学制类型(1)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参照日本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近代学制,未实施(2)癸卯学制,清政府颁布,参照日本第一个国家颁布并正式实施的近代学制(3)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参照日本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壬戌学制,北洋政府颁布,参照美国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9.教育目的的内容(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点必背的知识点:一、教育理论1.21世纪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2.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3.教育的特点和分类4.教育的目标与要求5.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二、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3.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4.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5.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三、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3.教育行政管理法规相关内容4.学校办学法规相关内容5.中小学教育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内容四、教育心理学1.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心理机制2.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阶段特点3.学生心理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4.学生成绩评价和激励的心理原则5.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五、教育与发展1.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全面质量教育的内涵和要求3.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4.新课程的背景和目标5.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挑战六、教师专业素养1.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3.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终身学习4.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5.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和教育创新能力七、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1.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2.教育评价的种类和方法3.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4.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的主要内容,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再到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考生可以参考这些知识点来备考,并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
同时,还需要关注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了解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和政策动向,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 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讲义以及记忆口诀整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题20240简答题31030材料分析题22040教学设计题14040总计26150第1 节教育基础知识 第2 节小学教育第3 节小学组织与运行 第4 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5节教师专业发展 第6 节教育科学研究1第一章教育基础教育基础知识0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概述3、教育目的4、教育制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凡是影响人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属性1 教育的永恒性2 教育的历史性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 教育的阶级性2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1正向功能负向功能2显性功能隐形功能31、神话起源说观点:教育是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的意志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
代表人物:(法)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观点: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美)孟禄4、劳动起源说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 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的起源p140102口诀神宗生了利桑沛孟禄心理装着老司机凯洛夫教育的发展历程0102原始社会教育1古代社会教育2近代社会教育3现代社会教育4原始社会的教育1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12342 教育没有阶级性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1234教师出现学校出现中国夏商学校萌芽西周六艺 学在官府春秋战国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西方古印度婆罗门 佛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古希腊雅典 德智体美——政治家斯巴达 军事教育——军人古罗马拉丁修辞学校:培养雄辩家1234扩大规模类型增多内容丰富中国西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太学隋唐科举制 六学 二馆宋元明清教材依据 四书五经明代 八股文西方中世纪欧洲社会教育骑士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口诀近代社会教育公义法俗现代社会教育全民多现身1234教育学的发展010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儒家社会作用庶 富 教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德才兼备教育内容诗书礼仪乐 春秋教学原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中国教育学萌芽1234学派主张墨家文史知识 逻辑思维能力实用技术 刻苦精神道家反智 愚民 遵循自然《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教育学的雏形教学原则西方古代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西方教育学萌芽1234ABDC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为培养未来统治者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政治学》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美德“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者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教育学创立阶段1234夸大泛智卢梭爱自然儿童赔死心理学洛克在白板上画绅士规范心理学1234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旧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教学四阶段伦理学和心理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学生,活动,经验)五步探究教学法教育无目的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中国近代教育思想123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教育诗》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1234口诀姆有目标纳有发现瓦根找范例司机给建议才可能发展重点记忆1234《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02小学教育1、小学教育概述2、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03小学组织与运行1、学校管理概述2、我国小学的组织与运行3、学校的运行机制三个基础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义务性德智体美劳全面性提高全民素质全民性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小学。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评价方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 试、观察、作品评价等,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反思与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 过程和效果,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
04
学生发展指导
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
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 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 关键期等,以便制定适应学生发展的 教育计划。
2024-01-01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
汇报人:
目录
• 小学教育基础 • 学科知识与运用 • 教育教学技能 • 学生发展指导 • 教师专业发展
01
小学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 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旨 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
教育学发展历程
学生安全与健康
校园安全常识
了解校园安全的基本常识,包括 预防校园暴力、火灾、地震等方 面的知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 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 的作息习惯等,以促进学生的身 心健康。
05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
学科专业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
发展趋势。
教育学知识
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和方法。
心理学知识
了解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 方面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原理 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 问题。
信息技术知识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应用 技能,能够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小学教育教师能力培训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能力培训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重点
1. 教育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研究理论
- 教育评价与测量
2. 教育原理与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原理
- 教育管理原理
- 课程设置与管理原则
- 教育法律法规
3.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设计
- 调查问卷与访谈
-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4. 教育教学技术与资源:
-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网络教学
- 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软件
教育教学能力考点
1. 课程教学能力:
-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2. 学生发展与教育:
- 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分析与应对- 个别差异的识别与个性化教育
3. 教学过程管理能力:
- 课堂组织与管理
- 学生评价与反馈的设计与实施
4. 评价与测量能力:
- 教学评价方法与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 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5. 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 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 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师能力培训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和考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小教《教育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艰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什么是普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生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客与学校教育。
7.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大的时期.(1)古代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①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型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两个阶段.A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B、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是: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答: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答: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答:(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答: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答: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反思方法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1)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2)启发性原则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二)谈话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十八、课堂教学总结基本方法什么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二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二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答:(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二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答:(一)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个别教育(五)班会活动(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七)操行评定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四、班级活动的特点.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二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答:(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二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答: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易操作原则、4整体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二七、班级活动的形式.答:1论理式班队活动2、交流式班队活动3、文艺式班队活动4竞赛式班队活动5、纪念式班队活动6、实践式班队活动二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类型.