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引进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汽轮机组的调试对于提高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了某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出现的主机推力瓦温度高,油泵切换时小机速关阀自动关闭,凝结水管振动,闭式水泵启泵存在汽蚀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他汽轮机调试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组;调试;解决对策引言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行业发展也突飞猛进,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电网中火力发电主力机组已经普遍使用超临界大型机组,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单台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显著的影响。

基于此,对汽轮机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机组的可靠性,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汽轮机组简介某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汽轮机组的型号是N600-24.2/566/566,该机组属于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该机组的主轴分成了四段,即发电机转子,低压转子1,低压转子2,高中压转子。

盘车是低速盘车,转速是1.5r/min。

汽轮机组使用的是喷嘴调节,通过四个高压调速汽门对四组喷嘴进行控制。

机组的控制系统使用Industrial IT Symphony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由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mergency trip system,简称ETS),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简称DEH)等系统构成。

二、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2.1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主机推力瓦温度高汽轮机组首次冲转时,主机推力瓦的工作瓦当整套启动之后,推力瓦的温度随着负荷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负荷达到480MW时,主机推力瓦的温度达到了100℃,而主机推力瓦的回油温度为60℃,轴向位移是-0.11mm,均在正常范围内。

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汽轮 机 组简介 3 . 1 主机推力瓦温度高 的解决 对策 某6 0 0 MW超 临界汽 轮机 组是 上海 汽轮 机厂生 产的 , 汽轮 机组 的 机 组停机 后进 行揭瓦 检查 , 确 认安 装有 误 , 调 整 前后推 力瓦的位 型号 是N 6 0 0 - 2 4 . 2 / 5 6 6 / 5 6 6 , 该机 组属于一 次 中间再热 , 单 轴凝汽 式 置 , 重新进行安 装找正 后, 再次 启动 冲转、 并 网、 带 负荷 , 直至机组 满负 汽轮 机 。 该 机组 的主轴 分成了四段 , 即发电机 转 子, 低 压转 子1 , 低 压转 荷 , 监控 机组推 力瓦的温 度均 处于正常范 围内。 子2 , 高 中压转子。 盘车是 低速盘车 , 转速是 l _ 5 r / mi n 。 汽轮 机组使用 的 3 . 2 油泵切换时小机 速关阀 自动关 闭问题的解决对 策 是喷 嘴调节, 通过 四个高压调 速汽门对 四组喷嘴进行控制 。 机 组的控制 在确保汽 动给水泵组安 全的前提下, 重新调整油量分 配, 将润 滑油 系统使用I n d u s t r i a l I T S y mp h o n y 系统 , 汽轮机 控制系统由汽轮机危 的进油量适 当调小 , 同时适 当将调节油 的油量增加 , 重新进行小机 挂闸 急遮 断系统 ( E me r g e n c y t r i p s y s t e m, 简称 E T S ) , 数 字电液调节 系统 状 态下的主油 泵切 换试验 , 小 机的速关 阀工作正常, 从而 成功解 决了主 ( D i g i t a l E l e c t r i c H y d r a u l i c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 简称D E H) 等 系统构成 。 油 泵切换 过程中小汽 机主汽 阀自 动关 闭的 问题 。

超(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技术引进中的核心问题分析

超(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技术引进中的核心问题分析

1 2 大型超( ) . 超 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型的选择
超( ) 超 临界 锅 炉 的汽 水 特 性 决 定 了 直 流 锅 炉
是 超 临界 锅炉 的 唯 一形 式 , 此 采 用 何 种水 冷 壁 形 因
升高而提高 , 化潜 热减 少 , 和 汽 的密 度 差也 随之 汽 水
减 少 。 当压 力 达 到 临 界 压 力 ( 2 1 a 时 , 化 潜 2 . 2 MP ) 汽 热 为 零 , 和 水 的 密 度 差 也 等 于 零 , 在 临 界 压 力 下 汽 水 加 热 到 临 界 温 度 (7 . 5 ) 即 全 部 汽 化 成 蒸 汽 。 34 1 时
科 学 合 理 的选 择 是 直 接 影 响技 术 引进 的关 键 。
少 6% 的 N 5 O 及其 他有 害 物质 , 实现 节能 降耗 、 可 环
保 的要求 。
1 超( ) 超 临界锅炉的选择
11 超 ( 临界锅炉的特点 . 超)
超 ( ) 界 锅 炉 中水 的 饱 和 温 度 随 炉 内 压 力 的 超 临
超 ( ) 界 压 力 范 围 内 可 能 出 现 类 膜 态 沸 腾 … 。超 超 临
升管 屏 和 多 次垂 直 上 升 和 下 降 管 屏 型 式 大 多 应 用
于 带 基 本 负 荷 的 机 组 , 适 宜 滑 压 运 行 , 引 进 的 不 故 价 值 不 大 , 本 不 予 考 虑 。 本 文 重 点 分 析 螺 旋 围绕 基 上 升 管 屏 和 垂 直 内螺 纹 管 屏 。 螺旋 围 绕 上 升 管 屏 式 水 冷 壁 是 为 适 应 变 负 荷 运
术 中 , ( ) 界 发 电 技 术 配 之 以 高 效 烟 气 净 化 技 术 超 超 临 是 最 有 继承 性 , 具 有 条 件 在 短 时 期 内实 现 规 模 化 生 最 产 的发 电技 术 。 优 化 火 电结 构 , 推 进 燃 煤 发 电技 术 是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超超临界机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一、引言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世界上成熟先进的发电技术,目前主蒸汽/再热汽温度为600℃的超超临界机组供电效率可达44~45%,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显著的节能和减少污染的效果,并且正进一步向更高参数方向发展。

