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文化爱岗敬业
师德基本原则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献身教育 为人师表
![师德基本原则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献身教育 为人师表](https://img.taocdn.com/s3/m/f00197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a.png)
师德基本原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为人师表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品质,它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师德基本原则,包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为人师表等方面。
一、爱岗敬业1. 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职业,需要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2. 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
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任务。
3.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书育人1.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活困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献身教育1. 具备献身教育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
教师需要具备献身教育的精神,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付出。
2.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教师需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和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
3. 以教育为己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需要以教育为己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四、为人师表1. 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待人诚恳,关心和热爱学生。
教师需要具备真诚、善良、关心和热爱学生的品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教师的师德要求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教师的师德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1abc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4.png)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教师的师德要求作为教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是我们重要的师德要求之一。
教师作为社会的引路人和学生的榜样,肩负着培养未来的责任。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以展现出爱岗敬业的师德风采。
爱岗敬业不仅仅是一种敬业精神,更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敬重。
首先,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岗位充满热情,并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无论教学环境如何变化,教师都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崇高的教育使命感投身于工作中。
其次,敬业精神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细致性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要以身作则,我们首先要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
在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时,我们要坚守原则,严守教育伦理。
同时,教师也要保持谦逊和勤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保持我们教师的职业竞争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同事和家长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教育是集体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只有与同事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我们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在实践中,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的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的师德要求。
这不仅是我们对教育事业负责的表现,更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唯有以身作则,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爱岗敬业师德的核心价值观
![爱岗敬业师德的核心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e0743d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7.png)
爱岗敬业师德的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行业中,爱岗敬业师德被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观。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素养,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
本文通过探讨爱岗敬业师德的核心价值观,旨在强调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应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追求。
教师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的热忱和专注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发展。
另外,教师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他们应当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负责,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爱岗敬业的教师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二、师德养成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诚实守信,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范,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榜样的力量。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遵循职业道德,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还应该保持学习的习惯,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进取,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变化,教育也在与时俱进。
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爱岗敬业的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https://img.taocdn.com/s3/m/e9a0edea647d27284b7351e8.png)
三、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如何在实
践中加以体现) ——对待 教育事业的道德
(一)理想层面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
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原则层面
勤恳敬业,尽职尽责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二)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 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 生。' ”
—— 梁启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三)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卡布特的猜想
(瑞士历史学家、出色的钟表匠)
“假如你们无精打采地烤制面包,那么你们烤出 的面包就会变苦,只能使人半饱。 假如你们勉为其难地压榨葡萄,那么你们的愤 懑就在葡萄酒中渗如了毒液。”
爱岗敬业的内涵
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 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 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 己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做出奉献。
(二)理解
1.爱岗敬业所蕴涵的伦理精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种善,强调奉献 教师要有“守摊”精神
“守”是课前认真备课,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方案; “守”是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好表率; “守”是认真地批改作业,绝不放过学生的一点差错; “守”还要放弃自己的好恶,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守”要收敛自己的脾性,耐心和笑脸才是教师的通行证。 总之,为了这一“摊”, 教师要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几十年如一日守住学生。
? 李老师非常失望,心想自己也许确实不适合做教师。他 一边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一边寻找机会调离教育部门。 学校对他的工作和业绩相当满意,校长提议授予他“优 秀青年教师”的称号。这项提前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赞 同。可是有位教师提出了异议:李老师公开宣称不喜欢 学生,不喜欢做教师,评他不合适。学校领导觉得这确 实是个问题,可是李老师工作尽心尽职,成绩突出,赢 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不评他,还能评谁呢?
