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1.1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掌握生物的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特点,生物的分类体系。
1.2 生物的命名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命名规则,掌握生物的学名。
教学内容:生物命名的规则,生物的学名。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质的功能。
2.2 细胞的能量转换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掌握细胞呼吸的原理。
教学内容: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细胞呼吸的原理。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3.1 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的原因。
3.2 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的繁殖过程。
教学内容: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过程。
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发育4.1 动物的生长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生长的原因。
4.2 动物的繁殖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掌握动物的繁殖过程。
教学内容: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过程。
第五章:生物的适应和进化5.1 生物的适应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适应性,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原因。
教学内容:生物的适应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原因。
5.2 生物的进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生物的进化过程,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六章:生态系统6.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
6.2 生态平衡教学目标:学习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的定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的维持。
第七章:人体生理7.1 人体器官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5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A、白喉B、色盲C、出血热D、沙眼2、遗传变异对生物本身的意义是()A、能培育出新的品种B、能使后代发生变异C、能把性状传给后代D、既保持种族的延续,又能使后代适应变化了的环境3、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原鸡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
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生长现象的特征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新陈代谢的特征4、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A、优良的性状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C、变异的性状D、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5、下列那种性状是不能遗传的()A、血友病B、白化病C、色盲D、伤疤6、有些现存的动物仍与它们在一百万年以前生存的形式几乎相同,这一现象最好用什么来解释?()A、这些动物一直发生着变异B、这些动物用有性生殖来繁殖C、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D、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7、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B、腊梅花是黄色的C、无光下生长的韭菜呈黄色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8、下列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A、血友病与白化病B、色盲与先天性愚型病C、糖尿病与坏血病D、苯丙酮尿病和白化病9、我国某些闭塞山村的村民智力极为低下,成为“傻子村”,其主要原因是()A、营养不良B、教育落后C、有地方病D、近亲结婚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C、羊有角,马没有角D、父母胖,女儿瘦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B、父亲高,儿子矮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12、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A、高杆水稻种的矮秆(抗倒伏)的变异B、从野生猪到家猪的变异C、从原鸡到肉用鸡的变异D、玉米白化苗的变异13、下列各项不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B、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C、茉莉的红花和白花D、绿韭菜与韭黄14、一块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亡了,其根本原因是()A、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养料C、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水分D、幼苗生长的地方光照不足15、对生物个体而言,所谓有利变异是指()A、对所有生物有利的变异B、对生物个体生存有利的变异C、对人类有利的可遗传变异D、对人类不利的不可遗传变异16、一只雌猫一次产了3只小猫。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1.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1.1科学思维特点(观察、归纳、假设、实验、推理)1.2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统计法)1.3科学研究过程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2.1物质的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3物质的分类3.生物多样性与进化3.1物种的多样性3.2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3.3进化过程与证据4.细胞与生物4.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2细胞的组成与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3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新陈代谢、自我复制)5.粒子运动与热学知识5.1粒子模型(固体、液体、气体的粒子排列与运动)5.2温度与热量5.3热学性质(导热、热膨胀、热传递)6.声与光6.1声的产生与传播6.2光的产生与传播6.3光的反射与折射7.地球与地理知识7.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自转、公转)7.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7.3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层、水圈、岩石圈、生物圈)8.物质的变化与反应8.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8.2物质的变化与守恒8.3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9.生物与环境9.1生态系统与生物圈9.2生物的功能与适应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9.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科学技术与社会10.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0.2科学技术的应用(医学、农业、能源)10.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问题以上是七年级科学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这个提纲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提纲 填空版)范文
第1章科学入门读数材料1科学并不神秘1.1 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
2观察与实验2.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
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3.3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
3.4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