我国虽然是拥有多种资源的国家,但以煤为一次能源的火力发电仍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

要实现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势必大规模采用高效、清洁的大型超超临界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保压力。

从2003年起,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制造商合作,引进大容量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

哈尔滨、上海和东方三大动力集团分别从三菱、西门子以及日立公司等引进了超超临界技术。

2006年,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分别在玉环电厂、邹县电厂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设备的制造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承接和投标的6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达到76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达到94台。

预计在国家节能降耗减排政策的导向下,今后我国电源建设将逐步过渡到以清洁高效的大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主。

根据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新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3.4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总容量为9.1亿千瓦。

以2005年3.8亿千瓦煤电装机量为基准,到2020年煤电装机新增容量为5.3亿千瓦。

如果按保守的估计,新增煤电装机容量的60%采用超超临界机组,未来十几年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市场需求量将不少于3.2亿千瓦。

虽然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瓶颈仍然明显,主要表现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的国产化率大致为60%。

1)超超临界机组用高温高强度材料国产化研制和应用性能研究工作薄弱。

600℃等级新型耐热钢尚未实现国产化,超超临界机组的大型铸锻件和关键原材料的目前还依赖进口,对新型耐高温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和应用性能还不完全掌握。

东方汽轮机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问题总结

东方汽轮机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问题总结

东方汽轮机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问题总结摘要:本专题介绍了东汽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针对机组启动调试过程中关键调试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机组在启停过程中轴系稳定性、固粒冲蚀、配汽方式、启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论证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措施。

关键词:东汽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固粒冲蚀;配汽方式;启动方式1.机组特点在国家大力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的背景下,国内三大汽轮机厂以提高蒸汽初参数为核心思想,在各自原有技术基础上,先后设计、制造、投产了多台新型超超临界机组。

东汽厂一开始从日立引进的亚临界600MW机组为3缸4排汽,超临界600MW 汽轮机则是在原3缸4排汽亚临界600MW汽轮机基础上升华,主要反应在进汽阀门和高中压缸高温部分材料的改进,以及在防固粒磨损和汽隙振荡等方面采取了改进措施。

1.1东汽结构特点主汽门、调节汽阀、中压联合汽门选择较好的阀腔室及合适的通道型线以减少冲击波和涡流损失以及降低汽流激振力和振动噪音。

阀座、阀芯的阀口处镶焊硬质合金,运行中全开的阀门设置门杆与门杆套的密封(镶焊硬质合金),以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门杆不漏汽。

各门杆漏汽疏放合理,不对外漏汽。

汽轮机转子采用整锻无中心孔转子,汽轮机设计允许不揭缸进行转子的动平衡。

全三元气动技术在整个高中低压通流部分全面推广应用。

弯扭叶片设计广泛用于通流部分各叶片级。

新一代整体自带围带动叶片被各厂家采用,与铆接围带相比整体围带结构彻底解决了动叶片的高温蠕变问题应力集中下降三分之二。

末级叫片各家均采用自己有使用业绩的较成熟的叶片,上汽末叶片长905mm,环形面积4×725㎡:哈汽末叶长1000mm,环形面积4X85㎡:东汽末叶长1016mm,环形面积4×876㎡。

1.2轴系稳定性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由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I、低压转子Ⅱ、发电机转子组成,支承在9个辅承上。

其中,汽轮机部分转子均为双支点结构,而发电机转子和接长轴转子则组成为三支点结构。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_马琳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_马琳

了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运行及检修技术,2004年10月和12月,国产化首批超临界机组—华能沁北电厂1、2号机组分别投入运行。

我国超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工作也已经开始,国家计委在2002年国家“863”项目中将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立为专项,针对华能玉环电厂1000MW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依托工程,开展技术选型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已完成了主设备招标工作并已开工建设。

目前国内运行的1000MW 超超临界汽轮机主要有: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的TC4F 型1000MW 超超临界汽轮机采用了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单轴、“HMN ”、积木块系列的四缸四排汽超超临界机型,是反动式机型。

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的CLN1000-25.0/600/600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与日本东芝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冲动式机型。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N1000-25/600/600型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支持方是日本日立公司,其技术源自GE 公司,是单轴、一次中间再热、双背压、四缸四排汽、凝汽式、冲动式机型。

因此,在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上国内主要是全部引进或与国外公司共同设计制造的。

2 关键技术的处理同亚临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相比,超超临界汽轮机的主蒸汽压力大幅度升高、主蒸汽温度明显升高,并且再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均有明显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下面一一进行探讨,并对上汽、哈汽、东汽三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马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 211170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用电负荷的紧张局面,大力发展电力建设迫在眉睫,同时,由于世界能源价格的日益高涨及S0x 、NO x 、CO 2排放对人类及环境的损害与破坏不断加重,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领域、优先主题中都把能源列为首位,强调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燃煤机组发电效率的同时,也在谋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减轻环境负荷。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分析报告上海电力学院2009年3月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1.引言按照国家制订的2020年电力发展规划,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约8亿千瓦增加到2020年9亿千瓦,其中燃煤机组比例约占总容量75%左右。

