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主体问题设计
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doc
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设计与达成的路径思考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架构,学生要学习、掌握、理解的内容很多。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主问题,往往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序,问之无趣、答之无味”等困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索主问题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开展主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精心设计主问题是基础,分步达成是关键。
一、抽丝剥茧,精心设计主问题1、以文设题(1)以题材类别来设计。
文本的题材类别不同,教学的重点主线及主问题的设计往往不同。
记事类的课文,一般以理解文中的事件作为教学重点和主线。
如《孔子拜师》一文,可以“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拜师的结果”作为教学的主问题来设计;写景类的课文,一般是以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和主线,如《桂林山水》就可以“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美在何处?”这一主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抓住“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来展开;说明类的课文,是以解读说明内容为重点和主线。
如《鲸》就可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作主问题来贯穿全文。
(2)以单元主题来设计。
人教版的教材并非按逻辑的语文知识进行编排,而更多的是宏观着眼,整体把握。
同一单元的课文要求教学时理解、领悟的知识内涵基本趋同,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单元主题来展开。
如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它以“生活”为专题,共安排了《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四篇课文。
在教学时,我们就可根据单元主题来设计每篇文章的主问题。
如:《钓鱼的启示》在学生理清内容,了解大意后,可质疑:到底是什么事让“我”获得这个终身难忘的启示?进而让学生学习“钓鱼”的部分,尤其是体会“放鱼”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然后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受到教育。
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则可以“作者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这一主问题来展开,在了解经历、概括事例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真正含义。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特征及设计策略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特征及设计策略一、“主问题”的基本特征余映潮老师提出“主问题”是少、精、活、实的关键性问题,颇有见地。
从教学层面来看,“主问题就是从教学核心知识,完成教学主要任务或学生的高度参与度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问题,它是从正面直接关联与解决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一)目标性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回答空泛,与教师设置主问题时大而空有关。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让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积累知识,是本课的目标任务。
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地球近?什么时候离地球远?”展开探讨,显然,这样的“主问题”目标泛化,甚至脱离了文本价值,南辕北辙,学生也很难体会两个小孩细心观察、勇于质疑的精神。
因此,“主问题”应紧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聚焦、更集中,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便于学习活动有序、有层次地展开。
(二)整体性主问题的整合性特征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一是主问题的内容,从文本的全局、整体内容上提炼,涵盖的信息量大,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另一方面,主问题的内容不仅来自书本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还包括社会和自然中的各种境况,教师相机将教材内容和相关拓展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统筹本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锻炼思维。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主动链接生活,使学习的内容进入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三)活动性主问题的活动性特征是指主问题具有开放性,难易程度符合学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展探究学习。
主问题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在课堂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智慧生成与身心发展打下基础。
(四)层次性“阅读教学的思路和线索应该是一个问题链,环环相连,丝丝入扣,使课堂显得很紧凑,从而构建有序的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作者:戚甫筠秦广红杨胜华张微微等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2年第10期编者按:2012年8月末,“黑龙江省垦区第四届…创新杯‟初中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在锦河农场学校举行,该活动以“教研团队论坛”“教师综合素养大赛”(共考核“听”“说”“读”“写”“才艺”五项内容)和“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三大项目为展示内容,旨在提升垦区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垦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每所学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在集体备课,层层选拔的基础上,教研团队形成5人小组,认真反思十年课改实践,围绕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和口语交际等方面内容,选取恰当的角度,确定论题,并用课堂教学视频进行佐证,用论坛的形式呈现出来。
来自垦区的18个论坛团队都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理性思考,总结了在课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了集体智慧和校本教研成果。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论坛主题,呈现垦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种种探索与思考,以引起广大教师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
“主问题”设计是余映潮老师提出来的,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
它指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对余映潮老师的观点,我们反复学习、研讨,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练的问题引导、激活课堂,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
