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文化底蕴及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浅析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艺 术 与 人 文
浅析傈僳族舞蹈 ‘ ‘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阿尺
张 更生 ( 南省 曲靖 师 范 学 院 音 乐舞 蹈 学 院 6 50 ) 云 50 0
在 傈 僳族 人 心 日中 ,羊 与他 们有 着 不解之 缘 ,羊 能找 到通 往神 灵 的路 。所 以,傈 僳族 在祭 祀 时 ,就 必然 要为 羊子 唱歌 ,通 过 宰杀 羊子 来释 放 它 的灵魂 ,作为 族人 与祖 先 ( )之 间交 往 的媒介 , 神 族 人 希望 通过 他们 为羊子 的歌 唱 而使 祖先 能感 应 到他 们 的痛苦 、 哀伤 、压 抑和 不满 ,从而 求 神帮 助 ,或求 神饶 恕 。久 而久 之 ,人 们 在传 统 节 日、丰 收 喜 庆 、 劳 作 之余 等 也 都 唱 跳起 了 “ 阿尺 目 维 西 县是 全 国 唯一 的傈 僳 自治 县 , 僳 族 人 口大 概 接近 八 万 刮 ”。 以至 于到 现在 ,人们 把 “ 傈 阿尺 目刮 ”变成 了 叶枝镇 这 一带 多 人, 占全 县的 一 半左右 。叶枝 镇, 是滇 西 北维 西傈 僳族 自治县 的 傈僳族 歌 曲的 总称 。 以傈 僳族 为 主 的一个 乡 镇 ,人 口乐 为一 万 多人 ,现 己正式 批准 列 从 “ 阿尺 日刮 ”舞 蹈 的动 作 来 看 ,他 们 自始 至 终都 是 手 拉 入 云 南 省省 级 历 史 文化 名镇 , 它位 于澜 沧 江 边 一 块 河谷 地 段 , 着 手 ,舞 步 重在 脚下 功 夫 ,而上 身 的变 化不 大 ,脚步 有踏 、跺 、 被 喻为 茶马 古道 上 的沧 江 明珠 。 已被 国家 文化 部命 名 的 “ 阿尺 木 抬 、蹉 、踢 、跳 、转 , 随着脚 步 的变 化而 左右 摆 动或 前仰 后合 。 刮 ”代表 性传 承人 熊 自义老人 就 生活 在叶枝 镇 的新洛 村 。 整 个 舞蹈 的流 程 ,实 际上 就 是一 部傈 僳族 艰 辛而 漫长 的迁 徙 史 。 该村 背靠 巴基 米 ( 僳语 )大 山 ,面 向哇地 刮 ,整 个地 理位 从 遥 远 的古代 开始 ,他们 就从 青藏 高 原 由北而 南 随水 草迁 徙 ,后 傈 置成 v 形 ,村落 就位 于V 的腰 间 。整 个村 寨 都是 傈僳 族 。笔 者 又 由东 向两迁 徙 ,淌 过条 条汀 河 、越 过崇 山峻岭 ,在 迁徙 时 ,夜 字 字 有幸 采访 到 了 “ 阿尺 目刮 ”的传 人 熊 自义 。据 熊 自义老 人 介绍 , 晚冷 得 睡 不 着 觉 ,就 相 拥 跺地 蹉 脚 , 以此 来 御 寒取 暖和 驱 赶 野 在 自己很 小 的时 候 ,就 跟 着 大 人 一起 唱歌 和 跳 舞 ,久 而 久 之 , 兽 ,于足 相沿 成 习 ,成 为 了他 们 的一 种娱 乐 方式 、一 种心 里积 淀 自己就学 会 了本族 的大部 分 歌舞 。 “ 尺 目刮 ”为 傈僳 语 , “ 阿 阿 和 心里 定势 。 尺 ”意为 “ 子 ” , “目刮 ” 意为 山歌 、歌 曲,古 歌 。 “ 羊 阿尺 目 从 “ 阿尺 目刮 ”旋 律 走 向来 看 , 旋律 多 为 四五 度 进 行 ,无 刮 ” 的本 意 为 羊 子 的 歌 。 现 在 人 们把 叶枝 镇 这 一 带 的傈 僳 族 歌 明 显的节 奏型 ,拥 有 较 多的上 滑音 和 下滑 音 、倚 音 、波音 等润 饰 曲、舞蹈 都 统称 为 “ 尺 目刮 ” 。据熊 自义讲 , “ 阿 阿尺 目刮 ”原 手 法 ,旋 律起 伏跌 宕 。这 跟他 们 生活 和居 住 的 自然环 境是 分不 开 先 只 是在 祭 祀 的时候 才 唱 ,后 来慢 慢 的演变 为 过年 过节 、结婚 丧 的 。维西 地处 金沙 江 、澜 沧江 、怒江 的腹 心 区域 , 云岭 山脉 、碧 葬 、下地 干活 等场 合 都 唱 。老人 说 ,如 果要 细 唱 ,七天 七夜 也 唱 罗雪 山矗 立于 三江 之 间 ,群峰 巍 峨、 连绵 起伏 ,形 成 山高 谷深 、 不完 ,他 只 能每种 “ 目刮 ”节选 其 中 的一 部分 为我 们演 唱 。其 中 沟 壑 纵横 的 自然地 理 状况 。在 叶枝 ,地理 环境 的险峻 不会 产生 蒙 有 下地 劳动 时唱 的 、弹 琴说 爱 时唱 的 、各个 节 日所 唱 的等 等 ,旋 古 的长调 ,也 不会 拥 有信 天游 的粗 犷 与嘹 亮 ,有 的只 是婉 转起 伏 律少 有变 化 ,歌词 随 内容 的不 同而不 断变化 。 的音 调和 自然 、古朴 的旋 律风 格 以及 给人 留下 的幽深 意境 。在 叶 在熊 自义 老人 唱 完后 ,我们 还有 幸 看 了新洛 村 村 民给 我们 表 枝 ,抬 头便 是 山,低 头 便 是河 ,土 地高 低 参差 , 纵横 起 伏 , 山岭 演 的歌舞 “ 阿尺 目刮 ”。这 次来 跳 舞 的有 二十 四人 ( 男女 各寸 二 雄 伟 险峻 ,水 系交 织 ,河 谷渊 深 。所 以 ,在傈 僳族 音 乐旋 律进 行 人 ) 。据 舞 者给 我们 讲 ,参 舞 者一 般都 是 男女 相等 ,人 数 以多 人 中 ,大跳 和不 规整 节 奏 比 比皆是 ,上 滑音 和 下滑音 的运用 就如 人 为 主,有 时甚至 达 到上 百人 。舞 蹈 队形 只 要有 圆 圈、半 圆弧 、纵 们 出行 时 随时上 坡下 坡那 样来 去 自如 。 队 、 曲线 队 。舞蹈 的跳法 主 要 有八种 : “ 罗 登 ” ( 坐 圆圈舞 )、 从 “ 阿尺 目刮 ”演 唱 风 格 来 看 , 喉 颤 音 为其 显 著 特 征 。绝 “ 腊 登 ” ( 舞 )、 “ 赤 登 ” ( 拉 邀 阿 山羊舞 )、 “ 措几 登 ” ( 对 大 部 分书 中都 认 为 ,傈僳 族祖 先世 代 深居 大 山 ,过 着 刀耕 火种 、 脚舞)、 “ 拖毕 ” ( 三步舞)、 “ 久 跺 阿来 记 ” ( 旋 舞 )、 游 牧 、采 集 的生 活 ,不与 外 界来往 ,对 鸟兽 的声音 和 动作 具有 特 龙 “ 别别记 ” ( 转舞 )、 “ 乐窝 之坡 ” ( 盘旋 转舞 ),还 有 别 的模仿 力 。 山羊 是 他们 最喜 爱 的家 畜 ,在 漫长 的历 史 发展过 程 旋 切 磨 “ 以然 登 ” ( 宾舞 )和 “ 朵坛 ” ( 爱舞 )要 在特 定 的场 合 中 ,祖辈 以羊 为 伴 ,经 常模 仿羊 的 叫声和 动 作来 抒 发 自己 的思想 迎 玛 求 才 能跳 。舞蹈 时都伴 有 歌唱 ,没 有 乐器 伴奏 ,歌唱 时 由舞 者 中任 和 感 情 , 所 以 ,喉颤 音 因此 而 形成 。笔 者认 为 , 喉颤 音 的形 成 意一 位领 唱 ,而 后其 他舞 者 随之 附 和 ,有 时 中途会 有人 再 度给 旋 还 跟 傈僳 族族 群 的漫 长迁 徙和 所 处 的地理 环境 有 关 。在傈 僳族 经 律加 花 ,唱 词主 要 是与 祭祀 、 节 日、婚 丧 嫁娶 、天 文地 理 、远 古 历 了三大 迁徙 中,越 往西 走 ,环 境越 恶劣 、天气 越寒 冷 ,气候 多

