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特征及内化路径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路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过去,信息传播主要靠传统媒体,而今天,新媒体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来源,使得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本文将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进行思考和探讨。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主要受到传统媒体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意识形态渗透具有较强的塑造力和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主导宣传教育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和教育,大学生主要接受的是政府官方意识形态。

政府在媒体上塑造自己的形象和意识形态,大学生在日常接受的信息中会受到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

2. 学校教育传统媒体时代下,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路径之一。

学校通过教材、讲座、教育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传递意识形态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3. 家庭传统观念家庭是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来源之一。

传统媒体时代下,家庭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观念和教育方式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信息来源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获取更为广泛、及时的信息。

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多样性、真实性和互动性大大超过传统媒体,这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社会、国家和世界,同时也让他们接触到更多元的意识形态观念。

2. 网络社交圈和自媒体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社交圈和自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强。

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可以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互动交流的频繁性也增加了不同意识形态观念的传播。

自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一定影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新媒体平台的影响,通过各种网络传播渠道,大学生接触到各种思想观念。

其次是社交网络对意识形态的塑造,通过互动交流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网络信息的筛选与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认同转化。

不同政治因素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针对这些情况,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教育与引导变得尤为重要,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地接受信息并形成独立思考。

未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将更加多元化,需要更多的教育与引导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影响、社交网络、塑造、网络信息、筛选、选择、知识获取、转化、政治因素、多元化、教育、引导、未来趋势预测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在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形成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可能性。

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等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传播观点的重要途径,对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使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塑造意识形态的平台,通过社交网络的互动和交流,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海量和复杂性时,大学生需要进行筛选与选择,从中获取符合自身需求和立场的信息,进而影响其意识形态认同的转化。

政治因素也不可忽视,政治议题的讨论和引导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至关重要。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育和引导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可能面临进一步多元和复杂化的发展。

2. 正文2.1 新媒体平台的影响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愈发显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们越来越依赖于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意识形态认同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进行研究。

我们需要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和特点。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一定的社会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接受和认同。

而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受到了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的影响,对于各种意识形态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他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更加理性和客观,不再盲从和偏激。

我们需要了解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和特征。

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可以得知新时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思想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他们愿意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二是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更加强烈,他们愿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对于自我认同更加清晰,他们愿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和准备。

我们需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等。

家庭教育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教育也是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更加积极向上,他们愿意接受和传播正能量,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引领者;二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更加国际化,他们愿意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思想,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三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更加现代化,他们愿意接受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和观念更加多样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元化选择。

大学生们在意识形态认同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的倾向于自由主义,有的倾向于保守主义,有的倾向于社会主义等。

这种多元化的认同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来自教育体制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灌输知识并塑造人才意识形态的重要阶段,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大学生还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同伴圈子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存在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家庭教育和同伴圈子也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现象。

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中主流群体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经济变革等密切相关。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引导和规范上。

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也会随之发展和变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认同也日益受到关注。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同和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如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他们所接受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和碎片化。

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健康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存在问题与挑战,展望发展趋势,为引导大学生成长和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背景介绍】指明了研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态度和看法,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推动大学生政治觉悟的提高、思想素质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1.3 研究意义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况,有助于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为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决策者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使命感的青年人才。

了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还能帮助发现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改进和解决方案,推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

新时代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探究

新时代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探究

f ocusion一、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政治价值和机遇挑战高校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应对校园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是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至关重要一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可见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是目前高校不可忽视的德育内容。

当前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和复杂,错误思想和有害信息极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院系以及相关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要有忧患意识, 掌握工作主动权,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新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从而更好的应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引领和帮助身为“强国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策源地,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引路人。

[2]高校坚持德育为先,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合理有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开展中华文明宣传展示活动,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道德情操。

二、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情形和问题走向(一)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不足辅导员作为日常工作一线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拥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但由于经常忙于事务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甚至部分辅导员本身就缺乏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素养薄弱,对意识形态的敏感度较低。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辅导员本身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不具备理论功底,进入辅导员岗位工作后,对于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主动性不强,相关专项学习也无法做到认真和投入,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意识,也更不可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外语类大学生意识形态特征及引领路径研究

