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经典语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教革命《0岁方案》经典语录
1、所谓的早期教育,它的本质特点是0-6岁人脑迅速生长发育期给孩子以丰富有趣的生活,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提高婴幼儿的基本素质。
这是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人的素质简单地说,是与人的发展、发挥及个人幸福最密切相关的,时刻起作用的诸因素,是人的生理、心理综合品格的表现,其核心是人的创造力。
3、人的素质可依次分为4种密切相关又互相渗透的“素质形态”:主要指胎儿和新生儿的“潜在素质”,婴幼儿的“基本素质”,青少年的“发展素质”,青年后期直到成人的“创造素质”。
早期教育的实质就是抓好孩子“潜在素质”和“基本素质”的教育。
4、人的素质有一个发生、发展、积累、提高的过程,促进这个过程在高水平上的运行,即谓之“素质教育”,它的目标是造就高素质人才。
5、素质的提高,不同于单纯知识的传授,可以立竿见影;儿童素质只能是默默地变化,往往使人觉察不出它的效果,因而有人失去耐心,半途而废。
这也是人类长期忽视早期教育的原因之一。
6、教育的内函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它的指导方针和目标是:普遍提高胎儿的潜在素质,婴幼儿的基本素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发展。
培养健美、聪慧、性格品质优秀的创造型儿童,为后续教育和人生幸福,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7、早期教育是人脑生长期促进脑功能发达的教育;是开发人类巨大潜能使之充分释放的教育;是人的智能开发最佳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是人生的性格基础养成期的教育。
8、人脑是各器官中最宝贵、最重要的器官。
人脑又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它即是血肉之躯,又是精神活动的器官,它的生长需要两种营养:一种是食品营养;一种是精神营养,即外界丰富的信息刺激。
9、为什么从单细胞生命体发展为地球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人脑,自然界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而在人的母体内,受精卵细胞(也是单细胞)发展为人脑却仅9个来月?无非是因为人的精卵细胞内储藏着人类遗传的巨大潜能。
人类的婴儿个个潜藏着人类历代遗传至今的智慧;都承接着历代社会演变、进化而来的巨大潜能。
因而孩子的智慧其家庭的近亲遗传不是最主要的。
10、人类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但是我们成人的童年却放任自流,不知浪费了多少
最珍贵的年华,致使我们一般都发展平平。
11、婴幼儿处在智能发展的最佳期,这个时期孩子无需外在力量强化而最容易接受教育。
错过这一时期就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
12、人的性格基础部分是早期生活中形成的,早期经历所获得的信息,会像血肉一样长在脑内,长期发挥作用。
13、如果说世界上真有天生神童的话,那么出生正常、健康的婴幼儿个个都是“神童”。
只要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人生初期显露的巨大心理优势,那么杰出人才的幼苗就在你的身边。
14、新生儿一出生就有精神生活的需要,有最原始的视觉观察、追随感知、喜欢交往、模仿伴随等智力行为。
每一个普通婴儿都能完成认人交往、直立行走、认物记事、用手操作、接受音乐、掌握语言、识字阅读等七大学习任务;都具有无意注意、适应环境、获得敏感、形成印刻、印象记忆、情境领悟、本能模仿、兴趣探求等八大特点。
婴儿绝不是只知道吃喝拉撒的一条“消化道”,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婴幼儿。
15、婴儿理解事物,不凭推理,也不需要解释,凭他们的智慧自然会在生活情境中领悟事理。
婴幼儿的记忆是凭印象记住,他的脑子像摄影机摄取形象,录音机录取声音一样。
脑的记忆区犹如一卷慢慢感光的底片,感光几次就记住了。
16、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系统教学,却不知道课堂教学只是教育的某一种形式而已。
而课堂教学的形式,完全不适用于婴儿,也不完全适用于幼儿。
其实婴幼儿的学习,主要是环境濡染、熏陶和生活游戏中进行。
17、在选择早教内容时,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围内应极大的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感受;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教育可以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不求甚解,重在培养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文化艺术和知识的熏陶,应是人类文化的精品,力避非科学的、低级趣味的和粗制滥造的精神次品影响孩子;能给孩子真实生活的感受,就不要用虚拟的事物去代替。
18、成年人往往把自己的难易观强加给孩子,认为“最容易”的教孩子尚可,千万莫“难”为了孩子,结果严重地束缚了婴幼儿的发展。
其实,婴幼儿的难易与成人绝然不同,婴儿眼里根本没有难易之分,他们也不知“难”和“易”为何物,好奇就接收,厌烦就拒绝。
19、婴幼儿学有两种,有趣的学和枯燥的学;有趣的学就是玩。
婴幼儿玩也有两种,有益的玩和无聊的玩;有益的玩就是学。
我们要求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这是最优的不露痕迹的教育。
如果提倡无聊的“玩”,孩子没有兴趣,没有成人的关注和参与,没有兴致勃勃的思考、操作、阅读??游游荡荡无所事事,那才是儿童的“监狱”!
