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研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研究

各地 环境 差 异较 大 , 指标 等 级 与权 重 要作 相 应 的修 改 ,
如 山 区和平 原 , 陵 、 山 、 丘 低 中山与 高 山等 。
3 综 合 评 价 方 法
指标 体 系 , 评 价标 准 亦 正 确 的 环境 观 和 价 值 取 是
向的具 体体 现 , 是 对 某 现 象 进 行 价 值 判 断 的 规 定 和 它
准则 , 们 根据 环境 学 、 态 学 和 评 价 学 的导 向性 、 我 生 完 整性、 用性、 通 可测 性 、 约性 等 原则 , 遵循 国家有关 简 在
1 评 价 指 标
进行统计 学处 理 , 并经修 正而 加 以确 定相 应 的权 重 。
2 2 指 标 等级 与权 重 的 一般模 式 .
根据 指标 等 级 与权 重 制 定 的依 据 , 利 水 电 建 设 水 工程 生 态环 境质 量 指标 等 级 与权 重 模 式 见 表 1 由于 。
6 国 家 电 力 公 司 中南 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沙 . 长

401) 10 4
要 : 据 国 家有 关 法 律 和 法 规 , 据 水 利 水 电建 设 项 目工 程 的 特 点 , 出 了一 个综 合 反 映 水 利 水 电 建 设 工 程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定 量 依 根 提
维普资讯
l 砣错 敬求 第2卷 第5 22 月 5 期 0 年9 0
水利 水 电建 设工程 生态环境 质量定量评 价体 系研 究
刘 胜 祥 刘 家 武 贺 占魁 杨 少 宗 , 胡 秀云 。王 岚 袁 道 凌 薛联 芳 , , , , , ,
(. 中师 范 大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汉 1华 武 40 7 ; 2 安 徽 阜 阳 师 范学 院 生 物 系 , 阳 2 6 3 ; 3 0 9 . 阜 30 2 40 7 ; 3 0 0 3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 4. 中 师 范 大学 物 理 系 ; 5 湖 北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 汉 . 华 . 武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标 体 系 的原 则 。 对 与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相 关 指 标 的 层 次 化 针
城市 生态环 境系统 的主要特 征和发展 状况 . 科学 地反映 城市 生态环 境 的内涵和 目标 的实 现程度 。选 择具有 代表性 、 比 可 性 、 可靠 性 、 操作 性 的评价 指标 是城 市生 态环境 质 量评 价 可
对观测 的 2 指标 应用 层次 分析 法确 定 各指标 的权重 . 4个 并
运用 城市 生态 环境 适宜度 模 型评价 分析 了福 州 市生态 环境 问题 。 城市 人 I密度偏 大 、 市功 能布 局与 土地 利用 不合 对 : 1 城 理、 城市热 岛效应 明显等 问题 作 了进 一步 的探 究 王平 等 人 首次对南 京市生 态环境进 行系统调 研 . 出了形成评 价指 提
关键词 城 市生态环境 指标体 系 研 究进 展
中图分类 号 :2 X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9 6 (0 1 4 0 8 一 3 17 — 0 42 1) — 0 9 O O
的生态环境评 价指标 体系 , 主要从 生态体 系的结 构 、 功能 、 协
调 度 来 考 虑 , 抚 顺 市 的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作 了 评 价 研 究 . 果 对 结
城 市生 态环 境评 价是 针对 城市 这一 复合 生态 系统 的社
会 生活 、 经济 生产 和 自然环境 3个方面 的运行 状态进 行 的综 合 评价 。 随着城 市化速度 的加快 , 市面临着 诸多 问题 。 城 如人
表明. 抚顺 市城 市生 态化 程度 较低 . 在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结 并 构 上 、 能上 、 调度及 可持 续发 展上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与 功 协

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维普资讯
2 0 年 7月 08
河 南 社 会 科 学
H ENAN S0CI AL SCI ENCES
J 1,0 8 u.2 0
Vo .6 No4 1 . 1
第 1卷 6
第 4期
论金 融生态环 境评价 指标体 系建设
邢 勃
( 南开 大学 经济学院 , 天津 30 7 ) 00 1

2良好的法治 环境 。法治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 .
的 基本 条 件 。 融 生 态是 金 融 运行 的基 础 条 件 , 金 其性 质 受 自身
个不规范 的制度环境会带来灾难性 的后果 ,会大大降低 区
域 资 金 和资 源 配 置 的效 率 , 大 大 减 弱 一 个 地 区 的 比较 优 势 , 会
状 和当前利益 , 更应关注将来状态和长远利益 。 以对地 区金 所
融生 态 环 境 的评 价 , 遵 循 和 坚持 可持 续性 原则 , 考 察 它 是 应 要
经济 与 金 融 良性 互 动 发 展 。
题也不少 , 最突 出的问题表现为融 资结构不平衡 , 间接融资 比 重过大 , 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分散 金融风险 , 而且会弱化市场 本身对金融风险的调节功能 , 特别是弱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 6 范的制度环境 。在完善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 规 规范 的制 度环境 的核心 内容是政府的依法行政 、规范的操作程序和规 范 的操 作行为 ,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 重要意义。 多经验表明 , 许 一个规范的制度环境是一笔巨大的 无形资产 , 会给当地经济带来 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 利 ; 反之 ,

