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

合集下载

普通植物病理学2

普通植物病理学2

黄瓜立枯病
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在 茎部出现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 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扩展后绕 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后瓜苗死亡, 但不折倒。
黄瓜猝倒病
猝倒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 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 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 致幼苗贴伏地面。
腐烂(rot):干腐、软腐
腐烂(干腐)
马铃薯晚疫病块茎染病初生褐色 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 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 周扩大或烂掉
大白菜软腐病
最初发病于接触地面的叶柄和根尖部, 叶柄发病部位呈水渍状,外叶失去水分 而萎蔫,最后整个植株枯死。生长后期 发病时,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叶片 半透明,呈油纸状,最后整株软化、腐 烂,散发出特殊的恶臭。
PART ONE
绪论
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病状及其类型
病状 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 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1 坏死(necrosis)
发生在植物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细胞死亡。 斑点、炭疽、疮痂、焦枯、疫病或瘟病、溃疡、立枯和猝倒、腐烂
斑点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病组织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 按颜色分为褐斑、黑斑和紫斑等; 按形状分为角斑、条斑、大斑、小斑、胡麻斑、轮纹斑、网斑 和环斑等。
甘蓝黑斑病
灰褐色圆形病斑,病斑 有轮纹但不太明显,湿 度大时病斑上有较致密 的黑色霉状物
花生网斑病
叶片正面出现边缘呈网纹状 的不规则形褐色斑,且病部 可见粟褐色小点,即病菌分 生孢子器不透过叶面
黄瓜炭疽病
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 米,灰褐色至红褐色
马铃薯疮痂病
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 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 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 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节壶菌属
Physoderma
玉米节壶菌P.maydis
玉米褐斑病
县薹油壶菌
Olpidiumbrassicae
病毒介体
接合菌门
Zygomycota
毛霉目
根霉属
Rhizopus
匍枝根霉(黑根霉)
R.stolonifer
甘薯软腐病
毛霉属
Mucor
大毛霉
M.mucedu
果实、蔬菜、蘑 菇腐烂
犁头霉属
Absidia
休眠抱子
有性繁殖体
休眠抱子
卵抱子
游动抱子(一至多个)
主要目
根肿菌目
腐霉目、霜霉目、白锈目
壶菌目
代表菌
芸薹根肿菌
致病疫霉
玉米节壶菌
代表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马铃薯晚疫病
玉米褐斑病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所属界
真菌界
真菌界
真菌界
营养体
单倍体(多为无隔菌 丝体,少为不发达)
单倍体(多有隔菌丝体[疏 丝.拟薄壁],少为单细胞)
甜菜蛇眼病
拟茎点霉属
Phomopsis
茄褐纹茎点霉
茄褐纹病
色二抱属Dipladia
棉花色二抱
棉铃黑果病
壳针抱属Septoria
颖枯壳针抱
小麦颖枯病
分生抱子着生于分生抱子盘内
盘二抱属
Marssonina
苹果盘二抱
苹果褐斑病
拟盘多毛抱属
Pestalootiopsis
枯斑拟盘多毛抱
枇杷灰斑病
担子菌门


代表菌
瓜果腐烂病 植物猝倒
霜疫霉属
Peronophythora

普通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普通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

2.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3.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

4.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5.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

6.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7.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8.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

9.变色病株的色泽发生改变。

10.坏死染病植物局部或大片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变化。

11.萎蔫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萎垂的现象。

12.腐烂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

13.畸形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生促进或抑制性的病变,植物整体或局部的形态异常。

畸形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

14.综合征一种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5.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6.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17.病害循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8.初侵染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或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

19.再侵染在田间已经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

20.越冬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21.死体营养型病原物可以直接从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或者是先杀死寄主细胞,然后再从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的寄主物。

普通植物病理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7题,每题1分,共77分)1.积年流行病达到流行程度要--------。