外语类大学生意识形态特征及引领路径研究

外语类大学生意识形态特征及引领路径研究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宣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一、意识形态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近年来,意识形态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常来说,我国的意识形态一般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10(李珍珍,2022)。

学术界对于意识形态相对权威的定义是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事物认知、理解基础上的观念的集合,涵盖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哲学、伦理、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有机思想体系4(陈双泉,2022),此外我们将否定主流意识形态、爱国意识浅薄、盲目追捧普适价值、崇洋媚外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倾向性称为非主流意识形态15(卢珊珊,2019)。

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意识形态,主要指与政治体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紧密相关的意识形态。

综合众多学者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得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实践性、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2,6,7,9,10,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但我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由于无产阶级领导者同广大劳动人民具有根本一致的利益原则,使得国家支配个人的意识形态需要同个人委身于信仰的意识形态渴望在根本前提上高度一致,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内在统一2(钟启东,2023);也是人类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的一种理论形式,相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存在来说是相对稳定和独立存在的,也批判性地吸收了以往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精华。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路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路径李军良王苑岭【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实践【摘要】大学生是否认可主流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直接关乎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从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背景、社会实践原则及实践策略方面,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达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及自身社会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社会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实践对帮助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促使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背景分析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思潮的交锋。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在经济、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同时,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对话交流、发生碰撞交锋。

近年来,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社会思潮如:“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

各种思潮引起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论争。

有人借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以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公然发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宪法的错误言论,在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噪音。

西方意识形态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与社会主义思想阵营内部的多元化纷争,使得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感到惊讶、震惊之余,不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等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更加迷惑。

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发展及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

我国6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由于在发展探索的道路中、在理论上实践上犯过教条主义错误,在建设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等,导致了从1957年开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出现失误和挫折。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我们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

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大学生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和开放。

他们更加关注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在政治观念上,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民主、自治和自由主义思想。

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主张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进步。

在价值观念上,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开化和包容,更加注重个体的权益和尊重差异。

他们反对权威主义和歧视,追求平等和多元。

我们需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原因。

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们更加注重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

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广泛的信息来源和知识领域。

他们对于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接触和了解也更多,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世界和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

我们需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可以引导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决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变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意识形态认同。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认同。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逻辑与进路作者:钱俞静王意超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21期摘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蕴所在。

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逻辑,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进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下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以期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要把握时代特性,发挥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优势。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来自学校的引导、实践活动的感受和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是一个由表及里的理论引导和实践行动并存的发展过程。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的传承者和缔造者,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肩负社会责任和家庭担当,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积累专业知识,寻求自身发展,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大学生又是青春活跃的,他们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思想更开放包容,人格相对独立却不完善,一些人对事物的辨别力和是非观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

因此,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刻不容缓,让国家的栋梁之材从社会发展中给予推动,在理想信念方面坚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要大力引导大学生与祖国同前途,与民族共命运,涵养新时代大国心态,使得大学生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渠道,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包括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观点。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学科的知识,这也会对他们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大学中的教师也会根据他们自身的意识形态倾向,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观点,这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也会有所影响。

大学生通常会在社交团体中与同龄人交往和互动。

这些社交团体可以是学生组织、俱乐部、社交网络等,他们之间会有共同的经历和兴趣爱好,并且共同追求某种价值观或意识形态。

通过与这些团体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引导。

家庭和家庭教育也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个人成长和意识形态塑造的早期阶段。

大学生在与家庭的交流和互动中,可能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

大学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能力辨别真伪,分辨是非。

在大学课程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理论,通过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估,他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认同。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包括新媒体信息传播、学科学习、社交团体交流、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

每个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是独立的,受到个人经历、价值观、理性思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认同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和交流平台,使他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和思潮。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受到亲友和社交圈子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亲友、同学等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在这样的社交圈子中,各种观点和思潮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

亲友和社交圈子中其他人的意见和态度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大学生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接触到各种意识形态观点,对比和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认同。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认同还受到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影响。

