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2、练习使用温度计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差不多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4、体验爱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5、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重点难点分析:1、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2、爱护生物的多样性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获得可连续进展的观念仪器预备:灯,烧杯各两只,干沙子,湿泥土,温度计等等。
教学过程:【引入】课件演示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引入并板书课题: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生物的适应性:1、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课件演示向日葵、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或图片,学生观看分析,教师总结板书。
2、探究实验:学生观看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蝎子什么缘故在沙里藏身的理由)—>学生探究(复习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动物的“假装”;课件演示,学生观看、讨论,了解爱护色(青蛙、变色龙)和拟态(竹节虫)—>合作学习(学生4一5人为一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查找资料或依照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交流讨论,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1:说说你所明白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二、生物的多样性1、列举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大致种类及种类数量变化的缘故。
2、学生合作小组交流,完成合作学习任务2: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面;教师指出本课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学习探讨。
3、探讨种与种之间生存的关系:课件演示蜜峰与花,学生观看、讨论。
4、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课件演示,学生观看—>学生合作小组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或依照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3: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分布、数量和爱护情形;同学们从中了解许多自己往常所不明白的知识,体会到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植物资源的破坏和爱护的状况及措施:学生合作小组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或依照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4:植物资源的破环和爱护的状况如何?我们差不多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交流并谈自己的感想,教师从中渗透可连续进展的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进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以后》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连续进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进展")。
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当我们漫步在大自然中,无论是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还是宁静的湖泊、浩瀚的海洋,都能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
从微小的细菌到参天的大树,从轻盈的飞鸟到庞大的鲸鱼,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这些生物,科学家们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而生物的多样性也成为了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生物分类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学科。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根据生物的形态和习性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分类的方法也越来越精确和完善。
现代生物分类学通常采用七级分类系统,即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元。
以动物为例,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分类系统。
比如狮子,它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狮子种。
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狮子在生物界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在生物分类的过程中,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遗传学特征等都被作为重要的依据。
例如,通过观察生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可以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
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DNA 序列分析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类中,使得分类更加准确和科学。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变异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地球上的物种数量估计在数百万种以上,而目前被人类所认识和命名的物种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态特征,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例如,蜜蜂通过传粉帮助植物繁殖,食虫鸟控制着害虫的数量,这些物种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
即使是同一种生物,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它们在形态、生理和适应性等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部分)
七年级上科学笔记1.1 科学并不神秘一、科学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补: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②瓦特——蒸汽机2.鱼的沉浮与鳔的大小,鳍的活动有关。
二、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有利有弊)补:光污染。
2.学习科学知识要做到:多观察,多试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1.2 观察和试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一、观察1.观察也许不正确。
(具有局限性)2.要借助①仪器:扩大观察范围②工具:进行测量3.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二、实验仪器1.试管:取少量药品,进行化学反应,可直接加热。
2.试管夹:夹试管的。
3.试管架:插放试管的。
4.烧杯:取大量液体,不可直接加热=可间接加热。
5.酒精灯:用于加热。
6.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液体。
7.滴灌:取少量液体,滴加少量液体。
8.玻璃棒:搅拌、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9.天平和砝码:测物体质量。
10.电压表:测电压(V)11.电流表:测电流(A)12.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物体或结构。
