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退耕还林

合集下载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
转移,有利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工程业主承包经营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 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各地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掌 握和落实上存在差异 ,一 些地方在退耕还林工程大户 承包经营方面出现了一些亟 待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工程业主承包经营
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业主没有直接与农户签订退耕还林土地承包合同,违 背了农户意愿 二、有的业主未征求农户的同意,直接把以前租用农户的土地 用来实施退耕还林,擅自改变了土地类别 三、有的业主与农户签订的退耕还林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短、租 金低廉,而且没有约定事项
(一)政府操作行为
基层官员因“超额 ”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受到嘉奖
农民因“退耕”(实际是续耕 )而双丰收:既拿补 贴,又继续种庄稼
(一)政府操作行为
变政府行为为商业行为
比如:由民间成立一中介组织,就象很多发展 中国家从事小额贷款的非盈利机构。政府通过 拍卖特许或财政贴息贷款方式,把用于退耕还 林的粮食贷放给这样的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 与农民签订退耕还林的商业合约进行实施。
退耕还林概念
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
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 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 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 种草,恢复林草植被。
退耕还林范围
退耕还林地是指水土流失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的
坡耕地和沙化耕地。 其标准是:
农业资源与区划
我国退耕还林的现状及推行利弊、成效
农学131第二组成员: 侯玉婷 2013010030 毛丹丹 2013010026 许艳萍 2013010027 周瑶 2013010031 朱宇坤 2011010031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细则范文

退耕还林细则范文

退耕还林细则范文
一、定义
退耕还林,即调整农田边缘植被并结合植物更新技术,将废弃和弃耕
耕地开垦成森林植物群落的技术措施。

二、退耕还林的目的
1、保护生态平衡。

(1)恢复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2)改善土地
质量,例如在沙地上覆盖植被,维持土壤肥力,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
流失;(3)减少和控制灰尘污染,保护地表河流,平衡温室气体的排放。

2、抑制夏季温度升高,改善地表温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3、提高生态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活
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改善和恢复提供便利条件。

4、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退耕还林的技术措施
1、植被恢复技术:即在退耕还林区域建立森林植被,以达到恢复自
然生态系统、改善土地质量并保护地表水源的目的。

具体包括:(1)在
耕地边缘种植有树木、常绿灌木及多花植物,以改善地表微气候;(2)
耕地边缘应以弱草和矮乔木为主,少量植树,建立具有气候调节功能的小
林带;(3)还原原貌,修复山丘,恢复自然植被;(4)重新建立湿地生
态系统,使湿地得到有效改善。

退耕还林政策

退耕还林政策

历史背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等原因,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毁草开垦种粮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样虽然增加了一些粮食,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全国森林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林草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1998 年爆发的特大洪灾和2000—2002 年的特大沙尘风暴,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

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切实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草),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延安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吴起县从1998年开始就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1998年8月,洪水刚刚退去。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陕北,站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杨家畔村聚财山山顶,就退耕还林作出重要指示。

退耕还林的行动从这里发起,并迅速走向了全国。

退耕还林工程1999 年先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2000 年试点范围扩大到云南、贵州、重庆、湖北、山西、河南、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 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 年又将广西、辽宁、江西 3 个省、自治区纳入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范围。

2006 年 6月,湖南、河北、吉林、黑龙江也纳入试点范围,至此,退耕还林工程试点范围涉及中西部地区 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24 个县。

退耕还林的政策1.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的主要环节,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范围:退耕还林地是指水土流失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重点归纳笔记选择题1、青藏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是因为()A.光照强B.气温低C.地势高D.冰川广答案:C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形成了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故本题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知道青藏地区海拔高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答案: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日温差大的特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3、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A.昆明B.日喀则C.乌鲁木齐D.拉萨答案:D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此地晴天多,光照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辐射更强。

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因此被称为“日光城”。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C.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是降水多D.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有牦牛和三河马答案:B有关我国四大区域的说法,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民居的屋顶坡度小,墙体矮,故A错误。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油菜,故B正确。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水源不足,故C错误。

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是牦牛和藏绵羊、藏山羊,故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5、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高山气候,影响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退耕还林项目实施方案

退耕还林项目实施方案

退耕还林项目实施方案介绍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退耕还林还草,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方案。

目标退耕还林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步骤1.制定规划:确定退耕还林的区域范围,并根据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退耕还林规划。

