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

合集下载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然地理学《综合⾃然地理学》复习资料综合⾃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类与整体⾃然环境的关系等。

⾃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然综合体学说阶段(17世纪-20世纪60年代)特点:从⾃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代表⼈物:⽡伦纽斯(B.Varenius)17C 德国洪堡(A.vonHumboldt)18C道库恰耶夫主要观点:⽡伦纽斯—把当时所有已积累的有关地球的知识综合成⼀个统⼀的整体洪堡—地球是⼀个不可分割、有机的、各部分相互依存的整体道库恰耶夫—预⾔会产⽣⼀门研究各⾃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的科学(综合⾃然地理学)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代表⼈物:索恰⽡1963年主要观点:所谓⾃然地理系统是指⾃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结合⽽成的具有⼀定结构、可完成⼀定功能的整体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近20-30年)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个⾮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度认识其整体性主要观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平衡相变,实现从⽆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化学元素组成⽓态:氮(N2 78.09%)、氧(O2 20.95%)、氩(Ar 0.93%)⼆氧化碳(CO2 0.03%)液态:氢和氧(H﹠O 96.5%)、若⼲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固态:氧(O 47.2%)、硅(Si 27.6%)、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等六种元素约25%,其余元素不⾜1%(⼆)圈层组成⼤⽓圈:主要由元素状态的⽓体混合物组成,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层⼤⽓岩⽯圈(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组成、⽔圈:主要由⼤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及矿物中的⽔分组成⽣物圈:地球表层⽣物存在及⽣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三)要素组成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由地貌内外动⼒相互作⽤塑造⽽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综合自然地理1

综合自然地理1

综合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2、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3、耗散结构: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4、节律性:周期性,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

5. 地域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城分异。

6.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7、垂直带谱: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山体下部的起始带称为带谱的基带。

8、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其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就是自然区划。

9、景观:自然省(或州)在发生上的独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上最一致的地段,它具有自己特有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并因此成为区划下限单位。

10、LUCC的定义土地利用:指农业、林业、牧业和城市发展等人类对与土地有关的自然资源的利用活动;土地覆被:是耕地、林地、草地、公路、建筑及土壤、冰雪和水体等地表物质组成;二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覆被变化的许多因素之一。

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之处。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1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经度省性:又称为干湿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3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部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4垂直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5自然带:是地表沿纬线延伸的宽阔部分,在其范围内有大致相同的辐射净值及与热力条件相关的基本相同的自然地理过程,如:风化过程,成土过程,地貌过程等。

6地带段:地带与国叠置后的第二级带段性单位,是国内次一级的、水热对比关系相对一致的区划单位。

7显域性:把地表各水平分布的自然地带和亚地带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下所具有的明显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的现象。

8土地结构: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一区域中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分布格局,包括质的对比关系和量的对比关系。

9相: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从德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10地方:一些在地理上和发生上有联系的限区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高级土地单位。

11微域性:是由于受小地形和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小范围内最简单的自然地理单元既重复出现又相互更替或呈斑点状相间分布的现象。

填空1地方性分异规律:系列性、微域性、坡向性2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3综合自然区划的一般性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4综合自然区划的界线的类型:较明显界限、较模糊界限、镶嵌状界线5土地评价常用的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元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6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相(立地)、限区(土地单元)、地方(土地系统)。

Fowrkqk综合自然地理

Fowrkqk综合自然地理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2、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具体而言:(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3)研究自然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5)揭示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

4、(德国)洪堡——自然地理学李特尔——人文地理学5、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2)气态、液态与固态三相物质并存(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和生命的存在(4)人类聚居的场所6、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特性(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特征)分层性、交织性、集中性、综合性、差异性、多级性7、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组成结构、区域结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8、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分类(功能类型)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9、自然地理系统概念是由岩石、大气、水、生物等物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巨大的物质系统。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10、自然地理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功能结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11、地球自转的重要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2)地球自转使自然地理系统中空间和时间的确定成为可能(3)地球的自转使地表运动物体发生偏转(4)潮汐作用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昼夜逐渐变长(5)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海陆变化、气候变换和生物进化1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1与12选一)(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2)在地球表面划分出有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界线(3)地球的公转使四季不等长(4)黄赤交角存在周期性的缓慢变化(5)地球偏心率发生周期变化(6)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7)黄赤交角、偏心率和岁差三者的综合效应可引起夏季高纬地区入射太阳辐射改变。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

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

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

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

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由于老师的课件很乱, 请注意结合课本复习。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填空1、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又许多要素如地貌, 气候, 水文, 植被, 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

2、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

3、自然地理环境组成: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4、二、名词解释5、1.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性质的组合而言, 它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 即整体性和差异性。

