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文学成就.ppt
《左传》简介
2、民贵君轻、重民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 也。”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 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 之?弗去何为?……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 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左传》的思想内容
然明对子产说,为政要“视民如子”。
《左传》的思想内容
史嚣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三、先进的军事思想 1、重视战争的性质、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2、讲求克敌制胜的战略和战术。 四|《左传》中很多关于占卜、奇异的灾异、梦、 星相以及鬼神等记载,将一些自然现象或人身 的生理现象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或偶然、 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认识上的局 限性。
功成业就,称霸中原
倒叙经过:处狄十二年、过卫、及齐、及曹、
及宋、及郑、及楚、及秦,归晋
《左传》的文学成就
2、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对话 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 象。 3、有的人物描写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和复杂性。 三、工于语言
叙述语言:准确、生动而富有文采;简洁 凝练;言近旨远。
Hale Waihona Puke 《左传》的文学成就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
‘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 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 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 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的文学成就
二、善于写人
左
传
左 传
《春秋》略说
第二节 《左传》的成就
• (2) 《左传》记述的历史跨度很长。其包括春秋时代的历史, “ 可是它讲的绝对不限于这段历史, 实际上也涉及了从古史传说一直 到夏商周三代各方面的历史。这方面的历史如果今天没有《左传》, 我们就没有办法把它整理清楚。” 对于我们研究上古史、古史意义 非凡。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春秋》简述
• 《春秋》最初原文有18 000 多字, 现存版本则只有16 000 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 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 后人不 易理解, 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 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 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 穀梁赤《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 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传” 作为“经”, 新增内容作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为《春秋》作传者共5 家, 《左传》3 0卷、《公羊传》11 卷、《穀梁传》11 篇、《邹氏传》11 卷 、《夹氏传》11 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
• 《左传》里还有许多“无经之传”。这些记事往往是对《春秋》的补 充。但是哀公十六年以后直到二十七年的“无经之传” 就是后人续 加的了, 称为“续传”。续传不但写到鲁哀公于二十七年出走越国 , 而且延伸到鲁悼公四年,已经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代, 进入战国。据此可知, 《左传》的最后成书应在战国初年。
• 至迟自西周起, 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 一般要 写“春” 到“秋” 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 因此把国 史记载叫作“春秋”, 这可能是“春秋” 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 它 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春秋》简述
•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 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 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 清人袁谷芳《春秋书 法论》说:《春秋》者, 鲁史也。鲁史氏书之, 孔子录而藏之, 以 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 《春秋》者 , 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 历二百四十年之久, 秉 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 家自为师, 人自为学, 则其书 法, 岂能尽同? 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 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 而改之, 则无大异。
第八讲 《左传》下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 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伤足,丧屦。反,诛屦于 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 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 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 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 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 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2.长于写人
由于受编年体结构、分年记事的局限, 《左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 分散在各年的记事融合而成的。其中一种 是由分年记事逐渐展示某一人物的性格, 从而构成完整的形象,属于“累积型”; 另一种是仅记写一件事就勾勒出人物的形 象或表现其性格特征,或可称为“闪现 型”。前者的典型人物如晋文公、郑庄公、 楚灵王、晏婴、子产等。有关他们每人事 迹的描述,往往在《左传》中延续数年或 数十年。
《左传》作者还善于抓住战争中的主要矛 盾,通过个别场面和情节的描写来反映战 争的全貌。描写角度的不断变换,充分展 示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左传》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用了大 量笔墨描写战争中的人。《左传》中的一 些重要人物,往往在战争中大显身手。这 些人物形象,有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有的优柔寡断,坐失戎机,有的英勇善战, 视死如归,有的轻狂骄纵,败死敌手。
《左传》叙述语言的特点是准确和精炼, 生动而富于色彩。 刘知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 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 外。(《史通· 叙事》)
《左传》人物语言同样富有文学色彩。 《左传》所记之“言”,主要为人物对话、 外交辞令和谏说、议论之辞。人物的对话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作者常常通过记录 一两句性格化的语言,以突出人物的形象。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
先秦两汉散文史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子)。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1、《春秋》三传答: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概论:1、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
2、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3、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4、《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1、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1)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2)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
(3)内容: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
