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诗歌开启性灵,给人的生存以意义,让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
诗歌与童话齐飞,灵性与语用一色
诗歌与童话齐飞,灵性与语用一色诗歌和童话是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文体,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又有着相似的气质和特质。
在文学的世界里,诗歌与童话如同两个不可分割的存在,它们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创作和阅读都需要一种灵性与语用的交融。
本文将探讨诗歌和童话这两种文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灵性与语用上的一色表现。
诗歌与童话在灵性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诗歌作为文学的精髓,其灵感往往来自于心灵的深处,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灵性追求。
诗歌常常是对生活、对爱情、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悟,它可以打动人心,触动灵魂。
而童话故事也是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文学形式,它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超越了现实,具有超脱世俗的灵性象征和启发。
诗歌和童话都是灵性的表达,它们通过文字的力量触及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唤起深藏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与童话在灵性方面有着共通的特质,它们都是一种对美、对善、对真的追求和表达。
诗歌与童话在语用上也有着相似之处。
诗歌以其精炼、凝练、富有韵律美的语言表达方式著称,它往往追求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采用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言之有物、寓意深远的表达形式,使诗歌达到了一种凌驾于常规语言之上的审美效果。
而童话故事也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创作,它采用夸张、夺目、生动的语言描绘,营造出神奇、怪诞、异彩纷呈的世界。
童话故事中的语言往往也具有象征性和挥洒自如的特点,它可以触动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唤起他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与童话在语用上都具有一种超越常规语言的魅力,它们都是一种通过语言的创造力来展现文学的魅力和深度的文本形式。
诗歌与童话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有着交融和互补的关系。
诗歌通常以其高度抽象和诗意的表达方式,表达出对人生、对自然、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领悟,它追求着对精神世界的探求和启迪。
而童话故事则以其富有寓意和象征意义的叙事形式,通过神秘、奇幻的情节和场景,深刻地揭示出美好、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验的世界。
赞美诗歌神的心意
赞美诗歌神的心意诗歌,是人类表达情感、抒发心声的美妙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而其中,赞美诗歌则是以美好的言辞赞扬、颂扬神圣之存在的艺术表达。
本文将从诗歌的魅力、神的心意以及赞美诗歌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诗歌的魅力诗歌是一种音乐性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优美的韵律和押韵,让人们享受到舒适的听觉感受。
它能够通过简洁而抒情的语言,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同时,诗歌的意象丰富多样,通过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这些特点使得诗歌在传递情感和传达思想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指神对人类的关怀和爱。
无论在哪个宗教信仰中,神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万物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神的心意体现了神对人类的关注和怜悯,并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赞美诗歌即是一种方式,人们通过诗歌来赞美神的伟大、感受神的宽容和善良。
在神的心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无尽的慈爱和保护,因此写赞美诗歌也是对神的感恩与尊崇。
三、赞美诗歌的重要性赞美诗歌在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韵律,将人们的信仰和敬意表达出来,以此来感受神的存在和力量。
赞美诗歌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诗歌的表达,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教义和神的意旨,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
此外,赞美诗歌还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发人们内心的积极向上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对人们的心灵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诗歌与心意的结合赞美诗歌是诗歌与心意的结合体,它将人们对神的心意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
在赞美诗歌中,人们用美妙的文字和旋律颂扬神的伟大、宣扬神的仁爱。
通过赞美诗歌,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神的丰盛和慈爱,从而得到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赞美诗歌也融汇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美好的文化遗产。
五、赞美诗歌的演变与传承赞美诗歌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解释人的“本真”的存在是什么,并非指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东西就会让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从而陷入苦闷。
这里的“栖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占有居处,或者是物质性获得的筑居,而是为了获得与心性相通的、使自己心灵得到安置和张扬的精神居所,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至高情怀。
“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是一种诗意,这种充满诗意的自由情怀就是人与自然的契合与融合。
2000年,我在《理想家园》一书中,明确的将“诗意的栖居”理念引入人居环境学建设,认为美好的居住就应该是“诗意的栖居”,就应该是满足物质与精神双重生活需求的美好家园,它既能为人们提供生物体所需的寄居空间,更能为人们获得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从而回归中国人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矢志不渝的梦想和情怀。
一、“诗意栖居”的文化理想中国人的本性是尚诗的,中国文化始终是充满诗意的文化。
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诗性智慧”。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汉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诗经·硕鼠》中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三岁贯女(rǔ),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作者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何为“诗意地栖居”
