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长亭送别》中“口占一绝”诗句的运用
长亭送别诗歌鉴赏
长亭送别诗歌鉴赏一、情景交融的画面美。
1. 自然之景烘托人物之情。
- 在这折戏里,那长亭路上的景色可都是有大作用的。
你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几句那可真是绝了。
蓝天白云下,满地都是枯黄的花,西风呼呼地吹着,大雁往南飞。
这画面一出来,就透着一股凄凉劲儿。
- 还有那霜林,怎么就红得像醉了一样呢?莺莺说那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
这想象可太妙了,把无形的悲伤化作了能染红树林的眼泪,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读着就觉得心里酸酸的。
2. 不同景色的层次变化。
- 从开始的长亭路上的秋景,到后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这景色是随着离别的进程在变化的。
刚开始是比较开阔的秋景,能看到蓝天、黄花、大雁这些,随着张生越走越远,视线就被青山、疏林、暮霭这些挡住了。
- 就好像莺莺的悲伤也越来越浓,开始还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周围的景色,还能把悲伤寄托在那些景色上,后来连看都看不清楚了,那悲伤就像被堵住了一样,在心里越积越多,这种景色的层次变化把莺莺的情感变化也表现得很细腻。
二、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
1. 莺莺的复杂情感。
- 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情感可复杂了。
她对张生那是满满的爱意,可又不得不面对离别。
她一方面担心张生此去考不中,“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这说明她对张生的感情有点不自信,毕竟古代男子中举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事儿可不少。
- 另一方面,她又舍不得张生走,“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就听到说要走了,手腕上的金钏都松了,远远看到长亭,人都瘦了。
这把她那种极度的不舍表现得特别生动,好像她的生命都随着张生的离去而消逝了一部分。
- 而且她还有点小埋怨,埋怨老夫人的逼迫,让他们不得不分离。
但她又不能公然反抗,只能把这些情感都揉进自己的悲伤里,通过唱词表达出来,真的是一个情感细腻又可怜的女子形象。
2. 张生的形象侧面烘托。
王哲长亭送别点评
王哲长亭送别点评王哲长亭送别是一首由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诗歌,描绘了王哲在长亭上送别朋友的场景。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点评,分析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
长亭作为送别的背景,给人一种离别的凄凉感。
诗中描绘的长亭,可以想象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长亭是临时的驿站,人们在这里相聚,又在这里分别。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亭的繁华和热闹,突出了离别的苦楚和无奈。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也会被长亭所引发的离愁别绪所感染。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比如,诗中的“长亭外,古道边”的写法,通过对长亭和古道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古道是指古代人们行走的道路,代表了过去的岁月和经历。
将长亭和古道联系在一起,既强调了长亭的历史沉淀,又暗示了离别的无常和不可预知。
此外,诗中的“暮霭沉沉楚天阔,”“人生若只如初见,”等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诗中表达了浓郁的情感。
王哲在长亭上送别朋友,内心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青衿代表了朋友的身份,而“悠悠我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人的离别之情更加真实可感,读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这首诗的结构和韵律也非常优美。
诗分为四个八言句,每句都以仄韵结尾,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
并且,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的描绘相互呼应,使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有力。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还能够欣赏到其音韵之美。
王哲长亭送别是一首意境深远、修辞手法丰富、情感表达浓郁的诗歌。
通过对长亭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离愁别绪的世界。
这首诗在结构和韵律上也十分优美,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享受到其中的美感。
王哲长亭送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精品】长亭送别赏析
【精品】长亭送别赏析《长亭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绝。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留恋和伤感之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解读这首优美动人的诗篇。
长亭短亭,纵使相聚,莫逆言之。
这是整首诗的开头。
长亭和短亭是两种形态不一样的亭子,意味着不同的时间段,暗示了离别的漫长。
诗人说即使在亭子里相聚,也不要说出必须分离的话语,因为分离是无法避免的,伤感和留恋也是无法扭转的事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一句话用了重复、远近对比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路漫漫是形容路途长,修远则是说明目标的遥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示诗人将会不懈地追寻他的理想。
