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总结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及答题技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二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总结第一单元1.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2.排比: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3.对比: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4.拟人:(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3)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第二单元1.拟人:(1)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4)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2.比喻:(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3.对偶: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第三单元1.比喻: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拟人:(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第四单元1.比喻:(1)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
(3)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5)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6)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五单元1.比喻: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反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3.对比:(1)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2)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分类: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臵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XXX、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记叙按次: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述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 1 -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描述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述的作用:渲染气氛、陪衬人物心境、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央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按次:时间按次、空间按次、逻辑按次(逻辑按次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2 -(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及解答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及解答XXX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凸起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末端,作用:A、总结全文B、揭露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沉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头脑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知识讲解:修辞讲义(上)【包含教师版、学生版、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知识讲解:修辞讲义(上)(教师版)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说明或者描写。
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拿来作比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如何区分比喻句呢?主要应分析句子,句中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比喻关系。
不能将比喻词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
如“她长得像她妈妈。
”这句话中“她”和“她妈妈”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存在比喻关系,因此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学会运用比喻句,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明喻。
有本体和喻体,常用“像”“像……一样”“仿佛”“好像”“如同”等比喻词。
例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暗喻。
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
例如: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3.借喻。
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例如:两只小虫都沉没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
二、拟人拟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就是运用联想,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使事物人格化。
文章中运用拟人手法,可以使人的感情与事物的感情达到高度的统一,是人与物的感情的完全交融,能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拟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把事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三、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运用排比句时,要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后、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等,将各分句按一定逻辑关系加以合理的安排,读起来才能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部编小学语文阅读题型与答题方法大总结+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阅读题型与答题方法大总结+阅读理解题和答案小学语文阅读题型与答题方法大总结2016-12-27小学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
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
(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
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例如: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答:不可以。
(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解题技巧及常考题型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解题技巧及常考题型汇总设身处地法设身处地法是指紧紧围绕语言环境上下文的有效信息设身处地的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听出语言的弦外之音,设身处地法可以从正话反说,双关语等方面进行理解,我们把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题型叫做理解型题,设身处地法是解答这种题型的妙招。
【例1】王芳匆匆走近教室,习惯的用纸巾把自己的课桌擦的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黎明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黎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题技巧:这道题属于理解型,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设身处地法,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
结合上下文,很显然这里黎明是正话反说。
答案应该是:王芳很讲个人卫生,却不注重集体卫生。
言之有“物”法巧解陈述式题型可用言之有“物”法。
陈述式的题型包括口语交际中的陈述、转述事件,对对方发表邀请等。
考察学生陈述的言语能力如今。
所谓言之有“物”法,就是表达内容要具体、完整、简明。
让听者一听就明确在何时何地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事情与自己的关系等信息,运用言之有“物”法解陈述题型,答案=时间+地点﹢相关人物﹢事件﹢事件与听者的关系。
【例2】九(5)班准备在明天下午三点开展“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同学们派你去邀请语文老师参加,你怎么对老师说?答题技巧:这道题属于陈述题题型,做这道题时可用到言之有“物”法。
其基本方式是时间﹢地点﹢相关人物﹢事件与会者关系。
即答案=时间﹢教室﹢我们班同学﹢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表述的内容一定要具体、简明、清晰,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让听者获得信息。
答题要点:答出时间、地点、事件、听者与事件的关系,此外语言要得体。
参考答案:老师:你好!明天下午三点,我们班在教室开展“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特邀请你参加指导,好吗?言之有“理”法解劝说式最有效的方法是言之有“理”法。
劝说式题是指通过劝说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的题目。
主要考察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语意表达能力,言之有“理”法有一个“理”字是答案的主要内容,即劝说要合情合理、以理服人、易于他人接受。
最新部编版3-6年级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1(统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专项训练之三【修辞手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专项训练之三【修辞手法】小学五年级大部分课文都使用了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使文章更有文采,也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
那小学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比喻:是用具体浅显、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难懂、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三部分构成。
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如《窃读记》一文中的句子“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个句子把“我”比作“饿狼”,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的热爱,以及看书时的如痴如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的部位、动作、情感和品质等用在物上。
