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九编晚清文学 第六章 “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的戏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2.1906年成立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
3.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1917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这是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命新方案的文章。
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4.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从理论上提出建设新文学的构想。
5.1918年1月,《新青年》编辑部扩大了阵营。
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首次刊发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创作的九篇白话新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开始的,周作人于1921年6月发表了《美文》,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7.1918年5月,刘半农发表《卖萝卜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1918年7月,他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8.1920年3月,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
9.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17古代文学(四)近代文学
2、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三、近代后期其他散文:康有为、谭嗣同、严复、 林纾、章炳麟
第三节 近代的词
一、近代前期的词 1、周济与常州词派
张惠言为常州词派的开山之人,提倡比兴,主 张以婉约的风格隐曲地表现士大夫的幽怨之情。 周济是近代前期常州词派的重要继承者,提出 “诗有史,词亦有史”。
(一)“诗界革命” 1、产生背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也 是近代进步诗歌潮流进一步的发展。 2、口号的提出:在戊戌变法前一两年,梁启 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 的口号。 3、提倡的诗风: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语) 4、代表人物: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一面 旗帜)
(二)黄遵宪及其诗歌创作 1、黄遵宪的生平 黄遵宪(1848-1905),字 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梅州人。光绪二年 (1876)举人。历任驻日 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 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湖南按察使等职 。积极参 与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失 败后,辞职回乡,仍热心 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 1905年病逝于梅州。
(3)主要人物:
(4)艺术特色:
3、《儿女英雄传》 (1)作者文康
八旗世家出身 历任多职 以何(玉凤)、安(骥)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 积善世家的发皇史 封建道德说教 纲常名教观念 庸俗人生理想 切近世态人情 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
(2)主要情节:
(3)思想缺陷:
第一次提出“专为下等社会写照”的命题
4、林译小说
引进风格流派的概念
诱发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
小说史地位:
中国小说新旧嬗变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媒介
影响了“五四”一代风流人物,如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等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2004——2013年)2004年1·献诗、采诗、删诗:是古代关于《诗经》编订和成书过程的学说。
所谓献诗是指周代公卿列士向周王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
采诗是指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
这种说法确切与否尚有争论。
但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乐官参与,民间之诗很难汇集于朝廷。
所谓的删诗,是指汉人认为,诗经编订成书,经过孔子的删订。
事实上,孔子只对《诗经》做过正乐工作,删诗说是不可靠的。
2·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杨雄在《法言·吾子》中对不同类型的赋体做出的评价。
这里的诗人之赋,指的是屈原的骚赋,杨雄认为,屈原的赋符合诗经精神所以称之为诗人之赋。
辞人之赋指唐勒,景差,宋玉,枚乘之赋,其实就是指汉大赋。
诗人之赋丽以则,是指屈原的骚赋不失讽喻精神,虽丽而有法度。
辞人之赋丽以淫指大赋在辞章上太过分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意义。
3·左思风力:这是钟嵘在《诗品》中对左思诗歌的评价,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上独标一帜,成为当时成就最高的诗人。
左思的《咏史》诗被钟嵘认为是“五言之警策”。
他借咏史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
情调高昂,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
这种诗歌精神即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
其诗歌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气势壮大,慷慨悲凉。
他们反对纤小绮靡的上官体,提倡刚健骨气,为初唐诗坛吹进一阵清新空气。
四杰扩大了诗歌题材,推动了律诗歌发展,但诗作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5·古今作者,唯昌黎最高。
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这是明代吴讷在《文章变体序说》中对韩愈墓志铭文的评价,充分肯定了他对墓志铭文的发展与革新。
韩愈在碑志写法上不拘格套,别出手眼,尤其重视细节描写,借一二琐事将传主性格、心态巧妙展现出来,成为生动的人物传记。
中国近代文学史笔记
幻灯片1中国近代文学第一讲绪论幻灯片2第一讲绪论一、概说1、中国近代文学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艰难嬗变的转型时期,文学史家将其断代为中国近代文学。
幻灯片32、时代性质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李鸿章奏折(同治十一年五月)幻灯片42、时代性质中国自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一直是在传统之中生活着,文化变迁相当缓慢,在这一阶段,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自定体系。
然而,在这同一时期,西方世界于生活和思想方面都经历着激烈的改变。
在这样的改变中,西方世界从它的中古走向近代。
在这个时代,欧洲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邦的兴起,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工业改进。
这些事实,对于西方本身以及全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入而广远的。
尤其是工业革命所产生出来的力量,从17世纪开始,自西欧核心出发,像上帝的手似的重新塑造世界。
——殷海光《中国文化展望》幻灯片52、时代性质:近代中国——过渡时代过渡时代者,实千古英雄豪杰之大舞台也,多少民族由死而生、由剥而复、由奴而主、由瘠而肥所必由之路也。