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2c85c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e.png)
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相关推荐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7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岗敬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1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
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
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简答
![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fd11eb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8.png)
教师职业道德六个基本内容简答
一、爱岗敬业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首要的职业道德就是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
教师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教学教育中,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二、师德高尚
师德高尚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举止,做
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为学生成为道德楷模。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教师应该恪守的最基本准则,要讲真话,做真事,言行一致;诚实
守信的教师能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敬。
四、独立公正
独立公正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不
带有任何主观偏见,保持公正的立场,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五、廉洁自律
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以权谋私,不得收受贿赂或敛财,要严格遵守教育法规,维护教育教学秩序。
六、关爱学生
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给予
学生关爱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实现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恪守职业道德,才能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牢记教师职业道德的六个基本内容,时刻以之为准则,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和引领者。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8篇)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3940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b.png)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8篇)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通用8篇)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篇1有这样一位女孩,小的时候,常常望着星空发呆:长大后干什么呢?做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兵,当一个风风光光的明星,还是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可她长大后,偏偏考到了一所师范院校——这,就是我。
开始,我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以为自己壮志难酬。
直至真正站到了神圣的讲台前,我才发现“区区三尺,学问非凡”,短暂的三年教学使我懂得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
我看见教师们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
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
尤其是校长——一名优秀的老党员、有着杰出贡献的老教师,她创办了这所环境幽雅、设备一流、现代化高品位的新型学校,开辟了教育改革新路子,领着我们意气风发地走向新世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校长如是说,老师也跟着她这样做。
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
慢慢地,这首“新世纪的奉献之歌”在我心底诞生了。
我着魔般地爱上了它,不善歌唱的.我每天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这首歌的真谛。
我成了38名孩子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不再把梦想寄托给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
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
听着他们从幼稚的“牙牙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我深切地感悟到了当教师的光荣和自豪。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
这群生龙活虎的孩子,正是我心灵的寄托、追求的欢欣!我将用我真诚的奉献,奏响这首“爱之歌”最美的旋律!师德师风爱岗敬业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145ae21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3.png)
教师职业道德六大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把这六个点概括为“三爱两人一终身”,这样方便大家记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六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把这六个点概括为“三爱两人一终身”,这样方便大家记忆。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以举例类的客观题与案例分析题中其中一小问的答题点作为考查形式。
因此需要大家从整体上把握各点的内涵及其地位。
一、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首先,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作为一名教师,要严格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违背法律的事情;其次,守法要求教师要依法执教,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须要求教师成为守法的楷模,这样才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认真上课,不得敷衍赛责。
三、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崇高的师爱表示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切忌讽刺挖苦学生,言行过激,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
因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fd838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1.png)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是我们应该恪守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担当与奉献精神表现。
在教育事业的大集体中,每个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自觉地热爱其所从事的职业,并在职业中表现出一种高度的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意味着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职业价值和意义,将个人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统一,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做到职业生涯专一,助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爱岗敬业可以激励教职工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情,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因为教育环境的变化或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动摇,不会因为个人追求而放弃自己应有的职责和义务。
他们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只有不断地探求,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实践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一位持久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爱岗敬业可以提高教师的事业价值感和稳定性。
敬业不仅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能够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地与职业立场。
只有愿意奉献的教师,才能承担起育人的责任,秉持着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的态度,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一个敬业的教师,不仅可以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同时也能凝聚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与声誉,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最后,爱岗敬业可以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引领。
教育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强的工作,教师无愧于其职业的名头,这显然需要一份无私的爱与奉献。
一位教师如果不爱岗敬业,那么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怀,他就很难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也无法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而当教师充满爱心、敬业精神时,便能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生命的意义,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接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
总之,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要求,故事业的分量也最为重要。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9篇)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88b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6.png)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篇1古人对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那么对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作为培养将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立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如何在教学中进展快乐学习,我认为主导因素在老师。
第一、要树立一个观念:把我们正在进展的工作上升到科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高度,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因为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人人都要研究怎样教书和育人,因为在将来的教育中,一个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老师同样会误人子弟。
第二、要赏识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信心:要经常鼓励学生“你能行”,教育学生会说“你最棒,我也还能比你棒”,要告诉学生永远向前看,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生说“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三、要学生做人、处事和负责:要创设适宜的情境、要用语言的感染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打动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在每一次值日中对别人负责,在每一项活动中对集体负责,在每一个言行举止中对自己负责。
第四、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擅长培养学生全面的看问题。
他们就像一粒粒即将破壳出土的种子,在来到地面之前,总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
