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潜在应用
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其发病主要与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2],通常以粉刺、脓疱、炎症性丘疹较为常见,较重则会出现结节、囊肿。
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会有或轻或重的痤疮病症,而更有3%—7%的患者会遗留瘢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痤疮的治疗1.局部治疗1.1维甲酸类药物是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的首选药物[3]。
维甲酸类药物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减轻毛囊上皮细胞角化过度,加速粉刺排出[4]。
此外,这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4]。
它们对治疗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有效[3]。
不良反应是使用后不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干燥、剥落、红斑、角质层变薄和烧灼感[5]。
症状不严重者,可以逐渐建立耐受,少数不能耐受患者应采取其他治疗方案[2]。
1.2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高效的局部抗菌剂[5]。
它可以抑制皮脂、甘油三酯的脂解,减少痤疮皮损的炎症[7]。
此外,过氧化苯甲酰可适度溶解粉刺[6]。
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单一疗法使用,但更常见的是与局部维甲酸或抗生素疗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7],且其不良反应一般都较轻。
1.3外用抗生素治疗痤疮。
局部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炎特性,并且根据配方的不同,可以杀菌或抑菌[8]。
外用抗生素全身毒性小、安全性好,但局部抗生素不应作为单一疗法使用,因为它有产生细菌耐药性的风险[3]。
1.系统治疗2.1口服抗生素是治疗炎症类型较多痤疮的重要方法[9]。
尤其对于背部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因为对于难以触及的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局部治疗是很困难的[9]。
此外,口服抗生素具有固有的抗炎特性,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改变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作用[10]。
一般来说,口服抗生素应限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长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2.2对于月经初潮后痤疮患者,激素治疗是一种选择[11]。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多发于青 春期 男 女 的颜 面部 , 是 皮肤 科 的常 见病 。 患 者 常 因 痤 疮 皮 损 造 成容 颜 受 损 , 心 理 上 受 到 一定 的 影 响 。 传 统 的药 物 治 疗 易 反 复 , 患 者 常 因疗 程 长 、 疗 效 欠 佳 而 丧 失 治 疗 信 心 近 年 来 , 引 用 果 酸 联 合 药 物 治 疗 已成 为 痤 疮 治 疗 的 新 趋 势 。在 治 疗 中 , 除 了用药指导 外 , 从 饮食及 生活 习惯 、 心 理疏导 、 日常 防 护 等 方 面 进 行 系 统 化 整 体 护 理 更 有 助 于 提 高 治 疗 效果 和 患者 的满 意 度 。果 酸 是 来 源 于 各 种 水 果 的 一 类 自 然 界存 在 的无 毒 的小 分 子 有 机 酸 , 渗 透性 好 、 安 全 性 及 有 效 性 高 。它 通 过 降低 角 质 形 成 细 胞 的 粘 连 性 去 除 角 质 , 促 进 表 皮 细 胞 新 陈代 谢 : 纠 正 皮 脂腺 、 毛囊异常角化 , 促 进皮脂排 泄 , 避 免毛囊产生炎症 ; 小 分 子 的 果酸 进 入 毛 囊 后 促 进 粘 多糖 、 胶 原
进行合理正确 的饮食指导尤为重要 。饮食 宜清淡 , 忌 油腻 、 辛 辣刺激性食物 , 避免 喝浓茶 、 咖啡等 , 多食新鲜 的水果 蔬菜 、 鱼 类、 豆类 , 保证 营养 的均衡供给 。
③ 心理护理及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宣教 : 发生于颜面部的痤疮 , 严 重 地 影
响了患者 的面部美 观。尤其是青春期 的痤疮患者对个人形 象
防晒 。
对照组给予一般性的用 药指 导及饮食调理建 议 , 忌麻 辣 、 油腻食物 , 多食 水果蔬菜 , 注意休 息。
痤疮治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_吴琦
痤疮治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_吴琦258第14卷第8期 2012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 ol. 14 No. 8 Aug .,2012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可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以颜面及胸背部为主。
一般的寻常性痤疮通过合理的治疗大多可以得到缓解,但临床仍常会遇到一些对常规药物治疗抵抗的座疮,称为难治性痤疮[1-2]。
痤疮目前在国内有较高的发病率,而现代人们对外貌又极为重视,所以座疮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就痤疮的主要治疗药物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如下。
1 痤疮的发病机理和分型痤疮发生于毛囊皮脂腺。
进入青春期(13~15岁)之后,由于雄性激素水平的提高,易患痤疮。
中医学认为痤疮的病因是腠理不密,外邪上蒸,肺气不清,外受风热,膏粱厚味,胃热上蒸,脾湿化热,湿热夹炎,月经不调,瘀滞化热所致。
痤疮一般分为3类:(1)非炎症型,即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2)炎症型,即丘疹型痤疮或脓疱型痤疮;(3)混合型,即由粉刺和痤疮组成,也是最常见的类型。
2 中医治疗2.1 内治目前中医[3]辨证分型治疗痤疮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热、肺热和血热,而提出了从心、肝、肾、脾论治及湿热、痰凝、气滞、血瘀、热毒、冲任失调、阴虚等辨证治疗观点。
李氏将寻常痤疮分为两型论治[4]:①肺胃蕴热证:治以枇杷清肺饮加减;②痰湿血瘀证:治以桃红四物汤加减。
王太发将1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治疗组62例用排毒清脂片(由大黄、西洋参、麦冬组成),对照组58例用美满霉素。
结果治疗组62例,基本治愈24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10例,有效(基本治愈+显效)率69.35%;对照组58例,基本治愈17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有效率48.28%。
痤疮临床分析及治疗
痤疮临床分析及治疗标题:痤疮临床分析及治疗——综合研究和实践指南引言:痤疮,也称为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
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性激素分泌、皮脂分泌增加、毛囊角化异常以及细菌感染等。
虽然痤疮不会危及生命,但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进行痤疮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病因分析:1.1 雌激素与雄激素不平衡:痤疮发生与性激素的增加和分泌异常有关,而雌激素和雄激素在患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青春期,男性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毛囊皮脂腺功能亢进,引发痤疮。
1.2 皮脂分泌异常:痤疮的形成与皮脂分泌过程中的异常有关。
皮脂分泌过多导致毛囊阻塞和角质过度堆积,促进了痤疮的发生。
例如:在痤疮患者中,皮脂酸值通常较高,导致皮脂过氧化物在毛囊中聚集,诱发炎症反应。
1.3 毛囊角化异常:在痤疮患者中,毛囊角质化异常,导致毛囊口堵塞,使细菌易于繁殖,引发感染性炎症。