美哉过渡时代乎!——梁启超:《过渡时代论》幻灯片63、近代历史研究的热与近代文学研究的冷幻灯片74、近代文学非常重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王德威幻灯片85、近代文学的魅力:群星灿烂“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绝世奇才龚自珍,有以文字耸动天下的过渡时代之英雄梁启超;雄才大略如曾国藩,气冲斗牛如康有为,悲歌慷慨如谭嗣同,英姿飒爽如秋瑾,哀怨凄婉如苏曼殊;“并世译才数严林”的严复、林纾,身怀绝技却坎坷没世的旷代奇才刘鹗,才高八斗的晚清遗老陈三立、王国维……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幻灯片96、近代文学的定位与价值近代文学的总体定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终结,又是通向中国现代文学的纽带与桥梁。
多项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哪些诗集问世于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A. 《尝试集》B. 《扬鞭集》C. 《蕙的风》D. 《新梦》E. 《烙印》22. 被鲁迅称道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abceA. 《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C. 《老残游记》D. 《新中国未来记》E. 《孽海花》24. 下列属于“九叶”诗人的有?bcdeA. 鲁藜B. 辛笛C. 郑敏D. 袁可嘉E. 穆旦25. 以下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作品是?abcA. 《围城》B. 《走在人生边上》C. 《人?鬼?兽》D. 《淘金记》E. 《南行记》二、多项选择题3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BDE)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32.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ABD)A.现实主义、口语化B.文化反思色彩、“京味儿”C.讽刺、浪漫主义D.描写城市市民、幽默E.象征主义、抒情性33.下列属于田汉所创作的剧本有(CDE)A.《五奎桥》B.《家》C.《丽人行》D.《回春之曲》E.《南归》35.抗战时期,揭露阻碍抗战、阻碍民族更新的黑暗势力和民族痼疾的长篇小说有(ACDE)A.《腐蚀》B.《困兽记》C.《四世同堂》D.《淘金记》E.《呼兰河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C.炽热的爱国情思D.青春、爱情的欢唱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B.废名、师陀C.彭家煌、蹇先艾D.鲁彦、许钦文E.许杰、萧红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A.《昨日之歌》B.《死水》C.《繁星》D.《尝试集》E.《翡冷翠的一夜》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蔡元培E.周作人3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其中有(ABDE)A.须言之有物B.不摹仿古人C.不讲求押韵D.不用典E.不避俗字俗语32.下列均属于创造社作家的有(ABD)A.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B.田汉、郁达夫、成仿吾C.郭沫若、张资平、冯至D.郭沫若、田汉、张资平E.郁达夫、许地山、田汉33.茅盾于20年代初提出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包括的内容有(ACDE)A.反映民众疾苦B.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C.揭露社会黑暗D.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E.指导人生34.以下关于张恨水的正确判断是(ACDE)A.张恨水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作家B.张恨水是长篇小说《风萧萧》的作者C.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社会讽喻小说D.《五子登科》是张恨水的一部讽刺小说E.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多角恋爱故事31.下面属于茅盾的短篇小说有(ABDE)A.《林家铺子》B.《残冬》C.《腐蚀》D.《秋收》E.《春蚕》32.下列属于老舍的作品有(AC)A.《月牙儿》B.《华威先生》C.《离婚》D.《雷雨前》E.《幻灭》33.形成汪文宣精神悲剧的原因有(BCDE)A.母子冲突B.妻子出走C.家庭矛盾D.旧社会旧制度的现实压力E.自己生病34.下列属于京派作家的是(ABE)A.废名B.萧乾C.艾芜D.沙汀E.沈从文31.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倡导者是(ACD )A.胡适B.沈雁冰C.陈独秀D.周作人E.郭沫若32.下列都属于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有(AC )A.虎妞、小福子B.愫芳、祁瑞宣C.祁老人、冠晓荷D.祥子、杜大心E.杨梦痴、祁瑞宣33.以下关于曹禺剧作《雷雨》正确的判断是(ABE )A.周朴园是买办资本家的形象B.《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是蘩漪C.《雷雨》表现了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D.作家对蘩漪抱有同情E.《雷雨》是30年代有很大影响的一部多幕话剧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BDE)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2.指出下列属于语丝社的成员( BD )A.高长虹B.周作人C.冯至D.孙伏园E.冯雪峰3.《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2020---2021年度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020—2021学年度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一章:清代。
1、金圣叹称《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天下六才子书”。
他的文学评论尤以评点《水浒》、《西厢》著名。
2、金圣叹是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最有成就的批评家。
3、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
他说:某尝道《水浒传》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
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4、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主脑”。
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他说:“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闲情偶寄》)。
5、王夫之的诗学著作有《诗广传》、《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
6、王夫之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一是“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二是“巧者则有情中景”;三是还有一种“ 景中情”。
7、叶燮著作颇丰,尤以其诗学著作《原诗》内外篇著称,被认为是继刘勰《文心雕龙》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8、教材指出: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和“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9、教材指出:叶燮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
10、教材指出:叶燮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其中的识处于核心地位。
11、王士禛诗学著作颇丰,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为《带经堂诗话》最为著名。
12、王士禛是清初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
其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 神韵”说。
13、教材认为:王士禛“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4、沈德鸿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诗论著作《说诗晬语》。
主张诗歌创作应有益于教化,提出“ 格调”说。
15、教材认为,沈德鸿的“格调”指的是体裁和音节二者,二者兼美,即是他认为有“格调”的作品。