这句话与上一句话的对比,使整个句子更有力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追求。
风雨巴山遗恨,树犹如此郎中。
这一句话恰到好处地将诗人留恋之情展现出来。
风雨巴山遗恨是指仁宗年间发生的巴蜀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成千上万的士兵和平民丧生,使得巴蜀失去了洪雅等地区,这场不幸的事件使诗人一直难以忘却。
树犹如此郎中是指诗人虽然离开,但这片土地上的树木依然存在,成为留恋和永恒的证明。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一句话运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描写手法,描写了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之中,对语言的运用十分好,给人一种闪亮的感觉。
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因为其高峻、陡峭而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
峨眉山月非常美丽,在秋天的夜晚更是美不胜收。
通过这句话,诗人借用了自然景观去寄托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美丽和绚烂。
此路长,无人骑,又何妨?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境遇的豁达和宽容,他说这条路,虽然漫长、空荡,无人陪伴,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和孤独,因为他的内心是坚毅和豁达的。
清水出芙蓉,天然入画图。
最后一句话是诗人欣赏大自然草木的情感流露。
他把清水中的芙蓉所呈现的形象比作画中的景象,这即是一种表达美好祝愿的语言手法。
这又表达了诗人闭上了眼睛的意境,表达着他绝世的眼光和即使离开,他也会留下美好的精神体验的决心。
《长亭送别》解读与探究
《长亭送别》解读与探究《长亭送别》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全剧剧情梗概是: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和前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
为了能与莺莺亲近,他寓居于普救寺的西厢房。
叛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
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贼兵,就把女儿莺莺嫁给谁。
张珙挺身而出,写信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
杜将军杀退孙飞虎,老夫人却违约赖婚。
张珙因失望而病倒。
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毅然与他私下结为夫妻。
夫人得知后大怒,却无计可施,被迫许嫁,但须张珙应试得官才能成亲。
最后,张珙中了状元,与莺莺正式结为伉俪。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都必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规,不能自作主张,同时在择姻的标准上又有着浓厚的门第观念,强调“门当户对”。
《西厢记》通过歌颂莺莺和张生自由恋爱的故事,从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张,向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庄严的挑战,反映了青年男女渴望婚姻自主的心愿。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约1260—1336)的代表作,课文节选的是第四本第三折,写的是崔老夫人在长亭设宴,为前赴京城应考的张生送行。
“长亭送别”这个题目,系教材编者所加。
长亭,古时在大道旁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人休息。
人们多在长亭送行。
本课难度较大,建议采用如下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
本文重点在曲词鉴赏,鉴赏不必太多,也不必面俱到,可有重点地选择几首曲词,着重从某个侧面进行研讨。
例如,【叨叨令】一曲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耍孩儿】一曲有多处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可着重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鉴赏;【端正好】【一煞】两曲,则可着重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深入体会。
鉴赏戏曲语言,不要搞成修辞方法的辨析或语句出处的考查,而要结合课文的语境,揣摩语义、情味,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朝天子】【二煞】两曲集中表现了全折的戏剧冲突和主人公的叛逆精神,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这两支曲子作简要分析,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长亭送别》的语言艺术
《长亭送别》的语言艺术王实甫的语言艺术,一直为人称赞,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其实,这“花间美人”既有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华丽之美,又不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笔,其语言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元曲词汇。
一、巧妙化用王实甫善于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且出以新意,拓宽意境,给人以新鲜之感。
如:[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句类似,意境却不同。
范词旨在去国之情与忧国之意。
