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1)及答案(17页)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

初三数学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

初三数学 25.1 测量 25.2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25.1 测量§25.2 锐角三角函数二. 重点、难点: 1、重点:(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 、cosA 、tanA 、cotA)。

(2)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大小。

(3)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4)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1)理解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

(2)怎样运用已学过的正余切,以及正余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探究过程。

(4)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 知识梳理: 1、测量(1)利用相似测量物高和距离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及有关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测量问题。

这里介绍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构造可以测量的与原三角形相似的小三角形,利用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体的高度;二是利用比例尺在纸上画一个与实物三角形相似的小三角形,运用刻度直尺测量出所某某物在纸上对应边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物体的高度。

注意: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时须在同一时刻;利用镜面反射,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人与被测物都与地面垂直,所以可以构造相似三角形。

总之,关键是构造相似三角形。

(2)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 勾股定理:222a b c +=。

其中a 、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已知其中任两个量,都可求出第三个量。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解题中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分清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精编版】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

【精编版】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多以中、低档题出现;2.命题的热点为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构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 所对的边BC 记为a ,叫做∠A 的对边,也叫做∠B 的邻边,∠B 所对的边AC 记为b ,叫做∠B 的对边,也是∠A 的邻边,直角C 所对的边AB 记为c ,叫做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A c ∠==的对边斜边;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bA c ∠==的邻边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A A b∠==∠的对边的邻边.同理sin B b B c ∠==的对边斜边;cos B aB c∠==的邻边斜边;tan B b B B a ∠==∠的对边的邻边.Ca b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 ,cosA ,tanA 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不能理解成sin 与∠A ,cos 与∠A ,tan 与∠A 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 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 ∠AEF ”,不能写成“tanAEF ”;另外,、、常写成、、.(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 (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tanA >0.考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归纳如下:要点诠释:(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s i n 0︒、、、、sin90︒的值依次为0、、、、1,而cos 0︒、、、、cos90︒的值的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互余关系:,;(2)平方关系:;(3)倒数关系:或;(4)商数关系:.要点诠释: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的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求∠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考点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拓展: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例如: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考点七、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a b c +=;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 =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sin cos a A B c ==,cos cos a A B c ==,cos sin b A B c==,1tan tan a A b B==. (4) 如图,若直角三角形ABC 中,CD ⊥AB 于点D ,设CD =h ,AD =q ,DB =p ,则由△CBD ∽△ABC ,得a 2=pc ;由△CAD ∽△BAC ,得b 2=qc ;由△ACD ∽△CBD ,得h 2=pq ;由△ACD ∽△ABC 或由△ABC 面积,得ab =ch .(5)如图所示,若CD 是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上的中线,则①CD =AD =BD =12AB ; ②点D 是Rt △ABC 的外心,外接圆半径R =12AB . (6)如图所示,若r 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半径,则2a b c abr a b c+-==++.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①如图所示,111sin 222ABC S ab ch ac B ===△.(h 为斜边上的高)②如图所示,1()2ABC S r a b c =++△.【典型例题】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 :408468 播放点:例2】1.(1)如图所示,在△ABC 中,若∠C =90°,∠B =50°,AB =10,则BC 的长为( ).A .10·tan50°B .10·cos50°C .10·sin50°D .10sin 50°(2)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sinA =35,求cosA+tanB 的值.(3)如图所示的半圆中,AD是直径,且AD=3,AC=2,则sinB的值等于________.【思路点拨】(1)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用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一条边表示其他边.(2)直角三角形中,某个内角的三角函数值即为该三角形中两边之比.知道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知道了该角的大小,可以用比例系数k表示各边.(3)要求sinB的值,可以将∠B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答案与解析】(1)选B.(2)在△ABC,∠C=90°,3sin5 BCAAB==.设BC=3k,则AB=5k(k>0).由勾股定理可得AC=4k,∴4432 cos tan5315k kA Bk k+=+=.(3)由已知,AD是半圆的直径,连接CD,可得∠ACD=90°∠B=∠D,所以sinB=sinD=23 ACAD=.【总结升华】已知一个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求同角或余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定义,根据三角函数值,用比例系数表示三角形的边长;(2)题求cosA时,还可以直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sin2 A+cos2 A=1,读者可自己尝试完成.举一反三:【变式】(2015•乐山)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A .B.C.D .