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轮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专项突破18 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方法

2020年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专项突破18 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方法
返 首 页
(2)t1 ℃时平衡常数 Kp=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 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该温度下达平衡后若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 气 体 , 则 平 衡 ________( 填 “ 正 向 ”“ 逆 向 ” 或 “ 不 ”) 移 动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 首 页
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 p________(选填“>”“<”或“=”)3.93 MPa。计算反应体系在 200 ℃时的平衡常数 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 积分数)。
返 首 页
答案:(1)大于 温度升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 二聚为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2)13.4
返 首 页
(1)25 ℃时 2NO2(g) (2)对于 N2O4(g)
N2O4(g)的 Kp 为________。 2NO2Kp(25 ℃)(填
返 首 页
答案:(1)25% (2)0.5p 不 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平衡体系中 二者的体积分数仍相同,平衡不移动
返 首 页
2. 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 NO, 在 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0.100 0 mol NO 和 2.030 mol 固体活性炭,生成 A、B 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 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如下表: 活性炭/mol NO/mol 200 ℃ 335 ℃ 2.000 2.005 0.040 0 0.050 0 A/mol 0.030 0 0.025 0 B/mol 0.030 0 0.025 0 p/MPa 3.93 p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与反应物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意义及影响因素(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基本完全)。

(2)K只受温度影响。

(3)化学平衡常数指的是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3.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计算平衡体系中的相关量。

根据相同温度下,同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转化率等。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7)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数值也不同。

(√)二、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起变平“三段式”如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1。

mA(g)+nB(g)pC(g)+qD(g)c始/(mol·L-1) a b 0 0c变/(mol·L-1) mx nx px qxc平/(mol·L-1) a-mx b-nx px qx则K=(px)p·(qx)q(a-mx)m·(b-nx)n。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复习目标]1.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计算的一般方法。

2.了解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1.常用的四个公式公式备注反应物的转化率n 转化n起始×100%=c 转化c起始×100%①平衡量可以是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②某组分的体积分数,也可以是物质的量分数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2.平衡常数的计算步骤(1)写出有关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2)利用“三段式”(见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确定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3)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4)注意单位的统一。

3.压强平衡常数(1)以a A(g)+b B(g)c C(g)+d D(g)为例,K p =p c C ·p d D p a A ·p b B[p (X):X 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总压强]。

(2)计算方法①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②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③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④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例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将1mol N 2和3mol H 2充入压强为p 0的恒压容器中,测得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50%,计算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 p )。

答案163p 20解析N 2(g)+3H 2(g)2NH 3(g)起始/mol 130变化/mol 0.5 1.51平衡/mol0.51.51平衡时p (N 2)=0.53p 0、p (H 2)=1.53p 0、p (NH 3)=13p 0。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平衡常数、转化率、产率的相关计算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平衡常数、转化率、产率的相关计算

05 平衡常数、转化率、产率的相关计算[内容框架][增分攻略]1.理解并掌握转化率、产率的意义 (1)转化率=n (转化)n (起始)×100%=c (转化)c (起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产率=产物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其中理论产量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的数值。

(3)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组分平衡量平衡混合物总量×100%。

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等。

2.K 、K a 、K b 、K w 、K h 、K sp 的相似性(1)K 、K a 、K b 、K w 、K h 、K sp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电离平衡常数、弱碱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

表达该平衡过程进行的程度。

(2)其表达式的意义相同:K =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其中K sp 中难溶物无浓度,只有分子项。

(3)K p 仅适用于气相发生的反应。

当把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用该物质的分压来表示时,就得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

(4)K p 也同K 相似可以利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往往可以使得问题简化。

3.用好“三段式法”解答平衡题依据方程式列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结合问题代入公式运算。

如m A(g)+n B(g)p C(g)+q D(g),令A 、B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1、b mol·L -1,达到平衡后A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mx mol·L -1。

m A(g) + n B(g)p C(g)+q D(g)起始浓度/(mol·L -1) a b 0 0变化浓度/(mol·L -1) mx nx px qx平衡浓度/(mol·L -1) a -mx b -nx px qxK =(px )p ·(qx )q(a -mx )m ·(b -nx )n4.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通常需要通过图像、表格找出平衡体系中相关成分的浓度,或利用“三段式法”求出相关成分的浓度。

谈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化学第28题平衡常数K_p的计算方法

谈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化学第28题平衡常数K_p的计算方法
化学·高考研究
谈 2020 年高考全国Ⅲ卷化学第 28 题
平衡常数 Kp 的计算方法
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530012) 王向军
[摘 要]每年高考化学试题都会涉及化学计算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化学学习水平及思维能力,还考查了评价体系中的核
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符合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第 2 步,计算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
CO2 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的量之比 n(C2H4)
∶n(H2O)=
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
。当反
(填“变
大”
“变小”或“不变”
)。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
∶n(H2)
=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
x/2
2x
x/2
75
中学教学参考
2021·
2021
·6
化学·高考研究
2x
由 A 点 H2O 的物质的量分数得:
= 0.39
3
4- x
2
312
解得 x =
517
所以压强平衡常数也可以表示为:
KP =
312
æ 312 1
ö æ
ö
×
ç
÷ ç 2×
÷
57 ×0.1 ÷
ç 517 2 ×0.1 ÷ × ç
ç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有机整合,在