20、真正的早期教育肯定是快乐的游戏,与孩子玩玩、说说、做做,其意义极大地高于成人劳动后的消遣和娱乐。
而且婴幼儿对有趣的活动会快乐用脑,集中注意,自然接收,不教也在学。
对乏味的事就关闭注意的门户,一概拒绝,硬教只能教会他厌恶学习。
21、《早教革命》反对孩子苦学,也反对放任自流,因为无所事事的游荡,使孩子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他就感到无聊,往往吵闹折腾。
只有丰富的智力、体力生活,良好的情感和意识活动,才会真正获得欢乐的童年,幸福的童年,难忘的金色童年。
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童年“自由自在”放荡不羁地玩过去。
22、早期合理地用脑不仅不会受到损害,而且还有益于健康。
婴幼儿未成熟的嫩脑,不同于鲜嫩的皮肤承受不了摩擦和压力,孩子用脑不是外部压力起作用,而是好奇、兴趣、精神生活的需求决定的。
外部的信息一旦超越了脑的负荷或令其厌烦,他会立刻关闭“注意”这个门户,接着打呵欠,吵瞌睡,发挥出保护机制的作用。
23、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二是合理智慧结构的全面发展;三是人才品质的全面发展。
婴幼儿虽然不可能完成这三个方面发展,但只要有良好的萌发势态,就正在奠定着人生和人才成长的基础。
24、人的充分发展是指促进儿童脑和躯体,生理和心理最健康的生长发育,使人的潜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得到比一般自然成长的儿童较好的智能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使孩子有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培养起爱好和特长。
25、人的充分发展必然件随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因为世上任何“天才”没有一个是方方面面都优秀的,再伟大的人也不能什么都行,要求一个人门门优秀是否定个性,违背规律,走入误区,反而扼杀了这个人本来有希望某方面的出类拔萃。
我们不能要求爱因斯坦踢足球有贝利那么好,研究甲骨文胜过郭沫若。
26、人总是有个性的,遗传素质不同,生活环境各异,教育影响不一,性格、爱好就各有特色。
培养人就要“扬长补短”、“长善救失”、而切不可“求全责备”、“拔短抑长”。
如果要求人人一个面目,那么一个优秀人才也冒不出来。
27、千万不要认为,抓早教是为了提前几年上学,提前几年毕业和工作,如果仅此而己那就大大低估了早教的意义了。
早,是为了奠定人才的素质基础,使他日后的发展有一个高起点和强优势。
28、婴儿处于无选择探求期,对一切新鲜事物几乎都发生兴趣,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进行“灌输”才好。
不灌输好的,就会接受坏的;人的灌输使他成人,狼的“灌输”就学会狼
的生活;灌输游游荡荡,他就成为“浪荡王了”、“悠闲公主”。
29、婴幼儿是世界的生客,他们缺乏知识,没有主见,毫无判断能力,处处只是接受环境以及人们的行为和语言的影响而成长着。
他们是环境的动物,环境塑造他的个性。
因此必须坚持成人利用环境,行为和语言积极暗示,使孩子产生认同;反对任何消极暗示和影响。
30、要坚持正面鼓励为基本教育方法,培养起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同情心等保证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心理品质。
多多鼓励、表扬、信任和严格要求,少批评指责,禁止无可奈何地消极数落,总要让孩子自己觉得是个好孩子。
这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
31、在人才成长的路途上会有许多学习的难关,度过这些难关的最佳办法是越是困难的事物越要早学,提前让孩子接触获得这个事物的初步印象,产生兴趣的萌芽。
这样能为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展示美景。
这就是化难为易的教育方法,可以说这是一条全面而充分发展的捷径。
“化难为易”的方法,是人才学,教育学发展的一个突破,是培养优质人才的秘诀。
32、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活动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课堂,是婴儿唯一的课堂和幼儿的主要课堂,这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