例如:细菌感染是痤疮病变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局部感染和炎症反应增强。
二、痤疮临床表现:2.1 粉刺型痤疮:表现为粉刺(闭塞性粉刺和开放性粉刺),通常出现在面部、胸部和背部等油脂腺较多的部位。
例如:闭塞性粉刺是指毛囊闭塞引起的小丘疹,常见于额、下巴和鼻翼等部位。
2.2 炎症型痤疮:粉刺发展为炎症疹和脓疱。
疼痛、发红和肿胀是炎症反应的主要表现。
例如:丘疹是红色且有时带有黄色的小块,而且触摸时会有疼痛。
2.3 结节性痤疮:痤疮加重并出现囊肿、结节和脓肿。
这些严重的痤疮病变留下疤痕,对患者的心理和外貌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囊肿是一种较大且深埋在皮肤内的炎性肿块,无痛或轻微疼痛。
结节是一种更严重的肿块,比囊肿更深入,并伴有疼痛和红斑。
三、痤疮治疗方案:3.1 局部治疗:3.1.1 适用于轻度痤疮的非处方产品:- 含有维生素A酸的外用药物,如维A酸凝胶。
- 含苯佐卡因和水杨酸的透明质酸凝胶。
复合维生素类药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复合维生素类药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痤疮(Acne vulgaris)是常见的皮肤病,特征为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经常在青春期发生,并影响大约85%的青少年。
痤疮的症状包括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皮肤病变,如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痤疮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早期和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非常重要。
过去的研究表明,复合维生素类药物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疗效。
这些药物一般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
这些维生素在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皮脂分泌、抗炎作用和提高皮肤修复能力等。
首先,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A对痤疮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A可以调节皮脂分泌,防止过度油脂分泌引起的毛囊堵塞,并有效减少痤疮病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研究发现,口服维生素A的患者通常在治疗后几个月内观察到明显的痤疮改善。
其次,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B族对痤疮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可以减少体内和皮肤的炎症反应,并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痤疮炎症和红斑病变。
此外,维生素B5也被证明可以减少皮脂分泌,改善痤疮症状。
第三,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增强皮肤的免疫功能,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并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维生素C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少痤疮炎症反应和炎性疤痕的形成。
而维生素E则可以减少因炎症和细胞损伤而引发的组织炎症反应。
这些维生素的联合应用可提高痤疮患者皮肤的整体健康状况。
此外,复合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D也显示出一定的痤疮治疗潜力。
维生素D在皮肤细胞中具有抗菌、抗炎和抗增殖等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痤疮病变的数量,并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研究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痤疮的严重程度,并减少炎性病变的出现。
尽管复合维生素类药物在痤疮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首先,过量使用维生素A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脱发和皮肤干燥等。
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525年第35卷第5期5.3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见表5)表5组间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比较组别时间CRP(mi51-ID2(g/51-IgA(u/ml-IgM(u/m L)IgG(u/mL)对照组术前0.4±0.038.06±1.4545.2±31.247.9±53.2135.3±51.0术后1周 1.32±0.0811555±1.294154.6±27.3447.3±1964132.5±14.011研究组术前0.4±0.048.14±1.55148.9±26.317809±2500136.5±16.5术后1周 5.38±1.0445)30.58±7.27115)144.2±18.545)146.9±4.545)175.2±14.045)注:1)与术前比较,P<0.05;2)与术前1周比较,P<0.053讨论结直肠癌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虽然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患者长期的生存预后并不十分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就诊时通常已经处于中晚期,手术效果不佳,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差,且传统开腹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术后肿瘤会复发。
微创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开展,操作较为细致,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手术视野,容易在显微的环境中完成血管的结扎和淋巴结的清扫,对肠管本身及周边神经软组织的牵拉及刺激较小,术后患者的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6]o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可以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又降低了术后切口的感染和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肠管功能的早期康复及下床活动,与汪刘华等研究结果一致,患者的诊疗体验显著提升。
但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亦存在一定的缺点,包括手部感觉的缺失,部分患者存在解剖的变异或术中止血困难时仍需要转至开腹手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本研究中无类似病例发生。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有效性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有效性发表时间:2017-03-22T15:15:41.0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作者:林辉[导读]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属于复方制剂,其抗菌谱范围比较广,且抗菌效果强,其中新霉素的成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莆田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莆田 351100【摘要】目的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过氧苯甲酰凝胶进行治疗,外涂患处,每日两次涂抹,4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进行治疗,外涂患处,每日两次涂抹,4周为一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皮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总数量(14.7±5.8)个、非炎性皮损数量治疗后(9.0±4.6)个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数量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炎性皮损数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明显,P<0.05。