2.资金筹集:确定退耕还林项目所需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款、企业合作等途径。

3.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推广,增强公众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认知度和支持度,调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4.土地调查:对退耕还林的区域进行土地调查,了解土地的质量、植被情况等,为后续的种植和恢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5.植树造林:根据规划确定的植树数量和种类,组织人力资源进行植树造林工作。

同时,要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确保植树成活率。

6.草原恢复:对退耕草地进行恢复,包括除草、播种等工作,使其重新恢复成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

7.管护管理:实施退耕还林后,要加强对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地区的管护管理,包括人员配置、巡查等,确保退耕还林项目的效果稳定和可持续。

8.监测评估:定期对退耕还林项目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退耕还林项目的效果和成效。

项目效益1.生态效益:退耕还林项目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

2.经济效益: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3.社会效益:退耕还林项目能够促进就业,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和谐稳定。

风险管理1.土地质量不理想:部分退耕地可能存在土壤质量不佳的问题,需要加大土壤改良力度,确保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的成功率。

2.资金不足:退耕还林项目所需资金较大,可能存在资金不足的风险。

建议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款和企业合作等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退耕还林是指将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恢复成林地的行为。

退耕还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重点介绍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一、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1. 恢复生态平衡退耕还林可以有效地恢复土地的生态平衡。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的肥力和水分含量都有所下降。

通过退耕还林,可以恢复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土壤的形成和保持,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

2. 保护水源通过退耕还林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农草均耦合自耦自收虽虚,但大地补后比需要水多,水源的消耗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恶化。

退耕还林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保护水源的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环境。

这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荒山荒地的复绿4.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退耕还林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这对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 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退耕还林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退耕还林可以恢复土地的自然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退耕还林的实施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退耕还林。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对退耕还林项目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对退耕还林农民的生产经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以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的行动中来。

2.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退耕还林的认识和了解。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宣传讲座、制作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工作中来。

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退耕还林条例》已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2002年12月14日(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条例和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退耕还林的有关工作。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总结(重点)超详细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总结(重点)超详细

洛阳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总结(重点)超详细选择题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开发生态旅游B.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和产草量答案:B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的措施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

B正确。

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畜牧业、增加木材和产草量主要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ACD错误。

故选B。

2、我国西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A.西部地区的气候适宜森林的生长B.西部地区人口少,需要的粮食数量也少C.西部地区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们擅长于种植牧草D.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答案:D本题考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环境的保护。

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

故选D。

3、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

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

在藏族同胞的庆祝活动上,你可见到的场景是A.孔雀舞B.锅庄舞C.摔跤D.泼水节答案:B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孔雀舞是朝鲜族的舞蹈,藏族同胞喜欢跳锅庄舞,蒙古族善于摔跤,傣族喜欢过泼水节;B符合题意。

小提示:识记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下列人类活动方式可取的是()A.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C.在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D.在青藏高原上发展畜牧业答案:DA. 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会破坏草场,A错;B.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B错;C. 在山东丘陵地区受热量影响,不能种植水稻,C错;D. 在青藏高原上适合发展畜牧业,D正确;D符合题意,选D。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土地过度开发的压力,实施农田退耕,将退耕土地还给自然,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的大规模工程。

这个工程自2000年开始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农业发展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也导致了农田的大规模占用和开垦,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系统功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决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退耕还林来保护土地资源,恢复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退耕面积,划定退耕还林区域,进行森林植被的建设和生态系统的修复等。

在确定退耕面积时,要考虑农田占用水土资源情况、耕地利用率和农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确保退耕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划定退耕还林区域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状况、生态系统功能等因素,使得退耕还林的效果最大化。

在进行森林植被建设时,要选择适宜的树种,推广适宜的种植方法,确保植被覆盖率达到规定要求。

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要进行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重建起生态系统的功能。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已经累计实施退耕面积超过3亿亩,恢复植被覆盖近60%,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加,改善了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使得一大批弃耕农田得到了治理和利用,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保护和高效利用。

同时,退耕还林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土地资源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

另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退耕还林条例(2016修订)

退耕还林条例(2016修订)

退耕还林条例(2016修订)【法规类别】林业管理【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6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2016.02.06【实施日期】2016.02.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退耕还林条例(2002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公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方案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方案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方案1. 背景介绍退耕还林工程是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将农田退还给自然,通过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实现退耕还林的工程项目。

