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C号作战计划”覆亡始末
中国抗战史上的黑暗时刻:旅顺大屠杀
中国抗战史上的黑暗时刻:旅顺大屠杀1945年8月,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中国抗战终于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不懈抗战与牺牲奉献的成果。
然而,回顾整个抗战历史,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旅顺大屠杀。
这一事件被誉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黑暗时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创伤。
旅顺大屠杀发生在1945年8月9日,是日本侵华军队在其无条件投降前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的屠杀。
这场暴行发生在旅顺(今大连市旅顺口区),当时日本关东军对于旅顺地区已经形成了封锁防线,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恐怖与苦难。
据史料记载,旅顺大屠杀时,日本军队采取了残忍的手段,对于无辜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极为残暴的屠杀和强奸。
数千名无辜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成为了日本军队的牺牲品。
整个旅顺地区笼罩在死亡和恐惧的阴影下,城市变成了鲜血和死亡的海洋。
旅顺大屠杀的始末令人痛心,同时也反映出日本军队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人民人权的践踏和侵犯。
这一事件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愤慨和谴责,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战斗争力量的象征,激励着人民继续顽强地抗击侵略者,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对于旅顺大屠杀的反思和记忆,不仅仅是为了追述历史事实,更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战争和暴行的警觉。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平、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
旅顺大屠杀的发生也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在当今世界,虽然战争的形态和方式与旅顺大屠杀时期有所不同,但是战争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伤害仍然是极其巨大的。
因此,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对战争的警惕,加强和平的意识和行动。
旅顺大屠杀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以此为鞭策,努力维护和平、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只有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我们才能真正追求人类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景。
在今天,中国人民已经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抗战道路,取得了可喜的胜利。
旅顺大屠杀成为了值得永远反思的历史事件,更是我们珍视和平、追求民族独立的动力,让我们深深铭记过去的伤痛,坚定走向未来的希望。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过程与影响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过程与影响1941年12月7日,美国夏威夷州珍珠港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事件。
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造成2403人死亡、1178人受伤、8艘战舰损毁以及多个机场和设施被毁坏。
这个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二战的走势和结束。
本文将探讨珍珠港事件的历史过程与影响。
一、事件背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欧洲战场上爆发战争之后,日本决定扩张自己的势力。
日本先后占领了中国的东北部、南洋各岛屿,随后扩大了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然而,美国认为日本的行动侵犯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
1937年,美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限制了日本的石油供应。
1941年7月,美国要求日本军队从中国撤出。
此时,日本面临着石油、铁等原材料短缺的危机。
随后,日本决定向美国提出和平解决的建议,然而这一提议被美国拒绝。
二、事件发生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美国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
据日本政府称,这个行动是为了保护日本的国家安全,因为美国近来采取了让日本无法忍受的禁运行动,并坚持要求日本退出其在中国的领土。
日本希望借此行动打击美国,迫使美国退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从而满足日本对这一地区的领土野心。
然而,这次袭击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岛上的消防员、警察、平民以及部分海军军官立刻行动起来,用小船、汽艇尽最大努力去救援那些沉没的舰艇上的人员,但是最终还是有2403名美国军人死亡,1178人受伤,8艘战舰损坏甚至沉没。
三、事件影响1. 日本的战争势力受损珍珠港事件让日本感到惊慌和困惑,因为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势。
由于日本南方的陆军和海军已经分散在东南亚的各地,而珍珠港没有被摧毁,美国重建了他们的军队,使得日本南部的陆军和海军的补给线被切断,难以继续进攻。
