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复习补习,期末复习资料):21【基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复习讲义及巩固练习

人教版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复习讲义及巩固练习

直线与方程知识梳理:1.倾斜角的定义(1)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方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2)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 3.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tan_α. 4.斜率与倾斜角的对应关系α=0° 0°<α<90°α=90° 90°<α<180°5.直线的斜率公式已知直线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其斜率k =y 2-y 1x 2-x 1(x 1≠x 2).6.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倾斜角分别为α1,α2,斜率存在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对应关系如下:7.8.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y -y 0=k(x -x 0). 由直线上一定点P 0(x 0,y 0)及斜率k 确定.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 =kx +b. 由直线的斜率k 和它在y 轴上的截距b 确定. (3)直线的两点式方程:y -y 1y 2-y 1=x -x 1x 2-x 1. 由直线上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确定. (4)直线的截距式方程:x a +yb=1 . 由直线分别在x ,y 轴上的截距a ,b 确定.(5)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Ax +By +C =0. 当B≠0时,其斜率是-A B ,在y 轴上的截距是-CB 当B =0时,这条直线垂直于x 轴. 9.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已知直线l 1:y =k 1x +b 1与直线l 2:y =k 2x +b 2.(1) l 1∥l 2⇔k 1=k 2且b 1≠b 2. (2) l 1⊥l 2⇔k 1·k 2=-1. 10.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设P(x ,y)是线段P 1P 2的中点,则⎩⎪⎨⎪⎧x =x 1+x 22,y =y 1+y22.11.两条直线的交点已知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若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有惟一解⎩⎪⎨⎪⎧x =x 0,y =y 0,则两直线相交,交点坐标为(x 0,y 0).1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已知平面上的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它们的距离|P 1P 2|=x 2-x 12+y 2-y 12.(2)两点间距离的特殊情况①原点O(0,0)与任一点P(x ,y)的距离|OP|=x 2+y 2. ②当P 1P 2∥x 轴(y 1=y 2)时,|P 1P 2|=|x 2-x 1|. ③当P 1P 2∥y 轴(x 1=x 2)时,|P 1P 2|=|y 2-y 1|. 1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A 2+B 2. 1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与l 2:Ax +By +C 2=0之间的距离d =|C 1-C 2|A 2+B2.巩固练习:1.如图,直线l 的倾斜角为( )A .45°B .135°C .0°D .不存在2.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__.3.已知A(2,3)、B(-1,4),则直线AB的斜率是________.4.已知三点A(a,2),B(3,7),C(-2,-9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5.已知直线l1∥l2,直线l1的斜率k1=2,则直线l2的斜率k2=________.6.已知直线l1⊥l2,若直线l1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l2的斜率为________.7.直线l1的斜率为2,直线l2上有三点M(3,5),N(x,7),P(-1,y),若l1⊥l2,则x=________,y =________.8.若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且l1⊥l2,则( )A.α1-α2=90° B.α2-α1=90° C.|α1-α2|=90° D.α1+α2=180°9.直线l过点A(-1,2),斜率为3,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为y-1=x-1,那么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倾斜角为________,在y 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11.(1)斜率为2,在y轴上的截距是5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倾斜角为150°,在y轴上的截距是-2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1)经过点(1,1)且与直线y=2x+7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点(-1,1)且与直线y=-2x+7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13.过P1(2,0),P2(0,3)两点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14.直线2x+3y+1=0的斜率为________;在x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在y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15.已知点A(1,2),B(3,1),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4x+2y=5 B.4x-2y=5 C.x+2y=5 D.x-2y=516.若直线ax+by+c=0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A.ab>0,bc>0 B.ab>0,bc<0 C.ab<0,bc>0 D.ab<0,bc<017.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直线Ax+By+C=0(A,B不同时为零)的系数A,B,C之间各有什么关系:(1)直线与x轴平行时:_____________; (2)直线与y轴平行时:_________________;(3)直线过原点时:_________________; (4)直线过点(1,-1)时:_______________.18.直线x+2y-2=0与直线2x+y-3=0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19.已知M(2,1),N(-1,5),则|MN|=_____________. 20.直线x -2y +1=0与2x +y -1=0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且垂直C .相交但不垂直D .重合 21.原点到直线x +2y -5=0的距离为___________.22.两条平行线l 1:3x +4y -7=0和l 2:3x +4y -12=0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 23.若点(1,a)到直线y =x +1的距离是322,则实数a 为___________.24.已知直线3x +2y -3=0和6x +my +1=0互相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 25.当a 为何值时,直线l 1:y =-x +2a 与直线l 2:y =(a 2-2)x +2 (1)平行; (2)垂直26.已知在△ABC 中,A ,B 的坐标分别为(-1,2),(4,3),AC 的中点M 在y 轴上,BC 的中点N 在x 轴上.(1)求点C 的坐标; (2)求直线MN 的方程.。

人教版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知识点专题讲义(供参考)

人教版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知识点专题讲义(供参考)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专题讲义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① 关于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点:ⅰ.与x 轴相交; ⅱ.x 轴正向; ⅲ.直线向上方向.② 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0. ③ 倾斜角α的范围000180α≤<. ④ 090,tan 0k αα︒≤<︒=≥; 90180,tan 0k αα︒<<︒=<(2)直线的斜率①直线的斜率确实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而倾斜角为0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②通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211221()y y k x x x x -=≠-. ③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非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注: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是不是必然可用两点式方程表示?(不必然)(1)假设2121y y x x ≠=且,直线垂直于x 轴,方程为1x x =;(2)若2121y y x x =≠且,直线垂直于y 轴,方程为1y y =;(3)若2121y y x x ≠≠且,直线方程可用两点式表示)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 两条直线平行斜截式:关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11222:,:l y k x b l y k x b =+=+,那么有121212//,l l k k b b ⇔=≠注:当直线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一样式:已知 1111:0l A x B y C ++=, 2222:0l A x B y C ++=,那么1212211221//,l l A B A B AC A C ⇔=≠注:1212211221=,l l A B A B AC A C ⇔=与重合1l 与2l 相交01221≠-⇔B A B A(2)两条直线垂直斜截式:若是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那么12121l l k k ⊥⇔=-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能够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必然为-1.若是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相互垂直.一样式:已知 1111:0l A x B y C ++=, 2222:0l A x B y C ++=,那么0212121=+⇔⊥B B A A l l4、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假设两点),(),,(222111y x P y x P ,且线段21,P P的中点M 的坐标为),(y x ,那么⎪⎪⎩⎪⎪⎨⎧+=+=222121y y y x x x 5、 直线系方程(1)过定点的直线系①斜率为k 且过定点),(00y x 的直线系方程为)(00x x k y y -=-②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l 2不在直线系中(2)平行垂直直线系①平行于已知直线0Ax By C ++=的直线系10Ax By C ++=②垂直于已知直线0Ax By C ++=的直线系10Bx Ay C -+=6、两条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0:1111=++C y B x A l , 0:2222=++C y B x A l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确实是方程组⎩⎨⎧=++=++0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 假设方程组有唯一解,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确实是交点的坐标;假设方程组无解,那么两条直线无公共点,现在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7、几种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222111y x P y x P 间的距离公式21221221)()(y y x x P P -+-= 专门地,原点)0,0(O 与任一点),(y x P 的距离22y x OP +=(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200B A C By Ax d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0:11=++C By Ax l , 0:22=++C By Ax l 间的距离2212B A C C d +-=注:①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样式; ②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需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样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计算.8、有关对称问题(1)中心对称①假设点),(11y x M 及),(22y x N 关于),(b a P 对称,那么由中点坐标公式得⎩⎨⎧-=-=1122y b y x a x ②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其要紧方式是: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或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21//l l ,由点斜式取得所求直线方程.(2)轴对称①点关于直线的对称假设两点),(111y x P 与),(222y x P 关于直线0:=++C By Ax l 对称,那么线段21P P 的中点在对称轴l 上,而且连接21P P 的直线垂直于对称轴l 上,由方程组⎪⎪⎩⎪⎪⎨⎧-=-•--=++++1)(0)2()2(12122121B A x x y y C y y B x x A ⎩⎨⎧==⇒22y x ? 可取得点1P 关于l 对称的点2P 的坐标),(22y x (其中21,0x x A ≠≠)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此类问题一样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形: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b x y +±=对称的解法:y 换x ,x 换y . 例:曲线0),(=y x f 关于直线2-=x y 对称曲线方程是0)2,2(=-+x y f②曲线0),(:=y x f C 关于点),(b a 的对称曲线方程是0)2,2(=--y b x a f9、直线l 上一动点P 到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最值问题”:(1)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取得最小值,① 假设点B A 、位于直线l 的同侧时,作点A (或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 或/B , .)(//即为所求点,则点于交或连接P P l AB B A② 假设点B A 、位于直线的异侧时,连接AB 交于l 点P ,那么P 为所求点.可简记为“同侧对称异侧连”.即两点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作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两点位于直线的异侧时,直接连接两点即可.(2)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取得最大值,方式与(1)恰好相反,即“异侧对称同侧连”① 假设点B A 、位于直线l 的同侧时,连接AB 交于l 点P ,那么P 为所求点.② 假设点B A 、位于直线的异侧时,作点A (或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 或/B , .)(//即为所求点,则点于交或连接P P l AB B A (3) 22PB PA +的最值:函数思想“转换成一元二次函数,找对称轴”.10、直线过定点问题(1)含有一个未知参数,12)1(-+-=a x a y 1)2(+-+=⇒x x a y (1)令202-=⇒=+x x ,将3)1(2=-=y x 式,得代入,从而该直线过定点)3,2(-(2)含有两个未知参数 0)2()3(=-++-n y n m x n m 0)12()3(=-+-++⇒y x n y x m令⎩⎨⎧-+-=+1203y x y x ⎪⎪⎩⎪⎪⎨⎧=-=⇒7371y x ,从而该直线必过定点)73,71(-.。