因此,要擅长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去争论,客观地分析^p 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人和事,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引导,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积极安康的心灵。
第五、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要用孩子的观点看孩子,这样就会拉平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间隔;要从每个学生的详细性格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教育的切入点,这样就会谅解、容忍、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得意之处,从而使师生在情感和心灵上到达融为一体的境界。
第六、要牢记师与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要走近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丰富纯洁的情感世界。
师德师风具体内容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一)
![师德师风具体内容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一)](https://img.taocdn.com/s3/m/33b2c1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师德师风具体内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工作,作为教师,师德师风的提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具体来说,师德师风的体现之一就是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意味着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首要任务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只有充满热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到极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正能量。
同时,敬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责任感的表现,在工作中时刻以学生的需求为重,努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尽职尽责,意味着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负责到底。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要勤勉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同时,尽职尽责也包括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智慧、有爱心的人才。
总的来说,爱岗敬业和尽职尽责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在教育工作中要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勇担教书育人的重任,传承文化,培育人才,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师德师风进一步提升,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怀着一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心,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学生成才成材,为社会和谐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https://img.taocdn.com/s3/m/71c815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3.png)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职业素养。
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分析师德师风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实践爱岗敬业的原则。
一、师德师风的含义与意义师德师风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秉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师德师风的核心是敬业、忠诚、尊重、公正、责任五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敬业的精神,对待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
敬业不仅仅是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以及对教育目标的追求。
其次,忠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忠于职业,忠于学生,忠于教学事业。
忠诚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一致,对学生负责,对教育教学工作保持坚定的信念。
再次,尊重是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注。
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同行的专业素质,以及学校的教育方针。
此外,公正也是师德师风的不可忽视的特征。
教师应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公正评价每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品德水平。
公正还体现在教师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和客观态度。
最后,责任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责任心体现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行动和良好业绩上。
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关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才能够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实践爱岗敬业的原则实践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爱岗敬业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
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
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学生真正的关爱和支持。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的解读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bd26623f12d2af90242e65f.png)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的解读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年修订)》全文如下: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对待教育事业道德。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对待教育事业和对待学生的道德。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师德的灵魂,对待学生的道德。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天职,对待学生的道德。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对待家长、同仁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道德。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对待自己和事业的道德。
对爱岗敬业的解读: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职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
爱岗敬业师风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师风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515c40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a.png)
爱岗敬业师风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责任。
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师风,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引导。
一、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爱岗敬业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以高尚的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爱岗敬业的教师常常能够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承担起对社会培养有道德素养的公民的重要使命。
二、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1.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掌握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
2. 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
教师应该理解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真心爱孩子,才能用心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 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作为社会的楷模,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道德修养和规范职业操守。
尊重学生,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尊重学校制度,注重教学纪律等都是培养师德的重要内容。
三、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1. 彰显教育事业的伟大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育事业的伟大价值,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2. 保障教育公平。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
只有教师具备公正、客观、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的发展机会。
3. 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教师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教育育人的责任。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要注重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加强师风建设,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师风敬业爱岗演讲稿5篇范文
![师德师风敬业爱岗演讲稿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46e09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1.png)
师德师风敬业爱岗演讲稿5篇范文#__师德师风敬业爱岗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回想当初,我们满怀热情,选取了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立志耕耘花园,培育花朵。
能够说,走上讲台的我们都以前有一番壮志宏图,想透过自我的拼搏成为一位名师,或者成为一名管理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原先现实和自我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
我们似乎变了:疲惫在日常琐碎里,埋没在备课和开会里,恼怒在差生的作业里,郁闷在学生的课堂表现里,感伤在对牛弹琴的传授里,惊讶无奈在学生的成绩里。
年轻老师抱怨机遇不佳,评优无望,评职无期。
骨干教师抱怨回报太少,认可度太低。
种.种失意、困惑扑面而来。
今年我们见面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累!无数次我们自问:就这样沉沦了吗?就这样放下了吗?就这样被打败了吗?不,这只是我们一时的迷失,是重压下“口是心非”的发泄:有人天天喊“累死了。
”结果她一有时间就生龙活虎地在给学生辅导;有人说:“不管了,什么也教不会”,结果他连学生的家庭作业也一页页的批改着;有的人孩子生病了,坚持上课,等周末回家才带着歉意照看两天;有的人,父母有病,也不能时时床前尽孝;有的人,一心为了学生,甚至无暇顾及自我孩子;有的人几十年如一日,最早来校,最晚离校,甚至有人笑称,放假还要来学校走两圈。
这是什么?这就我们教师的师德,就是对学生充满职责的爱,就是对工作的执着,就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坚持!应对学生,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们:坚持,不要放下!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
坚持,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
坚持,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激起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他们高贵的灵魂。
应对社会,当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鹜,我们仍选取坚持,坚持捍卫教育这片净土,坚守:“教师”这个字眼的神圣,因为生命的好处远不止功利。
