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 (新版)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第一课时)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实验步骤: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
(如图2(1)所示)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2(2)~(6)所示)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
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课时安排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第二课时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第三课时为飞机机翼模型的制作;第四课时为习题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科学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科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 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 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2.过程和方法:(1) 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是一种客观存在。
(2) 观察演示,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确认大气压的存在,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大家都看过魔术表演,常常被精彩的节目深深的吸引,对魔术师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
今天老师就过一回魔术师的瘾,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
魔术一:“倒不出的水”ppt1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察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察水有没有流出来,纸片有没有掉下来。
科学:2.3《大气的压强》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
大气的压强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气压的观测2、大气压存在的证明3、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点:1、大气压的大小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方案一:实验引入同学们现在在我们面前有一杯水(染成红色),展示一根玻璃管两头通的。
现在我要往玻璃管中装水看看能否装起来。
将玻璃管放在烧杯的正上方,往玻璃管中加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下端继续加水至满。
问:为什么水不会流下来。
学生:…………如果我这时候松开手指会怎么样?(这时用另一只手指将上端开口堵住)学生:…………方案二:生活中喝豆浆引入取两杯豆浆,一杯戳两个洞,让两位同学来吃这两杯豆浆,其他同学观察两位同学喝豆浆后的杯子有什么区别。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他跟什么有关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下面让我们每位同学都来体验一下科学的神奇。
学生分组实验:覆杯实验2位同学一组进行实验先把硬纸片在杯口放一下,看看是不是粘住了。
然后装满水,盖上硬纸片,松开托着的手,观察实验现象。
出示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空玻璃杯口放硬纸片会掉下来。
2、为什么盛满水后玻璃杯口的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是谁给了硬纸片一个向上的压力?是空气将纸片压在了杯口,有力作用在一定的面积上就会产生压强。
我们把空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回忆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是什么?那么,空气对放入里面的物体产生大气压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压强是有方向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大气压的方向:重复覆杯实验。
成功后将杯口朝向不同的方向,看看纸片有没有下落。
观察现象:…………学生得出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二章 2.3 大气的压强(教师版)
第七讲——大气的压强知识梳理: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量实验表明,大气会向各个_方向__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是_证明__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他不仅__证明__了大气压的存在,还向人们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的__大小___是很大的。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1)大气有_质量___----产生压强的根本原因。
(2)大气会_运动__----因此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大气压强的应用(1)用吸管喝水或饮料靠大气压强。
(2)输液。
二、大气压的大小1、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有_水银气压计___和___空盒气压计___。
它们的优点分别是:__测量较精确____和__携带和使用方便__。
2、标准大气压的值在海平面附近,经过测量可知大气压的值约为 1.01325×105Pa,一般计算时可取 1.01×105 Pa,即一标准大气压= 760mm 汞柱。
1mm汞柱约等于 133 帕。
虽然我们周围的大气压不一定恰好等于标准大气压,但与标准大气压很接近。
3、托里拆利实验(得出标准大气压的实验)4、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密度的关系离地面越高,空气越_稀疏_,空气的密度就__小_,大气压也随之__减小___。
人们通过反复测量,发现在海拔2000m以下,每升高12m,大气压强就降低133Pa(1mm汞柱)。
三、生活用品与大气压1、真空压缩保存袋2、吸尘器3、离心式水泵四、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1、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减小__。
(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__一般不___相同。
(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__变化__。
(4)一般来说,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__大__,晴天的大气压比阴雨天__大__。
2、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在相同高度上的区别五、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1、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1)人的情绪、心情受气压的影响(2)人对大气压的变化有逐渐适应得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2.能运用流速与压强关系的理论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设计说明学生对大气压的产生,大气压强的特点,并没有一个成形的认识,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对气体流速与气体压强之间的关系那更是知之甚少,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因此课件中通过台风这一典型实例,运用对应数据来揭示这个规律。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也能提升对自然界事物的关注度,利于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台风这一实例,通过对应数据,反映出流速快对应压强小这一特点,然后通过对其它事例的分析加以巩固,最后在通过实验由学生去验证。
1.课前复习:a、大气压强的特点;b、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c、大气压强的大小;2.通过台风“梅花”的变化过程,展现中心气压与中心风力的对应数据,设置讨论。
3.学生通过数据得到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小这一规律;4.结合规律,分析在台风、龙卷风过后建筑物屋顶掀翻的原因,并通过图形解释现象;5.学生实验1、学生实验2,验证规律;6.运用知识对生活事例的分析a、轮船并行相撞;b、火车安全线;c、飞机机翼;7.知识小结;教学过程引入:一、课前复习(3)a、大气压强的特点;(大气压产生,大气压方向)b、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马德保半球实验)c、大气压强的大小;(对标准大气压数值的强调,大气压值的测量方式,托里拆利实验的简单介绍)二、正课1.提问:是不是地球表面上所有地方的大气压值都相等?(4)(作为知识点的过渡)以台风“梅花”的变化过程作为背景,列举中心气压与其中心风力的关系,并提取数据,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