大学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的地方,大学生在这里接受着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的培训。

教师和学者们在课堂上、学术交流会上等传授和交流各种学术观点和理论。

这些学术观点和理论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选择和认同某种学术观点和理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还受到新媒体平台和内容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

这些平台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媒体主体,有政府机构、传统媒体、自媒体等等,它们代表不同的利益和观点。

大学生在浏览和使用新媒体平台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思考后,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还受到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影响。

新媒体的特点是随时随地、多平台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上网浏览新闻、观看视频等。

这种方式方便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和信息泛滥的困扰。

网络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潮,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在发生变化。

意识形态是指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认知、立场和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之材,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接触到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从而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都可能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立场。

这种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认同反映了新时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进程会促使大学生更加重视个人权利和民主参与,从而形成对自由、平等、公正的意识形态认同。

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政策的倡导和支持会引导大学生对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进行认同。

政府倡导的创新创业精神会使大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还受到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大学是思想启蒙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接受到的教育会对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教育主张以培养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覆盖全人发展等目标来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

家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传递。

父母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某些大学生可能存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认知不足的情况,缺乏对于事实真相的客观评价能力,容易受到偏见和谣言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可能存在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缺乏认同感,过于追求西方价值观念的"洋奴化"现象。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

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他们对于世界和社会有着更广阔的认识和理解。

意识形态教育要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精神风貌,将个人显现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他们应当认识到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意识,引导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而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意识形态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实现自身价值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意识形态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为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建设和国际事务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以上路径,可以有效的进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之一。

那么,如何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呢?本文将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倡全面发展和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意识形态教育关注的是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至
关重要的。

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和
谐发展。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来
进行价值观教育。

提倡全面发展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新时代要求大
学生具备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这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意识形态
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想、语言、智力等方面的能力。

还应当培
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和创新活动。

只有通过全
面发展和创新,大学生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的社会中发挥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
要保障,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

要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引导教师注重课堂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路径的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相对有限,大学生往往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对于各种意识形态的了解也较为有限。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路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不同来源的信息。

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阅读各种信息,包括新闻、文章、博客、微博等等。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各种话题的讨论中,以及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分享各种观点和见解。

这些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认同路径。

新媒体的互动性质也加强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形成。

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大学生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争论。

这种互动性质不仅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和可信度,也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观点和立场。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争论,大学生能够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认同观点,从而形成更为坚实的认同路径。

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也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的形成。

新媒体平台上的推荐算法和个性化定制功能,使得每个大学生都能够获得符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信息。

这种个性化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与自己意识形态相符的信息和观点,从而加强了他们对这些观点的认同。

个性化推送也可能加强了大学生与同类人的交流,形成类似的认同路径。

个性化推送也可能加剧信息的分化与隔离,使得大学生更加陷入信息的“过滤气泡”中,难以接触到多元的意识形态。

虽然新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和互动机会,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仍然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都可以塑造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大学生是具有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创新的特质的人群。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逐渐多元化,并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追求知识和真理,而是涵盖了更加广泛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展开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一个特点是开放包容。

相比于过去,大学生们更加接受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不再把传统文化视为唯一的准则。

与此网络的普及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使他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意见和观念。

这种开放包容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另一个特点是民主平等。

与传统社会相比,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注重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念。

他们追求平等的待遇和机会,反对一切形式的不平等和歧视。

他们相信民主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自由表达和参与,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第三个特点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传播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意识形态认同的改变,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大学生对未来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创新创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他们希望在创新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不再满足于仅仅成为“聪明的书呆子”,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力,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和认可。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的特点。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docx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docx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 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门53。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主力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应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辨别面临风险,并努力探索风险防范路径,不断开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价值要义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制度层面筑牢社会主义安身立命的意识形态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 16,并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1] 43。

当前高校虽然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态势向好,但绝不意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经结束。

高校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坚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氧气”,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传统意识形态认同逐渐淡化,新的认同标准正在形成。

本文将从信息获取、社交网络、文化传播等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是通过网络。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更加多元和开放,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获取各种观点和信息。