A、多年B、半年C、9个月D、1年正确答案:A2.导致了200多万人饿死的孟加拉饥荒是由下列哪种病害引起的--------。

A、小麦条锈病B、稻瘟病C、小麦赤霉病D、水稻胡麻斑病正确答案:D3.游动孢子囊内形成--------。

A、厚垣孢子B、游动孢子C、孢囊孢子D、分生孢子正确答案:B4.冬孢菌纲包括--------。

A、白粉菌目和小媒炱目B、锈菌目和黑粉菌目C、座囊菌目和格胞腔菌目D、水霉目和霜霉目正确答案:B5.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是由下列哪种病害引起的--------。

A、小麦赤霉病B、马铃薯早疫病C、马铃薯晚疫病D、小麦条锈病正确答案:C6.小麦秆锈病是由--------引起的。

A、柄锈菌属B、层锈菌属C、胶锈菌属D、单胞锈菌属正确答案:A7.由马铃薯晚疫病害引起的爱尔兰大饥荒发生在哪一年--------。

A、1945-1946年B、1865-1866年C、1965-1966年D、1845-1846年正确答案:D8.TMV的形状是--------形。

A、球状B、X状C、杆状D、线状正确答案:C9.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物为--------属。

A、白锈属B、疫霉属C、腐霉属D、绵霉属正确答案:B10.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是利用颉抗生物的。

A、抗菌作用B、捕食作用C、竞争作用D、重寄生作用正确答案:D11.温汤浸种属于。

A、物理防治B、生物防治C、化学防治D、农业防治正确答案:A12.黑盘孢目的分生孢子生于--------。

A、分生孢子器内B、子囊盘内C、孢囊梗上D、分生孢子盘上正确答案:D13.锈菌目以冬孢子进行分类是因为--------。

A、冬孢子是一种休眠孢子B、冬孢子有色C、冬孢子较大,易于观察D、不同类群的冬孢子形态与着生情况明显不同正确答案:D14.--------引起小麦赤霉病。

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

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

普通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1、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其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和破坏,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病变,在形态上表现出病态,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Irish famine),1845-1846 真菌法国葡萄霜霉病,1880水稻胡麻斑病(Bengal famine),1942-1943中国小麦条锈病,1950美国玉米小斑病,19702、植物病理学的概念:是关于植物病害的学问,是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害防治等领域的科学。

3、引起病害的原因: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异常(白化苗,先天不孕)不良的物理化学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肥料,农药)---------非传染(侵染)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或非寄生性病害有病原生物参与的“病害三角”(人为)--------------传染(侵染)病害或非生理病害或寄生性病害4、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1)真菌2)原核生物(细菌,螺原体和植原体)3)病毒(类病毒)4)线虫5)寄生性种子植物等6)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4、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寄生性(parasitism):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活体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obligate parasitism) :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真菌中的白粉、锈菌、霜霉菌等,病毒、种子植物)非专性寄生:寄生物不仅可以从活的植物上获得营养,而且可以利用死的植物组织进行生活的寄生方式,又称作兼性寄生。

非专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大多数的病原真菌和细菌)腐生:只能利用死的植物组织或有机化合物的营养方式致病性:病原物具有的破坏寄主植物并诱发病害的能力是病原生物的另一特性某一种生物引起的症状相对较为固定同一种病原物不同小种、菌系、株系或群体两者关系:病原物必须有寄生性才会导致致病性致病性不能完全从寄生关系所造成的破坏来理解致病性的破坏作用多方面(病原菌的产物)并非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生物(许多植物的菌根真菌)寄生性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5、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普通植物病理学7