(4-5)2.设置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与探究中寻找规律,强化学生对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
(5)教师归纳,得出气流与压强的关系:a、台风、龙卷风的中心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b、气压大小可能和气体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小。
3.对台风、龙卷风现象的介绍:(6-9)a、台风、龙卷风图片,设置问题:(6)台风、龙卷风等低压突然从屋顶吹过,会出现怎样的结果?b、运用压强公式,通过受力分析,得到屋顶上下接触面所受大气压力大小不同,形成压强差,从而对屋顶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造成屋顶被掀翻。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课题 2.3大气的压强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二章第3节,大气压强是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此前还学习了水的压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为后续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第2课时主要介绍大气压强对人类的影响;第3课时重点介绍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节课为第3课时,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科学思维:运用空间想象等多种能力,解释生活中与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探究实践: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分析,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定性的关系;态度责任: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同时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大气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解释相关的现象;难点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说一说: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时,现象是什么?如果电吹风不吹气,你会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向上吹乒乓球时,球为什么不掉下来,也不向上跑?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流体1、流体: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常称为流体。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
2、大气和水是最常见的两种流体。
过渡: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气体也如此。
那么,当液体或气体的一部分流动起来时,同一深度处的压强还相等吗?(一起来实验验证吧!)活动:1)如图所示,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条中间向下吹气。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优秀教案(第3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能够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1〕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重要性,激发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2〕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难点:探究吸尘器的内部构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2.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3.你知道高压锅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吗?〔二〕新课教学学生答复:小组谈论的形式,先让学生试着答复,最后教师再予以纠正。
活动:步骤1:如图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这时,你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着做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观看视频〔已提供〕。
总结: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小组讨论:1、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降低,这是液体较容易沸腾。
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预设;不对。
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到达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
2、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食物更容易被烧熟呢?3、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查表2-3,锅内水的沸点约是几度?预设:应当设法增大液面的气压。
使液体沸点提高。
3.高压锅的原理:预设: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注意:压力锅的使用有比拟严格的要求,如果违反操作要求,容易造成危险。
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 (新版)浙教版(1)
第3节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生活事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已知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2、大气压的大小及测量。
难点: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准备]玻璃杯、冷水、硬纸片,吸管、牛奶盒,塑料袋、广口瓶、橡皮筋,吸管、塑料杯、饮料,挂钩和皮碗,抽气机、马德堡半球演示器,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和内部都有压强作用。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教师: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压强的作用,那么,物体在空气中是否也会受到压强的作用呢?(从而引出新课:大气的压强)二、自主体验,生成新知1、大气压强的存在活动1:覆杯实验1、将硬纸片盖住平放的玻璃杯杯口,用手托住硬纸片并把杯子倒置过来,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
(硬纸片掉下)2、再将玻璃杯装满水,不留气泡,仍用硬纸片盖住平放的玻璃杯杯口,用手托住硬纸片并把杯子倒置过来,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为什么杯中水不会流出来?硬纸片没有掉下?学生思考后回答。
(虽然杯中的水会对硬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但空气对硬纸片产生的向上压强很大,因而硬纸片没有掉落下来。
)活动2: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牛奶盒变扁了)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牛奶吸完后继续吸,盒内气压减小,由于盒外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变扁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 大气的压强 教案1
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2.技能目标: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具体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提高学生不断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学准备】玻璃杯硬纸片“空”塑料瓶广口瓶细砂棉球熟鸡蛋饮料滴管挂钩马德保半球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烧杯火柴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材料一:6.17世纪时人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时人们挖的矿井深度可达30、40米,由于矿井中有水,所以需要把水抽出来,可是无论抽多长的时间都无法将水抽到30、40米的地面上。
当时人们想是不是因为抽水机不够先进,于是努力的改进抽水机的功能,可是又发现无论如何改进抽水机,还是无法将水抽上来。
当时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提出了他的猜想,是不是因为水面上方有大气压的原因呢?材料二:大气压的存在---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