何为“诗意地栖居”何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意思是说:置⾝于诸神的当前之中,并且受到物之本质切近的震颤。
此在在其根基上“诗意地”存在——这同时也表⽰:此在作为被创建(被建基)的此在,绝不是劳绩,⽽是⼀种捐赠。
诗不只是此在的⼀种附带装饰,不只是⼀种短时的热情甚或⼀种激情和消遣。
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因⽽也不只是⼀种⽂化现象。
更不是⼀个“⽂化灵魂”的单纯“表达”。
我们的此在在根基上是诗意的,这话终究也不可能意味着,此在根本上仅只是⼀种⽆害的游戏。
诗的活动领域是语⾔。
因此,诗的本质必须从语⾔之本质那⾥来获得理解。
然⽽我们清晰地看到: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绝不是任意的道说。
⽽是那种⾸先让万物进⼊敞开域的道说。
我们进⽽就在⽇常语⾔中谈论和处理所有这些事物。
所以,诗从来不是把语⾔当作⼀种现存的材料来接受。
相反,是诗本⾝才使语⾔成为可能。
诗乃是⼀个历史性民族的源语⾔。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反过来从诗的本质那⾥来理解语⾔的本质。
⼈类此在的根基是作为语⾔之本真发⽣的对话。
⽽原语⾔就是作为存在之创建的诗。
可是,语⾔却是“最危险的财富”。
所以,诗是最危险的活动——同时⼜是“最清⽩⽆邪的事业”。
实际上,唯当把这两个规定合为⼀来思考之际,我们才能理解诗的全部本质。
诗⼈遭受神的闪现。
诗看起来就像⼀种游戏,实则不然。
游戏虽然把⼈们带到⼀起,但在其中每个⼈恰恰都把⾃⼰忘记了。
⽽在诗中,⼈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上。
⼈在其中达乎安宁。
当然不是达乎⽆所作为、空⽆⼼思的假宁静,⽽是达乎那种⽆限的安宁。
在这种安宁中,⼀切⼒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
诗给⼈⾮现实和梦幻的假象,似乎诗是与我们⼗分熟稔的触⼿可及的喧嚣的现实相对⽴。
实则不然,相反地诗⼈所道说说和采纳的就是现实的东西。
所以,诗的本质貌似浮动于外观的固有假象上,⽽实则凿凿可定。
其实,诗本⾝在本质上就是创建——创建意味着牢固的基础。
虽然任何创建都脱不了⼀种⾃由的赠礼,⽽且荷尔德林也听说:“让诗⼈像燕⼦⼀样⾃由”。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赵佳燕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
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
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的本质现实意义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
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
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
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
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海德格尔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的原话
海德格尔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的原话“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出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人,诗意地栖居》,这句话的原话是:“作诗是让人之栖居首次进入光亮之中,从而使栖居首次成为诗意的。
”
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探讨了人的存在和栖居的问题,他认为人类应该以诗意的方式栖居于大地上,通过艺术和诗歌来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类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强调了人类应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来理解和体验世界,从而实现真正的存在。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一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时代背景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
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
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
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
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
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
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
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
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
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
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
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
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
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
从作品中探析袁枚的“性灵”
从作品中探析袁枚的“性灵”在我看来,性灵的本意是指人的心灵,一个作家写好作品的真正关键在于,要努力抒发出自己的心灵,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作品有灵性,从而更好的走进人的心灵。
对于作家袁枚的研究,从他的作品入手,去探索他的“性灵”,我觉得可以对作家袁枚进行很好的的探析。
“性灵说”是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
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要直接抒发诗人的真实情感,是对人自然心声的流露。
袁枚是一个独来独往、思想解放的人。
他习惯于表现自己,所以他有自己的的思想。
因此,他从不为其它的思想所束缚,而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性灵说。
袁枚“性灵说”的理论核心是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出发的,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的要素。
下面就通过袁枚的作品中来探析一下袁枚的“性灵”。
(一)袁枚创作的“真情”要素首先谈谈袁枚的亲情诗。
袁枚绝对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他对祖辈、父母与兄弟姐妹有着极深的感情。
袁枚于乾隆四年考中进士,在衣锦还乡后祭奠祖母时作了一首诗,名为《陇上作》,回忆起幼年时“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祖母期盼着袁枚“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时,但终有“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的时候。
等袁枚真的高中进士,祖母已经驾鹤西归。
袁枚在中了进士后回到杭州完婚,在祖母的墓前悲泣,“返哺心虽急,含饴梦已捐。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
”由此可见,袁枚与祖母的感情极深。
再有袁枚对于生活是随性和看淡的。
从他的《随园食单》中就完全可以看出。
