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初步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教学设计

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一章第4节。

1、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算法初步》为新增内容,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从日常生活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繁忙的交通管理,从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预报到没有硝烟的战争模拟等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算法。

算法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算法思想也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应具有的数学素养。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以及将要学习的数列求和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思想。

本节内容是探究古代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巩固算法三种描述性语言(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辗转相除法原理;②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表达辗转相除法;③能应用迭代算法思想。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把具体问题抽象转化为算法语言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辨证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②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和阶梯形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理解辗转相除法原理;②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表达辗转相除法。

(2)教学难点:①理解和区分两种循环结构表达辗转相除法;②能应用迭代算法思想。

二、教法学法1、教法:以问题为载体,有引导的对话,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

2、学法:以观察、讨论、思考、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种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事物,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设置――感知辗转相除法(发给每位学生一张长为22cm ,宽为6cm 的纸条)【问1】这张长方形的纸,先拿短边往长边上折,得到一个正方形,从长方形上裁掉这个正方形后继续将短边往长边上折,一直到最后剩下来的是正方形为止,最后得到的边长是几的正方形?【师生互动解答】22=6×3+4;6 = 4×1+2;4 = 2×2+0 => 最后正方形的边长为2cm 。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实例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实例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实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能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算法的概念和特点。

2. 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2. 流程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算法实例的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算法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算法实例,如排序、查找等。

2. 提问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算法的特点,如输入、输出、有穷性和确定性等。

2. 介绍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处理步骤等。

3. 示范如何使用流程图表示一个简单的算法实例,如求两个数的和。

4.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设计并绘制一个算法实例的流程图,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值。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尝试绘制其他算法实例的流程图,如排序、查找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算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2. 提问学生如何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算法实例,提高算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绘制流程图,避免学生出现绘图错误。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算法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算法。

算法的教学实践__案例(3篇)

算法的教学实践__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将算法融入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一种算法的教学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常用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定义、特性、复杂度等。

2. 常用算法: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查找算法(二分查找、顺序查找等)、图算法(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

3. 算法设计方法:分治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等。

4. 算法实现:使用Python语言实现各种算法。

四、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背景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一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算法的基本概念、常用算法、算法设计方法以及算法实现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决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算法。

2. 案例描述案例:某公司需要开发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图书信息录入: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等信息。

(2)图书查询:根据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进行查询。

(3)图书借阅: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功能。

(4)图书统计:统计图书的借阅次数、库存数量等信息。

3. 教学过程(1)引入案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案例背景,让学生了解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和需求。

(2)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图书信息录入、查询、借阅、统计等。

(3)设计算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设计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算法,如图书信息录入可以使用链表实现,图书查询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图书借阅可以使用栈实现,图书统计可以使用哈希表实现。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算法初步教学案例一、参考背景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步骤。

它是一个有限指令序列,描述了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基本的概念和术语;2.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掌握用流程图和伪代码描述算法的基本方法;4.能够分析和评价算法的效率和复杂度。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15分钟)a.向学生简单介绍算法的定义和作用;b.举例说明使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2.概念讲解(30分钟)a.讲解算法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如输入、输出、变量、条件语句、循环结构等;b.通过实例解释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算法;c.引导学生思考算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正确性、可读性和效率。

3.算法描述(30分钟)a.介绍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并与学生一起练习画流程图;b.介绍用伪代码描述算法的方法,并与学生一起练习写伪代码。

4.算法分析(30分钟)a.讲解算法的效率和复杂度的概念;b.解释如何通过算法分析来评价一个算法的优劣;c.与学生一起分析几个常见算法的复杂度。

5.练习和反馈(15分钟)a.给学生布置算法设计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思考并给出解决方案;b.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批改和点评。

四、教学资源1.算法设计教材2.流程图和伪代码示例3.算法设计练习题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学习笔记和练习题答案2.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表现3.学生对算法设计原则和效率评价的理解程度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进一步讲解和实践不同的算法设计方法和技巧;2.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和分析复杂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或算法;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编程竞赛或挑战,提高他们的算法设计和实现能力。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对算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掌握描述和分析算法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思维。

算法初步教案

算法初步教案

算法初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能够分析简单问题,设计出有效的算法,并能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算法的设计和流程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2、教学难点复杂问题的算法设计。