【答案】D【解析】过B点作BD⊥AC,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B==,AD==2cosA===,故选:D.类型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例1】2.解答下列各题:(1)化简求值:tan60tan45sin45sin30 sin60cos30cos45--++°°°°°°°;(2)在△ABC中,∠C=90【思路点拨】第(2)题可以先利用关系式sin2 A+cos2 A=1对根号内的式子进行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答案与解析】解 (1)tan60tan45sin45sin30 sin60cos30cos45--++°°°°°°°111122 =+=-+12=(2)|sin cos |A A ==-,cos sin (045)sin cos (4590)A A A A A A -<⎧=⎨-<<⎩°≤°°°. 【总结升华】由第(2)题可得到今后常用的一个关系式:1±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2. 例如,若设sin α+cos α=t ,则21sin cos (1)2t αα=-.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 :408468 播放点:例1】 【变式】若sin 22α=,cos β=(2α,β为锐角),求2tan()3β的值. 【答案】∵sin 2α2α为锐角, ∴2α=60°,α=30°.∴cos 2β===, ∴β=45°.∴2tan()tan 3033β==°.3.(2015春•凉州区校级月考)如图,在锐角△ABC 中,AB=15,BC=14,S △ABC =84,求:(1)tanC 的值;(2)sinA 的值.CB【思路点拨】(1)过A 作AD ⊥BC 于点D ,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高AD 的长,从而求出BD 、CD 、AC 的长,此时再求tanC 的值就不那么难了.(2)同理作AC 边上的高,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高的长,从而求出sinA 的值.【答案与解析】解:(1)过A 作AD ⊥BC 于点D .∵S △ABC =BC •AD=84, ∴×14×AD=84,∴AD=12.又∵AB=14,∴BD==9. ∴CD=14﹣9=5.在Rt △ADC 中,AC==13, ∴tanC==; (2)过B 作BE ⊥AC 于点E .∵S △ABC =AC •EB=84,∴BE=,∴sin ∠BAC===.【总结升华】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辅助线的添法和面积公式,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公式的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 是江北岸滨江路一段,长为3千米,C 为南岸一渡口,为了解决两岸交通困难,拟在渡口C 处架桥.经测量得A 在C 北偏西30°方向,B 在C 的东北方向,从C 处连接两岸的最短的桥长为多少千米?(精确到0.1千米)【答案】过点C 作CD ⊥AB 于点D.B CCD 就是连接两岸最短的桥.设CD=x (千米).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BCD=45°,所以BD=CD=x.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ACD=30°,所以AD=CD ×tan ∠ACD=x ·tan30°=x.因为AD+DB=AB ,所以x+x=3,x=≈1.9(千米).答:从C 处连接两岸的最短的桥长约为1.9千米.类型三、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4.如图所示,D 是AB 上一点,且CD ⊥AC 于C ,:2:3ACD CDB S S =△△,4cos 5DCB ∠=, AC+CD =18,求tanA 的值和AB 的长.【思路点拨】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将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构造可解的直角三角形;二是利用已知条件通过设参数列方程.【答案与解析】解:作DE ∥AC 交CB 于E ,则∠EDC =∠ACD =90°.∵4cos 5CD DCE CE =∠=, 设CD =4k(k >0),则CE =5k ,由勾股定理得DE =3k .∵△ACD 和△CDB 在AB 边上的高相同,∴AD:DB =:2:3ACD CDB S S =△△. 即553533AC DE k k ==⨯=. ∴44tan 55CD k A AC k ===. ∵AC+CD =18, ∴5k+4k =18,解得k =2.∴AD ===.∴AB =AD+DB =AD+32AD =【总结升华】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常用的等量关系是: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关系式、相等的线段、面积关系等.5.如图所示,山脚下有一棵树AB,小华从点B沿山坡向上走50 m到达点D,用高为1.5m的测角仪CD测得树顶的仰角为10°,已知山坡的坡角为15°,求树AB的高(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10°≈0.17,cos10°≈0.98,tan10°≈0.18,sin15°≈0.26,cos15°≈0.97,tan15°≈0.27).【思路点拨】本题是求四边形一边长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答案与解析】解:如图所示,延长CD交PB于F,则DF⊥PB.∴DF=DB·sinl5°≈50×0.26=13.0,CE=BF=DB·cos15°≈50×0.97=48.5.∴AE=CE·tan10°≈48.5×0.18=8.73.∴AB=AE+CD+DF=8.734+1.54+13.0≈23.2(m).答:树高约为23.2 m.【总结升华】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可以通过切割补图形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若干个直角三角形来解.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D在BC的延长线上,CD=3.(1)动点P在AB上由A向B移动,设AP=t,△PCD的面积为y,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设PC=z,求z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答案】解:(1)作PE ⊥BC 于E ,则BP =AB-AP =2-t(0≤t <2).∵∠B =60°, ∴1133sin (2)2222PCD S CD PE CD BP B t ===-△,即(02)42y t =-+≤<.(2)由(1)不难得出,)PE t =-,1(2)2BE t =-. ∴112(2)(2)22EC BC BE t t =-=--=+. ∵22222231(2)(2)2444PC PE EC t t t t =+=-++=-+.∴2)z t =≤<.6.如图(1)所示,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60°.(1)求AO 与BO 的长.(2)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①如图(2)所示,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 =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了多少米;②如图(3)所示,当A 点下滑到A ′点,B 点向右滑行到B ′点时,梯子AB 的中点P 也随之运动到P ′点,若∠POP ′=15°,试求AA ′的长.【思路点拨】(1)在直角△AOB 中,已知斜边AB ,和锐角∠ABO ,即可根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求得OA ,OB 的长;(2)△APO 和△P′A′O 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即可求得∠PAO 的度数, 和∠P′A′O 的度数,在直角△ABO 和△A′B′O 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OA 与OA′,即可求得AA′的长.【答案与解析】解:(1)Rt △AOB 中,∠O =90°,α=60°,∴∠OAB =30°.又AB =4米,∴OB =12AB =2米.OA =AB ·sin 60°=4×2=米). (2)①设AC =2x ,BD =3x ,在Rt △COD 中,OC =2x ,OD =2+3x ,CD =4,根据勾股定理:OC 2+OD 2=CD 2,∴2222)(23)4x x ++=.∴213(120x x +-=.∵x ≠0,∴13120x +-=.∴1213x =.24213AC x ==.即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了2413米. ②∵点P 和点P ′分别是Rt △AOB 的斜边AB 与Rt △A ′OB ′的斜边A ′B ′的中点,∴PA =PO ,P ′A ′=P ′O .∴∠PAO =∠AOP ,∠P ′A ′O =∠A ′OP ′.∴∠P ′A ′O-∠PAO =∠POP ′=15°.∵∠PAO =30°,∴∠P ′A ′O =45°.∴A ′O =A ′B ′·cos 45°=42⨯=∴AA ′=OA-A ′O =米.【总结升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此题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而求出∠P′A′O=45°,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题真的很有意思,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锐角三角函数 课后练习一及详解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锐角三角函数 课后练习一及详解