健 康 金 融生 态 环 境 的 内涵
金融生态指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社会环境 中金融主体的生存状态及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危机。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定义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是指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系统评估与监测,以确定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损害程度,为环境管理与规划提供依据,并提出治理对策的一系列措施。

二、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包括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考虑评价的指标和因素。

1. 指标选择在生态环境评价中,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对评价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评价指标应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因素,既要能够全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此外,要根据不同区域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以保证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数据采集评价的数据来源是采集而来的,在采集阶段要进行科学的排查与设计,数据的收集应全面、准确、可靠,尽量涵盖所有可能对评价结果有影响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使数据采集更加高效和精准。

3. 评价模型生态环境评价的模型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衡量评价的难度和工作量也有很大影响。

目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主要有统计模型、物模型和统计-物模型,选择那种模型应根据评价的目的、数据的类型和采集质量以及可行性等因素来确定。

三、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应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环保工程开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要手段。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和政策,实施生态修复,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评价可以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水土资源等进行全面评估,进而确定生态环境质量,预测对环境的影响。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8T16:28:46.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鹿航[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铁路项目的建设,铁路建设能够使区域内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施工过程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江苏省徐州市 221003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铁路项目的建设,铁路建设能够使区域内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施工过程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避免或减少铁路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文章进行了以下内容研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际工程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路基防护工程应进行改进的结论。

通过文章的研究为铁路建设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和技术指导,因此文章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路基防护0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普通的道路交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远途出行要求,因此铁路建设逐渐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国际地位的象征,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铁路建设完成后能否顺利开通直接影响着高铁建设的后期发展和维护以及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问题[1]。

铁路在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安全评估,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因为该评估直接对高铁的施工质量和能否运营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评估过程应高度重视,认真调查,对存在问题和缺陷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治,保证铁路如期开通,同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2]。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基础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

铁路建设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宗旨进行解决与调整,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对铁路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时,应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的具体内容。

1.1评价对象通过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研究,可对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提出重要建议,从而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进行更加合理的施工方式。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生态环保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和谐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原理、方法及其作用。

一、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原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向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这种变化是由自然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等不同因素引起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从而开展环境防护和环境管理。

主要是通过监测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指标来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原理是以环境质量评价为目标,调查和监测环境的状态和性质,取得环境变化的数据、信息并综合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借鉴。

同时,它强调实时监测、连续监测和复合监测,以全面掌握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公共管理,鼓励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

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方法1、采用现场监测法。

实地观察在现场收集环境信息,包括现场取样、实地检测、照相等方式,常用于大面积环境的调查和监测。

2、同步监测法。

根据相关规定选取合适的监测点位,同时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和逐步分析等指标进行监测比对,以保证数据具有有关性、可比性和科学性。

3、循环监测法。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相同的步骤、细节和规范进行调查和监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场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特别是通过人工形成的影响环境因素,如养殖、种植、排放等的逐步控制,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环境规划的分析,以生态核心地带为代表,通过模拟、模型和演算等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预测。

1、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和分析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引导不同领域,尤其是政府部门做出有效的决策。

2、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价,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科学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生态环境评价方法1.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该方法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评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例如:综合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水质指数(WQI)、土壤环境质量指数(SEQI)等指标,通过数学模型来衡量综合环境质量,得出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参考数据支持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决策。

2.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较为主观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依靠专家的主观意见、经验和判断来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该方法适用于评价城市环境问题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影响因素的情况。

例如:评估城市景观质量、交通噪声等问题,需要专家进行权重分析和综合评价。

3.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专家评价法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此方法将科学定量的评价方式和专家判断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例如:综合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专家评价法,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评价。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环境品质得分;专家评价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城市环境的评价,综合运用两者结果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二、生态环境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城市规划中的限制性因素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条件作为规划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通过限制一些生态环境不利因素,达到规划的环保目的。

例如:在城市绿化规划中,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因素,优化绿化分布,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生态品质得分。