生活在海洋中的鱼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大气是否有压强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以下几个实验。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覆杯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生:(硬纸片掉下)硬纸片掉下的原因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师:既然有大气压强为什么大气压强没有将纸片托住呢?生因为瓶内也有空气。
师: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可以排净瓶内的空气呢?生:灌水。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学习任务分析】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和测量。
本节课知识结构层次清晰,知识内容贴近生活。
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分析,通过前面大气层、天气和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大气压强有初步的感知,同时大气压强也是对已学过的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补充和深化,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们虽然生活在大气中,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却没有留意。
因此,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和学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各种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技能上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具体的现象和事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让学生了解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和生活事例,并能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优秀教案(第1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1〕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学生能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及大气压强的值很大;〔2〕通过生活现象分析,学生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激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1〕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重要性,激发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2〕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难点:分析大气压强产生的生活现象,大气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我们已经知道,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上都存在着压强。
提问:那么气体是否也一样呢?过渡:答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几个小实验。
〔二〕新课教学实验探究〔一〕:“覆杯〞实验实验步骤1: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答复:硬塑料片掉下思考:为什么硬塑料片会掉下来?〔因为硬塑料片受到重力作用〕实验步骤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预设答复: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水也不流出来。
思考:硬塑料片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原因呢?〔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将硬塑料片压在杯口,支撑杯内的水和硬塑料片的重力。
〕实验步骤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见什么现象?〔硬塑料片仍没有掉下来,水也不流出来。
〕提问:这又说明了什么?〔大气向各个方向都存在着压强〕实验探究〔二〕:空盒变瘪实验实验步骤: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
学生答复:牛奶盒变瘪了〔因为用嘴吸完后,盒内的压强减少,盒外的大气压作用,使牛奶盒变瘪了,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三〕:瓶中取袋实验实验步骤: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教案2
转承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外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量实验表明,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转承
“前面我们学过,水的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那么大气压强的方向是不是也一样的呢?下面老师演示一个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思考大气压是否也向各个方向。”
教
学设想
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尔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了解,竭力做到科学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便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锻炼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作业布置
《科学作业本B》
板书设计
《大气的压强》板书设计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方向:各个方向
3、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4、用大气压解释一些现象
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 浙教版
2.3 大气的压强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简单说明使用方法和各自优缺点。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直接有关由于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2.3(2) 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④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⑤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⑥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建立对大气压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报复大气层人人有责的意识;②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大气压的存在`,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难点:气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通过生活经验和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认识科学实验的方法。
尝试用亲身的体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演示实验、烧杯`,纸片,水,可乐瓶教学思路:1、用一段影片来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并进行举例。
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之中,但大气压强的存在却难以感受到。
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以先将纸片覆盖在空的玻璃口,让学生看到,当杯子转过来,并抽出左手时,纸片将掉下。
再将纸片覆盖在满水的口,当抽出手后纸片却不掉下来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实验证明大气压无处不在。
2、大气压到底有多大?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很大,以及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以及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针对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在去年的科学入门和研究课上已经涉及,所以就在这个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认知这个事实,知道空气流速越大,气压越小,并会用此知识解释相应的问题既可。