那碧天黄叶、秋风秋色,苍茫无情;那乡魂、那旅思、欲睡难眠;故而酒浇愁肠化作相思泪。
而王词意在写痴女与情男的离别之苦。
将“黄叶地”改为“黄花地”一字之差,意境大变。
试想在一个碧云密布,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深秋早晨,一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女子,眼睛哭得红肿,竟然以为泪水染红了霜林!离情何等沉重!“霜叶”与“黄花”相伴,“黄花”与莺莺相映。
“黄花地”比“黄叶地”更符合实情。
“离人泪”比“相思泪”,更符合离别之境。
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
”这一逸闻,正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可见化用之妙。
再者,古人写“离愁”的句子可谓多矣。
宋人石孝友《玉楼春》词有“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的动”的比喻,李清照《武陵春》也有“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只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明显化用二者之词句。
莺莺遥望骑马远去的张生,坐着慢行车儿,那被离别煎熬的愁情何等沉重!但这烦恼忧愁既无形象又无重量,作者便想到石孝友的“马儿驮”、李清照的“船儿载”,由此想到莺莺的车,于是便有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曲词。
《长亭送别》赏析
《长亭送别》赏析“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为本折戏定下了凄切悲慨的总基调。
按时间顺序和人物活动情状,将本折戏铺排成各具特色的四个段落。
1.赴亭吟秋。
【端正好】抓住“霜林醉”这一秋天清晨的特定景色,用“离人泪”作比,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淡淡的云彩,轻轻飘荡在蓝天,枯萎的菊花纷纷披谢于大地,耳畔西风阵阵凄紧,眼前北雁嘹唳南飞……这些富有深秋季节特征的景物,集中地渲染出寥落萧瑟的悲秋气氛,生动地衬托出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忧郁心情。
这支曲子是戏曲中的一首“秋思之祖”。
铺设了含情之景后,又借景传情。
悲慨地设问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又深情地自答:“总是离人泪!”以“染”至“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传示出了莺莺内心曲折而深沉的悲愁之情。
【滚绣球】劈头一句: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它是本曲身心憔悴的先声。
作者又捕捉来了“柳丝”、“疏林”与“斜晖”,有意地将人物的主观之情有机地寄寓于这些别具特色的客观之物。
迭经波折的相思才告结束,身不由己的离别又早开始!一听说心上人“去也”,莺莺就愁损了身体而“松了金钏”;远远地看到那即将分手的长亭,伤心得“减了玉肌”。
极度的夸张,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以及崔母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
送别亲人,理当“打扮”,自然地引出了【叨叨令】的曲词。
此曲以联珠对的高超技艺,巧用日常口语,将双音、叠词、排比、对称以及儿化音等多样形式熔于一炉,由眼前身边的具体事物,联想到日后内心的复杂情怀,形成了哽咽抽泣、回环往复的声态,凸现出女主人公无限悲楚的形象。
2.亭宴遣恨。
从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在长亭上相见起,戏剧进入了亭宴阶段。
三把酒和三遣恨是这一阶段的主戏。
夫人把酒时,莺莺公开流露出满怀的愁与恨。
通过【脱布衫】至【幺篇】的三支曲词,形象地描绘了张生在宴席上身心不谐、精神不振的可怜情态,并由人及己,又推己及人地遣诉了夫妻双方“意似痴,心如醉”的愁怨之情。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作者:王玮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1期内容摘要:离愁别恨是我国古代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
作为经典,《西厢记》的“长亭送别”,在表现这一主题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情景交融、结构绵密、手法丰富、意境优美,堪为承前启后的典范。
关键词:离愁别恨情景交融意境手法“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儿女多情,离愁别恨,是我国古典诗词、戏曲和传奇小说中经常表现的主题。
在这类作品中,芳草、杨柳、红叶、黄花、流云、西风,都是常见的景物;阳关、霸陵、南浦、埠头、长亭、短亭,更是常用的地点。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送别的场面,在古典戏曲中,是屡见不鲜的。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生死离别的场面,最能动人细腻情怀,刻画丰富性格。
《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就是一个写得非常成功的例子。
这一场戏,在《西厢记》里第四本第三折。
安排在此处,作者王实甫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在这之前,张生和莺莺的婚姻,已经过了许婚、赖婚、私定、拷红等波折。
老夫人在唯恐玷辱家门、辱没家谱的情况下,不得已当面将莺莺许给了张生,条件是“上朝取应”,并且“得官”。
如果“驳落”了,则“休来见我”!这是封建势力的进一步阻扰,也为后文老妇人的再一次赖婚埋下了伏笔。
面对这一变卦,莺莺的内心是异常复杂的:听到准婚的喜,想到离别的恨,对母亲有意刁难的怒,对张生艰辛前途的愁,对自己无主命运的悲……可以说,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一齐都涌上了心头。
为此,作者特地安排了这一场戏,让莺莺倾吐内心的苦闷,发泄对母亲刁难的不满,表明对张生爱情的忠贞。
这是一次断肠的抒情,也是一次勇敢的抗争。
这一场戏按照时间先后,由长亭秋色、把酒惜别、两意徘徊和残照载愁等四个部分组成。
在这里,时时充溢着酒和泪,处处交织着爱和愁。
第一部分“长亭送别”,主要用来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一开头,就描绘了一片暮秋景色:[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鉴赏(共5篇)