在生活课堂里,使“教在理智的有意”,“学在快乐的无心”之中,能充分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学问,孩子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33、教育孩子是在他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心,集中几秒钟、几分钟注意的时候,抓住机会诱导的。
虽然这样的教育支离破碎,凌乱不堪,甚至他注意的事不一定能理解,但大人还是要抓住不放。
早期教育就像下围棋一样,表面上看来东下一颗子,西下一颗子,但最后能连成一大片,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
这就是早期教育的特殊形式。
34、对孩子要多方培养,随时随地而教,这是婴幼儿心理特点决定的。
孩子刚来到世界,需要了解一切,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尚未发展起来,注意随时随地而转移。
因此生活游戏中要含有多种多样的教育因素,才是正确教育的途径。
35、对婴要经常搂抱、抚摸,用冷的、热的、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物品接触孩子的各处皮肤,促进皮肤神经的发育,尤其要多训练手和手指头。
因为手指头上有大量神经通向大脑中枢。
当与孩子玩耍时,要常常揉捏他的每一个手指,经常逗他抓握物品、玩具等。
36、大人不要强迫或催逼尚处在认生年龄的孩子叫生人,来人也不要因喜欢孩子而立刻去抱他,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加认生和胆小。
只要家长热情接待客人,等孩子熟悉了来人以后,他就会大方叫人的。
也不可在客人面前勉强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强迫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反而使他更不大方、更不礼貌。
37、婴儿从抱起来“看世界”的时候起,就要教他观察环境,认识事物,逐步引导他提问。
这对发展认识兴趣、丰富知识和词汇、促进思维有极大的好处。
方法是孩子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触摸什么便及时告诉他什么,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说那事物的名称。
只要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都应当教,如衣食住行、乌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砖瓦沙石等等。
使他们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使表象越来越丰富,好奇心和求知欲越来越强。
38.婴幼儿的体育活动,除了促进生长、增强体质外,还能发展机体的灵活性、平衡性、柔软性。
身体的灵巧是要靠婴幼儿时期打好基础的。
同时早期的体育活动,还能培养起大胆、勇敢、不怕冷、不怕热、勇往直前的精神,并养成锻炼身体的爱好和习惯。
这也是人生的一桩大事,是人才的基本素质培养。
39、人的个体成长也需要劳动和制作,因为劳动和制作需要动手,手上大量的神经束通向大脑,促进脑神经元的发育和完善;还因为劳动和制作,伴随着思维和想象,必然促进智力发展。
所以自古以来都把“心灵”和“手巧”连在一起,相互促进。
早期劳动和制作,还能培养起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品质,养成劳动习惯,培养起乐于创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而从小剥夺劳动和不会操作的孩子,他一生就可能失去以上优良的品质和品德。
40、不应该以为语言是天生就会的,而且不应该认为说话是一岁左右开始学的,其实婴儿学说话从出生的第一天,甚至胎儿时期就已开始。
他天天听话,领悟语意,积累了1年左
右,才“破土而出”说出了第一个词,整整1年他就像种子在泥土里默默地吸收水份和营养一样,到时候才长出两片嫩绿的叶子,才被人们惊喜地发现。
所以,发展孩子语言,自他出生开始就“对牛弹琴”式的讲话,是绝对必要的。
41、孩子出生以后就听音乐,每天听高格调的优美乐曲、世界名曲,不要间断。
这样孩子由陌生到喜爱,由喜爱到领悟,能感受乐曲和歌曲美,将来还能进入创造美的音乐形像。
42、音乐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学习是先接触、记忆,后逐步理解、领悟的,学习语言如此,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一味强调“理解记忆”者很值得深思这个问题,有谁是先听解释乐句,再欣赏音乐的呢?