浅论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浅论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 Yin Yue Wu D a o.音乐舞蹈浅论傈僳族舞蹈“阿尺目s r杨晶晶玉溪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多达56个民族,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少见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逐步的融合,最终构建起了我国的多民族特色属性。

每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都值得被尊敬和被人记录下,这不仅是对于民族多样性的尊重,也是对于我国民族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视,是正确的做法。

笔者试图对傈僳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阿尺目刮做研究,进而为其实际的保护工作做出理论上的贡献,促进其在新时期合理传播发展。

关键词:傈僳族“阿尺目刮”舞蹈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云南地区是我国非常特殊的省份,这里距离我国 首都相对较远,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 多差异,不仅语言上存在不互通情况,在生活的习惯 和个人喜好上也存在很多的差异与不同,这都是长时 期积累所带来的。

实际上在云南地区内部不同地区 间,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都存在不同,主 要因素就在于其民族的多样性和差异特色。

对民族的 多样性做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发展和传 承,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繁荣进步,这是符合人类 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做法。

笔者试图对云南傈僳族的 传统舞蹈“阿尺目刮”做研究,探索其由来和特色、探 究如何合理保护和实际的传承,为其发展做出理论上 的贡献。

―、阿尺目刮由来的概述阿尺目刮是我国傈僳族的传统舞蹈,据傈僳族据 史料记载,很久以前就居住在云南地区了,所以可以 看做是该地区非常悠久而著名的民族构成部分。

打开 地图可以看到傈僳族主要是在云南美丽而险峻陡峭 三江井流地区居住,也就是自然遗产保护区腹地维西文章编号:1〇〇8-3359(2018)11-0067-03地区及周围附近。

整体来看如今大概有近十万人居住于此地,很多都是传统居住民。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制约,本地居民的出行都很困难,很长时间以来外界都难以对其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因此阿尺目刮舞蹈很久以来都颇具神秘色彩[1]。

“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

从同乐“阿尺木刮”起源的民间传说说起普志忠维西叶枝同乐“阿尺木刮”的产生无文字可考,但根据当地老一辈傈僳族老人们讲述得知,很早很早以前傈僳族祖先世世代代就居住在大山里,过着以采集、游牧狩猎的生活。

随着社会不断变化,在他们与山羊朝夕相处的亲密接触中,便产生了对山羊的声音、相貌、动作等进行模仿、总结、提炼等而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歌舞—“阿尺木刮”。

此歌舞集中反映了勤劳、勇敢的傈僳族先民早期的生活特点。

传说古镇叶枝同乐大村的居住地并不在现今的这块地盘上,而是居住在叫“巴几咪”(傈僳语棉花地之意)这个地方。

但是这里是个山垭口,一到刮风时节,这里风吹得十分厉害,有时就连核桃板栗大的石头子都会吹起来,觉得不太吉利,于是人们认为在这个地方不太合适,这可怎么办呢?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将蜂子上拴上白绵细线,让它们去寻找水源,蜂子飞来飞去最后到有水源的地方不飞了。

人们就根据这一结果找到了人类赖以生活的重要资源—水。

接着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寻找住地,最后终于找到了现今同乐大村这片背风向阳的山地。

但是人们的迁移过程,却经历了首先从巴几咪搬迁到“凯门”(及现今大村的村尾子)紧接着由于人们不断繁衍生息的需要发展,又不断地从“凯门”(村尾子)向“凯谷”(大村之意)进行发展,最后一直发展到“凯窝底”(村头),通过这样不断地搬迁发展,就形成如今这片拥有上百户的傈僳族同乐大村。

