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习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可逆反应mA(g)+nB(s)r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T 或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化学方程式系数m+n = r+qD.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A【解析】A.由左图知,温度T2为先到达平衡,故T2>T1,升高温度,升高温度,D%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正确;B.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D%的不变,B错误;C、由右图可知,压强为P2先到达平衡,故P2>P1,增大压强,D%不变,则平衡不移动,反应中B为固体,故m=r+q,C错误;D.B为固体,物质B的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但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D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评横的图像等知识。

2.(14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NH SO NO-5-5-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2) NOx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 N2(g)+O2(g)2NO(g)△H=。

②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③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该设想能否实现?。

(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问题详解)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问题详解)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化学平衡难点突破:4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含解析)

化学平衡难点突破:4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知识精讲】1.化学平衡常数(1)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无关,但与转化率有关。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时,由于其浓度可看作“1”而不代入平衡常数公式。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具体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也改变;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改变。

(3)平衡常数越大,反应向右进行的程度越大。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紧密相联。

定性来讲,K 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定量来讲,转化率的计算离不开化学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平衡常数表达式求得平衡时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从而求得转化率。

(4)浓度商Q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①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②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③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计算,如果不能一步得出答案,一般可用“三部曲”(始态、反应、终态)进行求解,但应该注意:(1)参加反应消耗或生成的各物质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始态时,是人为控制的,故不同物质的始态、终态各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若反应物始态时各反应物的浓度成计量数比,则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且终态时,反应物的浓度也成计量数比。

(2)始态、反应、终态中的物理量要统一,要么都用物质的量,要么都用物质的量浓度,要么都用气体的体积。

(3)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时,一定要运用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来计算,且勿利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非平衡时的浓度”进行计算。

(4)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个反应,当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发生变化时,平衡常数的数值及单位均发生变化,当方程式逆写时,平衡常数是原平衡常数的倒数。

【经典例析】例1. (1)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训练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训练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含解析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1. T℃,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1mol/L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

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 与溶液浓度的对数(1gc)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己知:(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H+)·c(A-)]/[c(HA)-c(A-)]≈c2(H+)/c(HA);(2)pK a=-lgK aA. 弱酸的K 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B.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HA)=0.1mol/L,pH=4C. 酸性:HA<HBD. 弱酸HB的pK a=5【答案】B【解析】K a为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 a就不变,A错误;a 点对应的溶液中1gc=-1,则 c(HA)=0.1mol/L,对应的pH=4,B正确;通过图像看出,如果两种酸的浓度相等时,HA溶液的pH小于HB溶液的pH,所以酸性HA>HB,C错误;根据图像看出,当1gc=0时,c(HB)=1mol/L, c(H+)=1×10-5mol/L,HB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2(H+)/c(HB)=(1×10-5)2/1=1×10-10, pK a=-lgK a=-lg×10-10=10,D错误。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B.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C. 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5 16D. 达到平衡状态a 、b 所需要的时间:a >b 【答案】B【分析】依据图像分析,在同一个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乙烯平衡转化率降低,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知该反应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根据C 2H 4(g)+H 2O(g)C 2H 5OH(g)可知,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体系,再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压强与温度对速率与平衡的影响作答。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A.K1<K2ﻩB.K1=K2ﻩC.K1〉K2D。

无法确定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

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1 2 3A。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含解析化学平衡常数精选习题含解析1 1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SO 2 (s) + O 2 (g) = 2 SO 3 (s)(2) Ag 2 O(s) = 2Ag(s) + 1/2O 2 (g)(3) CO 2 (g) = CO 2 (aq)(4) Cl 2 (g) + H 2 O ( l ) = H+ (aq) + Cl - (aq) + HClO(aq)(5) Ag 2 CrO 4 (s) = 2 Ag+(ap)+CrO 2-4 (aq)(6) 2NH 3 (g) = N 2 (g) + 3H 2 (g)(7) Fe2+ (aq) + 1/2O2 (g) + 2H+ (aq) = Fe 3+ (aq) + H2 O(l)2 2已知下列反应平衡常数:p O p p SO pp SO pK/ ) ( / ) (/ ) (__p O p p SO pp SO pK p/ ) ( / ) (/ ) (__ 2 / 12/ ) (p O p K 2 / 12 )(O p K p CO pc CO cK/ ) (/ )(22p CO pc CO cK P/ ) (/ ) (22p Cl pc H c c Cl c c HlO cK/ ) (/ ) ( / ) ( / ) (2) () ( ) ( ) (2Cl pH c Cl c HlO cKc CrO c c Ag c K / ) ( / ) (242 ) ( ) (242p p N pK 2332 2) () ( ) (NH pH p N pK P2 / __/ ) ( / ) ( / ) (/ ) (p O p c H c c Fe cc Fe cK 2 / 1223) ( ) ( ) () (O p H c Fe cFe cK CH 2 (g) + S(s)H 2 S(g)S(s) + O 2 (g)SO 2 (g)问反应H 2 (g) + SO 2 (g)O 2 (g) + H 2 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9 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相关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9 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相关计算(含解析)