师生围绕这些“主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语文阅读课真正做到美读、美听、美析,使学生感悟到语文真正的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深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正所谓“文”有灵犀一“问”通。
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研究了一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研究林银花(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教师“碎问”这一通病,提出了深入文本、目标导向、层级推进、体验驱动、适度开放五条优化主问题设计的策略,并对此项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主问题设计;设计与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5-01一、研究意义与背景(一)意义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教学理念,对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1.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主问题”教学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使课堂呈现“抓纲拉网”式的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形成双向立体式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2.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说,“主问题”教学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3.从教师作用来看,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从阅读效率角度看,设计“主问题”可以大量减少“三无”———无效、无谓、无用提问,通过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
(二)背景1.基于原有研究积淀。
“主问题”设计是在总结近20年来阅读教学中“碎问”通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
2.减负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既然是“对话”,就少不了话题,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许多阅读话题说白了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找。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2期总第638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侧重阅读技能训练,过度重视语言点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而有效提问是启发思维活动的最佳方式。
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文本,有效设计问题,推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与辨析、归纳与判断、批判与创新的能力。
本文尝试以梁美珍提出的阅读教学中设计的三类问题为基础,探究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侧重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作者简介:陈玉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思维品质的概念,并将其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新课标将思维品质界定为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
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并逐步发展学生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方面的思维能力。
然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处理大多简单肤浅,以查找信息为主,多数教师以考试为导向,侧重阅读技能训练,过度重视语言点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为了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出多层级、多角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梁美珍按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分为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三类。
本文将尝试探讨如何设计这三类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问题设计的思维视角(一)展示型问题注重梳理文本内容,培养学生观察与辨析能力展示型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识记和理解而设计的问题,教师预先知道学生作答的内容,学生作答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文本信息。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要遵循先宏观再微观的文本主线意识。
通过整体阅读厘清文本脉络,细节阅读时抓住文本的主体信息进行设问,梳理出文本的信息结构图,同时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用语篇原句回答,而是帮助学生以一定的逻辑关系转换信息,如:树形图、表格、流程图、时间线、思维导图等。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技巧
35 0 ) 3 0 0
用 的感 觉 和 经 验 。 师 应 结 合 自 己对 课 文 的深 入 钻 研 , 计 出 教 设 独 到的话题 . 比如 文 本 的语 言 表 达 有 何 特 色 , 用 在 哪 . 否 作 是 有 更 好 的表 达 方 法 等 诸 如 此 类 的 问题 ;引 导 学 生 积极 主 动 地 探 讨 字 词 句 的含 义 , 究 文 章 的 思 想 内容 及 其 表 达 方 式 , 而 探 从 将 学 生 的思 维 引 向深 处 , 最终 很 好 地 理 解 文 本 。 如 郁 达 夫 的 例 《 都 的秋 》 一 篇 情 深 意 浓 的 优 美 散 文 。 学 时 , 生 共 同探 故 是 教 师 究, 合作 研 讨 , 先 提 出 以下 一 些 问 题 : 章 是 否 仅 仅 描 写 了 可 文 故 都 的 “ ” 静 ” 悲 凉 ” 特 点 : 章 开 头 两 小 节 和 结 尾 两 小 清 “ “ 的 文 节 写 作 手法 相 同 的地 方 有 哪些 :中 间部 分作 者 写 了 故 都 的 秋 天 哪 些 景况 : 者 在 文本 中是 赞 秋 还 是 悲 秋 。 生 需 结 合 自 己 作 学 对 文 本 的解 读 , 过 相互 启 发 释 疑 才 能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通 另 外 , 师 在 抓 住 关 键 点 设 置 话 题 时 , 应 尽 可 能 地 创 设 教 还 些 综 合性 较强 的 问题 , 以较 高 的 起 点 和 悬 念 激 发 学 生 思维 . 作 为 对 话 的 触发 点 。 如 在 学 习徐 志 摩 的《 别 康 桥 》 , 了 例 再 时 除 引 导 学 生 结 合 中 国 文 化 中 传 统 的 别 离 意 象 来 理 解 发散 思 维 的探 究 问 题 : 里 “ 河 畔 的 金 柳 是 夕 阳 这 那 中 的新 娘 ” 样 一 个 生 动 的 比 喻还 有 没 有 其 他 的意 蕴 ? 生 在 这 学 充 分 诵 读 的 基础 上 , 过 讨 论 和 探 究 , 能 作 出富 有 个 性 化 的 经 就
现代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以散文《秋天的怀念》为例
疑解疑、合 作 交 流 等 过 程 中 进 行 文 本 深 度 阅 读,切实成 为 课 堂 学 习 活 动 的 主 体,才 能 达 到 高 效 阅 读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
《秋天的 怀 念 》文 章 中 主 要 是 表 达 对 母 亲 的深切怀念,所以 教 师 应 当 先 引 导 学 生 初 步 解 读文本,在 此 基 础 上 设 计 主 问 题,引 导 学 生 更 好地进行思考交 流。 例 如,教 师 可 以 先 要 求 学 生分析文 本 写 的 什么内容?为 什 么 这 样 写? 怎样写 的? 然 后 再 设 置 教 学 目 标,提 出 问 题。 引导学生 根 据 文 本 解 读 进 行 分 析。 通 过 文 本 解读,使学生了解 到 史 铁 生 的 写 作 背 景 以 及 思 想情感变 化、文 章 的 具 体 经 历、对 主 人 公 的 描 写 ,等 等 。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 " 主问题 "的设计策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想搞阅读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征。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积累,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运用。