因此,日本军队被迫放弃在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
2. 美国打入二战珍珠港事件被认为是美国参与二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美国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在珍珠港的袭击后,美国人民对日本的愤怒和愤慨引发了对二战的舆论支持。
卢沟桥事变资料
卢沟桥事变资料卢沟桥事变简介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卢沟桥事变的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
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
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几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37.7.7-1938.10广州武汉失守。
以军事进攻为主,日军占领平、津之后,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集中约二百万军队的兵力,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三路进兵,妄图在三个月之内以武力灭亡全中国。
(图:抗战前夕1937)二、第二阶段:1938.10-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
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侵略战争之后,速战速决"以武力占领全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了。
于是了改变战略方针,停止了向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对国民党实施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将其军事打击的重点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以确保其占领区。
日本内阁38年11月.30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了"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大本营颁发了《大陆命令第241号》。
在对中国政、军两个方面作出新的方针与决定。
政治:提出所谓"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其核心内容是"日、满、华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三项原则。
军事:决定了"确保占领地区,促使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的阵势,努力扑灭抗日的残余势力"的方针。
12月22日,近卫第三次发表声明(1.16,11.3)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投降的"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
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响应,公开叛国投敌。
(图:南京伪政府成立仪式;图:汪精卫夫妇的石像)三、第三阶段: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底战争相持阶段的中期。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12月9日国民党对日正式宣战。
于是,中日战争进行四年以后,具有讽刺意味地终于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日本加紧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和对沦陷区的掠夺。
浅析1985年“彩虹勇士号”事件
浅析1985年“彩虹勇士号”事件1985年11月23日,一艘名为“彩虹勇士号”的渔船在日本海遭遇了一场可怕的事件,成为了当年的头条新闻。
这起事件不仅引起了日本和中国两国的关注,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以下将针对这一事件进行浅析,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1985年,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尤其在历史、领土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矛盾。
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一艘中国渔船“彩虹勇士号”在日本海附近遭遇了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执法船。
根据报道,“彩虹勇士号”是一艘从中国渔港出发,打算在日本周边捕鱼的渔船。
但他们在航行途中遭遇了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并遭到了极端的暴力对待,导致了中国渔民的重大伤亡。
事实上,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
在1985年之前的几年里,中日两国之间在海洋资源争端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许多中国渔船在日本周边海域捕鱼,这些渔船经常会遭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干扰和扣押。
而日本方面也对此抱有强烈的不满,认为中国渔船的活动侵犯了他们的海洋权益。
可以说这起事件的发生是中日两国之间海洋领域争端的一次爆发。
在这起事件中,中方和日方对事件的经过和责任归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中国方面强调,日本海上保安厅对“彩虹勇士号”的执法行为严重违反人道主义,导致了中国渔民的重大伤亡。
而日本方面则声称,“彩虹勇士号”违反了日本周边海域的法律法规,因此他们的执法行为是合法的。
两国在这一事件上的立场截然相反,导致了事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这起事件不仅引起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论。
许多国际组织和团体纷纷发声,呼吁中日两国在这一事件上保持克制,并尽快进行调解解决。
