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导语】舒婷,⼥,1952年出⽣于福建⽯码镇,中国当代⼥诗⼈,朦胧诗派的代表⼈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随⽗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舒婷《致橡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诗歌赏析: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致橡树》,是她的⼀⾸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别具⼀格地选择了“⽊棉”与“橡树”两个中⼼意象,将细腻委婉⽽⼜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且是⾼尚的,伟⼤的。
它象⼀⽀古⽼⽽⼜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们的⼼弦。
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个具体的对象,⽽是诗⼈理想中的情⼈象征。
因此,这⾸诗⼀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的热烈爱情,⽽是要表达⼀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托物⾔志的意味。
⾸先,橡树是⾼⼤威仪的,有魅⼒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枝”和“绿阴”就是⼀种意指,此处采⽤了衬托的⼿法。
《致橡树》原文解析
《致橡树》原文解析《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诗作,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致橡树》原文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解析: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
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
致橡树全诗是什么
致橡树全诗是什么
1、《致橡树》是诗人舒婷于1977年3月创作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
2、《致橡树》原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导语】舒婷,⼥,1952年出⽣于福建⽯码镇,中国当代⼥诗⼈,朦胧诗派的代表⼈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随⽗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舒婷《致橡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诗歌赏析: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致橡树》,是她的⼀⾸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别具⼀格地选择了“⽊棉”与“橡树”两个中⼼意象,将细腻委婉⽽⼜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且是⾼尚的,伟⼤的。
它象⼀⽀古⽼⽽⼜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们的⼼弦。
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个具体的对象,⽽是诗⼈理想中的情⼈象征。
因此,这⾸诗⼀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的热烈爱情,⽽是要表达⼀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托物⾔志的意味。
⾸先,橡树是⾼⼤威仪的,有魅⼒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枝”和“绿阴”就是⼀种意指,此处采⽤了衬托的⼿法。
《致橡树》及解释(含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3评价舒婷宣扬的且被人接受的对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也的确激励过整整一代人。
但是舒婷的价值恐怕不仅在于适时发表了一篇战斗散文。
其深刻意义被前者所深深遮蔽。
今天,剔除岁月的尘埃,重新审视解读《致橡树》,我们不能不说舒婷的价值更在于对旧伦理、旧观念、旧道德以及这种既定传统在那个特定的荒唐时代的新的表现方式的深刻洞察和表现在这种深刻洞察中的一往无前的否定勇气。
4赏析一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导语】舒婷,⼥,1952年出⽣于福建⽯码镇,中国当代⼥诗⼈,朦胧诗派的代表⼈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随⽗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下⾯是为⼤家带来的舒婷《致橡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诗歌赏析: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致橡树》,是她的⼀⾸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别具⼀格地选择了“⽊棉”与“橡树”两个中⼼意象,将细腻委婉⽽⼜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且是⾼尚的,伟⼤的。
它象⼀⽀古⽼⽽⼜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们的⼼弦。
诗⼈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个具体的对象,⽽是诗⼈理想中的情⼈象征。
因此,这⾸诗⼀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的热烈爱情,⽽是要表达⼀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托物⾔志的意味。
⾸先,橡树是⾼⼤威仪的,有魅⼒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枝”和“绿阴”就是⼀种意指,此处采⽤了衬托的⼿法。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
舒婷《致橡树》原⽂
《致橡树》是中国诗⼈舒婷1977年创作的⼀⾸当代诗歌。
下⾯是舒婷《致橡树》原⽂,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doc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诗歌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赏析篇一《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舒婷诗歌《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诗歌《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致橡树·舒婷》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这是一首爱情诗。
在这首《致橡树》中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作为爱的另一方是橡树的形象。
诗人以“致橡树”作为诗的题目,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
这种倾诉,不仅表白对爱的诚挚、坚贞和炽热追求,更主要在于表现对爱的理解和信念。
这样,这首沉浸着浓烈感情色彩的爱情诗,便具有清醒的理性倾向。
这是观察舒婷诗歌创作的常见方式。
她在单纯的爱情表象下,总有着比爱情本身更丰富的社会内涵。
传统的爱情观,总是要受到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和伦理观念的干扰和制约。
因此,爱的结合,往往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
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变成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从而失去爱的本质。
诗人在这首诗里,所摒弃的便是这种陈腐的观念。
她否定了那种依附性的爱情观:如凌霄花之于高枝,痴情鸟之于绿荫;也否定了那种奉献性的爱情观:如源泉送出慰藉,险峰衬托威仪。
这两种爱情观都以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这些爱情观都反映出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我们民族心理中的历史积淀。
她所追求的爱,是双方的彼此平等:“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舒婷《致橡树》诗歌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简介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橡树根本是北方的,木棉根本是南方的,这两棵树永远不可能在一块,以下是我们收拾的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欢迎大伙阅读。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着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生活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让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使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着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空间,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诗歌原文】我假如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假如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部分都还不够!我需要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块。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大家都互相致意,但无人听懂大家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大家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大家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离别,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只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地方,足下的土地。
