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深入解析蛋白质表征研究的实验步骤

深入解析蛋白质表征研究的实验步骤

深入解析蛋白质表征研究的实验步骤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分子之一,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的结构鉴定是生物药物领域中的关键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将深入解析蛋白质表征研究的实验步骤,带您了解蛋白质结构鉴定的过程。

步骤一:蛋白质纯化蛋白质表征研究的第一步是蛋白质的纯化。

由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复杂性,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将目标蛋白质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离心、层析、电泳等。

离心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离,层析则可以根据蛋白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离介质,电泳则可以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

图1。

步骤二:蛋白质结构预测在蛋白质表征研究中,蛋白质结构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算法预测,可以得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及可能的折叠方式。

这些预测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图2。

步骤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蛋白质表征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质谱仪的高精度测量,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和组成。

质谱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如质谱图谱、质谱成像等,对蛋白质进行全面的表征。

同时,质谱分析还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修饰和变异,为蛋白质结构鉴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步骤四:核磁共振(NMR)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蛋白质表征研究中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核磁共振仪的测量,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原子间距离、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从而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核磁共振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非破坏性的特点,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动态性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五: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蛋白质表征研究中最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制备成晶体,并通过X射线的衍射测量,可以得到蛋白质的高分辨率结构。

X射线晶体学可以提供蛋白质的原子级别的结构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六:电子显微镜(EM)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是蛋白质表征研究中新兴的结构鉴定方法之一。

gst纯化蛋白步骤

gst纯化蛋白步骤

gst纯化蛋白步骤GST纯化蛋白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它利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亲和性,将GST标签蛋白与GST结合亲和树脂进行结合,然后通过洗脱,最终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GST纯化蛋白的详细步骤。

1.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首先需要在目标蛋白编码基因的N端或C端加上GST标签,通常选择GST-N和GST-C两种方式。

将GST标签与目标蛋白基因连接后,将其插入合适的表达载体中。

2.转化宿主细胞:将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适合的宿主细胞中,常用的宿主细胞有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等。

3.表达目标蛋白:宿主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大量重组蛋白。

常见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培养基的选择和添加诱导物等。

4.细胞破碎:培养得到丰富的重组蛋白的细胞后,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将细胞破碎。

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破碎、高压均质破碎、冻融法和溶菌酶法等。

5.蛋白纯化:将细胞破碎液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残余细胞碎片。

接下来,将蛋白样品加入含有GST结合亲和树脂的柱子中,通过亲和吸附,在树脂上富集GST标签蛋白。

6.洗脱纯化蛋白:使用合适的洗脱缓冲液,可以脱离与亲和树脂结合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并洗脱纯化的目标蛋白。

一般使用还原性缓冲液,可将目标蛋白从GST结合亲和树脂上彻底洗脱。

7.蛋白质浓缩:通过合适的方法,如超滤、溶液浓缩装置等,使纯化的目标蛋白浓缩到较高浓度。

8.纯化蛋白的分析:对纯化的目标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其纯度和分子量等指标。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GST标签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的选择和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和所需纯度等要求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纯化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进行GST纯化蛋白的实验有所帮助。

MBP 蛋白纯化

MBP 蛋白纯化

1 诱导
预表达
5mlLB+100μL菌,37℃摇到OD=0.4~0.6(约2到3小时);
加IPTG(1M IPTG一般2.5μL,可多设几个浓度);
取样0h,2h,4h,6h,过夜;每次1ml
离心菌液,加20μL loading,沸水煮,跑胶检测
大量表达后菌液处理
12000rpm,2min,4℃,收集菌体;
CB洗1~2两次,10000 rpm,2min,4℃,
加CB重悬(100ML菌液一般2ML,可根据自己菌的多少和所需蛋白的浓度改变);
然后超声或者冻融:
10000 rpm,20min,4℃,上清就是你要的啦(如果是第一次做可留一点检测上清中是否有你的蛋白,不要全部纯化啦)
MBP 蛋白纯化
一、溶液:
CB (Column buffer):50ml
配方:
1M Tris-HCl pH 7.4 1ml
NaCl 0.585g
0.5M EDTA 100ul
Elution buffer:
50ml CB + 0.158g麦芽糖
二、纯化步骤
1、200ul beads 短离心,弃上清(15s)
2、用1ml CB 重悬,洗两次10000rpm
3、重悬在200ul CB中
4、加入200ul 粗提蛋白(上清)
5、4℃混匀60min,离心1min,弃上清
6、用1ml CB 重悬洗一次。

7、加入elution buffer,4℃混匀30 min
8、离心1min,取上清。

9、重复1次。

三、回收beads
1、水3倍体积
2、0.1% SDS 3倍体积
3、水1倍体积
4、CB 3倍体积
保存在20% 乙醇,4℃.。

提取纯化蛋白实验报告

提取纯化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提取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蛋白质纯化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蛋白质提取纯化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提取纯化是指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目标蛋白,并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步骤,去除其他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杂质,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实验中常用的提取纯化方法有:细胞破碎、抽提、沉淀、分级、除盐、浓缩等。

