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一、引言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双重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思维碰撞,启发和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三、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和方法1.确定小组成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相对均衡,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方面进行考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设定探究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探究活动。

任务可以是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一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究讨论,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3.提供合作指导。

在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合作探究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等。

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合作指导。

4.创建合作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合作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鼓励合作、尊重他人意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来营造这样的合作氛围。

5.引导分享成果。

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收获和体会,并且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受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使置身班集体中本来孤立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排解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

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问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同学的终身进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内的学校低班级同学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力量、方法都非常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肯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班级教学中的运用。

那么,如何在低班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笔者一年来对试验教材的运用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培育学习小组,逐步把握合作技巧很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同学不会倾听,不会沟通,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外表上有合作之形,事实上无合作之神。

因此,培育学习小组,让同学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当进展的前提。

学校低班级同学,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力量极其有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那么。

〔一〕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那么。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同学的合作力量几乎为零,此时要留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看、评价,然后换位进展,让同学逐步适应承受这种学习方式。

例如,在稳固“4的组成”时〔一班级上册教材第19页〕,我让每两个人共用4根小棒,照书上小伴侣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4的组成,然后换位进展。

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同学较感爱好,并能顺当地进展。

当两人合作经受了一段时间,同学已有了初步的合作阅历,我再结合详细状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

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指定的组织力量强、表达力量好的同学担当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展组织和分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根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把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根本上能够顺当进展了。

小学生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一定的指导下,由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协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以解决问题、讨论概念、完成任务、展示成果等形式展开,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共同探究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和同学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业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

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为例,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兴趣、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成果,分享经验,相互交流。

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要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合理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合作学习技能,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敢想敢问,创设自由空间。

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好奇之心,激发探究兴趣,激起创造欲望,激活创新意识,从而敢想、敢问,敢争辩,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比如,我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的导入部分时,我让学生在没有任何预知的情况下小组合作自由分桌上的小圆片,分完后再各组汇报交流自已组的情况,由此发现实际每个小组分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小组刚好分完,有的小组还有多出了。

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就是分不完还有剩余的数这一概念。

由于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也使每位学生都有了自我表现的平台。

3、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方式等方面。

一、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基于小组合作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2.设计合作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决。

这样的合作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合理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合作。

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相对均衡。

这样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学习目标。

二、课堂管理1.制定合作规则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制定合作规则,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尊重他人、积极互助。

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确保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2.交流引导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采取问答、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即时观察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进行。

3.个体评价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个体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个体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也可以通过个体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发挥自己的潜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

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在新授内容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我在教三位数加法横算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347+256,再让他们用简图摆一摆、算一算,独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由于学生先是独立思考,所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在学习小组中大家一起讨论、比较、判断,得出了好几种办法,①先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合起来;②把256分成200、50和6,再算347+200+50+6;③把347分成300、40和7,再算256+300+40+7。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新授课中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拥有主动权,改变了单纯的教师教算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凡是通过学习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在教学难点解决时组织小组合作在教有余数除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妈妈买来一些糖,想分给到家里来做客的小朋友们。

她想分给每个人3块,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么样呢?她想考考做客的小朋友,如果让你分,你会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发现。

(然后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糖,但各个小组的糖果数量均不相同。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马上进入了状态,兴致勃勃地按要求分起来,三个同学当客人,一个同学分糖果。

接着全班一起讨论分配的结果。

在汇报结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从分配的结果看,可以把这些情况分成几类:正好分完的,余1个的和余2个的。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篇一: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王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同样,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

如何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与人分享。

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等有限,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说在低年级教学中放弃小组合作学习。

那么,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应该如何采取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实现小组学生间的取长补长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我先采取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①我说你听,你说我听;②用共同的学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如:一人摆,一人说;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等。