普通植物病理学7
PART TWO
植物病害循环
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一源自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田间病株 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 病株残体 土壤及粪肥 昆虫介体 温室或贮藏室
1 田间病株 田间病株包括:寄主植物 杂草 转主寄主等。
1 田间病株 田间病株包括:寄主植物 杂草 转主寄主等。
2 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以休眠体混杂于种子中。
蜜蜂
梨火疫病、螺原体
6 温室或贮藏室 有些病原物能在温室作物或贮藏室的农产品中越冬。
马铃薯干腐病
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 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 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
5 昆虫介体 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
灰飞虱、蚜虫 病毒
玉米啮叶甲 细菌性萎蔫病菌越冬
菟丝子
菟丝子的种子
2 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
小麦腥黑穗病
2 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
小麦散黑穗病
3 病株残体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 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4 土壤及粪肥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
▪生物间的关系
(1) 共生(Symbiosis) (2) 共栖(Commensalism) (3) 拮抗(Antagonism) (4) 寄生(Parasitism)
11
▪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它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 的能力。这种生物称寄生物(Parasite);被寄 生的生物称为寄主(Host)。
褪绿:植物绿色部分均匀变色。 黄化:叶片呈黄色。 花叶:叶片发生不均匀退色,黄绿相间。 红叶:叶片变红或紫红。
7
2. 坏死(necrosis)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最常见的坏死是 “病斑”(spot),包括:角斑、轮斑、条斑、白斑、 黑斑、灰斑、褐斑、锈斑、疮痂等。
3.腐烂 4.萎蔫(wilt)
物 病害。不能相互传染。 非生物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栽培条
件等。
5
1.3 植物病害的症状
1.3.1 定义: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
组织内部或外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称为症状 (Symptom)。
6
1.3.2 症状类型
1. 变色(discolor) 植株局部或全株失去 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
▪ 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部分真菌、线虫可直接侵入。
▪ 真菌直接侵入过程:孢子萌发产生芽管→顶端膨大形成
附着胞→产生侵染丝→穿过角质层和细胞壁
15
▪ 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水孔、皮孔、 柱头、蜜腺等。
▪ 伤口侵入:所有病毒、类病毒和部分 病原原核生物、真菌通过该途径侵入。
▪ 伤口寄生物:除以伤口作为侵入部位外,还利 用伤口的营养物质,或先在伤口附近的死亡组 织中生活,然后侵入健全的组织。
5.畸形(malformation)
8
1.3.3 病征类型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3 、根状菌索: 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似植物根。作用是为 寄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渡过不良环境, 还可以发展侵入树木寄主。
真菌的营养方式: 真菌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吸收, 靠渗透作用(高渗透压)。 吸收时要分泌各种酶类, 其种类的不同决定其寄主范围,淀粉酶,纤 维素酶等。
真菌的繁殖体
指产生孢子体或孢子的结构叫繁殖体。真菌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 有性繁殖均叫子实体。低等真菌繁殖时, 营养体全部转为繁殖体时叫整体 产果;高等真菌繁殖时, 营养体部分转为繁殖体时叫分体产果。 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形态简单的、形态 复杂的)。广义的概念是指菌类中任何产生孢子的结构。但通常更主要的 是指高等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中高度组织化的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 子实体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为子实层,一为由菌丝组成的支持保护4:有隔菌丝
菌丝
菌丝生长
顶端生长;无限生长、不断分支;各部分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
生长时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所以真菌在培养基上通常形成圆形的菌落。
菌丝生长与植物病害症状关系(圆形)
隔膜的类型
封闭隔:多数无隔菌丝当菌 丝形成繁殖器官、衰老或受 伤时常形成完全封闭的隔膜。
伤口侵入:所有病毒、类病毒和部分病原原核生物、真菌通过该途径 侵入。


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 • • • 真菌— 强寄生:直接侵入、自然孔口;弱寄生:伤口、衰亡组织 细菌—自然孔口、伤口 菌原体和病毒—伤口 线虫—直接穿刺或自然孔口