三、实验材料1. 生物材料:细胞、组织、血清等。

2. 试剂:盐酸、稀SDS、有机溶剂、稀碱、硫酸铵、透析袋、超滤膜、Ni柱等。

3. 仪器:匀浆机、离心机、电泳仪、凝胶层析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前处理:根据生物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细胞破碎方法,如动物细胞用匀浆机、组织捣碎机或超声波;植物细胞用石英砂研磨或纤维素酶处理;微生物用超声振荡、研磨、高压、溶菌酶、细胞自溶等。

2. 抽提:根据蛋白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抽提方法。

可溶蛋白用盐酸、脂蛋白用稀SDS或有机溶剂、不溶蛋白用稀碱进行抽提。

抽提原则为少量多次。

3. 粗提:去除糖、脂类、核酸及大部分杂蛋白,并将蛋白浓缩。

常用方法有沉淀法(核酸沉淀法、蛋白沉淀法、选择变性)、分级法(盐析或有机溶剂)。

4. 除盐和浓缩:去除蛋白质中的中性盐,常用方法有透析法、分子筛;浓缩方法有反透析、冻干、超滤等。

5. 精细分离:采用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蛋白质进行精细分离。

6. 鉴定: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蛋白质的纯度和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成功提取纯化了目标蛋白,并进行了鉴定。

2. 结果分析:根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目标蛋白的纯度达到90%以上,活性得到验证。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细胞破碎方法、抽提方法和分离纯化方法对蛋白质的提取纯化至关重要。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技巧,如防止蛋白质降解、避免氧化等。

蛋白质纯化实验技术报告

蛋白质纯化实验技术报告

蛋白质纯化实验技术报告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在维持生命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纯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蛋白质的纯化目的、方法选择、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纯化目的二、方法选择蛋白质的纯化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盐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逆流层析等。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溶液条件和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实验步骤1.细胞破碎和初步纯化:将含有目标蛋白质的细胞悬液经离心分离细胞碎片,得到上清液,进行初步纯化。

2.过滤和沉淀:使用滤膜或沉淀物去除杂质,得到蛋白质溶液。

3.层析纯化:根据蛋白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层析柱,如离子交换柱、亲和柱等,进行层析纯化。

4.打破和再层析:对于较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可以使用还原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打破蛋白质复合物,然后再次进行层析纯化,以提高纯化效果。

5.纯化评价: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质谱等方法对纯化后的蛋白质样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纯度和活性。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所选纯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判断所得纯化样品的纯度和活性。

同时,还需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纯化效果。

五、结论本实验采用了其中一种纯化方法成功地获得了目标蛋白质的高纯度和高活性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化性质分析。

结果表明,所选的纯化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以应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蛋白质纯化实验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

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纯化效果的评价和结论,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蛋白质纯化实验步骤

蛋白质纯化实验步骤

蛋白质纯化实验步骤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纯化是一个关键步骤,可以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并去除杂质。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实验步骤。

一、样品制备在开始蛋白质纯化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细胞提取物、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等。

样品制备的关键是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杂质的污染。

二、离心将样品进行离心,以去除细胞碎片和细胞核等大颗粒物质。

离心过程中,可以根据颗粒物质的大小和密度来选择合适的离心条件,如转速、离心时间等。

三、初步分离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取出,进行初步分离。

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分离技术,如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大小等特性进行分离,从而使目标蛋白质得到部分纯化。

四、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通过利用目标蛋白质与某种亲和剂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纯化。

亲和剂可以是金属离子、抗体、配体等,可以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亲和剂。

五、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通过电场作用使蛋白质在凝胶中迁移,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来实现分离。

凝胶电泳可以用于检测和鉴定目标蛋白质,同时也可以用于纯化蛋白质。

六、柱层析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通过将样品溶液通过填充在柱子中的吸附剂层析,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柱层析可以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如离子交换柱、凝胶过滤柱等。

七、透析透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通过溶液之间的渗透压差来实现目标蛋白质的分离和杂质的去除。

透析可以用于去除一些小分子杂质,如盐类、小分子药物等。

八、浓缩浓缩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通过去除大量的水分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浓度。

常用的浓缩技术有深度过滤、超滤等,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颗粒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浓缩方法。

九、纯化验证在蛋白质纯化实验结束之后,需要对纯化后的目标蛋白质进行验证。

蛋白纯化CSM-昆虫细胞中蛋白表达与纯化

蛋白纯化CSM-昆虫细胞中蛋白表达与纯化

14.2 His 标签蛋白表达纯化1、把His 标签蛋白表达质粒,进行转化,转到大肠杆菌的感受态细胞BL21 中,冰上放置30min,加入新鲜的LB 培养基孵育大约1h,然后涂板,于37℃培养箱中进行过夜培养。

2、第二天,小心地挑取培养菌落中的单克隆,加入到10mL 的加有适当抗性的LB液体培养基中,放在37℃的摇床中培养过夜。

3、把过夜培养的菌液倒入800mL 加有适当抗性的LB 液体培养基中,于37℃摇床中摇到大约OD600 值在0.6~0.8 之间,就可以拿出,把菌液放置于4℃冷却菌液20~30min。

