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说课稿】有理数的除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课第一课时《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课的第一课时《有理数的除法》。
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设计的创新说明、教学反思九方面进行说课。
一、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一)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生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二)指导思想是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本节课运算能力是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在学习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它与有理数的加、减、乘运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今后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有理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的内容,因此本课也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重要体材。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5)(6)班的学生,他们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法、倒数的基础上来学习,已经初步建立了数学的符号感,但是习惯接受结论,不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归纳、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三)教学方式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探索、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法:突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四)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学案,PPT作为教学手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勇于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态度。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可能有些学生因为害羞或担心被评判而不愿意提问。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支持的学习环境,我考虑在以后的课堂上,采用匿名提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异号两数相除,结果为负;
-绝对值不等的两数相除,结果的大小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
4.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通过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素养,提高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素养,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解决涉及多个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时,正确区分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对于绝对值较大的数进行除法运算时的心理障碍和计算错误。
举例解释:例如,在讲解0不能作为除数时,可以通过错误示例如3÷0,让学生尝试解释这样的运算为什么没有意义,从而加深理解。在处理混合运算题目时,如(-2)÷(-3)×4,需要学生先进行除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运算顺序和法则。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1.4.2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包括同号有理数的除法、异号有理数的除法以及除以0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同号有理数、异号有理数以及除以0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同号有理数、异号有理数以及除以0的除法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实例讲解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和说明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例题等,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展示。
2.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理数加减乘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除法精品优质教学课件
1
35
=__-__8__
9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8÷(-4)=-2
(2)(-36)÷6=-6 (3)( 12 ) ÷( 3) =4
25 5 5
(4)(-72)÷9=-8
(5) 8× ( 1)=-2
4
(6) (-36)×1 =-6
6
(7) ( 12 )×( 5) = 4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 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知识回顾
复习
4×( 1 )=1 4
(-2)×( 1 )=1 2
2 ( 3 ) = 1 32
-4×( 1 )=1 4
两个数的 乘积为1, 这两个数 互为倒数.
探究新知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 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探究新知
到现在为至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 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以用于解决两数 相除呢?两个法则分别更适合于什么样的 两数相除呢?
25 3 5
(8) (-72)×1 =-8
9
探究新知
从上面的各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并由此猜想出有理数的除 法法则吗?
8÷(-4)=8×(
1) 4
(-36)÷6= (-36)×16
( 12 ) ÷( 3)
25 5
=(
12 25
)
×( 5)
13
(-72)÷9=(-72)×9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1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1.2.1 有理数【说课稿】
《有理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2、教学目标①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②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③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二、教学分析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程序(一)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区分量的相反意义.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把表示“存入”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880.00…,这样的数就叫做正数;把表示“支出”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如-2,000.00…,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第14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
第14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1)
数学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要点 03 对点训练 04 精典范例 05 变式练习
数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
返回
数学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法则1: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b=a·1b (b≠0). 法则2: 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 绝对值 相除.0除
返回
数学
2.(1)化简: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
-3
;--1287=
3 2
.
(2)下列化简中不正确的是( C )
A.--36=12
B.--39=13
C.--82=-41
D.---mn =-mn
返回
数学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通常是先将除法转化为 乘法 ,再 按乘法法则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2)同一级运算中,要按 从左到右 的顺序进行计算. (3)计算中,存在小数、分数两种形式时,先统一成一种形 式;存在带分数时,带分数应化为 假分数 ;计算结果能约分 的必须 约分 .
1 257 (2)-2.5÷85×-14; 1
返回
数学
(3)27×-13÷-3÷-212. -65
小结:将小数化为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除法运算化为 乘法运算,先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结果.
返回
数学
★9.计算: (1)-492245÷51; -24945 (2)-74×(-0.2)÷-75; -14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讲解】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1 (3)(-1)÷32÷7.
2 解:原式=-(1×7×7) =-2.
18 (4)(-3)÷3÷(-0.25).
13 解:原式=-3×8×(-4)
1 =2.
1 14.如果对有理数 a,b(a≠0)定义运算“△”如下:a△b=a÷(-
b
131
2),如:2△3=2÷(-2)=-3.求(-2△7)△4 的值.
解:原式=+(0.75÷0.25)=3.
知识点 2 化简分数
7.计算:
-15 (1) 3 =
(-15)
÷ 3 =-5 .
-60 (2)-15= (-60) ÷ (-15)
=4 .
8.化简下列分数:
-125 (1) 5 .
解:原式=-25.
4 (2)-36.
1 解:原式=-9.
-15 (3)-24.
除数没有变成其倒数,算出结果为-18,则括号中的数为 3 ,正确 的结果为-821.
x 12.已知|x|=8,|y|=2,且 xy<0,则y的值为 -4 .
13.计算:
1
1
(1)23÷(-16).
77 解:原式=3÷(-6)
76 =3×(-7)
=-2.
1 (2)(-2.4)÷(-15).
12 5 解:原式= 5 ×6 =2.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 1.计算 2÷(-5)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正确的是( B )
12 A.2×(-5)
5 B.2×(-2)
5 C.2×2
15 D.2×(-2)
1 2.(2020·山西)(-6) ÷(-3)的结果是( C )
1.4.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单元第4章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本课是一个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的环节。
在之前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知识,对于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会简便算法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会简便算法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学会简便算法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教材、学生教材;–教学课件。
2.学具准备:–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准备一些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出一道有理数除法的题目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2. 知识讲解在导入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有理数的除法定义、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具体计算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合作探究在知识讲解环节完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往往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习惯。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解与演示:对学生的运算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理数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计算方法: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同号相乘: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异号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乘以较小的绝对值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章 有理数 1.4.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
4.下列各式的值等于 9 的是( D )
A.
|+63|
-7
-63
5.计算:
(1)(-36)÷(-12)=
3
|-63|
B. |-7|
3
(2)64 ÷ -3 8 =
C. -|-7|
;
3
-2
.