阅读教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根据《教学与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中年级是义务教育进入第二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已从幼童时代进入了孩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也在增强。
对一些问题升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
在文化知识方面,他们有了第一学段学习的积累。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了一定的改观,其中主问题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老师更要着眼于主问题设计策略的环境选择,抓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之中的核心要求,围绕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的技巧和精髓,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
一、中年级语文阅读中的主问题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主问题主要以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关键语句为主题,而这一主问题能够有效地构建完善的课堂框架,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爆整个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活力的进一步提升。
主问题是教师在反复实践和动手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教学核心,在该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积极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了解语文课文中的重点和核心要求,不断掌握问题分析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实现自我调整。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浅层次的“碎问碎答”,这使学生的思维僵硬,课堂气氛冷清,于是主问题设计应运而生。
主问题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用一个或几个支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我见解,通过自己的发现形成自己的答案,从而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那么,如何对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进行设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角度着眼。
一、着眼课题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传神的题目往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课题也能够作为设计主问题的突破口。
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本文主要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的事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如何“说和做”的,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说和做”的?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课文,把握课文大意,提高学生概括的能力,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创造。
在教学《桥之美》这篇说明文时,可巧妙地扣住文章的标题中的“美”字,带动全篇的阅读。
这课的主问题是:作者认为桥“美”在何处?哪些桥体现了这种“美”?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了文本,感知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
”教学《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时,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围绕课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剧为什么会伟大?伟大在何处?这个主问题紧紧地抓住了文章的题目,由此引导学生自选内容,自由品析。
这种教学设计显得大气,给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学生纷纷发表自身感受,对提高教学效率起了重要作用。
二、着眼关键句每一篇课文都有关键句。
它们或开门见山,或总结归纳,甚至用一两个简洁有力的词句,带动全文,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从而点明主旨,凝聚情感。
如,散文《行道树》中有句话既点明了主旨,又收束了全文:“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这也是一句关键句,我围绕“忧愁而又快乐”一词,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请从文中找出理由来。
“主问题”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
“主问题”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主问题”是近几年提出的适用于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个概念,它的提出与设计运用,出发点在于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设问,剥夺学生思考权利的状况,起到“牵一线而动全局”的作用。
本文简要阐述了主问题设计之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意义,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文体如何设计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什么是主问题1.最早提出“主问题”这一概念的,当属湖北荆州的余映潮先生。
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借用余先生的说法就是:“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2.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课堂面貌看,师生之间的对话多起来了,互动多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
然而这种活跃相当多地直观表现为大量的师问生答,一节课下来,老师提出三四十个问题,学生面对问题的狂轰滥炸,只有招架之功,并没有思考之余地,为什么?因为老师的问题虽然多,但几乎都浮在表面,琐碎而缺乏深度和张力,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对答如流。
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很符合课改精神,其实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从中也难以学到什么,对语文素养的达成所起作用十分有限。
3.面对如此现象,提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主问题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从余先生的界定来看,主问题设计的立足点是整个文本和全体学生,它的针对性在于阅读讲析过程中琐碎的“满堂问”,学生的“流水答”。