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3.6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八年级全册生物每课知识点
八年级全册生物每课知识点由于每个学校和地区所教授的生物知识点略有不同,因此本文将对八年级生物全册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节:细胞1.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而真核细胞则具备这些结构。
1.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1.3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部分,是掌控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1.4 细胞的分裂: 有两种形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的常见分裂方式,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第二节:生命的起源2.1 生命起源的假说:化学进化假说、自然选择假说、着陆假说,火山喷发假说和深海热泉假说。
2.2 生命分子: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3.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总和。
3.2 生物分类的等级:种、属、系、门、纲、目等。
3.3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区域。
3.4 生物的适应性:适应性是指生物适应环境以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第四节:生物与环境4.1 生物与生态系统:生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和生态平衡的概念等。
4.2 生态平衡:指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以稳定的比例存在,不会出现灭绝或过度繁殖现象的生态环境。
4.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涉及到物种、种群和个体的适应现象等。
第五节: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命要素5.1 水的功能和生物所需的水量: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5.2 空气的组成和作用:空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在燃烧、呼吸、传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3 食物的营养元素:食物是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内的一系列营养元素集合体。
第六节:遗传学基础6.1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包括基因规律、同等性原理和分离原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科学探究1.1 观察与实验学习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进行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临时切片制作,观察细胞结构。
1.2 调查与分析学习如何进行生物调查,了解周围生物的多样性。
进行生物种类的调查,记录并分析结果。
第二章:生物的细胞2.1 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并进行比较。
2.2 细胞的能量转换学习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分类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
进行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
3.2 生物的保护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进行生物保护的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生物保护活动。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功能4.1 人体器官的功能学习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如心脏、肺、肝脏等。
进行人体器官功能实验,观察器官的功能表现。
4.2 人体的调节系统学习人体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进行人体调节系统的实验,观察调节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殖与发育5.1 生物的生殖方式学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观察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了解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过程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成长发育。
观察生物的发育过程,了解发育的基本规律。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六章:植物的生态环境6.1 植物的适应性学习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沙漠、水域等。
观察不同植物的适应性特征,了解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6.2 植物的生态关系学习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包括竞争、共生、捕食等。
观察植物的生态关系实例,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七章:动物的生态环境7.1 动物的适应性学习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等。
观察不同动物的适应性特征,了解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直观法四、教学课时:4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问题探讨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思考讨论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情景1: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1.〖问〗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思考回答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
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
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感知大自然的力量》教案设计
《感知大自然的力量》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自然的力量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如地震、火山、洪水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力量的美丽和壮观。
1.3 教学活动观看自然力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美丽和壮观。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力量的看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二章:探索自然现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如彩虹、雷电、极光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如彩虹、雷电、极光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现象的美丽和神奇。
2.3 教学活动观看自然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美丽和神奇。
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探索自然现象的成因。
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第三章:体验自然的力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力量,如风力、水力等。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风力、水力等力量。
安排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力量。
3.3 教学活动组织户外活动,如放风筝、划船等,让学生体验自然的力量。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所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户外活动中保护自己和安全。
第四章:保护自然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自然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如空气、水、土壤等。
讲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污染、破坏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和经验。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7.3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 B)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 C )