由于选到了这片居住宝地后,大家要进行生产生活,于是勤劳勇敢的傈僳族先民们就在这片山坡上砍来木料建盖房子,并就地取材盖成了木楞房。

于是,人们也就有了这个“家”,从此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有一年冬天正碰上下大雪,人们只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突然一只雪白可爱的小白兔跑到了人们中间聚集的火塘边来了。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就从这雪白的兔子身上,启发了制作服饰的想法,从而就开始大量地种植棉花,进行纺线织布,精明能干的傈僳族先民就用自己纺织的棉花布制成了漂亮的“叶不辞”(棉花布衣裳)。

论傈僳族民间歌舞的深层文化心理-2019年文档

论傈僳族民间歌舞的深层文化心理-2019年文档

论傈僳族民间歌舞的深层文化心理傈僳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人口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有57.46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63.49万。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

聚居的傈僳族有20多万。

其余分布在丽江、迪庆、保山、德宏、楚雄、大理、临沧等地,及四川的德昌、盐源、盐边、木里、西昌等地,一部分傈僳族与其他民族交错聚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迁居国外的傈僳族有30多万,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

其民歌各式各样,老幼都能唱。

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

这种信口而唱的民歌,在田间、地头、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

其舞蹈有模仿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主要为集体舞,形式多样而又相对统一,对其用途上看,可以分为祭祀歌舞与劳动歌舞。

深层文化心理决定着文化形式的选择和发展。

虽然傈僳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大量史料传世,但透过其歌舞娱乐依然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内在特质。

一、汉文献所见文化习俗及其英雄崇拜傈僳人早在唐代就见于汉文史籍,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之种族。

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

”樊绰所见的栗粟两姓蛮,《新唐书》记载为粟蛮二姓。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蛮传》载:“粟蛮二姓、雷蛮三姓、梦蛮三姓,散处黎、嵩、戎数州之鄙,皆隶勿邓。

”明清时期的汉文史籍,对傈僳人及其生活习俗有更清楚的'-记载。

明清汉文史籍记载的力些、栗些,是汉族文士记载的傈僳人的音译。

明陈文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北胜州风俗说:有名栗些者,亦罗罗之别种也。

居山林,无室屋,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

最新 阿尺木刮:承载着傈僳族古老历史和文化技艺的歌-精品

最新 阿尺木刮:承载着傈僳族古老历史和文化技艺的歌-精品

阿尺木刮:承载着傈僳族古老历史和文化技艺的歌阿尺木刮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独有的一种歌舞自娱形式,最早流传于以叶枝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一带,其基本特征是:不用乐器伴奏,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急可缓,但舞步幅度大,跳跃感十足,给人以欢快舒展的感受。

阿尺木刮又称“山羊歌舞”,其声音和动作明显模仿山羊。

据说“阿尺木刮”的来源的确与傈僳族人半农半牧,尤其是与喜欢饲养山羊有关。

山羊自由地在陡峭的山岩攀爬跳跃,在倍信奉万物有灵的傈僳族人看来,这就是某种自由和灵性的象征,况且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从不设立任何宇宙,他们的宗教情感、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表达和进行,由此就催生了“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歌舞诞生的历史背景舞蹈代表了一个民族早在人类没有语言产生前的成就。

凭借舞蹈原始遗存,一些人类学家、家达成一个共识,舞蹈是人类一切艺术“之母”。

舞蹈是一种非语言艺术,也是非文字文化,但要说清楚、说明白一种舞蹈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和传承又不得不利用语言文字评述、描述、探讨它的特性。

我们这是所说的舞蹈通常是与音乐相生相伴的歌舞艺术,阿尺木刮就是歌与舞相伴,且歌且歌、边歌边舞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是人体艺术,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动态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情绪,它的情感传递也不依赖语言,舞蹈靠意会,而不是言传。

阿尺木刮这种舞蹈虽然仅流传在维西县澜沧江流域的叶枝一带傈僳族聚居区。

这种歌舞形式的感性材制是人自体,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傈僳族同胞,他的先祖是阿尺木刮歌舞艺术的创生者,他们在代际文化传承中,子子孙孙用生产生活的切身体验,从祖先那里继承并传续着这种烙印着特定地域和民族的优秀歌舞—一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这个歌舞形式,其动作、歌唱都以模仿山羊的形态、动作、声音特征。

这种独特的歌舞艺术形式是怎么诞生的呢?据当地的文化传承人讲:傈僳民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朝朝暮暮出没于山村,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依靠,他们熟悉、热爱、崇敬大山里的树木、花草、溪水。

风情浓郁的傈僳族舞蹈

风情浓郁的傈僳族舞蹈

舞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 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 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以 各种模拟姿态细致
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 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 为舞蹈增添风趣。这个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 全以舞者全脚掌
领舞和吹奏“筚篥”或“竹笛”的女领舞带领下,摇动 腰胯,使长裙左右摆动,翩翩起舞。 “跳戛”是一 种集体歌舞,过去只要一跳起来就要跳几天,短的也要 跳一夜。常在堂屋
和院坝转着火塘、烧着水酒,边唱边跳,由长辈或有威 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结尾时,由群舞者唱高八度。 “跳戛”分过年嘎、订亲戛、结婚戛、串亲访友戛、砍 山戛、裁种夏
水边,伸头左边望望,不见人影,又伸头右边看看,仍 然平安无事。于是埋头喝水一次、二次,喝够后双脚跳 跃,欢乐地舞蹈起来,形象生动,舞蹈动作写实性强, 可以从头不断反复
。 《鸟王舞》、《鸡扒食》、《鱼舞》、《鹦鹉 啄包谷》等20种以上舞蹈内容,都是由于傈僳族居住在 山林峡谷,那里有虎、猴、熊、蛇等等飞禽走兽,加上 图腾崇拜众多,
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 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 比亚”为舞蹈伴奏。 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 更多的随乐
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 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 说产生于17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 果为生的时代,
云南省西北部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历史上是滇藏茶马古 道上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 的民族风情。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把傈僳族的舞蹈、音乐、民俗、服饰 等融为一体,热烈奔放,风格独特,体现了厚重的文化 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傈僳族舞蹈因地区不同而异, 怒江流域