4、在超净台中,加入诱导剂IPTG 至终浓度0.1mM,诱导蛋白表达,于18℃摇床中培养6-8h。

5、诱导完成以后,8000 rpm 离心10min,沉淀收集菌体。

6、在沉淀后的细菌菌体中,加入lysis buffer(10 mM 咪唑,300 mM NaCl,50 mMNaH2PO4,用NaOH 调节pH 值至8.0,蛋白酶抑制剂)中重悬,1g 湿重的菌体沉淀用5mL 的裂解缓冲液,进行超声破碎,然后12000rpm 离心20min,离心后取上清。

7、在上清中加入1 mL Ni-NTA beads 到4 mL 裂解液中,于4℃冰箱中轻轻地混合60 min 左右。

8、加入4 mL 的wash buffer(300 mM NaCl,20 mM 咪唑,50 mM NaH2PO4,用NaOH 调节pH 值至8.0,蛋白酶抑制剂),在冰上洗4 次,每次孵育10min。

9、加入elution buffer(250 mM 咪唑,300 mM NaCl,50 mM NaH2PO4,用NaOH调节pH 值至8.0,蛋白酶抑制剂)洗脱重组蛋白4 次,每次用500μl。

14.3 GST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1、把GST 标签蛋白表达质粒,进行转化,转到大肠杆菌的感受态细胞BL21 中,冰上放置30min,加入新鲜的LB 培养基孵育大约1h,然后涂板,于37℃培养箱中进行过夜培养。

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

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

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待改进)1、取适当相应蛋白高表达的动物组织提total-RNA。

2、设计蛋白表达引物。

引物要去除信号肽,要加上适当的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

3、RT-PCR,KOD酶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c DNA.4、双酶切,将cDNA.克隆入PET28/32等表达载体。

5、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菌中扩增,提质粒。

6、将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挑菌检测并保种。

表达菌株如Bl21(DE3)、Rosetta gami(DE3)、Bl21 codon(DE3)等。

7、蛋白的诱导表达。

1)将表达菌株在3ml LB培养基中摇至OD=0.6左右,加入IPTG,浓度梯度从25μM到1m M。

37度诱导过夜(一般3h以上即有大量表达)。

2)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注:目的蛋白包涵体表达量一般会达到菌体蛋白的50%以上,在胶上可以看到明显的粗大的条带。

动等原因,要及时调整。

溶液由浑浊变清透,由粘稠变不粘稠表明裂解完成(后面3000转离心时,如果沉淀少说明裂解的好)。

5.超声波破碎仪工作30分min要休息5min(即关闭总电源开关)。

注意:1.如果纯化的蛋白较易被蛋白酶降解,在超声裂解之前要加蛋白酶抑制剂(PMSF),PMSF工作浓度为1%。

2.如不能判断是否裂解完全,就按上述条件裂解60分钟,60分钟足够裂解。

8、取得上清1)将破碎好的溶液收集到50ml离心管中。

10000rpm,15min,4°离心。

沉淀为包涵体、细胞碎片和未破碎的细胞。

轻轻的将上清倒出,尽量不要倒出沉淀。

(此时可以测量一下pH值,pH值最好在7.5左右。

平衡buffer的pH是7.8左右,裂解后上清就会在7.5左右。

)9、纯化上清---摸洗脱条件。

1)镍柱处理。

将1ml镍柱吸入空层析管中,待其中的液体流完后加入平衡缓冲液3ml。

2)将10ml上清加到已经平衡过的NI柱上,并将过柱的样品重复上样3次。

(若是流速慢可以在柱子下面加一个针头,或者用1ml 的枪将胶体吹散。

蛋白可溶表达与纯化的详细实验过程

蛋白可溶表达与纯化的详细实验过程

蛋白可溶表达与纯化的详细实验过程2010年02月27日星期六09:02丁香园chrispp作品。

一、证明目的蛋白有表达1、挑取一单菌落接种于含氨苄(Amp,终浓度为100g/mL)的3mL液体LB培养基中37℃,250rpm培养过夜。

2、将过夜培养菌液以1:100转接于含上述抗生素的100mL液体LB中,37℃,250rpm,3.5h (大量培养至OD600=0.6左右)。

3、取出1mL菌液为未诱导的电泳对照,剩余培养液加入诱导物IPTG至终浓度为1mmol/L,继续振荡培养4h。

4、以未诱导菌液与IPTG诱导后菌液作对比,SDS-PAGE检测。

结果如下:图11:pET-32aA3未诱导,2:pET-32aA3未诱导,3:pET-32aA3诱导后,4:pET-32aA3诱导后二、表达的情况,是可溶还是沉淀1、将上述的37℃诱导菌液离心(4℃,12000g,5min),弃上清(LB培养液),沉淀重悬于0.9%NaCl溶液洗菌。