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否 (4)水城县坡上草原上的全部植物
否
否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6)水城县坡上草原上所有的羊
否
是
(7)水城县坡上草原上所有的绵羊
2、种群的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 传给后代。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A. 36%和64%
C. 24%和72%
B. 57%和43%
D. 60%和40%
A=24% +1/2 X 72% = 60%
The End
已知 q2=640/(640十360)=0.64 , 因此 q = 0.8 又因为 p十q=1 因此 p=1—q=1—0.8=0.2 所以杂合子在群体中的概率为: 2pq = 2 X0.8 X0.2=0.32
●(三)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思考:(1)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能否发生变化? (2)导致种群中某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有哪些? 频率可变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等位 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 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物种形成 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种群的基因
1、种群概念:
7.2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一)1
A
B
C
D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原材料的具体过程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 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变异是不定向的
种群中出现大量 可遗传的变异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 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生物进化的实质 桦尺蛾工业黑化的实例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13.1% 26% 60.9% 26.1% 73.9%
第4年 14.7% 29.2% 56.1% 29.3% 70.7%
……
SS
10% 20% 70% 20%
基因 型频 率
11.5 % 22.9 % 65.6 % 23% 77%
Ss ss
基因 频率
S(黑)
升高 降低
Hale Waihona Puke s(浅) 80%2×AA+Aa
亲代基因型 的频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子代基因型 频率 子代基因频率
A( 30% ) A( 30% ) a( 30% ) a( 10% )
AA(36%) A ( 60% ) Aa( 48% ) aa( 16%) a( 40%)
哈迪-温伯格定律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 分别提出关于基因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 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 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 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五个条件是:1、种群很大 2、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 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 5、没有选择
初二生物上册月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月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生命现象、生命规律以及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
初二生物上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人体、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初二生物上册的月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1. 细胞与生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2 细胞的基本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作用、生命繁衍。
1.3 初级生物的组织结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2. 植物细胞2.1 细胞壁:组成、功能。
2.2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地方,制造有机物。
2.3 中心体与液泡:帮助细胞繁殖和排除废物。
3. 动物细胞3.1 线粒体:能量的产生与储存。
3.2 中心体与鞭毛:帮助细胞运动与感应。
3.3 球粒体与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
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4.1 人体骨骼系统:骨骼的组成、功能与保护作用。
4.2 人体循环系统:心血管的构造、心脏的工作原理、血液的循环。
4.3 人体呼吸系统:呼吸的过程、肺的结构与功能。
4.4 人体消化系统:食物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5 人体生殖系统: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生育过程。
5. 动物分类5.1 动物的分类方式: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5.2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昆虫的特殊身体结构、昆虫的生态作用。
5.3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分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和适应能力。
6. 生物圈与生态6.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
6.2 生态位:食物链、食物网与能量传递。
6.3 生物的适应性:环境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6.4 生物多样性:生物丰富度与物种保护。
7. 环境污染与保护7.1 环境污染的种类与影响: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
7.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3 个人责任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初二生物上册的月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到此结束。
希望这份总结对于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与影响环境的方式。
教学内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
1.2 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目标:掌握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教学内容:生物圈,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3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的作用。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第二章:生物的细胞2.1 细胞的概念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概念,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功能。
2.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教学目标:理解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过程,掌握细胞分裂与生长的结果。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裂与生长的结果。
2.3 细胞的分化与组织教学目标: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掌握细胞分化的结果,理解组织的概念。