数学必修二直线方程知识点

数学必修二直线方程知识点

数学必修二直线方程知识点
1. 直线的一般方程:一般地,直线的一般方程可表示为Ax + By + C = 0,其中A、B
和C为实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2. 斜率截距方程:斜率截距方程是直线的另一种常用表示方法,可表示为y = mx + b,其中m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与y轴的截距。

3. 斜率公式:直线的斜率可通过两点的坐标(x1, y1)和(x2, y2)计算,斜率m = (y2 - y1)/(x2 - x1)。

4. 点斜式方程:点斜式方程是直线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可表示为y - y1 = m(x - x1),其中(x1, y1)为直线上的一点,m为直线的斜率。

5. 两直线的关系: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
率相等,两条直线重合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且有一个公共点。

6. 垂直平分线: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7.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使用两点的坐标(x1, y1)和(x2, y2)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d = √((x2 - x1)^2 + (y2 - y1)^2)。

8. 角的平分线:直线和另一条直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将夹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9. 线段的中点:直线的中点是指直线上且离两个端点等距离的点。

10. 线段的延长线:直线上的延长线是指直线上的一条线段,其中一端点在直线上,另一端点在直线的外部。

这些是数学必修二中关于直线方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精品】高中数学 必修2_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及综合 讲义 知识点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_基础