由于电力是最大的煤炭用户,要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是一个主要途径。

分析国际上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采用两种技术路线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一是利用煤化工中已经成熟的煤气化技术,采用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IGCC)实现高效清洁发电,其代表技术为IGCC。

此技术提高能效的前景很好,但因系统相对复杂而造成投资偏高的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正在烟台电厂建设一台300或400MW等级的IGCC示范机组,为今后的发展作好技术储备。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提高常规发电机组的蒸汽参数来提高效率,即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

超超临界机组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大容量、大批量生产。

通过努力我国可以较快实现国产化能力,降低设备成本。

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愈高,热效率也随之提高。

热力循环分析表明,在超超临界机组参数范围的条件下,主蒸汽压力提高1MPa,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13%~0.15%;主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25~0.30%;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15%~0.20%。

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采用二次再热,则其热耗率可较采用一次再热的机组下降 1.4%~1.6%。

亚临界机组的典型参数为16.7MPa/538℃/538℃,其发电效率约为38%。

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压力通常为24MPa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38~560℃;超临界机组的典型参数为24.1MPa/538℃/538℃,对应的发电效率约为41%。

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为25~31MPa,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610℃。

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

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

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摘要:超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介绍国外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超超临界汽轮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是蒸汽温度和压力升高对汽轮机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可靠性0 引言目前,我国电力生产仍然以火电为主。

采用先进的设计、制造、运行技术以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当代火力发电技术以大容量、高参数作为发展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超临界技术日臻成熟,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显著效果,并进一步向超超临界技术迈进。

资料显示,超超临界技术以其更高的压力、温度参数能够把超临界机组45-46%的发电效率提高到48%[1],把超临界机组(一次再热)40%以上的热效率提高到超超临界机组(二次再热)的45%左右[2]。

由于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明显优势,超超临界机组将成为我国21世纪很具竞争力的燃煤火电机组。

2004年11月23日,沁北电厂1号机组——我国首台600MW国产化超临界燃煤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我国电站设备制造和电力工业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同超临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相比,超超临界汽轮机的主蒸汽压力大幅度升高、主蒸汽温度明显升高,并且再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均有明显升高。

所以,超超临界汽轮机在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重要的技术问题,下面就分别以蒸汽温度和压力升高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1 超超临界汽轮机概述在国际上,超超临界汽轮机(Ultra 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与超临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划分尚未有统一看法。

有些学者把蒸汽参数为超临界压力与蒸汽温度大于或等于593℃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蒸汽温度593℃可以是主蒸汽温度,也可以是再热蒸汽温度;有些学者把主蒸汽压力大于27.5MPa且蒸汽温度大于580℃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

在传统的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或主蒸汽压力改善热效率。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特征、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邹县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在关键技术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引言目前,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得到较快的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也已开始建设,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初参数较超临界机组有大幅度提高,随着蒸汽初参数的提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在许多关键技术的可靠性上存在诸多难题,邹县电厂已竣工投产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在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的设计上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措施,有效解决了这些可靠性问题。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特征超超临界汽轮机(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由工程热力学中水蒸汽性质图表知道:水的临界点参数为:临界压力Pc=22.129Mpa,临界温度Tc=374.15℃,临界焓Hc=2095.2 kJ/kg,临界熵Sc=4.4237 kJ/(kg.K),临界比容νc=0.003147m³/kg。

当水的压力P<Pc时,水在定压下加热变为蒸汽的汽化阶段,呈现湿饱和蒸汽状态,汽化过程处于水与蒸汽两项共存的状态。

当水的压力P=Pc,水的汽化阶段缩为一点(临界点),即汽化在一瞬间完成;水在Pc下定压加热到Tc时就立即全部汽化,无水与蒸汽两相共存的汽化过程,但有相变点(Pc, Tc)。

当水的压力P>Pc时,水在定压下加热逐渐变为过热蒸汽,无汽化过程,无相变点。

工程上,把主蒸汽压力Po<Pc的汽轮机称为亚临界汽轮机,把Po>Pc的汽轮机称为超临界汽轮机。

在过去几年,超超临界汽轮机(Ultra 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与超临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划分尚未有统一看法,有些学者把蒸汽参数为超临界压力与蒸汽温度大于或等于593℃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蒸汽温度593℃可以看作是主蒸汽温度,也可以看作是再热蒸汽温度;有些学者把主蒸汽压力大于27.5 Mpa 且温度大于580℃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