(4)艺术特点:A、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B、这些占卜之辞,短的只有几字,长的有百余字,比较完整的。
C、卜辞,时、地、人、事齐全,叙述较为详细,略具叙事要素。
这些卜辞,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2、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1)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
(2)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3)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4)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不仅有记事文字,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
(5)而像《毛公鼎》等侧重记言的铭文,其中的训诰,已和《尚书》没有什么区别。
二、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1)概念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虞书·尧典》等记载了尧、舜、禹等人的传说,是后人的追述,不是当时人的记录。
《左传》
• 倒叙的结构——打破了编年体的限制。 • 从情节的角度看,这篇文字给我们展示了
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从人物的角度看,它记述了一个重要历史 人物的成长历程。
《晋公子重耳之亡》:选材
• 重耳流亡过程中的事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中心,这个 中心就是重耳心理的成熟以及力量的积蓄。
• 2、《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诸多诸侯国政治上的动荡与 变故:君王的生卒和更替,强宗大族的争权夺势,以及执 政者的阴谋权术、国与国之间的盟会、往来与战争等等。
• 3、《左传》记录了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人们的心理等等,堪称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
四、《左传》的思想:
• 《左传》主要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 验教训。尊礼尚德、人道思想、民本思想是其主 要的思想倾向。
• 中心人物——重耳 :落难的贵族公子(骄 横、平庸、贪恋安乐) ——成熟的大国国 君(忍辱负重 、冷静、理智)
• 次要人物 ——重耳的追随者 、女性 、小人 物:对中心人物的陪衬作用、自身也有较 鲜明的性格。
塑造人物的方法
• 富有戏剧性的细节及场面描写 :重耳乞食野人、 姜氏杀蚕妾,重耳以戈逐子犯、重耳挥怀嬴、介 之推与母的对答。
• 蹇叔:忠诚倔强、有政治远见 秦穆公:专横气盛但能自 责改过
• 先轸:耿直粗犷,深谋远虑 弦高:赤心为国、灵活机智
• (4)精彩的外交辞令
• 弦高犒师:语意双关,弦外有音;皇武子辞杞子:旁敲侧 击,外柔内刚;孟明视谢赐:绵里藏针,话中有刺
•
这些隽永含蓄的精彩辞令,表现出春秋时期外交家们
思维敏捷、善于应酬的本领。
五、《左传》的体例
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与影响
《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在文学成就和影响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左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二年(前722年)至昭公二十三年(前554年)的历史事件。
这部作品以其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历史分析,成为了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之一。
它不仅在文学上堪称经典之作,更在历史记载和思想启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在文学成就方面有多方面的亮点,首先是其独特的叙事手法。
左丘明以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注重人物形象描绘,对史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从而赋予作品生动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其次是其精湛的文字表达。
《左传》对语言的运用非常细腻,既有古拙、朴实的味道,又不失深刻的内涵,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左传》还在结构上极具特色,乃至于对后世史书、大型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左传》的影响《左传》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史学史上,《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书开始走向成熟和完备,为后世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和借鉴。
在文学史上,《左传》的叙事技巧和文字表达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后世文学家从中汲取灵感,对其进行研究和借鉴。
另外,《左传》的思想启迪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结回顾通过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左传》不仅在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精湛的文字表达以及深远的影响,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堪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个人观点和理解《左传》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
它不仅引领我领略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更引发了我对历史、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春秋》与《左传》的
关系; 2、《左传》描写战争的特
点和叙事特点; 3、《左传》与《战国策》
语言风格的差异; 4、《战国策》的文学成
就。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一、甲骨卜辞: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
到甲骨卜辞。 2、甲骨卜辞可以看作是先秦叙事散
这段外交辞令,语意 双关,谦恭有礼,却软中 带硬。热情周到,但又不 卑不亢,弦外有音。
“皇武子辞师”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 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 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 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 也,吾子取其麋鹿,以 闲敝邑,若何?"杞子 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 元前722年(鲁隐公元 年),下至前481年(鲁 哀公十四年),包括12 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 史。内容记载春秋时期 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 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 会盟、朝聘等;也记载 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 月蚀、地震、山崩、星 变、水灾、虫灾等;经 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 祭祀、婚丧、城筑、宫
在诸多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与性 格特征;
通过故事情节的补叙丰富人物形象; 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深化人物的本质特征。
(七)《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 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
《左传》所记之“言”,主要为人物对 话、外交辞令和谏说、议论之辞。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具有“其文典 而美,其语博而奥” (刘知己《史通》) 的特征。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 的历史事实与传说;
《左传》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 完整的叙事散文;
《古代文学史》(上)教学课件
《左传》中子太叔借《诗经•野有蔓 草》中“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 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 我愿兮” 表示对晋使赵孟的欢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天不兼覆,地不 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 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淫水。
中国洪水神话 以鲧禹治水最为著 名,见之于《山海 经· 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 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中华书局 2010年3月