辞官归家后,袁枚在随园过了近50年得闲适生活。
那么袁枚在随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根据记载袁枚一生纳妾众多,有姓氏记载的就有十人,据说袁枚八十大寿时还纳了一妾。
他活到82岁,可他的妾却大多短命,所以他都是陆陆续续的纳妾,家人也先后离他而去。
也许真的是生死经历得多了,所以在天性中真的有安然生活,不怕生命终结的境界。
诗歌与童话齐飞,灵性与语用一色
诗歌与童话齐飞,灵性与语用一色诗歌和童话故事在人类文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而且还能够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和童话齐飞,灵性与语用一色,这正是它们的独特魅力所在。
诗歌是一种用语言和声音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宗旨,借助鲜明的形象和抽象的意象,通过精炼的语言构筑起艺术的境界。
而童话故事则是一种以虚构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寓意深远的传说故事,它不仅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更是传达人类智慧和灵敏的感悟。
正是因为这两种文学形式各具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它们在文学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歌与童话故事齐飞,正是因为它们都具有灵性和语用的一色。
诗歌以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为特点,它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抚慰。
而童话故事则以寓意丰富、启迪人心为特点,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灵性的感悟和语用的表达,使得诗歌和童话都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诗歌和童话故事的齐飞,不仅在文学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更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激情。
而童话故事则能够教育人们崇尚正义、追求美好的品质,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正是因为诗歌和童话故事都具有灵性和语用的一色,使得它们在社会中发挥出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和精神力量。
诗歌与童话故事的齐飞,也给了作家和艺术家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思想启示。
诗歌的创作需要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能够通过艺术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而童话故事则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能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寓意表现来创作出感动人心的文学作品。
正是因为诗歌和童话故事都具有灵性和语用的一色,使得它们能够给作家和艺术家带来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思想启示。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摘要】诗词鉴赏是一种深入文化内涵的艺术享受,通过阅读和理解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深刻意义和美好情感。
诗意栖居则是一种心灵的栖居方式,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言简意赅却又意蕴丰富,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诗意栖居的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诗歌带来的美好情感和启发。
诗歌中的隐喻与意象则是给予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通过诗词的解读和欣赏来更好地理解生活和自己。
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品味和情感体验,同时诗意地栖居也能够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并从中获取快乐与满足。
诗词与生活的联系也体现在诗意栖居的实践中,让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美与意。
【关键词】诗词鉴赏、诗意、栖居、魅力、心灵共鸣、隐喻、意象、实践、重要性、美好意义、生活联系。
1. 引言1.1 诗词鉴赏的意义诗词鉴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意和情感,还可以领略到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创造力。
通过细致入微的品味和思考,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诗词鉴赏也是一种陶冶情操、涵养心灵的精神活动。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感到压力重重,精神空虚。
而诗词鉴赏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滋养心灵,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诗词鉴赏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能够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添彩添彩。
1.2 诗意栖居的概念诗意栖居的概念是指通过诗词的审美,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生活体验融入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栖居状态。
在忙碌繁杂的现代社会中,诗意栖居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抚慰和心灵寄托。
通过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意境,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
诗歌会诗意人生感受心灵的共鸣
诗歌会诗意人生感受心灵的共鸣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凝练而精妙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会作为一个集体朗诵或分享诗歌的场所,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感受心灵共鸣的方式。
在这样的场合中,人们可以倾听他人的声音,分享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深入思考和体验生活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诗歌会如何诗意人生,感受心灵的共鸣,以及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意义。
诗歌以其抒发情感、倾诉心声的方式,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
无论是激情澎湃的诗篇,还是柔情脉脉的抒情之作,都可以引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而在诗歌会上,人们可以聆听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诗歌朗诵,感受着朗诵者真挚的情感和读者们共同的感受。
这种心灵的共鸣,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魅力。
在诗歌会上,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或是推荐自己喜爱的优秀作品。
这种分享的过程,既是对个体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审美力度的展现。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倾听和互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考,从而产生共鸣。