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产生吸根侵入
环境因素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 1 、温度: 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的 速度;2、湿度:高湿有利病原物的侵入;3、光照:影响气孔的开闭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9×5—7微米。 • 寄生在茎上时,在未形成黑粉孢子以前,茎肿大幼嫩可供食用味
道解美,营养丰富,并含纤维多,通便,防肠癌等。 • 江苏等地均有分布。幼嫩时可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和胃肠道
溃疡等并助消化和通便。
郁金香杂色花
郁金香正常花
郁金香韭菜Fra bibliotek韭 黄
什么是韭黄, 为什么韭黄是黄色?
1.韭黄就是颜色黄黄白白的韭菜,不要怀疑,它 跟一般吃的绿色韭菜是同一种植物。
一般来讲,植物病害概念的界定可根据以下特点 。 (1)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 言的。健康相当于正常,病态相当于异常。 (2)植物病害与机械创伤不同。其区别在于植物病 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创伤是往往是瞬 间发生的。
茭白
茭草黑粉菌
• 茭草黑粉菌(茭白) 为担子菌亚门( ),黑粉菌 ()真菌。 • 菌丝寄生在植物菰即茭草( )的叶,茎和根上。 • 孢子堆黑色,稍呈粉状。孢子球形,黄褐色,平滑或有刺,6—
第二节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1.非侵染性病害 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合适,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
,这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有时叫生理病害。 2.侵染性病害
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植物 病害的原因叫病原,寄生物病原叫病原物,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叫病原 菌。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五大类 ,俗称五大类病原物。 3.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相互关系 (1)非侵染性病类加重后者的发生,造成伤口。如苹果腐烂病 ( 2)后者可致使植物非侵染病害的发生。
萄酿酒业濒临破产,最终导致波尔多液发明。 (3)孟加拉饥荒:1942年印度的孟加拉邦水稻胡麻斑病大流行,饿死200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

05
植物病理学应用与前景
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病害防治
通过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 规律和防治方法,有效控制病害 的传播和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
高产、优质和高效。
植物检疫
对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检 疫,防止危险性植物病原体的传 入和扩散,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抗病育种
利用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培育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 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农药使
生理生化鉴定法
总结词
利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
详细描述
通过测定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酶活性、代谢产物等,进行病原菌的分类和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总结词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
详细描述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指纹图谱、PCR等,对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比对,进行病原菌的 精确鉴定和分类。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分类
01
根据寄生方式和习性,将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
两种类型。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传播方式
02
主要通过鸟类和其他动物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致病机制
03
它们通常寄生在寄主的根部或茎部,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
导致寄主生长受阻或死亡。
03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防治
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要素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通过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和环境污染。
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止植物病害的传播和扩散,保护农业生产的安全 和稳定。
04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形态学鉴定法
总结词
基于植物病状的形态特征进行鉴 定。

普通植物病理知识100问

普通植物病理知识100问

1.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影响?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叫植物病害。

影响:1.降低产量 2.降低品质3.产生有毒物质,使人畜中毒 4.限制了农作物的栽培 5.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贮藏2.1845年在哪个地区发生了一个重大植物病害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爱尔兰饥谨: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流行,饿死几十万人、迫使150万人移居美国。

植物病理学由此诞生。

3.什么是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之父是谁?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害预测及其防治的学科。

德巴利(De Bary)是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被尊称为植物病理学之父。

4.植物病害类型有哪些?如何认识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5.什么是病症?包括几种类型?病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菌核、菌脓6.什么是病状?包括几种类型?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类型: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7.什么是侵染性病害?什么是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合适,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

有时叫生理病害。

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8.什么是病原物?病原物主要有哪些类群?对寄主具有致病性的寄生物叫病原物。

类群:9.什么是典型症状?什么是隐症现象?典型症状(typical symptom):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隐症现象(masking of symptom):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10.什么是寄生性?什么是致病性?寄生物获得营养的能力叫寄生性。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1.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互作机制以及怎样控制病害等的学科名称,称为植物病理学。

2.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影响或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限度,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产生一系列病理学变化过程,在生理和形态上偏离了正常发育的植物状态,有的植株甚至死亡,造成显著地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就是植物病害。

3.病害三要素(详解):通常情况下只要有一种病原生物侵害了植物,植物发生病害,但也有两种或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侵染植物而引发病害。

有时仅有病原生物和植物两方面,植物不一定发生病害,因为病原生物可能无法接触或侵染植物,也就不能影响和干扰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还需合适的媒介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予以满足,才能对植物构成威胁。