学科:数学专题:锐角三角函数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面:已知:如图,△ABC中,AC=10,sin C=45,sin B=13,求AB.金题精讲题面:如图,在Rt△ABO中,斜边AB=1.若OC∥BA,∠AOC=36°,则( )A.点B到AO的距离为sin54°B.点B到AO的距离为tan36°C.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D.点A到OC的距离为cos36°sin54°满分冲刺题一:题面:如图,△ABC中,∠C=90°,点D在AC上,已知∠BDC=45°,BD=210,AB=20,求∠A的度数.题二:题面:(1)如图中①、②,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是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变化而变化,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及余弦值的变化规律;(2)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分别比较18°、34°、50°、62°、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题三:题面:已知cosα+cosβ=12,sinα+sinβ=3,则cos(α-β)=______课后练习详解重难点易错点解析答案:24.详解:作AD ⊥BC 于D 点,如图所示,在Rt △ADC 中,AC =10,sin C =45, ∴AD =A Csin C =10×45=8,在Rt △ABD 中,sin B =13,AD =8, 则AB =sin AD B=24.金题精讲答案:C.详解:由已知,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定义对各选项作出判断:A 、由于在Rt △ABO 中∠AOB 是直角,所以B 到AO 的距离是指BO 的长. ∵AB ∥OC ,∴∠BAO =∠AOC =36°.在Rt △BOA 中,∵∠AOB =90°,AB =1,∴BO =AB sin36°=sin36°.故本选项错误.B 、由A 可知,选项错误.C 、如图,过A 作AD ⊥OC 于D ,则AD 的长是点A 到OC 的距离.在Rt △BOA 中,∵∠BAO =36°,∠AOB =90°,∴∠ABO =54°.∴AO =AB •sin54°= sin54°.在Rt △ADO 中, AD =AO •sin36°=AB •sin54°•sin36°=sin54°•sin36°.故本选项正确.D 、由C 可知,选项错误.故选C.满分冲刺题一:答案:∠A =30°.详解:∵在直角三角形BDC 中,∠BDC =45°,BD =210,∴BC =BD •sin ∠BDC=. ∵∠C =90°,AB =20,∴101sin 202BC A AB ∠===. ∴∠A =30°.题二: 答案:(1)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2)sin18°<sin34°<sin50°<sin62°<sin88°,cos18°>cos34°>cos50°>cos62°>cos88°.详解:(1)由图①,知sin ∠B 1AC 1=111B C AB ,sin ∠B 2AC 2=222B C AB ,sin ∠B 3AC 3=333B C AB . ∵AB 1=AB 2=AB 3且B 1C 1>B 2C 2>B 3C 3, ∴111B C AB >222B C AB >333B C AB . ∴sin ∠B 1AC 1>sin ∠B 2AC 2>sin ∠B 3AC 3.而∠B 1AC 1>∠B 2AC 2>∠B 3AC 3,而对于cos ∠B 1AC 1=11AC AB , cos ∠B 2AC 2=22AC AB , cos ∠B 3AC 3=33AC AB . ∵AC 1<AC 2<AC 3,∴cos ∠B 1AC 1<cos ∠B 2AC 2<cos ∠B 3AC 3.而∠B 1AC 1>∠B 2AC 2>∠B 3AC 3.由图②知sin ∠B 3AC =33B C AB ,∴sin 2∠B 3AC =2323B C AB . ∴1-sin 2∠B 3AC =1-2323B C AB =22233233AC =AB B C AB AB -=223AC AB . 同理,sin ∠B 2AC =22B C AB ,1-sin 2∠B 2AC =222AC AB , sin ∠B 1AC =12B C AB ,1-sin 2∠B 1AC =221AC AB . ∵AB 3>AB 2>AB 1,∴223AC AB <222AC AB <221AC AB . ∴1-sin 2∠B 3AC <1-sin 2∠B 2AC <1-sin 2∠B 1AC .∴sin 2∠B 3AC >sin 2∠B 2AC >sin 2∠B 1AC .∵∠B 3AC ,∠B 2AC ,∠B 1AC 均为锐角,∴sin ∠B 3AC >sin ∠B 2AC >sin ∠B 1AC .而∠B 3AC >∠B 2AC >∠B 1AC .而对于cos ∠B 3AC =3AC AB , cos ∠B 2AC =2AC AB , cos ∠B 1AC =1AC AB . ∵AB 3>AB 2>AB 1,∴3AC AB <2AC AB <1AC AB . ∴cos ∠B 3AC <cos ∠B 2AC <cos ∠B 1AC .而∠B 3AC >∠B 2AC >∠B 1AC .结论: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2)由(1)知sin18°<sin34°<sin50°<sin62°<sin88°,cos18°>cos34°>cos50°>cos62°>cos88°.题三:答案:-12.详解:已知等式平方得:(cosα+cosβ)2=cos2α+2cosαcosβ+cos2β=14①,(sinα+sinβ)2=sin2α+2sinαsinβ+sin2β=34②,①+②得:2+2(cosαcosβ+sinαsinβ)=1,即cosαcosβ+sinαsinβ= -12,则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12.。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中考要求例题精讲模块一 三角函数基础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1)正弦: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 A ,即sin aA c=. (2)余弦: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 A ,即cos b A c =. (3)正切: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 A ,即tan a A b=. 注意:①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三角形随便套用定义. ② sin A 、cos A 、tan A 分别是正弦、余弦、正切的数学表达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理解为sin 与A 、cos 与A 、tan 与A 的乘积.③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某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当这个锐角确定后,这些比值都是固定值.二、特殊角三角函数a A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定要牢牢记住! 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在Rt ABC ∆中,90C ∠=︒,000a b c a c b c >>><<,,,,,又sin a A c =,cos b A c =,tan aA b=,所以 0sin 10cos 1tan 0A A A <<<<>,,. 四、三角函数关系 1.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22sin cos 1A A +=,sin tan cos AA A= 2.互余角三角函数关系:(1)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sin cos 90A A =︒-;(2) 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cos sin 90A A =︒-; (3)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tan cot 90A A =︒-. 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1)A 、B 是锐角,若A >B ,则sin A >sin B ;若A <B ,则sin A <sin B(2) A 、B 是锐角,若A >B ,则cos A <cos B ;若A <B ,则cos A >cos B (3) A 、B 是锐角,若A >B ,则tan tan A B >;若A <B ,则tan tan A B < 【例1】 已知在ABC △中,A B ∠∠、是锐角,且5sin tan 22913A B AB cm ===,,,则ABC S =△ . 【解析】过C 作CD AB ⊥于D ,这样由三角函数定义得到线段的比:5sin tan 213CD CDA B AC BD====,, 设5132CD m AC m CD n BD n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m n 、值.51222CD BD n m AD m ====, 所以529122922AB AD BD m m m =+=+==所以12101452ABC m CD S AB CD ===⋅=,,△ 小结:设ABC △中,a b c 、、为A B C ∠∠∠、、的对边,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不难证明:与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的几个重要结论:(1)111sin sin sin 222ABC S bc A ac B ab C ===△;(2)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答案】145【巩固】如图,点A 在半径为R 的O 上,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作A ,设O 的弦PQ 与A 相切,求证PA QA ⋅为定值.【答案】证明线段乘积为定值,联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1sin 2APQ S PA QA A =⋅△,12APQ S r PQ =⋅△, ∴sin PA QA A r PQ ⋅⋅=⋅.在APQ △中,sin 2PQ A R =,∴2PQPA QA r PQ R⋅=⋅÷,∴2PA QA Rr ⋅=为定值.【例2】 求tan1tan2tan3tan89︒⋅︒⋅︒⋅⋅︒的值【答案】∵tan cot 1αα=,tan cot(90)αα=︒-∴tan1tan89tan1cot11︒︒=︒︒=,tan2tan88tan2cot 21︒︒=︒︒=, tan44tan46tan44cot 441︒︒=︒︒=,而tan451︒=,∴tan1tan2tan3tan891︒⋅︒⋅︒⋅⋅︒=.【巩固】化简:22sin cos sin 1tan sin cos αααααα++-- 【解析】原式()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αααααααα+=+--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αααααα-==--. 