教学内容: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组织。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3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分类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概念,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第四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4.1 生物的生殖方式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4.2 生物的发育过程教学目标:理解生物的发育过程,掌握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的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4.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掌握遗传与变异的特点。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教案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教案第一章:生物适应性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适应性的定义与概念2. 理解生物适应性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3. 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及表现1.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的定义与概念2. 生物适应性的重要性3. 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及表现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的定义与概念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及表现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概念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实例的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价值2.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层次2. 理解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3. 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2.2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层次2.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层次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作用与价值的认识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与措施的认识第三章:生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3.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关系2. 掌握生物适应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3. 分析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 生物适应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3. 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的认识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作用的认识第四章:生物适应性的进化机制4.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适应性的进化机制2. 理解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性的关系3. 掌握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例及表现4.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的进化机制2. 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性的关系3. 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例及表现4.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的进化机制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性的关系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例及表现4.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性关系的认识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进化实例及表现的认识第五章:生物适应性的应用与实践5.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掌握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实践方法3. 探讨生物适应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5.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实践方法3. 生物适应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5.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实践方法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5.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认识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第六章:生物适应性的生态学意义6.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生物适应性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 分析生物适应性在生态学研究的应用6.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生物适应性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 生物适应性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6.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知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对生态平衡影响的理解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生态学研究中应用的认识第七章:生物适应性的伦理与法律问题7.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性相关的伦理问题2. 掌握生物适应性相关的法律知识3. 探讨生物适应性伦理与法律问题的实际案例7.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相关的伦理问题2. 生物适应性相关的法律知识3. 生物适应性伦理与法律问题的实际案例7.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相关的伦理问题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相关的法律知识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伦理与法律问题的实际案例7.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相关伦理问题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伦理与法律问题实际案例的认识第八章:生物适应性的未来挑战8.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适应性面临的全球性挑战2. 掌握生物适应性研究的新进展3. 探讨生物适应性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色8.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面临的全球性挑战2. 生物适应性研究的新进展3. 生物适应性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色8.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面临的全球性挑战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研究的新进展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色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研究新进展的掌握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未来可持续发展角色的认识第九章:生物适应性的跨学科研究9.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适应性的跨学科研究方法2. 掌握生物适应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3. 探讨生物适应性跨学科研究的未来趋势9.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的跨学科研究方法2. 生物适应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3. 生物适应性跨学科研究的未来趋势9.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的跨学科研究方法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跨学科研究的未来趋势9.