国际舆论一致认为,这起事件会对中日两国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在这起事件发生后,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紧张局势。
中国政府迅速就此事展开了坚决的外交行动,并进行了严正交涉。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日本侵华历史事件是指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侵占和殖民统治的一系列事件。
这些事件涉及大规模屠杀、性奴隶制度、战争罪行等,对中日两国及亚洲整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影响。
一、侵略始末二战前期,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假借的火车爆炸事件,借此为由操控中国内政,建立伪满洲国,实际上是积极策划侵华战争的一步。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上海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对中国的残酷占领。
期间,日本陆军不断扩大军事行动范围,先后侵占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控制大片中国的沿海及内陆地区。
二、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该城市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抢劫。
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无辜士兵惨遭杀害。
这场屠杀被认为是日本军队行为的极点,统计数据和大量目击者证词均揭示了当时发生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至今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争议,但历史上它仍是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
三、731部队的罪行731部队是日本帝国陆军在二战期间设立的秘密部队,以进行人体实验和生物战的研究。
这个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设有多个实验基地,使用中国人作为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活体解剖、感染疾病等恶劣行为。
这些罪行涉及到了对生命的严重践踏,成为二战期间最为残暴的战争罪行之一。
它震惊了国际社会,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之暴虐和人性黑暗的一面。
四、慰安妇制度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帝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强制性性奴隶制度,将大量的亚洲妇女强行征集并强迫提供性服务给日军。
这些妇女来自中国、韩国、菲律宾等地,被迫忍受不可言说的痛苦和耻辱。
慰安妇制度的存在持续了数年之久,对数十万慰安妇和她们的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
直到今天,慰安妇问题仍然是中日关系的敏感话题之一。
五、战争罪行的处理二战结束后,日本战犯被迫接受了国际法庭和军事法庭的审判。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战犯没有受到公正的惩罚,甚至被赦免或改变身份逃避追究。
档案解密珍珠港事件的经过始末
档案解密珍珠港事件的经过始末珍珠港这一事件直接促进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对于这次的事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和未解之谜。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珍珠港事件的经过始末,欢迎阅读!曾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就开始计划了南进和北进两个方向的争夺之战。
但是战争过程并不是很理想,后来日本打算孤注一掷,成功的实施了珍珠港事件。
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解读,我们得知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
据说是在这一天的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载着飞机、微型潜艇,然后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
也就是这样,珍珠港事件以及1941年12月7日的这一天,被深刻的记录在了战争史册上。
对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另一位主人公美国来说,完全出乎美国政府的意料之外。
当时,美国政府虽然已经感到了美国、日本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避免的,认为太平洋是如此的辽阔,再加上珍珠港距离日本也有三千多海里,认为是不可能遭到日军袭击的。
因此,美国军事当局和太平洋舰队都很是信心满满。
可是没想到的是,日本带领着突击编队从千岛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历经十二天的时间来到了珍珠港,而当时美国情报机关并没有查明这一支队伍是向珍珠港驶去的。
甚至当初有日本飞机飞临上空时,还认为是自己的飞机在进行演习,有的还向飞机挥手致意。
直到日机开始轰炸的时候,美军惊慌失措,一片混乱。
即便是动用了炮弹,但最终无济于事,使得日本成功的偷袭珍珠港。
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12月7号的这一天。
后来美国为了纪念此次珍珠港的失败,还将这一天定为是“国耻日”。
对于此次的珍珠港事件也被称作是偷袭珍珠港或奇袭珍珠港。
其中的主要指挥官分别是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东条英机这三位人物。
在偷袭事件中,日本共派出6艘航空母舰,以及441架飞机;另一方的美则派出了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艘。
可惜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且美军一共阵亡约有2000人,1000人受伤,而日本在战争中共伤亡约200人。
八年级历史七七事变的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七七事变的知识点七七事变是指1937年7月7日,日军在盘古、芦沟桥发动的战争事件,是中日战争的起点。