舞蹈文化折射的傈僳族社会文化背景

舞蹈文化折射的傈僳族社会文化背景

舞蹈文化折射的傈僳族社会文化背景作者:庞迪蓉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15期摘要:傈僳族舞蹈文化折射出傈僳族社会文化背景。

傈僳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根,则是伴随傈僳族社会发展日益精深与不断升华的傈僳族文化。

傈僳族舞蹈是生命律动的显现,是群体跃动的形象,傈僳族舞蹈浑厚、有力、粗犷、健美的舞蹈风格体现了傈僳族憨直、淳朴、劲勇、进取、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体现了傈僳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基本精神,孕育着与时代相应的新的创造。

关键词:舞蹈文化;傈僳族;社会文化背景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全世界傈僳族共有120万左右,其中国内70多万人,国外50多万人。

国内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滇、川两省,以云南为主要聚居区。

在云南境内,傈僳族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自称为三江的主人,为氐羌人后裔,即藏缅语族汉藏语系彝语支的一个民族。

公元1世纪左右,傈僳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生活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也就是今天云南丽江市、四川省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

3世纪以后,傈僳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融合,到8世纪,在今云南西北地区出现了“栗粟”的部落。

15-19世纪,逐渐扩展到澜沧江、怒江流域和东南亚,目前国内70多万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昆明等州市,国外50多万傈僳族分布在缅甸、丽江、怒江、大理、保山、楚雄、德宏、昆明等州市,国外50多万傈僳族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孟加拉等10个东南亚国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在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傈僳族形成并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舞蹈就是傈僳族民族文化的奇葩。

一定的文化,特别是涉及观念形成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三大要素是人类观念形态文化形成的直接原因。

傈僳族长期处于游猎、采集的原始氏族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获取生产资料十分有限,再加上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以及来自异族的打压,傈僳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只有协力同心,共产劳动,共同捕猎凶猛的野兽,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谈“非遗”视野下傈僳族民间舞蹈嘎且且撒勒的审美意蕴

谈“非遗”视野下傈僳族民间舞蹈嘎且且撒勒的审美意蕴

谈“非遗”视野下傈僳族民间舞蹈嘎且且撒勒的审美意蕴傈僳族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属于氐羌族群的后裔。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及维西、华坪、腾冲等地,少数部分分布在四川的米易、德昌、盐边等地,“查傈僳族,分为三大支系各有自称之名词:其一为黑傈僳族,乃自称栗庶能,有自称曰尼那扒。

其二为白傈僳,乃自称傈僳铺,又自称曰勇伯扒。

其三为花傈僳,乃自称傈僳族迦楞,又自称曰楞梅扒。

”可见傈僳族分为黑傈僳、白傈僳和花傈僳三个分支。

然而,花傈僳是傈僳族当中独具特色的一支系“妇女穿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四川省德昌县的傈僳族属花傈僳的一部分,金沙乡和南山乡是傈僳族民族的世居之地,人口总数约为6000人,嘎且且撒勒是花傈僳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原始民间舞蹈,起源于傈僳族人原始生产、狩猎、战争等,可追溯到较为古老的时代,在四川省德昌县的金沙乡和南山乡及其周围地区的花傈僳族支系中广泛流传。

嘎且且撒勒相传原有72种音调和舞步,完整流传至今的仅有50多种,主要有《衣采拜华》《七古尼查》《匡娃娃》《拉不拉呆呆》《马噜塘嘛更夺呆》等。

嘎且且撒勒以群体性的群众表演为主,歌、舞、乐紧密相伴,舞曲旋律优美,舞步多姿多彩,融观赏性、抒情性、形象性、动态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为一体,历史气息、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都非常浓厚。

嘎且且撒勒作为原始歌舞艺术的活化石,充分展现了傈僳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异彩纷呈、独具魅力的舞蹈艺术形式。

它不仅具有远古舞蹈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保护和研究的价值,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的影响,已于2009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历史渊源及发展据《德昌县志》记载: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就有傈僳族人居住,受制于当地张、吉二位土司;明代洪武年间,傈僳人不堪官兵和土司欺压之苦而被迫逃迁,散居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地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两次永北起义,都曾引起傈僳族长时间的大迁徙,往返流离,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傈僳族刮克舞研究

“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傈僳族刮克舞研究

在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区中,名川大河星罗棋布,高山沟壑鳞次栉比。

著名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巍峨险峻,直耸云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湍急而过,奔流不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奇观。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傈僳族。

他们是古氐羌人后裔,从青藏高原历经艰难险阻迁徙至此;他们勇敢无畏,创造溜索跨越滚滚怒江之水;他们夙兴夜寐,凭借聪明才智建造木楞房,从此扎根繁衍,与自然和谐相处。

傈僳族民众酷爱歌舞,每当傍晚阑珊之时,村落中的歌声此起彼伏,形成“峡谷何处不飞歌”的盛景。

伴随着曼妙的旋律,铿锵的舞步踏地为节,整齐划一,外化内心情感,直抵灵魂深处,诉说着傈僳族悠久的历史。

傈僳族的舞蹈主要有阿尺木刮、迁哦、刮克等。

其中刮克舞蹈于2006年成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刮克舞蹈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专题书籍几乎空白。

在知网检索傈僳族刮克舞蹈,只有高鹏春撰写的《怒江傈僳族刮克舞运动的历史变迁》[1]这一篇文章,该篇文章立足民族体育学视角,简要叙述了刮克舞蹈从原始时期、民国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现代时期表现形式的流变,并未涉及舞蹈学的相关知识。

与刮克舞蹈相关的学位论文也付诸阙如。

笔者查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下》[2],其中傈僳族舞蹈分为《哇其》《迁哦》《山羊的歌舞》(阿尺木刮)等,并未列出刮克舞蹈。

刘丽在《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研究》[3]中对傈僳族舞蹈的划分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保持一致。

摘要:刮克舞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流传于泸水县(今泸水市)、福贡县的傈僳族村寨,是一种再现生产劳作的娱乐性集体舞蹈,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以刮克舞蹈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经历为基础,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剖析刮克舞在不同场域下发生的嬗变及其成因,以期实现刮克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的传承与保护