16、袁枚在他的论诗著作《随园诗话》中提倡“ 性灵”说,以与沈德鸿的“ 格调”说相抗。
中国现当代文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运城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运城学院运城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在需要包括几个方面()答案:有助于理解近现代的政治与革命;促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是中国现代化剧烈转型期的社会记录;在承上启下中保持着鲜活的现实性2.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也是本专业的骨干课与必修课,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对3.中国现当代文学,使学生认识我国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脉络。
()答案:对4.中国现当代文学要求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文本阐释力与审美鉴赏力。
()答案:对5.中国现代文学,主要研究自()到1949年文学发展演变历史及创作成就。
( )答案:1917年新文化运动第一章测试1.晚清的( C)在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极力提倡白话文()答案:裘廷梁2.文学革命发生的宏观背景便是,现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转型。
()答案:对3.以()代表的“新诗派”,提出口号“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答案:黄遵宪4.将小说的政治宣传、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以“改良群治”和“新民”为目标的是“小说界革命”。
()答案:对5.晚清民初文学新变中,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新文体”的是()答案:“文界革命”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强调的三大文学为()。
答案: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国民文学7.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里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其核心思想可总结为3“推到”3“建设”,包括()答案: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推到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8.胡适提出的“文学八事”有()答案: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9.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提出以“民族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答案:错10.林琴南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的小说是()答案:《荆生》第二章测试1.最典型的问题小说家如冰心、王统照等,偏偏是抽象的“爱”与“美”的鼓吹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修改版]
第一篇: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一.名词解释1.诗界革命: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
“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
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
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3.小说界革命: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小说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
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等文中阐释了他的小说革命主张。
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小说之力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小说具有新民救国的效力。
4.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5.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人生而艺术。
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6.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考研笔记(朱栋霖版)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19.1921.7创造社成立.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42.1934年10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43.1936.6.7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44.〈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写于1928年,初载〈教育杂志〉1929.8由开明书店出版.45.1930.3七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化"8.1改称"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改为"左翼戏剧家联盟".46.1932.9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名词解释1, 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2, 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3, 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4, 解放区文艺运动:5,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6,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7, 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是个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首先是思想自己,思想希冀与一切社会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既要有凝聚的沉潜德育深切的个人投掷,又要有全局的把握和超人的目光.8, 街头诗运动:1938年夏,田间来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三,简答与论述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3,在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1)鲁迅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的讽刺幽默效果.2)老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的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3)张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是充满泪水的,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4)钱钟书以其渊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妙笔生花的.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孙'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关系,金钱对人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本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张爱玲在后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都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如《倾城三月》《金锁记》. 