主问题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是关键问题,主问题提得好,以一两条主线带动全文的解读,足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所以,设计主问题,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不啻是对阅读教学中课堂活动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二、其对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简化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点传统的语文课堂,甚至在新课程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还存在着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环节设置过多,从解题开始,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情节分析、人物归结、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主旨探究、延伸拓展……十分繁琐,一环接一环,四十五分钟下来,老师忙忙乎乎,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疲于奔命。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实现
堂学K E T A N G课教 J_AOXUE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实现廖介文(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第三初级中学,广西百色533599)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还能间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主问题的设计,主问题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 响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质量,所以,主问题也可以说是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的核心。
基于此,文章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立足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现状以及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实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望能有效提高主问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主问题设计与实现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 (2021 ) 13-0046-02042021年第」3期(总第265期)什么是主问题设计呢?这是由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一 种教学概念,大致意思是总结、归纳课堂教学中需要提 出的问题,但也不是指随便提问,而是需要教师深入了 解文本,巧妙设计,使提出的问题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立足点 (―)倾听文本深入研究教材,倾听文本的心声,才能设计出丰富 多彩的主问题。
设计主问题其实也就是将原本烦琐、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具体,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 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而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体 现教师创新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性的一个过程,更是考验教师对教材是否了解的一个过程山。
因此,只有教师 深入了解文本,才能明确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文化,才 能结合文本的内容和精神文化进行教学,从而使初中语 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深度和活力。
斯特林•卡尔汉 曾说过:“设置主问题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谈阅读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
有 的学生作文 内容脱离生 活实际 , 就请 有体验 的学 生对 他进行 开导 ; 的学 生欺侮 了别 人 , 有 就先 体验被 人
格外的可怕 ; 但他那 双老眼却依 然炯炯 有神 。也不 知他
那梦寐 以求 的愿望会 不会实 现? 美 国有位 心理学 家说 :艺术 , 智者神 思情感化 的 “ 是 结果 。其实 , ” 艺术 不仅属 于 智者 , 也属 于 孩子 。我觉 得 这些孩 子的顿悟 , 比一切 艺术来 得更 为可贵 , 要 因为 这 是心灵 的创 造 。无怪 乎 香 港 心理 咨 询 博 士岳 晓东 说 : “ 帮助 了一个 人 , 却让 那个 人感 到好 像是 他 自己帮助 了 自己似 的。 ” 自然美——生活的追求 , 作文至上的境界 “ 清水 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没有 天然 , ” 很难 显现 出
这 就是 自然美 ; 这就是 中学作文 教学应该追 求 的至 上境界 , 即从生活 中学 习语 文 , 从生 活 中学 习写作 , 从生 活 中发现 自然美 。
真正 的 自我——有 成功 , 有失败 ; 喜悦 , 有 有痛苦 ; 希 有 望, 有绝望 ; 理解 , 有 也有抱怨 ; 有关 爱 , 更有 寂寞 、 独 、 孤
无助……这才是 中学生将来 的生活 、 将来 的世界 。让 他 们从真 正的生 活中学会 体谅 、 学会 理解 、 学会 尊重 、 学会 信任 , 怎样做人 和作文 。 学会
电 七
时 间如流水 , 一去不返 。但他仍 然凝望 着那浩 瀚无
炼, 以形成健康 的心理 、健全 的眼 , 是一 无所 获 , 仍 他仍 然
没有灰心 。
在作文教学 中, 我尝试着把 心理咨询 的理论运 用到
作文教学 中来 。运用 双 向 比较 、交 互理解 以及 换位 咨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及其设计策略
题 , 阅读能 。 提高 语 文学科 的知 识包罗万 象 , 识点 多而细 , 知 但 它并不是松 散零乱 的 , 一个整体 , 它是 有着 自身的 系统 。这就要求每堂 语文课部必须有较强 的“ 整体 性 ”在 学生头 脑 中留下 较 为清晰 、 整的知识 。 , 完 久而久 之 , 学生就 能在 r已的头恼 巾彤 成属于 自己 1 的语 文知识 系统。所以说 , 语文和语 文课 之间就像 “ 树根” 枝叶” 与“ 的关系 , 课都是属于语文 根系 每堂 上的枝 叶。如果每堂课都 能解决 一 小系统 , 即一 两个重 点 , 就能方 便学 生完成语 文知识 的建构 . 从 而带来 语 义大系统 的成功 。而“ 系统 ” 满 和 小 的 课堂教学“ 题 没汁质量是密不自分的。 主问l 寸
阅 读教 学 中的“ 问题 " 主 及 其 设 计 策 略
谢慧 明
随着 新课 程改 革的 深入 , 我们 发现课 堂 匕 你 『的“ 乙 己是 这 样 的使人 快 活 , 十 孔 l 可是没 有 他 , 别 问我 答的 教学 方 式 , 面上 看 热 热 闹闹 , 表 实际 上 人也便这么过”以及《 中的结尾“ , 窗》 他看到的只是 学 生 的收 效甚 做 、问题 过 多 、 细 、 浅 、 过 过 过滥 , 光秃秃 白 _堵墙 ” 勺一 。作 为语文 教师 , 们就可 以紧 我 使 语 文课 堂拖 沓冗 长 , 无趣 无味 , 大地 影 响 着 紧扣住 这些 “ ”根据 课堂教学 的重点 来提炼 、 极 点 , 设 学 生学 习 讲文 的积极 性 和 读 教 学 的效 果 。 为 计 课堂教学 中的“ 主问题 ” 如 : 。例 《 背影》 以这样 可 此, 我们 必须精 心 设 计起 支撑 作用 的 一个 或几 个 设 计‘ 背影 ” 文 中 现 过 几次 ?每 次所 表达 的 : “ 在 问题 , “ 即 主问题 ”真 止把 语 文 课堂还 给学 生 , , 学 情感 有f 不同 ?散 步》 以这样设 计 : 步过程 巾 『 J J 《 可 散 生 绕 这 样 的“ 问题 ” 主 闩主思 考 、 作 交流 、 发 生了什 么?怎 样解决 ?从 巾可 以看 m什 么?变 合 探 《 究结 果 , 能 真 正有 时 问 去 分析 问题 并 解 决 问 色 龙》 才 可以这 样设 计 : 公奥楚蔑 洛夫 在处理 狗 主人
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分析与建议
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分析与建议摘要:阅读教学,实际就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学到学习的方法,陶冶情操。
关键词: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解决问题一、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是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就是在情节分析上做文章,忽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仅仅重视阅读展示,忽视了默读思考。
阅读教学实际就是,老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讲的太多了,少了学生的理解与积累,以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代替课文,我们忘记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二)是课时目标不清楚。