教学过程:【引入】影片超人片段,当莱斯星球的恶人拔掉地球上的宇航员宇航服上的气压阀门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影片中的情况?【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证明我们周围的大气确实有压强吗?【实验】1、纸片托水实验2、瓶吞鸡蛋实验结论:1、大气向上有压强,托住了纸片和水,使它们掉不下来2、空气向下有压强,将鸡蛋压入瓶中【师】刚才的实验证明了上下方向大气有压强,那么左右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些例子来证明吗?可以是一些现象,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2.3大气的压强教案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2【教学设计理念】1. 本节知识技能要求是初步了解,因此大量的实验和现象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课堂中我设计了十几个实验和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做到在爱好中查找规律,明白得规律。
2. 为了让学生自然轻松地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研究课题,我设计了7个小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
然后回过头来再让学生设计实验说明生活现象,表达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理念。
3. 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那个知识点的处理,要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纳与气体类比的方法,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制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己探究,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制造活动中,先通过阅读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利用“机翼”进行逆向思维的制造方法,解决跑车“飘”起来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形引入课件展现三个生活情形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差不多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摸索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周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那个小隐秘。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一)学生实验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依照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看实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看现象(图1)。
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看现象。
图2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看两张纸如何样运动。
浙教版科学八上《大气的压强》word说课教案
大气的压强的说课稿林燕芝温教院附校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地位、联系大气的压强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纪上册第二章的第三节的内容,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时。
在前面讲了大气的要素气温之后,这里要讲解大气的另一个要素:大气压。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大气压的存在,学生举例大气压的生活例子,再用大气压的理论来说明其原因。
而且可以跟上一章,液体和固体的压强进行比较,让学生形成压强的系统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水的压强引出大气是否有压强,再展示“覆杯实验”,证明大气有压强。
2、举出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大气压来解释现象。
3、通过展示一段科学史,让学生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知道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通过学生体验读大气压的数值,比较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情,指定切实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攻克重点、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并能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过程及意义。
3、了解大气压的大小以及一向大气压的因素。
难点:1、用大气压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2、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四)课时安排、教学准备1、根据内容,本节课安排1个课时。
2、教学准备:由于本节课有很多演示实验,我准备以下的教具:空杯、硬纸片、空瓶、热水、吸管、滴管、挂钩、马德堡半球、空盒气压计。
二、说教法本节课涉及到很多生活现象,结合教学,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据初中生还存在喜欢动手,喜欢探究的学情,我制定以下教法:生活实例法,实物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发,实验法。
三.说学法本节课有很实验探究构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学法:自主动手学习,观察法,猜测法,体验法。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优秀教案(第2课时)
第3节大气的压强【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和生产的器具。
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了解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过高过低都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反响。
〔1〕通过生活现象分析,学生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1〕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难点:对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大气压无处不在,那你知道哪些生活用具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小组讨论:此过程以小组形式展开,这个与生活实际联系还是比拟严密的,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1.真空压缩〔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2.吸尘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展理解〕3.滴管吸取液体4.护士打针,注射器吸取药5.各种吸盘6.活塞式抽水机7.离心式水泵〔二〕新课教学思考:在田间地头,常可以看到被称为离心式水泵〔如图2-22〕的抽水机械,它是怎样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的呢?教师讲解:如图2-23所示,离心式水泵的主要部件是泵壳和装在泵壳里的叶轮。
水泵启动前,要向泵壳里灌满水。
在动力机的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的水会随叶轮一起旋转,就像旋转雨伞会把伞面上的雨水从伞的边缘甩出一样,泵壳里的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
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到出水管中,如此循环进展,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抽到高处了。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思考:大气压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学生答复: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一样。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冬天和夏天,早晨中午也都不一样。
教师讲解: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气压区,在高气压区,气流下沉到地面并扩散开,它吸收水分,带来晴好天气。
最新科学:3.2.3《大气的压强》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
最新科学:3.2.3《大气的压强》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3节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列举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的关系。