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在不同学科领域应用的认识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适应性跨学科研究未来趋势的认识第十章:生物适应性的教育与普及1. 理解生物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生物适应性的普及传播方法3. 探讨生物适应性教育与普及的实践案例10.2 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2. 生物适应性的普及传播方法3. 生物适应性教育与普及的实践案例10.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性的普及传播方法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适应性教育与普及的实践案例10.4 教学评估1.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适应性的定义与概念:理解生物适应性是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生物体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调整。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生物的特征1.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定义。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1.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理解细胞的功能,如保护细胞、物质交换、遗传信息的存储等。
2.2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的保护、物质交换和遗传信息存储的机制。
2.3 教学活动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1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遗传和变异的定义及其关系。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的原因。
3.3 教学活动通过遗传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遗传现象。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变异的原因。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与进化4.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4.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4.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原则。
通过进化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第五章:生物的生态系统5.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如生物群落、生物圈等。
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功能。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第六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6.1 教学目标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实例。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1.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
以下是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细胞结构: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新陈代谢: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即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长与发育: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来实现个体的增大和结构的复杂化。
●遗传与变异: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够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异。
●应激性: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种特性被称为应激性。
●繁殖:生物能够通过有性或无性的方式繁殖后代,保证物种的延续。
●适应与进化: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进化。
1.2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
以下是生物分类的常用方法:●基于形态结构:这是最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根据生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分类。
●基于生理功能:这种方法侧重于生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方式,如光合作用、呼吸方式等。
●基于遗传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比较DNA序列的相似性来进行分类的方法越来越普遍。
●基于进化关系:这种方法通过研究生物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如基于系统发育树的分类。
●多标准综合分类:在现代生物学中,往往采用多种标准综合考虑,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分类结果。
通过这些分类方法,生物学家能够将数百万种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界、门、纲、目、科、属和种,以便于研究和理解生物多样性。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其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结构。
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的细胞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同时,细胞也具有统一性,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这些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农业生产性投资评估指南
农业生产性投资评估指南第1章投资评估概述 (4)1.1 投资环境分析 (4)1.1.1 政策环境 (4)1.1.2 市场环境 (4)1.1.3 技术环境 (4)1.1.4 资源环境 (4)1.2 投资目的与意义 (4)1.2.1 投资目的 (4)1.2.2 投资意义 (4)1.3 投资评估流程与方法 (4)1.3.1 投资评估流程 (5)1.3.2 投资评估方法 (5)第2章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5)2.1 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 (5)2.2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2.3 农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6)第3章投资项目选择与定位 (6)3.1 投资项目类型与特点 (6)3.1.1 农业生产项目类型 (6)3.1.2 项目特点 (7)3.2 投资项目选择标准 (7)3.2.1 市场需求 (7)3.2.2 投资回报 (7)3.2.3 技术可行性 (7)3.2.4 资源利用 (7)3.2.5 环境影响 (7)3.2.6 政策支持 (7)3.3 投资项目定位策略 (7)3.3.1 明确投资目标 (7)3.3.2 优化产业结构 (7)3.3.3 创新经营模式 (7)3.3.4 提升产品质量 (8)3.3.5 强化品牌建设 (8)3.3.6 拓展销售渠道 (8)3.3.7 加强技术创新 (8)3.3.8 重视人才培养 (8)第4章财务分析 (8)4.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4.1.1 投资估算 (8)4.1.2 资金筹措 (8)4.2 成本分析 (8)4.2.2 间接成本 (8)4.2.3 成本控制 (8)4.3 收益预测与风险评估 (9)4.3.1 收益预测 (9)4.3.2 风险评估 (9)4.3.3 财务评价指标 (9)第5章技术与设备评估 (9)5.1 技术成熟度与适用性 (9)5.1.1 技术成熟度分析 (9)5.1.2 技术适用性评估 (9)5.2 设备选型与配置 (9)5.2.1 设备选型原则 (9)5.2.2 设备配置方案 (10)5.3 技术与设备更新换代策略 (10)5.3.1 技术更新策略 (10)5.3.2 设备更新换代策略 (10)5.3.3 技术与设备协同更新 (10)5.3.4 更新换代资金保障 (10)第6章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10)6.1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10)6.1.1 劳动力需求预测 (10)6.1.2 劳动力供给分析 (10)6.1.3 人力资源缺口分析 (10)6.2 人员结构与素质要求 (10)6.2.1 人员结构分析 (11)6.2.2 素质要求 (11)6.3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1)6.3.1 招聘与配置 (11)6.3.2 培训与发展 (11)6.3.3 绩效管理 (11)6.3.4 薪酬福利 (11)6.3.5 劳动关系 (11)第7章环境影响评估 (11)7.1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7.1.1 土壤与水资源影响 (11)7.1.2 生物多样性影响 (11)7.1.3 气候变化影响 (12)7.1.4 景观与生态功能影响 (12)7.2 环保措施与治理方案 (12)7.2.1 土壤保护与治理 (12)7.2.2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12)7.