《长亭送别》鉴赏(共5篇)第一篇:《长亭送别》鉴赏长亭送别王实甫(供稿者:村夫)金章玉句1、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意。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思路点拨】这是课文中的第九支曲子。
前提是进入送别的亭子后,老夫人要红娘把盏,给张生斟酒送行。
崔莺莺希望能上前为张生把盏,在这离别的时刻夫妻相敬相爱。
可是她不得不遵守礼教,把夫妻恩爱之情埋藏在心里,因此十分痛苦。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唱词“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作望夫石。
”因此,“举案齐眉”这个词,须结合整支曲子来理解。
【参考答案】①这个成语化用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的典故,表达了崔莺莺对刚新婚就离别的丈夫的恩爱之情。
②离别之际,碍于封建礼教,崔莺莺不能与张生共话夫妻恩爱,心中无比悲伤。
2、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思路点拨】这是课文的开篇,旦角(女主角)崔莺莺的一句念白。
它使用对偶的手法,既照应了《西厢记》第三折“长亭送别”的题目,又饱含着崔莺莺的哀怨,更有对未来的担忧。
【参考答案】深秋时节,在这十里长亭送别。
昔日的欢乐化作离别的悲伤,从此天南地北各自东西,相隔万里。
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啊,夫妻何日才能团聚!这个句子为本折戏定下了凄切悲慨的总基调。
分析1、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思路点拨】开头化用宋代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名句,唤起读者(观众)深秋的情思。
同时,前四句一句一景:天高云淡,一片蔚蓝;满地黄花,飘散零落;西风劲吹,寒气凛冽;北方的大雁南归,传来阵阵嘶哑的哀鸣。
这些萧瑟的气氛,正好衬托出崔莺莺因离愁别恨而痛苦压抑的心情。
于是自然导出了女主人公的落寞情怀。
【参考答案】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片树林染红了呢?那是离别之人伤心的泪水!作者化客观为主观:因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整夜眼泪的崔莺莺,觉得眼前这片树林是被她的眼泪染成红色的。
长亭送别中的典故运用有何特点
长亭送别中的典故运用有何特点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是元杂剧的经典之作,其中典故的运用精妙绝伦,为作品增色不少。
首先,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
在《长亭送别》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一系列典故,如“伯劳东去燕西飞”,伯劳和燕子分飞的典故,形象地比喻了崔莺莺与张生的分离,烘托出那种无奈和哀伤的氛围。
这种借典故来抒发离情别绪的方式,远比直接描述更加深刻和动人,让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其次,典故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例如“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此处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
通过这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崔莺莺泪水之多、悲伤之甚,还将作品与唐代文学经典相联系,使整个作品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增添了文化底蕴和厚重感。
再者,典故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这里引用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典故,批判了功名利禄的微不足道,强调了爱情的珍贵。
这种巧妙的借用,既符合剧情的发展,又能有力地表达出崔莺莺对张生为追求功名而离别的不满和怨怼,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典故的高超能力。
此外,典故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含蓄委婉之美。
“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借用了王粲《登楼赋》中“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中盼望时光停留的意向,含蓄地表达了崔莺莺希望时间停止、张生不要离去的愿望。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情感的表达更加委婉细腻。
而且,典故的运用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这一番话语借用了民间俗语,生动地展现出崔莺莺对张生的深情和不舍,将她那种泼辣、直率又深情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西厢记长亭送别语言特色
西厢记长亭送别语言特色
《长亭送别》是元代著名作家王实甫所创作的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辞别诗。
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清新流畅的语言展示了王实甫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了浓郁的南方文化特色。
首先,在语言上,《长亭送别》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充满了生动的意象。