应对我们学校的现状,我们选取坚持,坚持付出,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学习,坚持改革,这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教育部师德师风新十条内容 爱岗敬业(一)
![教育部师德师风新十条内容 爱岗敬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48150a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2.png)
教育部师德师风新十条内容爱岗敬业在教育部颁发的新的师德师风十条内容中,爱岗敬业是其中一个核心价值观。
教育工作者作为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责任的同时,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
爱岗敬业,不仅仅代表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与尊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1. 爱生如子,教育如养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每一个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怀着亲切的心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凭借着爱心和耐心,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迈向成功之路。
2.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去治学,不断追求学术上的创新与进步。
只有在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激励他们追求卓越。
3. 毫无保留,竭诚服务教育工作者应该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竭诚为学生服务。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辅导,都应该尽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4. 忠诚诚信,言行一致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忠诚诚信的态度,言行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
5. 乐业育人,师生同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乐业的心态去育人,与学生共同成长。
只有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中,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 自强自律,勇攀高峰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自强自律,勇敢地攀登教育事业的高峰。
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引领他们向着梦想前进。
7. 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追求卓越。
只有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8. 乐教育者,爱工作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乐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心境,热爱自己的工作。
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够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9. 植以师爱,激发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师爱去植入学生心灵,激发师生间的深厚情感。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https://img.taocdn.com/s3/m/f03ad7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0.png)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因此,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以期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加强师德教育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操守和社会形象。
加强师德教育是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师德教育岗位,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教师对师德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激励教师践行师德。
二、设立示范导师制度为了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学校可以设立示范导师制度。
在每个学科或教学团队中,选聘一些品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作为示范导师,帮助新教师规范职业行为,传承教育经验。
同时,示范导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激励其他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师师德风尚。
三、强化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能力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观学习、调研交流,拓宽他们的教育视野,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
四、加强师风建设师风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学校师风建设,必须严格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自我约束。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以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践行师风。
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学校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在爱岗敬业的氛围中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加强家校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能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应当建立起与家长的密切联系渠道,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ca0a58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6.png)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热爱,并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其中,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一切力量。
爱岗敬业不仅是教师取得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更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基础。
首先,爱岗敬业使教师在工作中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教师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引路人,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功力的精进程度。
如果教师不以爱岗敬业为准则,不仅会怠慢工作,偷懒敷衍,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丧失,影响整个教育的质量。
其次,爱岗敬业使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爱岗敬业的教师,会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保证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实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再者,在教育教学中,爱岗敬业的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这样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爱岗敬业,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和关注,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
最后,爱岗敬业的教师具备团结协作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和能力。
爱岗敬业的教师愿意和同事积极合作,共同研究教学问题,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他们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的团队协作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综上所述,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教师只有充满爱与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当代价值探讨
![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当代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49d0e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0.png)
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当代价值探讨中国传统师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
在当代社会,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师德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内涵、当代社会的需要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教师应当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2. 为人师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3. 授业解惑: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授业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无私奉献:教师应当无私奉献,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努力。
二、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师德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传统师德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与当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相符,可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
另一方面,传统师德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如“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对于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途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需要采取多种途径。
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途径来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宣传来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
通过文化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多种方式来弘扬中国传统师德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师德文化——读《教师要有大情怀,心中装着民族和国家》有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我们社会主义师德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优秀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优良品质。
一、爱岗敬业的道德境界——乐教勤业。
如果我们退出道德规范的视境,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作为教师个体的道德品质来看,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情感,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这一职业,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二,态度,即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尊重职业的规范和要求,重视职业的社会意义的实现。
第三,行为,即按照职业规范或要求行事,克尽职守,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完成或实现工作任务。
“爱岗”、“敬业”、“尽职”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构成职业道德品质的主要框架,其基础是对教师职业的全面而深刻的道德认识。
我们可以从教师个人对待自己职业的情感和态度的倾向性角度,将现实生活中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境界大体划分成四个层次,即厌教、功利、热爱、乐教。