2、将重悬于0.9%NaCl的菌体溶液离心(4℃,12000g,5min),弃上清(0.9%NaCl洗菌液),得菌体,称菌体重量,重悬于8mL PBS(pH7.0)缓冲液,缓冲液用量根据50~100mg/mL的菌液终浓度。

3、超声破菌:冰浴条件下,超声波破碎大肠杆菌,超声设置如下功率:400W,工作:15s,间隔:45s,全程时间:30min(30次左右)以菌液由白变透明,且不粘稠为依据(少量菌液用液氮反复冻融7次以上效果也不错,而且简单,但是DNA 出来后会粘稠,可能加dna酶后会好些,那样好离心,我是用接近最高转速离心的(没加dan酶),不然分不开)4、将超声波破碎的菌液离心(4℃,12000g,15min),分别收集上清和沉淀,各取1mL,加入1mL2×上样缓冲液,沸水浴10min,SDS-PAGE检测。

结果如下:图21:pET-32aA3诱导上清,2:pET-32aA3诱导沉淀三、探索可溶表达条件有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目标蛋白在上清也有表达,即存在可溶性的表达,但是量很少,大部分也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沉淀中),而包涵体的存在也证明了蛋白表达量很高,上清可溶蛋白的可操作性等因素都优于对包涵体蛋白的分离纯化,所以可通过探索可溶表达条件,最终来加大上清蛋白的含量,以利于下一步实验的进行。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原理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原理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原理蛋白原核表达纯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用于大量制备目标蛋白质。

该方法可以在原核细胞中直接表达目标蛋白,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以下将详细介绍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原理和步骤。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原理主要基于细菌细胞的生物特性。

在表达过程中,目标蛋白的基因会被插入到表达载体中,该载体会被转化到细菌细胞中。

转化后的细菌细胞会利用其自身的代谢机制表达目标蛋白。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构建表达载体。

在这一步骤中,目标蛋白的基因会被插入到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然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上。

第二步,转化细菌细胞。

在这一步骤中,经过构建的表达载体会被转化到细菌细胞中。

转化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电穿孔等物理方法进行。

第三步,培养表达菌株。

转化后的细菌细胞会被培养在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这些条件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

第四步,诱导表达。

在菌株达到一定的生长密度后,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诱导剂来诱导目标蛋白的表达。

诱导剂的选择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

第五步,收获细胞。

在表达过程中,细菌细胞会合成大量的目标蛋白。

可以通过离心等方法,将细菌细胞从培养基中收获下来。

第六步,裂解细胞。

收获的细菌细胞需要被裂解,以释放目标蛋白。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高压等物理方法,以及酶解等化学方法。

第七步,纯化目标蛋白。

裂解后的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

经过以上步骤,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过程就完成了。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制备目标蛋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在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目标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纯化实验方案与应用

蛋白质纯化实验方案与应用

蛋白质纯化实验方案与应用蛋白质纯化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初步纯化、分离和纯化以及终点纯化。

初步纯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简单的预处理步骤,如澄清、沉淀或去除其它成分来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基于目标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特征,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如沉淀、离心、过滤、超滤等。

分离和纯化是指将初步纯化得到的目标蛋白质进一步分离并提高纯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技术(如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凝胶电泳等)和电泳技术(如SDS-、IEF等)。

终点纯化是指通过一系列高级技术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如高效液相层析、透析、冰冻干燥等。

蛋白质纯化实验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

通过蛋白质纯化,可以制备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进而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探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

此外,蛋白质纯化也是生物医药制剂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确保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

另外,蛋白质纯化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酶、抗体、疫苗、血液制品等产品的制备。

在蛋白质纯化实验中,为了提高纯度和产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污染,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蛋白质纯化实验方案的示例:1.初步纯化-提取样品:将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溶解提取出来,去除其它成分。

-澄清:通过离心或滤过等方法去除大分子物质和固体杂质。

-浓缩:用浓缩设备或浓缩胶等方法将蛋白质溶液浓缩。

-洗脱:使用合适的缓冲液洗脱目标蛋白质。

2.分离和纯化-使用一种或多种分离技术(如色谱技术和电泳技术)将蛋白质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和特征,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如酸碱度、温度、流速等。

-根据分离结果,收集含有目标蛋白质的样品,排除不需要的成分。

3.终点纯化-使用高级技术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纯度。

-使用高效液相层析技术(如逆流层析、亲和层析等)和透析、冰冻干燥等方法进行终点纯化。

-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大肠杆菌系统蛋白表达纯化流程

大肠杆菌系统蛋白表达纯化流程

大肠杆菌系统蛋白表达纯化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用于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的微生物。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大肠杆菌系统蛋白表达纯化流程:1. 设计并合成目的基因:首先,需要根据所需的蛋白质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应的基因序列。