而这种共鸣,不仅仅是在情感上的共鸣,还包括对于生活、社会等更广泛议题的共鸣。
正是诗歌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在相互分享和交流中敞开心扉,感受到彼此的共同之处。
诗歌会不仅是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和交流,更是一种对生活、人性以及更深层次议题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常常超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
在诗歌会场上,人们可以分享并共同体验这些思考,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种共鸣不仅仅是对于个别作品的共鸣,更是对于整个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性、生活的共鸣。
通过诗歌会,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人情感的共鸣,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声音。
而在诗歌会上,我们可以透过诗歌的表达方式,找到内心深处的那份灵魂共鸣。
这种共鸣,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人生,重新与自己建立起更深刻的联系。
诗歌与人生的共鸣
诗歌与人生的共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扮演着承载情感和表达灵魂的重要角色。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韵律,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
诗歌与人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鸣,它能够唤起我们的共同情感、思考人生的意义,并给予我们力量和激励。
一、诗歌的表达力诗歌以其简洁而精炼的文字,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打动读者的心灵。
当我们读到一首真诚而动人的诗歌时,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共鸣,我们不禁被其情感所感染,从而展开自己内心的思考。
二、诗歌与情感共振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发内心共鸣。
当我们感到内心激荡时,诗歌就是我们沟通情感的桥梁。
无论是欣喜还是悲伤,诗歌都能够成为情感的载体,让我们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并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
三、诗歌与思考人生人生之旅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而诗歌能够帮助我们在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时找到一种独特的路径。
诗人们常常运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爱情、自然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察。
当我们阅读这些诗歌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思考人生的真谛。
四、诗歌与力量激励诗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激励。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读一首励志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内心的勇气和毅力。
诗歌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能够鼓舞我们战胜困难,迎接人生的挑战。
五、诗歌与文化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通过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情感和审美。
在诗歌的世界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诗歌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共鸣。
它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思考和追求,同时也给予我们力量和启迪。
无论是创作、欣赏还是传承,诗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当下快节奏和浮躁的生活中,我们更需要诗歌的滋养和陪伴,以平衡内心的需求。
让我们与诗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倾听其中的共鸣与智慧,让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诗歌如何成为心灵的慰藉
诗歌如何成为心灵的慰藉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风浪,心灵也会因此疲惫、受伤。
而在这时候,诗歌就像一位默默陪伴的老友,给予我们温暖的慰藉。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它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孤独或者痛苦时,诗歌能够为我们点亮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出黑暗。
想象一下,当你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心情低落,翻开一本诗集,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豪迈自信的诗句,是不是瞬间感觉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诗歌中的力量,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诗歌也是情感的寄托。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有时候难以用言语直接表达。
而诗歌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出口。
当我们陷入爱情的漩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能够精准地传达出那份执着与痴迷;当我们经历生离死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通过诗歌,我们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出来,获得一种宣泄和舒缓。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压力所包围,心灵变得浮躁而焦虑。
而诗歌就像是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得以休憩。
当我们沉浸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仿佛能够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享受那份宁静与平和。
诗歌用它优美的语言和舒缓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
诗歌还具有治愈的力量。
它能够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念。
比如,当我们身患疾病,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充满希望的诗句,会让我们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未来依然充满着生机。
诗歌就像一味良药,能够抚慰我们心灵的创伤,帮助我们从痛苦中慢慢恢复。
不仅如此,诗歌还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首好的诗歌,往往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心灵的栖息地诗歌的美与哲思
心灵的栖息地诗歌的美与哲思心灵的栖息地:诗歌的美与哲思诗歌,是一种寄托情感、抒发内心的艺术表达形式。