6,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追求.'冰心'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切,爱能融化一切,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家,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颂扬爱.'萧红'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现出对人生的痛苦,失望和悲伤,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孤独和凄凉等景象.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的本质的表现.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如《小城三月》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7,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丁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8,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赵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冷静,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物语言,越鲜活,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开拓出哪些崭新的时代意义对农民命运的描写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赵是解放区作家中,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关注农民命运的作家,这种关注的视角很独特,以《小二黑结婚》为例.首先,赵的小说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一些人们不以为然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农村中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敏锐地感受到解放区的时代变化了,政权改变了,但人们的思想变化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赵的作品告诉我们,以鲁迅开始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和改造,这样的思考仍然是解放区作家的重要任务,并不因为政权变化了,农民落后的思想就一扫而光了,《小二黑结婚》是从解放区依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角度来写的.更沉重的告诉我们,封建意识还是很顽固的,作家从敏锐的政治视角来写.其次,赵的作品特别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作品中描写各种各样的农民,在当时的农村里,残存的封建势力在人民政权下不成气候,象二黑,小芹这样有先进意识的农民还是不多的,在农民中更普遍的是像三仙姑这些农民是绝大多数,还根不上时代的步伐方向,他们也在跟着时代的主潮,只是跟不上,他们已经在转变之中了,而这些是中国发展前途的基础,作者这些人给予热情的期待,是善意的扶持,这个描写体现了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变化,赵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对农民命运的描写在赵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民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理解,同情中对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期待,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至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
王国维译《脱尔斯泰传》底本考释
王国维译《脱尔斯泰传》底本考释周旻摘要:1907年,王国维在其所主编的《教育世界》上刊登了《脱尔斯泰传》。
全文约两万字,分13章,详细介绍了托氏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宗教思想等。
这是1900年中国译介托尔斯泰以来,最为详尽具体的一篇传记;特别是其中对《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杰作的细致讨论,亦为晩清首见。
笔者经过考察,发现此传的底本系明治日本的文学家中里介山在1906年所著的《托尔斯泰言行录》(液卜蛛止卜证言行録一)。
通过考释底本与译文,特别 是传记中“文学时代”的章节文字,本文试图探讨王国维在翻译背后的文学观念,以及他对叙事文学的批评理念之来源。
关键词:王国维;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言行录》;中里介山从1900年起,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就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报刊中,或作为俄国野著名之诗家”,①或被当成世界学术势力之思想家。
②此中,《教育世界》杂志可能是对他译介得最为全面、深入的一种遥1904年11月,该刊以《脱尔斯泰伯爵之近世科学评》为名,翻译了托尔斯泰为卡彭特(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的《现代科学论》所作序言。
③1905年5月,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枕戈记》(今译《伐林》,1853—1855)被翻译并发表;编者自述,底本源自二叶亭四迷的日译,是江苏师范学堂和文课本中的一篇。
④它也被认为是托尔斯泰小说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一种。
⑤此二文均称得上开风气之先。
《教育世界》的编者可谓慧眼独具,从翻译入手,将托尔斯泰的吉光片羽引入中国文化界。
1907年,时任主编的王国维在143,144两期杂志上刊登了《脱尔斯泰传》,巨细无遗地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复杂生平、文学作品、趣闻逸事,其中还不乏对俄国社会的描绘与批评,堪称晚清野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托氏”⑥的传记。
如若当时的读者有幸读过此传,那么几乎托氏所有小说的内容梗概及写作背景,都会了然于心;这也是该传译者将大部分笔墨放在''文学时代”一章的结果遥与另两种托尔斯泰作品标有出处不同,这篇传记却未对来源作出说明,只能猜测为翻译自英文或日文的作品。
三十年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晚清文学革命运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青年》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双簧戏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小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后期创造社)(新诗)新月社(后期新月社)(散文)美文语丝社(戏剧)其他(鲁迅)莽原社未名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现实主义思潮特征浪漫主义思潮特征现代主义思潮特征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调的流行;个性化的追求;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演变:无产阶级文学vs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文艺”左联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革命文学”的倡导革命文学的论争左联左联代表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华汉《地泉》及重版唯物辩证创作方法自由人和第三种人论争两个口号论争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新月论:人性论天才论左翼—| 性灵文学:| 