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一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

时代背景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尽管后来,他因为纳粹无端残杀犹太人而与纳粹决裂,但终究留下了不好的名誉痕迹。所以,真正的学者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活动,因为在政治圈中很容易被污染,海德格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然而,生命上的这一个阴影,并不影响他思想上的深度。在那个年代,他期盼通过教育来改善世界。后来发现:在思考"存在"时,面对变化的世界,自己究竟能掌握多少?即使让自己得君行道,又能拯救苍生到什么程度呢?这是很大的问题。海德格尔怎么会去思考这些问

题呢?他年轻时攻读神学,深入了解西方的传统,后来背离了这个宗教传统,因为他认为从事哲学思考,必须寻求独创的见解。他的希望是能在这个时代找到理解"存在"的新方法。

作为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当然希望能探讨"存在" (Being)。但是对"存在"的探讨,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出现问题了。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的原则,是"把存在者当存在者看" (being as be-ing) 。"存在者"或"存在物"用小写英文beings来表示,如桌子、椅子、葡萄、香蕉等,都是一个being;而大写的Being,亦即"存在",就是使各个"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力量和基础。因此,Being不能当作对象,因为"存在"是一个整体,是万事万物的最后根基,人根本就看不到它。人所能见到的都是beings,也就是各种具体的东西。那么,人怎么了解"存在本身"呢?(以下以"存在本身"代表Being,"存在物"代表beings)"存在本身"不能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因为它包含一切,是绝对之物,人只能从它所表现出来的部分,像从个别的"存在物"中去寻找。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亚氏从自然界中各种变化事物着手,想要找到它们背后那个最后的力量。可是,他在出发点上就陷入一种错误:即借着思想的作用,经过抽象而产生概念。把许多"存在物"变成抽象概念之后,"存在本身"则变成了Beingness,亦即"存在者性";用抽象的"存在者性"代表了"存在本身"。

我们知道,内涵越具体的,外延的涵盖性就越窄;但内涵越抽象的,其涵盖面就越广。"存在"的外延是最广的,但是它却绝不是最抽象的。原本要找寻的是存在动力真正的根源,结果却因通过思想的抽象作用,使这个根源变成抽象的东西一一"存在者性"。如此一来,"存在"就与生命脱节了。生命本身不断在变化发展,"存在"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如此一来,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都走错了路。也正因此,人类社会才会陷入各种困境。

海德格尔的哲学探讨并不只限于形而上学。他是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希望借此修正人类社会的秩序。人类社会为什么没有秩序?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世界中。譬如,我们的理想不一样,所以发生了战争。各种冲突的发生,往往只是观念的不同。在实际的具体生命中,或许还没有如此严重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人都实际地在生活。如果不能导正这种思考模式,就坠"遗忘存在",然后以虚幻为实在,产生颠倒错乱的社会秩序。

思想背景

那么,海德格尔的思想有何背景?首先,他在方法学上受到"现象学" (Phenomenology)的影响。"现象学"是一种方法,与近代哲学之父筒卡尔(R. Descartes,1596-1650)的方法不同。笛卡尔的方法是"怀疑法",亦即以"怀疑"为方法:通过怀疑一切,而找到一切的基本根据,然后肯定"我思,故我在"。而胡塞尔(E. Husserl,1859一1938)的现象学是说,当你要掌握一样东西时,你仅能对它加以描述。这其中的学理相当复杂,我们暂不多讨论,不如以实际的例子来看。现在请你描写一个人,从外在着手,叙说他的身高、体重,穿什么样的衣服,但体重会增减,身高也会稍稍变动,穿的衣服也随时叮换……这是尝试去描写一个人具有哪些特质,然后发现很多描述是可以去掉的,可以"存而不论"的。但是,终究你会发现有某些

特质,譬如,个性正直、说话算话、非常热忱这三点,是不能错过的,因为去掉这三点之后,他就不是他了!所以,在掌握一样东西的本质时,先要加以描写,这需要靠"自由想象",把这个东西所有的情况都想象出来,然后再一样样去掉,同时问"去掉这个,它还是它吗?"到最后你会发现有某些描述无法去掉,因为去掉之后,它就不是它了。譬如,前面所描述的三点如果去掉,那个人就不是他了。而这些去不掉的性质,就是这个人的"本质"。这一点可以应用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上。譬如,你可以自问:这是我所要的吗?如果少了这个,我还是我吗?如果少了这个,我还是我,那么就可以不要它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实在很少。

但是如何找到临界点,以确定一样东西是这样东西呢?现象学中谈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你往远处看,地平线上有个尖尖的东西,那是犀牛角,还是教堂的塔尖?为了找到答案,就得去"接近"它,到了某个距离时,你突然发现"啊!那是教堂的塔尖!"这一声"啊"就是临界点。我们对很多事情、人物也是一样,开始时模糊、朦胧,

然后慢慢接近、慢慢了解、慢慢沟通,等到了那一步就会说"好了!他就是这样的人。"如此发现这个人的真相了。所以,现象学的方法,是要人排除不必要的外缘条件,以便进入人、事、物的核心部分。

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当代哲学影响很大,因为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较贴切地掌握到我们描述对象的本身,而不至于浪费许多力气。

海德格尔被称为"存在主义者",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但海德格尔不认向"存在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被他的后学萨特先采用,海德格尔为凸显自己与他不同,所以他不喜欢这个词。但是他重视"存在",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的"存在",不仅限于人的存在。如果仅限于人的存在,就只在Human World里面。加缪、萨特非常关心人的存在,认为人的存在很特别,但海德格尔不只如此。因为那样的话,顶多只是个"人文主义者" (Humanist)。事实上,我们都是人文主义者,因为我们都关怀人、肯定人的尊严、尊重生命,可是对于人的未来归宿却根本无法交代!除非你关怀"存在"、"终极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开放的人文主义,而前者只是封闭的人文主义。

所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有一特色,他重视的焦点不在人,而是在"人与存在的关系"。这个思想是清晰而尖锐的,容易使人启发灵感,因为我所关心的不只是人,还有"人与存在的关系"。但什么是"存在"7简单说来,就是人的生命根源。我活在世界上,只是如此这般在生活吗?不是的。如果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生命结束之后就没有我了,在我出生之前也没有我,那么我现在的生活,不就只是一出戏剧、一个玩偶而已,一旦过去就没有了吗?

因此,我现在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找到我的根源,而我的根源就是"存在本身",与这个根源建立关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以哲学语言表达出来,这等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探讨身心安顿之类的题材。当一个人不断去开拓生命时,他是否可以离开"存在本身"呢?不行!所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气魄与境界,较之加缪、萨特来说,就显得特别开阔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