它以简洁的语言,凝练的形式,让人们凝视内心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领悟人生的哲思。
诗歌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的方式,更是心灵的栖息地,给予人们情感的抚慰以及对生命的体悟。
诗歌的美,源于它独特的语言魅力。
诗歌的语言常常以音韵、意象和表意的方式共同构建,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韵律,领悟到诗人的情感与内心感受。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思考的夜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不仅带给人们美的愉悦,更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共鸣。
诗歌所表现的美,常常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困境,给予人们灵感和想象力的滋养。
此外,诗歌也是艺术家的哲思的表达途径。
诗歌往往融合了作者的独特观点与思辨,使得读者在沉浸于诗歌的美感之余,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类的价值。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雄浑有力的文字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融为一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以直接的方式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辽阔,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照。
诗歌作为心灵的栖息地,是情感和思想的抒发场所,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载体。
一首短短的诗篇,可以记录下一个时代的风雨、一个民族的情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
杨炼的《烟雨江南》,通过短短几行文字,将江南的风景、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了南方水乡风情的代表作品,展现出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力量和魅力。
与此同时,诗歌也是人们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方式。
诗歌常常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让读者能够与之产生共鸣,同时也激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追寻的坚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渴望。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得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回响,从而引起共鸣。
总之,诗歌的美与哲思,使得它成为了心灵的栖息地。
心灵之舟诗歌引领思考与启迪
心灵之舟诗歌引领思考与启迪心灵之舟:诗歌引领思考与启迪心灵之舟,荡漾在无垠的诗海中。
诗歌,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论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现,还是以歌曲的方式展示,都能够引领我们的思考与启迪。
诗歌有着独特的媒介性,可以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色、表达内心的纷繁复杂,带给我们启迪与思考。
本文将探讨诗歌对于心灵的引领作用,并思考它为我们带来的启迪。
第一章:抒发情感的载体诗歌可以被视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最纯粹、最直接的形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情感如潮水般涌动,而诗歌恰恰是一种最佳的表达情感的媒介。
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爱,都可以借由诗歌逐一展现。
举个例子,当我们失恋时,可以借助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而当我们被某种美好的事物所感动时,诗歌可以帮助我们共鸣并将这份美好的情感传达给他人。
通过抒发情感,诗歌成为了心灵的出口,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共鸣与理解。
第二章:描绘景色的艺术诗歌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载体,它还能够通过描绘景色的方式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当我们细细品味一首描绘山川河流的诗歌时,诗中所展现的美景会通过文字的描绘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而这种通过描绘景色的方式引起的思考,也会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思考。
第三章:思考生活的哲学诗歌不仅仅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色时能够引领思考,它还附带着一种哲学性,通过文字的诗意与比喻激起我们对于生活的思索。
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善于运用隐喻与象征,通过隐藏在诗句之间的含义唤起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阅读这些富有哲学性的诗歌时,我们会被引导着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存在。
诗歌中的哲理往往隐藏着一种启迪,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深入思考生活本质的机会。
结语通过诗歌的引领,我们可以抒发情感,展现景色,思考生活。
诗歌的美妙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引领思考与启迪的工具。
当我们在诗歌的世界驻足之际,我们的心灵之舟便得以在这个无垠的诗海中展开航行,带领我们翱翔于文学的海洋。
诗歌是赋予生活与生命以价值和意义的语言形式
雷武铃:就个人诗歌写作所受的影响来说, 它包括吸引、困惑、迷失、辨别、确认、验证;它有 显有隐,有正有反,有被动有主动,有暂时的有持 久的。它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懵懂初醒,被动地 接受时代和环境影响,到自我意识逐渐明确,开 始自觉地去探索学习,不断反思,选取亲近的诗 人作家深入阅读,意识到自己最关切最重要的问 题,确立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然后,随着年龄和 阅历的增长,不断面对新的困惑,寻求新的解决 之道。这些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学习期和 成熟期。学习期被众多的诗人作家吸引过,主要 是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现代派诗人作 家,那种新奇的一时风尚性的人物,都会趋之若 鹜地去读。一种求新思想,因为此前实在太封闭 了。这种求新学习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到阿什 贝利为止。
117
崖丽娟
现居上海。诗人,兼诗歌批评,《世纪》杂志副主编。出版诗集 《未竟之旅》《无尽之河》《会思考的鱼》。《会思考的鱼》荣获上海市 作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奖。
雷武铃
1968 年生于湖南。诗人、译者、诗歌评论家,河北大学文学院 教授。出版诗集《赞颂》,译著《区线与环线》(希尼诗集)、《踏脚石: 希尼访谈录》、《雨中鹰》(休斯诗集)、《日复一日》(洛威尔诗集)。 主编同人诗刊《相遇》。
机制。传统如果是有意义有活力的话,它 就不仅是过去的,而仍然是在生成的,有待于我 们自己一次次去认识和实践。我们现实的创新才 能真正激活传统。没有一种有意义有活力的传统
120