治疗组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对照组2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减少皮损数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临床效果痤疮属于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相关的研究显示,具有80%的青少年均患过不同程度上的痤疮[1]。
寻常型痤疮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为主的慢性炎症,又被成为粉刺,面疮等[2],由于该疾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因此,在痤疮消退后多留有瘢痕,且有色素沉着,在心理及生理上给予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目的研究與分析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皮损计数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8%)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皮损(丘疹、粉刺、脓包)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对于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皮损计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Compound Polymyxin B Ointment combined with Adapalene Gel in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Methods A total of 1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grouping method,with 6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nly Compound Polymyxin B Ointment,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ound Polymyxin B Ointment combined with Adapalene Gel.The effects,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skin lesions counts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4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87.5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21.8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skin lesions (papule,comedo,pimple)count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ound Polymyxin B Ointment combined with Adapalene Gel in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are significant,which greatly reduce the patients′ skin lesion counts,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and it have high safety,thus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using in clinical.[Key words]Compound Polymyxin B Ointment;Adapalene Gel;Acne vulgaris 痤疮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反应而产生的一种皮肤病,临床常表现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等[1-2]。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临床实验研究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临床实验研究毕新岭;顾军;刘燕芳【期刊名称】《母婴世界》【年(卷),期】2006(20)2【摘要】目的评价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与环丙沙星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1周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入组包括脓疱疮、毛囊炎、甲沟炎、伤口感染等细菌性皮肤病48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组对比研究。
受试者3次/d外用患处,疗程1周。
结果治疗1周,试验组靶皮损总积分(TSS)由治疗前15.67±2.28降至3.25±3.90,症状体征改善率为(79.90±24.21)%;对照组总积分由治疗前14.71±2.90降至3.38±2.62,改善率为(76.44±19.40)%。
临床有效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75.00%。
细菌学清除率试验组为83.33%,对照组为91.67%。
临床和细菌学综合疗效评价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70.83%。
两组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总体疗效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与环丙沙星软膏相似,治疗细菌性皮肤病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86-87)【作者】毕新岭;顾军;刘燕芳【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3【相关文献】1.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临床实验研究2.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囊肿性痤疮及皮脂腺囊肿240例临床观察3.复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和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分析4.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接触性皮炎5.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接触性皮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联合异维A酸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异维A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