43、早期美术教育的标准,主要不以孩子画得像和不像来衡量,而是要看是否爱美的事物、美术作品,是否能大胆动手绘画和造型,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和制作美的形象。
因此,不要限制孩子的手脚,让他随心所欲地大胆动笔。
44.儿童早期,父母必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个别教育是促进他们成长发展的主要环境和动力,这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婴幼儿需要体肤接触,科学喂养,要细腻的情感交流,语言模仿,性格的塑造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父母;又因为婴幼儿的注意力极易于转移,情绪很不稳定,没有意志行为或意志非常薄弱,不便于集体教育为主。
所以一般不提倡孩子上全托寄宿幼儿园。
篇二:005早教语录
震撼心灵的早教语录
肉眼是盲目的,我们必须用心才能看到。
-------《小王子》
蒙台梭利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
◆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蒙台梭利指出:“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
早教的核心内容是感官与运动学习
卢梭
◆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尼采
◆成为你自己!
纪伯伦
◆一个女人看到了我的脸,她就看到了在她之前早已死去的我的祖先;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脸,我就看到了在我之后尚未出生的她的子孙——
马卡连柯
◆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巴甫洛夫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罗杰斯
◆“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
孙瑞雪
◆在幼儿园里,我看见一位老师冲到高台前,急切地对一个正要从台上往下跳的孩子
说:“谁让你往下跳的?谁让你往下跳的?”孩子顿时停住,他惊讶地看着老师,不知所措。
我问:“他必须被容许,才可以那样跳吗?”
老师说:“是的!”
我问:“在这里,他应该被谁容许?”
老师说:“被我和其他老师!”
我问:“那你呢?”
老师说:“你和学校!”
我问:“你过去呢?”
老师说:“被老师,被父母!”
突然间,老师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们回头注视大厅里的孩子们,他们正三三两两、
自由自在地玩耍着,身体的柔软和自然的放松,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流动,一种自由与和
谐的美,这触动了我的心。
我把这种景象描述为:他们做着自己。
酒神
◆早教与天才无关,或者说,天才仅仅是早教的副产品。
如果人没有问题,那么任何技
能和才华仅仅是孩子兴趣所致自然而然的产物。
周令瑜(周周妈)
◆因为有足够的自由,周周特别能遵守规则,并且对我没有任何的逆反,我是她最亲近
的人,同时也是让她最能顺从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始终是最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父母的内心情绪
都无时不刻地在传导给孩子,虽然孩子当时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但是过后会完完整整
地展现他从父母身上传承来的这一切。
◆教没教我心里是最清楚的,不仅是画画,别的东西比如走路、骑单车、唱歌、识字、
写字、等等,我都没教过。
我觉得孩子不需要我们“教”,成人的“教”只会给孩子锁上一个
框框,牢牢束缚住孩子的思维,钳住孩子想象的翅膀。
◆曾经有一位朋友看到周周既活泼又懂事时,感慨地说,看到孩子就看到了家长呀。
对
他的话我深表赞同,并补上一句:看到了家长,你就看到了孩子的未来。
教育孩子,其实就
是教育自己。
一个内心力量强大、心智成熟、品格高尚、修养良好的人,只要知晓一点儿童
心理和教育方面的东西,教育孩子会得心应手;而自身心智不够成熟、性格心理有这样那样
的缺陷的人,就算他看再多的育儿书籍,如果不能改变和完善自我,也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
所以,当我们惊呼“孩子究竟怎么了?”的时候,我们要先审视我们自己“我们究竟怎么了?”。
从以前的霸道自私、喜欢撒泼变得友好谦让、会沟通协调、能遵守规则、不再撒泼哭闹、
凡事讲理。
对孩子的变化,朋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不好的教育代代相传。
我们受着父母的粗暴、落后的教育方式长大,深知这种教育的
不妥和对心灵的伤害。
可是,我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复制上一辈的教育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甚至有家长会认为“我们不也是这么长大的吗?”我们的父辈还在沾沾自喜于“培养出大学
生”,以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而大多数不能全职带孩子的妈妈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继续
沿用落后的方式抚育我们的下一代......