【诗歌赏析】《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舒婷最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原诗及赏析
舒婷最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原诗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诗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像⼑、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坚贞就在这⾥: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
【作者简介】舒婷,别名龚佩瑜,福建泉州⼈。
中学毕业后,到上杭县农村劳动。
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1972年调到厦门进⼊⼯⼚、做过泥⽔⼯、浆沙场、挡车⼯、统计员、焊锡⼯等。
1979年发表处⼥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引起注⽬,获1970—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优秀新诗奖。
1980年调到福建省⽂联从事专业创作。
【经典赏析】朦胧诗产⽣于七⼗年代末、⼋⼗年代初,⼀改新诗''明⽩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
它强调诗⼈的⾃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喻、错觉、幻觉等⼿法,变诗的单⼀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诗蒙上了⼀层朦胧的⾊彩,给⼈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诗⼈有北岛、舒婷、顾城等。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运⽤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爱情诗⽐它更优秀。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九七七年三⽉,是⽂⾰后最早的爱情诗。
语⾔和意象鲜活感⼈,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纯⾄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曾令⽆数的年轻⼈向往和憧憬。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彩;语⾔精美,具有鲜明的个⼈风格。
致橡树 原文
致橡树原文1. 引言《致橡树》是现代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经典诗歌。
该诗以一种深情款款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本文将为您呈现《致橡树》的完整原文,希望您能深感其深情感人之处。
2. 《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危险的旅程;甚至日光。
倒逆行的时针,永不得已,我要把爱恨执着一并——爱你像百草园中的花朵,共风雨共雾露。
3. 解读与赏析《致橡树》以诗人舒婷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坚贞不渝的爱情态度。
诗人将自己的爱情比喻为百草园中的花朵,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
首先,诗人通过对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
诗中提到,她不会像凌霄花一样借助橡树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这里凌霄花象征着那些以对方的地位和资源为傲,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特质和能力的人。
相反,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因为爱情而迷失自我,也不会像鸟儿唱出重复的单调歌曲,暗示着她不会因为情感而沉迷于情绪之中。
其次,诗人通过对泉源和险峰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付出。
泉源象征着给予他人清凉和慰藉的力量,而险峰则象征着给对方带来危险和冒险的旅程。
诗人表示,她的爱情不仅会给对方带来安慰和喜悦,还会愿意与对方一同承担风雨和困难。
最后,诗人以日光的形象作结,倒逆行的时针象征着逆境和困难。
诗人宣称她愿意与对方一同面对逆境,将爱情和执着相结合,以对抗生活中的艰辛和挑战。
4. 结语《致橡树》以深情表达了舒婷对爱情的执着和珍视。
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凌霄花、鸟儿、泉源和险峰的比喻,诗人给人们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爱情观。
诗中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坚贞和不离不弃的承诺,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致橡树》这首诗歌的美妙之处。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橡树根本是北方的,木棉根本是南方的,这两棵树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诗歌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歌赏析】《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下面是舒婷《致橡树》原文,欢迎阅读!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文本
整体感知 1、第一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 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橡树和木棉树有何含义?这首 诗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正确的爱情观
心心相印 平等独立 祸福与共 互勉共进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1969年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 1969年 年生。 •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 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 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 •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 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 •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 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 文革后, 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 •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祖国啊! 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 我亲爱的祖国》 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 年全国优秀诗歌奖。 •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致橡树》 •《心烟》。 心烟》
致 橡 树
舒婷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培养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 80年代初 年代初, 产生于70年代末、 80年代初,代表诗人是一群在十年动乱 70年代末 中成长起来的青年, 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 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 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 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 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 思索和批判。多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 思索和批判。多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 用隐喻、暗示、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和顾城。 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和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