这四个层次代表着四种不同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也标示着教师个人在爱岗敬业方面由低到高不断近善向上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厌教。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因种种原因误入教师行业,他们对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但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充满厌恶和反感,只是由于人事制度限制等等方面的原因滞留于教师队伍之中。
他们对待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有轻蔑,有无奈,缺乏起码的敬重感。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他们看来纯粹是一种令人感到去之而后快的约束,他们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纯粹是出于外在的压力。
第二个层次是功利。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有一部分人出于种种功利性目的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而且他们工作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利益,因此他们成为雇佣型教师。
这些人从职业情感上说或许不感兴趣,或许有些喜欢,但支配他们的不是情感,而是功利追求。
他们的职业态度或许是认真的,或许是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但一切都围绕着功利目的的实现这一目标设计。
因此,这部分人基本上把师德规范、原则等理解为必要的、外在的约束;他们的职业敬重感如何、履行义务的情况如何。
完全看他们的功利目的实现程度,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稳定性。
第三个层次是热爱。
处于这一道德境界的教师,无论他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这一职业,到此阶段他们已对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
所以,他们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对制约教师的职业规章、制度、原则等能够自觉认同,并且内化于心。
在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体现出主体性、自觉性、主动性,教育行为中表达出的道德自律性。
第四个层次是乐教。
这是对“热爱”层次的进一步升华和超越。
进入这种境界的教师,他们从事职业工作已不单是出于喜欢和热爱,而是因为对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有着深刻、全面的认识,并且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
这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得到内心的极大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之境地。
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正是此意。
北京市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更形象地表达这种境地之意味:“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
”到了这个境地,师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已不是一种压力和约束,相反,教师的行为成了师德原则和规范的最好诠释。
以上四种境界,第一种是我们应当唾弃和否定的,第二种是我们承认其合理性的同时应当自觉超越的,第三种是我们应当大力肯定和倡扬的,第四种是我们应当向往和追求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基本的或起码的道德要求。
二、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爱岗敬业精神是教师自觉承负社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师义务的体现,有了这种精神,教师就能把教育这种平凡而且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充满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换句话说,爱岗敬业精神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巨大激励力量。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刺激感;而且,至少从目前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来说还比较低,社会上对这一行业还存在偏见。
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教师正确的师德义务观念。
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思想观念使教师摒弃了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了世欲的偏见,忍受了社会的误解,理解了种种不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教育事业之中,忠于职守,以奉献为乐趣,为幸福;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和道德价值观,鼓舞着广大教师在差强人意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中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爱岗敬业精神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
当岗位职责成为教师积极情感的对象,而不是一种捆缚或约束时;当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教师的精神寄托,而不是无关于己的身外之事时,当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已经和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爱岗敬业”就从一种道德准则或道德规范转变成了教师个人的道理理想,并进而必然构成教师的行为表现。
在“爱岗敬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理想的支配下,教师自然不会把教育活动视为一种苦事,他会因自己的道德理想的体现或实现而感到兴奋,感到骄傲,感到幸福。
同样,在这样一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
刘老师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
”假如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假如教师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功利性的“谋取稻粮”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教师会忍受得了教育工作的单调、乏味和清苦,更难以想象教师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或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成为人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价值选择,原因只在于,这样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进取向上、克尽职守、积极奉献的内在动力支持。
前面我们在论及师德修养的道德境界时,曾申说这样的观点,即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基础,乐教勤业是爱岗敬业的进一步延伸和超越性发展,此种观点对“爱岗敬业”的动力机制作用也是一个较好的说明。
在爱岗敬业精神的推动下,教师“乐教”的情感体验和“勤业”的行为表现,就会模糊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时时处处以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会模糊个人利益的得失,以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主动、自觉、创造性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全面履行教育义务。
所以,师德修养的关键一环,就是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说它关键,是因为它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断改善的动力源泉。
三、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教师在岗位上能否完成教育任务,能否取得工作成就,以及取得成就的大小,决定于诸多因素,例如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工作气氛)、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自己的学识修养等等。
当然,教师能否做到爱岗敬业也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更明确地说,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种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前提。
第一,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我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们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都完全嘱托给他们。
”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的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当履行的责任或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教育目的全面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在综合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此,教师能否自觉接受并贯彻执行国家和人民的旨意,能否遵循各种教师规范(包括道德规范)规约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工作成就的高低。
反言之,如果教师谋求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接受教师规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而我们早已明确这样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学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表现。
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
第二,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
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对教师的素质有很高、很严格的要求。
可能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该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养……这些素质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来达到。
那么,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与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
有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认识,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接近,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
假如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很难想象他能够切实体认自身水平与教育要求间的矛盾,很难想象他会在完善自我智能结构、道德素养方面有自觉的努力,因为他不会有这方面的需要。
如果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
第三,爱岗敬业能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
教师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处理千差万别的矛盾冲突。
这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必备前提。
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这些方面大有助益。
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可以感染同事,使他们与自己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完成育人大业;可以感染家长,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使家长和自己的沟通更加顺畅无阻;可以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进取向上、勤奋努力的榜样,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按照自己导引的方向发展成长;爱岗敬业精神也可以影响社会各方的敬重和支持,使之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理解教师的劳动价值,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这一切,无疑将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成果。
概括起来说,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搪塞、敷衍、马虎,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追求的教师,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