【精品】高中数学 必修2_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及综合 讲义 知识点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 _基础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及综合【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能将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等方程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并理解这些直线的不同形式的方程在表示直线时的异同之处;3.能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解决有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我们把方程写为Ax+By+C=0,这个方程(其中A、B不全为零)叫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要点诠释:1.A、B不全为零才能表示一条直线,若A、B全为零则不能表示一条直线.当B≠0时,方程可变形为A Cy xB B=--,它表示过点0,CB⎛⎫-⎪⎝⎭,斜率为AB-的直线.当B=0,A≠0时,方程可变形为Ax+C=0,即CxA=-,它表示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由上可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它都表示一条直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对应着唯一的一条直线,反过来,一条直线可以对应着无数个关于x、y的一次方程(如斜率为2,在y轴上的截距为1的直线,其方程可以是2x―y+1=0,也可以是1122x y-+=,还可以是4x―2y+2=0等.)要点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间的关系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的比较如下表:要点诠释:在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中,点斜式与斜截式是两种常用的直线方程形式,要注意在这两种形式中都要求直线存在斜率,两点式是点斜式的特例,其限制条件更多(x 1≠x 2,y 1≠y 2),应用时若采用(y 2―y 1)(x ―x 1)―(x 2―x 1)(y ―y 1)=0的形式,即可消除局限性.截距式是两点式的特例,在使用截距式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存在且不为零”这一条件.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包含了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形式.一般式常化为斜截式与截距式.若一般式化为点斜式,两点式,由于取点不同,得到的方程也不同.要点三: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1.已知所求曲线是直线时,用待定系数法求.2.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的形式,求出直线方程.对于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直线方程的形式不同,考虑的方向也不同.(1)从斜截式考虑已知直线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12121212//()l l k k b b αα⇒=⇒=≠;12121211221tan cot 12l l k k k k παααα⊥⇒-=⇒=-⇒=-⇒=- 于是与直线y kx b =+平行的直线可以设为1y kx b =+;垂直的直线可以设为21y x b k=-+. (2)从一般式考虑:11112222:0,: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1212120l l A A B B ⊥⇔+=121221//0l l A B A B ⇔-=且12210A C A C -≠或12210B C B C -≠,记忆式(111222A B C A B C =≠) 1l 与2l 重合,12210A B A B -=,12210A C A C -=,12210B C B C -=于是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以设为0Ax By D ++=;垂直的直线可以设为0Bx Ay D -+=.【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例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方程,并化成一般式:(1A (5,3);(2)过点B (―3,0),且垂直于x 轴;(3)斜率为4,在y 轴上的截距为―2;(4)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x 轴;(5)经过C (―1,5),D (2,―1)两点;(6)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1.【答案】(130y -+-=(2)x+3=0(3)4x ―y ―2=0(4)4x ―y ―2=0(5)2x+y ―3=0(6)x+3y+3=0【解析】 (1)由点斜式方程得35)y x -=-30y -+-=.(2)x=―3,即x+3=0.(3)y=4x ―2,即4x ―y ―2=0.(4)y=3,即y ―3=0.(5)由两点式方程得5(1)152(1)y x ---=----,整理得2x+y ―3=0. (6)由截距式方程得131x y +=--,整理得x+3y+3=0.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及各种形式向一般式的转化,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x 的系数为正,x ,y 的系数及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一般按含x 项、y 项、常数项顺序排列.求直线方程的题目,无特别要求时,结果写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5,6)和点B (―4,8),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并画图.【答案】2x -y+16=0 1816x y +=- 【解析】 所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2x -y+16=0,截距式方程为1816x y +=-.图形如右图所示. 【高清课堂:直线的一般式 381507 例4】例2.ABC ∆的一个顶点为(1,4)A --,B ∠、C ∠ 的平分线在直线10y +=和10x y ++=上,求直线BC 的方程.【答案】230x y +-=【解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可得A 点关于B ∠的平分线的对称点'A 在BC 上,B 点关于C ∠的平分线的对称点'B 也在BC 上.写出直线''A B 的方程,即为直线BC 的方程.例3.已知直线1:310l ax y ++=,2:(2)0l x a y a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 的值.(1)12//l l ;(2)12l l ⊥.【思路点拨】利用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去求解。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知识能否忆起]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为[0,π)_.2.直线的斜率(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α,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二、直线方程的形式及适用条件[小题能否全取]1.(教材习题改编)直线x+y+m=0(m∈k)的倾斜角为( )A.30°B.60°C.150°D.120°解析:选C 由k=α=-,α∈[0,π)得α=150°.2.(教材习题改编)已知直线l过点P(-2,5),且斜率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 )A.3x+4y-14=0 B.3x-4y+14=0C.4x+3y-14=0 D.4x-3y+14=0解析:选A 由y-5=-(x+2),得3x+4y-14=0.3.过点M(-2,m),N(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的值为( )A.1 B.4C.1或3 D.1或4解析:选A 由1=,得m+2=4-m,m=1.4.(2012·长春模拟)若点A(4,3),B(5,a),C(6,5)三点共线,则a的值为.解析:==1,==a-3.由于A,B,C三点共线,所以a-3=1,即a=4.答案:45.若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由已知得直线l的斜率为k=-.所以l的方程为y-2=-(x+1),即3x+2y-1=0.答案:3x+2y-1=01.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判断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2.由斜率求倾斜角,一是要注意倾斜角的范围;二是要考虑正切函数的单调性.3.用截距式写方程时,应先判断截距是否为0,若不确定,则需要分类讨论.典题导入[例1] (1)(2012·岳阳模拟)经过两点A(4,2y+1),B(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y=( )A.-1 B.-3C.0 D.2(2)(2012·苏州模拟)直线θ+y+2=0的倾斜角的范围是.[自主解答] (1)===y+2,因此y+2=-1=-3.(2)由题知k=-θ,故k∈,结合正切函数的图象,当k ∈时,直线倾斜角α∈,当k∈时,直线倾斜角α∈,故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答案] (1)B (2)∪由题悟法1.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步骤:(1)求出斜率k=α的取值范围;(2)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借助图象或单位圆数形结合,确定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2.求倾斜角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以题试法1.(2012·哈尔滨模拟)函数y=x-x的一条对称轴为x =,则直线l:-+c=0的倾斜角为( )A.45°B.60°C.120°D.135°解析:选D 由函数y=f(x)=x-x的一条对称轴为x=知,f(0)=,即-b=a,则直线l的斜率为-1,故倾斜角为135°.2.(2012·金华模拟)已知点A(1,3),B(-2,-1).若直线l:y=k(x-2)+1与线段相交,则k的取值范围是( )B.(-∞,-2]C.(-∞,-2]∪解析:选D 由题意知直线l恒过定点P(2,1),如右图.若l与线段相交,则≤k≤.∵=-2,=,∴-2≤k≤.典题导入[例2] (1)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2)(2012·东城模拟)若点P(1,1)为圆(x-3)2+y2=9的弦的中点,则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自主解答] (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m=0,由直线经过点(1, 0),得1+m=0,m=-1.则所求直线方程为x-2y-1=0.(2)由题意得,×=-1,所以=2,故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2(x-1),即2x-y-1=0.[答案] (1)x-2y-1=0 (2)2x-y-1=0由题悟法求直线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写出直线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直线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待定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以题试法3.(2012·龙岩调研)已知△中,A(1,-4),B(6,6),C(-2,0).求:(1)△中平行于边的中位线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2)边的中线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并化为截距式方程.解:(1)平行于边的中位线就是,中点的连线.因为线段,中点坐标分别为,,所以这条直线的方程为=,整理一般式方程为得6x-8y-13=0,截距式方程为-=1.(2)因为边上的中点为(2,3),所以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一般式方程为7x-y-11=0,截距式方程为-=1.典题导入[例3] (2012·开封模拟)过点P(3,0)作一直线,使它夹在两直线l1:2x-y-2=0与l2:x+y+3=0之间的线段恰被点P 平分,求此直线的方程.[自主解答] 法一:设点A(x,y)在l1上,点B(,)在l2上.由题意知错误!则点B(6-x,-y),解方程组错误!得错误!则k=错误!=8.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8(x-3),即8x-y-24=0.法二: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k(x-3),点A,B的坐标分别为(,),(,),由错误!解得错误!由错误!解得错误!∵P(3,0)是线段的中点,∴+=0,即+=0,∴k2-8k=0,解得k=0或k=8.若k=0,则=1,=-3,此时=≠3,∴k=0舍去,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8(x-3),即8x-y-24=0.由题悟法解决直线方程的综合问题时,除灵活选择方程的形式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若与最值或范围相关的问题可考虑构建目标函数进行转化求最值.以题试法4.(2012·东北三校联考)已知直线l过点M(2,1),且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O为原点.(1)当△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取得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解:(1)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k<0),,B(0,1-2k),△的面积S=(1-2k)=≥(4+4)=4.当且仅当-4k=-,即k=-时,等号成立.故直线l的方程为y-1=-(x-2),即x+2y-4=0.(2)∵=,=,∴·=·=2 ≥2×2=4,当且仅当k2=,即k=-1时取等号,故直线方程为x+y-3=0.[典例] (2012·西安模拟)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y+2-a=0(a∈R).(1)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l的方程;(2)若l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尝试解题] (1)当直线过原点时,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零,此时截距相等.故a=2,方程即为3x+y=0.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截距存在且均不为0,得=a-2,即a+1=1,故a=0,方程即为x+y+2=0.综上,l的方程为3x+y=0或x+y+2=0.(2)将l的方程化为y=-(a+1)x+a-2,则错误!或错误!∴a≤-1.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1].——————[易错提醒]———————————————————————————1.与截距有关的直线方程求解时易忽视截距为零的情形.如本例中的截距相等,当直线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为零时也满足.2.常见的与截距问题有关的易误点有:“截距互为相反数”;“一截距是另一截距的几倍”等,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先考虑零截距情形.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针对训练过点M(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解析:①当过原点时,直线方程为y=-x;②当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1,即x-y=a.代入点(3,-4),得a=7.即直线方程为x-y-7=0.答案:y=-x或x-y-7=01.若k,-1,b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直线y=+b必经过定点( )A.(1,-2) B.(1,2)C.(-1,2) D.(-1,-2)解析:选A 因为k,-1,b三个数成等差数列,所以k+b =-2,即b=-2-k,于是直线方程化为y=-k-2,即y+2=k(x-1),故直线必过定点(1,-2).2.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2x+11y+38=0 B.2x+11y-38=0C.2x-11y-38=0 D.2x-11y+16=0解析:选B 因为中心对称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并且对称中心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故可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11y+C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解得C=16(舍去)或C=-38.3.(2012·衡水模拟)直线l1的斜率为2,l1∥l2,直线l2过点(-1,1)且与y轴交于点P,则P点坐标为( ) A.(3,0) B.(-3,0)C.(0,-3) D.(0,3)解析:选D ∵l1∥l2,且l1斜率为2,∴l2的斜率为2.又l2过(-1,1),∴l2的方程为y-1=2(x+1),整理即得y=2x+3.令x=0,得P(0,3).4.(2013·佛山模拟)直线++c=0同时要经过第一、第二、第四象限,则a,b,c应满足( )A.>0,<0 B.>0,>0C.<0,>0 D.<0,<0解析:选A 由于直线++c=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所以直线存在斜率,将方程变形为y=-x-,易知-<0且->0,故>0,<0.5.将直线y=3x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y=-x+B.y=-x+1C.y=3x-3 D.y=x+1解析:选A 将直线y=3x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y=-x,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的方程为y=-(x-1),即y=-x+.6.已知点A(1,-2),B(m,2),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x+2y-2=0,则实数m的值是( )A.-2 B.-7C.3 D.1解析:选C 线段的中点代入直线x+2y-2=0中,得m=3.7.(2013·贵阳模拟)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解析: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方程为y-2=k(x-1),在x轴上的截距为1-,令-3<1-<3,解得k<-1或k>.答案:(-∞,-1)∪8.(2012·常州模拟)过点P(-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直线l过原点时,l的斜率为-,直线方程为y=-x;l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1,将点(-2,3)代入,得a=1,直线方程为x+y=1.综上,l的方程为x+y-1=0或2y+3x=0.答案:x+y-1=0或3x+2y=09.(2012·天津四校联考)不论m取何值,直线(m-1)x-y +2m+1=0恒过定点.解析:把直线方程(m-1)x-y+2m+1=0整理得(x+2)m-(x+y-1)=0,则错误!得错误!答案:(-2,3)10.求经过点(-2,2),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的直线l的方程.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1,由已知可得错误!解得错误!或错误!故直线l的方程为2x+y+2=0或x+2y-2=0.11.(2012·莆田月考)已知两点A(-1,2),B(m,3).(1)求直线的方程;(2)已知实数m∈,求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解:(1)当m=-1时,直线的方程为x=-1;当m≠-1时,直线的方程为y-2=(x+1).(2)①当m=-1时,α=;②当m≠-1时,m+1∈∪(0, ],∴k=∈(-∞,- ]∪,∴α∈∪.综合①②知,直线的倾斜角α∈.12.如图,射线、分别与x轴正半轴成45°和30°角,过点P(1,0)作直线分别交、于A、B两点,当的中点C恰好落在直线y=x上时,求直线的方程.