4.病害三要素: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要素。

5.病因的划分:植物病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能在植物间传染,所以又称传染性病害。

另一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不会在植株间传染,因此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6.病状: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7.病征: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

(病毒无病征)病征只有在侵染性病害重才有出现,所有的非侵染性病害中都没有病征出现。

8.病状类型:分为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9.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可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

根据腐烂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腐,基腐,茎腐,果腐和花腐等。

10.病征类型:真菌(1.霉状物或丝状物2.粉状物或锈状物3.垫状物或点状物4.索状物5.颗粒状物)细菌(菌脓或流胶)11.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取营养,寄生力强。

普通植物病理

普通植物病理

1.病毒(virus) 一种由核酸、蛋白或其复合体构成的,可以增殖、传染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的非细胞形态分子生物。

植物病毒:感染高等植物,藻类等真核生物的病毒。

2.核酸的多分体现象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的不同的病毒粒体中3.卫星RNA 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发现了小分量的RNA 其与病毒RNA无同源性,单独不具有侵染性,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的核酸(sRNA)。

4.交互保护作用同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先接种植物后,就可以保护寄主免受病毒强株系的严重伤害,即先侵染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再受亲缘关系较近的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1)正单链RNA(+ssRNA).其单链RNA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质,起mRNA的作用 TMV、PVX、PVY(2)负单链RNA病毒(-ssRNA)。

不能起RNA的作用,必须先转录成互补链。

WRDV (3)双链RNA( dsRNA) MRDV(4)单链DNA(ssRNA)单链先合成双链,以常规途径转录mRNA(5)双链DNA(dsDNA)CaMV花椰菜病毒4.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染或传播方式?在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有何依赖关系? 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介体传播:动物介体、植物介体非介体传播: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和花粉传播、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

病毒经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

循回型相互关系中又根据病毒是否在介体内增殖而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

病毒不在介体体内循环的相互关系称为非循回型。

根据介体持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非持久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三种相互关系。

《普通植物病理学》题集

《普通植物病理学》题集

《普通植物病理学》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A. 稻瘟病B. 烟草花叶病C. 小麦条锈病D. 玉米矮缩病2.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包括以下哪种?A. 种子传播B. 昆虫传播C. 土壤传播D. 空气传播3.下列哪种症状不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A. 腐烂B. 萎蔫C. 斑点D. 畸形4.植物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主要是?A. 土壤B. 种子C. 病残体D. 气流5.下列哪种病害的循环过程中不需要昆虫传播?A. 稻瘟病B. 玉米螟病C. 小麦丛矮病D. 马铃薯晚疫病6.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A. 病原物的数量和致病性B. 寄主的抗病性C. 环境条件D. 农药的使用7.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植物病害的传播B. 提高植物产量C. 促进植物生长D. 防治植物虫害8.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植物病害的诊断?A. 显微镜观察B. 化学分析C. 分子生物学技术D. 以上都是9.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中,除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外,还包括?A. 传播媒介B. 土壤C. 气候条件D. 人为因素10.下列哪种病害的防治策略常采用抗病品种?A. 稻瘟病B. 小麦赤霉病C. 烟草花叶病D. 玉米大斑病二、填空题1.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______的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方法。

2.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和______。

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包括接触、侵入、潜育和______四个阶段。

4.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寄主的抗病性、环境条件以及______。

5.植物检疫是防止______人为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6.在植物病害的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______和基因测序等。

7.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抗生素和______等方法。

三、判断题1.植物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的病害形态和发病机制

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的病害形态和发病机制

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的病害形态和发病机制普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包括病害形态和发病机制。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普通植物病理学。

一、病害形态植物病害形态是指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感染后,所表现出的外部症状。

不同病害形态的出现,对于病理学家和农民来说,是判断该病的种类以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1. 感染部位植物病害的感染部位主要有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根部感染主要表现为根腐病、根瘤病等;茎部感染主要表现为腐烂、溃疡、瘤状物等;叶部感染主要表现为斑点、枯黄、溃疡等;花和果实的感染则表现为腐烂、凋萎、褪色等。