(完整版)1-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提取及纯化实验

(完整版)1-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提取及纯化实验

(完整版)1-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提取及纯化实验第一天1、配置LB培养基:酵母粉15g、胰蛋白胨30g、氯化钠30g,定容至3000ml。

调节PH至7.4(2M NaOH),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37℃保存。

分装成15瓶(每瓶200ml)。

2、接种(超净台要提前杀菌通风)取4瓶上述培养基,每瓶加200μlAMP(1:1000)、60μl菌液。

37℃过夜。

第二天1、扩大培养(超净台)4瓶扩至16瓶,每瓶培养基加200μlAMP,摇床培养1小时左右。

2、诱导(超净台)加40μlIPTG,加完后去除封口的除牛皮纸,扎口较松。

25℃摇床培养4小时。

3、离心获取菌体4℃,8000rpm离心25分钟。

注意配平。

4、超声波破碎菌体离心后去上清,向沉淀加入(600mlPB裂解液、300μl溶菌酶、3mlPMSF)。

将菌液转入2个烧杯中,冰浴超声波破菌,400W,75次,每次6秒,间隔2秒。

离心收集上清液。

600mlPB裂解液:20mM/L PB,10mM/L EDTA,5%甘油,1mM/L DTT,调节PH至7.4。

超声波破碎:首先用去离子水清洗探头,再将盛有菌液的小烧杯置于有冰水混合物的大烧杯中,冰水界面略高于菌液面即可。

探头浸没于菌液中,不可伸入过长。

注意破菌过程中由于冰的融化导致的液面变化。

5、抽滤(双层滤纸)洗胶(GST)。

将上述上清液抽滤,滤液与GST胶混合,磁力搅拌过夜。

第三天1、抽滤蛋白-胶混合液,滤液取样20μl,留电泳。

2、洗杂蛋白,用1×PBS+PMSF(1000:1)约400ml,洗脱若干次,用移液枪吸去上层泡沫(杂蛋白),至胶上无泡沫为止。

3、洗脱目的蛋白,洗脱液加50ml,分3次进行(15+15+15),每次加入后间歇搅拌,自然静置洗脱15分钟,抽滤,勿使胶干,合并洗脱液,取样20μl,留电泳。

用洗脱液调零,测OD280。

(OD值达到1.5为佳)4、将洗脱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应提前煮好),将透析袋置于2L透析液1中,加入磁珠置于4℃冰箱内磁力搅拌器上,4小时后换为透析液2。

蛋白表达纯化的实验原理

蛋白表达纯化的实验原理

蛋白表达纯化的实验原理蛋白表达与纯化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和生产各种蛋白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蛋白表达纯化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第一步:蛋白表达系统的选择蛋白表达系统是指用来制备和表达目标蛋白质的细胞或病毒载体。

常用的表达系统包括细菌、酵母、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等。

选择表达系统时需要考虑目标蛋白的性质、需求量和表达效率等因素。

第二步:构建表达载体表达载体是将目标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到细胞或病毒载体中,以实现蛋白表达的工具。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目标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然后与适当的载体连接。

第三步:细胞转染或感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染到细胞中,使目标蛋白基因在细胞内进行表达。

对于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可以通过转染的方式传递质粒DNA,而对于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可以通过热激转化或电穿孔等方法进行具体的转染。

第四步:培养表达细胞转染或感染后,需要将细胞培养到合适的条件下,以促进目标蛋白表达。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培养基、温度、氧气供应和营养物等。

此外,可以考虑添加特定的诱导剂或抑制剂,以调控蛋白表达的级别。

对于细菌目标蛋白表达,通常将细胞培养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以选择表达带有目标基因的细菌。

第五步:蛋白表达检测为了确定目标蛋白是否在细胞中表达,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Western blot、ELISA、原位杂交、荧光染色等。

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培养条件或表达载体的构建来提高蛋白表达的水平。

第六步:蛋白纯化蛋白纯化是从表达系统中提取和纯化目标蛋白的过程。

纯化步骤的选择取决于目标蛋白的性质和所需的纯度。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纯化、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大小排除层析、亲水性层析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亲和标签(如His标签、GST标签等)来辅助蛋白质的纯化。

第七步: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通过蛋白纯化后,需要对目标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

可以使用SDS-PAGE、Western blot、质谱分析等方法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纯度。

fap蛋白的纯化表达

fap蛋白的纯化表达

fap蛋白的纯化表达
FAP(Fasciitis-associated protein)蛋白的纯化表达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克隆:首先,需要将FAP基因克隆到合适的表达载体中。

这通常涉及PCR扩增FAP基因,并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

2. 转化:将含有FAP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合适的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3. 表达:通过诱导剂(如IPTG)诱导FAP蛋白的表达。

4. 裂解:收集细胞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裂解,释放出FAP蛋白。

5. 纯化:使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渗透层析等方法纯化FAP蛋白。

这通常涉及使用与FAP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配体,如抗体或标签蛋白。

6. 验证:通过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等方法验证纯化的FAP蛋白的纯度和身份。