京派:战斗力的美vs“和平静穆”的美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京派;海派;左翼特征:①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②叙事的时代和中长篇小说的发展;③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④对心理刻画的重视;⑤个人风格、名族风格、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区域文协解放区:共产党领带的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沦陷区文学上海“孤岛”:1937.11-1941.12 孤岛文学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民族形式的论争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 文学与抗战的关系第二章小说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周译小说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许地山宗教题材小说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主情主义“自序传”抒情小说零余者一“左联”和左翼小说/社会剖析小说左翼小说太阳社东北作家群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京味小说大河小说三海派小说/现代派和现代诗派心理分析派新感觉派 30年代小说特征一暴露与讽喻/“前线主义”小说《围城》二体验与追忆/七月派小说三通俗与先锋/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新鸳鸯蝴蝶派四现实与民间/荷花淀派山药蛋派 / 战国策派第三章新诗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诗界革命)作诗如作文式的经验主义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自由体诗北大歌谣研究会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湖畔诗人小诗体冯至的诗歌特色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三美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纯诗象征诗派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中国诗歌会歌谣化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后期新月派)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现代派汉园三诗人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七月诗派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街头诗运动第四章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随感录”作家群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美文)周作人的散文特点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冰心体 / 白马湖作家群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自叙传抒情小说)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语丝社)现代评论派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论语派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鲁迅风”杂文创作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开明派四报告文学与游记/一报告文学的勃兴/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野草杂文作家群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第五章戏剧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进化团新剧春柳社国剧运动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上海民众戏剧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爱美剧小剧场运动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上海艺术戏剧社剧联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①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广场戏剧②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到新歌剧新秧歌运动③40s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⑴历史剧创作的繁荣;⑵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⑶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第六章通俗小说一民国旧派小说/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一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二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三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第七章鲁迅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二说不尽的阿Q/三《野草》与《朝花夕拾》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三《故事新篇》: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第八章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二《女神》的艺术想像力、形象特征与形式/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第九章茅盾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二茅盾的小说成就/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第十章老舍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第十一章巴金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二《家》的杰出成就/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第十二章沈从文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三文学理想的寂寞/第十三章曹禺/318一从《雷雨》到《原野》/二《北京人》与《家》/三曹禺剧作的命运/第十四章赵树理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第十五章艾青一艾青的历史地位/二独特意象与主题/三忧郁的诗绪/四诗的艺术与形式/第十六章台湾文学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现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及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赣南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文学基础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文学基础》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1.试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各占50%)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2.简答(4题,每题10分,共40分)3.分析论述(2题,每题15分,共30分)4.鉴赏批评(2题,每题25分,50分)三、主要参考书:1.《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袁世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四、考查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及其产生,上古神话的传播、流传和记录,《山海经》。
古神话的主导精神,上古神话的艺术特征,上古神话的文学影响。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尚书》的汇编及存篇,《尚书》内容的认识价值,《尚书》的记言与叙事。
第三章《诗经》“风”“雅”“颂”及《诗经》的分类,采诗、献诗及《诗经》的结集。