本文介绍八年级历史课程中七七事变相关的知识点。
一、七七事变的背景事变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侵害。
日本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逐渐扩张,通过侵略和侵害中国,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而七七事变前夕,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的时期。
二、七七事变的发生七七事变是日本铁血宰相近卫文麿在经过南京前往北平途中制造的半个月早已策划好的事件。
在侵华三个月以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的大城市,同时也控制了东北的重要地区,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
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压力下,中央政府在河北派出了骑兵团前往芦沟桥阻止日军的前进。
但是,日军根据多次试探,动员了大量兵力,完全压制了中国军队,随即,日军向芦沟桥以及盘古等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三、七七事变的影响七七事变导致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遭遇了极大的损失:全国死亡或被伤害的人数高达3000多万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还有大量的无人战争等问题。
七七事变也引起了国际人士的广泛关注,从而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如何防范七七事变再次发生为了防范七七事变再次发生,我们需要进行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种层面上的斗争。
在经济领域,中国要加强自身的实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生产力,这样才能壮大自己的国际地位。
在政治方面,中国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政府机构,统一抗战视线,增强国民的团结和责任感。
在文化方面,中国要一系列的文化扶持措施、繁荣文化产业等措施,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在防范军事方面,更是需要有各个领域的尖端科技支援和政策保障等措施。
五、总结七七事变是二十世纪一段黑暗的历史时期,七七事变也对中日两国的国际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次事变不仅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开始,也是全人类反抗侵略的有力证明。
我们在此提醒我们要更加扎实掌握历史知识,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国家意识,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年级七七事变的知识点
八年级七七事变的知识点八年级历史课程中,七七事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七七事变的背景、事件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背景1930年代,日本在亚洲地区扩张势头愈发明显。
1931年,日本发动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并开始在中国华北地区扩张,试图建立所谓的“满洲国”。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制造了假象,宣称中国军队向日军开火,随即开始对中国发起大规模进攻,这就是七七事变。
二、事件经过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开始对华北地区进行全面占领。
随着战争的扩大,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抗日爱国运动愈发高涨。
中国政府在各个方面采取了有效的对策,积极抵抗日本的侵略行为。
抗战的持续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包括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
三、影响七七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七七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的正式爆发,它是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其次,七七事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最后,七七事变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引发了全民抗战的浪潮,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精神。
总之,八年级历史课程中的七七事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发爱国热情,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一三事变的始末介绍
八一三事变的始末介绍八一三事变,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企图进一步扩大对华夏的侵略而在其上海发动的一场事变,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上海事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一三事变的始末介绍,希望大家喜欢!八一三事变简介1937年的8月9日这一天,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陆两军的一个长官带领着自己的事变开车强行冲进了中国的军用机场虹桥机场,因为这一次行为不符合当时的国际法律,所以当时的机场卫兵对两人的做法采取的行动是当场击毙。
这也就是八一三事变发生的导火索。
在两人被击毙后,上海当局立即派遣中方代表前往与日本军方进行交涉,要求双方就这一事件采取外交的方式解决。
但是日本军方并不愿意以外交方式解决,他们甚至提出要求,让中国的军队从上海撤兵,同时将其在修建的一切军用设施拆除,当然除了对中方的提出无理要求外,日本还开始向上海增派兵力。