例如,诗中提到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寄彩笺兼尺素等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类情感的对比,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种手法运用恰到好处,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其次,在表达方式上,《长亭送别》采用了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心中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行行重叠,意思却多变,让人读来有一种思绪万千的感觉。
王实甫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每个字、每个词都饱含深情,让读者情感激荡,回味无穷。
此外,《长亭送别》还具有浓厚的南方文化特色。
王实甫是元代南京人,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中所描绘的景致与江南水乡的风景相契合,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情趣和诗意的环境中。
这种融入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使诗作更加具有魅力和亲近感。
《长亭送别》这首诗兼具了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的特色,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离愁别绪。
它的语言生动鲜活,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王实甫的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生动的意象;同时,要注重语
言的流畅与自然,使作品更具韵味;最重要的是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作品,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通过学习和借鉴《长亭送别》,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长亭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该诗以婉约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别离场景中的眷恋之情和无奈之感。
本文将从韵律、意象、节奏、修辞等方面来探讨《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首先,诗歌的韵律是《长亭送别》语言特色的一部分。
该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律形式,每句四平韵,整首诗共八个四平韵。
这种格律的运用使整首诗的韵脚有一定的呼应,形成了平稳而和谐的韵律感。
通过韵律的巧妙运用,诗人表达出了他心中的情感。
其次,意象是《长亭送别》语言特色的重要方面。
诗中通过描绘长亭、离别等意象,把读者带入了别离的情境中。
一方面,长亭作为远行者返回的地方,象征着别离的场景;另一方面,行人和马都是离别的具体形象,更加体现了诗人的追思之情。
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把读者的情绪带入了诗中。
接下来,节奏是《长亭送别》语言特色的另一重要方面。
该诗以抑扬格为基本音步,结构松散,以平仄相将和60%的平声与40%的仄声相交织,通过音律的交错变化,营造出了一种婉约淡雅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的运用使整首诗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更加凸显了诗中的情感。
最后,修辞是《长亭送别》语言特色的一部分。
该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比如,诗中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时光比喻为"去国",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生动。
此外,诗中也使用了夸张手法,如"停杯"、"问君"等,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意更加鲜明,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韵律、意象、节奏和修辞等方面。
通过这些语言特色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出了别离时的情感和无奈之感。
同时,这些语言特色也让该诗具有了一定的艺术美感,使之成为唐代一首优秀的诗作。
长亭送别中的诗意语言有哪些特点
长亭送别中的诗意语言有哪些特点《长亭送别》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折,以其优美的诗意语言描绘了崔莺莺与张生离别时的缠绵悱恻与依依不舍,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折戏中的诗意语言具有诸多显著特点,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首先,其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整个送别场景充满了悲伤和眷恋,而语言则成为了情感宣泄的出口。
崔莺莺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短短几句,将秋日的萧瑟与离人的愁苦紧密相连,以景衬情,情与景相互交融。
那碧蓝的天空、凋零的黄花、凛冽的西风、南飞的大雁,无一不是离情别绪的象征。
尤其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句,将经霜的枫叶说成是离人的眼泪染红,新奇而又贴切地表达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极度痛苦。
这种抒情的语言并非直白的呼号,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让情感如潺潺流水般自然地流淌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主人公的悲伤。
其次,语言富有音乐美。
在古代戏曲中,唱词往往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长亭送别》也不例外。
其唱词的韵律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余音绕梁。