《周颂》中的祭祖诗,《大雅》中的周族“史诗”,农事牧猎诗,典礼宴饮诗,怨刺诗和讽刺诗,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的艺术特征:写实与“诗言志”,“赋”“比”“兴”。
《诗经》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春秋》与《左传》,《左传》的内容及认识价值,《左传》的叙事艺术,《左传》的语言。
《战国策》其书及编纂,《战国策》的内容及倾向,《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战国策》的叙述描写。
第五章《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老子与《老子》,孙武与《孙子》,孔子与《论语》,墨子与《墨子》,孟子及《孟子》,庄周与《庄子》,荀子与《荀子》,韩非与《韩非子》。
第六章屈原与楚辞赋屈原的生平,屈原的创作,“楚辞”的涵义。
《九歌》《九章》。
《离骚》的创作,《离骚》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离骚》的象征艺术,《离骚》的神奇想象。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与思考题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和思考题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晚清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5.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总体特色是什么?第二章鲁迅(一)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第三章小说(一)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年代乡土文学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五章郭沫若《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历史原则。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晚清戏曲小说
晚清戏曲小说晚清小说,以改良派强调小说改良政治和社会为界,前有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后有谴责小说。
|改良前的小说十九世纪末期,狭邪小说,也就是以嫖妓为题材的小说比较流行。
其代表作品有《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等。
《品花宝鉴》写乾隆以来北京的优伶,其作者为陈森。
《花月痕》写妓女才子,作者魏子安。
《海上花列传》写妓女生活,比较写实,作者韩子云长期在上海当记者,对妓女生活很熟悉。
清代以来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结合,《三侠五义》是此类小说中最出名的。
其根据《龙图耳录》整理而成,作者署名石玉昆,真实姓名不详。
其讲述包公以及身边侠义之士的故事——这总让我想起狄仁杰和李元芳,这也算是新时代这一思路的新发展了吧。
此外,还有《荡寇志》写,陈希珍父女在张叔夜领导下剿灭梁山的故事,艺术上有一定成就。
《儿女英雄传》,文康著,思想很陈腐,语言用北京话写作。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典小说的衰落。
|改良后的小说甲午战争以后,改良派很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比如严复、夏曾佑发表《国文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梁启超有《译印政治小说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这些文章都极力强调小说改良政治改良社会的作用。
当时有《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等杂志,发表了不少小说评论和作品。
外国小说的翻译也很流行,外国文学名著成批地被翻译过来。
其代表人物有林纾、吴铸、周桂笙。
谴责小说在当时很流行,其揭露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但暴露止于现象,深度不够,作品也有连缀话柄的情况,虽然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手法,却不成熟。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
其从改良派的立场出发,揭露抨击清政府官僚的黑暗和腐败,其揭露官僚很广泛,从中央大员到不入流的吏员,无不蝇营狗苟。
其写卖官鬻爵,写荒淫腐朽,还写他们对洋大人的卑躬屈膝。
其结构和写法都类似于儒林外史,但叙述之事有格调不高窥私八卦之嫌,结构上也更散乱,不大看得出来整体的安排,但在同类小说中已然是突出的优秀作品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框架整理)
研究架构图第一编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2:文学革命的成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4: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趋向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一)表5:第一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一)表6:第一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六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二)表7:三零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8:自由主义对左翼文学的批评声浪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各类文学创作(二)表9:第二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二)表10:第二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编第三个十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表11:战争下的文学发展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11:四零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三)表12:第三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三)表13:第三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表14:台湾文学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15: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6: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比较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伍、书评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
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名词解释
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多项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哪些诗集问世于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A. 《尝试集》B。
《扬鞭集》C。
《蕙的风》 D. 《新梦》E。
《烙印》22。
被鲁迅称道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abceA. 《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C。
《老残游记》 D. 《新中国未来记》E。
《孽海花》24。
下列属于“九叶”诗人的有?bcdeA。
鲁藜 B. 辛笛C. 郑敏D. 袁可嘉E. 穆旦25. 以下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作品是?abcA. 《围城》B. 《走在人生边上》C. 《人?鬼?兽》D. 《淘金记》E. 《南行记》二、多项选择题3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BDE)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32.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ABD)A.现实主义、口语化B.文化反思色彩、“京味儿"C.讽刺、浪漫主义D.描写城市市民、幽默E.象征主义、抒情性33.下列属于田汉所创作的剧本有(CDE)A.《五奎桥》B.《家》C.《丽人行》D.《回春之曲》E.《南归》35.抗战时期,揭露阻碍抗战、阻碍民族更新的黑暗势力和民族痼疾的长篇小说有(ACDE)A.《腐蚀》B.《困兽记》C.《四世同堂》D.《淘金记》E.《呼兰河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