结论异维A酸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中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ta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much slime molds element B ointment for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tudy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ta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much slime molds element B ointment,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tane.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otal efficacy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And onset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Acuta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much slime molds element B ointment for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show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less complications,and worthy of spreading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Acutane;Compound much slime molds element B ointment;Acne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功能主治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功能主治1. 引言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物,主要由多粘菌素b、去氧胆酸和异烟肼等活性成分组成。
它具有抗菌、抗炎和促进创面愈合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介绍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药物。
2. 功能主治2.1 抗菌作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含有多粘菌素b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效果。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尤为有效。
2.2 抗炎作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瘙痒等炎症症状。
它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因此,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性皮肤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2.3 促进创面愈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它能够增加创面组织的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生成,加速创面上皮化和肉芽组织形成。
同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还可以改善创面微环境,促进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过程,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2.4 护理湿疹和湿疹的皮肤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还可以用于护理湿疹和湿疹的皮肤。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伴有皮肤干燥、瘙痒、红肿等症状。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能够改善湿疹患者的皮肤湿润度,缓解瘙痒和红肿,减少皮肤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
2.5 预防感染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还可以用于预防感染。
在一些皮肤创口或手术后,往往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以有效预防创口感染,降低感染风险,促进创口的愈合。
3. 注意事项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遵医嘱使用,不得擅自更改剂量和使用时间。
•外用药物仅适用于外伤及皮肤感染的治疗,不得用于眼部和口腔黏膜等部位。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痤疮疗效比较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阿达帕林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痤疮疗效比较摘要:目的: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对比不同方案效果。
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痤疮263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5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3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二组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
结果:(1)一组和二组疗效情况,一组有效为96.18%,二组有效为95.45%,(x2=0.271,p=0.834),结果无差异。
(2)一组和二组治疗情况,一组满意为89.31%,二组满意为74.24%;一组耐药菌为0.76%,二组耐药菌为6.81%,(x2=9.247,p=0.017),结果有差异。
(3)一组和二组不良反应情况,一组是3.05%,二组是15.90%,(x2=9.221,p=0.017),结果有差异。
结论: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痤疮;阿达帕林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痤疮在皮肤科属于常见疾病,该类病症引起原因有多种,并且病症发生后,容易导致患者皮肤感染,同时这种感染多数会造成皮肤毁容,影响患者生活信心。
因此,痤疮不仅对皮肤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需要临床医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治愈痤疮疾病。
临床上对痤疮治疗时,多以维甲酸类药联合抗菌药治疗为主,并且在抗菌药选择中,出现的耐药菌问题严重,且联合抗菌药治疗还容易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用药治疗安全。
临床上在使用抗菌药治疗痤疮患者时,需要研究不同抗菌药联合治疗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1]。
基于此,本组研究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对比不同方案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治疗的痤疮患者263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
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屈园园;彭黎燕;普雄明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13(029)008
【摘要】目的:评价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外用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强脉冲光治疗.每次强脉冲光治疗结束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次有效率即达到34%,经过2~3次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强脉冲光治疗次数增加有效率增加,第4~5次治疗后观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 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有效.