流程图的规范绘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如何泡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引出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概念(10 分钟)给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是指解决某一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举例说明算法在生活和计算机中的应用,如计算数学题、排序数据等。

3、算法的特征(10 分钟)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能有歧义。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是可行的,能够通过有限的操作实现。

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4、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15 分钟)以“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值”为例,用自然语言详细描述算法的步骤。

让学生练习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简单问题的算法,如“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5、用流程图描述算法(20 分钟)介绍流程图的常用图形符号,如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等。

以“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值”为例,绘制流程图展示算法的流程。

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问题,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再绘制流程图。

6、算法的设计(20 分钟)提出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的步骤。

算法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算法实践教学设计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编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算法课程。

然而,传统的算法教学方式往往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的算法实践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方法,包括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等。

2.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1. 基本算法设计方法: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等。

2. 编程语言:Python、Java、C++等。

3. 项目驱动: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算法项目。

四、教学过程1. 项目选题与需求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选取一个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算法项目。

例如,设计一个在线图书馆系统,实现图书借阅、归还、查询等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

2. 算法设计与实现(1)分治法:以图书借阅功能为例,将图书按照类别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类别分别进行借阅操作。

(2)贪心法:以图书归还功能为例,根据图书归还时间排序,优先归还最早归还的图书。

(3)动态规划法:以图书查询功能为例,采用动态规划法实现关键词搜索,提高查询效率。

(4)编程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使用Python、Java、C++等编程语言实现算法,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3.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项目的一个模块。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教师定期组织小组会议,了解项目进展,解决团队协作中的问题。

4. 项目测试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测试,确保项目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编程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3. 学会使用伪代码描述算法4. 熟悉基本算法设计技巧5. 能够分析算法的效率和适用场景二、教学内容1. 算法概述算法的定义算法的特点算法的作用2. 算法表示方法伪代码的概念与作用常用的伪代码符号和语法如何编写清晰的伪代码3. 基本算法设计技巧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递归结构4. 算法分析与评价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常用的算法分析方法算法的适用场景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设计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算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场景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伪代码,体会算法的设计过程4. 讨论法:分组讨论算法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分享学习心得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连接、投影仪等2. 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3. 实验报告:学生编写伪代码和分析算法的质量4. 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5.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算法初步知识的掌握程度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伪代码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基本算法设计技巧算法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教学难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递归算法的理解和设计算法适用场景的判断七、教学安排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第1-4课时:算法概述、算法表示方法第5-8课时:基本算法设计技巧第9-12课时:算法分析与评价第13-16课时:综合练习与实验操作八、教学资源1. 教材:算法初步实验教程2. 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3. 案例库:各类算法案例及分析4. 实验指导书:实验步骤、要求及评价标准5. 在线资源:相关算法学习网站、论坛、教程等九、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内容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算法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设计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算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场景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编写伪代码,体会算法设计过程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算法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算法实验,验证和分析算法十、教学反思1. 教师方面: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2. 学生方面:检查学生对算法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3. 教学效果方面:分析学生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关注环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递归算法的理解和设计、算法适用场景的判断。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教案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教案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教案
课题: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

2.掌握冒泡排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

3.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向学生介绍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通过示例演示冒泡排序的排序过程。

二、理论学习(15分钟)
1.讲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比后一个大,则交换两个元素
的位置。

2.详细讲解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并通过示例展示冒泡排序的排序过程。

三、算法分析(15分钟)
与学生一起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

四、实际操作(20分钟)
1.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并让他们自行编写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冒泡排序算法,提高其效率。

五、应用拓展(10分钟)
探讨冒泡排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冒泡排序
算法。

六、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冒泡排序算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练习编写冒泡排序算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冒泡排序算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他们的编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算法案例教案

算法案例教案

算法案例教案教案标题:算法案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算法设计思路。

3. 运用具体的算法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算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算法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3. 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算法设计的实际应用。

2. 学生对算法思维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或投影仪。

2. 算法案例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 (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算法等。

Step 2: 算法概念讲解 (10分钟)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

通过示例解释每个概念,并与学生共同总结。

Step 3: 算法设计思路 (15分钟)介绍算法设计的思路和步骤,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算法实现和算法评估。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4: 算法案例分析 (20分钟)提供一个具体的算法案例,如排序算法或查找算法。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编写相应的伪代码或流程图。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并就不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比较。