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答: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反思教学经验三十、常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三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答: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身心发展顺序性 2身心发展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三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答: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三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三五、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三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答:内容: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日活动形式:(一)群众性活动(二)小组活动10-20人(三)个人活动三七、教学设计原则4点、步骤7点、要求5点、内容4点、依据6点,教案的内容6点答: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步骤:1教学目标的阐述2教学重难点分析3、教学准备4、教学课时计划5、教学设计过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要求: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4、练习设计5、教学后记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3、教学措施的设计4、教学评价的设计依据:1学科性能2教学任务和要求3、教学内容的特点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四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四四、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6)注意个别差异.四五、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归因结果,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四六、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质有哪些①教育理论知识;②教育实践能力;③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四七.怎样培养学习动机.(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四八.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世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四九、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五二.、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四个:(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五三、.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引言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方法与步骤(3)材料分析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4)总结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五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五五、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五六、教学反思的内容按时间分几种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五八、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五九、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合理3、复习活动即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效果最佳.六十、简述小学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3、对教学特色进行反思4、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5、对教学有点反思六一我国为什么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一、适应全球发展的需要1、知识经济的呼唤2、个人发展的需要3、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1、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需要2、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六二、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条件1. 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 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3. 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4. 学习者必学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六三、皮亚杰到的发展阶段论1、自我中心阶段(2-5)2、权威阶段(6-8)3、可逆阶段(8-10)4、公正阶段(10-12)六四、皮亚杰身心发展阶段1、感知运算阶段(0-2)2、前运算阶段(2-7)3、具体运算阶段(7-12)4、形式运算阶段(12-成人)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5简述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1) 距离的远近;(2)交往的频率;(3)态度的相似性;(4)个性的互补性;(5)外貌等因素.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但是二者也有所区别.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6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布鲁纳是美国着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1)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 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9简述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他的教学理论主要有:(1) 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 (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问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核心、权威和主导的地位.1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他什么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11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12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 (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 (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13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2)作业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适度,形式多样;(4)作业的要求应明确; (5)对作业的反馈要清晰、及时.14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概念: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15简述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1)构造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2)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 (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
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直的内容和手段。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考点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考点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考点4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 。
试卷结构
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 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分数分配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例根据考试大纲规定 进行分配。
02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重点
教育学基础理论
总结词
掌握教育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育学发展历程
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教育流派的思想观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教育 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汇报人: 202X-01-07
目 录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解析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难点解析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备考策略
0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考试大纲解析
考试性质与目标
考试性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 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
坚持执行计划
备考期间应保持高度的自律,严 格按照备考计划执行,确保备考 进度和质量。
学习方法与技巧
01
注重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 的学习和掌握,确保对基本概念 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归纳总结
02
03
练习与实践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 知识体系,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 解。
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加 强练习和实践,提高解题能力和 应试水平。
课程与教学改革
了解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重点和趋 势,以及如何应对改革挑战
德育理论与实践
总结词
掌握德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方法
1
德育目标与内容
明确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 法,理解德育在全面发展教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形成人的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为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教育的基本特点: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能动性。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3、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任务: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智育、德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适时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培养自我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5、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指导自主发展。
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基本方面。
三、教育的功能1、社会功能: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上。
2、个体功能: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结果的影响上。
四、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分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等。
2.教育思想和流派:孔子思想、兴学、新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等。
3.教育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发展。
4.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等。
5.教育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的规律。
2.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条件与要素、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1.课程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国家课程标准等。
2.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
3.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知识的呈现、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等。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四、教育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3.教育软件:教育软件的类型与特点、教育软件的运用。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1.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常见疾病、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
2.小学生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3.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
4.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与急救知识。
六、小学德育教育1.德育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示例引领、言传身教、激励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等。
3.小学生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培养、行为规范培养等。
七、小学语文教育1.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等。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报考即将启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帮助广大考生备考。
希望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
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因此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由于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墨家与儒家的教育主张也有所不同。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迫求理性知识。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学记》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也称产婆术)著名。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
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
这种教育只有贯彻了睿智的哲学家和统治者的思想,才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光明。
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但他所指的“每一个公民”不包括奴隶。
他主张一部分人可以受教育.一部分人即奴隶则是不可受教育的。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二、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随着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出现,教育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及教育学著作有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乌申基斯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的主要观点是:第一,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
比如《世界图解》。
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书中著名的一句话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
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影响很大。
康德在他的哲学里.探究道德的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步进行。
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首次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收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的教育和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过程,这是从教育的纵向说的;而从生活的横向来说。
则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个体的和集体的经验。
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造或改组经验。
所以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
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杜威以其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于世。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