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条“马克思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条“马克思街”
作者:何广华何明国
来源:《党史纵览》2013年第12期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在他诞生近200年后的今天,他的祖国仍然保留着550条马克思大街,表达了德国人民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与怀念。

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也有一条独一无二的“马克思街”,这条街命名于1933年7月,是当年苏区军民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产物,而且这一名称从红军时期沿用至今。

如今,它的旧址仍在,依然保存着原貌。

这条街是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见证,也是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红色记忆,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崇拜和敬仰的体现。

“马克思街”位于四川广元市元坝区﹙现昭化区﹚,约有200米长,沿街木架瓦屋鳞次栉比,石板天井四合院一字儿延伸,街面上嵌有一座“川陕省嘉陵县遗址”大理石碑,距此百米开外的张怀温宅院,就是当年嘉陵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当时,川陕省嘉陵县苏维埃下辖8个区苏维埃,面积为245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6.9万人。

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有姓名可查的各级苏维埃干部2144人,为共和国流血捐躯、有史迹可考的红军指战员、苏维埃干部和革命群众达1912人。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反“三路围攻”胜利,由4个师扩编为4个军,建立了28个县级苏维埃,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大到4万多平方公里,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进驻广元旺苍坝。

7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嘉陵江东北的曾家、王家、卫子、虎跳等地区,同月23日在元坝建立了红色政权——川陕省嘉陵县苏维埃政府,由罗武中任县苏维埃主席,乔元邦任副主席,下设保卫局、交通局和粮食、土地、内务、劳工、财经、文化等委员会办事机构。

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转入反刘湘“六路围攻”后,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方针,实施战略转移,嘉陵县苏维埃也曾撤离元坝子7个月。

1934年8月反“六路围攻”胜利后,红色政权重回小街。

直至1935年3月红军西渡嘉陵江,长征北上抗日,嘉陵县苏维埃政府方才停止了活动,其前后生存了22个月。

当年,嘉陵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就设在街上的欧家院子里,内设革命法庭和保卫、侦察、宣传科等办公室。

欧家院子堂屋门上悬挂着一块书有《是岸先登》字样的木匾,长7尺,宽4尺许。

嘉陵县苏维埃成立之时,红军为庆祝十月革命节,派人取下木匾刨平,用楷书自右到左,书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行小字,又在木匾中间写了“马克斯(思)街”四个大字,高悬于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大门上,从此这条街就叫“马克思街”了。

当时,欧家院子内壁上画了马克思、恩格斯画像。

晚上,在“满堂红”桐油灯下,红军队伍在这里唱歌跳舞,演文明戏。

院里院外,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

还有十二三岁的儿童团扛着红缨枪,在元坝周围的路口要道站岗放哨,盘查过往行人,煞是威风。

红军北上抗日后,游击
队也转移到了外地,欧家有一位名叫欧启贤的人冒着杀身之祸将这块木匾偷偷扛回家中,用作铺板藏在褥子下面,并嘱咐家人严守秘密,不准向任何人透露。

一直到元坝解放以后,1964年,欧启贤才让它重见天日,把它献给了国家。

这块匾现存于广元红军文化园,属国家一级文物。

8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街上的许多革命遗址还伫立在原地,无声地表示着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信念。

马克思街不仅仅是对马克思的纪念,是中国工农红军崇高信仰的见证,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播种的希望。

走在“马克思街”上,你会情不自禁想起红军的光辉业绩,你会想到今天的江山来之不易,你会时刻不忘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从而唤醒我们的红色记忆,激发奋然前行的力量。

令人高兴的是,2010年3月20日,当地政府从“马克思街”的现状、灾后重建需要和元坝城市长远发展出发,正式启动了“马克思街”的改造工程。

“马克思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军文化的一部分,将会永远保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将焕发出永不磨灭的光芒!(题图为“马克思街”旧址)
(责任编辑:徐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