2. 外部症状植物病害的外部症状可以分为萎蔫、坏死、脱叶、畸形和颜色变化等几种类型。

其中,萎蔫是由于水分供应受限或导管系统受阻而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坏死则是植物组织的死亡,通常表现为暗褐色或黑色病斑;脱叶是植物叶片的掉落,通常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畸形是植物组织发育异常,如畸形根、畸形叶等;颜色变化则是植物组织颜色发生异常改变,如叶片黄化、病斑发黑等。

二、发病机制植物的发病机制是指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侵染后,植物体内和外部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了解发病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1. 直接侵染直接侵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侵入植物表面伤口或开放器官,直接进入植物组织并引起感染。

这种侵染方式主要由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

例如,细菌会通过伤口侵入植物的叶片或茎部,引起病斑形成;真菌则会通过孢子进入植物的叶片或果实,引起霉病或黑斑病;寄生虫则会通过针吸口侵入植物,引起萎蔫或组织变色。

2. 感染侵染感染侵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植物的气孔、细胞间隙等开放的位置进入植物组织。

感染侵染主要由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

例如,真菌孢子会利用植物的气孔进入叶片内部,造成霉菌病;病毒则通过昆虫叮咬植物,将病毒颗粒带入植物组织。

3. 内生侵染内生侵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植物的根际环境或根系直接侵入植物体内,引起根部或茎部的感染。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4英文名称:General PhytopathologyⅡ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课程的目普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病害防治原理及防治方法、病害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它既是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对农业有巨大实践意义的应用科学。

(1)通过本课程的本学期教学环节,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要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细菌、病毒等病原物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病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特点;了解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及寄主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反应;正确理解植物病害发生流行的基本因素和流行性病害预测的依据和方法;掌握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措施。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基本技能:了解病原细菌、病毒等的鉴定程式,植物病害一般诊断方法;掌握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和接种方法,掌握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显微计测、显微描绘与显微摄影技术;初步明确对疑难病害诊断研究的原理与工作步骤。

4.学分与学时学分为2.学时为445.建议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园艺学等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理学原理(第二版).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1)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许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普通植物病理学.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3)普通真菌学.邢来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4)Plant Pathology (5 ed).Agrios, G. N..Academic Press.2005年7.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尽可能采用英汉双语进行课堂授课8.考核及成绩评定考试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考试成绩占70%,期末闭卷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拉丁文、识图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2)实验成绩占30%,根据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在掌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广泛阅读中英文参考书籍,经常深入田间进行实际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植物病害: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

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寄生能力强。

双游现象: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双游现象。

侧丝:一种从子囊果基部向上生长,顶端游离的丝状物。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

菌脓:在病部表面溢出含有许多细菌和胶质物的液滴,称作菌脓或菌胶团。

病毒:包被在蛋白质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茎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槲寄生、等寄生在寄主的茎杆枝条或叶片上,寄生藻类也在寄主的叶面或枝干上寄生,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类寄生称茎(叶)寄生。

基因对基因假说:对应于记住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

垂直抗性:即小种专化抗病性,对专性寄生或部分兼性寄生物,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

病状:就是在病部所看到的状态。

寄生专化性: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即或同一寄生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常表现不能交互寄生的现象,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

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大多为黑褐色,其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

菌核内贮存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都很强。

假菌丝:有些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形似菌丝,称为假菌丝。

半知菌:由于对其生活史只了解一半,因此这类真菌通常称作半知菌。

植原体: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引起从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MLO),现称植原体。

多分体病毒:是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几种不同的粒体里。

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种粒体同时侵染寄主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

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称为双分体病毒,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称三分体病毒。

吸盘:桑寄生种子萌发后产生胚根与寄主接触,分泌黏液,附着树皮上,形成盘状的吸盘。

稳定化选择:稳定化选择就是指通过寄主群体的抗病性对病原物的选择作用而使病原物的群体组成趋向稳定。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的类群。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