2.城市规划中的提示性因素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提示性因素,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指导。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2计算方法 : )
生 物 丰 度 指数 = 06 (. 林 地 面 积 + . 02 水 域 面 积 + .5 01 "草 地 面积 + . 5 指标 及 其 体 系 不 是从 农 、 、 、 等 某 个 单 一 学 科 的 角度 ,而 是从 环 00 *其他 ) 林 水 地 境 科 学 的整 体 性 、 合 性 和 社会 性 的 角度 来 考 虑 。 综 ( ) 被 覆盖 指 数 的计 算 2植 11 简 便 性 原 则 .. 2 其 一 是 指 标 体 系 要 简 单 明 了 .单 项 指 标 要 尽 可 能 地 少 , 算 方 法 计 要 尽 可 能 地 简 单 , 达 的 意义 要 尽 可 能 地 通 俗 易 懂 ; 二 是各 项 指 标 表 其 的具 体 数 据 容 易 获得 ; 三 是 操 作 使 用 方 便 ,不 受 特 殊 条 件 制 约 。 其 便
组 成 部 分 。 保 护 生 态 与 环境 , 成 为社 会 发展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已 生 态 环 境 优 劣 指 数 = . 物 丰 度 指 数 + .4植 被 覆 盖 指 数 + . O 4生 O2 01 5 课 题 的 目 的在 于 让 我 们 了 解 我 国 的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状 况 , 别 是 通 水 网 密 度 指 数 + .5 10 土 地 退 化 指 数 ) O0 (0 一 染 负 荷 指 数 ) 特 01 (0 一 + .5 10 污 + 过 20 0 5及 20 0 6年 的 环 境质 量 状 况 分 析 。 我 们 了解 我 国生 态 环 境 质 0 1 网密 度 指数 。 让 . 路 0 量 变 化 情 况 。 课 题 研 究 的范 围是 通 过 分 析 各 个 省 市 的 总 体 状况 来 反 1 . 二级 指 标 权 重 及 计 算 方 法 本 .2 3 映全 国总 体 生 态 环 境 质 量状 况 。达 到 的 技 术 要 求 是 初 级 入 门 。课 题 的 ( ) 物 丰度 指 数 的计 算 1生 总体 指 导 思 想 就 是 通 过 收 集 资 料 、 据 处 理 . 得 2 0 数 获 0 5年 2 0 0 6年 我 国环 境 质 量 变 化 情 况 。 课题 所 解决 的 主 要 问 题 是 通 过 对 生 物 丰 度 、 植 被 覆 盖 、 网 密 度 、 地 退化 、 染 负荷 及 路 网 密 度 等 方 面 的 统 计 分 析 水 土 污 然 后 得 出 全 国 这 两年 的环 境 质 量 的优 劣变 化 。本 课 题 分 三部 分 . 要 主 包括评价指标体 系 , 算方法 , 计 及评 价 等 级 分 类 ; 生 物 丰 度 、 被 覆 从 植 盖 、 网 密 度 、 地退 化 、 水 土 污染 负 荷 及 路 网 密度 几 个 方 面 分 析 得 出 全 国 的 总 体 环 境状 况 。

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话题。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需要探讨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当前,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评价标准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标准和方法上存在许多局限性。

当前,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地方标准不够全面和统一,导致不同的评估单位存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这也加大了评估难度和公平性的问题。

2.评价对象不全面当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涉及污染物排放或者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而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或者是新兴的技术项目如微电影、VR等,缺乏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

3.评价结果不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往往被视为敏感信息,不允许向社会公开。

这就导致了,群众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不太了解,也使得相关的评估单位或者个人无法监督评价的合规性。

这也是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一个缺陷。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针对以上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有更细腻的切入和改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现代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在建设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涉及生产质量和时间的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完善评价标准如今,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主要通过膨胀和修订完成,缺少统一性和科学性。

为了让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逐步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体系。

(2)对标准评估指标进行科学规范和精细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3)采用真实数据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增强评价标准的权威性。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 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国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对能源、水资 源等的依赖程度较高。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尽管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 善,但部分地区、部分污染物的影响仍然严重。此外,我国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 面还存在不足,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仍面临失衡风险。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如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这些理论 研究成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 我国制定了系列的政策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等,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其次,我国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生态保 护体制机制,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此外,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国积极 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 保护工作。
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经济、社会和环 境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的深入结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让我们携手努力,共 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 为人们的焦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城市经济、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为了科学地评估我国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关注策略。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然后阐述了这些问题如何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接着,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深入剖析了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机制。

文章提出了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还表现为环境灾害频发。

如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

为了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议题的原因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从单纯的环保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容忽视。

