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复习资料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复习PPT课件
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中亚、西亚
新疆 欧洲 想一想?
作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1
中国
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术
丝绸之路
西方
毛皮、瓜果、汗血马、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
汉代人首马身纹丝绸 (新疆出土)
丝绸之路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与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12
科技与文化
西汉前期 东汉
蔡伦 司马迁
《史记》,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统 措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施 思想 人物: 董仲舒
作用:有利于统一的中央
集权封建国家的巩
固
P74—75
9
西域都护 西域
张骞通西域
P81—82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作用:开辟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加强
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西域都护
时间:公元前60年 意义: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10
丝绸之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7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8
1
知识结构 秦的统一
大 一
秦
统
的
秦
汉
帝
国
汉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张骞通西域
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
科 技 与 文 化
2
统一者: 嬴政
秦的统一
P65
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2.认识秦汉经济发展在中国古代 经济中的地位 3.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4秦汉科技文学艺术文字的影响
【研读教材】
概念辨析
•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处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体现的是君 臣关系)
西汉疆域图
西 跨 葱 岭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北跨阴山
东
起
日
本海南ຫໍສະໝຸດ 南海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二、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贸之路
10世纪欧 洲的航运 枢纽
6世纪中国丝织技 术传入。博物馆收 藏大量元明瓷器
敦煌莫高窟,始 建于4世纪的佛 教艺术宝库
长安:唐代建有基 督教寺院,印度天 文历法知识传入
对中国: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长安成为国
际性大都会;基督教、佛教、印度的天文知识 传入中国;西域作物传入,丰富了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对欧洲:丝织技术传入,推动了当
地手工业的发展;也丰富了西亚、欧洲 沿线人民的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 ★两汉政治特征: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从军事、政 治和经济上 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 初步形成 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 重视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 诸侯 和官员的监察;先后出现了“文景 之治”和“武 帝盛世”、“光武中兴”;君主专制加 强,“汉家之制 ”导致外戚宦官专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 3.管仲:从重农的角度提出了地博抑而末国的贫主者张,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
【研读教材】
概念辨析
•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处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体现的是君 臣关系)
西汉疆域图
西 跨 葱 岭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北跨阴山
东
起
日
本海南ຫໍສະໝຸດ 南海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二、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贸之路
10世纪欧 洲的航运 枢纽
6世纪中国丝织技 术传入。博物馆收 藏大量元明瓷器
敦煌莫高窟,始 建于4世纪的佛 教艺术宝库
长安:唐代建有基 督教寺院,印度天 文历法知识传入
对中国: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长安成为国
际性大都会;基督教、佛教、印度的天文知识 传入中国;西域作物传入,丰富了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对欧洲:丝织技术传入,推动了当
地手工业的发展;也丰富了西亚、欧洲 沿线人民的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 ★两汉政治特征: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从军事、政 治和经济上 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 初步形成 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 重视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 诸侯 和官员的监察;先后出现了“文景 之治”和“武 帝盛世”、“光武中兴”;君主专制加 强,“汉家之制 ”导致外戚宦官专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 通史复习优秀课件---秦汉共20页
• 3.管仲:从重农的角度提出了地博抑而末国的贫主者张,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复习课件---秦汉共20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中历史 通史复习课件---秦汉共20张PPT
科学成就
新史学新视野---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1)从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看:“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 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为王权的 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2)从制约机制的设计看,“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 君王是民众的治理者。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 上天的原则办事,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3)从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看,“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以统一的法度, 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一元,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4)从国家治理基本范式看,“大德而小刑",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 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 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外儒内法的特征鲜明。
2.认识秦汉经济发展在中国古代 经济中的地位 3.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4秦汉科技文学艺术文字的影响
【研读教材】
概念辨析
•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君主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指决策的方式,处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体现的是君 臣关系)
通史视角下的历史复习
--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
秦朝 时期
BC221-BC207 都:咸阳
西汉 时期
BC202-公元8年 都:长安
新朝 时期
公元9--公元23年
通史复习秦汉时期课件
二、秦汉的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一)农业
1、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 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生产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铁犁牛耕
时期 春秋战国
西汉
工具 铁农具和牛耕
耦犁、耧车
特点和影响
出现并推广
_铁__犁__牛__耕___成为主要 耕作方式
东汉
耦犁 、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工程:白渠、“井渠”;黄河治理(东汉王
消极: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束缚生产力;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阻碍科技发展。
一、秦汉的政治 (一)、秦:
1、灭六国实现统一
韩赵魏楚燕齐
2、巩固统一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特点: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平岭南,开灵渠,设三郡;击匈奴,收 河套,修长城和“直道”;西南夷,开
秦汉
考点定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根源——小农经济;
两大根源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两对矛盾: 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三大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日益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人治)。
双重影响
积极:维护、巩固国家统一; 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典例精析】
(2011年高考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
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
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部编版高中历史通史复习秦汉史复习精品ppt课件
质问题。(8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 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 趋势。(10分)
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 处理朝政; 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 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 度集中于皇帝手中。(8分)
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2分)
(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 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4分)
秦
汉
特征
农业 物 质 手工业 文 明 商业
政策
政治文明
统一;
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制度
西—汉—的张推传动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 解三决个郡阶国段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
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在(汉1)承用秦一制句基话础概上括,秦设始置皇十开三创部的刺“史大和一司统隶”校局尉面,对加 强中了国对历地史方产的生控的制深,远稳影固响国。家根政据权材,料防结止合地所方学分知裂识势, 力简的述发西展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罢(黜8分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文化“一统”加强政治
D.三省六部
13.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 A.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C.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2.“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
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
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汉朝对秦朝“有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 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 趋势。(10分)
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 处理朝政; 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 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 度集中于皇帝手中。(8分)
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2分)
(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 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4分)
秦
汉
特征
农业 物 质 手工业 文 明 商业
政策
政治文明
统一;
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制度
西—汉—的张推传动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 解三决个郡阶国段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