解:由题意可得=45°=1,=(180°-30°)=-,所以直线:y=x,:y=-x.设A(m,m),B(-n,n),所以的中点,由点C在y=x上,且A、P、B三点共线得错误!解得m=,所以A(, ).又P(1,0),所以===,所以:y=(x-1),即直线的方程为(3+)x-2y-3-=0.1.若直线l:y=-与直线2x+3y-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选B 由错误!解得错误!∵两直线交点在第一象限,∴错误!解得k>错误!.∴直线l的倾斜角的范围是.2.(2012·洛阳模拟)当过点P(1,2)的直线l被圆C:(x-2)2+(y-1)2=5截得的弦最短时,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易知圆心C的坐标为(2,1),由圆的几何性质可知,当圆心C与点P的连线与直线l垂直时,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最短.由C(2,1),P(1,2)可知直线的斜率为=-1,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k×(-1)=-1,得k=1,又直线l过点P,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y+1=0.答案:x-y+1=03.已知直线l:-y+1+2k=0(k∈R).(1)证明:直线l过定点;(2)若直线l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正半轴于点B,O 为坐标原点,设△的面积为S,求S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解:(1)证明:法一: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y=k(x+2)+1,故无论k取何值,直线l总过定点(-2,1).法二:设直线过定点(x0,y0),则0-y0+1+2k=0对任意k ∈R恒成立,即(x0+2)k-y0+1=0恒成立,∴x0+2=0,-y0+1=0,解得x0=-2,y0=1,故直线l总过定点(-2,1).(2)直线l的方程为y=+2k+1,则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2k+1,要使直线l不经过第四象限,则错误!解得k的取值范围是[0,+∞).(3)依题意,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在y轴上的截距为1+2k,∴,B(0,1+2k).又-<0且1+2k>0,∴k>0.故S==×(1+2k)=≥(4+4)=4,当且仅当4k=,即k=时,取等号.故S的最小值为4,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2y+4=0.1.(2012·郑州模拟)已知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a=(1,3),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b=(-1,k).若直线l2经过点(0,5)且l1⊥l2,则直线l2的方程为( )A.x+3y-5=0 B.x+3y-15=0C.x-3y+5=0 D.x-3y+15=0解析:选B ∵1=3,2=-k,l1⊥l2,∴k=,l2的方程为y=-x+5,即x+3y-15=0.2.(2012·吴忠调研)若过点P(1-a,1+a)与Q(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k=α==.∵α为钝角,∴<0,即(a-1)(a+2)<0,故-2<a<1.答案:(-2,1)3.已知直线l过点P(3,2),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如图,求△的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解:设A(a,0),B(0,b),(a>0,b>0),则直线l的方程为+=1,∵l过点P(3,2),∴+=1.∴1=+≥2,即≥24.∴S△=≥12.当且仅当=,即a=6,b=4时,△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12.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1.即2x+3y-12=0.第二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能否忆起]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两条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l1:A1x+B1y+C1=0,l2:A2x+B2y+C2=0,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错误!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三、几种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A(x1,y1),B(x2,y2)间的距离公式:d(A,B)==.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x1,y1)到直线l:++C=0的距离d=.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C1=0与++C2=0间的距离d=.[小题能否全取]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l1的倾斜角为45°,l2经过点P(-2,-1),Q(3,m).若l1⊥l2,则实数m为( )A.6 B.-6C.5 D.-5解析:选B 由已知得k1=1,k2=.∵l1⊥l2,∴k1k2=-1,∴1×=-1,即m=-6.2.(教材习题改编)点(0,-1)到直线x+2y=3的距离为( )C.5解析:选B d==.3.点(a,b)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是( )A.(-a-1,-b-1) B.(-b-1,-a-1)C.(-a,-b) D.(-b,-a)解析:选B 设对称点为(x′,y′),则错误!解得x′=-b-1,y′=-a-1.4.l1:x-y=0与l2:2x-3y+1=0的交点在直线+3y+5=0上,则m的值为( )A.3 B.5C.-5 D.-8解析:选D 由错误!得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1,1).所以m+3+5=0,m=-8.5.与直线4x+3y-5=0平行,并且到它的距离等于3的直线方程是.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m=0,由3=,得m=10或-20.答案:4x+3y+10=0或4x+3y-20=01.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分析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时,可根据斜率的关系作出判断,无斜率时,要单独考虑.2.在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或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时,直线方程必须先化为++C=0的形式,否则会出错.典题导入[例1] (2012·浙江高考)设a∈R,则“a=1”是“直线l1:+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自主解答] 由a=1,可得l1∥l2;反之,由l1∥l2,可得a=1或a=-2.[答案] A在本例中若l1⊥l2,试求a.解:∵l1⊥l2,∴a×1+2×(a+1)=0,∴a=-.由题悟法1.充分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和l2,l1∥l2⇔k1=k2,l1⊥l2⇔k1·k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一定要特别注意.2.(1)若直线l1和l2有斜截式方程l1:y=k1x+b1,l2:y =k2x+b2,则直线l1⊥l2的充要条件是k1·k2=-1.(2)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l2⇔A1A2+B1B2=0.以题试法1.(2012·大同模拟)设a,b,c分别是△中角A,B,C所对的边,则直线A++c=0与-B+C=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重合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解析:选C 由已知得a≠0,B≠0,所以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B),由正弦定理得k1·k2=-)·B)=-1,所以两条直线垂直.典题导入[例2] (2012·浙江高考)定义: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曲线C到直线l的距离.已知曲线C1:y=x2+a到直线l:y=x的距离等于曲线C2:x2+(y+4)2=2到直线l:y=x的距离,则实数a=.[自主解答] 因曲线C2:x2+(y+4)2=2到直线l:y=x的距离为-=2-=,所以曲线C1与直线l不能相交,故x2+a>x,即x2+a-x>0.设C1:y=x2+a上一点为(x0,y0),则点(x0,y0)到直线l的距离d===≥=,所以a=.[答案]由题悟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距离公式去求.注意直线方程为一般式.2.点到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的距离,可用距离公式求解.也可用如下方法去求解:(1)点P(x0,y0)到与y轴垂直的直线y=a的距离d=0-.(2)点P(x0,y0)到与x轴垂直的直线x=b的距离d=0-.以题试法2.(2012·通化模拟)若两平行直线3x-2y-1=0,6x++c =0之间的距离为,则c的值是.解析:由题意得=≠,得a=-4,c≠-2,则6x++c=0可化为3x-2y+=0,则=,解得c=2或-6.答案:2或-6典题导入[例3] (2012·成都模拟)在直角坐标系中,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反射后,再射到直线上,最后经直线反射后又回到P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A.2 B.6C.3 D.2[自主解答] 如图,设点P关于直线,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D,C,易求得D(4,2),C(-2,0),由对称性知,D,M,N,C共线,则△的周长=++=++===2即为光线所经过的路程.[答案] A由题悟法对称问题主要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1)中心对称①点P(x,y)关于O(a,b)的对称点P′(x′,y′)满足错误!②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来解决.(2)轴对称①点A(a,b)关于直线++C=0(B≠0)的对称点A′(m,n),则有错误!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来解决.以题试法3.(2012·南京调研)与直线3x-4y+5=0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A.3x+4y+5=0 B.3x+4y-5=0C.-3x+4y-5=0 D.-3x+4y+5=0解析:选A 与直线3x-4y+5=0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方程是3x-4(-y)+5=0,即3x+4y+5=0.[典例] (2012·银川一中月考)求经过直线l1: 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常规解法] 解方程组错误!得l1,l2的交点坐标为(-1,2).由l3的斜率得l的斜率为-.则由点斜式方程可得l的方程为y-2=-(x+1)即5x+3y -1=0.——————[高手支招]———————————————————————————运用直线系方程,有时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常见的直线系方程有:(1)与直线++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m=0(m∈R且m≠C);(2)与直线++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m=0(m∈R);(3)过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λ∈R),但不包括l2.——————————————————————————————————————[巧思妙解] 由于l过l1,l2的交点,故可设l的方程为3x +2y-1+λ(5x+2y+1)=0将其整理,得(3+5λ)x+(2+2λ)y+(-1+λ)=0,其斜率-=-,得λ=.代入直线系方程得l方程5x+3y-1=0.针对训练求与直线2x+6y-11=0平行,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的直线方程.解:由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6y+b=0.令x=0,得y=-;令y=0,得x=-,则直线2x+6y+b=0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又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6,所以b2=144,所以b=±12.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6y+12=0或2x+6y-12=0.即为x+3y+6=0或x+3y-6=0.1.(2012·海淀区期末)已知直线l1:k1x+y+1=0与直线l2:k2x+y-1=0,那么“k1=k2”是“l1∥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由k1=k2,1≠-1,得l1∥l2;由l1∥l2知k1×1-k2×1=0,所以k1=k2.故“k1=k2”是“l1∥l2”的充要条件.2.当0<k<时,直线l1:-y=k-1与直线l2:-x=2k 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选B 解方程组错误!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错误!,因为0<k<,所以<0,>0,故交点在第二象限.3.(2012·长沙检测)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3x+4y-7=0,直线l2的方程为6x+8y+1=0,则直线l1与l2的距离为( )C.4 D.8解析:选B ∵直线l1的方程为3x+4y-7=0,直线l2的方程为6x+8y+1=0,即为3x+4y+=0,∴直线l1与直线l2的距离为=.4.若直线l1:y=k(x-4)与直线l2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l2恒过定点( )A.(0,4) B.(0,2)C.(-2,4) D.(4,-2)解析:选B 由于直线l1:y=k(x-4)恒过定点(4,0),其关于点(2,1)对称的点为(0,2).又由于直线l1:y=k(x-4)与直线l2关于点(2,1)对称,故直线l2恒过定点(0,2).5.已知直线l1:y=2x+3,若直线l2与l1关于直线x+y =0对称,又直线l3⊥l2,则l3的斜率为( )A.-2 B.-D.2解析:选A 依题意得,直线l2的方程是-x=2(-y)+3,即y=x+,其斜率是,由l3⊥l2,得l3的斜率等于-2.6.(2012·岳阳模拟)直线l经过两直线7x+5y-24=0和x-y=0的交点,且过点(5,1).则l的方程是( ) A.3x+y+4=0 B.3x-y+4=0C.x+3y-8=0 D.x-3y-4=0解析:选C 设l的方程为7x+5y-24+λ(x-y)=0,即(7+λ)x+(5-λ)y-24=0,则(7+λ)×5+5-λ-24=0.解得λ=-4的方程为x+3y-8=0.7.(2012·郑州模拟)若直线l1:+2y=0和直线l2:2x+(a+1)y+1=0垂直,则实数a的值为.解析:由2a+2(a+1)=0得a=-.答案:-8.已知平面上三条直线x+2y-1=0,x+1=0,x+=0,如果这三条直线将平面划分为六部分,则实数k的所有取值为.解析:若三条直线有两条平行,另外一条与这两条直线相交,则符合要求,此时k=0或2;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也符合要求,此时k=1,故实数k的所有取值为0,1,2.答案:0,1,29.(2013·临沂模拟)已知点P(4,a)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题意得,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又≤3,即|15-3a|≤15,解得,0≤a≤10,所以a∈[0,10].答案:[0,10]10.(2013·舟山模拟)已知+=1(a>0,b>0),求点(0,b)到直线x-2y-a=0的距离的最小值.解:点(0,b)到直线x-2y-a=0的距离为d==(a+2b)=≥(3+2)=,当且仅当a2=2b2,a+b=,即a=1+,b=时取等号.所以点(0,b)到直线x-2y-a=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1.(2012·荆州二检)过点P(1,2)的直线l被两平行线l1:4x+3y+1=0与l2:4x+3y+6=0截得的线段长=,求直线l 的方程.解: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1),由错误!解得;由错误!解得错误!.∵=,∴=,整理,得7k2-48k-7=0,解得k1=7或k2=-.因此,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7y-15=0或7x-y-5=0.12.已知直线l:3x-y+3=0,求:(1)点P(4,5)关于l的对称点;(2)直线x-y-2=0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解:设P(x,y)关于直线l:3x-y+3=0的对称点为P′(x′,y′).∵′·=-1,即×3=-1.①又′的中点在直线3x-y+3=0上,∴3×-+3=0.②由①②得错误!(1)把x=4,y=5代入③④得x′=-2,y′=7,∴P(4,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7).(2)用③④分别代换x-y-2=0中的x,y,得关于l的对称直线方程为--2=0,化简得7x+y+22=0.1.点P到点A(1,0)和直线x=-1的距离相等,且点P到直线y=x的距离为,这样的点P的个数是( )A.1 B.2C.3 D.4解析:选C ∵点P到点A和定直线距离相等,∴P点轨迹为抛物线,方程为y2=4x.设P(t2,2t),则=,解得t1=1,t2=1+,t3=1-,故P点有三个.2.(2012·福建模拟)若点(m,n)在直线4x+3y-10=0上,则m2+n2的最小值是( )A.2 B.2C.4 D.2解析:选C 设原点到点(m,n)的距离为d,所以d2=m2+n2,又因为(m,n)在直线4x+3y-10=0上,所以原点到直线4x +3y-10=0的距离为d的最小值,此时d==2,所以m2+n2的最小值为4.3.在直线l:3x-y-1=0上求一点P,使得P到A(4,1)和B(0,4)的距离之差最大.解:如图所示,设点B关于l的对称点为B′,连接′并延长交l于P,此时的P满足-的值最大.设B′的坐标为(a,b),则′·=-1,即3·=-1.则a+3b-12=0.①又由于线段′的中点坐标为,且在直线l上,则3×--1=0,即3a-b-6=0.②解①②,得a=3,b=3,即B′(3,3).于是′的方程为=,即2x+y-9=0.解错误!得错误!即l与′的交点坐标为P(2,5).1.点(1,θ)(其中0≤θ≤π)到直线θ+θ-1=0的距离是,那么θ等于( )或或解析:选B 由已知得θ+2θ-1|,2θ+2θ)=,即θ-2θ|=,∴42θ-4 θ-1=0或42θ-4 θ+1=0,∴θ=或θ=.∵0≤θ≤π,∴0≤θ≤1,∴θ=,即θ=或.2.已知直线l:x-y-1=0,l1:2x-y-2=0.若直线l2与l1关于l对称,则l2的方程是( )A.x-2y+1=0 B.x-2y-1=0C.x+y-1=0 D.x+2y-1=0解析:选B l1与l2关于l对称,则l1上任一点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l2上,故l与l1的交点(1,0)在l2上.又易知(0,-2)为l1上一点,设其关于l的对称点(x,y),则错误!得错误!即(1,0),(-1,-1)为l2上两点,可得l2方程为x-2y-1=0.3.光线沿直线l1:x-2y+5=0射入,遇直线l:3x-2y +7=0后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解:法一:由错误!得错误!即反射点M的坐标为(-1,2).又取直线x-2y+5=0上一点P(-5,0),设P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x0,y0),由′⊥l可知,′=-=.而′的中点Q的坐标为,Q点在l上,即3·-2·+7=0.由错误!得错误!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9x-2y+33=0.法二:设直线x-2y+5=0上任意一点P(x0,y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P′(x,y),则=-,又′的中点在l上,即3×-2×+7=0,由错误!可得P点的坐标为x0=,y0=,代入方程x-2y+5=0中,化简得29x-2y+33=0,故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9x-2y+33=0.。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当[οο90,0∈α时,0≥k ; 当()οο180,90∈α时,0<k ; 当ο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人教版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知识点专题讲义全