【总页数】3页(P511-513)
【作者】屈园园;彭黎燕;普雄明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木萨尔,8317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乌鲁木齐,8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氯硫乳膏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观察 [J], 裴宇
2.复合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莹
3.复合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莹
4.420nm强脉冲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J], 李璟蓉; 赵瑞; 罗佩瑜; 王玉; 方锐华
5.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菊;杨雨蒙;张忠奎;李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痤疮药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痤疮药品,以及消费者对于这些药品的需求和评价。
二、调研方法1. 网上问卷调查2. 随机访问药店和美容店三、调研结果1.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痤疮药品包括外用药品和口服药品。
外用药品主要包括洗面奶、爽肤水、乳液和精华液等;口服药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类药物和维生素A酸类药物等。
2. 在网上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80%表示他们曾经有过使用痤疮药品的经历,而20%的人表示没有使用过痤疮药品。
3. 在对于已使用过痤疮药品的人群中,有60%的人表示效果不佳,20%的人表示效果一般,10%的人表示效果良好,另外10%的人表示效果非常好。
4.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痤疮药品的价位较高,约有70%的人希望价格能够降低。
5. 在调研中,消费者对于痤疮药品更加关注的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品牌和包装设计相对较少关注。
6. 在访问药店和美容店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各种品牌的痤疮药品都有着自己的宣传和销售策略,但是很少有产品能够有明显的效果和用户口碑。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市场上的痤疮药品种类繁多,但是很少有产品能够真正有效,并获得用户的好评。
2. 消费者对于痤疮药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3. 痤疮药品市场存在着一定的价格过高和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且价格亲民的产品。
五、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科学研发更安全有效的痤疮药品,提高产品的实际效果和用户体验。
2. 降低痤疮药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满足消费者需求。
3. 加强痤疮药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用户信任度。
4. 继续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评价,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六、总结本次调研了解了目前市场上的痤疮药品情况,了解了消费者对于这些药品的需求和评价。
痤疮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痤疮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武洁【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1(023)003【摘要】@@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
有报道[1]痤疮与毛囊皮脂腺单位雄激素受体(AR)水平升高或雌激素受体(ER)和AR之间比例失调,或与AR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
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但影响人的外貌,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
目前治疗痤疮药物很多,现就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rn1 抗生素治疗rn 痤疮患者致病因素中,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而痤疮丙酸杆菌则是主要致病细菌[2]。
毛囊皮脂腺单位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有痤疮丙酸杆菌、贪婪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以及球菌属和酵母菌属,当发生痤疮时,毛囊皮脂腺单位中这些细菌明显增多,抑制其生长则痤疮缓解[3]。
rn1.1 四环素口服该药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抑制了痤疮丙酸杆菌和对白细胞趋化性的抑制作用。
四环素开始1g/d,连服1个月,以后每周递减0.25g,至0.25g~0.5g/d时,再维持1个月,对中度和重度丘疹、脓疱性痤疮有效,对粉剌无效。
rn1.2 氯洁霉素是四环素最好的替换药,尤其适用于炎症重或对四环素耐药患者。
开始剂量为0.15g,每日2次,病情控制后减为每日1次,平均疗程3个月左右。
其副作用是引起严重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故仅用于皮损炎症严重且无肠道疾病患者。
rn1.3 美满霉素适用于其它抗生素效果不好的病例,疗效优于四环素和红霉素,对炎症性痤疮效果良好,可使皮损区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减少,炎症明显减轻,并可减少局部皮脂分泌[4]。
Eady采用美满霉素(100mg/d)12~24周后,痤疮患者皮损处的丙酸杆菌减少的数量超过四环素的10倍,且疗效较持久,剂量为100~200mg/d[5]。
【总页数】2页(P464-465)【作者】武洁【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05【相关文献】1.痤疮药物治疗进展 [J], 袁丹;陈金2.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孙欣荣;刘志宏;黄爱文;杨海跃;宋洪涛3.痤疮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J], 吴欢欢;刘帅;卜平;胡荣4.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潘盈妃5.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潘盈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痤疮治疗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
痤疮治疗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
郝靖;王效杰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2005(16)17