例如“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这几句采用了长短句结合的形式,句式错落有致,押韵巧妙,“迟”“疾”“系”“晖”等字的韵脚使得语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这种音乐美的语言不仅易于吟唱,更能够强化情感的表达,让听众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也能被其中蕴含的深情所打动。
再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也是其语言的一大特色。
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比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崔莺莺听到张生要离去时的痛苦,以至于金钏松落、玉肌消减,突出了她的伤心欲绝。
再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用土和泥来比喻未来没有张生相伴的生活,平淡无味,毫无生气,生动地表现出了崔莺莺对张生的依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长亭送别》里的长老讲话技巧及效果
《长亭送别》里的长老讲话技巧及效果《长亭送别》里长老似乎是个不起眼的配角,只有两处讲话。
一处是对老夫人和张生说的:“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之人。
”一处是在与张生告别时说的:“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
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首先,揣摩长老的讲话能感觉出他对听话方的尊重和欣赏。
他说“夫人主见不差”,在崔老夫人听来,是站在她的角度,维护了她的权威。
作为相国夫人,崔莺莺和张生的长辈,她得到了旁人应有的尊重。
但长老只是说“不差”,而不说“十分正确”一类的话,显然又是考虑到两个年轻人的心理承受度。
对张生,他采取了鼓励的方式,发现他身上的闪(原文来自:wWW.bDFqy. 千叶帆文摘:《长亭送别》里的长老讲话技巧及效果)光点,并加以正面的引导。
他说“张生不是落后之人”。
这里所说的不落后当然是指求功名的能力上的。
上京赶考是张生平时所愿,从课文中张生的多处讲话处可以看出他对考取功名是相当自负的。
长老的话,投合了他这一心理,也增添了他的自信。
可是长老不说你一定能考取功名,却只是说“不是落后之人”,里面暗含着你不应该是落后之人的意思。
那幺,什幺是落后之人呢,那就是仅仅只是缠绵与男女之情,变成胸无大志之人。
简单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善意的引导和巧妙的规劝双重含义。
临别前,长老对张生说,“鞍马上保重者!”对一个旅途在外的人,一句关心问候的话,能使他获得人情的温暖精神的安慰。
讲话中,长老尽量突出对方,淡化自己:“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
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对张生而言最希望的是金榜提名,洞房花烛。
因此,长老之言说到了张生的心坎里。
长老的心愿和他的心愿完全达到了统一,出现了心理上的零距离接触。
此刻,在张生的心目中一定视长老为知己。
这是高明的心理疏导法。
作为一个寺院的长老“从今经忏无心礼”,实际可能性是不大的,问题是,话中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他是多幺关切张生的前途和未来。
《长亭送别》王实甫书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赏析
《长亭送别》王实甫书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赏析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与关汉卿齐名,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所以接下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王实甫写的诗词。
【长亭送别】元代:王实甫(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长亭送别·端正好】分析
2.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莺莺传>>写张生一举中进士后,把莺莺作为 一个玩物抛弃了,结局是悲惨的. <<董西厢>>却以二人通过斗争取得胜利,最后 结局是两人终成眷属,是喜剧性的.
3.改变了人物的性格
张生 由一个轻薄文人改塑成笃于爱情的”志 诚”情种. 莺莺 由一个消极忍让的名门闺秀改塑成了敢 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典型. 老夫人 作为原书中的调解人物定型为封建礼 教的化身. 红娘 则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反礼教的斗士.
<<长亭送别>>主要艺术特色
1.表面上无戏剧冲突,却成了千古名篇,原因何 在?在 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笔.细腻的描写了莺莺的内心活动, 从剧情的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思想冲突,矛盾的焦点是:老 夫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而莺莺却蔑视功名富贵,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 元及第”,所以这折戏高就高在从人物内心深处迸发出 强烈的反封建思想,且达到了时代先进思想的高度,所以 全场虽然没有出现公开的对抗,但莺莺私下里的反抗并 不亚于公开的顶撞.
四.”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
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小说的结局是”始乱之,终 弃之”,是悲剧性的. 李绅的长诗<<莺莺本传歌>>,其情更加缠绵. 宋代的赵令时改写成<<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会真记 >>,虽没有改变结局,但对莺莺同情的成分大为增加.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大大增加了故事情 节,突出红娘的作用,改变了故事的结局,让崔张结合, 初步确立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于是 在 <<董西厢>>的基础上出现了<<王西厢>>.