1.3 长度的测量一、测量1.定义:测量是一个将带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单位1.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三、单位换算①1m=10dm=100cm=1000mm②1m=10^6µm③1m=10^9mm④1dm=0.1m 1cm=0.01m 1mm=0.001m⑤1µm=10^-6m⑥1nm=10^-9m例:4.2m=()cm解:4.2m=4.2×1m=4.2×100cm=420cm四、刻度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1.使用方法:① 选正确—0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②放正确③看正确④读记正确—写明单位(要估读一位)2.感觉:1m≈两个手臂长1dm1cm1mm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3.如何测一张纸的质量?答:①找相同纸N张②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记作H③计算,一张纸的厚度为:H÷N1.3⑵ 体积的测量一、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1.单位:国际单位:m³常用单位:dm³cm³ L mL2.单位换算:①1m³=1000dm³②1dm³=1000cm³③1L=1000mL ④1L=1dm³ 1mL=1cm³二、体积的测量1.规则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再用公式计算。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观察蜗牛的身体外部结构。
回忆实验:蜗牛有视觉(第二对触角顶端有眼,感觉光线的强弱)蜗牛有触觉(触角的触觉最灵敏)蜗牛有嗅觉和味觉蜗牛没有听觉2.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的原因是什么?答:蜗牛用腹足爬行,腹足内有足腺,足腺分泌粘液留在其爬行途中即所谓的痕迹。
蜗牛可以根据该痕迹散发的气味找到“回家”的路。
3.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什么?答:蜗牛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非生物没有应激性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够生长不能生殖发育没有遗传变异的现象没有细胞结构第2节常见的动物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写出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答: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有些动物体背部中央有由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有脊椎骨的动物为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名称举例:草履虫、水母、涡虫、蛔虫、蚯蚓、河蚌、蝴蝶、海星等脊椎动物名称举例:鱼、大鲵(娃娃鱼)、鳄鱼、鸽子、狗2.五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
⑴鱼纲:体表被鳞片,终生用鳃呼吸,水生生活。
(各类鱼)⑵两栖纲: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陆生,用肺呼吸,皮肤裸露、粘滑,水中产卵。
(青蛙、蟾蜍、蝾螈等)⑶爬行纲:皮肤干燥,体表有角质鳞片或骨甲,陆上产卵。
(蛇、蜥蜴、龟等)⑷鸟纲:身体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体温恒定,卵生。
(各种鸟类)⑸哺乳纲: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人、猫、狗、牛、鲸、蝙蝠等)3.八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
⑴原生动物门: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太阳虫)⑵腔肠动物门:辐射对称体型,两个胚层,有口无肛门(水母、水螅、珊瑚虫、海蜇)⑶扁形动物门:左右对称体型,三个胚层,有口无肛门(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⑷线形动物门:体细长,有口有肛门(蛔虫、钩虫、蛲虫)⑸环节动物门:体分节,有真体腔(蚯蚓、沙蚕、水蛭(蚂蟥))⑹软体动物门: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扇贝、章鱼、乌贼)⑺节肢动物门:身体不仅分节而且分部,有外骨骼(蝴蝶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第一大门,因为它拥有第一大纲——昆虫纲(100多万种)。
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
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通过适应环境和发展自身的生存能力,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存活和繁衍。
本文将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并展示它们的生存能力。
一、形态适应动物的形态适应是指它们在外形和身体结构上通过演化和进化来适应特定的环境。
例如,沙漠地带的动物通常具有较长的四肢,以帮助它们在沙质地表行走。
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对沙地的压力,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移动能力。
此外,一些动物栖息在高寒的地区,它们通常有浓密的毛发和层状的脂肪沉积,以保持体温,并阻挡寒冷空气的侵入。
二、行为适应动物的行为适应是指它们通过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
例如,候鸟会在特定季节性迁徙来寻找适宜的食物和生活条件。
它们通过长途飞行来移动到更适宜的区域,以逃避气候恶劣的地方。
此外,有些动物采用群居生活方式,以增加对捕食者的防护和利于繁殖。
三、生理适应动物的生理适应是指它们通过生理机制来适应环境。
例如,某些淡水鱼类能够调节体内盐和水分的浓度,以适应不同浓度的水域。
这些鱼类可以调整鳃上的离子通道,使其只吸收所需的盐和水分,从而维持体内的正常功能。
此外,沙漠地带的动物通常能够在高温环境下自行调节体温,以应对酷热天气。
四、进化适应动物通过进化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
进化适应是通过适者生存的原则来推动的。
例如,长颈鹿的长颈是为了获取树叶较高的食物,而猎豹的身体结构则适应了高速奔跑捕猎。
这样的进化适应使得动物能够更有效地获取食物并提高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和进化适应来适应环境和提高生存能力。
这些适应机制使得动物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并保持种群的稳定和多样性。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了解动物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的过程对于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小节课时作业与章节测试题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与拉马克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不相符的是( )A.地球上的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C.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不变的解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观点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显然D项内容不符合拉马克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
答案: D2.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画,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②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③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缩、退化④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核心理论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①②均为“用进”的实例,③为“废退”的实例,①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 A3.如下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每一种生物都能产生很多后代,即过度繁殖,众多的后代要想生存下来,即获得必需的生活条件如食物、空间等,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就要发生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使大量个体死亡,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所以曲线理论值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差距。
答案: B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A.乙B.丙C.丁D.戊解析:有风时有翅个体会被吹到海中,而翅长飞行能力强的个体得到了保留,无翅根本不能飞行,被吹到海里的可能性减少,生存机会增大,戊图符合要求。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3、地球的南、北极地区为什么未发生过任何级别的地震?