建筑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分析与探讨

建筑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分析与探讨

HuGu n Ya gGu n T n a g a L i n 2 Xin h a a n ag a gGu n f2 uJl g o g S u i o
( agh Ch n s aCo sr cinCo n t t mmi e 41 0 2 Hu a nv ri 41 0 2) u o te t 0 8 , n nu iest y 08
和方法 。对 国外建筑生态环境 的评价标准 做了详细介绍和对 比分析 ,能指导我 国建立适合我 国国
情的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估体系,创造出更好的建筑生态环境。 【 关键词】 建筑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 生态建筑
An lssO nBu l igEc lgc l v r n e tE au t nS se a d S a d r s ay i i n oo ia d En io m n v l a i y tm n t n a d o
1 引言
建筑生态环境的发展体现在社会对建筑物 功 能的新要求 , 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对环境适应性的要
2 建筑生 态环境 的评 价原则n
21 代表性和综合性原则 .
所选择的指标 物生态环境的评价标 准定量化的要求 。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 提高, 建筑能耗以更高 的速度增加, 冬季供热地区
[ bt c] A s at r
T ecn e t n o uli c l i l n i n n v la o yt i pee t + emenn fetbi i h o cpi fb i n eoo c vr met a t n ss m s rsne T aigo s lhn o dg g ae o e ui e dh a s g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2期

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探

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探
i d ie . f e a vc s v
Ke r s c m y wo d : o
u t ;e oo y;e vr n e tlq aiy v l a o i n y c lg n i m n a u l ;e a u t n;C a g h u o t i h nzo
随着 社会 的不 断 发展 , 们 选 择住 宅 的 观念 也 人 在 的生态住 宅小 区 , 们 对居 住 环境 质 量 的期 望 越 我
第3 6卷第 1期 21 0 1年 1 月
环 境 科学 与管 理
ENVⅡt oN NTAL CI S ENCE AND ANAGEM ENT M
Vo _ 6 l3 N仉 1
J n.2 1 a 01
文章编号 :6 4- 1 9 2 1 ) 1 0 7 0 17 6 3 (0 1 O - 1 0- 5
e vr n e t lq a i e er v l d,b h v l a o fs y i a o n i m n a u l w r e e e o y t y t e e au t n o i t p c c mmu i e h n z o .A s i x l nt si C a gh u i n lo,t i a rp o e o r l - o
的住宅 小 区生态环 境质 量评价 方法 。
置、 公共交通、 硬件设施等 , 更将住宅区周围的环境 作 为选房 购房 的一个 重要 指标 。人们都 希望 生活 在 绿 色环保 、 生态优 良的宜 居环境 中。生态城 市 、 居 宜 城 市等概 念逐渐被人 们所 熟悉 和接受 。中 国在推 进
为主的住宅 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 系, 通过 对常州市 6个典型住 宅小区的监 测评价 , 了解 了目前常州 市住宅

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结构体系

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结构体系

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结构体系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在规划、建设和运行阶段对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

在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结构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科学人才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教学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探讨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结构体系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提升。

首先是在知识方面,学生应当掌握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运用该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当熟练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环境评价的能力。

最后是在素质方面,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教学结构体系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环境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

为了使学生对这些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生态学原理、环境管理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问题。

2. 方法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包括现地调查、环境质量分析、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方法等。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操作流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软件工具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科学领域也涌现了许多应用软件。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压力。

为了保护和修复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围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准确、全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修复需求。

首先,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应该是准确的。

评价体系的准确性体现在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上。

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壤质量、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应该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确保其能够准确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修复需求。

同时,评价体系需要依赖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应该来自权威机构和科学研究,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应该是全面的。

评价体系的全面性意味着要考虑到国土空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特点。

评价指标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的特点,能够准确评估各个地区和类型的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修复需求。

同时,评价体系还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来评估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修复需求,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应该是可操作的。

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体现在评价方法的简便性和应用的可行性上。

评价方法应该简单易行,能够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来实施,减少评价的复杂性和成本。

同时,评价体系的应用应该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方案,能够指导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能够为保护和修复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评估和决策支持。

评价体系应该具备准确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科学地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修复需求,并为决策者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建立和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评价体系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摘要: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了,环境问题也受到了各界人员的重视。

在本文中探讨了和生态环境评价相关的概念,并且说明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列出了一些用于质量评价的方法,展望了在未来会取得怎样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人口处于不断的增长之中,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深,人类有着更大的活动范围,这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已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了。

在目前,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较为常见的了,为了让这些状况得以改善,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对于生态环境的结构有着更全面地了解,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对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

这些年来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更新和改进,评价的内容也涵盖了更多的方面。

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关概念及意义1.1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环境科学中所提到的环境大多指的是自然的环境,而在生态学学科中,把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称为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质量衡量了生态环境是否有较好的品质,根据相应的理论,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内,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表明人类是否能够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生活下去,以及社会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长久而平稳地发展,是基于人类的相关标准,来对周边环境的性质和改变的状态来进行一定的评估。

在对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的因素来进行评价,并且分析这个因素的相关情况来衡量生态环境的质量。

同时也借助一些公式或者模型来进行一定的计算,根据算出来的结果来评价生态环境。

1.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深,现在的城市处于飞速的发展之中,这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是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的。