所以压强平衡常数也可以表示为:
0.27
4
( 0.39 × 0.1 ) ×
× 0.1
3
KP =
0.39
6

高考第一轮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等效平衡

高考第一轮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等效平衡

课堂 练习:
450K时往一空容器中通入氮N2和H2,反应达平衡后, 测得C(N2)=3mol/L,C(H2)=9mol/L,C(NH3) =4 mol/L, 求K、N2和H2的起始浓度。 解: N2 + 起始浓度/mol/L 5 转化浓度/mol/L 2 平衡浓度/mol/L 3 3H2 15 6 9 2NH3 0 4 4
①正向建立③从中间某状态建立 ②逆向建立④分批加入反应物等
上面两个平衡有什么关系呢?
一、等效平衡的含义
一定条件(温度体积一定或温度压强一 定)下的同一可逆反应,只是起始加 入物质的情况不同,达到平衡后,任 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分数、物质 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均相同,这 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3) 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已知: 对化学反应 a A+b B
都有
c C+d D 的任意状态,
试比较Q与K的异同点。 c c d C (C ) Cd ( D ) Q= c (C)c (D) = k a b
ca(A)cb(B)
C ( A) C ( B )
cc(C)cd(D) ,这个式子称为浓度商( Q ), ca(A)cb(B)
∴K= C(NH3)2/C(N2) (H2 ) 3 = 42/(3×93) =7.3×10-3
再见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复习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结 果
反应物浓度减小 反应物浓度增大 生成物浓度减小 生成物浓度增大
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法)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 其中包含: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 三种;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 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 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 外界条件的变化。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第34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课程标准] 1.提取信息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2.了解压强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方法——“三段式”法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模型——“三段式”法(1)步骤:书写(写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列变量(列出各物质的起始、变化、平衡量)―→计算(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2)模式:如反应:m A(g)+n B(g)p C(g)+q D(g),令A 、B 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 、b ,达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为mx ,容器容积为1L 。

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 a b 00变化/mol mx nxpx qx 平衡/mola -mxb -nxpxqx①求平衡常数:K =(px )p ·(qx )q (a -mx )m ·(b -nx )n ②求转化率转化率=某参加反应的物质转化的量某参加反应的物质起始的量×100%,如α(A)平=mxa ×100%。

(3)依据上述(2)中的三段式填空:①c 平(A)=(mol·L -1)。

②α(A)平=×100%。

③φ(A)=×100%。

④p (平)p (始)=。

⑤ρ(混)=(g·L -1)。

⑥M =(g·mol -1)。

答案:①a -mx ②mx a③a -mxa +b +(p +q -m -n )x ④a +b +(p +q -m -n )xa +b⑤a ·M (A)+b ·M (B)⑥a ·M (A )+b ·M (B )a +b +(p +q -m -n )x一、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1.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2(g)+I 2(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工业合成氨作业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工业合成氨作业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工业合成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1.(2020·郑州模拟)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 800 83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现有两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在Ⅰ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B,在Ⅱ中充入1 mol C和1 mol D,8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Ⅰ、Ⅱ中的压强相等B.容器Ⅰ、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容器Ⅰ中A的浓度比容器Ⅱ中的小【解析】选C。

由题中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得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正确;由于反应体系是绝热体系,则容器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比容器Ⅱ高,故其平衡常数小,平衡时压强大,A、B错误;容器Ⅰ比容器Ⅱ温度高,故平衡时A的浓度容器Ⅰ大于容器Ⅱ,D错误。

2.(2020·沈阳模拟)对于反应C(s)+H2O(g)CO(g)+H2(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解析】选B。

平衡常数表达式应为K=,A错误;增大体系压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B正确;升高体系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C错误;增加C(s)的量,平衡不移动,D错误。