Step 5: 算法案例实现 (20分钟)学生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将算法案例实现,并运行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Step 6: 算法案例评估 (10分钟)学生对实现的算法进行评估,讨论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的效率和优化方法。

Step 7: 总结与拓展 (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算法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算法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和实现其他算法案例,如图算法、动态规划等。

2. 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竞赛或编程比赛,提升算法设计和实现能力。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一、实验目的1. 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编写简单算法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内容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简单的排序和查找算法3. 递归算法的实现4.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5. 贪心算法的应用三、实验环境1. 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

2.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Eclipse、PyCharm等。

3. 实验平台:Windows、Linux、Mac OS等。

四、实验步骤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了解算法的基本定义和性质1.2 学习算法的描述方法(伪代码和程序代码)1.3 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2. 简单的排序和查找算法2.1 学习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算法2.2 实现简单的排序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2.3 学习二分查找算法并实现查找功能3. 递归算法的实现3.1 理解递归算法的概念和特点3.2 学习递归算法的实现方法(尾递归和普通递归)3.3 实现汉诺塔、斐波那契等经典递归算法4.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4.1 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2 学习动态规划的解题步骤和技巧4.3 实现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等经典动态规划问题5. 贪心算法的应用5.1 理解贪心算法的思想和特点5.2 学习贪心算法的实现方法5.3 实现最小树、最大公约数等贪心算法应用问题五、实验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2. 实验报告要求:2.1 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要求完整、清晰。

2.2 实验结果要求准确、可复现。

2.3 实验心得体会要求真实、有深度。

六、实验评价1. 评价学生对算法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简单排序和查找算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递归算法、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应用能力。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提前熟悉实验环境和编程语言,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算法初步算法案例ppt

算法初步算法案例ppt

搜索算法案例分析
顺序搜索
详细描述了顺序搜索的基本思想、算法步骤和时间复杂 度分析。
二分搜索
详细描述了二分搜索的基本思想、算法步骤和时间复杂 度分析。
图算法案例分析
最短路径算法
详细描述了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的基本 思想、算法步骤和时间复杂度分析。
最小生成树算法
详细描述了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的基本思想、算 法步骤和时间复杂度分析。
详细描述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求出该数组中最大的 子段和。子段和是指数组中连续的若干个 元素相加得到的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构 建状态转移方程,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 解。
旅行商问题
总结词
这是一个经典的NP完全问题,通过使用动 态规划的方法,可以求解最优解。
详细描述
旅行商问题是一个经典的NP完全问题,给 定一组城市和每对城市之间的距离,寻找一 条最短路径,使得旅行商能够遍历所有城市 并回到原点。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动态规划的
Floyd-Warshall算法
总结词
Floyd-Warshall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任 意两点间最短路径问题的图算法。
VS
详细描述
Floyd-Warshall算法用于计算图中所有节 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它采用动态规划的 思想,通过逐步更新距离矩阵来找到最短 路径。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初始化距离矩 阵、逐步更新距离矩阵和输出最短路径。
0-1背包问题
总结词
这是一个经典的动态规划问题,通过构建状态转移方程,寻找最优解。
详细描述
0-1背包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最优化问题,给定一组物品,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 重量和价值,物品只能取或者不放,目标是在不超过背包总重量的前提下, 使得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内容涉及算法初步。

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算法初步,学生能够理解算法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算法的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2. 掌握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算法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设计简单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循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算法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3. 利用编程实践,培养学生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什么是算法?算法有什么特点?2. 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解释算法的定义,强调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

阐述算法的特点,如确定性、有穷性和可行性。

3. 学习算法表示方法:介绍算法的图形表示和伪代码表示。

举例说明不同表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 掌握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步骤。

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某些步骤直到满足条件。

5. 设计简单算法解决问题:分析实际问题,如计算Fibonacci 数列的前n项和。

引导学生设计算法,并利用编程工具实现。

6. 课堂小结:强调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设计一个简单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算法初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算法初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算法初步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能,它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案设计需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以算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初步讲解。