班固《汉书· 食货志》:孟春之月,群 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 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 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 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 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 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 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③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
齐梁诗歌——陈子昂复古 六朝骈文——韩、柳复古
④文与道之间的离合
文与道合,出现过诸如杜甫、韩愈、白
居易、陆游等优秀的作家。 文与道离,出现过诸如陶渊明、李白、 苏轼、曹雪芹等优秀作家。
先秦两汉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两汉 魏晋至明中叶 第三段:魏晋——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明中叶(正德末) 明中叶至“五四”运动 第六段:明嘉靖初——鸦片战争 第七段: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部分课件稿)
先秦文学史讲稿(《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散文是文字出现之后才出现的文体。
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
《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和记事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散文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早在文字使用之前,诗歌已在原始人的口头产生、流传。
散文的产生,是文字大量问世之后的事。
关于文字产生,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
《淮南子》有“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的记载。
我国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经历了一个书写符号化、确定一定读音的过程,才形成文字。
这个过程,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漫长的时期和集体的力量。
因此,文字是上古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
我国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还不清楚,今天所能看到材料,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卜辞为书写工具所限,其内容简单,字数也不多(短的只有几字,最长的也不过一百多字)。
它只初步具有朴素的文学形式,有的只是说明和记录,而没有抒情和描写的成分,更谈不到辞藻的修饰。
尽管如此,其中还是有一些完整可读的句子。
例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 郭沫若《卜辞通纂》,363)又如:“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同上,363) 文字完整,意思明白,语法句式也初具规模。
甲骨卜辞是我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二、商周铜器铭文商周铜器铭文则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以记事为主的如《曶(hū)鼎》,以记言为主的如《毛公鼎》。
《毛公鼎》中的训诰,与《尚书》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三、《易经》《易经》包括“经”、“传”两个部分,是一本筮书。
《易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它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周文王。
现在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当时的巫觋之流,具体的姓名已不可考。
《易经》有八卦。
《左传》的艺术成就
《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作为一部编年史,其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
然而,倒叙和前叙事的使用也是他的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
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回顾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解释与事件相关的背景。
例如,《玄公三年》第一次记载了郑慕功兰之死。
然后回顾他的出生和名字;他的母亲梦想着天使和兰花。
她怀孕了,生下了穆公,所以她被命名为兰花。
《左传》中也有情节叙事和补充叙事,其性质和功能与倒叙相似。
这些叙述通常以“楚”一词开头。
预叙述是预先叙述将要发生的事情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例如,秦晋战争中的简大叔曾预言,当秦开始攻击郑时,失败的必然结果是:“我看到了老师的出现,但我没有看到它的出现。
”(熙公三十二年)秦师途经周朝都城洛阳北部门,王孙满又预言:“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僖公三十三年)《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
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成公十六年)《左传》的叙事往往注重对事件过程和因果关系的完整叙述。
左传
《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 性质作用与倒叙类似。这些 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 起。预叙即先叙出将要发生 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 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 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 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 限制。个别段落中,作者也 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 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 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等巢车 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 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 对话展示出来的。(成公十 六年)
相关成语
1、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
君三舍。”又《僖公二八年》:“子犯曰:‘……微楚之 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辟:同“避”, 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 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2、.魑魅魍魉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 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 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 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 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 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 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就 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这就大 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 传
左 丘 明
汉 语 言 文 学
一、简介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十三经之一。相传 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 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 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 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 智),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 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 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 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 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 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