拟人手法的使用,可使句子更灵动,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能直观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如《白杨》一课中的句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个句子把白杨当作人来写,把人的精神品质“坚强”用在了白杨上,赞美了白杨坚强的品质。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或意思相关的分句排列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使句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而且能增强语势,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白杨》一课的开头“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气这三个“没有“构成了一组排比,突出了戈壁的恶劣环境,反衬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
夸张: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有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作用是能够形象具体地描述岀事物,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有时还能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桂花雨》一文中的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个句子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家乡桂花的香,像“浸”在里面一样,用词生动而形象。
设问:就是有针对性地提岀问题,然后把答案说出来,即自问自答。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就是研究怎样把话或文章说得或写得清楚明白,使语言准确、鲜明、形象、具体、生动,以提高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当我们在了解了句中的主谓宾之后,便要通过修辞手法将句子丰满灵动起来。
现在,让我们就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进行探讨。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为了说明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或叙述一件比较不常见的事物,或抒发一种比较强烈的感情,将它们说得具体、形象、生动、深刻而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一般由三要素构成:本体,即所要说明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即表示比喻关系、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
在具体的比喻句中,三要素有时都具备,有时不同时出现,这形成了比喻的三种基本形式。
明喻,是指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比喻词是多样的,“像”、“仿佛”、“似的”、“犹如”等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词。
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没有比喻词,基本句式是:本体+(是)+喻体。
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是指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把喻体直接当作本体来说的比喻。
如:小猫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拟为了把事物陈述得通俗明白,将景物写得生动活泼,把情感抒发得真挚深切,故意把事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事物,或将甲物当作乙物来加以描摹的修辞手法叫比拟。
比拟可分两类:拟人,就是将事物当作人,将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言行。
如:长臂猿一家和谐友爱,相依为命。
拟物,就是将人当作物来写,或将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如:敌人挨了当头一棒,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的重点是“喻”,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两事物有相似点,句子中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的重点是“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者彼此交融,重点写出某一特点或情状。
例如:流水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在歌唱。
流水不知疲倦地歌唱。
第一句是比喻,把流水比作歌手。
第二句是比拟,把流水当作人来写,赋予流水以人的感情、动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专题知识汇总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精选编写)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小学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考试答题技巧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几乎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在小学就特别重视语文的学习,无论是对待语文成绩还是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
如何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下面就语文答题的一些实实在在技巧分享给大家。
一、要有一手不见得漂亮但要工整的字语文老师:我喜欢字写得工整的试卷,这不是废话。
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都在异口同声地说,字写得工整的卷子就是让人看了舒服。
我参加了多年的语文阅卷,而且一直承担作文评分任务。
对于考生的书写,我确实有着别样的感受。
那么,考生的卷面,字写得工整会产生些什么影响呢?1.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很好字写得工整的,一般卷面也整洁些。
这样的卷面总给人一种美感。
美,谁会拒绝呢?写字本来就是语文学习一项重要的内容,语文试卷中有许多题目答案是相对灵活的,这时候评卷老师给分一方面要看问题回答的怎么样,另一方面就要看字写得怎么样了。
对于字迹工整的卷子,评卷老师心里常常会这样想:这一定是个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的好孩子,给分时自然慷慨一些;对于字迹潦草,书写脏乱的卷子,评卷老师心里会想:看来这个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扣分时自然也不会心疼。
尤其是作文,更是如此,字迹工整的作文当然更容易得高分。
所以两份答题内容相差不多的语文试卷,因为书写的原因造成最终成绩差上5-8分,甚至更多分数的事,并不是新鲜事。
现在,为了让孩子们注重书写,有的学校还在期末试卷上专门设臵了书写分(一般为5-10分),这就更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2.让我愿意全面去看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一份不好的试卷,即使你有一些亮点,就如同将金子混同在垃圾当中一样,一般人怎么会到哪里去寻找呢?而作文评分中,展示亮点一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字写得不好不让人认,客观上不是在拒绝得高分吗?那些字写得好的卷子,阅卷老师能全面认读,两点得到足够的呈现,得高分的机会自然多得多。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练好字。
不能写美观,首先写工整;不能写工整,首先写干净。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技巧教学设计(教案)
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技巧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七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学会常见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
一、导入谈话导入,了解修辞手法运用的重要性。
二、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三、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技巧(一)比喻作用:能够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答题技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比喻成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表达了作者_之情。
以课文《琥珀》中的比喻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二)拟人作用: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让语句变得更加亲切,且加强读者理解力。
答题技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_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表达了作者_之情。
以课文《猫》中的拟人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三)排比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更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了,表达了作者_之情。
以课文《三月桃花水》中的排比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四)夸张作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答题技巧: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 (内容),表达了(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课文《母鸡》中的夸张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五)对比作用:使对比的双方更突出。
答题技巧: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与_对比,突出了_。
以课文《白鹅》中的对比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六)设问作用:强调问题,引人注意,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技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对对象十特征的注意和思考。
以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设问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七)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更有力地强调了以课文《海上日出》中的反问句为例子,讲解怎样答题。
四、练习巩固五、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老师总结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及答题技巧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牛老师就分享其中四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
1 、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义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第一种】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第二种】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第三种】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第四种】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像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
前者(例1、例2是歌颂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鄙视本体。
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6、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第二种】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个枝丫的花一样,都必须盛开。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第三种】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第四种】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