美国的科学家经过30多年的观测研究认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过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
据多年观测统计,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雪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80%,且冰层厚度大。
由于冰层的压力,其底部几乎处于“熔融”状态,同时由于冰层面积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压缩,而这种冰层形成的巨大压力,与地层构造的挤压力达到了平衡,因而不会发生倾斜和弯曲,所以分散和减弱了地壳的形变,因而南北极不可能发生地震。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我国主要生物类群濒危物种数
类群 物种总数 濒危物种数 濒危物种比率(%)
脊 椎 动 物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499 1186
376 279 2804 2200 2600 200 2500 35144
94 183
17 7 97 28 80 75 826 1431
18.8 15.4
4.5 2.5 3.5 1.3 3.1 37.5 3.3 4.1 返回
C.北极熊体毛为白色
D.蚯蚓可使土壤肥力增强
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青蛙
同是青蛙,为什么 在不同的环境各有 不同?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为什么植物总 是朝有光的方 向生长?
植物向光生长
植物的向光性是使植物得到更多的光 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更多的养料。
它们是如 何适应环 境的?
叶变成刺状,减少水分蒸发,适于干旱环境; 茎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哪些不注意保 护生 物资源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生物做些 什么?并说明理由。
资源
少一些索取 多一些奉献
●课堂延伸
假设你是一个环保积极分 子,请你为保护生物设计一个 宣传口号。
生物的 适应性 生物 的适 应性 和多 样性 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
返回
我国有很多珍稀动植物:
珍稀特有的植物 银杏、银杉、珙桐、金钱松等 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水杉、台湾杉、金茶花、 人参、 望天树等 珍稀特有的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 白鳍豚、麋鹿等
返回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急剧下降:
基本灭绝的有:新疆虎、野马、高鼻羚羊、 白臀叶猴、豚鹿等 濒临灭绝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 白鳍豚、麋鹿等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4: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4: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一、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呈现出的表现和特点,以适应环境中的生存需求。
适应性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基因的遗传变异和性状表现的自然选择。
1、基因的遗传变异:基因的遗传变异是指在生物的交配过程中,基因的配对过程进而产生的变异。
变异是生物进化中非常常见的生物现象,其范围涉及到基因级别、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水平和表观基因组水平。
在生物遗传变异的过程中,随着基因的不断变异组合,产生了物种间的相互差异,差异的表现成为了生物进化的重要标志。
2、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应能力强的个体会更容易在环境中生存下来并留下更多的后代,而适应性弱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因此,自然选择是适应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选择的形成是基于适应性特点的表现,从而使得行为或身体发生变异,这种变异通常是基于季节影响、食物供应、性繁殖机制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二、进化进化是指生物物种的长时间的优胜劣汰和遗传变异在基因水平上所引起的生物形态、生物学习性和行为等生物差异的演化。
进化的产生不仅涉及到自然选择,还与基因的变异和随机性的遗传漂变有关。
1、基因的变异:基因的变异不仅是适应性的形成机制,同时也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变异既使得物种间具有了差异性,同时也是物种演化的一个驱动力,如育种,基因工程等现代人类在生物遗传领域的应用都依赖于此。
2、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个体数量的随机性变动,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相对较小。
三、生物适应性和进化的案例1、老鼠换色进化:在20世纪初,英国黑色的老鼠数量开始剧增,而其他颜色的老鼠则逐渐减少。
原因是当时英国工业大量排放黑烟,导致环境变化,致使老鼠的皮毛颜色成为了对其生存的关键性因素。
具有黑色皮毛的老鼠可以有效地隐藏在环境中,避免受到天敌的攻击,因此数量逐渐增加。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分泌粘液)、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配偶。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和味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都有应激性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
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动物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也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等、也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根据体温分为恒温和变温等。
3、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变两栖类: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脊椎动物爬行类: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温鸟类: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恒哺乳类: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温①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无四肢,变温动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1章科学入门读数材料1科学并不神奇1.1 科学是一门探讨自然现象的学问。
2视察及试验2.1学习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视察、试验和思索。
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展分段测量。
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及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纳特别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
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那么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运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程度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及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参与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摄氏度,用“℃〞表示。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温度计的运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及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初中一年级生物教案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初中一年级生物教案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分类导语: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对于学生认识生命、研究生命的发展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级分类方法和常见生物分类门派的特征。