【答案】sin cos αα-【例3】已知tan α1)221cos sin cos 1sin cos sin a ααααα-+-+(2090α︒<<︒).【答案】⑴221cos sin cos 1sin cos sin a ααααα-+-+()()222222sin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3cos cos cos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1sin 2cos αα-=OQPA【巩固】已知tan 2α=,求4sin 2cos 5cos 3sin αααα-+.【答案】4sin 2cos 5cos 3sin αααα-+4sin 24226cos 3sin 532115cos αααα-⨯-===+⨯+.【例4】 已知α为锐角,且22sin 5cos 10αα-+=,求α的度数. 【答案】∵22sin cos 1αα+=∴22(1cos )5cos 10αα--+=,即:22cos 5cos 30αα+-=. ∴(2cos 1)(cos 3)0αα-+=. 解得:cos 3α=-或1cos 2α=. ∵0cos 1α≤≤,∴1cos 2α=,∴60α=︒. 【巩固】若α为锐角,且22cos 7sin 50αα+-=,求α的度数.【答案】由α为锐角,可知0sin 1α<<. 又由22cos 7sin 50αα+-=,22sin cos 1αα+=可知22sin 7sin 30αα-+=,解之得1sin 302αα=⇒=︒. 【例5】已知sin cos αα+(α为锐角),求作以1sin α和1cos α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sin cos αα+=,两边平方得:22sin cos 2sin cos 2αααα++=又∵22sin cos 1αα+=,∴1sin cos 2αα⋅=.∴1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αααααα++==112sin cos αα⋅= ∴以1sin α和1cos α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20x -+=【答案】220x -+=【巩固】若方程222210x ax a -+-=的一个根是sin α,则它的另一个根必是cos α或cos α-. 【答案】不妨设方程的另一根为m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可知sin m a α+=,21sin 2a m α-=, 故2(sin )1sin 2m m αα+-=,整理可得22sin (sin )1m m αα=+-,即22sin 1m α+=,又22sin cos 1αα+=,故cos m α=±.【巩固】已知:ABC △中,方程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0B A x A C x C B -+-+-=的两根相等,求证60B <︒. 【答案】两根相等则判别式为0,但是观察系数的规律,是否有其他的好办法呢?∵此方程系数之和为0,∴1x =必为此方程的根.又∵此方程两根相等,∴121x x ==,∴12sin sin 1sin sin C Bx x B A-==-.又由正弦定理,有c b b a -=-,∴2c ab +=. 再由余弦定理,有22222222()3()26212cos 22882c a a c c a ba c ca ca ca B caca ca ca ++-+-+--====≥.∴60B ︒≤,且等号不会成立,否则方程就不存在了.【巩固】在ABC △中,60A =︒,最大边与最小边的边长分别是方程2327320x x -+=的两个根,求ABC △的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的面积.【答案】题目中涉及到边长的关系,以及外接圆半径,这为正弦定理提供了便利条件.∵60A =︒,且显然此三角形有两边不等(即以已知方程为根的两边), ∴ABC △中,A 既不是最大角也不是最小角,不防设b 为最大边,c 为最小边, 由韦达定理,有3293b c bc +==,, 又由余弦定理,有:2222cos a b c bc A =+-222()3b c bc b c bc =+-=+- 813249=-=.∴7a =(7a =-舍去)又由正弦定理,有2sin aR A===∴7916a b c ++=+=. 1sin 2S bc A P r ==⋅(其中2a b cP ++=,r 为内切圆半径)即132822r =⨯,∴r =∴内切圆面积21ππ3S r ==.【例6】 若0°<θ<30°,且1sin 3km θ=+(k 为常数,且k <0),则m 的取值范是 . 【答案】∵0°<θ<30°∴sin 0°<sin θ<sin 30°,即0<sin θ<12∴0<13km +<12,所以1136km -<<,又因为0k <∴1163m k k<<-. 模块二 解直角三角形一、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量(边、角)来求解未知的量(边、角)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图,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a b c +=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90A B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cos ,cos sin ,tan a b aA B A B A c c b=====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基本类型(1)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如斜边c ,直角边a ),由sin aA c=求出A ∠,则90B A ∠=︒-∠,b =; (2)已知斜边和一锐角(如斜边c ,锐角A ),求出90B A ∠=︒-∠,sin a c A =,cos b c A =; (3)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如a 和锐角A ),求出90B A ∠=︒-∠,tan b a B =,sin ac A=; (4)已知两直角边(如a 和b ),求出c =tan aA b=,得90B A ∠=︒-∠. 具体解题时要善于选用公式及其变式,如sin a A c =可写成sin a c A =,sin a c A=等. 四、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可概括为:“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切(正切,余切),宁乘毋除,取原避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当已知或求解中有斜边时,就用正弦或余弦;无斜边时,就用正切或余切; 当所求的元素既可用乘法又可用除法时,则用乘法,不用除法;既可由已知数据又可用中间数据求得时,则用原始数据,尽量避免用中间数据. 五、解直角三角形的技巧及注意点在Rt ABC ∆中,90A B ∠+∠=︒,故sin cos(90)cos A A B =︒-=,cos sin A B =.利用这些关系式,可在解题时进行等量代换,以方便解题. 六、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的非基本类型的题型对解直角三角形的非基本类型的题型,通常是已知一边长及一锐角三角函数值,可通过解方程(组)来转化为四种基本类型求解;(1)如果有些问题一时难以确定解答方式,可以依据题意画图帮助分析;(2)对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①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②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等. 七、直角三角形中其他重要概念(1)仰角与俯角: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⑴.(2)坡角与坡度:坡面的垂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表示为hi l=,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则tan hi lα==.坡度越大,坡面就越陡.如图⑵. cb aC BA(3)方向角(或方位角):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为北(南)偏东(西)××度.如图⑶.八、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1)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它的平面或截面示意图,分清仰角、俯角、坡角、坡度、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等概念的意义;(2)找出要求解的直角三角形.有些图形虽然不是直角三角形,但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它们分割成一些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包括正方形);(3)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4)按照题目中已知数据的精确度进行近似计算,检验是否符合实际,并按题目要求的精确度取近似值,注明单位.【例7】 如图,某高层楼房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隔江想望,甲、乙两学生分别在这楼房的A B ,两层,甲在A 层测得电视塔塔顶D 的仰角为α,塔底C 的俯角为β,乙在B 层测得塔顶D 的仰角为θ,由于塔底的视线被挡住,乙无法测得塔底的俯角,已知A B ,之间的高度差为a ,求电视塔高CD (用含a αβθ,,,的代数式表示)【解析】作AE CD ⊥于E ,BF CD ⊥于F ,设DE x = 在Rt ADE ∆中,由tan DE AE α=,得tan tan DE xAE αα==, 在Rt DBF ∆中,由tan DFBFθ=,得 tan tan DF x aBF θθ+==,因为AE BF =, 所以tan tan x x a αθ+=,解得tan tan tan a x αθα⋅=-,从而tan tan aAE θα=- 在Rt AEC ∆中,由tan EC AE β=,得tan tan tan tan a EC AE ββθα=⋅=- 所以()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a a CD DE EC αβαβθαθαθα+=+=+=--- 【答案】()tan tan tan tan a αβθα+-【例8】 一座建于若干年前的水库大坝的横断面如图所示,其中背水面的整个坡面是长为90米、宽为5图(3)图(2)图(1)俯角仰角视线视线水平线铅垂线米的矩形. 现需将其整修并进行美化,方案如下:① 将背水坡AB 的坡度由1:0.75改为;② 用一组与背水坡面长边垂直的平行线将背水坡面分成9块相同的矩形区域,依次相间地种草与栽花 .(1)求整修后背水坡面的面积;(2)如果栽花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5元,种草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0元,那么种植花草至少需要多少元?【答案】(1)作AE BC ⊥于E .∵ 原来的坡度是1:0.75,∴ 140.753AE EB == . 设4AE k =,3BE k =, ∴ 5AB k =, 又 ∵ 5AB =米, ∴1k =,则4AE =米 .