同年8月13日,日军并不满足他们目前在中国的所得,便以当时的日租界和军舰为其军事基地,开始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面对这样强势的进攻,中国方面军并不恐惧,他们在华夏国民的支持下,与日军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会战,这也就是八一三事变。
当然关于这次会战,日军威胁到的不仅仅是中方的利益,同时还有英国和美国的在华利益,所以当时的国民政府不得不调遣军队,加入到战争中来。
也就是说,八一三事变,使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抗日阶段。
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讲的是在八一三事变中,作为主战场的上海最终沦陷的结果。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先后向中国发动了七七事变以及八一三事变等,企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
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向中国上海发动战争,最终的结果就是上海彻底沦陷。
关于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的过程首先是日本在上海虹桥机场制造事端,随后发表声明,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侵略。
面对侵略者,中国人民以及军队奋力反抗,同时蒋介石方面就此也发表自卫声明,充分表达了抗战的意图,由此中国开始进入全民抗战时期。
在十三日晚上,日本先是下令全军戒严,随后下令空袭部队对中国南京、杭州等地进行空袭,因为天气原因,部分空袭延迟至十四日,同时在十四号,中国空军方面对日军在上海的舰队进行了轰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6课文注释:淞沪会战
课文注释: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水兵斋藤要藏,驾车强行冲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窥探中国军队情况,并向守卫机场的中国士兵开枪射击。
中国士兵被迫还击,大山勇夫等二人中弹毙命。
虹桥机场事件成为日本进攻上海的借口。
8月13日,日舰向上海闸北炮击,海军陆战队也沿北四川路、军工路一线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淞沪会战从此开始。
淞沪会战中,日本海陆空军逐渐增至二十多万。
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四十多万,初期冯玉祥任总司令,9月17日后,由蒋介石亲任总司令。
战斗非常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共消灭日军六万多人。
淞沪会战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军队在挫败日军挑衅后,英勇反击,企图趁敌援军未到,一举歼灭在上海的日军。
中国军队对日军形成包围,并发动了向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进攻。
日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支援,死守待援。
中国军队进攻受挫。
8月23日后,中日双方大批援军到达,敌人由守势变为攻势,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从长江沿岸登陆的日军,企图通过侧翼包围,占领上海。
中国军队与登陆日军展开激战,先后组织三道防线,节节抵抗日军的进攻,双方损失惨重。
10月25日,日军攻破大场阵地,闸北、江湾、庙行中国守军侧背受到威胁,不得不向市区撤退,战争进入第三阶段。
11月5日,日本援军从杭州湾大举登陆,由西线迂回中国军队的后方,对上海实行包抄。
为避免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全线撤退。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日本对中国也有一个C形包围计划——战胜中国之三
日本对中国也有一个C形包围计划——战胜中国之三三、《战胜中国》:日本对中国也有一个C形包围计划戴旭受征服庞大中国使命的驱使,对中国社会情势的全面分析,对中国的各种战略研究,对日本自身境况的分析对照,从此形成一种社会自觉。
这种集学术研究、政治和军事战略于一体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1997年,当时名列世界五百强第一的日本财团“三井物产”,旗下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市川周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战胜中国》。
此人提出日本对中国要有“竞争对手意识”,要充当“战斗的(东亚)家长”,海洋国家(日本)要与大陆国家(中国)对抗,要利用“非华人对华人感到的压力”,广泛团结非华人国家对抗中国大陆。
市川周在书中把亚洲分为三个区域:第一是东亚海洋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台湾及东海钓鱼岛;第二是中国大陆;第三是南亚及中亚蒙古等中国周边国家。
市川周进而提出,日本要采取确保第一区域,影响第三区域,包围第二区域的战略,其核心框架是“东亚共同体”。
市川周推崇的日本古代人物是圣德太子(推古天皇时代的摄政,实际掌握政权),他是日本史上著名的对外扩张先驱。
607年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的开头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市川周指出,“圣德太子完全没有本国地位卑下的意识,……他以在所居住的斑鸠宫的辽阔的上空鸟瞰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写下以上开头的念头。
”市川周全面认同福泽谕吉“脱亚入欧、吞并中国”的主张,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对外扩张在开始的很长时间里都比较顺利,关键是是“日本托身于欧美列强势力庇护下的‘自存自卫’。
”其本质是英美扶植日本对抗俄国和中国,无论是1894中日战争还是1904俄日战争,其背后都是英美,一战前后日本与德国争夺中国青岛,其背后还是英美,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吞并中国东北,其背后还是英美。
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1939年前后。