从环评导则体系探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

从环评导则体系探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

第43卷㊀第1期2021年1月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Vol.43,No.1Jan.,2021收稿日期:2020-07-01作者简介:岳蓬蓬(1975 ),女,山东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E -mail:ypengpeng@从环评导则体系探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岳蓬蓬1,李海静2,张健3,李永超41.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㊀100012;2.北京国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㊀1000123.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㊀401147;4.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㊀510045摘要: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不畅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环评技术导则在技术层面上对于排污许可的支持不够㊁污染源核算方法不一致㊁确定的污染物不同等㊂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加快环评导则制修订㊁加强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与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体系的衔接㊁统筹考虑环评和排污许可确定的污染物种类等建议,以促使两项制度更好地衔接,在污染预防与管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㊂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环评导则体系DOI :10.14068/j.ceia.2021.01.006中图分类号:X82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444(2021)01-0027-03Study on the Conn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Pollutant Permit System from EIA Guideline SystemYUE Pengpeng 1,LI Haijing 2,ZHANG Jian 3,LI Yongchao 41.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Beijing 100012,China;2.Beijing Guoh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2,China;3.BODA Environmental Sci -Tech Co.,Ltd.,Chongqing 401147,China;4.Guangdong Zhihuan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Guangzhou 510045,ChinaAbstract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conne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system and pollutant permit system are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nsufficient support of the EIA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ollutant permit on the technical level,the inconsistency ofsource accounting methods,and the different pollutants determined.Based on this,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accelerating EIA guideline systemᶄs reconfigur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IA system and pollutant permit system,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the types of pollutants,so that the two systems can be better connected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pollutant permit system;connection;EIA guideline system㊀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下简称 环评制度 ),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㊁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㊂环评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重在提前预防,是新污染源的 准生证 [1],同时也是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㊂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以下简称 排污许可制 )是依法规范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㊂排污许可制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重在事中事后监管,是载明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有关信息的 身份证 [2]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以下简称 环评导则体系 )作为环评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对环评文件编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㊂其中,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中的物料衡算法㊁类比法等确定了建设项目的污染物产排情况,要素导则规定了各要素㊀㊀㊀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第43卷产排量的表述形式,这些内容是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重要部分,良好的衔接可提高排污许可填报内容在环评文件中的易获得性㊂环评导则体系在环评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方面起着桥梁作用㊂本文将探讨两项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衔接的思路和建议,以加强两项制度在污染预防和管控方面的协同作用㊂1㊀环评和排污许可两项制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㊀㊀2017年11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 2017 84号),提出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是落实固定污染源类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㊂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科学,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在排污许可管理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维护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㊂在近几年工作实践中,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依然存在一些衔接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据和污染物两方面,部分问题是因两种制度的设计初衷不同而存在[3]㊂在数据方面,排污许可填报数据不易从环评文件中获得,或者与环评中核算预测的源强数据存在差异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环保专业知识,在申领过程中往往会通过环评或批复文件中的内容来填写排污许可申请表,但因环评技术导则未给予充分指导,企业有时难以从环评及批复文件中获取相关信息,完成申领工作;另一方面,环评文件与排污许可证的核算数据存在差异,主要源于两者污染源核算方法不同,这一不同是因环评制度基于改善环境质量或控制环境质量不恶化的目标,而排污许可制度是基于限定达标排放顶格发放的目标㊂在污染物方面,环评工作分析的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 许可技术规范 )中规定的污染物不完全一致,导致在排污许可填报时,无法确定项目应填报的污染物种类㊂例如,在许可技术规范中对于生活污水控制的污染物包括磷酸盐或总磷,但环评报告中,对于生活污水并不会把磷酸盐或总磷作为主要的污染物进行评价㊂2㊀环评和排污许可两项制度衔接不畅的原因环评和排污许可是我国两项基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也是落实固定污染源类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两项制度的衔接在技术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在全过程管理中出现不畅㊂2.1㊀环评导则体系在技术层面上对于排污许可的支持不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2016)(以下简称‘总纲“)于2016年12月发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排污许可办法“)于2017年11月发布,并在2019年8月进行了修订㊂‘总纲“早于‘排污许可办法“发布,且仅在污染防治措施方面规定了应分析是否满足排污许可要求,并未在排污许可衔接上做综合性考虑,也未从总体上指导排污许可相关数据信息填报,使得排污许可填报相关数据信息难以直接从环评文件中获取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 2018)(以下简称‘地表水导则“)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 2018)(以下简称‘大气导则“)在制定时已尽量与排污许可衔接,但仍有进一步衔接的空间㊂如‘地表水导则“的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中未对一般排放口和主要排放口进行区分,而在排污许可相关技术要求中,两种排放口的填报要求却不尽相同㊂‘大气导则“中提出,环评文件应对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设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而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中已根据工艺的污染物特征提出了污染物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技术参考表㊂对于采用推荐可行技术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议在导则中明确,可参考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简化论证其经济技术可行性㊂2.2㊀污染源源强核算方法不同导致核算数据存在差异两项制度对污染源源强核算方法的要求不同㊂‘总纲“明确了工程分析应根据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要求核算污染物源强,核算方法包括实测82第1期岳蓬蓬等:从环评导则体系探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㊀㊀㊀法㊁物料衡算法㊁产污系数法㊁排污系数法㊁类比法㊁实验法等㊂为了分析论证项目运营时对周边环境的实际影响,环评文件应结合环保措施的治理效果,核算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㊂若核算所得排放浓度超过相应排放标准限值,须通过优化环保措施㊁调整生产规模等方式,使排放浓度控制在排放标准限值内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42 