人教版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知识点专题讲义全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专题讲义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① 关于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点:ⅰ.与x 轴相交; ⅱ.x 轴正向; ⅲ.直线向上方向. ② 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0. ③ 倾斜角α的围000180α≤<.④ 090,tan 0k αα︒≤<︒=≥; 90180,tan 0k αα︒<<︒=< (2)直线的斜率①直线的斜率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而倾斜角为0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②经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211221()y y k x x x x -=≠-.③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注: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是否一定可用两点式方程表示?(不一定) (1)若2121y y x x ≠=且,直线垂直于x 轴,方程为1x x =; (2)若2121y y x x =≠且,直线垂直于y 轴,方程为1y y =; (3)若2121y y x x ≠≠且,直线方程可用两点式表示) 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两条直线平行斜截式: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11222:,:l y k x b l y k x b =+=+,则有121212//,l l k k b b ⇔=≠注:当直线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一般式:已知 1111:0l A x B y C ++=, 2222:0l A x B y C ++=,则1212211221//,l l A B A B AC A C ⇔=≠注:1212211221=,l l A B A B AC A C ⇔=与重合1l 与2l 相交01221≠-⇔B A B A(2)两条直线垂直斜截式:如果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则12121l l k k ⊥⇔=-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互相垂直.一般式:已知 1111:0l A x B y C ++=, 2222:0l A x B y C ++=,则0212121=+⇔⊥B B A A l l4、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两点),(),,(222111y x P y x P ,且线段21,P P 的中点M 的坐标为),(y x ,则⎪⎪⎩⎪⎪⎨⎧+=+=222121y y y x x x5、 直线系方程 (1)过定点的直线系①斜率为k 且过定点),(00y x 的直线系方程为)(00x x k y y -=-②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l 2不在直线系中(2)平行垂直直线系①平行于已知直线0Ax By C ++=的直线系10Ax By C ++= ②垂直于已知直线0Ax By C ++=的直线系10Bx Ay C -+= 6、两条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0:1111=++C y B x A l , 0:2222=++C y B x A l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 7、几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222111y x P y x P 间的距离公式21221221)()(y y x x P P -+-= 特别地,原点)0,0(O 与任一点),(y x P 的距离22y x OP +=(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200BA C By Ax d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0:11=++C By Ax l , 0:22=++C By Ax l 间的距离2212BA C C d +-=注:①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②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计算.8、有关对称问题 (1)中心对称①若点),(11y x M 及),(22y x N 关于),(b a P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1122y b y x a x②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其主要方法是: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或者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21//l l ,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2)轴对称 ①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111y x P 与),(222y x P 关于直线0:=++C By Ax l 对称,则线段21P P 的中点在对称轴l 上,而且连接21P P 的直线垂直于对称轴l 上,由方程组⎪⎪⎩⎪⎪⎨⎧-=-•--=++++1)(0)2()2(12122121B A x x y y C y y B x x A ⎩⎨⎧==⇒22y x ? 可得到点1P 关于l 对称的点2P 的坐标),(22y x (其中21,0x x A ≠≠) 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此类问题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b x y +±=对称的解法:y 换x ,x 换y . 例:曲线0),(=y x f 关于直线2-=x y 对称曲线方程是0)2,2(=-+x y f②曲线0),(:=y x f C 关于点),(b a 的对称曲线方程是0)2,2(=--y b x a f9、直线l 上一动点P 到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最值问题”: (1)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取得最小值,① 若点B A 、位于直线l 的同侧时,作点A (或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 或/B , ② 若点B A 、位于直线的异侧时,连接AB 交于l 点P ,则P 为所求点.可简记为“同侧对称异侧连”.即两点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作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两点位于直线的异侧时,直接连接两点即可.(2)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取得最大值, 方法与(1)恰好相反,即“异侧对称同侧连”① 若点B A 、位于直线l 的同侧时,连接AB 交于l 点P ,则P 为所求点. ② 若点B A 、位于直线的异侧时,作点A (或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 或/B , (3) 22PB PA +的最值:函数思想“转换成一元二次函数,找对称轴”. 10、直线过定点问题 (1)含有一个未知参数,12)1(-+-=a x a y 1)2(+-+=⇒x x a y (1)令202-=⇒=+x x ,将3)1(2=-=y x 式,得代入,从而该直线过定点)3,2(- (2)含有两个未知参数0)2()3(=-++-n y n m x n m 0)12()3(=-+-++⇒y x n y x m令⎩⎨⎧-+-=+1203y x y x ⎪⎪⎩⎪⎪⎨⎧=-=⇒7371y x ,从而该直线必过定点)73,71(-.。