教案名称:算法初步1. 教学目标-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 能够举一反三,运用算法思维解决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对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抽象化能力2. 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投影仪、教具(例如积木、拼图等)-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3.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算法1. 教师向学生简单解释算法的概念,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如烧开水的步骤)2. 与学生一起讨论算法的作用和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算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二步:算法实践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使用教具(如积木)构建一个简单的迷宫2. 学生利用计算机编写一个程序,通过算法控制一个机器人在迷宫中寻找出口3. 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要求按照逻辑思路将问题分解为多个步骤,并用代码表示第三步:算法简化1. 学生尝试简化自己编写的程序,找出可以合并的步骤,减少程序的复杂性2. 鼓励学生通过代码复用、循环等方式优化自己的算法3.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优化方法,进行相互学习和改进第四步:算法拓展1. 学生尝试改变迷宫的形状,要求使用相同的算法解决问题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编写自己感兴趣的小程序,并与同学分享第五步:总结与分享1. 学生对这次算法实践的过程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同时提出进一步学习算法的建议4. 教学评估- 在算法实践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学生编写的程序能否顺利实现机器人在迷宫中寻找出口的功能- 学生能否成功简化和优化自己的算法5.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继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搜索算法等- 教师可以用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算法的概念和应用,并能够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算法。

(完整版)算法案例教案

(完整版)算法案例教案

课题:§1.3算法案例第1课时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学习了算法的初步知识,理解了表示算法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三种不同方式以后,再结合典型算法案例,让学生经历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

制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案例的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得出自己设计的算法程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得出自己设计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程序.解决策略:通过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步骤来引导学生写出算法,根据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根据框图用规范的语言写出程序。

难点: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解决策略:让学生能严谨地按照自己是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大家喜欢打乒乓球吧,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身体条件的不同,西方人喜欢横握拍打球,东方人喜欢直握拍打球,对于同一个问题,东、西方人处理问题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在小学,我们学过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当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较大时(如8 251与6 105),使用上述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就比较困难.下面我们介绍两种不同的算法——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由此可以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二)研探新知(1)怎样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2)怎样用穷举法(也叫枚举法)求最大公约数?(3)怎样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4)怎样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讨论结果:(1)短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两个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2)穷举法(也叫枚举法)穷举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解题步骤:从两个数中较小数开始由大到小列举,直到找到公约数立即中断列举,得到的公约数便是最大公约数.(3)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其算法步骤可以描述如下: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第二步,求余数r:计算m除以n,将所得余数存放到变量r中.第三步,更新被除数和余数:m=n,n=r.第四步,判断余数r是否为0.若余数为0,则输出结果;否则转向第二步继续循环执行. 如此循环,直到得到结果为止. 这种算法是由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因而又叫欧几里得算法.(4)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中的“更相减损术”也可以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现代语言如下: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三)范例分析例1 用辗转相除法求8 251与6 105的最大公约数,写出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算法程序.解:用两数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求得商和余数:8 251=6 105×1+2 146.由此可得,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也是8 251与6 105的公约数,反过来,8 251与6 105的公约数也是6 105与2 146的公约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对6 105与2 146重复上述步骤:6 105=2 146×2+1 813.同理,2 146与1 813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 105与2 146的最大公约数.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 146=1 813×1+333,1 813=333×5+148,333=148×2+37,148=37×4.最后的除数37是148和37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8 251与6 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辗转相除法.由除法的性质可以知道,对于任意两个正整数,上述除法步骤总可以在有限步之后完成,从而总可以用辗转相除法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算法分析: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中包含重复操作的步骤,因此可以用循环结构来构造算法.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为r.第三步,m=n,n=r.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返回第二步.程序框图如右图:程序:INPUT m,nDOr=m MOD nm=nn=rLOOP UNTIL r=0PRINT mEND例2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如下图所示.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所以,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7.前面我们学习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秦九韶算法. (1)怎样求多项式f(x)=x5+x4+x3+x2+x+1当x=5时的值呢?一个自然的做法就是把5代入多项式f(x),计算各项的值,然后把它们加起来,这时,我们一共做了1+2+3+4=10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另一种做法是先计算x2的值,然后依次计算x2·x,(x2·x)·x,((x2·x)·x)·x的值,这样每次都可以利用上一次计算的结果,这时,我们一共做了4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第二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相比,乘法的运算次数减少了,因而能够提高运算效率,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运算所用的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运算要长得多,所以采用第二种做法,计算机能更快地得到结果.(2)上面问题有没有更有效的算法呢?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1261)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下面的算法:把一个n次多项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改写成如下形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a n x n-1+a n-1x n-2+…+a1)x+ a0=((a n x n-2+a n-1x n-3+…+a2)x+a1)x+a0=…=(…((a n x+a n-1)x+a n-2)x+…+a1)x+a0.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 n x+a 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 n-2,v3=v2x+a n-3,…v n=v n-1x+a0,这样,求n 次多项式f (x )的值就转化为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上述方法称为秦九韶算法.直到今天,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3)计算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运算速度快,但即便如此,算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仍然是运算的次数.如果一个算法从理论上需要超出计算机允许范围内的运算次数,那么这样的算法就只能是一个理论的算法.例3 已知一个5次多项式为f (x )=5x 5+2x 4+3.5x 3-2.6x 2+1.7x-0.8,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5时的值.解:根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成如下形式:f(x)=((((5x+2)x+3.5)x-2.6)x+1.7)x-0.8,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5时的值:v 0=5;v 1=5×5+2=27;v 2=27×5+3.5=138.5;v 3=138.5×5-2.6=689.9;v 4=689.9×5+1.7=3 451.2;v 5=3 415.2×5-0.8=17 255.2;所以,当x=5时,多项式的值等于17 255.2.算法分析:观察上述秦九韶算法中的n 个一次式,可见v k 的计算要用到v k-1的值,若令v 0=a n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2,1(,10n k a x v v a v k n k kn Λ 这是一个在秦九韶算法中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多项式次数n 、最高次的系数a n 和x 的值.第二步,将v 的值初始化为a n ,将i 的值初始化为n-1.第三步,输入i 次项的系数a i .第四步,v=vx+a i ,i=i-1.第五步,判断i 是否大于或等于0.若是,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多项式的值v.程序框图如右图:程序:INPUT “n=”;nINPUT “an=”;aINPUT “x=”;xv=ai=n-1WHILE i>=0PRINT “i=”;iINPUT “ai=”;av=v*x+ai=i-1WENDPRINT vEND(四)随堂练习P45练习 1、2(五)归纳总结(1)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2)用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3).秦九韶算法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计算机程序框图.(六)作业布置1、P48 习题1.3 A组1、22、完成课后巩固作业(八)五、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算法案例第2课时进位制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相互转化,会用程序描述不同进制之间的转化,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制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十进制与各种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