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

病症: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子座:真菌组织形成的为产生孢子等繁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也是又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有的子座是菌组织和寄生植物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假子座)。

层出现象:是指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异核体:在同一营养体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称为异核体。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即将标本固定后,先用龙胆紫染色,加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稀释复红复染。

染色后除可以看到细菌形态外,还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

被酒精脱色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卫星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存在小分子量的RNA,其与病毒RNA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种核酸称为卫星RNA,其依赖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有些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而没有足够的叶索,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养分和水分。

侵袭力:侵袭力是指在能够侵染致病的前提下,病原物侵染顺利与否和致病程度强弱的不同,它是数量性状。

(或者一般是指病原物具有的与致病力有关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植物保卫素: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次生菌丝:是一种双核菌丝体。

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

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

拟侧丝:形成在子囊座性质的子囊果中,自子囊座中心顶部向下生长,与基部细胞融合,顶端不游离。

极鞭:细菌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

半持久性病毒:介于非持久性病毒和持久性病毒之间,介体获毒饲育期和传毒时间均较长,病毒在介体体内没有循回期,也不能在虫体内增殖。

昆虫蜕皮后即失去传毒能力。

半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根多退化,导管直接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水平抗性:即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无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非专性寄生:既能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又能从死的细胞中获得营养。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准性生殖: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钩状体:产囊丝的顶细胞弯曲成钩状,称为钩状体。

质粒: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DNA分子组成。

类病毒:侵染植物并具有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一般为单链环状,有246~399个核苷酸,无蛋白质外壳。

滑刃型食道:与垫刃型食道相似,食道分为4部分,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

侵染过程: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S型曲线:假定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那么,将种群的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S”型曲线。

(K值为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

)寄主范围:在自然条件下能维持某种特定有害生物生存的植物种类。

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

菌丝初期无隔多核,以后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内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

整体产果:是指少数低等真菌在进行繁殖时,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

假囊壳:只指子囊座内只有一个子囊腔,子囊腔周文菌组织被压缩成子囊壳状。

噬菌体:寄生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又称为细菌病毒。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是指在病毒基因组之外,依赖于该病毒(称为辅助病毒)活动的由核酸分子组成的亚病毒因子,并用自己的核酸编码外壳蛋白进行包装。

垫刃型食道:线虫的食道可分为5部分,即靠近口孔的是细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峡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

若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称为垫刃型食道。

专化型:病原物的种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科,属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类群。

多病程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侵染过程的病害,称多病程病害。

共生现象: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体寄主上生活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疏丝组织: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这种菌组织称为疏丝组织。

锁状联合:是指许多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细胞在分裂时,在靠近隔膜处形成的一种钩状分枝的结构。

长生活史型:在锈菌生活史中除有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的生活史类型称为长生活史型。

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增殖型病毒:指在昆虫介体内增殖病毒的持久性传毒类型。

胞囊: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

耐病性:一些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甚至相当严重,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有人称此为抗损害性或耐病性。

子实体:真菌的产孢机构,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有一定分化的产孢机构上,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通城作子实体。

囊轴:伸入孢子囊内部的膨大的孢子囊梗叫囊轴。

短生活史型:在锈菌生活史中只有冬孢子为惟一双核孢子的生活史类型为短生活史型。

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元和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

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围,无明显的细胞核。

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稀释限点: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用10-1,10-2,10-3……表示。

它反映了病毒的体外稳定性和侵染能力,也象征着病毒浓度的高低。

泄殖腔:精巢连接输精管和虫体末端的泄殖腔。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

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填空题·真菌的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类型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植物。

·子囊菌亚门的分纲依据是是否形成子囊果以及子实层;子囊果的类型;子囊的特称。

·植原体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雨水、昆虫介体和人为因素。

·植物病毒的核酸大都是RNA,并且一半都是正单链RNA。

·传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分为4阶段,即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腐烂可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

·真菌的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类型有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和卵孢子。

·在锈菌生活史中,最多可产生5种孢子,它们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