【摘要】@@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其发病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人们所说的粉刺.在无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此外,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对其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总页数】4页(P1344-1347)
【作者】郝靖;王效杰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市,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市,8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86
【相关文献】
1.痤疮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J], 孙颖
2.口服痤疮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 [J], 周鸿立;张扬;王晓丹
3.痤疮治疗药物的现状及进展 [J], 郑燕敏;张兵
4.痤疮治疗药物研究应用进展 [J], 魏敏吉
5.痤疮发生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开发的进展 [J], 刘家伶; 王雅芬; 苏经迁; 黄鹭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引言痤疮,又被称为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
痤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和激素水平改变等。
针对痤疮的药品市场需求很大,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治疗痤疮的药品,本报告对几种常见的痤疮药品进行调研和分析。
调研方法本调研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学文献:查阅了相关的痤疮治疗方案、临床研究和药物说明书等专业文献,以了解药品的成分、作用机理和疗效。
2. 专家访谈:与皮肤科医生和药店药剂师进行了访谈,获取他们对不同痤疮药品的评价和建议。
3. 患者反馈:在痤疮患者群体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使用过的药品和治疗效果。
调研结果药品A药品A被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
其主要成分是苯丙酸类物质,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
经过专家访谈和患者反馈调查,药品A在治疗痤疮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对于轻度到中度痤疮病例特别有效。
然而,部分患者反映使用药品A后出现肌肤干燥和刺激等副作用,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药品B药品B含有维生素A酸成分,是一种常见的痤疮治疗药品。
维生素A酸具有收缩毛孔、抑制皮脂分泌和促进角质代谢的作用。
据患者反馈,药品B能够改善痤疮的炎症和粉刺情况,但治疗周期较长,并且初始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和剥脱现象。
药品B需由医生开具处方,需患者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药品C药品C主要成分是盐酸克林霉素,具有抗菌作用。
通过专家访谈和患者反馈调查,药品C适用于痤疮的局部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痤疮病变区域的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药品C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一些患者反映使用药品C后出现轻度刺激和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药品C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
药品D药品D是一种涂抹型的外用药品,其主要成分是水杨酸。
水杨酸具有抑制角质堆积和清洁毛孔的作用。
患者反馈显示,药品D能够有效减少痤疮粉刺的数量和炎症反应,但对于严重痤疮病例的疗效相对较弱。
药品D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刺激性,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频率。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
痤疮药品调研报告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痤疮、黑头和脓疱。
痤疮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和口服药两种形式,下面是对痤疮药品进行的调研报告。
市场上常见的外用药品有含有苯丙酸类药物、酮康唑、三氯醋酸等成分的药膏。
苯丙酸类药物有较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痤疮的发展。
而酮康唑则具有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痤疮。
三氯醋酸是一种外用药物,具有较强的去角质作用,可清除皮肤上的死细胞和杂质,减少痤疮的形成。
对于重度痤疮,口服药物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当前比较常用的口服药品有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和雌激素类药物。
维A酸类药物可以调节皮脂分泌,减少皮脂的堆积,从而缓
解痤疮。
抗生素可以抑制痤疮病灶中的细菌繁殖,减少炎症反应,加速痤疮的愈合。
雌激素类药物能够调节激素的平衡,减少雄性激素对皮脂腺的刺激,从而减少痤疮的发生。
然而,对于药品的应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在使用外用药时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否则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伤害。
同时,对于口服药物的使用,应遵医嘱进行,不能自行增减剂量。
另外,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干燥、红肿等,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体而言,痤疮药品的市场需求广泛,效果优良的药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对于药品的选择,需要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和个
体差异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定期的皮肤护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痤疮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痤疮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潜在应用摘要: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病。
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开口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炎症反应都会引发痤疮。