超临界350MW机组汽轮机技术特点和试运行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超临界350MW机组汽轮机技术特点和试运行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一 一 一
t r s h eo h u bn h u ts o ft e t r i e—d i e e d —wa e u rv n f e t r p mp, n a ls i t a s a y t m t ., e n x a d f u t n s e m e ls s e e c b i g e —
超 临 界 3 0MW 机 组 汽 轮 机 பைடு நூலகம் 术 特 点 5
和 试 运 行 主 要 问 题 及 其 处 理 措 施
罗 全 生
西 安 热 工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 西 西安 陕 7 0 3 10 2
[ 摘
要] 介 绍 了华 能瑞金 电厂超 临界 2 5 ×3 0Mw 机 组 热 力 系统 的特 点 , 述 了机组 整 套起 动调 论
pi e f r b a i g no p o e rn .5,r ntbe rng v br ton oft u bi e—drv n e d—wa e mp d i g r a i n f o a i i a i het r n ie fe t r pu urn ot to
a efo t e se o e e t d s e m o to av tt e rg t sd ,e k g ft e s a t c ig ol g r m h t m fr h a e ta c n r lv le a h i h ie la a eo h h f —j k n i a
Ab ta t Th e t r so h r d n mi s se frs p r rtc l2 sr c : efa u e ft e mo y a c y t m o u e ciia ×3 0M W n t n Hu n n i n 5 u isi a e g Ruj i

超超临界汽轮机面临的技术问题讲解

超超临界汽轮机面临的技术问题讲解

减小启动热应力 防止金属蠕变
喷嘴室和高压转子
• 高压转子单流结构 • 喷嘴室双流压力级单流结构 • 高压转子双流式结构
蒸汽室和中压转子
• 外部来汽(高压缸排汽或高压缸抽汽)冷却技术。
• 采用涡流冷却挡热板结构
低压叶片水蚀
上汽——防水蚀技术
东汽——防水蚀措施
采用空心去湿静叶和去湿槽 动叶顶部进汽边高频淬硬处理 适当增大动静叶片轴向间距 优化末级流场,提高根部反动度
间隙激振力大小
• 与叶轮的级功率成正比 • 与动叶的平均节径、高度和工作转
速成反比。
易发生位置
• 大功率汽轮机及叶轮直径较小和短 叶片的转子上,即大型汽轮机的高压 转子上。
• 对于带有围带的动叶汽封,蒸汽通过汽封的不均匀 流动会形成不对称的压力分布,产生一附加的流体 激振力。此时,总的蒸汽激振力要大于上述的间隙 激振力,特别是对于反动度较小的冲动式汽轮机级, 二者的差异更大。
密封流体力
汽流激振产生的原因
不对称(静态)的蒸汽力
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中,通常考 虑到汽缸温差方面的因素,运行时, 首 先 开 启 控 制 下 半 180° 范 围 内 的 调节汽阀,一般是下缸先进汽。调节 级喷嘴进汽的非对称性,引起不对称 的蒸汽力作用在转子上,在某个工况
其合力可能是一个向上抬起转子的 力,从而减少了轴承比压,导致轴瓦
现场曾用调整1 号轴承顶隙、抬高轴 瓦中心和轴瓦修刮等措施,均未能消
除此突发性振动。后在运行中采用
改变高压调节阀开启顺序和开度的 方法,才基本避免了突发性振动的发 生,机组顺利带满负荷运行。
原因
• 汽包炉变 • 高温腐蚀
直流炉
• 汽侧氧化
炉型 参数
锅炉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由于受热冲击 引起管子汽侧氧化铁剥离形成固体颗粒, 使汽轮机高压与再热第一级叶片产生固 体颗粒侵蚀

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策略研究

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策略研究
打下坚实基础 。
关 键 词 : 临界 汽 轮 机 ; 温 材 料 ; 子 冷 却 ; 流 激 振 ; 超 高 转 汽 固体 颗 粒 腐 蚀
分类号 :K 6 T 22
文献标 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
文章编号 :0 1 84 2 1 ) l 0 1 4 10 - 8 (0 1 O - 0 - 5 0 0
K e o ds:upe c iials e m ur i yw r s r rtc t a t b ne; hih e pe a ur a e i ; r t o i g tm r t e m t ral o or c olng;se tam x ie v br in ;s ld e ct d i ato oi p tc e r son ar ils e o i
R sac n Ke eh oo yo u ecic l ta T rie ee rho yT c n lg fS p rr ia e m ubn t S
Y N i u A G Q— o g
( abnT rieC m a yLm t , abn10 4 , hn ) H ri ubn o p n i i d H ri 0 0 C ia e 5
A b tac : c r i g t he h g se m r mee fs pe eiia ta tr n n r nnng, t s p pe ndc ts a s re f s r t Ac o d n o t ih ta pa a tro u r rtc lse m u bie i u i hi a r i ia e e is o ke f c te y di ulis,s c s s f t f p rs n ih t mpea u e c n to i u h a aey o at i hg e rt r o di n, s ld pa c e r so , se m x ie v b ain, i oi nil s e o i n ta e ct d i r t o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超超临界汽轮机在火力发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能源大国,我国在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一种高参数、高效率的发电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与常规的亚临界汽轮机相比,超超临界汽轮机具有更高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能够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技术创新是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攻克高温材料、密封技术、控制策略等核心难题。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应用推广方面,首先需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加大对超超临界汽轮机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加强与电力企业的合作,开展示范工程,提高用户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出口,进一步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将朝着更高参数、更低能耗、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技术研发方面将加强高温材料、密封技术、控制策略等核心技术的攻关,不断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市场拓展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应用推广方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超超临界汽轮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措施,我们有信心推动超超临界汽轮机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关键问题的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指在大气压下、燃料热值下限的情况下,使用
超超临界水蒸气作为工质,运行的火电机组。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
等优点,是未来火电发电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的超超临界火
电机组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解决。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
1. 研究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分析当前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发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包
括燃烧、换热、控制等方面,阐述其原因和影响。