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12)7.2.4 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 (12)7.3.1 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12)7.3.2 环保部门审批与监管 (12)7.3.3 环保设施与措施落实 (13)7.3.4 环保教育与培训 (13)第8章市场风险评估 (13)8.1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3)8.1.1 行业竞争格局 (13)8.1.2 竞争对手分析 (13)8.1.3 市场份额分布 (13)8.2 市场风险识别与评估 (13)8.2.1 市场需求风险 (13)8.2.2 市场价格风险 (13)8.2.3 市场供应风险 (13)8.2.4 政策法规风险 (14)8.3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14)8.3.1 市场需求风险应对策略 (14)8.3.2 市场价格风险应对策略 (14)8.3.3 市场供应风险应对策略 (14)8.3.4 政策法规风险应对策略 (14)第9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4)9.1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 (14)9.1.1 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14)9.1.2 组织部门设置 (14)9.1.3 人员配置 (15)9.2 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 (15)9.2.1 管理体系 (15)9.2.2 制度建设 (15)9.3 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 (15)9.3.1 项目进度管理 (15)9.3.2 项目质量管理 (15)9.3.3 风险管理 (15)9.3.4 沟通协调 (15)9.3.5 监控与评估 (15)第10章投资评估报告撰写 (16)10.1 报告结构与内容要求 (16)10.1.1 封面与目录 (16)10.1.2 摘要 (16)10.1.3 项目背景与投资目标 (16)10.1.4 评估方法与指标 (16)10.1.5 投资分析 (16)10.1.6 风险评估 (16)10.1.7 财务评价 (16)10.1.8 经济评价 (16)10.1.10 结论与建议 (16)10.2 数据分析与图表展示 (16)10.2.1 数据分析 (16)10.2.2 图表展示 (17)10.3 结论与建议部分编写技巧 (17)10.3.1 结论部分 (17)10.3.2 建议部分 (17)第1章投资评估概述1.1 投资环境分析1.1.1 政策环境分析我国及地方在农业生产性投资领域的政策导向,包括农业支持政策、产业规划、投资鼓励措施等,为投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您好!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机制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物的适应性特点。
2.适应性形成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生物适应性的多样性。
2.生物适应性的多因素性。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生物在生命历程中会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生物适应性是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维持生命稳定的策略,是生命演化的结果。
2.生物适应性的特点不同生物在环境中对生存适应的方式各异,生物适应性的主要特点如下:(1)适应形式的差异性:生物因种类、生境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形式,如吸血鬼蝙蝠的特化吸血、哺乳动物的胎生、禽鸟的飞行等。
(2)适应能力的差异性:生物的适应能力是由其体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比如,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生存,而独特的鸮形目鸟类则拥有极高的和猎物捕食行为有关的适应能力。
(3)适应性的多重性:适应性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单一适应,还包括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多重适应性。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红光和远红外光,以便在夜间更好地开花和授粉。
它们还能在强烈阳光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适应土壤中不同的营养条件。
3.适应性形成的机制适应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通常,适应性形成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选择: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适应性的形式存活下来,称为自然选择。
适应性优良的个体很可能会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
(2)基因突变:基因是影响生物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基因突变,生物的基因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更新,从而对环境更好地适应。
(3)物种交替:随着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群体的分化,新形成的物种往往具备更好的适应性。
(4)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是适应性形成的重要机制。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是构成生物群落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生命生命的教案设计
生命生命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概念与价值1.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本质,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1.2 生命的价值:探讨生命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
1.3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简述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历程。
第二章:生命的多样性2.1 生物分类: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分类体系。
2.2 生物的多样性:探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三章:生命的延续与繁衍3.1 生物的生殖:介绍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3.2 生物的发育:讲解生物的发育过程,生长与衰老的现象。
3.3 生物的遗传:解释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第四章:生命的适应与进化4.1 生物的适应性:探讨生物如何适应环境,适应性进化的实例。
4.2 生物的进化: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
4.3 生物的灭绝:介绍生物灭绝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五章:生命的保护与利用5.1 生物的保护:探讨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2 生物资源的利用:讲解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3 生物伦理:介绍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生物实验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第六章:生命的奥秘与探索6.1 生物科学的新发现:介绍生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基因编辑技术。
6.2 生命的极限:探讨生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如深海生物、高山植物。
6.3 生命的未来:展望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如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
第七章:生命的心理健康7.1 生物与心理健康:讲解生物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压力、激素水平。
7.2 生物与情绪:探讨生物如何影响情绪,如神经递质的作用。
7.3 生物与行为:介绍生物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如睡眠、饮食习惯。
第八章:生命的疾病与治疗8.1 生物与疾病:讲解生物因素导致的疾病,如遗传病、传染病。
8.2 生物治疗:介绍生物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大作用教案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大作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定义和特点。