2018)中规定了许可排放限值包括污染物许可排放浓度和许可排放量,污染物许可排放浓度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按从严原则确定;许可排放量是按照排放标准浓度限值㊁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㊁产能核算得到的排放量,应是该行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上限值,是个较宽松的排放限值[4]㊂由此可见,环评文件中核算的排放浓度一般低于排污许可制度中规定的排放浓度㊂2.3㊀环评导则和排污许可确定的污染物不同根据‘总纲“,环评文件应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㊁项目工艺及采用的原辅材料等确定主要污染物㊂排污许可主要依据排放标准确定污染物,与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范围相同,并且排污许可要考虑全行业需控制的污染物,往往会比单个项目考虑的污染物更广㊂在项目环评工作中,由于某类污染物排放量过少或者并非项目特征污染物,该类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般不加以分析,如一般项目废水中的总磷,但在排污许可技术规范里会按照标准全因子均须列上总磷或者磷酸盐㊂因此,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环评与排污许可确定的污染物种类不同的情况㊂有时环评的污染物种类少于许可的,有时许可的污染物种类少于环评的㊂3㊀加强环评和排污许可两项制度衔接的建议为更好地服务建设项目,进一步发挥环评早期介入㊁排污许可后期严守的作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目标,扎实做好新时代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建议环评导则体系加快修订工作,对导则体系进行 瘦体强身 ,加强两种制度对建设项目排污管理的一致性,提高环评导则体系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㊂3.1㊀加快环评导则制修订工作有序推动导则制修订工作,适时建立导则制修订绿色通道㊂同时,建议环评导则体系在后续修订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内容和形式,并将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纳入修订范围,充分发挥环评导则体系的桥梁作用㊂例如,在‘总纲“修订过程中考虑设置与排污许可相衔接的章节,并且根据排污许可填报内容,优化污染物排放清单内容,在要素导则和行业导则中进一步优化相关要求,如项目在采取排污许可推荐的处理工艺时,环评文件可简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内容等㊂3.2㊀加强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与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体系的衔接2018年起至今,生态环境部已发布20项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涵盖了19个行业,同时也发布了75个行业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部分行业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与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是重叠的㊂为了做好环评导则体系与排污许可关于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衔接,建议适时修订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加强对环评文件的指导作用,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排放情况的污染物产排核算方法,提出企业排放总量建议;加强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与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衔接,统一企业在环评与排污许可两种制度下污染物排放量的统一限值要求㊂3.3㊀统筹考虑环评和排污许可确定的污染物种类对于已发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行业,结合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统筹考虑污染物种类,核查确保不遗漏主要污染物;对于未发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行业,应在下一步的编制中考虑与已发布的许可技术规范衔接,综合确定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且在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控制的污染物中预留与环评衔接的接口,避免硬性执行排放标准,扩大管控范围㊂对于环评未识别的污染物且不属于项目应关注的污染物,可不予以管控㊂由此,统筹环评与排污许可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利于统一管理尺度,形成环评与许可管控合力㊂(下转第41页)92第1期刘贺峰等:造纸行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㊀㊀㊀环境管理[1-3],形成系统完整㊁权责清晰的环境管理新格局,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㊁区域削减㊁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等未纳入排污许可的内容,在建设项目投入运行或使用前,通过企业自主验收方式进行落实,同时通过加强执法检查㊁信息公开等手段确保落实效果,将企业主体责任要求贯穿于项目建设前㊁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全生命周期㊂二是统一环评文件与排污许可申报格式,在环评文件的章节设置方面,与排污许可填报信息相结合,避免二次填报,既减少了企业的工作量,也有利于环境管理部门掌握企业的相关变更内容㊂3.3㊀完善排放标准,统一执法要求制定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监督检查要点,通过统一执法要求,解决目前存在的排放标准与达标判定细则不衔接等问题㊂统一碱回收炉执行标准,建议根据燃烧物质㊁碱炉大小明确污染物排放限值㊂在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明确废水排放标准中浓度限值取值时间,补充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㊂3.4㊀分类确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理顺管理要求对于现有企业,依据排污许可要求确定许可排放量,排污许可制度可根据环境质量改善需要逐步加严对企业的排放量要求㊂对于新建项目,由环评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和可行性技术确定企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作为许可排放量的 天花板 ㊂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时,排污许可将直接引用环评确定的排放量;如果排放标准等相关管理要求加严,则从严确定㊂3.5㊀以排污许可为基础,统一排放量核算完善排污许可中实际排放量报送要求,所有排放源均需报送实际排放量,并通过抽查㊁数据校核等手段,提高实际排放量的数据质量㊂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将排污许可中实际排放量的数据推送给环境统计,不再要求企业按其他制度单独报送数据,逐步实现多套数据整合为一套数据㊂统一排放量核算既可减轻企业负担,又实现了环境管理一本账 ㊂4㊀结语随着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未来造纸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创新应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基础,从准入的角度完善行业控制要求;以排污许可为核心,在生产运营阶段促进行业污染物减排;以监察执法为抓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3-5]㊂最终实现 一证式 环境管理,让企业执行的环境法律㊁标准和要求更具明晰性㊁便利性㊁实用性,提高环境管理效能的同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陈吉宁.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新支撑[Z].2016.[2]㊀王灿发.加强排污许可证与环评制度的衔接势在必行[J].环境影响评价,2016,38(2)ʒ6-9.[3]㊀林业星,沙克星,王静,等.国外排污许可制度实践经验与启示[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1)ʒ14-19.[4]㊀汪键.实施排污许可落实治污主体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8-05-25(03).[5]㊀邹世英,杜蕴慧,柴西龙,等.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展及展望[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2)ʒ1-5.(上接第29页)4㊀结语环评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两项环境管理制度,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后者是建设项目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保障㊂为了健全环评导则体系,加强环评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可实现对项目从准入到日常运行的全过程管理,简化工业企业环保手续的办理,更好地服务于工业企业,促进我国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柴西龙,邹世英,李元实,等.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16,38(6)ʒ25-32.[2]㊀朱源,姚荣.美环评和许可证衔接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8,46(1)ʒ75-78.[3]㊀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7-11-14)[2020-08-26].http:// /gkml/hbb/bgt/201711/t20171122_426716.html.[4]㊀代庆仁.环评与排污许可相互衔接和促进的思考[J].价值工程,2020,14(1)ʒ40-42.1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第35卷第1期2019年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Vol.35No.1January 2019收稿日期:2018-10-02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编号:13JBG00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政治素质研究”(编号:2016CZZ015)。