《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C。
炽热的爱国情思D。
青春、爱情的欢唱 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32。
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B.废名、师陀C。
彭家煌、蹇先艾D.鲁彦、许钦文E.许杰、萧红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A.《昨日之歌》B.《死水》C。
《繁星》D.《尝试集》 E.《翡冷翠的一夜》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曾朴与《孽海花》
▪ 曾朴(1872—1935),字太朴, 改字孟朴,号东亚病夫,江苏常 熟人。曾朴生长于书香门第,颇 富救国之心。光绪二十三年赴上 海投身实业,光绪三十年与丁初 我、徐念慈等人创立小说林社, 刊行《女子世界》《小说林》等
杂志。入民国后一度参与江苏政
事。1927年创办真善美书店, 出版《真善美》杂志。
《孽海花》用白话写成,叙述语言流畅典雅,人物对白贴和
身份,颇见作者曾朴的语言功力。
第四节
辛亥前后的小说
一、从改良群治到自娱娱人
▪ 从“改良群治”到自娱娱人,这种转变所以发生,其首要原 因是此一时期国民政治热情的消解和作家政治理想的破灭。 ▪ 同时,小说创作的商品化日趋成熟,“著书都为稻粮谋”成 为普遍现实。 ▪ 疏离“改良群治”,转向自娱娱人,“英雄”退隐,“男女” 登台,这是作家对时代阅读风气变换所做出的应和。
▪ 作者在小说写作中似乎并不太讲究叙事技巧,在故事的讲述 中极少曲折盘旋,而是直接全盘托出,殊少含蓄蕴藉之致 ▪ 整部小说中,作者于中下层官员的官场生活表现得较为真切, 如府县、师爷、买办、佐杂及官场掮客等人。 ▪ 至于小说的结构,未见精心刻意之迹,只是故事的连缀而已。
二、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林纾是晚清重要的古文家,他的小说翻译全以文言出之,但 又不囿于其所师从的桐城古文的范围,在简洁传神的同时, 古文变得更富表现力,无论写景、叙事还是抒情,都能曲尽
其妙。
▪ “林译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不但开阔了中国读者的生活 视野和艺术世界,向他们传递新思想、新文化,而且让中国 作家了解了西方文学的表现题材和创作方法,从而成为中国 小说写作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动力
职流放,次年卒于新疆。
▪ 刘鹗创作《老残游记》,意在警醒国人,拯救国家危亡。他 通过官场与“山林”两个世界的描写来达成自己的创作主旨。 ▪ 刘鹗在对晚清官场的描写中,创造性地揭示了清官的罪恶。 玉、刚二官,一个以治盗为名,逼民为盗,猎取升官资本; 一个以清廉自命,逼民认罪,博取正直之名。晚清官场中的
▪ 曾朴改变了金松岑注重表现傅彩云的原有设想,转换为以金 雯青和傅彩云分合故事为主线、表现清王朝同治到光绪年间 政治、文化、思想风气的变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孽 海花》是对历史的一次艺术再现,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 同时,《孽海花》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 其次,《孽海花》“写当时达官名士模样,亦极淋漓”。 ▪ 第三,《孽海花》“文采斐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的深在原因,即隐藏在三个人物内心深处的对封建礼教的自
我认同。 ▪ 《玉梨魂》用杂有四六骈骊的文言写成,但即使是骈文,也 不是僵化的四六体式,而是掺入一些古文句式,以使表达灵 动。
三、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
▪ 苏曼殊是“鸳鸯蝴蝶派”小说家中与众不同的一位,在他六 篇带有一定程度自传色彩的爱情小说中,中篇《断鸿零雁记》 写得最好。 ▪ 《断鸿零雁记》(1912)从主人公三郎哀感自己的“难言之 恫”写起,通过三郎与雪梅、静子的“准三角恋爱故事”,
第三节
《老残游记》与 《孽海花》
一、刘鹗与《老残游记》
▪ 刘鹗(1857—1909),字铁云, 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刘 鹗少时颇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实学, 光绪六年拜太谷学派李光昕为师, 后进入仕途,投身实业。光绪二 十六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后, 刘鹗赴京赈济,购太仓米售于民
众,八年后以私售仓粟之罪被革
二、“鸳蝴蝶派”的小说写作
▪ 辛亥前后的小说写作,言情蔚为大宗,形成了被后来的新文 学家们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作家群体。 ▪ 这些作家大多聚集在上海,以徐枕亚主编的《小说丛报》 (1914)和王钝根、周瘦鹃等主编的《礼拜六》(1914)作 为大本营,故而这群作家又被称作“礼拜六派”。
▪ 《玉梨魂》(1912)写的是“寡妇恋爱”,它通过白梨影、 何梦霞、崔筠倩“不得所爱”的哀伤故事,向我们呈现了辛 亥前后中国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现实困境,揭示了悲剧发生
第二节
《官场现形记》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李宝嘉与《官场现形记》
▪ 李宝嘉(1867—1906),字伯 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服务于上 海报界,光绪二十九年主编《绣 像小说》杂志。庚子(1900) 后,开始小说写作,有《官场现 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
《中国现在记》《庚子国变弹词》
二、小说杂志的风行与新小说写作
▪ 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和创作“政治小说”《新中国未 来记》也为小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发表平台,并成为“新小 说”的样本。 ▪ 《新小说》的刊行,引发了小说杂志创办的热潮,此后的十 年间,专门的小说杂志就有二十多种,比较著名的有《绣像
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时报》
▪ 京剧的定型在道光二十年(1840)至咸丰末年。这二十年间, 京剧在广收博取的基础上,在音乐体系、曲调板式、演唱语 言、伴奏乐器、表演规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面目。 ▪ 演员方面也完成了从旦角为主到生角为主的转变,老生成为 挑大梁的角色
▪ “同治中兴”局面,这给京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
▪ 20世纪初年“戏剧改良”运动兴起,海派京剧的大本营上海 成为中国京剧改良的中心,这场京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票友出身的满人汪笑侬(1858—1918),他以光绪二十七年 演出影射戊戌党祸的《党人碑》拉开“戏剧改良”运动之序 幕。
三、早期话剧
▪ 光绪三十二年年底,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日本东京组 织创立了春柳社文艺研究会,戏剧演出为其主要活动。光绪三十 三年初春,春柳社同人演出了新剧《茶花女》;五月,再演五幕
剧《黑奴吁天录》。
▪ 光绪三十三年夏天,国内的王钟声于上海创立通鉴学校,以改良 戏剧、宣传革命。同年九月,创立春阳社,公演由许啸天改编的
第六章
“小说界革命”
与晚清的戏曲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第三节 《老残游记》与《孽海花》
▪ 第四节 辛亥前后的小说 ▪ 第五节 晚 清 戏 曲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与 新小说的兴起
▪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创办了《新小说》杂志,发表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正式提出了“小说界革命” 的口号。 ▪ “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小 说乃改良群治的最有力工具;其二,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思考题:
▪ 1. 试述“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 2. 试分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艺术特征。
▪ 3. 辛亥前后小说写作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 4. 早期话剧是如何产生的?