一、概念解析: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它包括动植物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生物分类的方法1. 外部形态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外部的形状、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例:根据颜色可以将动物分为红色、蓝色、黄色等等。
2. 内部结构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内部结构的差异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了解生物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构造。
例:根据鸟类的喙的形状和脚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鸟嘴类和鸟足类。
3. 分子生物学分类法:利用生物分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生物的基因组和DNA序列的差异进行分类。
例:根据DNA序列的差异可以将不同物种的生物进行分类。
三、常见的生物分类门派特征1. 动物门:指地球上的动物群体,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门根据其体内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命特征等因素进行分类。
例: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等。
2. 植物门:指地球上的植物群体,包括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植物门根据其生长习性、营养方式和组织结构等因素进行分类。
例:种子植物包括松树、玫瑰等;非种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3. 真菌门:指地球上的真菌群体,包括有菌丝和孢子的真菌。
真菌门根据其生长方式、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例:真菌门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4. 原生生物门:指地球上的原生生物群体,包括单细胞和简单多细胞的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门根据其体型、运动方式和生物结构等因素进行分类。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
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非生物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不能进行新陈代谢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您好!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机制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物的适应性特点。
2.适应性形成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生物适应性的多样性。
2.生物适应性的多因素性。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生物在生命历程中会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生物适应性是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维持生命稳定的策略,是生命演化的结果。
2.生物适应性的特点不同生物在环境中对生存适应的方式各异,生物适应性的主要特点如下:(1)适应形式的差异性:生物因种类、生境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形式,如吸血鬼蝙蝠的特化吸血、哺乳动物的胎生、禽鸟的飞行等。
(2)适应能力的差异性:生物的适应能力是由其体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比如,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生存,而独特的鸮形目鸟类则拥有极高的和猎物捕食行为有关的适应能力。
(3)适应性的多重性:适应性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单一适应,还包括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多重适应性。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红光和远红外光,以便在夜间更好地开花和授粉。
它们还能在强烈阳光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适应土壤中不同的营养条件。
3.适应性形成的机制适应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通常,适应性形成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选择: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适应性的形式存活下来,称为自然选择。
适应性优良的个体很可能会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
(2)基因突变:基因是影响生物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基因突变,生物的基因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更新,从而对环境更好地适应。
(3)物种交替:随着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群体的分化,新形成的物种往往具备更好的适应性。
(4)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是适应性形成的重要机制。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是构成生物群落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是它们得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主要通过进化来实现,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适应,不同的动物类群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特征,从而在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下生活。
首先,动物的结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外部形态上。
各种动物的身体形态和尺寸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寒冷的极地地区生活的动物往往具有较大的体型和丰厚的体毛,以便保持体温。
北极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巨大的体型和厚厚的皮肤脂肪层能够帮助它们在极寒的环境中保持温暖。
相比之下,在热带地区生活的动物往往具有小巧的体型和薄的体毛,以便散热和减少水分的蒸发。
例如,沙漠中的蜥蜴和骆驼都有较小的体型和特殊的皮肤结构来适应高温的生活环境。
另外,动物的结构适应性还体现在内部器官的构造上。
不同的动物类群根据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习性,演化出了不同的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
例如,食草动物的消化系统具有特殊的适应性结构,如复杂的胃和长长的消化道来帮助它们消化纤维质丰富的植物材料。
又如,在水中生活的鱼类拥有鳃来呼吸水中的氧气,而陆地生活的哺乳动物则具有肺来进行呼吸。
这些适应性结构和功能使得不同的动物能够高效地利用各自所处环境中的资源,从而提高种群的存活和繁殖成功率。
此外,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还包括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生活策略。