我们应该关注不同问题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读,去感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学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感情。
(三)是教师扩展的太多。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离不开引用相关的资料的,但是这要有度。
我们要做好调控,不能盲目去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在课堂中引用了太多,结果使课堂不协调。
二、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我们的阅读教学太形式化了。
在教学中我们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读,去感受,仅仅只是形式化,没有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仅重视了个别学生的朗读展示,忽视了大部分同学的默读思考,没有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而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
(二)没有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把握,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读的少,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见解。
我们应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又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句篇,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拥有一定的阅读量,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就会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阅读教学中教师太重视“表演化”。
我们的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没有受到美德熏陶,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太注重表演,没有落实到位,失去了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恨 。 我 们 从 这 个 段 落 中 , 发 而 却
戴 网 生
现 阿炳 也 充 满 了 爱 。 他 爱 的 是
什 么?学 生答 : 爱 的是 光 明 ; 他
他 爱 的 是 期 待 中 的 美 好 的 未 来 ;他 爱 的 是 支 撑 他 度 过 苦 难
阅 读 教 学 中 的 提 问 以 问 题 为 中 介 , 教 师 向
字 主 要不 是 依靠 教 师讲 ,而是 有 赖于 学 生 阅读 、
体 验 、 作 , 语 言 运 用 训 练 中 掌 握 语 言 的 技 能 操 在
《 文 课 程 标 准 》 指 出 :应 让 学 生 在 主 动 积 语 “ 极 的 思 维 和 情 感 活 动 中 加 深 理 解 和 体 验 , 所 感 有 悟 和 思 考 ; 到 情 感 熏 陶 , 得 思 想 启 迪 , 受 审 受 获 享
一
生 的 音 乐 … … 然 而 , 在 黑 板 上 板 书 : 支 撑 ” 我 “ 。 大 家 看 这 两 个 字 , 支 ” 下 面 是 个 “ ” , 个 “ 字 又 字 这
学 生 提 出 问 题 , 生 探 究 和 回 答 问 题 , 而 使 学 学 从 生 获 得 知 识 , 展 智 能 。 因 此 , 质 量 的 问 题 是 发 高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中 选 编 了 许 多 优 美 动 人 、 人 引
例如 , 进行《 泉映月》 一课教学时 , 在 二 这 了
解 阿 炳 坎 坷 的 经 历 后 , 是 这 样 引 问 的 : 过 这 我 透
样 的 一 段 人 生 经 历 , 样 一 首 曲 子 , 们 可 以 感 这 我 觉 到 阿 炳 怎 样 的 感 情 呢 ?我 们 说 “ 为 心 声 ” 《 曲 ,二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江苏省南通市理治小学 曹晓菁【摘 要】 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能够活跃学生们的思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们进行思考,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是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如何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们获得进一步的知识积累?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项目,也是学生们学好语文的基础。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阅读的理解深度还有待提升。
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们进行问题设计。
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依据1.以文本内容为依据来设计问题阅读教学,文本为先。
我们需要明确: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文本中的内容对于正在进行阅读训练的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部分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夸大,好似悬在空中的亭台楼阁一般,缺乏依据,与阅读教学的关联度不大。
此类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会让学生们倍感迷惑,使其找不到思考问题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让问题真正起作用。
2.以学生学情为依据来设计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教师的水平和学生们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大人和孩子们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问题,在老师自己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学生们的眼中就会很难。
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进行问题设计的话,那么就很难实施下来,很难让问题起到应起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为学生们设计问题时,应当全方面考虑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理解能力来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思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属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阅读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阅读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向阳小学姜肖近几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倡导老师们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我想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
而一节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
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成功了一半。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近几年我深切感受到课堂提问对组织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老师一节课提了很多问题,似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师生忙忙碌碌一节课,但给人的感觉却又好象什么也没讲清楚;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北,学生不知从何开口,老师便误以为学生不会,只好自己大包大揽;还有的老师提问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喊出来,整节课热热闹闹,师生皆大欢喜。