近年来局部和系统应用药物来治疗痤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现象不断增加,同时还影响了皮肤表面常驻菌群,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是由三种抗生素组成的独特复方抗菌制剂,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耐药性极低,因此可望成为痤疮治疗的另一有效药物。
本文对痤疮的发病情况、机理,药物治疗及现状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痤疮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耐药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痤疮是人体皮肤表面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及炎症反应等。
90%的青少年及许多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可患有此病。
由于痤疮治疗过程中全身或局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皮肤表面与痤疮有关的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而交叉耐药现象的存在,又降低了不同治疗药物的疗效。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感染,并且它对于其他抗生素耐药菌株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1]。
本文就目前已知的痤疮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现状以及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能够用于痤疮治疗的独特优势进行综述。
一、痤疮的发病情况及机理痤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病,其特征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以及常伴有瘢痕,好发于颜面、背、胸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
痤疮可分为非炎症性和炎症性痤疮两种,同时,根据严重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痤疮三类。
非炎症性痤疮主要指微小或只发红的粉刺,而炎症性痤疮则指红斑丘疹、脓疱和结节性囊肿等。
痤疮会引起结痂、发红和愈合后留有疤痕等后遗症[2]。
痤疮除有碍身体健康外,还会影响患者容颜,损害个人形象,这些对于患者的精神情绪、心理、自信心都会带来巨大影响,有些患者甚至因此而产生自杀倾向。
痤疮一般从青春期开始出现,期间会持续进行、多次复发,一般到成年后逐渐好转。
有些则在成年期一直持续,不过主要还是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时期占优势。
大部分的痤疮患者的年龄在14到19岁之间。
研究数据显示,在300例持续性患者中,面部寻常痤疮为主要症状(年龄范围,14-30岁),背部或肩部患中度痤疮的比率则占47%,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54%的男性患病比率相对43%的女性患病比率)[3]。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炎症反应[4]。
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紧张,内脏功能紊乱,生活或工作环境不佳,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等也都是引发痤疮的诱导因素。
青春期由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刺激皮脂腺分泌亢进。
皮肤毛囊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一起,聚集成黄白色物质栓塞在毛孔中,堵塞毛孔开口。
在正常情况下,皮脂腺会不断地向外分泌皮脂,皮脂腺内部新陈代谢脱落的死细胞也随之被排出。
但如果皮脂中亚油酸等相对缺乏致使皮肤角质层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未及时脱落仍旧停留在角质层时,就会导致角质化过度,随之引起皮脂腺被堵塞,皮脂和皮脂腺内的死细胞不能被排出,这样便只能堆积在皮脂腺内,就导致了粉刺的发生。
毛囊口狭小,皮脂就难以排出而形成灰白色小丘疹,即白头粉刺(闭合粉刺);粉刺若暴露在毛囊口外面,遇空气,灰尘,污染等,会发生氧化反应,变成黑色,形成黑头粉刺(开放粉刺)。
痤疮可以分为四类,开放粉刺(黑头粉刺),闭合粉刺(白头粉刺),脓疮和囊肿[5]。
脓疮可以是由白头或者黑头粉刺发炎后演变而来,也可以是因细菌感染所致。
痤疮病损部位常见的丙酸杆菌属人体正常寄生菌群,在头、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分布较多。
毛囊管腔内寄生的痤疮丙酸杆菌会通过免疫和非免疫性途径引起皮损部位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痤疮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多种因素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首要因素。
痤疮丙酸杆菌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对中性粒细胞有强大趋化作用的补体片段C5a[6],引起毛囊的炎症;痤疮丙酸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和酯酶,破坏毛囊壁的完整性,损伤周围组织;同时也能将皮脂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
激发的炎症反应能够使得粉刺壁破裂,当粉刺破裂并且排出内容物进入真皮时,粉刺内容物中角质、毛发、脂类等物质又在局部引起由异物造成的一系列反应,非常容易诱发复合感染。
另外其他如脂类的异常、雄性激素以及外界接触因素等也会加重炎症反应。
炎症进一步发展,皮肤溃损,又促使痤疮丙酸杆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需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繁殖,引起继发感染。
研究表明,在寻常痤疮感染菌分离试验中分离得2种厌氧菌和3种需氧菌。
除主要的痤疮丙酸杆菌外,其余分离到的细菌的比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颗粒丙酸杆菌[7]。
Nishijima等对30例未经治疗的以面部脓疱为主的痤疮患者的30个皮损进行了细菌学研究。
除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外,还分离到其他皮肤常驻菌和暂驻菌。
这说明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他菌类在痤疮炎症性损害的发生中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6]。
另一研究发现,在50%的皮损中都同时分离出了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并且认为这两类细菌是各种痤疮皮损的主要菌群[8]。
因此,在寻常痤疮的致病因素中,细菌感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导因素。
二、痤疮的药物治疗及耐药现状治疗痤疮的药物目前主要有各种抗生素、维A酸类、羟基酸类(如水杨酸)、抗雄激素类及过氧化氢类。
轻度的痤疮主要使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而对于中度以上的痤疮患者则需要使用全身给药的方式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既可以口服也可局部外用。