动物通过进化逐渐发展了各种与生存和繁殖有关的行为和生活策略,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挑战。
例如,一些动物会选择迁徙以逃避恶劣气候条件或寻找适合繁殖的环境,鸟类和鲸类都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一些动物会通过群体行为来提高自身的存活和繁殖成功率,例如,蜜蜂会进行集体合作来建造蜂巢和采集花粉和蜜。
这些行为习性和生活策略的适应性使得动物能够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环境中取得生存的机会。
总之,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是动物类群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原因。
生物进化与物种适应性
生物进化与物种适应性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种通过适应环境来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这种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的,包括形态结构的变化、生理特征的调整以及行为上的改变等。
一、形态结构的变化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形态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是为了适应特定环境的需要。
例如,一些动物在进化中可能发展出特殊的器官或身体结构,用于适应它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猎食者可能会拥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以更好地捕食猎物;飞行动物可能会拥有轻盈的身体和翅膀,以便在空中快速飞行。
这些形态结构的变化使物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并生存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中。
二、生理特征的调整除了形态结构的变化,物种还可以通过生理特征的调整来适应环境。
生理适应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呼吸系统的改变、代谢的调整、免疫系统的加强等。
这些调整可以使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提高其生存能力。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动物可能会厚ening肺泡壁并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以提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行为上的改变行为适应是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
动物通过改变其行为模式和策略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竞争。
例如,一些动物可能会形成群落来增加其对捕食者的防御能力;一些鸟类可能会进行长途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季节和环境,从而增加繁殖和觅食的机会。
这些行为上的改变使物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总结起来,生物进化与物种的适应性紧密相关。
在进化的过程中,物种通过形态结构的变化、生理特征的调整和行为上的改变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种适应性的发展使得生物能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中生存和繁衍,推动了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进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8. 物体体积的测量测量方法使用的工具单位固体体积规则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刻度尺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不规则间接测量法(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量筒或量杯(细棉线、金属环)液体体积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量筒或量杯升(L )、毫升(m L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测量内容仪器国际单位常用单位长度刻度尺米(m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 9纳米体积刻度尺量筒立方米(m 3)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质量天平千克(kg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时间钟、表秒(s )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温度温度计开尔文( K )摄氏度(℃)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七年级全一册讲评教案生物
七年级全一册讲评教案生物【篇一】教案主题:七年级生物学(全一册)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掌握生物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3.理解生物的基本组成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理解生物的营养需求和代谢过程。
5.掌握生物的生殖方式和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生物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生物的营养需求和代谢过程。
5.生物的生殖方式和遗传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探讨生物的重要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1.生物的基本分类:介绍生物的五大分类,包括动物、植物、菌类、原生生物和细菌,并讨论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分类依据。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解释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3.生物的营养需求和代谢过程:介绍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讲解这些过程在细胞内的具体进行。
4.生物的生殖方式和遗传规律:讲解生物的不同生殖方式,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介绍遗传基因与性状的传递。
三、案例分析和示范(15分钟)1.通过案例分析和生物实验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四、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15分钟)1.完成一些课堂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课堂总结与评价(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生物学知识。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提供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2.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探索生物学问题。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生态适应性的名词解释
生态适应性的名词解释生态适应性是一种生物学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物种或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
它指的是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在其所存在的环境中的适应性。
在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需要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以生存下来和繁衍后代,而生态适应性就是这种适应能力的体现。