3.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采用新型燃烧技术、优化传热器结构、
改善供气控制等,探究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检验提出的解决方案
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5.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分析、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实验验证等多种
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进行探究。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中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开发提供参考和帮助,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设备的优化和性能提升,促进其在我国火电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摘要:总结国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进展现状及趋势,探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选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我国进展超超临界机组的进展思路。

0 前言我国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生产仍是以煤为主的格局。

为保证电力工业可连续进展,加快电力结构调整的步伐,最现实、最可行的途径确实是加快建设超临界机组,配备以常规的烟气脱硫系统。

目前,CFB,PFBC,IGCC等技术仍处于试验或示范时期,在大型化方面还有专门长的路要走,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进展已日趋成熟,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方面已接近亚临界机组。

超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 MPa)的机组。

适应上又将超临界机组分为2个层次:①常规超临界参数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一样为24MPa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40~560℃;② 高效超临界机组,通常也称为超超临界机组或高参数超临界机组,其主蒸汽压力为25~35MPa及以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 ℃及以上。

理论和实践证明常规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可比亚临界机组高2%左右,而关于高效超临界机组,其效率可比常规超临界机组再提高4%左右。

1 国外超临界机组的进展状况与打算1.1 进展现状大型超临界机组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和德国开始投入商业运行以来,随着冶金工业技术的进展,提供了发电设备用的碳素体钢、奥氏体钢及超合金钢。

到今天超临界机组已大量投运,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业绩。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积极开发应用高效超临界参数发电机组。

美国(169台)和前苏联(200多台)是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而进展超超临界技术领先的国家要紧是日本、德国和丹麦。

德国是进展超超临界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早期追求高参数,但后来蒸汽参数降低并长期稳固在25 MPa/545 ℃/545 ℃的水平上,其后蒸汽参数逐步提高。

2003年投产的Niederaussen电厂参数为965MW26MPa/580 ℃/600℃,设计热效率为44.5%。

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超临界发电机组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然而,在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和探讨。

首先,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高温高压工况给锅炉和汽轮机的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锅炉来说,其需要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锅炉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热疲劳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对汽轮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更先进的高温合金材料,以满足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运行要求。

其次,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利用余热是一个技术难题。

尽管现阶段的超临界发电机组已经在余热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采用再循环系统和余热回收技术,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此外,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会给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运行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合理的能量储存和调度技术来解决。

同时,可再生能源与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协同运行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实现能源供给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最后,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大规模推广还面临着经济和环境等问题。

虽然超临界发电机组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建设和运行成本仍然相对较高。

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装机容量和综合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超临界发电机组在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材料性能的提高、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经济环境等方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相信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并且对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超临界发电机组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具有很高的发电效率和较低的排放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和探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化发展与产业化革新,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升级改善自己的核心技术,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对我国实行节能环保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本文以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主要设计技术介绍,对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核心参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超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问题一、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发展现状超超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指的是锅炉内工质的压力,锅炉内的工质都是水,在22.115Mpa347.15°C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炉内工质的压力低于这个压力叫做临界锅炉,高于这个压力叫做超临界锅炉,锅炉内蒸汽温度高于593°C被称为超超临界。

目前,世界上知名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设计公司有美国的西门子公司。

美国的西门子西屋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有火电核电系列,两级发电机组有空冷和全氢冷,空冷的发电机组功率达40—300MW,全氢冷的发电机组在200—600MW,四级的发电机组有全氢冷和水氢冷两种,前一种的功率在700MW左右,后一种在1100MW—1300MW左右,我国的上海发电机厂目前使用有发电机组有双水内冷QFS系列发电机组功率在50——300MW,空冷QF系列发电机组功率在3——125MW,发展先进的发电机设计技术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已经成功研发大型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各项指标都已达国际标准,根据专家测试性能得出结论,国内大型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各项性能已经可以满足发电机厂的技术规范要求,与国外先进的同类的的超超临界发电机水平相当。

国内大型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研制成功,用于替代国外进口的超超临界发电机,为我国节省了一大笔经济开支,超超临界发电机的成功制造,标志着我国具备研发制造大型超超临界发电机的产品,超超临界发电机的发电机为我国实现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的供电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材料技术分析原材料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现如今各国加强了对资源的管理,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高性能材料,对于超超临界发电机需要用到的抗热性高、抗热强度稳定、抗烟气氧化腐蚀和抗高温腐蚀材料需求较高,性能稳定,性价比高,材料质量保证是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的重要条件,目前超超临界发电机用到的材料都是具备良好抗热性的稳定材料,由于超临界发电机和超超临界发电机在生产制造中遇到的蒸汽温度不同,常见使用下面几种材料:第一类低铬耐热钢材料,允许其蒸汽气温最高不超过540°C,第二类改良型的马氏体钢材料,允许其蒸汽气温最高不超过600°C,第三类新型奥式体耐热钢,具有良好的抗烟气氧化腐蚀和抗高温腐蚀性能,允许其蒸汽气温最高不超过600°C,国外先进的超超临界发电机技术为我国研发高性能超超临界发电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对超超临界发电机选用的材料有了一定参考。