必修2《直线与方程___知识点_总结》及习题

必修2《直线与方程___知识点_总结》及习题

直线与方程 知识点 总结一、概念理解:1、倾斜角:①找α:直线向上方向、x 轴正方向; ②平行:α=0°;③范围:0°≤α<180° 。

2、斜率:①找k :k=tan α (α≠90°); ②与x 轴垂直:斜率k 不存在; ③范围: 斜率 k ∈ R 。

3、斜率与坐标:12122121tan x x y y x x y y k --=--==α 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 ②斜率k 值与两点先后顺序无关; ③注意下标的位置对应。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 ①相交:斜率21k k ≠(前提是斜率都存在)特例----垂直时:<1> 0211=⊥k k x l 不存在,则轴,即; <2> 斜率都存在时:121-=∙k k 。

②平行:<1>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 <2> 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都与x 轴垂直。

③重合: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 二、方程与公式: 1、直线的五个方程:①点斜式:)(00x x k y y -=- 将已知点k y x 与斜率),(00直接带入即可;②斜截式:b kx y += 将已知截距 k b 与斜率 直接带入即可; ③两点式:),(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其中, 将已知两点),(),,(2211y x y x 直接带入即可;④截距式:1=+bya x 将已知截距坐标),0(),0,(b a 直接带入即可;⑤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在距离公式当中会经常用到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直接将两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即可(可简记为“方程组思想”)。