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的传承与保护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快速发展和保护。 根据整体开发保护需求进行文化遗产的建设, 依据有效地文化遗产整体保护需求,丰富生态环境, 完善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丰富性价值管理,逐步完 善旅游开发的产品保护流程,明确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效益的关系,不断提升僳僳族舞蹈文化的生态保护水 平,结合实际保护结构和发展原则进行分析,确定有 效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三、僳僳族舞蹈保护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和 解决对策方案 在保护傈僳族舞蹈时,需要突出实际的生态发 展水平,以精心的旅游产品设计发展为基础,不断完
管理,能加强传承方式的管理,实现舞蹈文化艺术的 准确保护。我们要根据可持续的发展需求,提升文化、 艺术、思想文明水平,对“阿尺木刮”发展过程中可 能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其活力和生机。 “阿尺木刮”是具有强烈文明艺术思想的舞蹈,蕴藏 着丰富的民族内涵。我们必须有效地促进“阿尺木刮” 的保护,提升其整体传承和发展效果。 (二)“阿尺木刮”的必要性分析意义 僳僳族的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 合理的文化传承,可以提升僳僳族的生息繁衍水平, 保护僳僳族的民族历史文化,提升文化的传承水平。 “阿尺木刮”文化是不可以再生的,是通过代代相传 传承至今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 时期,改革开放的冲击造成传统文化流失严重,许多 文化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而外国却保护了我国的历史 文化遗产。因此,加强“阿尺木刮”文化舞蹈的传承 和保护是极其重要而有意义的。 二、保护传统文化理论遗产的发展和提升 按照全面文化遗产思想理论,我们要不断提升 思想的创新发展水平, 坚持提升民族文化的发展力量, 塑造全方位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形态发展, 构建良好的艺术形式, 与全面真实性的效果结合起来, 避免文化可能出现的各种破坏性。“阿尺木刮”以合 理的民族文化思想进行文化水平的提升,逐步拓展了 文化主体思想,加强了整体生命保护力价值水平,充 分保护了文化的生态性意义。完善生态文化的传承需 要以有效的生产为基础,从整体发展需求出发,准确 地分析整体保护标准和实际发展水平,依照抢救水平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记录和分析,明确文化 遗产的保护价值,架起促进文化的发展水平的桥梁,

维西论文: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

维西论文: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

维西论文: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中文摘要】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又称“阿尺木刮哇其”,是傈僳语,“阿尺”即“山羊”,“木刮”是歌或调子的意思,“哇其”为跳舞。

全句意为“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歌舞”,属于集体自娱性舞蹈,维西县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尺木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

“阿尺木刮”以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

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对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非遗歌舞“阿尺木刮”进行解剖式分析,阐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舞蹈构成的影响,探索其舞蹈在不同文化层面中的生存状态,剖析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

试揭示出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的深层文化结构,并指出传统的民间舞蹈能够产生和发展,其相关的舞蹈生态原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推动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在现代社会中的顺利传承与发展。

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阿尺木刮”舞蹈的生存空间进行描述。

考察“阿尺木刮”舞蹈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以支持生态环境影响舞蹈的命题。

第二部分针对研究对象“阿尺木刮”舞蹈进行较为全面的概述。

首先追溯其源流,然后对舞蹈文化形式要素进行分析,最后纵向比较,主要阐述“阿尺木刮”舞蹈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有关舞蹈内在联系。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总结。

对其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

第四部分是对策的提出,通过田野调查对现状的剖析,结合“阿尺木刮”发展状况和保护传承现状,对该部分进行梳理总结。

最后对“阿尺木刮”舞蹈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以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英文摘要】LISU of traditional song and dance “wood scrape,”also known as “wood scrape wow”is the LISUlanguage, “feet”or “goat”, “wood scrape”is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or tune, “wow” todance.Full-sentence means “dance of the goats”, belonging to the collective dance of amused himself, inweixi County LISU traditional song and dance “wood scrape”in 2006 we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Wood scrape” is the true picture of LISU history. “Wood scrape”with warm bold, rugged powerful dance vividly reflects the LISU people of nomadic, hunting, collecting,history of slash-and-burn process.LISU is the national passion for hunting, the habits of various animalsare very familiar with, especially in the long process of migration, clothing, food, housing, andtransportation of the LISU peoplethrew himself into with goats.On Weixi County non-leaves song and dance in this article “wood scrape” Anatomy-analysis, effect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dance form, exploring their dance in thedifferent cultural aspects of living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LISU ethnic dance “wood scrape” is amulti-level complex of cultural connotation.Testing revealed the LISU ethnic song and dance “woodscrape” the deep cultural structure, and note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folk songsand dances, dance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cause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I hope through thisresearch, promoting the LISU of traditional song and dance “wood scrape”in a smooth succession and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This paper includes four major sections.The first part is the “foot wooden scraper”describes theliving space of the dance.First traced its origin,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form ofdance, last portrait, mainly on “wood scrape”dance dance with this minority and other ethnicrelationship.Part three in the first two sections of the summary of research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theory.On its performance, style, features and analysis of culturalconnotation refracted by thecontent.Part IV is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combined with the “wood scrape”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protection of heritage, carding summaryon that part.Finally on “wood scrap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ance, and according to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made constructive measures.【关键词】维西“阿尺木刮”舞蹈傈僳族舞蹈生态文化【英文关键词】Weixi “wood scrape”dance the LISU ethnic ecological culture of dance【目录】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摘要3-4Abstract4绪言6-9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6-7二、研究现状与内容7三、研究的方法7-9第一章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的生存空间9-24第一节“阿尺木刮”舞蹈的自然生态环境10-12第二节“阿尺木刮”舞蹈的社会文化背景12-24第二章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的艺术形态24-35第一节“阿尺木刮”舞蹈溯源24-25第二节“阿尺木刮”舞蹈形态分析25-35第三章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的文化内涵35-44第一节“阿尺木刮”舞蹈与傈僳族历史文化35-36第二节“阿尺木刮”舞蹈与傈僳族自然崇拜36-37第三节“阿尺木刮”舞蹈与傈僳族民族性格37-40第四节“阿尺木刮”舞蹈文化的底蕴和功能40-44第四章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的传承和保护44-52第一节“阿尺木刮”舞蹈的传承现状44-47第二节有关“阿尺木刮”舞蹈保护的思考47-52结语52-53致谢53-54参考文献54-56附录一“阿尺木刮”舞蹈的主要场景示意图56-58附录二调查报告58-64作者简介64。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在云南美丽而险峻的“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保护区的腹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生活着8万多人的傈僳族人民。