1937-1939年,由于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蓬勃发展,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
10482873_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最大规模毒气战
2015年第9期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最大规模毒气战柳秋荣中国抗日战争在进入旷日持久的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企图借助化学武器,巩固并扩大在华的势力范围。
1938年12月,日军参谋总长给华北、华中方面军和华南第12军下达了“在华各军可以使用红弹、红筒和绿筒”的命令。
因而,日军在1939年正面战场的各次战役和敌后战场的各次“扫荡”作战中,都频繁地使用了化学武器。
这一阶段也是日军使用毒气作战的最高峰时期。
为了攻占南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日军在强渡修河的进攻中,使用毒气炮弹3800余发、毒气筒16000个。
它不仅造成中国军民的极大伤亡,而且对修河沿岸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中日双方隔河对峙1938年,日军在进攻武汉时,就有攻占南昌的计划。
后由于日军第106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一战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作罢。
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后,又考虑进攻南昌,目的是为了巩固对武汉地区的占领,切断浙江、安徽、江西经浙赣铁路至大后方的交通运输,占领南昌机场,以缩短向中国南方空中进攻的距离。
10月30日,蒋介石飞抵南昌视察防务,批准薛岳兵团退至修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峙。
修河发源于幕阜山脉,流经九江境内的修水、武宁、永修等县,向东流入鄱阳湖。
河流进入永修一带,河宽约300米,河水很深。
为确保南昌的安全,中国军队在箬溪以东、修河南岸到鄱阳湖西岸,正面并列部署第70军、第49军、第79军和第32军等进行防御,统归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总部设在南昌。
其中第79军防守吴城、涂家埠至五谷岭地段,第49军防守五谷岭至张公渡地段,第70军防守张公渡以西地段。
1939年2月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下达《对南昌作战要领》,确定进攻南昌计划。
侵华日军进攻南昌作战图2015年第9期的斜坡构筑起来的,纵深达数公里。
攻击的正面限制在鄱阳湖与险峻山地包围着的十几公里的宽度。
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攻击这一狭窄的正面地区。
”因此,南昌战役是从日军强渡修河开始的。
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简介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中国统帅部知道大战不可避免,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为确保首都安全,先准备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准备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但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
中国军队一不做,二不休,在华北已经开战的情况下,决不能容忍日本海军在上海的陆战队的存在。
况且,战争既然开始,一·二八事变后规定的中国军队不能进驻上海市区的规定在中方看来自然作废。
8月13日,秘密进驻虹桥机场的中国军队打死前来侦察的日军大山勇夫大尉,是为“八·一三”事变。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党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8月14日,当地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三个德械师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增援,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军增援部队在中国军队侧后方上陆后,中方已经无力消灭日军陆战队,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军队统帅部,这时考虑在上海作战比在遥远的北方大平原作战补给方便,且能避开机动力占优势的日军。
而且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外国租界,在这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的干涉,如果打的好,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个光荣的和平。
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
这对相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力的。
这样中日双方在上海一地不断投入军队,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75万人以上。
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20万人,鏖战两个月后,日军的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中国军队防线,但此时中国虽败而不乱,10月20日,日军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国军队实行大包围,11月5日军第10军10万人在金山卫登陆,中国统帅部因幻想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干涉,拖延了撤退时机,但此时西方国家绥靖之风盛行,称中国军队主动在上海非军事区挑起战争为破坏和平,对中国的要求置之不理。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惨痛的长期战争,不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不可逆转的伤害,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有19万;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有15万,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二:甲午战争中日甲午[1]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三:七七事变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自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