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是重点推动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完备的退耕还林工程作业方案,包括项目的目标、范围、计划和实施等内容。

2. 目标与意义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恢复退耕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保护水源地、土壤等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通过退耕还林,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涝灾害发生;•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生态旅游、林木种植等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农田面积,缓解农田资源紧张的问题。

3. 作业范围与规划退耕还林工程的作业范围包括退耕地区的选址、植被恢复方案的设计、人员组织、物资采购和工程实施等方面。

具体规划如下:3.1 选址根据当地的土壤质量、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适宜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

优先选择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势平缓的区域作为项目的重点区域。

3.2 植被恢复方案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设计合适的植被恢复方案。

可以根据林木的生态特征、经济价值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可以考虑引入生态旅游产业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

3.3 人员组织组织合适的人员进行工程实施,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队伍等。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管理。

3.4 物资采购根据实际需求,采购所需的种子、肥料、土壤改良剂等物资,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3.5 工程实施按照植被恢复方案的设计要求,进行工程的实施。

包括进行土地整理、种植森林植物、建设护林工程、进行生态修复等工作。

4. 实施计划与措施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相应的措施。

4.1 实施计划制定合理的工程实施计划,包括任务分解、工期安排和进度控制等。

《退耕还林》课件

《退耕还林》课件
《退耕还林》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课程,我们将一起探讨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意义和未 来发展展望,以及成功案例和面临的挑战。
项目背景
退耕还林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大环保政策,旨在通过减少耕地面积,恢 复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政策介绍
1 政策目标
通过减少农业用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持久的森林覆盖率提升。
退耕还林的意义和影响
生态保护
通过恢复森林,改善空气质量, 保护植物和动物栖息地,促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水土保持
减少耕地面积有助于防止土壤 侵蚀,并提高水利设施的效益。
气候调节
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并释放氧气,减缓全球变暖 的影响。
成功案例展示
山区退耕还林
通过退耕还林政策,山区的森林 资源得以恢复,改善了当地生态 环境,也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 入来源。
2 政策措施
包括政府补贴、土地流转、种植补贴等,以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
3 政策效果
在国家层面上,通过该政策已经恢复了大量森林资源,提高了土壤保持能力和生态系统 稳定性。
政策实施情况
统计年份 2000 2010 2020
退耕面积(万公顷) 200 400 800
森林面积(万公顷) 150 250 350
城市退耕还林
在城市内部空地进行退耕还林, 提升城市绿化率,缓解城市热岛 效应,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沿海退耕还林
通过退耕还林保护海岸线,稳定 沙丘,防止风沙侵蚀,促进沿海 地区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挑战
1 资金支持
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
2 技术难题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及实施措施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还原为森林的一种生态修复措施。

它具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政策引导、经济补偿、科技支持和社会参与等。

退耕还林的生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退耕还林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农田退耕后,通过种植树木来恢复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功能,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降低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和土壤质量。

退耕地的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

退耕还林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能够提供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条件。

通过退耕还林,可以促进植物和动物的迁移和扩散,增加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并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退耕还林能够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退耕地通常是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退耕还林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持力和抗侵蚀能力,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发生。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够牢固地保持土壤,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土壤水分的保持,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退耕还林能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护、景观美化、生物控制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退耕还林可以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增加人们的福祉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和支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退耕还林的目标和措施,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和政策支持。

要加强科研力量,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树木,保护植被资源。

要加强社会动员和参与,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的工作。

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2.12.14•【文号】国务院令第367号•【施行日期】2003.01.20•【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退耕还林条例》已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二00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退耕还林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 退耕还林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是从我国发展和生存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森林树种植被、恢复秀美山林、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眼前利益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提高我国国土绿化水平、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重要项目。

从长远利益看,退耕还林更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看到上述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一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