设整修后的斜坡为AB ',由整修后坡度为,有AE EB =',∴∠AB E '=30°, ∴ 28AB AE '==米 . ∴ 整修后背水坡面面积为908720⨯=米2 . (2)将整修后的背水坡面分为9块相同的矩形,则每一区域的面积为80米2 .解法一:∵ 要依次相间地种植花草,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种草5块,种花4块,需要20×5×80+25×4×80=16000元; 第二种是种花5块,种草4块,需要20×4×80+25×5×80=16400元 . ∴ 应选择种草5块、种花4块的方案,需要花费16000元 .解法二:∵ 要依次相间地种植花草,则必然有一种是5块,有一种是4块,而栽花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5元,种草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0元,∴ 两种方案中,选择种草5块、种花4块的方案花费较少 . 即:需要花费20×5×80+25×4×80=16000元 .【例9】 如图,在某海域内有三个港口A 、D 、C .港口C 在港口A 北偏东60︒方向上,港口D 在港口A北偏西60︒方向上.一艘船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沿北偏东30︒的方向驶离A 港口3小时后到达B 点位置处,此时发现船舱漏水,海水以每5分钟4吨的速度渗入船内.当船舱渗入的海水总量超过75吨时,船将沉入海中.同时在B 处测得港口C 在B 处的南偏东75︒方向上.若船上的抽水机每小时可将8吨的海水排出船外,问此船在B 处至少应以怎样的航行速度驶向最近的港口停靠,才能保证船在抵达港口前不会沉没(要求计算结果保留根号)?并指出此时船的航行方向.DCBA【解析】连结AC、AD、BC、BD,延长AT,过B作BT AT⊥于T,AC与BT交于点E.过B作BP AC⊥于点P.由已知得90BAD∠=︒,30BAC∠=︒,32575AB=⨯=(海里),在BEP∆和AET∆中,90BPE ATE∠=∠=︒,AET BEP∠=∠,∴30EBP EAT∠=∠=︒.∵60BAT∠=︒,∴30BAP∠=︒,从而17537.52BP=⨯=(海里).∵港口C在B处的南偏东75︒方向上,∴45CBP∠=︒.在等腰Rt CBP∆中,BC==,∴BC<AB.BAD∆是Rt∆,∴BD AB>.综上,可得港口C离B点位置最近.∴此船应转向南偏东75︒方向上直接驶向港口C.设由B驶向港口C船的速度为每小时x海里,548)5÷⨯-<7,解不等式,得x>.答:此船应转向沿南偏东75︒的方向向港口C航行,且航行速度至少不低于每小时能保证船在抵达港口前不会沉没.【答案】此船应转向沿南偏东75︒的方向向港口C航行,且航行速度至少不低于每小时证船在抵达港口前不会沉没.【巩固】海面上B处有一货轮正在向正南方向航行,其航行路线是当它到达正南方C时,在驶向正西方的目的地A处,且200CA CB==海里,在AB中点O处有一客轮,其速度为货轮的一半,现在客轮要截住货轮取一件货物,于是选择某一航向行驶去截住货轮,那么当客轮截住客轮时至少航行了多少海里,它所选择了怎样的方向角?(路程保留整数海里,角度精确到度)【解析】如图,由题意可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客轮截住货轮的地点在BC边上时,过OD BC⊥于D,OD为客轮到达BC边的最短距离,即客轮航行的路程为OD,由货轮速度为客轮的2倍可知,货轮航行的距离为2OD BC=,即货轮此时到达了C点,∴客轮截住货轮的地点不可能在BC边上.∴客轮截住货轮的地点在AC 边上.设在AC 边上的F 点两船相遇,设客轮航行的距离为x ,即OE x =,则2BC CE x +=, ∴2200CE x =-,过O 作OF AC ⊥于F ,则11002OF BC ==海里,11002FC AC ==海里, ∴3002EF x =-在Rt DEF ∆中,222OF EF OE +=, 即222100(3002)x x +-=,解得x =1282x ≈,2118x ≈∴141OE OA ≤=∴1282x ≈不符合题意,∴118x ≈ 即当客轮截住货轮时,航行了118海里. 在Rt OEF ∆中,100cos 0.8475118EOF ∠=≈ ∴32EOF ∠=︒∴客轮的航行方向应为南偏东32︒.【答案】客轮的航行方向应为南偏东32︒课堂检测1. (辽宁竞赛)如图,湖心岛上有一凉亭,现欲利用湖岸边的开阔平整地带,测量凉亭顶端到湖面所在平面的高度AB (见示意图),可供使用的工具有测倾器、皮尺.(1)请你根据现有条件,设计一个测量凉亭顶端到湖面所在平面的高度AB 的方案,画出测量方案的平面示意图,并将测量的数据标注在图形上(所测的距离用m ,n 表示,角用α,β表示,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2)根据你所测量的数据,计算凉亭到湖面的高度AB (用字母表示).F EDOC BA【解析】(1)如图所示,在点C 测得ACB α∠=,在点D 测得ADB β∠=,测得DC m =(2)在Rt ABC ∆中,设AB x =,tan x BC α=在Rt ABD ∆中,tan xBD β= BD BC m -=, 即tan tan x xm βα-= 解得tan tan tan tan x m αβαβ⋅=-【答案】(1)DC m =;(2)tan tan tan tan m αβαβ⋅-2. 化简:222tan1tan 2....tan89sin 1sin 2...sin 89︒⋅︒︒︒+︒++︒【解析】tan1tan2....tan89tan451︒⋅︒︒=︒=()()22222222sin 1sin 2...sin 89sin 1cos 1sin 2cos 2...sin 45︒+︒++︒=︒+︒+︒+︒++︒1894422=+=,故原式289=. 【答案】2893. 如图1、图2,是一款家用的垃圾桶,踏板AB (与地面平行)或绕定点P (固定在垃圾桶底部的某一位置)上下转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P A P BP B P ==,).通过向下踩踏点A 到'A (与地面接触点)使点B 上升到点'B ,与此同时传动杆BH 运动到''B H 的位置,点H 绕固定点D 旋转(DH 为旋转半径)至点'H ,从而使桶盖打开一个张角'HDH ∠.如图3,桶盖打开后,传动杆''H B 所在的直线分别与水平直线AB DH 、垂直,垂足为点M C 、,设''H C B M =.测得6cm 12cm '8cm AP PB DH ===,,.要使桶盖张开的角度'HDH ∠不小于60︒,那么踏板AB 离地面的高度至少等于多少c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过点'A 作'A N AB ⊥垂足为N 点,在Rt 'H CD ∆中, 若'HDH ∠不小于60︒, 则'3sin 60'H C H D ≥︒=, 即3''43H C H D ≥=, ∴''43B M H C =≥, ∵Rt 'Rt 'A NP B MP ∆∆∽ ∴''''A N A PB M B P=, ∴''643'23 3.5cm 'A P B M A N B P ⋅⨯=≥=≈,∴踏板AB 离地面的高度至少等于3.5cm .【答案】踏板AB 离地面的高度至少等于3.5cm课后作业1. 化简求值:1sin 1sin 1cos 1cos 1sin 1sin 1cos 1cos αααααααα⎛⎫⎛⎫-+-+-- ⎪⎪ ⎪⎪+-+-⎝⎭⎝⎭(090α︒<<︒) 【解析】原式()()()()222222221sin 1sin 1cos 1cos 1sin 1sin 1cos 1cos αααααααα⎡⎤⎡⎤-+-+⎢⎥⎢⎥=-⋅-⎢⎥⎢⎥----⎣⎦⎣⎦由090α︒<<︒可知,0cos 1α<<,0sin 1α<<.故原式1sin 1sin 1cos 1cos cos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αα-+-+⎛⎫⎛⎫=-- ⎪⎪⎝⎭⎝⎭2sin 2cos 4cos sin αααα--=⋅=. 图3图2C MAA'P BB'HDH'H'DHB'BPA'A(图1)NCMA'PBB'HDH'【答案】42. 若045α︒<<︒,且sin cos αα=sin α的值. 【解析】方法1:由2263sin cos sin cos 256αααα==,结合22sin cos 1αα+=,可得 2226397sin (1sin )sin 2561616ααα-=⇒=或. 由045α︒<<︒可知221sin sin 452α<︒=,故27sin sin 16αα=⇒=. 方法2:由sin cos 2sin cos αααα=,结合22sin cos 1αα+=,可得sin cos αα+==cos sin αα-=,故sin α.3. (2011甘肃兰州)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 ).如图①在ABC △中,AB AC =,顶角A 的正对记作sadA ,这时=BCsadA AB=底边腰.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60sad ︒= .(2)对于0180A ︒<<︒,∠A 的正对值sadA 的取值范围是 . (3)如图②,已知3sin 5A =,其中A ∠为锐角,试求sadA 的值.【解析】(1)1(2)02sadA <<(3)设53AB a BC a ==,,则4AC a =.在AB 上取4AD AC a ==,作DE AC ⊥于点E . 则312416164sin 4cos 44555555DE AD A a a AE AD A a a CE a a =⋅=⋅==⋅=⋅==-=,,,CD =图②图①C BAC B A∴CDsadAAC==EDCBA。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4.3 锐角三角函数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4.3 锐角三角函数
cos B = cos 45°=__2_2_,tan B = tan 45°= __1__.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分别求出这几个
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60°
30°
45°
45°
设 30° 所对的直角边长为 a,那么斜边长为 2a,
另一条直角边长 = 2a2 a2 3a.
如图,在 Rt△ABC 中,∠C=90°, 正弦
余弦
sin2
A cos2
A
a 2 c
b c
2
a2 b2 c2
c2 c2
1
注意: 1. sinA、cos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 (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 sinA、 cosA 是一个比值(数值). 3. sinA、 cos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 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E 20 m B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1.求 sin 18°. 第一步:按计算器 sin 键, 第二步:输入角度值 18, 屏幕显示结果 sin 18° = 0.309 016 994 (也有的计算器是先输入角度再按函数名称键).
求 tan 30°36'.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按计算器 tan 键, 第二步:输入角度值 30.6 (因为 30°36'=30.6°) 屏幕显示答案:0.591 398 351.
探究归纳
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其对
边与邻边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
如图,Rt△ABC 和 Rt△A′B′C′,∠C =∠C′ = 90°,
∠A =∠A′ = α,问:BC AC