注意:在进行FAP蛋白的纯化表达时,可能需要优化表达条件(如诱导时间、温度、IPTG浓度等)以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此外,还可能需要对纯化过程进行优化,以提高FAP蛋白的纯度和产量。

流式检测蛋白表达实验步骤

流式检测蛋白表达实验步骤

流式检测蛋白表达实验步骤
流式检测蛋白表达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或生物样品中特定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实验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流式检测蛋白表达实验步骤:
1.细胞或生物样品处理:首先,收集细胞或生物样品,并将其固定在适当的比例溶液中。

固定剂可以选择如甲醛、多聚甲醛或戊二醛等。

2.洗涤:将固定好的细胞或生物样品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3.通透化处理:使用通透化剂(如0.1% Triton X-100)处理样品,以便染料进入细胞内。

4.封闭:为了防止非特异性染色,需要使用封闭剂(如牛血清白蛋白)覆盖样品。

5.染色:将抗体(针对目标蛋白质的特定抗原决定簇)加入样品中,孵育一段时间,让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6.洗涤:再次洗涤样品,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7.荧光标记的二抗结合: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针对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使其与抗体结合。

荧光标记的二抗可以帮助检测目标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8.洗涤:再次洗涤样品,去除未结合的荧光标记二抗。

9.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样品放入流式细胞仪中,通过激光照射
样品,检测荧光信号。

流式细胞仪可以对每个细胞进行快速测量,并收集表达特定蛋白质的细胞。

10.数据分析:使用流式细胞仪配套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确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供的步骤仅供参考,实际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步骤还需根据实验目的、样品类型和研究对象进行调整。

strep标签纯化蛋白步骤

strep标签纯化蛋白步骤

strep标签纯化蛋白步骤一、引言蛋白纯化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对目标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蛋白样品,为后续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strep标签是一种常用的蛋白纯化标签,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蛋白纯化领域。

本文将介绍strep标签纯化蛋白的步骤和技术。

二、strep标签纯化蛋白的步骤1. 基因工程构建含有strep标签的目标蛋白表达载体需要将目标蛋白的编码序列与strep标签的编码序列进行连接,构建含有strep标签的目标蛋白表达载体。

通常使用重组DNA技术,在目标蛋白的N端或C端引入strep标签的编码序列,使其与目标蛋白融合表达。

这样,在细胞内合成的目标蛋白就会带有strep标签。

2. 目标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培养将构建好的目标蛋白表达载体转化至适合的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经过培养和诱导,目标蛋白将在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

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培养基组成等,以确保目标蛋白的表达量和质量。

3. 细胞破碎与裂解经过培养和诱导后,细菌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目标蛋白。

为了获得目标蛋白,需要对细胞进行破碎和裂解。

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破碎、高压融菌等。

破碎后,目标蛋白被释放到裂解液中。

4. 蛋白裂解液的预处理裂解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杂质蛋白、核酸、小分子化合物等。

为了提高后续纯化步骤的效果,需要对裂解液进行预处理。

可以通过离心、滤过等方法去除细胞碎片、沉淀杂质等。

5. strep标签亲和层析纯化将预处理后的裂解液加载到含有strep标签亲和树脂的层析柱中。

strep标签与亲和树脂之间形成特异性的结合,目标蛋白会与亲和树脂特异结合,而其他杂质蛋白则流经。

接着,通过洗脱缓冲液将目标蛋白从亲和树脂上洗脱下来。

6. 洗脱产物的后续处理洗脱得到的产物中仍可能含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可以通过柱洗脱、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杂质去除。

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纯化后的目标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表达纯化实验步骤(待改进)1、取适当相应蛋白高表达的动物组织提total-RNA。

2、设计蛋白表达引物。

引物要去除信号肽,要加上适当的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

3、RT-PCR,KOD酶扩增获取目的基因c DNA.4、双酶切,将cDNA.克隆入PET28/32等表达载体。

5、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菌中扩增,提质粒。

6、将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挑菌检测并保种。

表达菌株如Bl21(DE3)、Rosetta gami(DE3)、Bl21 codon(DE3)等。

7、蛋白的诱导表达。

1)将表达菌株在3ml LB培养基中摇至OD=0.6左右,加入IPTG,浓度梯度从25μM到1m M。

37度诱导过夜(一般3h以上即有大量表达)。

2)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注:目的蛋白包涵体表达量一般会达到菌体蛋白的50%以上,在胶上可以看到明显的粗大的条带。