讨论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水循环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植物来理解植物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植物的光合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讨论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如氧气产生、有机物合成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和问题。
第三章:植物的生态系统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食物链的基础、物种多样性等。
讨论植物对土壤质量、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观点和问题。
第四章: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和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讲解植物对人类食物、药物、材料等方面的贡献。
讨论植物在环境保护、气候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五章:保护植物资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讲解保护植物资源的原因和意义。
讨论保护植物资源的措施和方法,如植树造林、限制非法采伐等。
贵州省铜仁地区《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贵州省铜仁地区《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C.蛇→昆虫→青蛙→草D.草→昆虫→细菌和真菌2.下面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汉江河B.牛头山C.十堰市D.一群牛3.下列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B.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植物落叶B.生石花开出美丽的小黄花C.钟乳石慢慢长大D.绿豆发芽5.2010年春季云南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
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6.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以下实例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B.竹节虫形态与枝条相似C.蚂蚁利用触角传递信息D.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假期的一天中午进行了田野动物调查,他们所做的下列调查记录中与实际不符的一项是( )A.在石块、落叶的下面有鼠妇B.蚯蚓大多生活在潮湿松软的土壤里C.猫头鹰捕食老鼠D.喜鹊将巢建在大树的树杈上8.“鱼菜共生”养殖体系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目的。
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某类生物,能将水中排泄物等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该类生物属于此生态系统的( )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9.12月9日,由深石集团打造的碳中和社区“生物圈三号”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发出“全球零碳社区发展倡议”。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总和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10.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细菌B.玉米C.人D.病毒11.不属于生物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B.蘑菇C.珊瑚D.珊瑚虫1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符合“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一项是()A.饿虎扑食B.汗流浃背C.气喘吁吁D.望梅止渴13.“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是立夏的三个主要物候特征,标志着夏天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生物的多样性姓名:日期: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多个方面,对水分、温度、光照等都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征。
如沙漠地区的植物根深而叶小或变成刺,以适应干旱环境;热带地区的植物,阔叶常绿、板状根适应多雨高温坏境。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保护色: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一致,有利于隐藏自己,便于捕食或逃避敌害。
如变色龙、青蛙的体色。
(2)拟态:动物身体的形状与周围物体的形状极为相似。
如竹节虫的形状像细竹枝就是典型的拟态。
(3)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另外,动物在防御方面还有静止不动(假死)、转移攻击部位、释放化学物质等适应性行为。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之间互相对方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如桃树为蜜蜂提供密源食物,蜜蜂为桃树传粉以便繁殖。
2.食物链关系:一种生物的生存为另一种生物提供食物,协同进化,如,草→羊→狼,任何一方数量的增减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所以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3.物种的诞生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改变这个规律,但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给人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4.我国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大熊猫、扬子鳄等。
植物资源:珙桐、银杏、银杉、水杉、桫椤等。
注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的灭绝,也就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丢失,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善待生物,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作业部分】1.青蛙背部皮肤是色,腹部是色,这种颜色与其生活环境的颜色大致相同,称为,有利于青蛙捕捉昆虫和逃避敌害,这是一种对的适应。
你还知道其他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吗?举两个例子:。
空中,伸展身体时便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适应性并不是的。
3.竹节虫的外形和体色都像竹子,这是利于它和。
4.大多数生物的灭绝是因为丧失了而造成的。
5.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的息息相关,我们应当保护生物的和。
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特别是为了保护和具有代表性的。
7.很多生物在外形上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如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分析下列生物的特征,判断各属于哪一种类型。
(填选项代号)(1)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2)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3)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A、保护以B、警戒色C、拟态8.下列动物有哪些相应的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A.鸭嘴兽①能飞的哺乳动物B.蝙蝠②跟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袋鼠③卵生的哺乳动物D.东北虎④我国特产的珍贵哺乳动物E.大熊猫⑤母兽有育儿袋F.黑猩猩⑥终生生活在海洋里G.鲸⑦能捕食鹿、野猪等动物9.在青草丛中的蝗虫的体色为绿色,而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的体色为灰黄色,这种现象的生物学上称为()A、应激性B、适应性C、拟态D、警戒色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11.仙人掌的叶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生存于何种环境下?()A、缺日光B、缺养分C、缺水D、温度太低12.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水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植物向有光的地方生长1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什么是最有效的措施?