④相互当当“小老师”,这在说、摆、写等方面都能用到,有了两人合作的基础,再慢慢过渡到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合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努力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作用与优势,从而从内心里产生自我需要合作的意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独自一人测量不仅麻烦,而且存在的误差比较大,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其中,我创设一个“请图形”的环节,即在学生讨论出画、剪、折、印等多种“请图形”的方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内,用多种办法把图形“请出来”,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不能保证小组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把各种“请图形”的方法都展现出来,这就迫使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分工,不同的组员负责不同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总,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要想成功必须分享、共享,激发学生合作需求。

小学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小学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思维和良好合作的学科。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很多小学开展了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例如组长、秘书和记录员等。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会给每个小组分配一道数学题目,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小组成员需要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互相商讨,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通过合作,他们可以汇集各自的智慧和想法,找到最有效的解题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团队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学会互相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的好处不仅限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从彼此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和帮助,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互相倾听和分享,他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总之,小学数学团队合作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校加强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学习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是指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一、分组策略1.同能异补:将能力相对均衡但在某个方面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帮助、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能力分层: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能力相对接近,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内得到充分的发展,避免了过大的差异,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活动设计1.挖掘前知识: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式唤起学生的前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2.探究任务设计:将一个数学问题或一个数学情境作为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结果分享讨论: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发现、解决过程和答案进行分享和讨论,找出问题的不同解法与策略,并由全体学生一起进行总结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的角色1.引导者: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提问、指导,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织者:教师组织或设定探究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的角色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活动顺利进行。

3.评价者: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探究的结果。

四、学生的角色1.合作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有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尊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2.探索者: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3.分享者:学生要将自己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与小组成员分享,与全班分享,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合作方式:1.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由4-6个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小组竞赛: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小组竞赛,例如数学小游戏或者数学竞赛等。

小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学生互助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互助学习。

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或结束时,让学生彼此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沟通和互动。

4.角色扮演: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数学问题中的角色,通过模拟实际情景来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互联网资源利用: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数学教学网站、数学学习 App 等,让学生进行互联网学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链接或应用,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数学练习和巩固。

6.课堂游戏: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实践教学: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带领学生到实际场景中进行数学实践,例如到超市进行价格对比、到公园进行测量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学生互助学习、角色扮演、互联网资源利用、课堂游戏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里会接受到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会对其未来学习生涯做出深远的影响。

在数学教育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成就感。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目标和实施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1. 提高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与他人交互和合作中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通过群体讨论、相互提问等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和提高。

2.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相互配合、协作、沟通和协商,从而培养其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和分享,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组同学讨论、交流、解释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同组同学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小组内学生有优势和不足,学生可以互惠互利,相互补充优势和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分以下三个方面:1. 分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分组。

分组时可以采取随机分组、自由分组、兴趣分组等不同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方向,在小组内自由讨论。

2. 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选取适合的学习活动,如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比赛、数学探究等,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掌握数学知识。

3. 教师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学习、交流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和沟通能力。

下面将从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
与讨论中获得快乐,树立信心。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小活动,让学生在合
作中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
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任务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让每个小组都能够完成任务。

任务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
小组探究式的任务,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式的任务,还可以是小组竞赛式的任务等。

在设计
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个小组都能在任务中得到发挥和提高。

任务
的目标明确,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明确目标,知道如何着手进行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们合理地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教师还可以适时
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五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五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内容1.数的认识和数的展开与集合的认识。

2.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3.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与运算。

4.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5.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三、学习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领取学习任务并分配给组员。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习题册和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相互讨论和帮助。

2.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按照学习计划,集中讨论学习任务的重点内容,交流归纳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组员之间可以提出问题、分享心得或者解答疑惑,通过互相讨论促进学习的深入。

3.提供学习资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数学游戏、学习视频、数学习题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共享这些资源,使学习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内容,准备一次小组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解题思路。

可以通过口头演讲、书面报告、PPT展示等形式进行。

展示过程中,可以互相评价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5.学生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评价。

学生可以评价小组成员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表现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评价和意见。

评价的结果可以综合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

四、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答疑惑等,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