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

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2002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公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条例和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退耕还林的有关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三年的试点虽进展顺利,但还不足以表明今后将一 帆风顺。
试点的作用只有在补贴停止后若干年才能体现出来。 决策者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因而也就置整个工程项 目于非常大的风险之中。
2.采取何种方式换取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的土地 利用方式尚待探讨
农民踊跃参加退耕还林(草)的行动无非是由于 补贴比较实惠。
②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每 亩退耕地每年补助 20元。
③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经费标准是每亩地 50元。(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不纳 入退耕还林工程兑现钱粮补助政策的范围,但 可作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按 50 元/亩标准给予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
④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更多,即农民 除了负责每退一亩耕地造林,还要承担两亩或 两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这部分 只给予种苗和造林补助)。
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三、退耕还林的主要安排
1.组织安排 退耕还林由各部门配合进行,但主要由林业部
门执行。 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到具
体地块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2.退耕还林的基本要求
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 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
六、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的实施带有过多的计划经济色彩,从 高层动员到基层实施过于仓促: (1)计划和实际退耕行动在时间和数量上 脱节,导致政策兑现的困难
这个问题在较早启动退耕的陕西省比较突出。 由于先于国家计划实施退耕,且退耕面积大, 许多参与退耕的农户难以列入享受政策补贴的 范围,给项目的可持续性带来隐患。
早在 2019 年《退耕还林工程条例》第 41 条 明确规定的兑付补助粮食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 代金券的政策条文发生变化。从2019 年开始 做出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助改为现金, 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 元。
由此导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制缺乏 牢固的微观基础(王小龙,2019)。
河北省沽源县调查的 86 户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 的打算”:
一种是计税面积数,比农业统计数还低(计税面积 主要根据耕地的平均粮食产量折算而得,俗称“习 惯面积”,而非实测面积,故与现有实际面积不一 致)。但农户的土地承包证上所填面积主要是计税 面积。
2.农户的担心
2019 年起,粮食补助已经改为现金补助,这 样农民退耕后获得粮食的数量就受到粮食价格 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补助到期以后怎么样农 民也难以预测,政策前景不稳定,农民甚至有 危机感。
退耕任务。
2.生态林建设
从 2019-2019 退耕还林工程统计来看,生态 林、经济林、草占退耕地还林的比例分别为 90%、9%、1%,达到国家确定的标准,充 分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鲜果类的经济林占 6.4%左右,加上干果类及 其他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大概占 56%左右 (吴礼军,2019)
退耕规模的紧缩可能是国家的粮食自给出现问题及政 府的粮食情结所致。退耕还林政策始自90年代后期, 那时国家出现了全面的粮食过剩。退耕政策推行三年 来,为国家消化了大量的粮食库存。在粮食减产、库 存减少等因素的作用下,2019年粮食价格出现强劲反 弹。于是国家有意识地放慢了退耕的步伐。
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退耕还林者指定种苗 供应商。
③禁止垄断经营种苗和哄抬种苗价格。
4.对退耕者的约束
①退耕还林者在享受资金和粮食补助期间,应 当按照作业设计和合同的要求在宜林荒山荒地 造林。
②退耕还林者应当履行管护义务。 ③禁止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范围内复耕和从事
滥采、乱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
这样造成结果
1.退好地以求见效果,以此争取上级多给指标; 2.退耕面积和速度远远超过中央预期,地方倒
逼中央保证对农民兑现补助,中央不得不承认 地方的先斩后奏(——提前完成的退耕任务)。 3.导致退耕指标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使得 各地动用一切力量争取这一财富。
(二) 9 月底,全国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此生态林与生态公益林不同,它是按照树种、造林 密度、经营措施等确定的,但主要是依据树种确定。
苹果,梨树,杏树,桃树,李子,葡萄,石榴,无花果,猕猴桃, 樱桃,海棠,沙果月浑,仁用杏属于北方的经济树种。
3.种苗供应
①退耕还林需要的种苗,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 根据本地区实际组织集中采购,也可以由退耕 还林者自行采购。集中采购的,应当征求退耕 还林者的意见,……超过国家种苗造林补助费 标准的,不得向退耕还林者强行收取超出部分 的费用。