淞沪会战过程
淞沪会战过程一、淞沪会战简介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企图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
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主动采取反击发动了淞沪会战。
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虽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在装备训练都处于劣势地位的条件下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足足将日本侵略者的步伐拖住三个月之久,给了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打破了它三个月击败中国的迷梦,打乱了其侵华战略计划,为中国民族工业向后方转移争取了时间,大大打消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二、事态发展1937年8月9日,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水兵斋藤要藏驾车强闯虹桥机场,被守卫的中国土兵击毙。
事件发生后,日本一方面通过外交交涉,逼迫中国撤退驻沪保安部队,销毁市区的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不断增兵上海,准备发动进攻。
虹桥机场事件成为淞沪会战爆发的导火线。
我军进攻阶段:虹口、杨树浦一带的攻围战——淞沪会战的最初10天,中国军队紧紧抓住日军主力尚未到达上海的有利时机,先发制敌,围攻盘踞于虹口与杨树浦的日军据点。
张治中统率的第九集团军在空军的配合下,经过多次激战,基本扫清了日军之外围各据点,把日军驱压在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等几个狭小的阵地内。
为抢占主动,8月13日我第9集团军87,88师出动坦克,重炮开始进攻上海日军海军陆战队,8月14日空军和海军进攻日军舰队,上海日军数量处于劣势,重武器也不足,但其依靠坚固工事顽强抵抗,致使国民党军无法达成重大突破。
14日下午,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在江湾爱国女校指挥作战时,被日军炮弹击中,当场壮烈殉难,这是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高级将领阵亡的第一人。
长江江阴水道和黄浦江水道封锁线——为防止日军沿长江西上,威胁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1937年8月11日至9月25日,中国海军动用军民千余人、舰艇十余艘,费时二月,将近300余艘旧兵舰、商船和民船沉于江阴水道和黄浦江水道,构筑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江水道封锁线。
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 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自卫抗战
淞沪战场(6张)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为确保首都安全,中 国统帅部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集中兵力准备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 队。
后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 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 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 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 ,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
受挫
上海守军在闸北堡垒内同日军巷战 8月下旬,中国各部队继续围攻盘踞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杨树浦等据点 的日军,新抵达战场的中国军队精锐之师第36师迅速投入战斗,在战车掩护下攻入汇山码头,同时空军再次出动 配合,轰炸地面及江上日军目标。我军终因装备低劣、火力不够威猛,面对钢筋混凝土筑造的工事而一筹莫展。
海军部队参战的有第三舰队和第四舰队,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4艘。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第八战队 (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第2驱逐队、第21驱逐队、第一水雷战队(川内号、第9驱逐队)、第1警戒队 (八重山号、坚田号、保津号、二见号、 栂号)第2警戒队(势多号、热海号、比良号、鸟羽号、莲号、栗号)。
对美国则是“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日本和满洲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 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只要不和英美翻脸,石原认为英美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本人控制 的满洲,正好为英美消除了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淞沪会战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
事件起因是,8月9日,驻上海日军一中尉率一士兵,不顾中国卫兵的劝阻,乘军用汽车企图冲入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进行挑衅。