B′C′ A′C′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卷2020届中考数学总复习(29)锐角三角函数-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的值等于()A.B.C.D.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 C. D.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2 B.8 C.2 D.4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 B. C. D.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2 B.1 C. D.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 B.60° C.75° D.105°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 B.3sin50° C.3tan40° D.3tan50°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_________ .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_________ .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 _________ .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_________ .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 _________ .15.cos60°=_________ .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_________ .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的值等于()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tan∠CFB的值就是直角△BCF中,BC与CF的比值,设BC=x,则BC与CF就可以用x表示出来.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在Rt△ABC中,∠C=90°,∠A=30°,∵EF⊥AC,∴EF∥BC,∴∵AE:EB=4:1,∴=5,∴=,设AB=2x,则BC=x,AC=x.∴在Rt△CFB中有CF=x,BC=x.则tan∠CF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比斜;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作AC⊥OB于点C,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AO的长,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作AC⊥OB于点C.则AC=,AO===2,则sin∠AO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 2 B.8 C.2D.4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出tan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AC=4,∴B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网格型.分析: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切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BC=90°,∴tan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作出直角△ABC,然后根据sinA=,设一条直角边BC为5x,斜边AB为13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AC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t an∠B.解答:解:∵sinA=,∴设BC=5x,AB=13x,则AC==12x,故ta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运用.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 2 B.1 C.D.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2.故选:A.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B.60°C.75°D.10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及tanB的值,继而可得出A和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 cosA=,tanB=1,∴∠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及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熟记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也要注意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新定义.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12+12=()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底边上的高是=,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智慧三角形”的概念.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B.3sin50°C.3tan40°D.3tan5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B的度数,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B=90°﹣∠A=90°﹣40°=50°,又∵tanB=,∴AC=BC•tanB=3tan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AB的长度,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sinB即可.解答:解:∵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B=2CD=8,则sin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tanA=)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根据邻边比斜边,可得角的余弦值.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2,AD=4,cos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的余弦是角邻边比斜边.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过点A作AE⊥BC于点E,求得∠BAE=∠BAC,故∠BPC=∠BAE.再在Rt△BAE 中,由勾股定理得AE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tan∠BPC=tan∠BAE=.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AB=AC=5,∴BE=BC=×8=4,∠BAE=∠BAC,∵∠BPC=∠BAC,∴∠BPC=∠BAE.在Rt△BAE中,由勾股定理得AE=,∴tan∠BPC=tan∠BAE=.故答案为:.点评: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设参数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或者利用同角(或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值.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各边长得知△ABC为等腰三角形,作出BC、AB边的高AD及CE,根据面积相等求出CE,根据正弦是角的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D,CE⊥AB于E,由勾股定理得AB=AC=2,BC=2,AD=3,可以得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由面积相等可得,BC•AD=AB•CE,即CE==,si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15.cos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解答:解:cos6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BC中,∠A、∠B都是锐角sinA=,cosB=,∴∠A=∠B=60°.∴∠C=180°﹣∠A﹣∠B=180°﹣60°﹣60°=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7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BC中,tanA=1,cosB=,求出∠A及∠B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中,|tanA﹣1|+(cosB﹣)2=0∴tanA=1,cosB=∴∠A=45°,∠B=60°,∴∠C=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甲乙两轮船从港口A至港口C所用的时间相同,可以求出甲轮船从B到C所用的时间,又知BC间的距离,继而求出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解答:解:(1)作BD⊥AC于点D,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30×1=30海里,∠BAC=30°,∠BCA=45°,在Rt△ABD中,∵AB=30海里,∠BAC=30°,∴BD=15海里,AD=ABcos30°=15海里,在Rt△BCD中,∵BD=15海里,∠BCD=45°,∴CD=15海里,BC=15海里,∴AC=AD+CD=15+15海里,即A、C间的距离为(15+15)海里.(2)∵AC=15+15(海里),轮船乙从A到C的时间为=+1,由B到C的时间为+1﹣1=,∵BC=15海里,∴轮船甲从B到C的速度为=5(海里/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的方向角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过B作BD⊥AC,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tan∠BAD=,求得BD的长,在直角△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D中,tan∠BAD==,∴BD=AD•tan∠BAD=12×=9,∴CD=BC﹣BD=14﹣9=5,∴AC===13,∴sin 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题意得到三角形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D=BC,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B=90°,∠BDC=45°,∴△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在Rt△A BC中,tan∠A=tan30°=,即=,解得:BC=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的知识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在Rt△ACD中,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得tanA==,求出AD=4,则BD=AB﹣AD=8,再解Rt△BCD,由勾股定理得BC==10,sinB==,cosB==,由此求出sinB+cosB=.解答:解:在Rt△ACD中,∵∠ADC=90°,∴tanA===,∴AD=4,∴BD=AB﹣AD=12﹣4=8.在Rt△BCD中,∵∠BDC=90°,BD=8,CD=6,∴BC==10,∴sinB==,cosB==,∴sinB+cos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难度适中.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得出∠ADB=∠ADC=90°,再解Rt△ADB,得出AB=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2,解Rt△ADC,得出DC=1;然后根据BC=BD+DC即可求解解答:解:在Rt△ABD中,∵,又∵AD=1,∴AB=3,∵BD2=AB2﹣AD2,∴.在Rt△ADC中,∵∠C=45°,∴CD=AD=1.∴BC=BD+DC=+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难度中等,分别解Rt△ADB与Rt△ADC,得出BD=2,DC=1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由BD⊥AC得到∠ADB=90°,在Rt△ADB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得到BD=AB=3,再得到AD=BD=3;(2)先计算出CD=2,然后在Rt△BCD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解答:解:(1)∵BD⊥AC,∴∠ADB=90°,在Rt△ADB中,AB=6,∠A=30°,∴BD=AB=3,∴AD=BD=3;(2)CD=AC﹣AD=5﹣3=2,在Rt△BCD中,tan∠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B,在Rt△CD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D,再根据BD=OD﹣OB,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cos∠ABO=,∴OB=AB•cos∠ABO=x•cos60°=x.在Rt△CDO中,cos∠CDO=,∴OD=CD•cos∠CDO=x•cos51°18′≈0.625x.∵BD=OD﹣OB,∴0.625x﹣x=1,解得x=8.故梯子的长是8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