◆现行的传统教育是不能给孩子自由的,总是在身体和意志上控制和奴役孩子。
曾经见
过一个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发点心,她举着小饼干大声呵斥着孩子们:坐好,小手放到背后,
闭上嘴巴,老师才给你们吃饼干。
这是老师在控制孩子的身体自由,手必须放到背后;待小
朋友一个个小手放好了,嘴巴也闭上了,她开始分发饼干。
看着孩子们吃的时候,老师又开
口说了:听话的、乖乖坐到凳子上的是好孩子,老师奖小红花。
这是老师在意志上奴役孩子:
必须乖乖的听话才是好孩子,否则是坏孩子。
这样的老师几乎遍及每一个幼儿园,这样类似
的言论随处都可以听到。
◆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奴性。
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不能独立思考人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只能被人奴役;一个被人奴役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自由、独立的种子,这样做的意义从小里讲,是播种孩子幸福的人生;往大里讲,是种下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但愿家长们遭遇孩子间的冲突时不再是简单的“制止”,而是静观其变,给双方孩子自己解决的机会。
因为,我们不可能护卫孩子一生一世,孩子总是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
而学会自我保护和沟通协调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他们总是自以为是的来“教育”孩子,经常随意打断孩子的专注行为,同时又会抱怨“我的孩子怎么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却未曾想过这种状况就是自己不尊重孩子的专注行为、随意打断孩子造成的。
蒙台梭利说过,孩子就是因为大人的居高临下及不适当的介入与打扰,而受到长期的压抑。
在孩子专注于某事物的时候,成人只需在旁以余光观察,不必提供帮助,除非孩子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干涉他,教育就这么简单。
◆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个性的不同,所谓的问题孩子、差生都是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错不在孩子,而在成人!也许多年以后,国人不再强调“听话”而是强调“讲理”;不再追求标准答案,而允许有独立见解;不再迷信权威,而是敢于质疑;不再注重高分,而是注重创新......那时,诺贝尔奖一定会眷顾咱们十三亿中国人的!
◆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于孩子的玩伴、朋友,在孩子看来,自己的父母是有趣的、可以信赖的、可以合作的、理解她(他)、会耐心倾听的人。
在育儿过程当中,不仅是我们引导了孩子,更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进步。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有个性,都有不凡的创造力,只不过被自以为是的成人一点一点以
“爱”的名义扼杀掉了!
俺的
◆人人都是环境之子,但决不是说教之子,
人人都是天生之才,但天才决不是教育出来的,
人人都是天使之子,是成人污染了他们。
◆看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就要看她的教育,看一个民族的教育有没有希望,就要看她的早期教育。
一个民族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的。
“那双摇动摇篮的手就是那双摇动世界的手”(英国谚语)。
◆真爱是宽容,是理解,是尊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是深入孩子的灵魂和内心世界,真爱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最佳催化剂,父母给孩子深沉无私的爱是一个人奋斗终生的不竭动力源泉。
大多数人的爱其实只是一种喜欢;我们大多数人的爱是溺爱,有私心的,利己的爱,是我们自认为的爱,出发点是成人,而非孩子,体现的是个自己的意志。
◆自主,绝非一般人认为的放手让孩子随便玩闹,自由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性,兴趣爱好,选择,不随意暗示孩子,引导孩子,随意的表扬欣赏批评惩罚孩子。
自由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促成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做自己,回归“本我”。
liberty是更高层的自由,是指思想、意识、人格等方面的自由。
◆天下无不是幼儿 ------ 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和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幼儿。
早教的第一工作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社会变革可以一步步来,但是孩子的教育必须超前,因为教育是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不是过去和现在的社会。
◆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五六十岁的当年上了学,混个文凭的人现在都是领导,三四十岁上了学的现在基本都有一个至少在目前算是的铁饭碗(正式工作),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