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凡此种种令人深思。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如果我们不能把好提问关,何谈优化课堂教学,何谈提高教学效益。
下面就把自己近年来对有关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的认识与思考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一、提问应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应回避疑难,平均用力。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大多数人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顺着教材文本的内容从前往后提问题。
这样做的优点是与教材的思路相吻合,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但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忽略教材的重、难点,形成什么都讲了,又好象什么都没讲的结果。
其实,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一堂课50%—60%的知识,学生自己就可以看懂,20%通过合作对话就可以解决。
剩下那20%—30%的问题需要老师的指导。
我想我们问题的设计是否就应该重点突破这20%—30%的内容。
否则,我们教师的作用何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又学到了什么?语文三年级上册《科里亚的木匣》这是一篇哲理深刻的叙事性课文。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谈科里亚对时间本质和内涵的认识,这也是文章的难点。
我们的学生受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如果缺乏老师的积极引导,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一个科里亚对时间这样一个抽象概念的认识和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线问题的设计与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线问题的设计与反思【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现状与挑战出发,探讨了主线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
通过对主线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
反思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指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线问题设计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线问题设计,重要性,原则,方法,反思,展望,必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目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阅读能力不足、阅读策略缺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发展。
如何设计恰当的主线问题成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线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思考和阅读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线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原则、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与展望,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2 研究意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而主线问题设计作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方法,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主线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设计合理的主线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进行思考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主线问题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解答主线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设计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的三种策略
群文阅读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综合性、探究性的阅读活动。
师生需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概念,精心选择一组文本,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通过文本研读、个体探究、交流合作、集体建构等形式完成活动。
其中,“问题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没有问题的群文阅读,大多是漫无目的泛读,很难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为了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中心论题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下面,笔者就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避免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多而无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若追求“面面俱到”,就容易导致设计出的问题多而无效。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繁杂,学生可能会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只能“浅尝辄止”,甚至疲于应付。
教师若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往往会导致问题过于笼统随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这样的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过于简单,就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问它到底写了什么?这种笼统随意的问题涉及的面过广,常常使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二)缺乏创意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缺乏创意。
比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各段的大意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中心主旨又是什么?作者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些问题都缺乏创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激发他们对文本的探究兴趣。
长此以往,他们又怎么会喜欢学习语文?(三)不分主次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得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绝对不可过于繁琐。
问题无梯度、无层次,就难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继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设计问题的几种策略(一)从小处切入,突出阅读的重点在设计问题时,我们选择的切入口可以小一点,由点到面,逐层铺开,帮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深处。
切入点小,并不意味着问题没深度、没广度。
示例:以鲁迅的《祝福》、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一组群文,教师可以围绕“风雪”设计以下问题:1.在《祝福》中,作者在哪些地方写到了风雪?这一自然现象对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起到了什么作用?2.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