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篇一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和语言风格,被誉为古代历史散文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左传》的文学成就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叙事艺术《左传》的叙事艺术堪称一绝。
首先,它采用了编年体的叙事方式,以年代为线索,将历史事件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
同时,作者又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左传》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通过详细描绘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还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最后,《左传》的叙事风格独特,既有史实的严谨,又有文学的韵味。
作者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对话以及富有诗意的场景渲染,使历史故事栩栩如生,充满了艺术魅力。
二、人物形象《左传》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命运和行为的深入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例如,《左传》中的郑庄公,既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民众抗击外敌;同时,他又重视亲情和友情,对家人和朋友关怀备至。
这种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郑庄公成为了《左传》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
除了郑庄公之外,《左传》还塑造了许多其他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忠诚勇猛的赵云、机智狡猾的管仲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左传》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
三、语言风格《左传》的语言风格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它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左传》还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这使得《左传》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学佳作。
四、总结综上所述,《左传》作为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3-3《左传》文学成就、《国语》
《左传》的文学性[晋]范宁:“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唐]韩愈:“左氏浮夸”。
叙事艺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左传》的叙事艺术:[唐]刘知几《史通•外篇•杂说上》:“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
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
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清]刘熙载《艺概》:“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例: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之亡》骊姬之难——公子逃亡——奔狄、纳季槐——处狄十二年——过卫乞于野人——及齐,取姜氏——姜氏与子犯醉遣——曹共公窥浴——及宋,宋襄公赠马——及郑,郑文公不礼——及楚,楚成享之——秦伯纳女,怀赢与焉—秦伯纳之——归国,杀怀公——寺人披请见——竖头须求见——介子推不言禄……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故事例: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左传》描写复杂的战争的特点:一是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得很清楚。
二是作者常着眼于战争胜负的政治分析,有卓越越的历史家的眼光。
三是在描写战争时时常穿插一些有兴味的细节,有时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一些生动难忘的镜头。
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於木而止。
丑父寝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左传》的人物形象描写: 个性鲜明的人物;传神的细节;人物之间的对照。
中国古代散文的主要成就优质课件
• 一、散文的发展历程
• (1)《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成,尚 书是古代文献总集,是文章的源头, 其中有些篇章富有文学色彩,如《盘 庚》记述了商王盘庚迁殷的过程。
•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带有文学色 彩的散文,历史散文如《左传》《战 国策》。诸子散文如《孟子》、《论 语》、《庄子》。
• 其一,《孟子》文章不仅清畅流利,而且气 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 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慨,充分反映了战国 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 其二是善高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 人无法躲避。
• 其三文章中常用比喻,寓言来陈说事理,辩 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 服力。
• 《老子》五千言,文约而意丰。其文谈玄论道, 意蕴深邃,具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子认 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存在 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其艺术特色主 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 (3)秦汉以后的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 文和骈文两大类。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 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世家》都是优秀的散文。骈文以骈 偶的字句为主,又叫汉赋,这类作品是大 量的,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 《七发》,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 《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 嫉邪赋》。
• 首先是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其押韵无一定格 式,多随文成韵,字数不拘,较为自由。
• 其次是寓理于形的表现手法。以人所共知的某 些具体事物为喻,如十一章以车和制陶为喻。
• 第三是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 —286),宋之蒙 (今河南商丘)人,尝为蒙漆园 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生 平不详。他家境贫寒,住陋巷, 织草鞋,但他淡泊名利。
(2)诸子散文
《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
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
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
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
如著名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
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
《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
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
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
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
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
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
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左传的文学成就
记言艺术
❖ 春秋以来,由于诸侯之间斗争尖锐,行人往 来,非常讲究辞令。大国侵略小国,固然要 奉辞伐罪,小国应付大国,更要委婉其辞。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 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 之辞等。这类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 奥”(《史通》卷十四《申左》),简洁精 练,委婉有力。