西门子超超临界汽轮机问题分析与改进_谢尉扬

西门子超超临界汽轮机问题分析与改进_谢尉扬
第 6 级抽汽从支管到母管,由于现场布置关系,多数存 在母管标高高于支管的现象,容易造成管道底部积水。抽汽 管道底部积水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构成很大危险,是汽轮机 防进水的重 点,要 消 除 这 种 危 险,可 以 从 几 方 面 进 行 改 进: ( 1) 六抽管道布置要有顺坡度设计,防止积水,如果管道布置 无法避免低点存在,则应在最低点处增设疏水管; ( 2) 对疏水 阀的控制逻辑进行改进,当管道下部温度降低到相应饱和温 度之上 10K 以内时,疏水阀自动打开; ( 3) 采用不锈钢板对 凝汽器内的抽汽管道进行隔热保温,以防止冷却,提高汽温。 例如嘉兴电厂 7 号机组对抽汽管加装隔热保温后,在满负荷 时,六抽支管温度由 127℃ /174℃ 提高了 162℃ /193℃ ,从而 降低了管道底部积水风险。 2. 2 低压转子轴向碰摩
时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轮机组在投入运行后逐渐 暴露出一些问题[3],这些问题涉及到原有机型设计、汽轮机
膨胀和应力除限位装置承受以及管道自身吸收外,仍有部分 应力被传递到主汽门和高压缸上; ( 2) 从锅炉过来的两根主
结构、蒸汽管道布置、部件国产化、材料替代等方方面面,分 蒸汽管道长度不一,热膨胀量不同,极易对汽轮机造成侧向
刚性连接等等,这些设计上的特点保证了优越的汽轮机性 门高低变化相差 10mm 的现象,右侧主汽门抬升后造成下部
能,西门子汽轮机具有启动速度快、运行平稳、调节可靠、检 的垫片受力很小甚至发生滑移,并引起高压缸右侧猫爪防跳
修周期长、热耗指标先进等特点,已投产超超临界汽轮机的 压块顶部间隙消失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汽轮机内部的通流间
第 57 卷 第 2 期 2015 年 4 月
汽轮机技术 TURBINE TECHNOLOGY
Vol. 57 No. 2 Apr. 2015

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特点分析及问题建议

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特点分析及问题建议

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特点分析及问题建议发布时间:2021-10-08T07:17:31.938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5期作者:邓乐有[导读] 现阶段,火电装机容量过剩的问题方面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相关行业将会受到社会对的重点关注。

邓乐有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516600摘要:现阶段,火电装机容量过剩的问题方面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相关行业将会受到社会对的重点关注。

文章通过对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进行研究,对高压缸结构以及配汽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运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提升。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一次再热汽轮机;机组热效率中图分类号:TM173.42 文献标识码:B 1国产超超临界汽轮机特点及改造思路 1.1对比高压缸结构与密封形式随着汽轮机主汽参数的增加,对高压缸内连接面密封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上汽轮机高压缸为纵向平面交叉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减轻缸体的重量,保证良好的热工作条件。

除此之外,由于气缸体是旋转对称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利的材料进行有效的避免,并能保持各部件的温度恒定,使气缸体的温度梯度很小或机组启停时负荷变化迅速,其热应力在最低的范围内[1]。

东汽、哈汽车高压内缸应用的是上下两半近似气缸结构,为了保证内筒体连接面的密封,螺纹密封与红圈密封相结合,该区域接受螺栓法兰连接,螺丝尽量靠近中心,为了防止与进汽口出现干扰,要将螺孔设置为栽丝形式;其余部分采用红套环密封,密封性能更强,这种红套环设计,可以对内缸的直径进行减少,使得缸体能够受热均匀,产生的热应力小,适用于快速启动和停止。

1.2对比配汽方式由于在传统的喷嘴调节中,最大焓值往往出现在涡轮的调节阶段,因此,三大主机厂在改进设计的同时决定取消脉冲调节阶段,从而对高压缸的效率进行提升。

当汽轮机工况发生变化时,低控制的方式进行调节,转变为节流调节,蒸汽通过左右两侧的高压组合阀直接进入蜗壳式汽室,降低了一级导叶的进口参数,通过不均匀性对效率进行了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引进中的核心问题研究林西奎张祎徐伟李祥苓(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 山东邹城273522 )摘要超临界技术是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而超临界汽轮机又是引进超临界技术的关键,在超临界汽轮机单机容量、调节方式、轴系、参数和旁路系统的选择中应遵循高效,经济的原则,并且应使机组建设投入和机组经济性处于最佳状态,而单轴、5缸6排汽或4缸4排汽;参数为25.0 MPa /600℃/600℃或25.0 MPa /600℃/620℃滑压运行、全周进汽1000MW级超临界汽轮机应是较为科学合理的选择关键词超临界汽轮机;轴系;参数;选型0概述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电力是以燃煤发电为主,努力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燃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电力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诸多洁净煤发电技术中,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配之以高效烟气净化技术是最具技术继承性、最具条件在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生产、优化火电结构、推进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引进和建设低煤耗、大容量的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势在必行,而超临界火电技术的经济性与单机容量紧密相关,特别是超临界汽轮机的容量、型式、调节方式、参数和旁路系统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技术引进的成败。