算法初步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算法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3. 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算法的设计方法:递归、分治、贪心、动态规划等3. 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4. 常见算法实现:排序、查找、图论算法等5. 算法实验:编程实现并分析给定算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2. 实践:学生动手编程实现算法3. 讨论:分组讨论算法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 报告:学生提交算法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算法的设计方法3. 第三课时:算法分析4. 第四课时:常见算法实现5. 第五课时:算法实验及报告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2. 编程实践:学生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和效率3. 实验报告: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算法导论、计算机算法等2. 编程环境:Python、C++、Java等编程语言及其开发工具3. 网络资源:相关算法论文、开源算法实现等七、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概念,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3. 实践:学生动手编程实现经典算法4. 讨论:分组讨论算法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 报告:学生提交算法实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编程任务2. 强调算法思维,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设计并分析算法3. 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教学效果九、教学拓展1. 算法竞赛:介绍国内外算法竞赛,鼓励学生参加锻炼能力2. 算法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算法研究,培养创新能力3. 实际应用:探讨算法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算法应用能力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算法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2. 完成课后编程练习,加深对算法实现的理解3. 阅读相关算法论文或书籍,拓展算法知识体系4. 结合自身兴趣或实际问题,尝试设计与分析新的算法十一、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算法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算法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练习(粤教版必修1)

第三章算法基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练习(粤教版必修1)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算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算法的概念和逻辑结构理解不深,无法将算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提高他们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案例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算法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索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算法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算法素养。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的教学策略之二是问题导向。我将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算法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算法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索算法的定义和特点。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本章节的教学策略之三是小组合作。我将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设计和解决问题。例如,我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设计一个算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向学生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我会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会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算法的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输出性。我还会介绍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算法和分治算法等常见的算法分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通过讲授新知,学生能够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3.了解算法的分类,包括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算法、分治算法等。
4.掌握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小学算法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小学算法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概念,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意识。

3. 通过实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算法,以及如何优化算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材、算法示例代码。

2. 学具:笔记本电脑、编程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编程知识,如变量、循环、条件等。

(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编程解决。

2. 算法概念讲解(1)教师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如算法、步骤、伪代码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 算法步骤讲解(1)教师以一个实例为例,讲解算法的步骤。