❖ A、宏大叙事与细节描写互为补充。左传叙事 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 果的全过程。其中总是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 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 不是有闻必录,平铺直叙。特别是倒叙和插 叙手法的运用,更是使左传叙事富于情节性, 戏剧性。如《郑伯克段于鄢》、《晋文公重 耳之亡》。
❖ C、因事见人,次第展现。左传把人物事迹放 在事件之中,从记事中写人物,随着不同时 间内所发生的许多不同事件,以不同方式, 分别地、陆续地揭示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运用人物的言行来刻划人物形象,往 往生动传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晋文 公重耳,先轸,姜氏、怀嬴、子玉、伯洲犁 等。
❖ D、让事实说话和适当评论相结合。一般说来, 史家记人叙事,往往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意 见,而是主要地通过具体的事实和形象的描 述,来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和思想倾向。左 传亦如此,但有时作者也巧妙地借他人之口 或用社会舆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子产曰, 叔向曰,仲尼曰等,最突出的就是“君子 曰”,这是后来太史公曰的先声。
❖ 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 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 「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弒 之,而立无知。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 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 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
2、晋景公之死
❖ 晋侯梦大厉,被髪及地,搏膺而踊,曰: 「杀余孙(因其灭赵氏族),不义。余得请 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 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 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 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先秦叙事散文左传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二、关于“微言大义”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微言大义:
《春秋》的语言言简意赅,以致 有人说它“微言大义”。
那么什么是微言大义?即在极 少的言辞中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历史上,左丘明最先对这种笔 法作了精当的概括: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 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 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三) 《左传》的内容
《左传》全书共十八万二百七十三个字,是当时规 模最大的历史著作。其体例属编年体。主要记录 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春秋时期 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活 动,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 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 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2、司马迁对《春秋》的评价。 《太史公自序》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 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 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事变 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 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而不通于《春 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 名。……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教材谈到如下问题: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 响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教材讲述的知识点两个。 散文的萌芽: 甲骨卜辞:开始具有较为完备的叙事结构 。 铜器铭文:商代铭文、周代铭文。 记言叙事文之祖: 《尚书》:一部什么书、几个部分、语言风格。 《春秋》:一部什么书、记载什么时期的历史、 特色。(本节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4
《左传》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 散文以及战争题材的小说影响深远, 《左传》中的许多故事被《史记》直 接录用,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5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9
有的侧重于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政治外 交与战争相交织;有的侧重于描写战斗的具体 过程,将细节描绘得生动逼真;有的侧重于阐 述军事理论,将规律总结得合情合理。
2020/4/26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Fra bibliotek作10
3、人物形象
《左传》描写出大批历史人物形象, 有天子诸侯、贤卿贤相、乱臣贼子、卜 祝师史、勇士猛将以及各种女性。
枝杈,并不显得累赘。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5
叙事方法众多:有顺叙,也有倒叙、 插叙、追叙、补叙;有直接记叙,也有间 接记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还 有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等。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6
《郑伯克段于鄢》采用倒叙,从40年 前娓娓道来;《公子重耳之亡》将19年的 流亡历程集中起来写;《晋楚城濮之战》 缀有补叙和追叙作补充交待。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7
2、战争描写
全书描写大小战争凡四百多次, 力避雷同。每次战争的着眼点不同, 特点也不同。对后世战争题材的师专 散文和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8
如《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晋楚 城濮之战侧重写获胜的一方,《僖公三 十二、三十三年》秦晋殽之战、《成公 二年》齐晋鞌之战则侧重写失败的一方。 常结合政治、外交、人事等,揭示战争 胜负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2
4、语言风格
简洁有力,文约义丰,生动形象,含蓄幽 默。行人辞令之美:从容委婉,含蓄幽默,温 文尔雅,柔中有刚,贵曲忌直,意味深长,在 先秦古籍中别具一格。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3
譬如《秦晋殽之战》中的蹇叔 哭师、秦穆公责蹇叔、弦高犒师、 皇武子逐客、文嬴请三帅、孟明拜 谢,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委婉, 绵里藏针,曲尽其意。
《左传》的写作动机在于叙事,人 物形象主要属于客观艺术效果。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1
描写方法
方法有直接描写,如服饰、动作、神 情和心理描写;有对比反衬,以见性格差 异、识见高低。有采用评论,或作者评论, 或借助于他人之口,或借助于“君子曰”。 评语简练,画龙点睛。
2020/4/26
《左传》的艺术成就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1
《左传》的文学特色
❖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 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规模浩大 的叙事文学巨制。在叙事艺术、战争描写、 人物刻画、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 就。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2
❖ 刘知几《史通·六家》称“其言简 而要,其事博而详”,“述者之冠冕”。 《申左》称“世称实录”。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3
1、叙事艺术
叙事简明,有条不紊,有复杂 的故事情节。精心选择组织材料, 选取重大历史事件,不弃细节描写。 其中不乏虚构和想象,具有一定的 小说因素。
2020/4/2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4
编年纪事,一事或经几年、几十年, 能够前后照应。前因后果,环环相扣, 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结果。大故事中插 入小故事小细节,显得生动。有时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