根据超临界机组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超临界汽轮机将对我们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超临界汽轮机单机容量的选择超临界汽轮机单机容量的增大,不仅对降低单位千瓦的投资大有好处,而且可以节约一次能源的消耗。

汽轮机进汽量随单机容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使轴端泄漏损失所占比重减小,以及由于通流面积的增大,通流部分漏汽损失也相对减小。

但是机组容量的增大,其相对应的最佳设计参数也应随之提高,其所需的设备制造材料的等级也随之提高,设备造价大幅提高。

另外汽轮机进汽初压的提高对热耗影响的大小与机组容量大小和初压变化幅度有关,机组容量愈大,汽轮机最佳进汽压力也相应增大(见图1)。

根据汽轮机设计参数对热耗的影响和我国电网容量的大小,及我国现有超临界机组容量的大小(我国已投产600MW\800MW\900MW等多台超临界机组),并结合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应大规模引进1000MW级的超临界机组,以促进我国高效、环保的电源结构的形成。

图1 初压与机组容量对汽轮机净热耗的影响2超临界汽轮机轴系的选择2.1超临界汽轮机单轴与双轴的选择超临界汽轮机为减少轴系长度,通常采用双轴布置,现役机组既有单轴布置亦有双轴布置,无论单轴布置还是双轴布置,都是为满足排汽面积符合低压缸排汽的需要。

当末级长叶片的制造加工可以满足需要且汽轮发电机组在同一直线布置,其轴系的稳定性可以保证时,应首选单轴机组。

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实践证明,相同容量的机组单轴机组较双轴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型规模”,且易于布置、降低造价、节约材料、缩短建设工期。

2.2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通流的选择超临界机组由于进汽参数高,汽轮机的高、中压汽缸、主蒸汽管道等金属部件较为厚重,蒸汽参数的变化会引起高、中压汽缸、主蒸汽管道、高、中压转子、喷嘴汽室等金属部件有较大的交变热应力,而影响机组变负荷运行能力及灵活性。

为提高机组变负荷运行能力及灵活性,在结构设计上通常采用多层汽缸结构,以降低每层汽缸的内外压差、温差,减少壁厚,此外,BBC公司采用两半圆筒式无中分面法兰的套嵌式内缸,西门子公司采用整体圆筒式无水平中分面轴向装配式汽缸,这两种结构对降低汽缸热应力和热变形是有利的,但检修工艺复杂。

另一种传统结构是采用尽可能窄的水平中分面法兰,实践证明:采用高窄水平中分面法兰既能满足机组变负荷运行的需要,又便于安装检修。

2.3超临界汽轮机低压通流的选择现役的1000MW级超临界单轴汽轮机基本上皆为5缸6排汽布置,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技术非常成熟。

随着冶金和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工制造43英寸以上长度的低压末级长叶片技术已十分成熟,因此设计制造4缸4排汽的1000MW级超临界单轴汽轮机在技术和工艺上是完全可行的。

设计制造4缸4排汽的汽轮发电机组,既可以缩短汽轮机轴系长度,节约材料,又可以增加轴系的稳定性,提高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另外,在选择4缸4排汽的1000MW级超临界单轴汽轮机时,应尽量选用单轴瓦结构,如果选用双轴瓦,则轴系太长,汽轮机轴系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3超临界机组调节方式的选择超临界机组进汽参数高、进汽密度大,特别是在低负荷时,若采用定压喷嘴调节,调节级叶片负荷特别大,调节级叶片将产生巨大的应力,无论在叶片结构上采取何种措施,调节级叶片应力对机组的可靠性必定是一个潜在威胁。

如果采用滑压运行、全周进汽方式不仅能减少汽缸及转子的热应力交变循环,而且有利于快速启停和提高机组负荷适应性。

在机组滑压运行时,汽轮机进汽容积流量不变,调节汽阀呈全开状态,喷嘴面积不变,此时汽轮机进汽压力和锅炉出口汽压均随电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由机、炉、电统一的控制系统来实现的,由于调节汽阀呈全开状态,无节流损失,部分负荷下汽轮机内效率可基本保持与设计工况下一样。

在部分负荷下,锅炉出口汽压降低了,因此给水压力也可相应降低,这样可以减少给水泵的功耗,以提高部分负荷下的热经济性。

由于在不同负荷时,高压缸的压比不变,而且负荷变化时,温度的相对变化幅度小,因此,不仅能保持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有较高的内效率,而且由于温度变化小,减少了汽轮机主要部件汽缸、转子的热应力交变循环,有利于快速启停和提高机组负荷适应性。

此外,采用滑压运行,锅炉、管道、汽轮机有关部分在部分负荷时其工作压力降低,也提高了这些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寿命。

总之滑压调节方式既可满足机组调峰的需要,又可确保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优势十分突出。

4超临界汽轮机参数的选择大型汽轮机为了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机组热耗,通常用提高进汽参数的办法来实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机组由亚临界参数向超临界参数转变时,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提高非常明显。