生态适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涉及到物种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不同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极地的北极熊具有很强的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其厚重的毛发和层层脂肪可以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低温的侵害。
而沙漠中的沙漠蝎则适应了干燥和高温的环境,它们具有特殊的外壳和改良过的呼吸系统,使其能够在沙漠中生存。
这些例子展示了物种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当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时,物种需要通过进化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进化是生态适应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它使得物种在遗传层面上适应环境的变化。
经过多代的演化,物种会积累适应环境的基因变异,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衍能力。
这种进化过程可能会导致新的生态类型的物种的形成,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对氧气浓度高度适应的高山植物和对盐类含量高度适应的盐生植物,都是由进化过程中积累的适应特征所形成的。
在现代生物学中,生态适应性也与物种的分布和生态位密切相关。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其所处环境中的角色和位置,它包含了物种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资源利用和竞争方面的表现。
生态适应性决定了物种对特定资源的获取能力和与其他物种的相互竞争能力。
生态位和生态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们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物种的分化和演化。
总之,生态适应性是一个描述物种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概念。
它涉及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以及通过进化机制对环境变化的相应调整。
生态适应性与物种的分布、生态位和竞争能力密切相关,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对生态适应性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食其它动物
鹿、羚羊、兔等动物具有发达的四肢 羚羊、
逃避敌害
豪猪、 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
防御
体表光滑, 蛔虫 体表光滑, 运动、消化器官退化, 运动、消化器官退化, 生殖器发达
适应寄生生活
保护色
保护色
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 概念: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 概念: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 彩相似的体色。 彩相似的体色。 昆虫、北极狐、北极熊;雷鸟、 例: 昆虫、北极狐、北极熊;雷鸟、蝗 虫;比目鱼、变色龙。 比目鱼、变色龙。
生物对环 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同时生物又影响环境
适应的相对性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 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小结: 小结: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既要受到环境的 影响, 影响,又可以适应和 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
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 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 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 多只恶狼。 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 年累计枪杀了 多只恶狼 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 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旗舰树
植物的其他适应环境的方式, 植物的其他适应环境的方式,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向光性
地面上
骆驼刺
地下: 地下:有发达的根系
向水性
向化( 向化(肥)性
根会向有化肥的,肥性强的方向生长。 根会向有化肥的,肥性强的方向生长。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猛兽(或猛禽)具有锐利的牙齿( 猛兽(或猛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 喙)和尖锐的爪
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 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而造成的。 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思考: 怎么办? 思考: 怎么办?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对于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 目前对于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 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 效的手段————设立自然保护区。 效的手段
第7节 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理解生物为适应环境而生存。 、能理解生物为适应环境而生存。 2、 2、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之一——“物种的多样性” 。 物种的多样性” 之一 物种的多样性 3、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的普遍性
材料4 材料4:
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 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 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 70年代制定了 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 引狼入室”计划最终在1995 1995年得以实 “引狼入室”计划最终在1995年得以实 施。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 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作用: 作用: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于躲避敌害 或捕猎其他动物有利。
叶 蝉
避 役
雉鸡
拟态
拟态
概念: 概念: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
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 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 似的状态。 似的状态。
材料1 材料1: 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 头野鹿, 有 4000头野鹿 , 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 头野鹿 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问题: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 问题: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你 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材料2: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 年
特殊: 特殊:
仙人掌 肥大、 茎→肥大、含叶绿素 肥大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是如何适应缺水环境的? 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是如何适应缺水环境的?