全国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 点.若AB=6cm.(1)AE的长为 cm;(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3)求点D′到BC的距离.【答案】(1);(2)12cm;(3)cm.【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进而求出CD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BAC=45°,∠B=90°,∴AB=BC=6cm,∴AC=12cm.∵∠ACD=30°,∠DAC=90°,AC=12cm,∴(cm).∵点E为CD边上的中点,∴AE=DC=cm.(2)首先得出△ADE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DD′交AC 于点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此时DP+EP值为最小,进而得出答案.(3)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进而得出△ABD′≌△CBD′(SSS),则∠D′BG=45°,D′G=G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D′到BC边的距离.试题解析:解:(1).(2)∵Rt△ADC中,∠ACD=30°,∴∠ADC=60°,∵E为CD边上的中点,∴DE=AE.∴△ADE为等边三角形.∵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AD′E,∴△AD′E为等边三角形,∠AED′=60°.∵∠EAC=∠DAC﹣∠EAD=30°,∴∠EFA=90°,即AC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ED′.∴点E,D′关于直线AC对称.如答图1,连接DD′交AC于点P,∴此时DP+EP值为最小,且DP+EP=DD′.∵△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即DP+EP最小值为12cm.(3)如答图2,连接CD′,BD′,过点D′作D′G⊥BC于点G,∵AC垂直平分线ED′,∴AE=AD′,CE=CD′,∵AE=EC,∴AD′=CD′=.在△ABD′和△CBD′中,∵,∴△ABD′≌△CBD′(SSS).∴∠D′BG=∠D′BC=45°.∴D′G=GB.设D′G长为xcm,则CG长为cm,在Rt△GD′C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点D′到BC边的距离为cm.考点:1.翻折和单动点问题;2.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4.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轴对称的应用(最短线路问题);6.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7.方程思想的应用.2.2018年12月10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挂出《郑州都市区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将停车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计划到2030年,在主城区新建停车泊位33.04万个,2019年初,某小区拟修建地下停车库,如图是停车库坡道入口的设计图,其中MN是水平线,MN∥AD,AD⊥DE,CF⊥AB,垂足分别为D,F,坡道AB的坡度为13DE =3米,点C在DE上,CD=0.5米,CD是限高标志屏的高度(标志牌上写有:限高米),如果进入该车库车辆的高度不能超过线段CF的长,则该停车库限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2,3)【答案】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解析】【分析】据题意得出3tan B=,即可得出tan A,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即可得出∠1的正切值,再在Rt△CEF中,设EF=x,即可求出x,从而得出CF3的长.【详解】解:由题意得,3 tan3B=∵MN∥AD,∴∠A=∠B,∴tan A3,∵DE⊥AD,∴在Rt△ADE中,tan A=DEAD,∵DE=3,又∵DC=0.5,∴CE=2.5,∵CF⊥AB,∴∠FCE+∠CEF=90°,∵DE⊥AD,∴∠A+∠CEF=90°,∴∠A=∠FCE,∴tan∠FCE3在Rt△CEF中,设EF=x,CF3x(x>0),CE=2.5,代入得(52)2=x2+3x2,解得x=1.25,∴CF3x≈2.2,∴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面坡角问题和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值.3.如图1,以点M(-1,0)为圆心的圆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C、D,直线y=-x-与⊙M相切于点H,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1)请直接写出OE、⊙M的半径r、CH的长;(2)如图2,弦HQ交x轴于点P,且DP:PH=3:2,求cos∠QHC的值;(3)如图3,点K为线段EC上一动点(不与E、C重合),连接BK交⊙M于点T,弦AT 交x轴于点N.是否存在一个常数a,始终满足MN·MK=a,如果存在,请求出a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OE=5,r=2,CH=2(2);(3)a=4【解析】【分析】(1)在直线y=-x-中,令y=0,可求得E的坐标,即可得到OE的长为5;连接MH,根据△EMH与△EFO相似即可求得半径为2;再由EC=MC=2,∠EHM=90°,可知CH 是RT△EHM斜边上的中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H的长;(2)连接DQ、C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到△CHP∽△QPD,从而求得DQ的长,在直角三角形CDQ中,即可求得∠D的余弦值,即为cos∠QHC的值;(3)连接AK,AM,延长AM,与圆交于点G,连接TG,由圆周角定理可知,∠GTA=90°,∠3=∠4,故∠AKC=∠MAN,再由△AMK∽△NMA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OE=5,r=2,CH=2(2)如图1,连接QC、QD,则∠CQD =90°,∠QHC =∠QDC,易知△CHP∽△DQP,故,得DQ=3,由于CD=4,;(3)如图2,连接AK,AM,延长AM,与圆交于点G,连接TG,则,由于,故,;而,故在和中,;故△AMK∽△NMA;即:故存在常数,始终满足常数a="4"解法二:连结BM,证明∽得4.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上周末,小明和三位同学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检测车速,如图,观测点设在到万丰路(直线AO)的距离为120米的点P处.这时,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处行驶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5秒且∠APO=60°,∠BPO=45°.(1)求A、B之间的路程;(2)请判断此车是否超过了万丰路每小时65千米的限制速度?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 1.414,3 1.73【答案】【小题1】73.2【小题2】超过限制速度.【解析】AB=-73.2 (米).…6分解:(1)100(31)(2) 此车制速度v==18.3米/秒5.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②tan(α+β)=③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如:tan105°=tan(45°+60°)==﹣(2+).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如图,直升飞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α=60°,底端C点的俯角β=75°,此时直升飞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求建筑物CD的高.【答案】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解析】分析: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易得∠ACB=75°,∠ABC=90°,DE=BC=42m,∠ADE=60°,这样在Rt△ABC和在Rt△ADE中,结合题中所给关系式分别求出AB和AE的长,即可由CD=BE=AB-AE求得结果了.详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可得∠ACB=75°,∠ABC=90°,DE=BC=42m,CD=BE,∠ADE=60°,∴在Rt△ABC和Rt△ADEAB=BC•tan75°=42tan75°=,AE=,∴CD=AB﹣AE=(米).答: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睛:读懂题意,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转化到Rt△ABC和Rt△ADE中,这样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的关系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两角和的三角形函数公式”即可使问题得到解决.6.如图,AB为⊙O的直径,P是BA延长线上一点,CG是⊙O的弦∠PCA=∠ABC,CG⊥AB,垂足为D(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证:PA AD PC CD;(3)过点A作AE∥PC交⊙O于点E,交CD于点F,连接BE,若sin∠P=35,CF=5,求BE的长.【答案】(1)见解析;(2)BE=12.【解析】【分析】(1)连接OC,由PC切⊙O于点C,得到OC⊥PC,于是得到∠PCA+∠OCA=90°,由AB为⊙O的直径,得到∠ABC+∠OAC=90°,由于OC=OA,证得∠OCA=∠OAC,于是得到结论;(2)由AE∥PC,得到∠PCA=∠CAF根据垂径定理得到弧AC=弧AG,于是得到∠ACF=∠ABC,由于∠PCA=∠ABC,推出∠ACF=∠CA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F=AF,在R t△AFD中,AF=5,sin∠FAD=35,求得FD=3,AD=4,CD=8,在R t△OCD中,设OC=r,根据勾股定理得到方程r2=(r-4)2+82,解得r=10,得到AB=2r=20,由于AB为⊙O的直径,得到∠AEB=90°,在R t△ABE中,由sin∠EAD=35,得到BEAB=35,于是求得结论.【详解】(1)证明:连接OC,∵PC切⊙O于点C,∴OC⊥PC,∴∠PCO=90°,∴∠PCA+∠OCA=90°,∵AB为⊙O的直径,∴∠ACB=90°,∴∠ABC+∠OAC=90°,∵OC=OA,∴∠OCA=∠OAC,∴∠PCA=∠ABC;(2)解:∵AE∥PC,∴∠PCA=∠CAF,∵AB⊥CG,∴弧AC=弧AG,∴∠ACF=∠ABC,∵∠PCA=∠ABC,∴∠ACF=∠CAF,∴CF=AF,∵CF=5,∴AF=5,∵AE∥PC,∴∠FAD=∠P,∵sin∠P=35,∴sin∠FAD=35,在R t△AFD中,AF=5,sin∠FAD=35,∴FD=3,AD=4,∴CD=8,在R t△OCD中,设OC=r,∴r2=(r﹣4)2+82,∴r=10,∴AB=2r=20,∵AB为⊙O的直径,∴∠AEB=90°,在R t△ABE中,∵sin∠EAD=35,∴35BEAB,∵AB=20,∴BE=12.【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连接OC构造直角三角形.7.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经过点,.点为轴上一动点,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分别交直线及抛物线于点,.