口服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一般比较明显,如红霉素类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四环素类的药物常导致骨和牙齿的色素沉着,米诺环素常导致过敏性荨麻疹、眩晕、皮肤色素沉着等,因此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轻度痤疮通常可采用局部药物治疗的方法。
传统的外用治疗药物,如硫磺、二硫化硒、水杨酸等,在治疗寻常性痤疮上历史颇久,迄今也仍具应用价值;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的过氧化苯甲酰,其通过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而起到治疗作用。
过氧化苯甲酰可透过皮肤毛囊组织,降低内部的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减少粉刺的形成。
由于药物本身并不改变皮脂分泌或细胞脱落的情况,所以一旦停用时,痤疮可能又会很快复发。
另外,本品还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维A酸类药物,包括维甲酸、阿达帕林、他佐罗汀等,能够调节角质形成,影响细胞增殖与分化,减少毛囊皮脂腺角化过度,减少皮脂腺细胞的数量及皮脂腺体体积,同时减少皮脂分泌,并且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溶解角质[9],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由于维A酸能使角质层变薄,可增加患者对日光的敏感性,会因光照刺激皮肤后,产生炎症,引起色素沉着;克林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部治疗痤疮的抗菌素类药物。
其能抑制丙酸杆菌繁殖,减少粉刺形成,使得白细胞趋化而起到抗炎效果,可用于治疗脓疱性和丘疹性损害。
另外,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锌制剂、壬二酸和异维A酸等也是轻度痤疮的治疗药物[10]。
中、重度痤疮一般采用系统治疗的方法。
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丘疹脓疱性痤疮;对于严重的丘疹脓疱性痤疮和结节性囊肿、聚合性痤疮,则可口服异维A酸治疗;性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女性严重的青春期痤疮或迟发、持久性痤疮;雄激素拮抗剂和低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法亦被用于痤疮的治疗。
目前正在开展的痤疮新疗法有低剂量异维A酸、新的异维A酸剂型(微粒化)、胰岛素致敏剂、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和反义分子,尤其是开发新的抗炎药物如脂氧合酶抑制剂,已经成为痤疮治疗的新趋势[11]。
抗生素疗法在痤疮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在局部应用的众多抗生素中,目前国内以克林霉素和红霉素为首选,也是使用最频繁的痤疮治疗药物。
联合用药在痤疮治疗中非常普遍,如果搭配恰当,可以充分发挥治疗药物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叠加效应。
例如,常常将过氧化苯甲酰和克林霉素或红霉素一起联合使用来进行痤疮治疗。
然而,在抗生素痤疮治疗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也由此带来了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耐药性。
自1979年美国研究人员检测并报道了第1例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菌起,局部治疗用的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在全球都相继出现了耐药菌株,而且越演越烈。
Eady等研究了1991-1995年间2853例痤疮患者身上的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情况,发现痤疮患者中耐药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最常见的是红霉素耐药,其次是四环素耐药。
痤疮中,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菌的发生率依次是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同时,研究中还发现,痤疮皮损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也具耐药性 [6]。
2000年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细菌耐药性始终呈增加的趋势。
痤疮丙酸杆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已达50%,对四环素达20%[12]。
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与菌株携带的ermA、ermB和ermC基因相关。
erm基因编码细菌23S rRNA甲基化酶,导致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核糖体亲和力下降而产生耐药[13]。
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与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有密切关系。
耐药菌的16S rRNA的一个位点发生G-C碱基的颠换,就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的交叉耐药[12]。
抗生素在皮肤表面的反复使用,同时也诱导了皮肤表面寄生的其它细菌的耐药性。
有研究表明,人体皮肤表面寄生的各种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耐各种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的比例也是逐年攀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频繁地换用抗生素,或者同时口服和外用同一类型抗生素等一系列不正确的用药方式是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痤疮的潜在应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由新霉素、多粘菌素B、杆菌肽以及利多卡因组成,为历版美国药典收载的OTC药物品种。
自1956年以来,在欧美国家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细菌感染性疾病,预防小面积割伤、擦伤和烫伤等外伤性伤口及手术伤口的细菌感染。
研究表明,寻常痤疮病灶中常见的感染菌群除了厌氧型痤疮丙酸杆菌外,通常还复合感染了表皮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
而目前用于治疗痤疮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这些复合感染的细菌(也包括部分耐药型丙酸杆菌)的治疗效果不佳,许多菌群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这也是目前采用抗生素治疗痤疮很多时候效果不太理想的内在原因。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由三种抗生素复方而成,抗生素之间的叠加和协同效应使其抗菌作用特别强大。
有研究表明,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于正常皮肤表面24小时后,其对葡萄球菌的清除率仍达72%,而其它抗生素软膏品种只有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