3)将有表达的菌株10%甘油保种,保存1ml左右就足够了,并记录IPTG浓度范围。

甘油是用0.22μm过滤除菌的,储存浓度一般是30%-60%,使用时自己计算用量。

4)用上述IPTG浓度范围的最低值诱导10ml表达菌,18度,低转速(140-180rpm),诱导过夜作为包涵体检测样品。

注意:1.如果表达的蛋白对菌体有毒性,可以在加IPTG之前的培养基中加入1%的葡萄糖用来抑制本底表达。

葡萄糖会随着细菌的繁殖消耗殆尽,不会影响后面的表达。

2.保种可以取一部分分成50μl一管,每次用一管,避免反复冻融。

8、包涵体检测。

方案见附件29、如有上清表达,则扩大摇菌。

1)取保种的表达菌株先摇10ml,37度,300rpm摇至OD>=1.5,约5h左右,视菌种的活性而异,也可过夜摇菌。

2)将上一步中的8ml加入300ml培养基中37度,250rpm摇至OD= 1.0左右(约2.5h~3h),然后加IPTG(浓度同包涵体检测中使用的浓度。

)注:菌液浓度要适当的浓一些,否则第二天收集不到足够的菌体,因为低温低转速细菌生长非常缓慢。

拿起锥形瓶对光摇动,看到有大量云雾状菌体即可。

另一方法是,将手指放在瓶底晃动,看不清手指为宜,不过此法宜受气泡影响。

3)过夜摇菌,使用包涵体检测的温度(18°左右),转速140rpm左右。

4)将菌液6000rpm,4min,4度离心收集菌体。

加入20mM PBS,洗一遍后用平衡缓冲液重悬。

每250ml菌液用30 ml到50ml 平衡缓冲液,视菌液的浓度而定。

可用4支50ml 的离心管同时离心,但是,离心管要重复使用,用完后洗净保存。

10、超声波裂解。

1)用6mm变幅杆,35%功率,3.5s工作,7s休息,50min即可。

注意:1.要冰浴。

2.要随时观察裂解情况以防意外。

3.要将探头探入到溶液中下部,尽量不要打出大量气泡。

一般溶液量比较大的时候不会出现大量气泡。

4.正常声音为:孜孜声,尖锐刺耳的声音表明探头位置不对或者功率太大或者探头松动等原因,要及时调整。

溶液由浑浊变清透,由粘稠变不粘稠表明裂解完成(后面3000转离心时,如果沉淀少说明裂解的好)。

5.超声波破碎仪工作30分min要休息5min(即关闭总电源开关)。

注意:1.如果纯化的蛋白较易被蛋白酶降解,在超声裂解之前要加蛋白酶抑制剂(PMSF),PMSF 工作浓度为1%。

2.如不能判断是否裂解完全,就按上述条件裂解60分钟,60分钟足够裂解。

11、取得上清1)将破碎好的溶液收集到50ml离心管中。

10000rpm,15min,4°离心。

沉淀为包涵体、细胞碎片和未破碎的细胞。

轻轻的将上清倒出,尽量不要倒出沉淀。

(此时可以测量一下pH值,pH值最好在7.5左右。

平衡buffer的pH是7.8左右,裂解后上清就会在7.5左右。

)12、纯化上清---摸洗脱条件。

1)镍柱处理。

将1ml镍柱吸入空层析管中,待其中的液体流完后加入平衡缓冲液3ml。

2)将10ml上清加到已经平衡过的NI柱上,并将过柱的样品重复上样3次。

(若是流速慢可以在柱子下面加一个针头,或者用1ml的枪将胶体吹散。

)取20μl过柱后的样品,以备跑胶。

3)分别加20mM、40mM、60mM、80 mM的咪唑梯度来洗脱杂蛋白。

每个梯度分别的上样量为4ml、2ml、2ml、2ml。

每个次上样的液体分前面1ml和后面1ml分别收集入EP 管中,以备跑胶。

注意:理论上是要将收集的溶液测量280nm处的吸光度,直到吸光度为零时再进行下一个梯度的洗脱。

实际上测不到零,怎么都会有一点的,上面说的量已经做够洗脱了。

4)加Elution Buffer 将目的蛋白洗脱。

上样量为4.5ml(将前面的0.5ml单独接入EP管,再将后面的4ml接入另外两个EP管),留跑胶样品。

5)加MES将NI柱重生。

MES加10ml,流完后再加10ml Miliq H2O。

流完后保存于2倍体积的20%乙醇中,镍柱至少能重复利用6次。

(尿素可能对NI柱有损伤。

)注意:所有溶液使用前都要确定其pH是否正确,pH对挂柱及洗脱影响较大。

镍柱所用溶液MES的ph=5.0,其余Equilibration Buffer pH=7.8 ,上清pH=7.5 ,Wash Buffer pH=7.0 ,Elution Buffer pH=7.2。

13、跑胶验证。

1)跑2块0.75mm的PAGE胶,把所有的样品都加上去,注意两块胶的浓分离比要相同两块胶才会比较一致。

2)跑胶顺序:负对照、正对照、上清、过柱样品、W1、W2、W3、W4、W5、W6、W7、W8、W9、E1、E2、MES3)300V快速压胶5min左右,160V分离样品50min左右。