2.小组展示评价根据小组展示的内容、表达方式、思路等进行评价,提供具体的评价意见,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3.作业评价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对学生进行评价。

4.个人总结评价每个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五、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今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科学教学法之一。

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既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动知识建构,又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数学的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都有重大意义。

那么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合理组建小组。

在传统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多是一问一答。

老师为了教学进度,学生为了自尊,就会出现课堂被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垄断,学习差的学生不能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机械的知道结果。

即使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教育公平性,仍然会出现,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小组成员。

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课堂。

教学中,我这样来做:将班上的学生按每组6人组成小组,成员里面有优等生、中等生,也有学困生。

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

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水平相当,有利于班级小组间公平竞争,组内成员水平有出入有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合作。

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定期实行人员调整,实行分工调整,换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促动每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增强小组合作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理解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效果也令人惊喜;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让学生通过协作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下面介绍几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一、小组分配法小组分配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差不大。

通过分组的方式,可以让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避免了某些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

二、交互共识法交互共识法是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其他组员对其意见进行讨论,以达成共识。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任务交叉法任务交叉法是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并且每个任务与其他小组的任务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任务交叉法,可以让学生达到相互配合的目的,以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犯错回顾法犯错回顾法是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在整个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解决方法。

通过犯错回顾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出错的自然现象,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五、角色转换法角色转换法是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等。

通过角色转换,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领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课堂管理等因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一、明确小组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首先要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包括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明确小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和责任,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二、分组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分组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来进行,让每个小组都能形成一个合作学习的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可以规定学生在小组中应该如何相互交流、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决问题等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在小组中应该怎样进行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一起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给小组讲解团队合作的技巧,组织团队游戏,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合作学习。

通过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任务。

六、及时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老师要及时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

评价可以针对小组的合作效果、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效互动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基础。

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用到乘法的情况呢?”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不管回答是否准确,都给予鼓励:“你能主动思考,这很棒!”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再一起想想。

”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被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图形王国”,在墙壁上贴上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图形的世界。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图形王国”中寻找自己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这种情境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再如,在讲解“购物中的数学”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还能在互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1.灵活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进行灵活的分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相互关系等方面考虑,将学生分成大小不一的小组。

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便于组内成员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让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或者将性格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组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2.确定小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特长和喜好分配角色,比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讨论者等。

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和责任感。

3.明确任务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和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任务的分工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和责任。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完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交流讨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解答和解决方案。

1.营造合作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比如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分享资源和信息、讨论交流等。

教师还可以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和积极性。

2.引导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彼此交流和合作,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情境,在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的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及时反馈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反馈和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项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应用:1.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出一道数学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讨论并解答。

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答案。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小组合作游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趣味游戏,比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小组报告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学题目或者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进行数学报告。

通过小组报告,学生能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以上三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应用,通过以上方式,学生不仅在小组学习中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1. 合理分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合理地分组。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高水平小组、中水平小组和低水平小组,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学习能力均衡,便于进行合作学习。

2. 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合作,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平等地与小组成员合作。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如何克服合作中出现的困难和冲突。

3. 丰富的合作活动4. 良好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老师需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适量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同时又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策略及方法
1. 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
之间的默契度高、协作能力强。

2. 课前准备: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探究题目或问题,确保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认
知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合作探究任务分配:将探究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角色
和任务,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等,激发每个成员的主动性。

4.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
和方法,一起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5. 提供资源和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源和参考资料,如教材、模型、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6. 规定时间和报告形式:规定每个小组的探究时间,并要求每个小组以报告的形式
分享他们的探究结果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7. 讨论和评价:在小组成员提出报告后,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讨论和提问,鼓励他
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8. 汇总和总结:对每个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总和总结,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学习
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通过以上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对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探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作者:张名立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19期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意思:一是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

二是小组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是全班交流。

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

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

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惊讶的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判断不符。

这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

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

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

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由此可见,引导可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