内部是单一静止的。并没有一种单一固定的中国 古代诗歌传统,也没有一种单一固定的西方诗歌 传统。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这个大框内,装满了各 种互相冲突的具体的小传统。这种内部的冲突, 意味着这不是一个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具备各种 发展可能性的系统。是李白的传统还是杜甫的传 统,是唐诗还是宋诗传统,是韩孟诗派还是元白 诗传统,是陶谢王孟传统还是江西派传统……它 们常处于水火不相容的斗争中(杜牧的密友李戡 甚至想把元白抓起来绳之以法,因为他们的诗 “纤艳不逞”)。这是一个容纳着各种矛盾和千差 万别的方向的传统,这种矛盾性、相容性保证了 其活力和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同样,西方诗歌传 统的大框内也是个大杂烩,古希腊罗马诗歌、古 典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也是 相互斗争的,美国现代诗歌、法国现代诗歌和俄 国诗歌传统也差异极大。中西诗歌本质上并非像 身份上一样完全异己,它们相互学习也并非完全 异化。
语文新诗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技巧
语文新诗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技巧在语文学习的广袤天地中,新诗创作无疑是一片充满魅力与挑战的领域。
对于许多热爱文学、渴望表达内心世界的人来说,掌握新诗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技巧,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诗创作的灵感来源。
生活,无疑是最丰富、最鲜活的灵感宝库。
我们日常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乐的聚会、孤独的沉思,还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场激烈的争吵,都可能成为新诗创作的灵感触发点。
比如,走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绽放的花朵和飞舞的蝴蝶,可能会引发对生命美好的赞叹;在繁忙的街头,目睹匆匆的行人与拥挤的车辆,也许会激起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感慨。
这些真实而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经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捕捉,都能成为诗歌创作的源泉。
大自然也是诗人灵感的重要来源。
山川湖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那浩瀚的宇宙可能会让我们思考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当我们聆听雨声时,那滴答的节奏也许会勾起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诗人往往能从大自然的变化中领悟到生命的轮回、时间的流逝,从而创作出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篇。
阅读也是激发灵感的有效途径。
沉浸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作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发。
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优秀诗作,都能为我们的创作打开新的视野。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多样的表现手法、丰富的意象运用,进而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除了灵感来源,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对于写出优秀的新诗也至关重要。
语言的运用是新诗创作的基础。
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够让诗歌更具感染力。
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用精准的词汇来传达情感和意象。
同时,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拟人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意象的选择和构建是新诗的灵魂所在。
一个独特而恰当的意象能够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联想和共鸣。
感受诗歌的力量找到内心的寄托
感受诗歌的力量找到内心的寄托感受诗歌的力量:找到内心的寄托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抒发情感、传达思想和表达观点,让人们得以找到内心的寄托。
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能够通过诗歌的力量找到情感和灵魂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诗歌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寻找并表达内心的感受。
一、诗歌的魅力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诗歌能够用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凝结成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内心。
其次,诗歌常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象征等,使诗歌的意境更为丰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此外,诗歌的押韵、节奏和韵律等音乐性的元素,也为诗歌增添了魅力,使其更加动人。
二、诗歌的寄托功能1. 探索内心世界诗歌给予了人们一个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感受和思想的空间。
当我们面对困惑、痛苦或欢乐时,可以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这些情绪。
通过写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其转化为具象的文字。
这种表达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够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寄托。
2. 借诗歌寻求慰藉有时候,当我们陷入迷茫、困境或失落时,诗歌可以成为我们的心灵慰藉。
无论是自己创作还是阅读他人的诗歌,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经历,从而在共鸣中找到内心的寄托。
诗歌中所传递的信念和力量,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并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3. 诗歌的社交功能诗歌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寄托,还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通过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情感的共鸣和联系。
诗歌创作的过程和演绎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诗歌,我们能够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情感,搭建心灵的桥梁,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联系。
三、诗歌的实际应用除了在个人情感的寄托上,诗歌还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首先,诗歌可以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应用于文学创作中。
诗歌的独特形式和表达方式,使其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珍贵艺术资源,丰富了文学的形式和内涵。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诗词鉴赏是一门审美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诗词的欣赏、解读与品味,使人们得以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思和情感内涵。