3、距离公式:①两点间距离:22122121)()(y y x x P P -+-=推导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②点到直线距离:2200B A C By Ax d +++=推导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③平行直线间距离:2221BA C C d +-=推导方法:在y 轴截距),0(1C 代入②式;4、中点坐标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B y x A ①AB 中点),(00y x :)2,2(2121y y x x ++ 推导方法:构造直角“相似三角形”;一.选择题1.(安徽高考) 过点(1,0)且与直线x-2y=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x-2y-1=0 B. x-2y+1=0 C. 2x+y-2=0 D. x+2y-1=02. 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A. 012=-+y xB. 052=-+y xC. 052=-+y xD. 072=+-y x 3. 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则m 的值为( ) A. 0 B. 8- C. 2 D. 104.(安徽高考)直线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直线的方程是( ) A . 3x+2y-1=0 B. 3x+2y+7=0 C. 2x-3y+5=0 D. 2x-3y+8=05.设直线ax+by+c=0的倾斜角为θ,且sin cos 0θθ+=则a,b 满足 ( ) A. a+b=1 B. a-b=1 C. a+b=0 D. a-b=06.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 A 、 -3 B 、-6 C 、23- D 、327.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A 2 B 21 C 1 D 278.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1,-2) D (1,2)9. (上海文,15)已知直线12:(3)(4)10,:2(3)230,l k x k y l k x y -+-+=--+=与平行,则k 得值是( ) A. 1或3 B.1或5 C.3或5 D.1或210、若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A 、K 1﹤K 2﹤K 3B 、K 2﹤K 1﹤K 3C 、K 3﹤K 2﹤K 1D 、K 1﹤K 3﹤K 211.(北京卷)“m =21”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与直线2x+3y-6=0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是( )A.3x-2y-6=0B.2x+3y+7=0C. 3x-2y-12=0D. 2x+3y+8=0 13. 若直线ax + by + c = 0在第一、二、三象限,则( )A. ab >0,bc >0B. ab >0,bc <0C. ab <0,bc >0D. ab <0,bc <0 14.(北京文)“m=21”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 -2)x+(m+2)y -3=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5. 如果直线 l 经过两直线2x - 3y + 1 = 0和3x - y - 2 = 0的交点,且与直线y = x 垂直,则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A. 2B. 1C. 2 D 、22 16. 原点关于x - 2y + 1 = 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 ⎝⎛52 ,54- B. ⎪⎭⎫ ⎝⎛54 ,52- C. ⎪⎭⎫ ⎝⎛52 ,54 D. ⎪⎭⎫ ⎝⎛54 ,52- 二、填空题1. 点(1,1)P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2.已知A(-4,-6),B(-3,-1),C(5,a)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 )3.经过两直线11x+3y -7=0和12x+y -19=0的交点,且与A (3,-2),B (-1,6)等距离的直线的方程是 。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归纳与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归纳与整理)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若给出的直线不是一般式,则应化为一般式.
|C1-C2|
(3)在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d=
时,一定要注意将两方程中 x,
A2+B2
y 的系数化为相同的形式.
2.与已知直线垂直及平行的直线系的设法 与直线 Ax+By+C=0(A2+B2≠0)垂直和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1)垂直:Bx-Ay+m=0(m∈R); (2)平行:Ax+By+n=0(n∈R,且 n≠C). 三、平面解析几何 经典案例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1)设不同直线 l1:2x-my-1=0,l2:(m-1)x-y+1=0,则“m=2”是“l1 ∥l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经过两直线 l1:x-2y+4=0 和 l2:x+y-2=0 的交点 P,且与直线 l3:3x -4y+5=0 垂直的直线 l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1)当 m=2 时,代入两直线方程中,易知两直线平行,即充分性成
线 m′上.
设 M′(a,b),则
a+2 b+0
2× 2 -3× 2 +1=0 b-0 2 a-2×3=-1.
解得 M′163,3103.设直线 m 与直线 l 的交点为 N,
2x-3y+1=0
则由
得 N(4,3).
3x-2y-6=0.
又因为 m′经过点 N(4,3),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 m′的方程为 9x-46y+102=
【解】 (1)设 A′(x,y),由已知
y+2 2
x+1×3=-1 x-1 y-2 2× 2 -3× 2 +1=0,
解得
33
x=-13 所以
4
A′-3133,143.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复习补习,期末复习资料):19【基础】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复习补习,期末复习资料):19【基础】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解决有关问题;3.能综合运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基本性质文字语言: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符号语言:,l m l m αα⊥⊂⇒⊥ 图形语言:2.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l m l m αα⊥⊥⇒ 图形语言: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其他性质(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l α⊥于A ,AP l ⊥,则AP α⊂.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要点诠释:线面垂直关系是线线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枢纽,通过线面垂直可以实现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要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m l l m l αβαββα⊥=⊂⊥⇒⊥图形语言:要点诠释: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线面垂直的依据和方法,在解决二面角问题中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经常用到.这种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间的相互转化,是我们立体几何中求解(证)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2.平面与平面垂直性质定理的推论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要点三、垂直关系的综合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是相互联系的,能够相互转化,转化的纽带是对应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具体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已有的垂直关系,早从结论探求所需的关系,从而架起条件与结论的桥梁.垂直间的关系可按下面的口诀记忆: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交于一个点,面外还有一条线,垂直两线是条件.面面垂直要证好,原有图中去寻找,若是这样还不好,辅助线面是个宝.先作交线的垂线,面面转为线和面,再证一步线和线,面面垂直即可见.借助辅助线和面,加的时候不能乱,以某性质为基础,不能主观凭臆断,判断线和面垂直,线垂面中两交线.两线垂直同一面,相互平行共伸展,两面垂直同一线,一面平行另一面.要让面和面垂直,面过另面一垂线,面面垂直成直角,线面垂直记心间.【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例1.设a,b为异面直线,AB是它们的公垂线(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1)若a,b都平行于平面α,求证:AB⊥α;αβ=,求证:AB∥c.(2)若a,b分别垂直于平面α,β,且c【思路点拨】(1)依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B⊥α,可先证明线与线的平行.(2)由于此时垂直的关系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B∥c.证明:(1)如图(1),在α内任取一点P,设直线a与点P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a',设直线b与点P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b'.∵a∥α,b∥α,∴a∥a',b∥b'.又∵AB⊥α,AB⊥b,∴AB⊥a',AB⊥b',∴AB⊥α.(2)如图,过B作BB'⊥α,则AB⊥BB'.又∵AB⊥b,∴AB垂直于由b和BB'确定的平面.∵b⊥β,∴b⊥c,∵BB'⊥α,∴BB'⊥c.∴c也垂直于由BB'和b确定的平面.故c∥AB.【总结升华】由第(2)问的证明可以看出,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与线的平行,其关键是构造平面,使所证线皆与该平面垂直.如题中,通过作出辅助线BB',构造出平面,即由相交直线b与BB'确定的平面,然后借助于题目中的其他垂直关系证明.举一反三:【变式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l⊥m,m⊂α,则l⊥αB.若l⊥α,l∥m,则m⊥α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答案】B【解析】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1)证明:AE⊥CD;(2)证明:PD⊥平面ABE.【思路点拨】(1)由PA⊥底面ABCD,可得 CD⊥PA,又CD⊥AC,故CD⊥面PAC,从而证得CD⊥AE;(2)由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的性质可得AE⊥PC,由(Ⅰ)知CD⊥AE,从而AE⊥面PCD,AE⊥PD,再由 AB⊥PD 可得 PD⊥面ABE。

高一必修二数学直线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数学直线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数学直线知识点数学学科中的几何部分是让不少学生头疼的一块内容,而直线则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在高一必修二的数学教材中,直线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一必修二数学直线知识点。

直线的定义是什么?直线是一个无限延伸的集合,其中任意两点都可以连成一条线段。

在数学中,用字母表示直线是很常见的,比如常用的字母有L、m、n等。

而直线上的点则用字母或者不对称的小写希腊字母来表示,比如常用的字母有A、B、C等。

在直线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涉及到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方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最简单的形式是一般式方程:Ax + By + C= 0。

在一般式方程中,A、B和C代表实数的系数,它们可以是整数,分数或者根号的形式。

通过一般式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更好地研究和描述直线。

直线的斜率是直线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定义为直线上两点之间的纵坐标差与横坐标差之比。

通过斜率,我们可以判断直线的走向和倾斜程度。

斜率为正的直线向右上倾斜,斜率为负的直线向右下倾斜,斜率为零的直线水平,而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垂直于x 轴的直线。

直线的垂直关系也是直线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在数学中,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互为倒数。

换句话说,如果直线L1的斜率为m1,而直线L2的斜率为m2,那么当m1 * m2 = -1时,L1和L2就是垂直的。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直线的斜率来求垂直直线的斜率。

除了垂直关系,直线之间还有平行关系。

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

比如,如果直线L1的斜率为m1,而直线L2的斜率为m2,那么当m1 = m2时,L1和L2就是平行的。

同样地,通过已知直线的斜率,我们可以求平行直线的斜率。

在直线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到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和直线的截距。

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直线与x轴相交时的点,其横坐标为交点的横坐标。

同样地,直线与y轴的交点是直线与y轴相交时的点,其纵坐标为交点的纵坐标。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tan k α=当[ 90,0∈α时,0≥k ; 当()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高中数学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 tan k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οο90,0∈α时,0≥k 。

当(οο180,90∈α;当ο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 (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必修二直线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直线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直线知识点总结直线是一种没有端点的、长度无限的几何图形。

它有无数个点,但没有面积,也没有厚度。

直线可以用两个点来确定,也可以用一对参数方程或者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

直线的方程:直线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y=kx+b或者Ax+By+C=0来表示。

其中,k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的截距,A、B、C是方程的系数。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是指直线上某一点处的斜率。

它是指直线上两个不同点的纵坐标的差与横坐标的差的比值。

斜率可以用斜率公式来计算:k=(y2-y1)/(x2-x1)直线的截距:直线的截距指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值,分别称为x截距和y截距。

直线的截距可以通过直线的方程求得。

直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

2.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3.两直线有交点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不相等。

4.直线的斜率为0时,直线与X轴平行;直线的斜率为无穷大时,直线与Y轴平行。

5.过两不同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6.直线的距离公式:过直线外一点的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的相关定理:1.平行线的定理: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2.垂直线的定理:两直线垂直,则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3.点斜式:直线的方程为y-y1=k(x-x1)。

4.截距式:直线的方程为x/a+y/b=1。

5.两点式:直线的方程为(y-y1)/(y2-y1)=(x-x1)/(x2-x1)。

直线的相关应用:1.直线的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轨迹,有助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

2.直线的方程可以用来求解平面几何题目,如求直线与直线的交点、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等。

3.通过直线的方程,可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两车同时出发,一个匀速直线行驶,一个匀速曲线行驶等。

直线几何的相关证明:1.两直线平行的证明:通过斜率相等的条件来说明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垂直的证明:通过斜率的乘积为-1的条件来说明两直线垂直。

3.直线的距离公式证明:通过点到直线距离的推导,得出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tan k α=当[ 90,0∈α时,0≥k ; 当()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数学必修2知识点