()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B、将动物领养回家C、建立自然保护区D、建立种质库14.下列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森林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生物入侵15.建立长白山、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自然生态环境B、发展林业资源C、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动物D、建立旅游点16.20世纪以来,造成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增多B、天敌过多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D、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差17.我国特有的珍贵裸子植物,并素有“植物中的熊猫”美称的植物是()A、水杉B、银杉C、银杏D、珙桐18.我国特有的珍贵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象”的是()A、狗熊B、金丝猴C、麋鹿D、大鲵19.对适应的理解中,有错误的是()A、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有一事实上的适应性B、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不同C、适应都是相对的D、生物永远能适应环境20.下列各项中,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的是()A、保护不同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B、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C、研究珍贵的动植物D、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21.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里的大耳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22.哪一种是我国特产的确世界著名观赏植物—“鸽子树?”()A、珙桐B、银杉C、银否D、金钱松2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是()A、乱砍滥伐,围湖造田B、任意排放生活污水C、使用一次性木筷D、以上三项都是2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的适应性的例子?()A、缺氧时植株矮小B、秋末树木纷纷落叶C、许多鱼类北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D、免遇敌害时快速奔跑25.“如果因某种原因,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会影响到桃树的繁殖”这句话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A、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蜜蜂的活动B、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存关系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这句话只是假设,蜜蜂与桃树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26.不会造成某些生物生存条件急剧恶化的人类行为是()A、乱砍滥伐森林B、随意开荒C、无了制地排放污染物D、退耕还林27.把四株相同的蚕虫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①和③28.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A、大熊猫B、扬子鳄C、珙桐D、衣藻29.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是因为蚯蚓哪一功能受阻?()A、消化B、呼吸C、排泄D、生殖30.我国的、、、等10多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网。
31.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帮可推论其觉器官可能会退化。
32.生活在南美洲的臭鼬,它对天敌能放出难闻的气体,某种蝶类翅上的斑纹酷似食肉动物的眼睛,能避免鸟类捕食。
这些都是对的适应。
33.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羽毛为纯白色,一到夏天就换成棕褐色,与夏季苔原的班驳色彩很相近,雷鸟羽毛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是一种的表现。
34.以下是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请根据分析回答。
(1)非法捕捉野生动物或滥杀濒危动物的行为称为()A、坏栖息地B、偷猎C、污染D、圈养(2)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将()A、灭绝B、濒危C、可再生D、受到威胁根据数据解释:哺乳动物、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造成这些原因的主要和为有哪些?(4)画图:画一个可以比较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条形图。
纵轴表示每一种动物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35.白天,沙漠中的蝎子往往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避役(变色龙)会随环境改变体色,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36.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知识,推测飞蛾和蚯蚓对光分别表现出何种行为?此实验说明:(1) (2) 3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现象是当胚芽在生长中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
(2)图乙如果,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
(3)图丙将胚芽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将。
(4)图丁用锡箔小帽遮住胚芽下端露出尖端,胚芽将。
(5)比较图甲和图乙,这两个实验的不同条件即变量是。
(6)比较图甲和图乙,这两个实验的不同条件即变量是。
39.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入其中,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放置几天等种子长出芽和根,再过几天将瓶横放,观察现象。
该实验现象是当玻璃瓶正立里,根向生长,当玻璃瓶横放时,根向生长。
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40.阅读下面的资料,试解释桦尺体色变化的原因。
贡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在这一地区采集了数面只桦尺蛾标本,发现大多数桦甸市尺蛾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
100年以后,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层层煤灰把树干染成黑色。
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此采集桦尺蛾标本,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次采集的标本中,深色桦尺蛾成了多数,浅色的成了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一些生物学家来些地考察,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和深色的桦尺蛾同时放在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发现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后,浅色的桦尺,浅色的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多数深色桦尺蛾都躲过了灾难。
现在,你能解释桦尺蛾经过100年的变化,体色改变的原因吗?30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右图所示),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
在其41.把泥土按中A坡上种上草皮。
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
两个坡面的水流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流失。
而裸露的地面没有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2)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的等不合理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3)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水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上游的天然林,几万林业工人由伐木者变为育林者。
这项措施对上游地区来说,主要是为了()A、改善大气质量B、降低当地气温的日夜差,从而减少洪灾C、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D、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