他们生活在澜沧江两岸雄伟的深山之中,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个生活在大山中的民族不甚了解,这也给这个民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入到这片神奇美丽的傈僳族聚居地区,并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田野调查,特别是在维西县叶枝、康普、巴迪等澜沧江沿岸高山中的傈僳族聚居地带。

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傈僳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名叫“阿尺目刮”的歌舞。

这种群体性的舞蹈不仅舞步别树一帜,而且配有特殊的、模仿山羊声音形成的曲调。

阿尺目刮的由来“阿尺目刮”歌舞的来历到目前为止没有考证的结论。

现有的资料都是来自于民间人们自己的传说。

就此歌舞的来历我们也对当地老艺人进行了访问,据老艺人们讲述,“阿尺目刮”是傈僳语的称呼,意思是“山羊的歌舞”,又称为“倮当目刮”,“倮”是“箐沟”的意思,“当”有两层含意,一是“在”的意思,二是“装下”的意思,连起来是箐沟中在或装下的歌舞。

“阿尺目刮”是他们的祖先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是当地人长期游牧生活中,模仿山羊的声音和动作而形成的一种相互间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羊是傈僳族最喜爱的家畜,他们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祖辈以大山为家,以羊为伴,世代在林间草地中牧羊生活。

模仿羊的叫声和动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如今在“渴倮爪”的调子中许多唱词是以赞美山羊的诗句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洛、新洛等地的傈僳族现在还保持着羊角挂在正房中央和大门上,以示祭羊的习俗。

这种模仿羊、以羊的声调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歌舞,在其他民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歌舞还可能和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有着重要的联系。

傈僳族及彝语支的众多民族都源于氐羌族群。

据方国瑜先生主编的《云南地方史讲义》上记述:“羌族最早时期,住居在黄河上游,现在甘肃、青海连接的山岳地带,《说文》:‘羌,牧羊人也。

“阿尺目刮”舞蹈艺术解读探析

“阿尺目刮”舞蹈艺术解读探析

“阿尺目刮”舞蹈艺术解读探析作者:格茸培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1期【摘要】傈僳族“阿尺目刮”是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的“阿尺目刮”歌舞作为传承、保护、发展的傈僳族民俗文化对象,具有一定知名度,很多研究者从文化、旅游、民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本文试图对“阿尺目刮”舞蹈动作风格及舞蹈队形调度进行分析解读,进一步了解、认识傈僳族图腾崇拜中的“阿尺目刮”舞蹈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阿尺目刮;舞蹈风格;舞蹈调度;解读【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一、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阿尺目刮”人文概述同乐村隶属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最东北的一个傈僳族村落,是迪庆藏族自治州14个传统文化保护区之一,唯一的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也是保留傈僳族传统文化最为纯正的村寨,通行汉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语,曾使用傈僳族音节文字。

公元794年(唐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夺取神川都督府,施蛮被击破,施蛮百姓大部分迁往维西境内,聚居于澜沧江上游地带,成为了傈僳族先民,从那时起,同乐就有了傈僳族人生活的足迹。

公元1548年—1549年,澜沧江沿岸的部分傈僳族不堪忍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在首领同乐人木毕、挖横那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迁往怒江居住。

后又在17世纪—19世纪的200多年中,两次迁回澜沧江两岸居住。

同乐村地处澜沧江东岸半高山地区,属中温带低纬季风气候,村寨四面环山,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其民居也相对特殊。

半高山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在江边、河谷一带有“庄房”,主要在春、秋收种时居住,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地方有“火房”,是在收种结束后上山采集的住所。

民居以依山而建,且以木料为主,择吉日挑选宅基地和上山祭祀神山选树砍料,杀猪宰羊喝酒,请亲朋好友庆祝建好新房,并一起歌舞三天三夜,新房门扁上栓挂山羊头,即羊图腾的崇拜。

同乐傈僳族崇丰神、鬼,无庙宇,以祀神、驱鬼、占卜等宗教活动。

人类学视阈下刮克舞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

人类学视阈下刮克舞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
文化的自然发展形成文化生态 , 是一种历史发展过 程中的动态积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特 将文化生态视作“一个包含内核与若干外核的不定型的 整体,从外而内约略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 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等生态结构层”[1]。 2.1 物态文化层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 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由人类加工 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 文化层。[2] 2.1.1 其布厄
心态文化 社会功能 劳动技能、形成部 功能、形成社会文
落认同
化认同
文化特性 神灵崇拜、神圣性 休闲娱乐、世俗性
119
傈僳族刮克舞的使用器具及其特点都进一步得以 优化,表演场合、表演式样、表演时间不再受约束,动 作传承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运行制度和组织机构都与 现代社会接轨。傈僳族刮克舞的动作内容具有丰富性的 特点,约有 60 个套路,而其动作更多注重在腿脚上面, 动作特点逐渐转变为具有欣赏性的优美动作,动作风格 变化不大。刮克舞的社会功能由原来的娱神、祈福等向 单纯的娱乐、健身转化。同时,文化特性也有了本质上 的改变,由神灵崇拜、神圣性转变为休闲娱乐、世俗性。 研究表明,傈僳族刮克舞同自然生物一样经历着文化变 迁,现代傈僳族刮克舞不断处于重构与解构的运动过程 中。进入现代社会,刮克舞基本已成为一种表演项目, 艺术升华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泸水市傈僳族 富有特色的文化名片。 4 泸水市傈僳族刮克舞活态传承的路径分析 4.1 固守本源,适度创新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 行为规范。少数民族有自己制定的规则制度,这是各少 数民族长久发展的有力支撑。傈僳族的行为习惯在很长 一段历史时期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亲属关系为 基础的习惯法是泸水市傈僳族居民之间的制度规范,即 对非来自共同氏族、家族或村落的人,以及来自距离或 血缘关系较疏远的其他部落的人,就容易被区别对待。 刮克舞一般以族群为共同体开展,而共同体都是由同一 个部落的人组成。恩格斯在论述氏族制度时曾说:“氏 族,直到野蛮人进入文明时代为止,甚至再往后一点是 一切野蛮人所共有的制度。”[5] 这说明所有民族的祖先 都有着氏族制度,证明傈僳族在遥远的古代也是经历了 氏族制度。傈僳族人早期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群体生活 在一起,刮克舞中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再现劳动生产过程, 这些行为都使当地傈僳族带有着鲜明的氏族部落社会的 痕迹。[6] 改革开放时期,刮克舞进行了部分重构,衍生 出了多种分支舞蹈,比如,刮克舞其中的一个套路“掰 胯舞”,是由新郎的舅舅与新娘在婚礼上一起跳的,这 也从中体现了傈僳族母系社会时期的舅父权制。以上种 种制度都是对泸水市傈僳族刮克舞的组织、管理、表演 等进行制度规范,调整着族群的内部关系。 2.3 行为文化层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业 务 研 究档案管理2/2017总第225期傈僳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境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傈僳族国家级非遗进行建档保护,将其通过文字、图像、录音、视频等各种记录形式保存起来,能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的物质形式体现。