11 户选择复耕,占 12.8%; 25 户选择不管理,占 29.1%; 30 户选择加强管理,占34.9%; 3 户选择换树种,占 3.5%; 6 户没有考虑,占 7%; 3 户选择调整结构主要发展畜牧业,占 3.5%; 8 户没有回答,占 9.2%。
3.粮食安全问题
(1)粮食安全(这里仅指数量安全) 粮食供给不等于粮食完全自给自足,而是在一
定粮食安全警戒线以内的粮食自给,即联合国 规定的人均0.8亩耕地或粮食进口量达到5%或 更高一点。 2019年下半年全国粮价上涨。这触动了国家和 民众浓厚的粮食情结。引发了退耕还林与粮食 安全的讨论。
在各地退耕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国家忽然在没有 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幅削减了2019年的退耕指标, 从计划的6000万亩突然降为1000万亩。“十一五” 期间的规划也几乎完全取消。
退耕还林是国家单方面定价、单方面确定交易数量, 这自然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各地争着退耕)。
政府是否有能力长期补——从消极的角度,国家似 应准备长期补贴下去。
(三)其他几个具体问题
1.陡坡地家底不清——有多少地需要退耕,政 府需要拿出多少钱不清楚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对象是被开垦的陡坡地。 据当时统计,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共 9100 万亩,西部地区占70%以上。但在退耕还林还 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已开垦和 耕种的陡坡地面积要远大于统计上显示的数据。
启动,任务开始急剧放大;
2019 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 2019 年任务大幅缩减; 2019 年退耕还林工程重点转移到荒山荒地造林,
安排少量任务解决已经完成任务的遗留问题;
2019 年退耕任务很少,进一步解决部分遗留问题; 从 2019 年开始只安排荒山荒地造林,没有安排
(2)技术和物质准备不足
许多获得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地方不是传统林 区,缺乏造林经验和必要的技术储备。
另外,突如其来的造林任务增加了种苗需求, 造成供给缺口。
(3)工程实施速度快,要求高,政治风 险大,可能造成工程实施的结果背离初衷。
原意是陡坡退耕。
但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地方在选择地片时,偏 向于选择靠近公路的土地。西南更严重,靠近 公路的农户比例超过70%。已退耕的土地中, 有相当多的地不是计划中的陡坡地。而陡坡地 (北方15度以上,南方25度以上)却大量保 留了下来。(检查验收方便,成果显著,容易 取得政绩和更多的退耕指标)。
⑤实行报账制,即农户按规定数量和进度进行 退耕还林(草),林业部门组织检查验收退耕还 林(草)的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农户凭发放 的退耕任务卡和验收证明,按报账制办法领取 粮食和现金补助。
(二)第二个补助期
由于2019年已经有到期的,而退耕户的长远 生计还没有新的出路,所以国务院(2019.8.9) 决定继续补偿一个周期。
第九讲 退耕还林(草)工 程
一、工程开展的原因——两条导火索
1.2019年的黄河断流
2019年的黄河断流累计267天,创历史最 高记录。
一些专家指出,黄河中上游灌溉农业过 度发展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2.2019年长江洪水
2019年的长江洪水造成重大损失。 证据表明,长江、黄河中上游陡坡地上的农业
在将来如何获取林产权收益?虽然按照规定, 在资金和粮食补助期满后,在不破坏整体生态 功能的前提下,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退耕还 林工程者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草场)进 行采伐,但是,规定很模糊,且不知道其是否 会变。
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娃娃脸!
远的不说,退耕还林的补偿原来规定是主要补 粮食,现在又转化成钱了。
比如四川省的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有四个:
一种是实际面积,据调查要大于国土详查数30%以 上;
一种是国土详查数,面积为9889万亩(详查时间84 年到九十年代中期,技术、人员素质都差,时间跨 度也大;也有人为影响怕政府增税);
一种是农业统计数,面积为6883万亩(层层上报的 数字,为了保证单产的可比性,所以一直沿用);
但若补偿到期后,农民没有其他收益保障,农 民还会反过来毁林造田。
这也就是退耕还林 (草)工程风险大的原因所在。
3.退耕还林还草,实质是国家希望通过一定的经 济补偿,向农民购买土地的部分使用权。
这比之于过去的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行事的方法已有 实质性进步。
既然是购买,就有一个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助政策
(一)第一个补偿期
1.补助期限: 原定生态林补8年,经济林补5年,草补2年,
并声明到期后看情况需要补再继续补。
2.补助标准
①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目前实施的标准依 流域划分,长江上游地区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 300斤,黄河上游地区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 200斤。(从 2019 年 7 月 31 日起,原则上 将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按每公 斤粮食 1.40 元计算。)
总任务 36371.2 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 13891.5 万亩;荒山荒地造林 20479.8 万亩, 封山育林 2000.0 万亩。
退耕还林历程
2019 年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率先开始试点; 2000 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19 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2019 年退耕还林工程在 25 个省(区、市)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