D.
-63
-7
快乐预习感知
6.化简:
-32
=
题可以利用除法法则直接除;第(2)小题不能整除,可以先确定符号,
利用小学学过的约分进行化简.
-18
=-18÷3=-6.
3
-24
24÷8
3
(2)-16 = 16÷8 = 2.
解:(1)
快乐预习感知
1
1.若=-4,则 x 的值是( C )
1
பைடு நூலகம்
A.4
B.4
1
C.-4
D.-4
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
-8
B. 4
-8
C.-4
8
D.-4
相除.0
互动课堂理解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运用
【例 1】 计算:
(1)(-15)÷(-3);
1
(2)(-12)÷ - 4 ;
(3)(-0.75)÷0.25;
1
(4)(-12)÷ - ÷(-100).
12
分析第(1)(3)小题直接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首
4
-6
(2)-0.2=
9
(3)--72=
(1)
-8
;
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有理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有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整数的基础上,引入负数和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有理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自然数和整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负数和分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性质,能够运用有理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认识负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巩固新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识。
4.拓展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概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
例6.化简下列分数:
(1)
;12(2)
3
.
45 12
解: (1) 1=2 (-12)÷3=-4;
3
(2) 4=5 (-45)÷(-12)
12
=45÷12
= 15 .
4
分数可以理解为 分子除以分母.
有理数除法法则有两种表述情势:
1.第一种情势: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据此,可以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
.
10 3
问题 通过以上几例除法与乘法式子的比较,你能 得到什么结论?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 a 1 b 0.
b
例5.计算:(1)(-36)÷9;
(2)
12 25
3 5
.
解:(1)(-36)÷9=(-36)× =1 -4;
9
(2)
12 25
3 5
1 16
引例: 某班4名同学参加计算机技能测试,以80分为
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记录 如下:+15,-10,-9,-4,求这4名同学的平均 成绩,并说明这4名同学平均成绩是超过80分还 是不足80分? 思考:
求这4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应如何列式?之后再看 这4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超过80分还是不足80分.
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异号得 负,并把绝对
值相 ;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 0
注意:0不能作为除数.
1.口答:(先说出商的符号,再说出商) (1)(+12)÷(+4); (2)(-57)÷(+3); (3)(-36)÷(-9); (4)(+96)÷(-16).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运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律的掌握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为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有理数乘除法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买水果”,引出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课堂讲解:讲解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有关有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总结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以及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进行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
2.教学难点: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有理数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
3.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进行讲解和演示。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提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以及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本质。
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说课稿范例
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说课稿范例
为大家带来了有理数说课稿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二课时:有理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负数的认识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所以有理数的认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有理数》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数学分类标准的确定;特点之二是数学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课件1.有理数的除法(二)
典例精析
例2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 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 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 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 年总盈亏情况如何?
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 司去年全年总的盈亏(单位:万元)为
例2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 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 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盈 亏情况如何?
=
1 30
1 3
=
1 30
3=
1 10
加法的 交换律 和结合
律
想一想
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这道题如果直接 转化为乘法,能否有简便做法呢?
1 30
2 3
1 10
+
1 6
2 5
=
1 30
2 3
1 1+ 10
1 6
2 5
想一想
如果求出原式的倒数,能否有简便做法呢?
1 30
2 3
提示:乘除混合 运算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进行计算.
=2
提出问题 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这个运算顺序在初中阶段是否仍然适用?
得出新知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无括号应按照 先乘除,后加减 的顺序 进行;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2.同级运算,按从 左 到 右 的顺序计算.
根据不同的算式特点:
(1)32 8= 4 (2)42 6=7
提示: 1.一般来说,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 的后一种情势,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
根据不同的算式特点: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除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的第四节的第二小节内容,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
学习有理数除法对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简便,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有理数除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混合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经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过程,会熟练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知道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
教学思想:转化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对有理数数的加、减、乘法运算以及相反数、绝对值相关概念较为熟悉且具有一定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已初步具有一点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法与手段
采用“观察——猜想——验证——类比——归纳”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学法指导
本节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总结——自我提高。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数学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认识了有理数的倒数,那大家知道乘法的逆运算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
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有理数的除法
2、温故而知新
(1)多媒体出示:倒数的定义你还记得吗?(指名回答)
(2)多媒体出示: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吗?以表格形式出现
(3)温故而知新:提问乘法法则并出两道乘法运算题
计算(﹣4)×(﹣2)= 3 ×(﹣5)= 学生很容易做出。
接着出示两道除法运算,计算8÷(﹣4)= (﹣15)÷3= 通过学生观察上题,猜想并验证,根据上面乘法运算的结果,也很容易得到答案。
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另一道题答案。
接着给出两组比大小,观察上面三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在这安排一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并及时提问如何转化的,得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多媒体出示有理数除法法则:文字形式,学生读一遍。
并出示数学表达式,强调0不能作除数。
(4)多媒体出示例题两道,重在用法则,接下来安排9道练习,安排一个活动,学生在做中发现有理数除法运算符号法则,以填空形式出示。
在安排两道例题,是学生在做中总结,什么时候用第一个法则,什么时候用符号法则较为简单,训练观察,归纳的能力.后面是6道填空、3道选择综合训练
3、课堂小结:谈谈我们的收获,从我学会了,我明白了等方面
4、作业:课本38页4、6
六、评价分析
1、合理选用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内容。
2、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充分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注重了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对知识的迁移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