同时,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使这种保护形式更具优势:(1)档案是对社会记忆最真实可靠的记录,对傈僳族国家级非遗进行建档保护,实质是将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事项固化,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2)档案记录载体多样,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能较好地体现内涵丰富的傈僳族国家级非遗的鲜明特色。

(3)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将傈僳族国家级非遗以档案形式保存记录下来,能保证傈僳族非遗价值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

[1]目前档案学界有关非遗的研究集中于非遗档案化保护的概念、价值和类型等理论研究,针对某一少数民族非遗建档的应用型研究相对缺乏。

1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1.1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止到2016年,傈僳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共有三项,分别是傈僳族刀杆节、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和傈僳族民歌。

1.2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类型。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

现“上刀杆、下火海”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学强,傈僳族,男,1959年生,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鲁掌镇三岔河村。

傈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熊自义,男,傈僳族,1941年生,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新洛村人。

傈僳族民歌各式各样,代表性歌曲有《创世纪》《生产调》《逃婚调》等。

傈僳族舞蹈 阿尺目刮

傈僳族舞蹈 阿尺目刮

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目刮最有代表性。

阿尺目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

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

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

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

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阿尺目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

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同时,“阿尺目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阿尺目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研究2019年3月第4卷 第3期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文化底蕴及价值研究张泽奇 姚 刚 房道鑫 郭振华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傈僳族自创舞蹈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进行了研究,试图揭示出傈僳族祖先原创舞蹈的智慧和和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意义。

希望对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得这个舞蹈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

关键词:阿尺木刮 舞蹈 文化底蕴 文化价值 傈僳族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3—0122—041 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概况“阿尺木刮” 的流传来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的叶枝镇、康普乡等,澜沧江沿岸等原始土著村落,根据观察羊子日常生活习性演化而来的,成为了本地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

“阿尺木刮”,在十多年前被列入国家级的保护名册中。

舞蹈保留最为完整的是维西县叶枝镇,叶枝镇新乐村69 岁的熊自义是该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阿尺”意思就是“羊”,“木刮”意思就是“唱跳”,“阿尺木刮”意为“羊的歌舞”。

这种群众性非常强的集体活动,不仅仅能充实的表达情感,可以增进人际交流,并且还能团结村落的儿女,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根据“阿尺木刮”的艺术表现形态,可将曲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渴倮爪”、第二类“色敌目 刮”、第三类“瓦器”。

这门古老的艺术 不仅仅作为傈僳族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体现了祖先的智慧,同时也能折射我国少数民族傈僳族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造诣,和傈僳族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文化成就。

2 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的文化底蕴2.1 舞蹈解析与创作背景解析“阿尺木刮”的由来,与傈僳族的风俗有紧密亲密的关系。

傈僳族“源于古代氐羌部落”,“羌”字头部是动物“羊”,可见这个民族和羊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大的渊源。

这个民族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游牧民族,从他们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知道了,这个民族大概经历了三次历史变迁,后来慢慢的融入了怒江州附近一带。

古老的傈僳族服饰,头戴的“ke ba la hong” (羊毡帽),扎腰用的腰带,手中拿的武器,都来源于羊。

所以羊在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先人们主要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围猎结束时,他们就会自主地聚集到一起来,载歌载舞,抒发群体情感,抒发出因劳动收获带来的激动开心之情,和对以后的美好期许,慢慢这门古老艺术开始有了最初的雏形。

所有的舞蹈都来源生活,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门传统文化艺术慢慢形成。

不论是狩猎还是祭祀,都在这门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这个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动有着不可切断的联系。

文化来自大众,大众创造的文化才能被群众接受,《阿尺木刮》 来源于傈僳族人民的平常生活习俗。

因此,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融入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有的所见所闻,通过舞蹈形式重现维西部落原始生活状态,带我们重现历史场景,感叹祖先生活的辉煌,印证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2 “阿尺木刮”舞蹈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生产活动傈僳族对于神灵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他们尊敬和崇拜它们。

在特殊的时刻,他们就会举办大型的活动,召唤神灵,供奉神灵,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祈求神灵庇佑子孙万代的平安。

他们在典礼上,会摆放大量的贡品,祈求神灵的、帮助和恩赐,有时还会把牲畜作为贡品,“孝敬”神灵,渴望神灵来宽恕自己,庇佑自己。

这种屠杀牲畜的行为在祭祀活动中是很常见的,具有神圣的意义。

同样这样的行为还被认为是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7ZDB024。

作者简介:张泽奇(199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学运动训练。

122对先祖的尊敬,认为先祖能够收到后人们对他们的心意。

但是有一个疑惑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为什么那么多动物非要选山羊作为祭祀的贡品呢?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让山羊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久而久之,人们开始默认山羊的积极意义。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得知,这个部落曾经利用山羊取得了一场战事的胜利。

[1]从此,这里的人们就觉得是山羊暗中帮助了他们,让他们存活下来,所以羊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心目中的英雄,他们尊敬和喜爱山羊。

此外,还有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描述的是一个神通广大,除恶扬善、造福人类的女神。

她利用山羊和石头的变换,给村民们造了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便了人们和外面世界的交流沟通。

在当地人的心中,山羊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够代表他们与神灵沟通,保护他们。

因此,他们在祭祀典礼时,专门为山羊高歌一曲,通过宰杀羊子释放灵魂,借助山羊实现和神灵的沟通,传达自己的心意,来安慰祖先的灵魂,请求祖先宽慰自己犯下的错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请求减少灾难的发生。