在诗词的世界里,有许多具有诗意的景物和意象,它们就像一座座精神的栖居,让人们沉浸忘却尘世纷扰,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诗意的栖居可以是指具有美感的自然景物。
中国自古就有以山水为志的传统,山水即所谓“游人可依其中”,它传递出的意境和情感,让人心旷神怡。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里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把湖水和细雨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凄美之感。
而“天上人间”又把人的心灵与天地相通,给人以无限憧憬之感。
这样的自然景观,在诗人笔下成为了一处能够追寻心灵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也可以是指人文的栖居。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书房为自己精神的栖息之地。
书房里的摆设与陈设都反映出诗人的情怀和境界。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离京万里兮归来,才子佳人百探求。
所见长安无限花,恨不随车白日游。
”这里的“茅屋”象征着诗人身世的潦倒,但在茅屋里,诗人仍能写诗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他幻想着“白日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这样的人文背景,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执着追求的力量。
诗意的栖居还可以是指情感的栖居。
诗词的创作源于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感悟生活、解脱心灵的方式。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的“离离原上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而“一岁一枯荣”则把季节变迁与人生起伏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情感诉求,使人们在诗词的世界里找到情感的安放与发泄,体验到情感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探索与鉴赏,我深刻领悟到在诗词鉴赏中,诗意的栖居是引发诗歌情感的源泉,是追求心灵宁静与升华的精神归宿。
它可以是自然景物中的一方净土,可以是人文背景中的精神家园,也可以是人情世态中的慰藉与发泄。
在诗意的栖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追求美与真理的独特感悟,使我更加热爱并深入掌握诗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样,因为门依然遵循着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纯真毕竟也是美。
严肃的心灵生自逝去之物的内部。
影像如此单纯、神圣,以至于
我们事实上时常畏惧于将之描绘。
上苍,始终至善至美,
拥有富足、德行与愉悦。
人或可仿效。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④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袁宏道就说:“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序小修诗》)袁枚亦赞扬《诗经》“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虽李、杜复生,必为低首者”(《随园诗话》)。他们对戏曲、小说也都很重视。他们认为不论是官僚大夫还是士女百姓,只要能咏得真性情便是好作品。
③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公安派强调诗歌的“真”、“趣”、“淡”,认为这是“真性灵”的体现。他们提倡质朴,反对铅华:“夫质犹面也,以为不华而饰之朱粉,妍者必减,□者必增也。”(袁宏道《行素园存稿引》)主张文学语言要接近口语:“信心而言,寄口于腕。”(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袁宗道《论文》)但是,公安派又有流于浮浅之病。袁枚则和公安派有所不同,他主张由藻饰而达到自然之美:“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随园诗话》)强调由功力、磨炼而达到平淡、自然:“明珠非白,精金非黄,美人当前,烂如朝阳。虽抱仙骨,亦由严妆,匪沐何洁,非熏何香。西施蓬发,终竟不臧。若非华羽,曷别凤皇。”(《续诗品·振采》)认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澹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澹”;并引叶书山的话说:“然人工未极,则天籁亦无因而至。”(《随园诗话》)袁枚“性灵说”与公安三袁性灵说也有差异。袁枚之“性”如果说即是“情”,那么“灵”则近于才,如“用笔构思,全凭天分”,“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同前)等,“木”即缺乏才灵的表现。
为什么说诗歌开启性灵,给人的生存以意义,让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
要目:清袁枚论诗时提倡“性灵说”,意即自由抒写,不拘格套,要求真实反应性情,主张个性解放。这与公安派的主张相似。还主张反道学、反传统、反复古,反对雷同因袭,强调诗歌的独创性体现个性。因此其诗歌创作大都直抒胸臆,语言通俗,与白居易有些接近,具有洒脱、通俗的特色。
②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明代前、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给文艺创作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使诗文普遍陷入了模拟蹈袭的死胡同。李贽在《童心说》中就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的问题,认为只要写出了“童心”即是好作品,这是对复古主义文艺思想的有力的抨击。公安派正是进一步发挥了李贽这个思想,提出了一个“变”字,指出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具有独创性,才是好作品。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所提出的“穷新极变”的原则和前、后七子的蹈袭拟古,从创作原则说,是根本不同的。而公安派“变”的思想正是建立在性灵说的理论基础上的。因为诗文都是性灵的表现,而性灵是人所自有,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都不一样,所以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不能以时代论优劣,而应以能否写出真性灵为依据。正如王夫之所说:“盖心灵人所自有,而不相贷,无从开方便法门,任陋人支借也。”(《□斋诗话》)袁枚所处的时代,复古主义已不象明代那么猖獗,但其余绪为沈德潜格调说所继承。因此,袁枚从性灵说出发对沈德潜的格调说作了尖锐的批判。他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中明确指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因为“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他并且认为:“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随园诗话》)他不是一概否定格律,而是主张以性情为主的自然的、活的格律,而不是束缚人性情的死格律。袁枚比公安派可贵的地方是不绝对化,他认为古人创作也要学习,但是不能泥古,要以自己性灵为基本出发点:“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同前)他是主张“多师”的:“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随园诗话》)他还坚决反对以唐诗或是宋诗来衡量诗歌优劣的流行观点,说:“诗无所谓唐宋也。唐宋者一代之国号耳,与诗无与也。诗者,各人之性情耳,与唐宋无与也。若拘拘焉持唐宋以相敌,是己之胸中,有已亡之国号,而无自得之性情,于诗之本旨已失矣。(《答施兰坨论诗书》)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性灵说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首先,性灵说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它把心或心灵看作是文学的源泉。