3.(2020·如皋模拟)固体碘化铵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容器中发生反应:①NH4I(s)NH3(g)+ HI(g) ②2HI(g)H2(g)+I2(g),测得平衡时[I2 mol·L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2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NH3]=5 mol·L1B.平衡时HI分解率为20%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D.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NH4I的物质的量增加,I2的物质的量不变【解析】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温下,H3PO4与NaOH溶液反应的体系中,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
(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右
D 图[已知Ca3(PO4)2难溶于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PO4的Ka3=10-12.2,HPO42-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6.8
B.Na2HPO4 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
0.2
•K= w−0.2
×10-7 mol•L-
25℃时,向100mL 1mol.L-1 H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 NaOH溶液,溶液中含硫物质的分布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H2SO3的pKa1=1.85(已知:pKa= -lgKa) B. 加入150mL NaOH溶液时, 2c(Na + ) = 3c( H2SO3) +3c( HSO3-) + 3c( SO32-) C. pH=7.19时,c(Na + )+ c(H + )= 3c( SO32-)+c(OH -) D. pH=7时.c(Na+) < c( HSO3-)+ c( SO32-)
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 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 常数关系式及相应的平衡常数。
例:N2O4(g) ⇌ 2NO2(g)
Kc = [NO2]2/[N2O4]
1/2N2O4(g) ⇌ NO2(g)
Kc = [NO2]/[N2O4]1/2
1/3N2O4(g) ⇌ 2/3NO2(g)
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CaCO3(s) ⇌ CaO(s)+CO2(g) Kc=[CO2]
CO2(g)+H2(g) ⇌ CO(g)+H2O(l) Kc=[CO]/([CO2][H2])
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 加,水的浓度也不必写在平衡关系 式中,如:
Cr2O72-+H2O ⇌ 2CrO42-+2H+
①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_____(填“ I ”或“ II”)。 ② 52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不要求得出计算结果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 NH3(g)+HI(g); ②2HI(g) ⇌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 则此温度下反应① 的平衡常数为?20
K1
② CO (g) +H2O (g) ⇌ CO2 (g) + H2 (g) K2
③ C (s) + CO2(g) ⇌ 2CO(g)
K3
K3 = K1/K2
1.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 2NO2(g) ⇌ N2O4(g) (2) N2O4(g) ⇌ 2NO2(g)
(1) Kc=[N2O4]/[NO2]2 (2) Kc=[NO2]2/[N2O4]
(1) 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 (2) 此时的KC,KP; (3) 平衡混合气的密度与相同状况下的氢气密度之比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 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 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
2、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 化率越大;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 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3、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一般来 说,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 全;KC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 应较完全)。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 温度有关
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 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H2O ⇌ HClO+H++Cl- K2=10-3.4 HClO ⇌ H++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
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
总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 为乘幂的总浓度之积是个常数,这个常数 叫做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二、数学表达式:
mA+nB ⇌ pC+qD
c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注意: 反应中的固体或纯溶剂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
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下述两个竞争反应I、II。催化剂常具有
较强的选择性,即专一性。
反应I 4NH3(g)+5O2(g)
4NO(g) +6H2O(g)
反应 II:4NH3(g)+3O2(g)
2N2(g) +6H2O(g)
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H3和2mol O2,测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右图:
溶液则显酸性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4~5.5左右 D. pH=13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HPO42-)>c(PO43-)>c(OH-)>c(H+)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5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H2和1molCO,发生如下反应:2H2(g)+CO(g) ⇌ CH3OH(g),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测得CO 的 转化率为0.75,求
Kc = [NO2]2/3/[N2O4]1/3
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① 2NO (g) + O2 (g) ⇌ 2NO2
K1
②2NO2 (g) ⇌ N2O4
K2
③2NO (g) +O2(g) ⇌ N2O4 (g) K3
K3 = K1 K2
① C (s) + H2O (g) ⇌ CO (g) + H2 (g)
Kc=[CrO42-]2[H+]2/[Cr2O72-]
非水溶液中的反应,如有水生成或有水 参加反应,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 必须表示在平衡关系式中。如酒精和醋酸 的液相反应
C2H5OH+CH3COOH ⇌ CH3COOC2H5+H2O K=[CH3COOC2H5][H2O]/([C2H5OH][CH3COOH])
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 限度。如: N2(g)+O2(g) ⇌ 2NO(g)
Kc=1×10-30(298K) 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 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 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气体或NaOH固体,溶液pH随加入HCl或NaOH的物质的量
而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 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
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a>b>c
B、c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C、加入NaOH过程中,
c(Na+)×c(OH−) c(CH3COO−)
减小
•D、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退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
在常温下,a mol/L的NH4Cl与bmol/L的NH3·H2O等体积混合,溶液 的PH=7,则NH3·H2O的电离常数,NH4+的水解常数分别是多少?
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是?
25℃时,将1.0L w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
A.Cl2(g)+H2O ⇌ 2H++ClO-+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c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 ⇌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
法不正确的是( C )
A、对于C2H4(g)+H2O(g)⇌ 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 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H2O、C2H5OH均为 1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3/P
B、恒温恒压下,反应2A(g)+B(g) ⇌ 2C(g)达到平衡时, 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若此时A、B 和C均增加1 mol,平衡正向移动 C、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若此时再充 入3mol N2,则平衡正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