表现了与文化选择困惑纠缠在一起的情爱与死亡的主题。
▪ 《断鸿零雁记》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特征。它采用 了严格的第一人称限知叙事,以“我”(小说中称“余”) 为视角,讲述“我”即三郎的故事,一切皆“我”所经、所
见、所想,显得格外真实。
▪ 同时,小说表现出浓重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色彩,弥漫着 感伤忧郁之情,这一抒情基调,在小说第一章三郎感慨“难 言之恫”时已经定下。第一人称叙述与主观抒情相得益彰, 突出了小说的抒情特色
第五节
晚 清 戏 曲
一、传奇杂剧
▪ 在前期的嘉庆末、道光初至光绪二十七年之间,传奇杂剧的 创作内容仍是明清两代习见的伦理道德、婚姻家庭、忠奸善 恶、历史故事等题材,但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也出现了一 些时事题材的作品,表现出作家对时代的关注。
▪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提倡用小 说、戏曲来开启民智,维新群治,并创作《劫灰梦传奇》 《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揭开了晚清传奇杂剧革新 的序幕。 ▪ 清季最后十年的传奇杂剧作品数量猛增,内容上表现出的强
烈现实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 首先,传奇杂剧本身的体制渐趋瓦解,出现了短至一二出的 传奇,如杨与龄的《乌江恨》,高增的《女英雄》《人天恨》 等,也出现了不按生旦规制出场的戏剧改良示范之作《新罗 马传奇》等。 ▪ 其次,戏剧情节淡化,冲突弱化,乃至无情节、无冲突。第
三,
▪ 案头化。
二、京剧的定型与兴盛
《小说月报》等
三、“林译小说”
▪ 翻译小说的巨量涌现,要追溯到光绪二十五年《巴黎茶花女 遗事》的出版。林纾的这个偶然尝试不但开启了“林译小说” 之旅,而且以“茶花女”故事打动了中国读者,改变了中国 读者对西方文学的不以为然之心,是后来中国翻译文学繁荣 的序幕。 ▪ 终其一生,共译出外国小说一百六十多种,涉及十多个国家 近百位作者。
四、现代短篇小说的出现
▪ 在“五四”新文学时期成熟的现代短篇小说,也在辛亥前后开始 了自己的文体生成之旅。 ▪ 比较早的将短篇小说作为杂志刊载对象并付诸实践的是光绪三十 年四月二十九日创刊于上海的《时报》,在其创刊号上发表的由 梁启超执笔的《发刊例》,即明确提出要附印“短篇”小说。六 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时报》第一次刊出翻译短篇小说《黄面 (滑震笔记之一)》,九月二十一日刊出陈景韩(署“冷血”) “自撰”之短篇小说《马贼(侠客谈之一)》,此后,《时报》 上便可经常看到短篇小说。
▪ 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晚清社会,它不但描写官场,而且写了商 场、士林、战场、家庭等领域中的“怪现状”。 ▪ 官场仍然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最重要的表现领域,在 其所描写的众多官僚形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苟才和蔡侣笙。 ▪ 在官员之外,小说中商人不但经营商品,也卖官鬻爵;士人 不学无术,又到处附庸风雅。军队里士兵孱弱,冒领空饷; 科场上关节横行,作弊成风;家庭中以强凌弱,侵吞财产。
▪ 老残是这部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他表面上是一位精通病理、 为人诊病的游方郎中,绝望于官场,游离于官场之外,但却 忧国忧民,依靠自身声望、才学为国家和百姓做事,表现出
一种侠义精神。
▪ 《老残游记》的文笔十分讲究,其中关于自然风光和音乐的 描写,堪称美文。如他对大明湖、桃花山、黄河凌汛、月下 雪山等自然景观的描写,确是“作实地的描画”,写得体贴 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