(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算法步骤,总结算法步骤的特点。

4. 算法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几个算法实例,让学生分析实例中的算法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算法。

5. 编程实践(1)教师提供编程题目,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编程过程中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作品,分享编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算法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

2. 编程作品质量:评估学生的编程作品,如算法的正确性、代码的规范性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算法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算法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排序算法。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简单的排序算法及其原理。

教学难点:1. 算法的抽象思维。

2. 排序算法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排序算法演示程序、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排序问题。

2. 引出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如:算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确定性、顺序性、有限性等。

2. 举例说明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清单排序、电话号码排序等。

3. 介绍简单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教师演示排序算法的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实现简单的排序算法。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的原理。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算法和排序算法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顾排序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2.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序算法的优化过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教师演示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实现排序算法的优化。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排序算法的优化方法。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

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排序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doc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doc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海南中学王涵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算法的概念和特征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初步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特征——有穷性、确定性、有效性、顺序性、不唯一性、普遍性(普适性)。

能力目标:逐步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体会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努力成才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特征3、教学基本流程:材料一、2002年8月20-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徽标正是赵爽在为《周髀算经》做的注中巧妙地构造的一副“弦图”用来证明勾股定理。

材料二:《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一部流传于后世的数学著作,它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后经汉代许多学者删补,最晚成书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学专著,是我国现有传本的古算书中最古老的数学著作。

由于内容深刻、广博,它一问世就占据了中国数学舞台的中心位置。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该书共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

其体例统一为:“今有。

问。

几何。

答曰:。

术6曰:。

”全书以计算为中心,任何问题都要计算出具体的数字作为答案,而其术文全部是公式和计算程序,即现在经常说的算法。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特征:以筹算为基础,以算法为主,寓理于算,广泛应用。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社会各种实际需要(计算田亩面积、仓窖沟堤体积、交易、税收、编制历法等等)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的记数系统来进行各种运算,形成了一个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法初步”教学案例
海南中学王涵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初步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特征——有穷性、确定性、有效性、顺序性、不唯一性、普遍性(普适性)。

能力目标:
逐步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体会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努力成才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特征
3、教学基本流程:
材料一、
2002年8月20-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徽标正是赵爽在为《周髀算经》做的注中巧妙地构造的一副“弦图”用来证明勾股定理。

材料二: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一部流传于后世的数学著作,它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后经汉代许多学者删补,最晚成书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学专著,是我国现有传本的古算书中最古老的数学著作。

由于内容深刻、广博,它一问世就占据了中国数学舞台的中心位置。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该书共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

其体例统一为:“今有。

问。

几何。

答曰:。

术6曰:。

”全书以计算为中心,任何问题都要计算出具体的数字作为答案,而其术文全部是公式和计算程序,即现在经常说的算法。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特征:以筹算为基础,以算法为主,寓理于算,广泛应用。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社会各种实际需要(计算田亩面积、仓窖沟堤体积、交易、税收、编制历法等等)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的记数系统来进行各种运算,形成了一个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的体系。

而且以算术(分数四则运算、比例问题等)和代数(负数的引入、一次方程组解法等)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其中关于分数概念及其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的引入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等等,都比印度早800年左右,比欧洲国家则早千余年。

从此数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风格和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在中国也被牢固确立下来。

正如中国现代数学家,曾获得首届自然科学500万元大奖,在算法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吴文俊先生(1919~ )所说:,“《九章算术》直道明代以前,向为中国数学上各种重大发现的源泉”。

这本被誉为中国古算经之首的中国数学经典,于中国和东方数学,大体相当于《几何原本》之于希腊和欧洲数学。

在世界古代数学史上,两者像两颗璀璨的明珠,东西映辉,前者所代表的算法体系,与后者所代表的功利化体系旨趣既异,途经亦殊,成为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两大源泉。

材料三:
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准时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7日返回。

计算机的问世可谓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技术时代,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就像使用算盘一样,人们需要给计算机编制“口诀”——算法,才能让它工作,要想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正如章引言中所述:算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古到今,算法都在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小结:
附:算法1:
S1:计算1+2得到3;
S2: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S3: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S4: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
10与5相加得到15; S5: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算法2: S1:取n=6; S2:计算n(n+1)/2; S3: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S1:将原式变形为(1+6)+(2+5)+(3+4)=3×7;
二元一次方程组得求解步骤
S2:计算3×7;
S3:输出运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