专题29 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相关计算(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姓名: 班级: 得分: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22()())••(c CO c H c CO c H O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g )+H 2O (g )CO 2(g )+H 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2和H 2各1mol ,5min 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 2为0.4mol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5)()(3)(222H c O H c CO c CO c =,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答案】C变化量(mol ) 0.4 0.4 0.4 0.4平衡量(mol ) 0.4 0.4 0.6 0.6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可以用其他物质的量代替平衡浓度计算,Q=0.60.60.40.4⨯⨯=2.25≠1,此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 错误;D 、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平衡常数数值计算分析,温度为1000℃平衡常数K=()222()())••(c CO c H c CO c H O =0.6=35,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2()3c CO c CO =225()()c H O c H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 正确;故选C 。

考点:考查了平衡常数计算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2. .700℃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 ,发生反应:CO(g)+H 2O(g)CO 2+H 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2>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在t 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H 2)=0.40/t 1 mol•L -1•mim -1B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 2O ,0.4molH 2,则v(正)>v(逆)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 和 1.20mol H 2O ,到达平衡时n(CO 2)=0.40mol 【答案】Dk=0.20.20.40.1⨯⨯=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是向左移动的,那么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故B 错误;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 2O ,0.4molH 2,c(H 2O)=0.42mol L =0.2mol/L ,c(H2)=0.82molL=0.4mol/L,Qc=0.20.40.40.2⨯⨯=1=K,平衡不移动,则v(正)=v(逆),故C错误;D.CO与H2O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与充入1.20 mol CO和0.6mol H2O,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对应相同,t1min时n(CO)=0.8mol,n(H2O)=0.6mol-0.4mol=0.2mol,t2min时n(H2O)=0.2mol,说明t1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n(CO2)=0.4mol,故D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反应:2NO(g)+2CO(g)2CO 2(g)+N 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D .570 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解析: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 或CO ,C 错误;改变浓度对平衡常数无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

答案:A2.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aq)I -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 5 15 25 35 50 K1 100841689533409A.反应I 2(aq)+I -(aq)I -3(aq)的ΔH >0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3)减小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解析:A 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错误;B 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I -3)减小,正确;C 项,K =c (I -3)c (I 2)· c (I -),错误;D 项,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仍然是689,错误。

答案:B3.(2019·深圳质检)对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若P1>P2,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B.图②中,若T2>T1,则ΔH<0 且a+b=c+dC.图③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D.图④中,若ΔH<0,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解析:A项,由分析图①可知,温度升高,A%增大,说明平衡逆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P1>P2,P1时A%低于P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前气体分子数小于反应后气体分子数,ΔS<0,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正确;B项,图②中,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则a+b=c+d,若T2>T1,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正确;C项,图③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增大压强(当a+b=c+d时),错误;D项,图④中,T1>T2,若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

答案:C4.某温度下,将 2 mol A和 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a=3 B.a=2C.B的转化率为40% D.B的转化率为60%解析:温度不变,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时,A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a=1,A、B错误;设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量为x mol,则A、B、C、D的平衡量分别为(2-x) mol、(3-x) mol、x mol、x mol,设容器体积为1 L,则平衡常数K=1=x2(2-x)(3-x),解得x=1.2,B的转化率=1.2÷3×100%=40%,C正确,D 错误。