(也可以300V,30min,只是图没有160V好看。

)4)考马斯亮蓝染色。

一般染色2h即可。

5)脱色。

先用脱色剂1脱15min,再用脱色剂2脱过夜。

14、纯化上清---收集目的蛋白1)将重生的镍柱再次平衡(即加Equilibration Buffer 3ml)。

2)重复步骤12中的操作,只是wash时只用步骤12中摸好的咪唑浓度洗。

15、跑胶验证。

同步骤13这次胶图要跑的漂亮一点(用160V),保存好。

16、透析。

1)配制2L透析液(配方见附件1),并放于-20度冰箱预冷但不要结冰。

2)透析袋(剪10cm即可)用透析袋处理液煮沸10min,用MILIQ H2O充分洗净。

3)用透析夹将透析袋夹住(将透析袋折叠一下会夹的更牢),将洗脱的蛋白样品加入其中,置入提前预冷的500ml透析液(20mM PBS+50 mM NaCl)中。

冰浴下轻微磁力搅拌20min后置入4°冰箱1.5h后换液。

透析3次即可。

注意:用广口瓶装透析液,将广口瓶置于装有冰的2L大烧杯中。

冰浴以防活性降低。

17、浓缩。

1)将透析好的样品连同透析袋一起放在白色盒子中,用预冷的聚乙二醇2000固体包埋。

2)30min后将吸水后呈浆糊状的聚乙二醇去除,加入新的固体聚乙二醇。

3)每隔10min观察一次,一旦出现浑浊立即停止浓缩。

4)透析袋用完后,洗净,保存于20%乙醇中4°存放。

注意:浓缩过度后会有白色小颗粒或絮状晶体出现,由于透析袋使溶液成薄层状,透明度较高,不易发现小颗粒或絮状沉淀,要看仔细。

如果看不到,可根据自己估计的蛋白量留1-2ml体积。

用透析液将透析袋表面的聚乙二醇洗掉,吸取其中的溶液分装后-20度保存。

18、超滤法浓缩、透析蛋白。

使用超滤法就可省去16、17两步。

1)将4ml Elution 得到的蛋白溶液加入超滤管中。

2)配平。

3)7400g,30min,4°离心,结束时4ml变为1ml左右。

浓缩4倍。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离心时间,以达到不同的浓缩倍数。

可以几次的Elution液一起浓缩。

4)加入需要的蛋白储存液至4ml,离心。

重复操作可以使Elution液逐渐换为所需的蛋白储存液。

蛋白储存液一般用20mM PBS+*mM NaCl或适当浓度和pH的tris-HCl溶液。

如果蛋白有沉淀达不到预定浓度可以添加适当的甘油(1%-5%即可)助溶。

5)收集。

将溶液从超滤管中收集到EP管中,标记好储存液的成分,蛋白名称,蛋白浓度(测量后),制备日期。

注:超滤管的使用方法见附件419、蛋白浓度测定。

见附件320、蛋白活性测试。

转染细胞测量荧光。

21、抗原处理。

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成油包水状。

22、注射兔子。

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和合适的免疫程序。

23、收集免疫血清。

提取抗体。

24、抗体效价评定。

附件1所需溶液配方:1)20 mM PBS: 20 mM sodium phosphate, 300 mM NaCl pH 7.4试剂名称NaH2PO4-2H2O Na2HPO4-12H2O NaCl用量(g)1L 0.5928 5.802192 17.5322)Equilibration Buffer(平衡缓冲液): PBS with 10 mM 咪唑pH 7.43)Wash Buffer(清洗缓冲液): PBS with 25 mM/50 mM/75 mM 咪唑pH 7.44)Elution Buffer(洗脱缓冲液): PBS with 250 mM 咪唑pH 7.45)MES(再生缓冲液): 20 mM 2-(N-morpholine)-ethanesulfonic acid, 0.1 M sodiumchloride; pH 5.0。

即0.3904g MES+0.5844g NaCl.6)透析袋处理液: 2%(w/v)碳酸氢钠和1 mmol/L (pH8.0) EDTA7)透析液:20mM PBS+50 mM NaCl(2.92g)试剂名称NaH2PO4-2H2O Na2HPO4-12H2O NaCl用量(g)1L 0.5928 5.802192 2.92gTIPS:1—4的溶液可以一起配制。

先配10ml 8M的咪唑。

再配1L的PBS,用500ml水将试剂溶解,取两个50ml和一个150ml分别加到两个100ml瓶子和一个500ml瓶子中,作为Wash Buffer、Elution Buffer和Equilibration Buffer,再向其分别加入适当体积的8M咪唑。

最后,定容。

Wash Buffer、Elution Buffer各配了100ml,Equilibration Buffer配了300ml。

PBS配了500ml。

附件2包涵体检测1.摇10ml菌,加0.5%葡萄糖和相应抗性。

培养至OD600=0.5后离心加入新的培养基和相应浓度的IPTG低温(16-25度)诱导过夜(也可不离心,在原来LB中直接加IPTG)。

在离心前取500μl菌液作为负对照,诱导完成后取500微升作为正对照。

正负对照不用超声波裂解,直接煮沸10min跑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