6、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 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 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

7、地球表层系统: 1.定义: 由地球表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开放系统。

它是地球上大气、水体、岩石、生物相互接触、相互渗透的部分;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直接影响的部分;是地球最有序的部分。

8、边界:上边界:大气对流层的顶部, 距地球固体表面的距离在极地上空约8km, 赤道上空约18km, 平均在10km左右。

下边界:岩石圈上部沉积岩层达到的深度, 距地球固体表面的距离约4-5km。

9、环境: 上边界以外的大气上层和下边界以外的岩石圈下层及岩石圈以下的地幔部分和地核。

10、11、12、三、简答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

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在其运动的过程中, 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 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该书形式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地球表面的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理解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4.能够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自然地理问题。

5.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6.能够撰写科学论文和报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地球表面的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如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自然地理现象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的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的地理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自然地理现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属于自然地理学(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答: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答: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答: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1、试述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分支和他们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答:(1)、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组成要素,即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和分布特征和规律。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规律。

(3)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故可分为区域部门自然地理学和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学。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答:(1)、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发展变化规律,探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途径,预测其演化趋势;(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4)研究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

(5)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3、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根基——萌芽——形成阶段,根基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有4、古代地理学的特点:(1)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

(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3)古代地理学以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

(4)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杂学派和宇宙派5、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6、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是: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能量组成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7、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

8、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3)、有机结合无机界相互转化(4)、人类聚居的场所9、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有何特性:分层性、交织性、集中性、综合性、差异性、多级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综合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绪论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3)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3)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4)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①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a.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b.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c.封建社会——地理学停滞不前,借助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地理视野。

《马可·波罗游记》②地理大发现:“三个主要事件”——东南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路的开辟以上探险活动,大大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基③古代地理学的特点:a.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时期b.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c.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d.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博杂派”和“宇宙派”(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①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a.“博杂派”——人文地理学;代表人物:卡尔·李特尔;代表作:《地学通论》,主要成就:“地理环境决定论”;b.“宇宙派”——自然地理学;代表人物:亚历山大·冯·洪堡;代表作:《宇宙》;主要成就: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创立了多种自然地理研究方法;发现了自然地理规律;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②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a.“博杂派”——人文地理学——“统一地理学”;代表人物:拉采尔、赫特纳b.“宇宙派”——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代表人物:李希霍芬、道库恰耶夫(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①景观学派与普通自然地理学派a.景观学派—代表人物:帕萨格主要观点:景观是个自然要素有规律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段;景观是自然带的组成部分,而自然带是同一类景观分布占优势的地域,亦即景观带;景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形成和发展

二、综合自然地理的萌芽
地理学分化时期 1871年,第一次国际地理学大会召开 自然地理分化成部门自然地理,要求综合
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
地理学不应一般研究整个地球,而应用相互联系的观 点研究地壳、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总体地球表层 把地理区域分成不同的等级,主要区域依次为景观、 小区、地方 区域地理不限于单纯地描述独特现象,还要寻找现象 发生的规律性,提出假说,阐明特定地区各种事物的 相互因果关系
强调地理过程 引进数理化 加强地理的理化过程研究
卡列斯尼克(C.B.KaЛecник)
《普通地理学原理》 比较注重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专门章节讨论地理 壳的综合特征: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景观壳的发展、 地球的一般地理规律和地理景观等等。 包含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
伊萨钦科(A.Г.Иcaчeнko)
2、《地理》 古罗马 斯特拉波——博杂派代表
详细论述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古罗马的地理状况。
3、《地理学通论》 荷兰 瓦伦纽斯 总结地理大发现的资料
注意力应该在地球表面; 自然界是统一的,可分为陆界、水界、天界,水界与天界是互相渗透的 把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和专区地理学
二、中国著作中的综合思想
1、《周易·系辞》(公元前6世纪) “仰以察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第二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张争胜
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时期的综合自然地理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 原始综合阶段 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 古代地理学时期
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一、西方著作中的综合思想
1、《地理学》 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绪论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

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包括:(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随: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相对独立性——部门自然地理学;(2)整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3)区域性——区域自然地理学4、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2)三层次:即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P6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

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戴维斯的人地和谐论。

P6景观学派:认为: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个别区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从小地段的识别到自然区的划分,以及地球表层的区域差异。

P11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2)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5)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地球表层仍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1自然地理环境:从系统论角度看,这个综合体与外界保持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内部具有有序结构和稳定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特点:1地球上两种能源(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互相作用,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场所。

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

3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

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自然地理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最为集中的空间。