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平台、论坛等多种方式获取到各种观点和信息。

这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和过载的问题,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才能真正从信息中获取到知识和认同。

社交网络成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平台。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大学生可以轻松地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社交网络上,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信息,从而影响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

社交网络也成为了一种舆论引导的工具,通过精准推送和算法推荐,社交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

文化传播也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影响。

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多种方式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些文化产品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也加剧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社交网络、文化传播等几个方面。

在信息获取方面,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才能真正从信息中获取到知识和认同。

在社交网络方面,大学生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随波逐流,形成独立的认同观点。

在文化传播方面,大学生需要主动选择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提升审美和认同的质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选择信息和文化产品,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认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特征及内化路径作者:邹萍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34期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总体倾向明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化。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重要堡垒的高校必须立足实践,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养成的体系,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主要路径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建立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加强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构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体系的构筑。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内化实践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Cognitive Features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Socialist Ideology under New ConditionsZOU Ping(Xiangsihu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8)Abstract The overal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plays down, the apparent existence of fuzzy cognitive valu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bas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university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practice, many college student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system, and efforts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socialist ideology within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the main path is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visual - listen - feel trinity campus culture system constructed; strengthen and build life practic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 words socialist ideology; culture; value; internalization; practice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观念形态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突出作用。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先后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当前社会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混杂性、功利性、模糊性等特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强化其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内化融合及其对大学生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必须直面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动态地掌握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实际,切实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认同情况,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

1 当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认知特征当前,我国正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观念领域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文化交织碰撞,社会思想、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同时,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近两年手机网络的新发展、微博等资讯交流工具的广泛运用,人们越来越被“信息大爆炸”所衍生的巨大能量所包围,面对四面八方、千奇百怪的海量信息,面对文化价值多元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环境,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世界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观念意识形态上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总体倾向明显。

当下,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实利主义,注重实际和眼前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知识学习、轻视道德人格培养;关注个人和小团体、忽视集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待意识形态问题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大局意识薄弱、政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对非娱乐性质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在理论学习方面,重视专业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不高,甚至认为其无用。

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突出自我,他们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价值观,对统一而具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抱以排斥或质疑的态度,这使他们对共同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有所回避,表现出淡漠的情绪,不愿意过多谈论,不关注、不感兴趣。

(2)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化。

面对当前社会充斥的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取向,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人往往容易模糊认识、丧失方向。

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逐步稳定的阶段,他们富有年轻的热血和激情,对社会矛盾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还不具备成熟理性的分析鉴别能力,可以说,大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思想认识模糊混乱,容易盲目跟风,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往往也很片面,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不自信,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出现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只看到现象和表面,看不到原因和实质,对某些问题一味否定,却又说不出合理的原因,因此,当一些错误认识通过华丽的包装,在似是而非的说理之间宣传某些歪曲论调,大学生就容易受到蒙蔽,使自身陷入迷惑。

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程度的具体路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得到认知主体的认同,并融入认知主体的观点信念体系当中,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逐步作用于认知主体的判断、行为等实践活动。

意识形态功能主要通过社会成员主体的内化过程得以发挥,只有通过内化,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才能影响主体实践,成为主体实践的指导。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总体淡漠化的局面,高校必须立足实践,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养成的体系,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观念意识世界中的内化程度,通过内化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自觉地为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成长成才,在其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而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越来越突显出其弊端,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在新的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立足实践、面向社会、联系实际并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就是将这种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新模式。

例如有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①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有力地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在体验中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

因此,也有学者直接将内化的过程作为实践性教学的要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下,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使学生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利用图像、案例、情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感知社会,体验人生,实现“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相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

”②可见,只有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理论。

2.2 加强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构筑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程度要求高校大力营造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听—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刊报、影视、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空间,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思想内容融入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办公室文化;三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于各种各类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与校园的节庆文化、晚会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关思想内容。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体系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和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通过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长久地鼓舞、陪伴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路径相结合,从进入大学开始,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设定自我成长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指导,制订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学年计划,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定期进行总结和分享,在展示和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和自我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