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教学设计)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成就以及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初步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以及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成就、发明家及其发明,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成就、发明家及其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4.图片资料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历史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3.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

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探究一:电的应用1.人类对“电”的认识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五章,关于“近代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变革”这一主题,共有七节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重要一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内容,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工业化、科技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课程之一。

教材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包括课文、图片、解释说明、作业等。

课文简明易懂,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学生理解不深或是不清楚的地方。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中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解释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时间段和历史背景;(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3)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效地获取文本信息;(2)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和思维逻辑;(3)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探究知识;(2)提高学生对技术革命和文化交流理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开放思维。

三、教学策略1.阅读策略: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关键词或难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提前了解并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效地获取文本信息。

2.课堂讲授与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师主导讲授和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并进行相关解释,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流程Step 1 Leading In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多幅描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了解图片中的关键内容和标志;(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解多少?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有哪些重大影响?”搜集学生答案,进行互动交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二、讲授新课:(一)电的应用(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那么,电力是怎样被开发的?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过程:1876年奥托——1883年戴姆勒——1897年狄塞尔重大意义:引起动力机变革,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

引导回忆:第一次动力机革命是在什么时候?表现是什么?第二次动力机革命又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又是什么?教师总结: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世界殖民扩张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广,发明创新更多,对学生来说,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发明创新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配套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配套习题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隐患的史实。

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到科学家们在发命中所体现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从而树立起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理想信念。

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爱迪生》教师: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么,爱迪生还发明那些东西呢?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发明家还有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秘电灯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爱迪生和电灯说起,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教师:本节课主要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什么是工业革命呢?(多媒体展示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
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流程】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展示爱迪生手执电灯的
图片,配图说明:1931年10
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
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
伟人——爱迪生!那天夜晚,
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
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
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的
伟大!
师: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介
绍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生:观察图片,明确本节所要
学习的内容。

自主
探究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巡视、督促学生完成。

生:根据题目引导快速浏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

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二)讲授新课:一、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条件:加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对本国进行改革市场条件: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大的发展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成就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壮观场景。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认识科技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涉及众多领域,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成就以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充分研究教材和教参,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辅助教学。

3.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重要成就?”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如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成就背后的科技突破和发明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发明和创新、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思考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众多发明和创新,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梳理线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发明和创新,掌握重要人物和事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从 multiple perspectives 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历史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发明和创新,重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及其对后世的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对比教学: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历史图片、视频、PPT等。

九年级 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九年级 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灯火辉煌的建筑物。
师:每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便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令人流连忘返,那么这么美丽的景色为什么出现呢?对,因为有了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看是电是如何应用的。
生:学生认真听讲。

利用滚动播放图片的方式,能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
师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题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月日
授课教师
单秀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师讲述内燃机发明的地位和过程。
卡尔本茨图片和资料。
师讲述第一台汽车发明过程。
多媒体展示“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齐柏林飞艇和莱特兄弟的飞机”图片。
师讲述汽车制造业的革命、飞艇、飞机的发明过程,以及内燃机发明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发明和技术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发明和技术,使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观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进而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然后逐一呈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如电力、内燃机、新交通工具、新通讯手段等。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影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本节课中的一些科技名词和概念可能较难理解,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掌握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史料、图片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史料、图片、视频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同时介绍这些发明和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部编版】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示范教案

【部编版】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示范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发明成就,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出现。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2.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其成就。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我们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汽车来来往往,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这些都让我们自然地联想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是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情况。

一、电的应用1.背景史料1史料2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资本国际化准备了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呈现):(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2.电的应用史料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上网搜集或者提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通过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你知道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二、讲授新课:(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阅读教材,说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提示:(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的应用1.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

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应用过程。

设问:图一现象是谁发现的?它与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关系?图二、图三的发明有何意义?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图解发明】提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3.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爱迪生在“电气时代”的发明创造。

设问: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发明创造的名称。

简要概括爱迪生在电器发明上的贡献。

提示:图一是电灯、图二是留声机、图三是电影摄影机、图四是碱性蓄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垄断组织及垄断组织形成的影响。

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展示爱迪生手执电灯的图片,配图说明: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的伟大!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
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4.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探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具备了哪些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②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③资金条件: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④市场条件: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⑤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
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探究二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1870年以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与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

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中小工厂被兼并,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

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由于企业兼并,促进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较多较快地发展起来。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影响:积极方面: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②使企业的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消极方面:①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了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②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五)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见对应学生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