具有_____的茎可以贮存更多的水分, 刺状 的叶 具有 肉质 的茎可以贮存更多的水分 ______的叶 可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可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干细沙的温度/ 干细沙的温度 0C 表面 2厘米 厘米 4厘米 厘米 6厘米 厘米
湿泥土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0C
26 24 22 20
24 23 22 21
根据所得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所得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对同一种物质,光照的时间相同,温度随着深 、对同一种物质,光照的时间相同, 选填:升高/降低 降低) 度的增加而 降低 。 (选填:升高 降低) 2、在同一深度,干细沙的温度变化比湿泥土 、在同一深度, 大 。(选填 选填: /小 的 。(选填:大/小)
由于沙漠表面升温较快,且表面和表面以下 由于沙漠表面升温较快, 存在较大的温差,所以沙漠中的蝎子白天“钻沙” 存在较大的温差,所以沙漠中的蝎子白天“钻沙” 借以躲避高温环境。 借以躲避高温环境。
蝎子的“钻沙” 蝎子的“钻沙”行为是对沙漠高温环 境的一种适应。 适应性 适应性) 境的一种适应。(适应性
你在上述的讨论中有什么体会? 问:你在上述的讨论中有什么体会?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中国生物多样性 面临的主要威胁
来自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资源被过度 来自生物栖息地被破坏、 开发、外来物种侵入、环境污染、 开发、外来物种侵入、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 化等方面。包括草场过度放牧, 化等方面。包括草场过度放牧,野生动物被滥 捕乱采,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大气、 捕乱采,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大气、水体 和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等等。 和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等等。
澳洲本没有兔子。一百多年前, 澳洲本没有兔子。一百多年前, 几个英国人带了二十多只兔子来到 澳洲。兔子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澳洲。兔子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不 到20年就超过了 亿只。它们啃光了澳洲南部的牧草, 年就超过了5亿只。它们啃光了澳洲南部的牧草, 年就超过了 亿只 还剥食树皮,致使树木大量死亡。 还剥食树皮,致使树木大量死亡。很快这些地区便出 现土地沙漠化的迹象。 现土地沙漠化的迹象。为阻止兔子向澳洲北部牧场扩 牧民们架起了铁丝网,挖掘了很深的杀兔阱。 张,牧民们架起了铁丝网,挖掘了很深的杀兔阱。但 是杀兔阱几分钟内便被兔子填满了,成千上万只兔子 是杀兔阱几分钟内便被兔子填满了, 越过“同胞”的尸体,继续向北方牧场奔去。 越过“同胞”的尸体,继续向北方牧场奔去。兔子所 到之处,肥美的草原变成了沙漠。直到1950年,科学 到之处,肥美的草原变成了沙漠。直到 年 家才找到了让兔子成百万死亡的方法。 家才找到了让兔子成百万死亡的方法。兔子数量减少 植物便慢慢恢复了生长。 后,植物便慢慢恢复了生长。
例:
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成虫、 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成虫、 若虫等
尺蠖
竹节虫
兰花螳螂
枯叶蝶
警戒色
警戒色 概念: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 概念: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
色彩和斑纹。 色彩和斑纹。
例:
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 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 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毒毛 毒蛇体表的斑纹 毒蛇体表的斑纹 瓢虫体表的斑点 瓢虫体表的斑点 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 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 的作用 护。
二、生物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请问: 请问: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500 万种, 500万种 目前 ,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 500 万种 , 其中 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175万种 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大自然是和谐的链条, 大自然是和谐的链条 , 在这个链条上各种生命环 环相扣密切联系, 环相扣密切联系 , 一种生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它 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 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 一定的意义的。 一定的意义的。 因此,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 ,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今世界生物的种类正在一天天的减少, 当今世界生物的种类正在一天天的减少 , 据统 计地球上每24 小时, 就有150 200种的 24小时 150—200 计地球上每 24 小时 , 就有 150 200 种的 物种永远地告别了我们这个星球。 物种永远地告别了我们这个星球。
材料3: 于 是 鹿 在 那 里 开 始 无 忧 无 患
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 10万余 “ 无计划 ” 地生育了 , 不久鹿增长到 10 万余 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吃光 野草,毁坏林木, 野草 , 毁坏林木 , 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 物锐减 , 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 1942年 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3000 境 。 到 1942 年 , 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 3000 头 , 且 病弱者居多 , 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 走向衰败。 走向衰败。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动物的行为 )
例如,蝎子在沙里藏身 例如, (2)动物的“伪装” )动物的“伪装”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适应性特征 作用 保 颜色与大背景 避免被敌害发现 护 相同 色 警告作用, 警 颜色与大背景不 警告作用,这与反 但具有恶臭、 戒 同,但具有恶臭、 射有关 毒牙、 色 毒牙、毒刺和毒
为 什 么 不 同 的 季 节 要 有 不 同 的 衣 服 ?
常见的绿色植物叶片肥 茎干细。 大,茎干细。
沙漠中的仙人掌却具有 肉质的茎,刺状的叶。 肉质的茎,刺状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