4、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准备〗塑料片、杯子、矿泉水瓶、抽气筒、玻璃管、吸盘、饮料瓶、吸管、空盒气压计、一次性纸杯、乒乓球等〖教学过程〗引入: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气体和液体有时候有一些比较相似的性质,比如,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前面学过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那么气体会不会也产生压强呢?(板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一: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猜测:水会流出来或水不会流出来实验检验:(让纸片朝下),纸片掉不下来,水也流不出来。
师(启发思维):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纸片掉不下来?生:有个力向上托住了纸片,而这个力可能大于杯子里的水对纸向下的作用力,所以纸片不会掉下。
师:这个力是谁产生的?生:空气。
师:说明大气有压力,压力作用在一定的表面积上就有压强,所以实验可以说明有大气压强存在。
(学生表示认同)实验二:抽出饮料瓶中的空气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检验:瓶子变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大气的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生活事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已知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2、大气压的大小及测量。
难点: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准备]
玻璃杯、冷水、硬纸片,吸管、牛奶盒,塑料袋、广口瓶、橡皮筋,吸管、塑料杯、饮料,挂钩和皮碗,抽气机、马德堡半球演示器,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液体的压强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和内部都有压强作用。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教师: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压强的作用,那么,物体在空气中是否也会受到压强的作用呢?
(从而引出新课:大气的压强)
二、自主体验,生成新知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1: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盖住平放的玻璃杯杯口,用手托住硬纸片并把杯子倒置过来,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
(硬纸片掉下)
2、再将玻璃杯装满水,不留气泡,仍用硬纸片盖住平放的玻璃杯杯口,用手托住硬纸片并把杯子倒
置过来,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为什么杯中水不会流出来?硬纸片没有掉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
(虽然杯中的水会对硬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但空气对硬纸片产生的向上压强很大,因而硬纸片没有掉落下来。
)
活动2: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牛奶盒变扁了)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牛奶吸完后继续吸,盒内气压减小,由于盒外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变扁了。
)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启发式教学,将问题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
建立概念: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活动3:(小组合作完成)
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同学们能否利用教师提供的一些器材和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呢?
(塑料袋、广口瓶、橡皮筋,吸管、塑料杯和饮料,挂钩和皮碗……。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实验现象,并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其原因。
(设计意图:1、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大气压的现象,充分体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让学生应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培养学生用科学语言表
述科学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科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
活动4、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讲述:
1654年,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将两个直径为30
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上台演示: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
(由于学校演示仪器陈旧,抽气效果不好,可用视频播放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
阅读:动物身上的马德堡半球
教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动物身上有吸盘?
学生举手回答:(章鱼、墨鱼、苍蝇、海星、壁虎、水蛭、树蛙……)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答案。
教师:这两个铜半球为什么需用这样大的力才能拉开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马德堡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后,球外大气压将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
教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大的。
教师: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又是如何测量呢?
2、大气压的大小
小组讨论:学生阅读课本第5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有哪些?(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
2、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分别如何使用?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外侧一行以百帕(hpa)为单位,内侧一行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1毫米汞柱约为133帕。
优点是携带和使用方便。
]
[水银气压计内有一支细玻璃管,管内水银柱会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读出水银柱高度是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
优点是测量比较准确。
]
3、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少?
[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10牛顿的压力。
)
4、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什么关系?能否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离在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越小。
)
(生活实例: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在起降的飞机里,人耳会有不舒适的感觉。
高山上不易煮熟饭菜,需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答案。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形式,体现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
[思考与讨论:]
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能否将空盒气压计改造成高度计?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表示所在的高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
(可以把空盒气压计改造成高度计,当高度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气压增大,则表示所在的高度降低。
)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知道了大气压的大小和测量方法。
你还想知道哪些与大气压有关的知识呢?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大气压与气体流速的关系等等)
板书:
第3 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1)覆杯实验(2)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2)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3)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