但当进汽参数在25.0 MPa /600℃/600℃的基础上再提高进汽参数到30MPa /600℃/600℃时,相对内效率的变化仅为0.5%(见图2),而为提高这一参数所消耗在金属上的代价却非常昂贵,得不偿失。

对于再热蒸汽(中压缸进汽)参数的选择应特别对待,超临界大型汽轮机由于再热蒸汽的压力也相应提高,但其绝对值较小,一般为主蒸汽压力的18~23%;在选择再热蒸汽压力与温度时,应优先选择提高再热蒸汽的温度,因为提高温度比提高压力的投入小,并且在运行中还可以降低给水泵的功耗,机组热耗下降明显(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热耗可下降约0.3%)。

另外,提高再热蒸汽温度不仅会降低低压缸排汽湿度,改善汽轮机低压缸末几级长叶片的工作环境,提高汽轮机低压缸内效率,延长汽轮机低压缸末几级长叶片的寿命。

适当提高再热蒸汽温度,还可以较充分地发挥超临界技术降低机组热耗的优越性,所以选择再热蒸汽参数时应优先选择再热蒸汽温度较主蒸汽温度稍高的参数。

图2蒸汽参数与机组相对内效率的对应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汽轮机的新蒸汽温度或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热耗一般下降0.25~0.3%,若进汽温度及再热温度同时提高30℃,机组热耗可下降1.5~1.8%;而采用二次再热可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的热经济性(一般二次再热比一次再热可进一步降低机组热耗1.5~2.0%),但管道布置及控制、保护系统较复杂,机组造价增加,因此,只有工作在燃料价格特别昂贵地区的带基本负荷大机组才考虑采用二次再热;由此可见,二次再热短期内不适应我国国情,技术引进时暂不考虑。

由于日本近年来在超临界技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了获取机组的最佳热耗,参照日本1997年以后投运的700MW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的新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见表1)选取,既安全可行又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上。

合理的蒸汽参数拟为25.0 MPa/600℃/610℃、25.0 MPa /600℃/600℃。

表1 日本1997年以后投运的700MW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一览表5超临界汽轮机旁路的选择机组旁路系统作为机组的重要辅助系统,其配置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而旁路系统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单机(整机)大旁路系统、两级串联旁路系统、三级旁路系统和三用阀旁路系统4形式。

单机大旁路系统简单,投资省,便于操作,可满足机组启动、停机过程中回收工质并加快启动速度的要求,缺点是再热系统的暖管升温受到限制,对机组的热启动不利;蒸汽未流经再热器系统,使锅炉再热系统的材质、布置及再热器区的烟气温度受到限制,对再热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在运行中旁路系统调节灵活性不高,负荷适应性较差,不能完全起到旁路系统应有的作用。

两级串联旁路系统的特点是在机组启动和甩负荷时保护再热器,防止其干烧损坏;能够满足机组热态启动时蒸汽温度与汽缸金属壁温的匹配要求,缩短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启动时间,满足机组带中间负荷及调峰的需要。

此系统的适应性较强,是目前国内大容量火电机组普遍采用的一种旁路形式。

三级旁路系统适应性强,运行灵活,满足机组的各种运行工况,兼有大旁路系统和两级串联旁路系统的优点,但系统复杂,钢材消耗量大,现在基本上已不再采用。

三用阀旁路系统的特点是高压旁路阀兼有启动调节阀、减压阀和安全阀的作用,故称为三用阀系统亦是由高、低压旁路系统组成的两级串联旁路系统,但其容量配置较大,一般推荐采用100%容量的高压旁路,60%~70%容量的低压旁路,并设置带有附加控制的再热器安全阀。

三用阀是可控的,能实现快速自动跟踪超压保护,省去了锅炉过热器安全阀。

通过调节控制汽压以适应机组不同工况的滑参数启停和运行,机组甩负荷后锅炉不立即熄火,能带厂用电运行,事故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既减少锅炉启停次数,又减轻了对汽轮机的热冲击,缩短恢复时间。

三用阀的结构尺寸小,便于布置和检修。

因为三用阀具有多种功能,但对热控和调节系统等方面的要求高,液压控制难度大,耗功较高,全容量旁路系统的管道尺寸增加,使其投资昂贵。

选择旁路系统型式时应考虑机组在电网中承担的任务、运行方式、事故处理方式和再热器的位置布置等因素。

基本负荷机组运行稳定,起停次数少,一般可选用系统简单的旁路系统。

对于调峰机组,负荷变化幅度较大,起停频繁,尤其是两班制运行的机组,每天需要热态启动,应选用启、停损失小,便于调节的旁路系统,如两级串联旁路系统。

对于电网要求在机组甩负荷时,要求停机不停炉、汽轮机空转或带厂用电运行,则应选择汽水能回收,又能保护锅炉等各部分的旁路系统。

对于三用阀旁路系统,因其对热控和调节系统等方面的要求高,控制难度大,全容量旁路系统的管道尺寸增加,其投资昂贵,并且这种设计违反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发[1996]276号),其设计虽然在元宝山电厂和石洞口二厂应用的非常成功,但是在1000MW级超临界机组上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