机场的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开枪将日军官兵2人击毙。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即与日方交涉,表示希望以外交方式解决,日本政府一方面派员与中国政府谈判,麻痹中国,一方面则加紧制定作战方案,向上海增派军队。
日军准备就绪后,8月13日,即以上述事件为借口,向上海中国驻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在张治中等将军的率领下,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奋力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
淞沪会战: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
经过:“八一三事件”后,日本海陆空军逐渐增至二十多万。
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四十多万,初期冯玉祥任总司令,后来蒋介石亲任总司令。
战斗非常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共消灭日军六万多人。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影响: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年 新 年 伊 始 , 91 日本 大本 营 陆 军 部 便 在 制 定 的 对 华 作 战 计 划 中确 定 : 尽一 切 手 段 , 挥 综 合 作 战能 力 , 竭 发
以维 持 占领 区 的 “ 安 ” 治 。日本 中 国 派遣 军 也 把 华 北 作 为 “ 底治安肃正” 彻 的重 点 。 月 , 2 冈村 宁次 就 任 日本 华 北 方
区 ) 沁 河 中 游 河 畔 地 带 ( 岳 军 区 )屡 次 巧 妙 避 开 日 及 太 , 军讨 伐 的锋 芒 , 图 扩 大 其势 力 。 ” 企
在 电视 连 续 剧 《 剑 》 , 亮 中 日军 特 工 队袭 击 八 路 军 总 部 的 惊 险 一幕 已 为 国人 所熟 知 : 日军 驻 山西 第 一 军 特 工
伐 的 第一 军 行动 不 力才 屡 次招 致 “ 扫荡 ” 败 的 冈村 宁次 , 失 便 责 成 第 一 军仔 细 研 究八 路 军 战 法 , 新 战 术 , 定 出切 革 制 实 可行 的针对 八 路军 总 部 和 19师 的作 战计 划 。 2 E军 第 一 军 军 长 岩 松 义 雄 在 七 七 事 变 时 还 是 大 佐 t 级 军 官 , 在 八 路 军 百 团 大 战 后 便 由第 十 五 师 团长 提 升 他 为 第 一 军 军 长 。 年 之 间 能 升 为独 当一 面的 高 级 将 领 , 4 岩 松 义 雄 自然 有其 出众 之 处 。 据 日军 华北 方 面军 的年 度 根
亚 共 荣 圈 ” 。
岩 松 义 雄 的 “ 号 作 战 计 划 ” 战 设 想 为 : 预 定5 C 作 “ 月 1 作 战 开 始 , 战分 3 进行 。 l 消灭 沁 河 河 畔 ( 5E t 作 期 第 期 太
V侵 华 日军 向 我抗 日根据 地 进 犯
随后 , 日军便 集 中 兵力 , 复 “ 荡 ” 产 党 领 导 反 扫 共
下 的华 北各 敌 后抗 日根据 地 , 中尤 以刘 伯 承 、 小 平 其 邓
领 导 的八 路 军 19 所 在 的太 行 、 岳 、 南 等 根 据地 2师 太 冀 为 重点 。 日军 对我 敌后 根 据地 实 行烧 光 、 杀光 、 光 的 抢 “ 光 ” 策 , 至 施 放毒 气 和 进 行 细菌 战 , 造 “ 人 三 政 甚 制 无
汁 , 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 一 个 所 谓 “ 冀 豫 边 区肃 正 作 战 计 划 ” 即 制 晋 ,
“ 号 作 战 计 划 ” C 。
面 军 司 令 官 , 发 布命 令 : 必须 在 四 个 月 内彻 底 消 灭 华 他 “
北 的共 产 党 和八 路 军 。 ” 同时 , 相 东 条 英 机 也 宣 称 : t 陆 E 军 要 消 灭 一 切 华 北 不 屈 服 的 人 , 在 血 海 中 建 立 “ 东 要 大
队 在 队 长 山本 一木 大佐 率领 下 ,长途 奔 袭八 路 军 总 部 ,
企 图 消灭 八 路 军 首 脑 ; 后 , 其 袭击 下 , 路 军 总 部 首 稍 在 八 长被 迫 撤 离 , 以避 其 兵 锋 。 鲜 为 人 知 的 是 ,亮 剑 》 一 然 《 这 幕 在 6 多年 前 确 曾发 生 过 :9 2 , 日军第 一 军 为 完 成 o 14 年 其 针 对 八 路 军 总 部 和 19 师 部 制 定 的 “ 号 作 战计 划 ” 2师 C 作 战 任 务 , 建 “ 别 挺 进 杀 人 队 ”对 八 路 军 高 级 领 导 组 特 , 人 进 行 刺 杀 。 同《 剑》 日军 特 工 队 的命 运 一 样 , 亮 中 日军
●海 真; 史存 ;■ ● ; I 咽
涨
■
● 杨 飞 杨 剑
对 于 日军 的疯 狂 进 攻 , 国共 产 党 领 导 下 的 抗 日军 中 民 , 军 事 、 治 、 济 、 想 文 化 各 方 面 均 予 以 坚 决 还 在 政 经 思 击 。华 北 敌 后 军 民在 极 其 艰 苦 的 反 “ 荡 ” 反 “ 乡 ” 扫 、 清 斗 争 中 , 造 了 麻 雀 战 、 道 战 、 雷 战 、 装 工 作 队 等 极 创 地 地 武 为 有 效 的 歼 敌 方 法 , 大 地 消 耗 和 削 弱 了敌 人 , 存 和 极 保 积 蓄 了 自 己的 力 量 。战 后 日本 防卫 厅 战史 室 编 写 的 《 华 北 治 安 战 》 论 及 14 年 夏 季 日军 “ 荡 ” 的 形 势 时 写 在 92 扫 前 道 : 共 军 第 1 集 团 军 军 部 及 1 9师 仍 盘 踞 于 晋 冀 鲁 豫 “ 8 2 边 区 的 山 西 、 南 、 北 省 境 附 近 的 山 岳 地 带 ( 行 军 河 河 太
“ 别 挺 进 杀 人 队 ” 终 覆 灭 , “ 号 作 战 计 划 ” 以 失 特 最 其 C 亦 败而告终。
太行 山纵 贯 晋冀 豫 三 省 , 东 西方 向有 正 太 铁路 , 其 东 沿有 南北 贯 通 的平 汉铁 路 ,当时 是 日军 的重 要战 略基 地 ,
1 4 年8 下 旬 , 路 军 总部 在华 北 发 动 了 历 时4 90 月 八 个 月 之 久 的 百 团 大 战 。 此 役 八 路 军 共 作 战 l2 次 , 伤 日 84 毙 也 是八 路 军 活动 最 为频 繁 的地 方 。鉴 于此 , 为是 负 责讨 认
作 战 计 划 , 松 义 雄 在 冈 村 宁 次 训 示 下 , 幕 僚 绞 尽 脑 岩 与
军2 余 人 、 军5 0 余 人 , 日军2 0 人 、 军 1 万余 万 伪 0o 俘 8余 伪 . 8
人 , 除 据 点 2 0 多 个 , 坏 铁 路4 0 公 里 、 路 l【】 拔 90 破 7余 公 5x 余 公 里 。 路军 取 得 如 此 战 果 , 侵 华 日军 极 为 震 惊 , 八 令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