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在(汉1)承用秦一制句基话础概上括,秦设始置皇十开三创部的刺“史大和一司统隶”校局尉面,对加 强中了国对历地史方产的生控的制深,远稳影固响国。家根政据权材,料防结止合地所方学分知裂识势, 力简的述发西展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罢(黜8分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文化“一统”加强政治
D.三省六部
13.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 A.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C.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2.“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
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
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汉朝对秦朝“有所
【课件】通史复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课件]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封建大一统时代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一为 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 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
【时空框架】 第一阶段:秦朝(公元前221年--207年,即公元前3世纪),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第二阶段:汉朝(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
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B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指出:两汉时
期,州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
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东汉:公元25--220年,刘秀建立东汉,都城洛阳。
【课本内容】
必修1 专题一 第二课全部 、第三课(刺史制度、察举制)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 必修3 专题一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必修3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相关内容)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选修6 :秦陵、兵马俑、长城
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
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这说明汉代刺史制度
A.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B.削弱了秦以来膨胀的相权
C.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度基础
D.逐渐取代了郡国并行制度
A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
——封建大一统时代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一为 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 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
【时空框架】 第一阶段:秦朝(公元前221年--207年,即公元前3世纪),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第二阶段:汉朝(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
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B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指出:两汉时
期,州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
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东汉:公元25--220年,刘秀建立东汉,都城洛阳。
【课本内容】
必修1 专题一 第二课全部 、第三课(刺史制度、察举制)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 必修3 专题一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必修3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相关内容)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选修6 :秦陵、兵马俑、长城
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
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这说明汉代刺史制度
A.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B.削弱了秦以来膨胀的相权
C.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度基础
D.逐渐取代了郡国并行制度
A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
历史通史复习课件:秦汉时期
董仲舒,西汉时期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汉武帝 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受到重视。晚年辞 职回家从事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 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 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 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 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 政权。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 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 “玺”。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 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 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 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 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 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强地 主乘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当时北魏统治者面临的更大 危机。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地 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 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关系,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 稳固。
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 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第一,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 原无俸禄,可以任意搜刮百姓。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 官吏自筹。惩治贪污。凡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 处死。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1PPT课件
22
3.史学成就 《史记》 汉代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阅读教材史料,说说司马迁写 《史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阅读教材,说说《史记》的主 要特点。
23
4.文学新成果 “汉赋” “乐府诗”
24
5.艺术欣赏 秦汉雕塑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5
除本节所提到的科技成就之外, 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内容体现了 科技进步呢? 提示:农业耕作技术、农学研 究、水利工程、手工业技术、 万里长城、灵渠、秦始皇陵等 重大工程
秦汉时期的文化
1
一、知识网络
请同学填充表格
2
分项/成就
著作、成果、时间、人物、意义
天文
数学
科技 医学
农业
手工业
造纸术
哲学与 宗教
儒学 唯物论 宗教
史学
文学
雕塑和绘画艺术
3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三月己未(十八日),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央。”
──《汉书•五行志》
5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确 程度提高。 (2)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 子的记录
6
张衡
史称他“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约己博艺,无坚不钻” “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
7
26
二、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 与以前我们学习的夏商
周三代文化、春秋战国文化 相比,甚至与世界其他文化 相比,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有什么特点呢?
27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3.史学成就 《史记》 汉代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阅读教材史料,说说司马迁写 《史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阅读教材,说说《史记》的主 要特点。
23
4.文学新成果 “汉赋” “乐府诗”
24
5.艺术欣赏 秦汉雕塑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5
除本节所提到的科技成就之外, 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内容体现了 科技进步呢? 提示:农业耕作技术、农学研 究、水利工程、手工业技术、 万里长城、灵渠、秦始皇陵等 重大工程
秦汉时期的文化
1
一、知识网络
请同学填充表格
2
分项/成就
著作、成果、时间、人物、意义
天文
数学
科技 医学
农业
手工业
造纸术
哲学与 宗教
儒学 唯物论 宗教
史学
文学
雕塑和绘画艺术
3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三月己未(十八日),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央。”
──《汉书•五行志》
5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确 程度提高。 (2)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 子的记录
6
张衡
史称他“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约己博艺,无坚不钻” “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
7
26
二、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 与以前我们学习的夏商
周三代文化、春秋战国文化 相比,甚至与世界其他文化 相比,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有什么特点呢?
27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专题一:先秦、秦汉时期(共38张PPT)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 “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 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 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 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 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 故排除D。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 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 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 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专题一 -先秦、秦汉时期
考纲明示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 商业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科技文学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就;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 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 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 “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 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 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 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 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专题一 -先秦、秦汉时期
考纲明示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 商业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科技文学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就;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 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 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 “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 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