作者简介:刘贝贝(1984—),女,河南周口人,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刘贝贝(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具体到各二级领域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在稳步发展,社会发展进步显著,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步较大。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具体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定要采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量化评价;进步指数;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9)01-0036-06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对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于生态文明相关理论以及生态文明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目前,国外主要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足迹、环境可持续指数、环境绩效指数等评价体系[1],其中,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指标体系,为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文明评价提供了借鉴。

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冯璇;严俊霞;薛占金;李洪建【摘要】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has cause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which pro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xi eco-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achievements and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Shan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the eco-environment quality in Shanxi Province is good,and greater investment would be put in natural investment to ensure its harmonious development.%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城市城镇化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能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山西省为例,借鉴已有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应加大对自然环境的投入以确保生态环境能和谐发展.【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9【总页数】5页(P14448-14452)【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山西省【作者】冯璇;严俊霞;薛占金;李洪建【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3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有机结合体,由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大系统构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2]。

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平台的研建的开题报告

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平台的研建的开题报告

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平台的研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越来越重视,政府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经济发展快速,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对于吉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分析、评价和预测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为环境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过程中的核心,它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性质、评价要求和评价目标,是评价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因此,本次论文选题就是为了探讨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平台的研建,旨在为完善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和评价体系,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针对吉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库平台的研建开展专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吉林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评价体系的研建目标和要求。

(2)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构建符合吉林省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设计和开发针对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专业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管理、分析和共享等功能。