长久流传下来,这种习惯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这个舞蹈中,不难看出,这个民族的观察力很强,他们对于动物的热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民族的积极阳光。

2.3 “阿尺木刮”舞蹈与傈僳族民族性格这个舞蹈主要是通过山羊来表达出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所具有的品格。

这个少数民族历来拥有自信、阳光、挺拔、身形雄壮等特点,所有他们普遍开朗自信,积极阳光。

再者,表演的时候身体的扭动和弯曲,能够塑造完美的身形。

舞蹈的扭动的幅度很大,有拉长外向之感,非常完美地表现出了这个民族的劲勇、朴实、积极的品质特点。

这个舞蹈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不管是肢体的运动还是脚下的步伐,都明显的表现出重拍向外的运动动律。

而这种运动姿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英勇、粗犷、有力、浑厚、开拓进取的性格。

2.4 “阿尺木刮”舞蹈与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性2.4.1“阿尺木刮”舞蹈动作复杂多变傈僳族的这种艺术形式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件,或者节日庆典,才会整个村落来集体展示。

舞蹈主要以集体性为主,歌唱的方式与内容随机改变,没有统一的规定,不需要墨守成规。

“阿尺木刮”舞蹈中的动作粗犷有趣,整个舞蹈都及其的具有个性的声形和表演所需要的道具,演出服装等都是根据山羊来进行设计的,充分模仿出了山羊的姿态。

“阿尺木刮”是最原始的舞蹈动作,几乎不会有任何现代专业舞蹈的影子。

基础的动作非常简单、通俗易懂,一整套的动作大概是从上半身开始到脚结束。

通过身体和手脚的结合,加上大幅度的摆动,极大程度的展现了傈僳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2]观察“阿尺目刮”的全部动作可以看出,他们自始至终的都是手拉着手,舞步的着重点在脚下,而上身的变化很小,而下半身以及脚部的变化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他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尽情的跳着。

傈僳族舞蹈的起源基本上就是傈僳族演变的象征,从傈僳族出现开始,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经过重重的艰难险阻。

他们跨过奔流的江河、越过崇山峻岭,终于到达他们居住的地方。

沿途过程中,他们饿了就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遇到山里面的野兽就驱赶它们。

因此在沿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自娱自乐的方式。

2.4.2“阿尺木刮”舞蹈队形变化多端“阿尺木刮”的整套动作基本上大部分是“阿尺邓”“切勒涡只泼”“矣然邓”等,其中大圆圈、弧形、多边形、直线等形状占多数,日常的队形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但是现代的“阿尺木刮”动作则不同,不论舞蹈地点是否有限,无论是广场、还是院坝、田野、小路等任何场所都是他们的舞台。

“阿尺木刮”的运动路线,主要是以圆弧为主。

我们能够看出,这有极大的概率就是傈僳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形状,因此运动路线主要是圆弧形。

通过研究傈僳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发现,行走在村落里,羊、牛、鸡、猪等动物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因为傈僳族饲养的家禽基本是以圆形为区域开始找食物的,在靠近房间一定的范围内觅食。

从中可以看出,家禽也是以圆弧形来进行搜寻的,而建造家禽的住所也是大多用的圆形。

2.4.3“阿尺木刮”伴舞音乐丰富多彩“阿尺木刮”的伴奏音乐丰富多彩,大多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自娱性舞蹈,就是一种即兴舞蹈,只有简单的步伐构成。

第二种是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创作而成,第三类是表现劳动方面的。

“阿尺木刮”的特点就是浑厚、雄壮、动感、激情。

整体的舞蹈动作极具节奏感,大多都是变化明显的节拍,而且在特定需要强调的地方节奏会迅速加快。

尤其是当出现摩擦、击掌、踩地、伸手等动作时节奏会明显加快。

[3]傈僳族最具特色的舞蹈当属圆圈舞了,它是以围成圆圈的形式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舞蹈。

因此主要是脚部的动作比较多,肢体的动作比较少。

整体而言,“阿尺木刮”是属于节奏感极强的一种舞蹈,然而却少了一些安静的美感,动作变化的多就缺少了姿态的美观。

2.5 “阿尺木刮”舞蹈与人文精神的体现民族生态环境,尤其是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都影响了人们对美的态度,以及阻碍了人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

反而言之,人们个别的主观态度以及团体的整体想法都从某一方面表现和折射出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

因此,从研究傈僳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面貌:他们饲养家禽,通过模仿它们的声音而创作了独特的“阿尺木刮”。

同时他们创作的123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变幻无穷,不仅表现了这个民族澎湃的热情,还传承了一种独有的文化。

他们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顽强不屈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品质,依旧延续了他们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格,并且坚持着传递下去。

他们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

其中有一些是老祖宗传递下来延续至今的节日,例如刀杆节、新米节、火把节。

每逢过节,傈僳族人民都会宰杀他们饲养的家禽、制作美味的甜点、酿制美酒,以此来庆贺过节。

在这之后他们便会一边吃着美食、品着美酒,一边快乐的跳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表演“阿尺木刮”时的服装是特别定制的,传达着他们民族独特的文化。

有一本书中曾经提到,表演时男孩扎着高高的发髻,女孩戴着美丽的头饰,编麦草为缨络,插在头发上,耳朵上戴着铜制的耳环。

有钱人的衣服破旧了,就会把他们的衣服卖给穷人穿,这种衣服和“阿尺木刮”表演时的激情澎湃、狂野、不羁的动作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中有一种动作是弯着膝盖,当穿着肥大的裤子、长长的裙子跳舞时,能够显示出动作的美,这种衣服更能衬托出傈僳族舞蹈的特点,夸张的动作反倒显得更加活泼。

[4]跳舞时的歌曲也是由家禽的叫声改编而成,尤其以羊的声音最为动听。

歌曲的演唱大多采用的是多人齐声唱的形式,歌曲曲调基本上是和羊相似的声调,大多数是以颤音出现,它的曲调可缓可急,节奏感极强,整体的变化较丰富。

特别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开头便展现出了悠扬的旋律,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一瞬间感觉自己好似身处山间,听着溪水潺潺,看着羊群从身边走过,给人以美的享受。

舞蹈与歌曲的结合使人仿佛身处仙境一般,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