《长亭送别》用典欣赏
《长亭送别》用典欣赏《长亭送别》用典欣赏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长亭送别》是文采派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之作,其间曲词优美,善于用典,或化用古代诗词中的优美成句,或融入神话传说,使得曲词秀丽典雅,含蓄悠长,具有诗的意趣。
一、化用古诗词1、碧云天,黄花地【出处】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妙处】易叶为花,与飞雁、霜林一起点染了深秋图景:蓝天白云,菊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尽染,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阁泪汪汪不敢垂【出处】宋人《遮鸪天》: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妙处】阁,通“搁”,这里是噙着的意思。
王实甫移用这宋人这句,写出张拱“恐怕人知”强忍泪水的情状,表现出他与莺莺的难分难舍,从莺莺眼中见出,更为凄切动人。
一方面反映出张生对莺莺的体贴与关爱之情;一方面体现出张生不甘在老夫人面前示弱的大丈夫气概。
3、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出处】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妙处】暗用李易安词句,说莺莺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夸张地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4、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出处】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妙处】暗合范仲淹词句,运用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在崔莺莺眼中,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这实是莺莺怨极所产生的幻觉。
5、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出处】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妙处】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6、比司马青衫更湿【出处】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妙处】王实甫化用这一诗句,是为了强调莺莺落的泪,要比白居易听琵琶声落的泪还要多,极言离别之苦。
7、伯劳东去燕西飞【出处】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长亭送别》中“口占一绝”诗句的运用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第4期上刊登了姜夕吉老师的《从“口占一绝”看崔莺莺的悲剧命运》一文。
因近日执教《长亭送别》一课,重又阅读姜老师的文章,就“口占一绝”这首诗在文章中的运用,产生了与姜老师不同的看法。
现具体讨论如下:
“口占一绝”这首诗是从唐传奇元稹的《会真记》中照搬、挪用过来的。
(这点在注释中已说得很明确)《会真记》中,崔莺莺被张生抛弃岁余后,张生路经此地,又想求见崔莺莺。
崔莺莺即赋该诗回绝了他。
于是据此,姜老师认为,在《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的‘口占一绝’却与送别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这样一首诗放在一对有情人缠绵悱恻依依惜别之际,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崔莺莺的‘口占一绝’放在爱已成为往事的情境下恰到好处,而放在两情正相悦的《长亭送别》里则显得有些过于超前”。
对此,我不敢苟同。
首先,王实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在中国戏曲史上开创了文采流派。
对此,古人赞誉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
至于《西厢记》,语言秀丽华美而通晓流畅,善于渲染环境气氛以烘托人物思想感情,多数场景饶有诗情画意。
古人赞《西厢记》为“绝唱”,“传奇之‘冠’,戏文之‘祖’”,“千古妙文”,“北曲当以《西厢》压卷”。
后人用“花间美人”形容其语言风格。
这样的一个作家在其整个作品里面,熔炼古典诗词入曲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化用前人的语句和意境而丝毫不显“借”的痕迹。
那为什么会在“四边静”这支曲子之后,写崔莺莺对张生叮咛嘱咐时,会如姜老师所言,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呢?会直接生硬地套用、沿袭前人作品中的这首小诗呢?尤其是这首小诗并非特别出众,并非有文采。
显然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并非姜老师所云“有些格格不入”,“显然有些说不过去”,“显得有些过于超前”。
那么作者在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故意安排到底“意欲何为”呢?实际上是,作者在此让崔莺莺吟诵这首毫无由头的小诗,恰恰非常巧妙地写出了此刻崔莺莺非常微妙的内心体验。
在崔莺莺那里,也是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她一方面要忍受分手在即的痛苦,一方面又对未来她与张生的爱情走向充满着一种隐忧。
这种担心让她更加痛苦。
所以,她用这首小诗在试探:你(张生)走后是否也会如小诗中的男主人公一样抛弃我?(尽管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悲剧)所以她用这首小诗在告诫。
因为她经此一事,或许知道张生也是一个多情种。
最担心张生走后不回来了。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张生名落孙山,无脸回来了,干脆在外地“栖迟”;二是张生金榜高中,移情“异乡花草”,不回来了。
这两种结局对她来说都无异于晴天霹雳、遭受抛弃、迎头一击。
所以她在几番对话中反复叮嘱,让张生不管如何,都尽早回来。
这才是她的心声。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两情相悦、私定终身、情深意笃,那为何崔莺莺还会有这样一种担忧呢?这恰恰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男权社会在崔莺莺内心投下的一道阴影。
男权社会,男子权利至高无上,随便停妻、休妻,再娶、续娶,而不受任何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种种社会现实、风气,让崔莺莺有这种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果然,崔莺莺的这种试探,心细的张生敏感地觉察到了,于是他急忙表白“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小姐放心,小生就此拜辞”。
这样理解、解读,前后文意就通了。
也可以见出两位主人公的痴心相许、心有灵犀、默默牵挂、依依不舍、艰难别离。
据此我说,作者的巧妙构思,我的分析,通过张生的反应得到了印证,证明是正确的。
总之,解读文本,既要有一种怀疑精神,又要小心求证。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另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探求语境义,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不同的语境,即便是同一个语词,意义也可能不一样。
正因如此,同一个词语、句子、诗句到了另一个语境中,就不能采取刻舟求剑的方式,不能仍用原来的意义来解读新语境、新文本。
上述见解,毕竟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