(4)通过应用实例和案例分析,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指标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法:采取实地调查、样本监测、数据分析等具体方法,收集和整理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平台。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实际案例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检验和验证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平台的实际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了 扭 转 环 境 恶 化 局 面 、提 高 环 境 质 量 ,党中央 提出了 一 系 列 新 要 求 ,制 订 了 一 连 串 的 新 制 度 ,推出
了 一 揽 子 硬 措 施 。十 八 大 宣 示 将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与 经
济 建 设 、政 治 建 设 、文 化 建 设 、社 会 建 设 并 列 ,“五位
改 善 ”的 发 展 目 标 ,形 成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发 展 的 现 代
化建设新 ,
代 天 、地 、 清的
收 稿 日 期 %2017 - 09 - 06 ; 修 订 日 期 %2017 - 12 - 06 基 金 项 目 :中 央 引 导 地 方 科 技 发 展 项 目 (HN2016 - 1 4 9 ) ;河 南 省 气 象 局 科 研 计 划 项 目 (KQ201735 )资助 作 者 简 介 :赵 国 强 (1 9 6 3 - ) ,男 ,河 南 汝 州 人 ,研 究 员 ,博 士 ,从 事 农 业 气 象 研 究 . E-m ail:>3756188998@ 163. c m
体 系 ,以 促 进 生 态 环 境 的 良 性 治 理 。
关 键 词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层 次 类 号 %X 8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 - 7 1 4 8 ( 2 0 1 8 ) 0 1 - 0 0 0 1 - 11
引言
良 好 的 生 态 环 境 ,既 是 人 和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基 础 ,也 是 最 公 平 的 公 共 产 品 ;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 祉 ,也 是 最 大 的 民 生 所 求 。 当 前 ,我 国 资 源 约 朿 趋 紧 、环 境 污 染 严 重 、生 态 系 统 退 化 、极 端 天 气 气 候 事 件 频 发 的 问 题 十 分 严 峻 ,人 民 群 众 对 清 新 空 气 、干净 饮 水 、安 全 食 品 、优 美 环 境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强 烈 ,生态 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突出的民 生问题。
一 体 ”地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党 的 十 八 届 三 中
全 会 提 出 ,要 完 善 发 展 成 果 考 核 评 价 体 系 ,纠正单纯
以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评 定 政 绩 的 偏 向 。党 的 十 八 届 五 中
全 会 把 “绿 色 发 展 ”作 为 五 大 发 展 理 念 之 一 ,注重的
是 解 决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问 题 ,明 确 提 出 “十 三 五 ”时
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生 产 发 展 、生
、生 态 良 好 的 文 明 发 展
路 ,进 一 步 提 高 绿 色 指 标 在 “十 三 五 ”规 划 全 部 指 标
中 的 权 重 ,把 保 障 人 民 健 康 和 改 善 环 境 质 量 作 为 更
约朿 的
,是
发展的政 度
证 。尤 其 是 在 深 人 实 施 的 大 气 、水 、土壤污染防治行
动 计 划 及 山 水 林 田 湖 生 态 保 护 和 修 复 工 程 ,都是为
了 尽 快 遏 止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的 势 头 ,筑 牢 绿 色 发 展 的
底 线 ,守 住 生 态 文 明 红 线 ,实 现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总 体
摘 要 :针 对 党 的 十 八 大 提 出 的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新 要 求 ,通 过 对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的 科 学 内 涵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建 设 的 深 入 分 析 ,提 出 了 目 前 我 国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工 作 中 在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建 立 、评 价 指 标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
赵 国 强 \ 陈 立 文 2 , 穆 佳 2 , 李彤霄3 , 李建平2 , 马艳敏2 , 曲思邈2 , 王 颖 2
( 1 . 河 南 省 气 象 局 ,郑 州 450003; 2 . 吉 林 省 气 象 科 学 研 究 所 ,长 春 130062; 3 . 河 南 省 气 象 科 学 研 究 所 ,郑 州 450003)
第 41卷 第 1期 2018年 2 月
气象与环境科学
M eteorological and E nvironm ental Sciences
V ol.41 No. 1 F e b .2018
赵国强%陈立文%穆佳%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 R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2018 % 4 1 (1 ): 1 -1 1 . Zhao Guoqiang, Chen Liw en,M u Jia,et al.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J] . Meteorological and Envi­ ronmental Sciences ,2018 ,41 (1 $ :1 - 1 1 . doi :1 0 .1 6 7 6 5 /j. cnki. 1673 - 7 1 48.2018.01.001
2 0 1 4 年 3 月 7 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参 加 贵 州 省 代 表 团 审 议 时 深 刻 地 指 出 ,“小 康 全 面 不 全 面 ,生态 环 境 是 关 键 ”。生 态 破 坏 严 重 、生 态 灾 害 频 发 、生态 压 力 巨 大 等 突 出 问 题 ,已 经 成 为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最 大 短 板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是 事 关 全 面 小 康 、事关 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选 择 和 评 价 结 果 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在 制 定 科 学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了 涵 盖 山 、水 、林 、田 、气等 5 个 方 面 的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和 不 同 等 级 评 价 指 标 ,这 些 指 标 具 有 简 单 明 了 、客 观 易 得 、计 算 方 便 等 特 点 。 以 2 0 1 4 年 吉 林 省 为 例 进 行 了 试 评 价 ,评 价 结 果 与 实 际 情 况 比 较 一 致 ,可 将 此 评 价 结 果 列 入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考 核 指 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