3自然地理学学科划分:部分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地植物学、动物地理学等)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4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萌芽较早,主要表现在几部著作在我国综自的萌芽较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著作①《禹贡》(《尚书》中之一篇)公元前五世纪左右a.在《禹贡》中将全国划分为九州b.隐含着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异思想②《周礼》——世界上最早关于土地类型划分的著作③《管子·地员篇》a.它是一部最早最完全的划分土地类型的代表著作之一。

b.“三等质”思想,成为有关土地评价的代表著作。

5洪堡(亚历山大·洪堡)(德)a.创立了自然地理学b.注重因果关系分析,创立了比较地理学,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c.创造性地运用了对比法和地理相关法,坚持自然界是统一的思想6李希霍芬①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②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研究,然后考察地球表面细小的片段③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区域是自然要素的集合体,对它们必须进行全面描述④注重因果关系的研究,区域地理不限于单纯描述地理事物现象,还要寻找其发生规律7俄国道库恰耶夫①提出了自然综合体的概念, 创立了自然地带学说②自然地带研究具有明显的生产性③把无机界、有机界的关系分析得较为透彻8地球系统演化的四个阶段:天文阶段、地文阶段、生文阶段、人文时代9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四个特征1方向性低级→高级,简单→复杂无机环境→生物环境→人类环境2非线性地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演变过程具有自组织、突变、混沌等一切非线性动力学的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资料名词解释1.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2.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3.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

4. 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5. 土地评价: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在该种利用下的潜在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以便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生产要求,保持环境质量。

6. 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自然地带大多不能横贯大陆,是地带性因素在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的变型。

1. 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 耗散结构: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3. 周期性节律: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

4. 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5. 土地分等:土地分等即土地评价。

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在该种利用下的潜在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以便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生产要求,保持环境质量。

6. 地区性:在一定的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是非地带性因素叠加了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1. 经济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

3. 旋回性节律: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4.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自然地理学: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 综合自然地理学: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 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 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即生产力的地 域布局。 域布局。 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 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 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 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其发展受到两方面传统思潮的阻 力: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大气圈; ,大气圈; 2,水圈; ,水圈; 3,岩石圈(地壳); ,岩石圈(地壳); 4,生物圈; ,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 相互作用的。 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1,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维 ,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 持稳定态。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 持稳定态。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系统将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环境科学>环境地学 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环境科学>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2,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 ,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 3,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理论 ,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 地理学) 地理学)
2)三层次: )三层次:
部门地理、 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 )三重性:
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2,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 , (1)地球内能:一种核转变能。 )地球内能:一种核转变能。 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2)太阳辐射能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地理环境的能量 收入中占99.98% 而地球内能仅占0.02% 可以忽略不计。 99.98%, 0.02%, 收入中占99.98%,而地球内能仅占0.02%,可以忽略不计。
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素恰瓦1963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 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 素恰瓦 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 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 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地理组 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 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 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 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分异和整化相互 补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 补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地理环境。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化。 地理环境。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化。
2,地球表层具有六大特征 ,
(1)太阳辐射:分布,转化。 )太阳辐射:分布,转化。 (2)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3)本身发展的形成物: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 )本身发展的形成物: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 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 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 (4)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 )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 地质循环等。 地质循环等。 (5)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 )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 )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 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维达尔 白兰士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 )景观学派: 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1,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
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科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三部 分内容。 分内容。
2,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又包括区域综合自然地 ,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 理。
4)三时段: )三时段:
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 二、
1,从19世纪末到 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 , 世纪末到20世纪 年代, 世纪末到 世纪 年代 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 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 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特点: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发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 体性。 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 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 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一)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1,系统论: ,系统论:
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 的总和。 的总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 A,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 ,三分法:
综合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地球表面 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 表面
人为环境 (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 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整体性、 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综合自然地理学
罗怀良 E-mail: huaill@ Phone: 8953207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ϒ 绪论

ϒ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ϒ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ϒ 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ϒ 第四章 土地与土地单位 ϒ 第五章 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 ϒ 第六章 土地评价 ϒ 第七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ϒ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ϒ 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 ,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
(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 )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 (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 )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 (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3,地理学的综合思潮来体性认识的发展
一、自然 综合体学说阶段
特点: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特点: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300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 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 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 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 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发展了自 然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 然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
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本条件; 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本条件;太阳辐射对 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 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地球内热和 旋转时形成的能) 旋转时形成的能) 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 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这 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 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
1)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并把通论地理学看作学习区域地理 )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 学的入门基础课。 学的入门基础课。这种思潮的存在妨碍了地理学开展建立在部门分析基础上 的综合理论研究。 的综合理论研究。 2)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 )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 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 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 以区位论、 以区位论、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 经济地理学 。 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 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 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 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 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方法论研究。 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方法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