袁中道说,由于袁宏道的文学思想影响,“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这和李贽在《童心说》中把“童心”看作是文学的源泉是一致的。袁枚虽然也讲到学识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还是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随园诗话》),并未能突破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其次,性灵说突出文学是感情的表现,反对受儒家礼义的束缚,这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凡是真实地表达了感情的便是好作品,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不对感情加以进步的政治道德规范,结果是对色情宫体之作亦加以肯定。如袁枚就说“艳诗宫体,自是诗家一格”(《再与沈大宗伯书》)。明代中叶以后,文学中色情、低级内容大量出现,与性灵说这种文学思潮的流弊是有一定关系的。性灵说的上述缺点对后世曾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二、三十年代有些作家就曾推崇性灵说,的“掉书袋”风气的。钟嵘在《诗品序》中就批评过这种“虽谢天才,且表学问”的倾向。袁枚在对翁方纲以“掉书袋”为特征的肌理说的批评中,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诗以抒发性灵为主,不是“为考据之学”,如果“误把抄书当作诗”,则又何必写诗?这并不是说诗中不能用典,只是不应“将诗当考据作”,如对李商隐的诗,他就认为虽“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随园诗话》)。
细述: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序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宏道曾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陶孝若枕中呓引》),“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序小修诗》)。袁枚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说:“诗者,人之性情也。”“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又说“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随园诗话》)。“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随园尺牍·答何水部》)。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答施兰□论诗书》)。
性灵说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作为明清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主张,它主要是当时具体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文艺思想斗争的产物。因此它和历史上这些有关论述,又有很大不同。明清时期诗歌理论批评中的性灵说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封建专制制度走向崩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学术思想界展开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和斗争。李贽在著名的《童心说》一文中指出,儒家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假”,而他提倡的是“真”,以真人真言真事真文反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他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认为凡天下之至文,莫不是“童心”的体现。文学要写“童心”,实质就是要表现“真情”,反对描写受儒家礼义束缚的“伪情”。这就为性灵说的提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李贽最相知的焦□,在他的童心说的影响下,曾明确指出:“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雅娱阁集序》)主张诗歌创作应当“沛然自胸中流出”(《笔乘》),“发乎自然”,“自道所欲言”(《竹浪斋诗集序》,如果“感不至”、“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雅娱阁集序》)。对李贽十分崇敬的戏剧家汤显祖,在文学思想上和李贽也是一致的。汤显祖突出地强调“情”,反对“理”,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其矛头直指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汤显祖所说的“情”,实际上也就是“性灵”,如他在《新元长嘘云轩文字序》中就称赞文章“独有灵性者,自为龙耳”。作为李贽和焦□弟子的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所提倡的性灵说正是由此而来的。袁枚强调性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反理学传统,他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中,反对以温柔敦厚论诗,认为“温柔敦厚,诗教也”是“孔子之言,戴经不足据也”。在《再答李少鹤书》一文中,他又明确地说:“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他认为写诗而讲温柔敦厚,必然要妨害真实性灵的表达。从主张性灵出发,他还大胆地肯定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诗,一反道学家的“淫奔”之说,认为“阴阳夫妇,艳诗之祖也”(《再与沈大宗伯书》)。这对封建礼教、特别是程朱理学具有明显的叛逆意义。性灵说要求诗歌能自由地表现诗人的个性,真实地体现自己的欲望感情。这是受明代中叶以后,由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而产生的初期的个性解放要求影响的结果,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性灵的本意是指人的心灵。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人之所以是“有心之器”,而不同于自然界的“无识之物”,即在于人是“性灵所钟”,有人的灵性。《《文心雕龙》·序志》中所说“岁月飘忽,性灵不居”,亦是指人的心灵。《原道》篇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就是说文章乃是人的心灵的外在物质表现。其后钟嵘在《诗品》中突出诗歌“吟咏情性”的特点,强调“直寻”,抒写诗人“即目”、“所见”,使之具有“自然英旨”之“真美”,以及赞扬阮籍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等,和后来性灵说的主张是接近的。所以袁枚说:“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仿元遗山论诗》)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中所说“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亦是此意。唐代皎然、司空图一派的诗歌理论,也很重视诗歌表现感情的特点。皎然说:“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又说:“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诗式》)李商隐也曾说:“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献相国京兆公启》)这些都被袁枚所汲取。他在《续诗品》中所说“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文字”,即由此而来。而《续诗品》的写作,也是出于他“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的缘故。宋代杨万里反对江西诗派模拟剽袭、“掉书袋”的恶习,主张“风趣专写性灵”,也对性灵说产生了很大影响。袁枚对杨万里也是相当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