数学必修2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tan k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90,0∈α时,0≥k ; 当()180,90∈α时,0<k ; 当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的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④截矩式:1x y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的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纵坐标之差比对应横坐标之差)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1,所以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二)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目标】1.了解直线倾斜角的概念,掌握直线倾斜角的范围;2.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理解各倾斜角是90时的直线没有斜率;3.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会求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4.掌握经过两点111(,)P x y 和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12x x ≠);5.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的倾斜角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则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和x 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倾斜角为0,所以,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α≤<. 要点诠释:1.要清楚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 ①直线向上方向; ②x 轴正向; ③小于180的角.2.从运动变化观点来看,直线的倾斜角是由x 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成的角.3.倾斜角α的范围是0180α≤<.当0α=时,直线与x 轴平行或与x 轴重合.4.直线的倾斜角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和它对应.5.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不能确定直线的位置,但是,直线上的一点和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可以唯一确定直线的位置.要点二、直线的斜率 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tan k α=. 要点诠释:(1)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0°,k=tan0°=0; (2)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90°,k 不存在.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 的倾斜角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 不一定存在. 2.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 之间的关系由斜率的定义可知,当α在(090),范围内时,直线的斜率大于零;当α在(90180),范围内时,直线的斜率小于零;当0α=︒时,直线的斜率为零;当90α=︒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倾斜角(90除外)为一一对应关系,且在)090⎡⎣,和(90180),范围内分别与倾斜角的变化方向一致,即倾斜角越大则斜率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若需在)090⎡⎣,或(90180),范围内比较倾斜角的大小只需比较ααα斜率的大小即可,反之亦然.要点三、斜率公式已知点111(,)P x y 、222(,)P x y ,且12P P 与x 轴不垂直,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要点诠释:1.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五点:(1) 当x 1=x 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90°,直线与x 轴垂直;(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即y 1,y 2和x 1,x 2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但分子与分母不能交换;(3)斜率k 可以不通过倾斜角而直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得;(4)当y 1=y 2时,斜率k=0,直线的倾斜角=0°,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 (5)求直线的倾斜角可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而得到. 2.斜率公式的用途:由公式可解决下列类型的问题:(1)由1P 、2P 点的坐标求k 的值;(2)已知k 及1122,,,x y x y 中的三个量可求第四个量; (3)已知k 及1P 、2P 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可求12||PP ; (4)证明三点共线.要点四、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21,l l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21//l l ,则1l 与2l 的倾斜角1α与2α相等.由21αα=,可得,即.因此,若21//l l ,则21k k =. 反之,若21k k =,则21//l l . 要点诠释:1.公式2121//k k l l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①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分别为21k k ,;②21l l 与不重合;2.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时,21l l 与的倾斜角都是90︒,则21//l l . 要点五、两直线垂直的条件设两条直线21,l l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21l l ⊥,则121-=⋅k k . 要点诠释:1.公式12121-=⋅⇔⊥k k l l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αα21tan tan αα=21k k =2.当一条垂直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两条直线也垂直. 【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例1.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P ,且倾斜角为α,若将其绕点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45°,则( )A .0°≤α<90°B .0°≤α<135°C .0°<α≤135°D .0°<α<135° 【答案】D【解析】 ∵α,α+45°均为倾斜角,∴0180045180αα︒≤<︒⎧⎨≤+︒<︒⎩,∴0°≤α<135°.又∵直线l 与x 轴相交,∴α≠0°.故选D .【总结升华】 (1)倾斜角的概念中含有三个条件:①直线向上的方向;②x 轴的正方向;③小于平角的正角.(2)倾斜角是一个几何概念,它直观地描述且表现了直线对于x 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相等;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其倾斜角不相等.(4)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若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或重合;②若一直线的倾斜角为150°,则此直线关于y 轴的对称直线的倾斜角为30°; ③若α,2α,3α分别为三条直线的倾斜角,则α不大于60°; ④若倾斜角α=90°,则此直线与坐标轴垂直. 【答案】 ①②【解析】 若倾斜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或重合,故①正确;若两直线关于y 轴对称,则其倾斜角互补,故②正确;当α=60°时,3α=180°,故③错误;若α=90°,则直线与x 轴垂直.故④错误.【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定义中的条件及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理解倾斜角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 下图中各标注的直线的倾斜角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不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4)不正确【解析】题图(1)中的角α的一边取的是x 轴的负方向,因此标注不正确; 题图(2)中的角α的一边取的是直线向下的方向,因此标注不正确;题图(3)中的角α的两边分别取的是x 轴的负方向和直线向下的方向,因此标注不正确,但是它的大小等于直线的倾斜角.题图(4)中的角α是x 轴正方向与直线向上方向所成的角,因此标注不正确.例3.如图所示,直线1l 的倾斜角130α=︒,直线1l 与2l 垂直,求1l ,2l 的斜率.【答案】1k =k 2=【解析】由图形可知,2190αα=+︒,则k 1,k 2可求. 直线1l的斜率11tan tan 30k α==︒=. ∵直线2l 的倾斜角2α=90°+30°=120°,∴直线2l 的斜率k 2=tan120°=tan(180°―60°)=―tan60°=【总结升华】(1)本例中,利用图形的形象直观挖掘出直线1l 与2l 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公式tan(180°-α)=-tan α是一个重要公式,它是求倾斜角为钝角时的直线斜率的关键,即把钝角的正切转化为锐角的正切.熟记30°,45°,60°角的正切值可快速求解.举一反三: 【变式1】(2016 山西曲沃县模拟)过两点A (3―m ―m 2,―2m ),B (m 2+2,3―m 2)的直线的倾斜角为135°,求m 的值.【答案】m =―2【解析】依题意可得:直线的斜率为―1 又直线过两点A (3―m ―m 2,―2m ),B (m 2+2,3―m 2)即:22223132m m m m m --+=----- 整理的2223121m m m m --=+-可求得m =―2或m =―1 经检验m =―1不合题意,故m =―2. 类型二: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例3.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求其斜率. (1)(1,―1),(―3,2);(2)(1,―2),(5,―2);(3)(3,4),(―2,―5);(4)(3,0),(3,.【答案】(1)34-(2)0(3)95(4)不存在【解析】 当倾斜角α=90°时,斜率不存在;当α≠90°时,2121y y k x x -=-.(1)2(1)3314k --==---;(2)2(2)051k ---==-;(3)549235k --==--;(4)∵倾斜角α=90°,∴k 不存在.【总结升华】 应用斜率公式求斜率时,首先应注意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这两点的连线必与x 轴垂直,即直线的倾斜角为90°,故其斜率不存在,也就不能运用斜率公式求斜率.事实上,此时若将两点坐标代入斜率公式,则其分母为零无意义,即斜率不存在;其次,在运用斜率公式时,分子的被减数与分母的被减数必须对应着同一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举一反三:【变式1】 直线l 过点A (1,2),B (m ,3),求l 的斜率.【答案】不存在或11m - 【解析】若m=1,此时l 的倾斜角为2π,显然直线斜率不存在,; 若m ≠1,则直线斜率存在,设此时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321tan 11k m m α-===--. 例4.已知A (a ,2),B (5,1),C (―4,2a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a 的值. 【答案】2 或72【解析】 ∵A ,B ,C 三点共线,∴k AB =k BC ,∴2121545a a --=---,解得a=2或72a =. 故所求的a 的值为2或72.【总结升华】 由于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斜率都相等,因此A ,B ,C 三点共线⇔A ,B ,C 中任意两点的斜率相等(如k AB =k AC ).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 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直线上任意两点所确定的方向不变,即在同一直线上任意不同的两点所确定的斜率相等.这正是利用斜率可证三点共线的原因.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A (―3,―5),B (1,3),C (5,11)三点,试判断这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在同一直线上【解析】由题意可知直线AB 的斜率35213AB k +==+,直线BC 的斜率113251BC k -==-.因为k AB =k BC ,即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并且它们过同一点B ,所以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例5.(2015春 三明月考)已知两点A (―3,4),B (3,2),过点C (2,―1)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求出满足条件的直线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 【答案】k ≤-1或k ≥3.【解析】如图所示, ∵A (―3,4),B (3,2),C (2,―1),∴14123AC k --==-+, 12323BCk --==-; 要使过点C 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k ≤-1或k ≥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已知两点的坐标求直线斜率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数形结合的应用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直线l 过点(2,1)A -且与线段BC 相交,设(1,0),(1,0)B C -,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13k -≤≤-【解析】画出图形,数形结合类型三: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例6.已知1l 经过A (―3,3),B (―8,6),2l 经过21,62M ⎛⎫-⎪⎝⎭,9,32N ⎛⎫- ⎪⎝⎭,求证:12//l l . 【解析】 直线1l 的斜率为16338(3)5k -==----,直线2l 的斜率为26(3)3219522k --==---,∵k 1=k 2,∴12//l l .【总结升华】判定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否平行的依据是: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 轴垂直时,只需看它们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则隐含着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 轴垂直时).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只要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但是要注意斜率都不存在的情况,以及两条直线是否重合. 举一反三:【变式1】 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1l 与2l 是否平行.(1)1l 经过点A (―1,―2),B (2,1),2l 经过点M (3,4),N (―1,―1); (2)1l 的斜率为1,2l 经过点A (1,1),B (2,2);(3)1l 经过点A (0,1),B (1,0),2l 经过点M (―1,3),N (2,0) (4)1l 经过点A (―3,2),B (―3,10),2l 经过点M (5,―2),N (5,5). 【解析】 (1)11(2)12(1)k --==--,2145134k --==--,∵k 1≠k 2,∴1l 与2l 不平行.(2)k 1=1,221121k -==-, ∵k 1=k 2,∴1l ∥2l 或1l 与2l 重合. (3)101110k -==--,20312(1)k -==---, ∵k 1=k 2,∴1l ∥2l .(4)∵1l 与2l 都与x 轴垂直,∴1l ∥2l .【总结升华】 k 1=k 2⇔1l ∥2l 是针对斜率都存在的直线,对于斜率不存在或可能不存在的直线要注意利用图形求解.例7.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1),B (1,0),C (4,3),求顶点D 的坐标. 【答案】 (3,4)【解析】 解法1:设D (m ,n ),线段AC 的中点为E (2,2),所以线段BD 的中点为E (2,2),则122022m n +⎧=⎪⎪⎨+⎪=⎪⎩,解得m=3,n=4,所以D (3,4). 解法2:设D (m ,n ),由题意得AB ∥DC ,AD ∥BC ,则有k AB =k DC ,k AD =k BC ,所以013104130041nmn m --⎧=⎪⎪--⎨--⎪=⎪--⎩,解得m=3,n=4,所以D (3,4).【总结升华】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并用解析几何中的相关知识解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性质,其出发点是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如何作出第四个顶点,这两种作法对应着两种解法. 类型四: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例8.判断下列各题中1l 与2l 是否垂直.(1)1l 经过点A (―1,―2),B (1,2),2l 经过点M (―2,―1),N (2,1); (2)1l 的斜率为―10,2l 经过点A (10,2),B (20,3);(3)1l 经过点A (3,4),B (3,10),2l 经过点M (-10,40),N (10,40).【解析】 求出斜率,利用1l ⊥2l ⇔k 1k 2=-1进行判断,注意数形结合及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 (1)12(2)21(1)k --==--,21(1)12(2)2k --==--,k 1k 2=1, ∴1l 与2l 不垂直; (2)k 1=-10,2321201010k -==-,k 1k 2=-1,∴1l ⊥2l ;(3)1l 的倾斜角为90°,则1l ⊥x 轴;24040010(10)k -==--,则2l ∥x 轴,∴1l ⊥2l .【总结升华】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依据是:在这两条直线都有斜率的前提下,只需看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等于―1即可,但应注意有一条直线与x 轴垂直,另一条直线与x 轴平行时,两条直线也垂直.例9.已知定点A (―1,3),B (4,2),以A ,B 为直径的端点,作圆与x 轴交于点C ,求交点C 的坐标.【答案】(1,0)或(2,0)【解析】 本题中有三个点A ,B ,C ,由于AB 为直径,C 为圆上的点,所以∠ACB=90°,因此,必有k AC ·k BC =―1.列出方程,求解即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的交点为C ,则AC ⊥CB .设C (x ,0),MJ 31AC k x -=+,24BC k x -=-.∴32114x x --⋅=-+-,去分母解得x=1或2. ∴C (1,0)或C (2,0).【总结升华】利用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解题,主要利用其斜率的关系,当然,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本例中,利用∠ACB=90°,及两条直线垂直时斜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关于x 的方程,解之便求出其交点坐标,因此利用直线垂直与平行关系可构造相关方程,解之即可求出相关参数.本例中,当AC 或BC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AC ⊥BC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如图).故不需要对AC 或BC 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作讨论.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春 海淀区期末)已知点A (a ,a )(a ≠0),B (1,0),O 为坐标原点.若点C 在直线OA 上,且BC 与OA 垂直,则点C 的坐标是( )A .11(,)22- B .(,)22a a - C .(,)22a a D .11(,)22【思路点拨】设C (x ,y ),利用点C 在直线OA 上,且BC 与OA 垂直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组解之. 【答案】D【解析】设C (x ,y ),因为点C 在直线OA 上,且BC 与OA 垂直,所以11x y y x =⎧⎪⎨=-⎪-⎩,解得1212x y ⎧=⎪⎪⎨⎪=⎪⎩;故选:D【巩固练习】1.以下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是( )A .(4,2)与(―4,1)B .(0,3)与(3,0)C .(3,―1)与(2,―1)D .(―2,2)与(―2,5) 2.过点P (-2,m ),Q (m ,4)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m 的值为( ) A .1 B .4 C .1或3 D .1或4 3.如图,若图中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 k 3,则( )321,,l llA.k 1<k 2<k 3B.k 3<k 1<k 2C.k 3<k 2<k 1D.k 1<k 3<k 24.若直线1l ,2l 的倾斜角分别为1α,2α,且1l ⊥2l ,则( )A .1290αα-=︒B .1290αα+=︒C .12180αα+=︒D .1290αα-=︒ 5.直线122a y x =--与直线2y x =-+互相垂直,那么a 的值为( ) A .1 B .13- C .23- D .―26.(2015春 黄冈期末)已知直线1l :x +2ay ―1=0,与2l :(2a ―1)x ―ay -1=0平行,则a 的值是( )A .0或1B .1或14 C .0或14 D .147.已知点A (―1,3),B (3,1),点C 在x 轴上,且∠ACB=90°,则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8.已知函数2()log (1)f x x =+,且0a b c >>>,则()f a a ,()f b b ,()f c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f a f b f c a b c >> B .()()()f a f b f c a b c <<C .()()()f b f a f c b ac>>D .()()()f a f c f b a c b<<9.已知点M (2m+3,m ),N (m -2,1),当m ∈________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锐角;当m ∈________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直角;当m ∈________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钝角. 10.已知三点A (2,―3),B (4,3),(5,)2k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k=________. 11.直线210x a y ++=与直线2(1)30a x by +-+=互相垂直,a 、b ∈R 且ab ≠0,则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2.(2016 湖南衡阳模拟)过A (m ,1)与B (―1,m )的直线与过点P (1,2),Q (―5,0)的直线垂直,则m =________. 13.(2016 浙江金华模拟)如果三条直线mx +y +3=0,x ―y ―2=0,2x ―y +2=0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的直线,求m 的值. 14.(2015春 淮安期中)直线mx +y +2=0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其中A (-2,3),B (3,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5.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 (2,4),B (1,―2),C (―2,3),求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直线的斜率.【答案与解析】1.【答案】 D【解析】 选项D 中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这两点确定的直线与x 轴垂直,因此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2.【答案】A【解析】 由斜率公式可求得m=1. 3.【答案】B 【解析】设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321,,ααα,则,根据正切函数的图像可得. 4.【答案】 D【解析】 方法一:特殊值法,令145α=︒,2135α=︒.方法二:如图,可得2390αα+=︒, ①13180αα+=︒, ②②-①,得1290αα-=︒.若1l 与2l 变换位置,则有2190αα-=︒. 5.【答案】D【解析】 ∵两直线垂直,∴()(1)12a -⨯-=-,∴a=―2.6.【分析】先检验当a =0时,是否满足两直线平行,当a ≠0时,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由21121a a a a ---=≠-,解得a 的值. 【答案】【解析】当a =0时,两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它们的方程分别是x =1,x =-1,显然两直线是平行的. 当a ≠0时,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故它们的斜率相等,由21121a a a a ---=≠-,解得:14a =. 综上,a =0或14,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要注意特殊情况即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要进行检验. 7.【答案】 B 【解析】 设C (x ,0),则有13131x x⋅=----,即3+(x ―3)·(x+1)=0.整理,得x 2―2x=0,∴x=0或x=2. 8.【答案】B321,,l l l παπαα<<<<<32120213k k k <<11【解析】该题从特殊值和常规方法都不容易找到解题的捷径,经仔细分析发现,其结构具务()()00f x f x x x -=-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利用斜率进行求解. 作出函数2()log (1)f x x =+的大致图象.由图可知,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0a b c >>>,所以()()()f a f b f c a b c<<.故选B. 9.【答案】(-∞,-5)∪(1,+∞) {}5- (―5,1)【解析】 112(23)5MN m m k m m m --==--+--,若直线MN 的倾斜角为锐角,则105MN m k m -=>--,有1050m m ->⎧⎨-->⎩或1050m m -<⎧⎨--<⎩.解得m <-5或m >1.其他同理可得. 10.【答案】12【解析】 由k AB =k AC 解方程可得.11.【分析】由题意知,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得到a 、b 的关系,代入ab 的解析式变形后使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其最小值.【答案】2 【解析】由题意得22111a a b +-⨯=-,∴ 221a b a =+,∴222111a b a a+==+, ∴211|||(1)|||||2ab a a a a=⨯+=+≥,当且仅当a =1或a =-1时,取等号,故ab 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两条直线垂直的性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式子的最小值,注意检验最小值取得的条件是否具备.12.【答案】―2【解析】过点A (m ,1)与B (―1,m )的直线的斜率11m m ---,过点P (1,2),Q (―5,0)的直线的斜率为:201153-=+. 因为两条直线垂直,所以11113m m -⨯=---,解得m =―2. 故答案为:―2.13.【答案】―1或―2或34- 【解析】①mx +y +3=0与x ―y ―2=0平行时,m =―1,此时满足题意,所以m =―1;②mx +y +3=0与2x ―y +2=0平行时,m =―2,此时满足题意,所以m =―2;③联立x ―y ―2=-,2x ―y +2=0得20220x y x y --=⎧⎨-+=⎩,解得:46x y =-⎧⎨=-⎩,12即x ―y ―2=0与2x ―y +2=0的交点坐标为(―4,―6),根据题意所求直线过(―4,―6), 代入得,34m =-, 综上m 的值是―1或―2或34-. 14.【分析】由题意得直线y =―mx ―2过定点P (0,―2),作出图象求出边界直线的斜率,根据图象和条件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54(,)[,)23-∞-+∞ 【解析】由题意得,直线mx +y +2=0化为y =―mx ―2,则直线y =―mx ―2过定点P (0,―2),画出图象:∴直线P A 的斜率是325202+=---,直线PB 的斜率是224303+=-, ∵直线mx +y +2=0与线段AB 有公共点,∴直线mx +y +2=0在直线P A 和直线PB 之间,且直线PB 按逆时针转动,直线P A 按顺时针转动,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4(,)[,)23-∞-+∞, 15.【答案】35【解析】由题意可知BC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351(2)3BC k --==---.因为AD ⊥BC ,所以135AD BC k k =-=,所以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