答案:C5.(2019·大连模拟)某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2HI(g)。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容器 起始浓度平衡浓度c (H 2)/mol·L -1c (I 2)/mol·L -1c (HI)/mol·L -1甲 0.01 0.01 0.004乙 0.01 0.02 a 丙 0.02 0.01 b丁0.020.02—A.H 2的平衡浓度:a =b >0.004 B .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丁>甲 C .平衡时,乙中H 2的转化率等于20% D .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解析:A 项,甲与乙对照,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再通入0.01 mol ·L -1的I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a >0.004 mol·L -1,乙和丙对照,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乙和丙中HI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即a =b >0.004 mol·L -1,正确;B 项,丁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 2的转移率相等,即丁=甲,错误;C 项,甲容器中,消耗H 2物质的量浓度为0.0042 mol·L -1=0.002mol·L -1,即氢气的转化率为0.0020.01×100%=20%,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再通入0.01 mol·L-1的I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即乙中氢气转化率大于20%,错误;D 项,甲容器达到平衡时,c (H 2)=(0.01-0.002)mol·L -1=0.008 mol·L -1,c (I 2)=0.008mol·L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K =c 2(HI )c (H 2)×c (I 2)=0.00420.0082=0.25,因为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丙条件下的K =0.25,错误。

答案:A6.(2019·滨州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ΔH <0。

改变起始时n (SO 2)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的起始量越大,混合气体中SO 2的体积分数越大B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C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D .b 、c 点均为化学平衡点,a 点未达平衡且反应正向进行解析:A 项,根据图象可知SO 2的起始量越大,混合气体中SO 2的体积分数不一定越大,错误;B 项,二氧化硫越少,氧气越多,则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越大,a 点转化率最大,正确;C 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均相等,错误;D 项,b 点三氧化硫的体积分数最大,为化学平衡点,错误,答案选B 。

答案:B7.在300 m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5×10421.9×10-5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 .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 浓度均为0.5 mol ·L -1,则此时v (正)>v (逆) D .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 (CO)=0.3 mol ,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 -1解析:根据表格所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正确;25 ℃时K =c 4(CO )c [Ni (CO )4]=15×104=2×10-5,B 项正确;Q c =c [Ni (CO )4]c 4(CO )=0.5(0.5)4=8>2,反应逆向进行,故v (正)<v (逆),C 项错误;80 ℃时,c (CO)=0.3 mol 0.3 L=1 mol·L -1,K =c [Ni (CO )4]c 4(CO )=c [Ni (CO )4]14=2,解得c [Ni(CO)4]=2 mol·L -1,D 项正确。

答案:C8.(2019·南京调研)加热N 2O 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 ①N 2O 5(g)N 2O 3(g)+O 2(g),②N 2O 3(g)N 2O(g)+O 2(g)。

在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N 2O 5,加热到t ℃,达到平衡状态后O 2为9 mol ,N 2O 3为3.4 mol ,则t ℃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A .8.5B .9.6C .10.2D .10.7 解析: N 2O 5N 2O 3+O 2 N 2O 3N 2O +O 2n (始)/mol 8 0 0 a 0 a n (变)/mol a a a b b b n (平)/mol 8-a a a a -b b a +b有a +b =9,a -b =3.4,得a =6.2 mol ,b =2.8 mol ,平衡时c (N 2O 5)=0.9 mol·L -1,c (N 2O 3)=1.7 mo l·L -1,c (O 2)=4.5 mol·L -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的值K =c (N 2O 3)·c (O 2)c (N 2O 5)=8.5。

答案:A9.(2019·广州模拟)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H 4(g)+CO 2(g)2CO(g)+2H 2(g)ΔH 1=+247 kJ·mol -1反应Ⅱ:CO(g)+2H 2(g)CH 3OH(g)ΔH 2=-90 kJ·mol -1已知: T 1℃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数值为100;T 2℃时,反应Ⅱ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测得CO 、H 2、CH 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分别为0.05、0.1、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ΔH 1,提高反应速率B .反应Ⅱ中,加热或加压均可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C .由上述数据可判断反应Ⅱ的温度: T 1> T 2D .CO(g)+CH 3OH(g)CH 4(g)+CO 2(g)ΔH =+157 kJ·mol -1解析:A 项,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ΔH 1不变,错误;B 项,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原料气的转化率降低,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气的转化率增大,错误;C 项,T 2 ℃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 =0.10.05×0.12=2<100,反应Ⅱ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即T 1>T 2,正确;D 项,反应Ⅰ+反应Ⅱ得到CH 4(g)+CO 2(g)CO(g)+CH 3OH(g) ΔH =(274-90)kJ·mol -1=+184kJ·mol -1,则CO(g)+CH 3OH(g)CH 4(g)+CO 2(g) ΔH =-184 kJ·mol -1,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