(1)填空:点的坐标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不与点,重合),①当为何值时,线段最大值,并求出的最大值;②求出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3)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请直接写出此时由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答案】(1),;(2)①当时,有最大值是3;②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3或;(3)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6或或.【解析】【分析】(1)把点A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y=,求出a=−3,把点A、B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2)①设:点P(m,),N(m,)求出PN值的表达式,即可求解;②分∠BNP=90°、∠NBP=90°、∠BPN=90°三种情况,求解即可;(3)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N到直线AB的距离是h,则只能出现:在AB直线下方抛物线与过点N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N,在直线AB上方的交点有两个,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把点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解得:,则:直线表达式为:,令,则:,则点坐标为,将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把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2)①∵在线段上,且轴,∴点,,∴,∵,∴抛物线开口向下,∴当时,有最大值是3,②当时,点的纵坐标为-3,把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解得:或0(舍去),∴;当时,∵,两直线垂直,其值相乘为-1,设:直线的表达式为:,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解得:,则:直线的表达式为:,将上式与抛物线的表达式联立并解得:或0(舍去),当时,不合题意舍去,故: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3或;(3)∵,,在中,,则:,,∵轴,∴,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则只能出现:在直线下方抛物线与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在直线上方的交点有两个.当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点的坐标为,设:点坐标为:,则:,过点作的平行线,则点所在的直线表达式为:,将点坐标代入,解得:过点直线表达式为:,将拋物线的表达式与上式联立并整理得:,,将代入上式并整理得:,解得:,则点的坐标为,则:点坐标为,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距离,即:过点与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另外两个点,即:、,直线的表达式为:,将该表达式与二次函数表达式联立并整理得:,解得:,则点、的横坐标分别为,,作交直线于点,则,作轴,交轴于点,则:,,,则:,同理:,故: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6或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其中(3)中确定点N的位置是本题的难点,核心是通过△=0,确定图中N点的坐标.8.在等腰△ABC中,∠B=90°,AM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M作MN⊥AC于点N,∠EMF=135°.将∠EMF绕点M旋转,使∠EMF的两边交直线AB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EMF绕点M旋转到如图①的位置时,求证:BE+CF=BM;(2)当∠EMF绕点M旋转到如图②,图③的位置时,请分别写出线段BE,CF,B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3)在(1)和(2)的条件下,tan∠BEM=,AN=+1,则BM=,CF=.【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见解析(3)1,1+或1﹣【解析】【分析】(1)由等腰△ABC中,∠B=90°,AM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M作MN⊥AC于点N,可得BM=MN,∠BMN=135°,又∠EMF=135°,可证明的△BME≌△NMF,可得BE=NF,NC=NM=BM进而得出结论;(2)①如图②时,同(1)可证△BME≌△NMF,可得BE﹣CF=BM,②如图③时,同(1)可证△BME≌△NMF,可得CF﹣BE=BM;(3) 在Rt△ABM和Rt△ANM中,,可得Rt△ABM≌Rt△ANM,后分别求出AB、 AC、 CN 、BM、 BE的长,结合(1)(2)的结论对图①②③进行讨论可得CF的长.【详解】(1)证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C=45°,∵AM是∠BAC的平分线,MN⊥AC,∴BM=MN,在四边形ABMN中,∠,BMN=360°﹣90°﹣90°﹣45°=135°,∵∠ENF=135°,,∴∠BME=∠NMF,∴△BME≌△NMF,∴BE=NF,∵MN⊥AC,∠C=45°,∴∠CMN=∠C=45°,∴NC=NM=BM,∵CN=CF+NF,∴BE+CF=BM;(2)针对图2,同(1)的方法得,△BME≌△NMF,∴BE=NF,∵MN⊥AC,∠C=45°,∴∠CMN=∠C=45°,∴NC=NM=BM,∵NC=NF﹣CF,∴BE﹣CF=BM;针对图3,同(1)的方法得,△BME≌△NMF,∴BE=NF,∵MN⊥AC,∠C=45°,∴∠CMN=∠C=45°,∴NC=NM=BM,∵NC=CF﹣NF,∴CF﹣BE=BM;(3)在Rt△ABM和Rt△ANM中,,∴Rt△ABM≌Rt△ANM(HL),∴AB=AN=+1,在Rt△ABC中,AC=AB=+1,∴AC=AB=2+,∴CN=AC﹣AN=2+﹣(+1)=1,在Rt△CMN中,CM=CN=,∴BM=BC﹣CM=+1﹣=1,在Rt△BME中,tan∠BEM===,∴BE=,∴①由(1)知,如图1,BE+CF=BM,∴CF=BM﹣BE=1﹣②由(2)知,如图2,由tan∠BEM=,∴此种情况不成立;③由(2)知,如图3,CF﹣BE=BM,∴CF=BM+BE=1+,故答案为1,1+或1﹣.【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与旋转与三角形全等的综合,难度较大,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求解.9.问题探究:(一)新知学习:圆内接四边形的判断定理: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即如果四边形EFGH的对角互补,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都在同个圆上).(二)问题解决:已知⊙O的半径为2,AB,CD是⊙O的直径.P是上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AB,C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M.(1)若直径AB⊥CD,对于上任意一点P(不与B、C重合)(如图一),证明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并求此圆直径的长;(2)若直径AB⊥CD,在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汇总,证明MN的长为定值,并求其定值;(3)若直径AB与CD相交成120°角.①当点P运动到的中点P1时(如图二),求MN的长;②当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如图三),证明MN的长为定值.(4)试问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多少度角时,MN的长取最大值,并写出其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直径OP=2;(2)证明见解析,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3)①MN=;②证明见解析;(4)MN取得最大值2.【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一,易证∠PMO+∠PNO=180°,从而可得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2)如图一,易证四边形PMON是矩形,则有MN=OP=2,问题得以解决;(3)①如图二,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可得∠COP1=∠BOP1=60°,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可得∠MP1N=6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1M=P1N,从而得到△P1MN是等边三角形,则有MN=P1M.然后在Rt△P1MO运用三角函数就可解决问题;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QMN=90°,∠MQN=∠MPN=60°,在Rt△QMN中运用三角函数可得:MN=QN•sin∠MQN,从而可得MN=OP•sin∠MQN,由此即可解决问题;(4)由(3)②中已得结论MN=OP•sin∠MQN可知,当∠MQN=90°时,MN最大,问题得以解决.试题解析:(1)如图一,∵PM⊥OC,PN⊥OB,∴∠PMO=∠PNO=90°,∴∠PMO+∠PNO=180°,∴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2)如图一,∵AB⊥OC,即∠BOC=90°,∴∠BOC=∠PMO=∠PNO=90°,∴四边形PMON是矩形,∴MN=OP=2,∴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3)①如图二,∵P1是的中点,∠BOC=120°,∴∠COP1=∠BOP1=60°,∠MP1N=60°,∵P1M⊥OC,P1N⊥OB,∴P1M=P1N,∴△P1MN是等边三角形,∴MN=P1M.∵P1M=OP1•sin∠MOP1=2×sin60°=,∴MN=;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则有∠QMN=90°,∠MQN=∠MPN=60°,在Rt△QMN中,sin∠MQN=,∴MN=QN•sin∠MQN,∴MN=OP•sin ∠MQN=2×sin60°=2×=,∴MN 是定值.(4)由(3)②得MN=OP•sin ∠MQN=2sin ∠MQN .当直径AB 与CD 相交成90°角时,∠MQN=180°﹣90°=90°,MN 取得最大值2. 考点:圆的综合题.10.已知Rt △ABC,∠A=90°,BC=10,以BC 为边向下作矩形BCDE,连AE 交BC 于F. (1)如图1,当AB=AC,且sin ∠BEF=35时,求BF CF 的值;(2)如图2,当tan ∠ABC=12时,过D 作DH ⊥AE 于H,求EH EA ⋅的值; (3)如图3,连AD 交BC 于G,当2FG BF CG =⋅时,求矩形BCDE 的面积【答案】(1)17;(2)80;(3)100. 【解析】 【分析】(1)过A 作AK ⊥BC 于K ,根据sin ∠BEF=35得出35FK AK =,设FK =3a ,AK =5a ,可求得BF =a ,故17BF CF =;(2)过A 作AK ⊥BC 于K ,延长AK 交ED 于G ,则AG ⊥ED ,得△EGA ∽△EH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3)延长AB 、ED 交于K ,延长AC 、ED 交于T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E =ED ,故可求出矩形的面积. 【详解】解:(1)过A 作AK ⊥BC 于K , ∵sin ∠BEF =35,sin ∠FAK =35, ∴35FK AK =, 设FK =3a ,AK =5a , ∴AK =4a ,∵AB =AC ,∠BAC =90°, ∴BK =CK =4a ,∴BF =a , 又∵CF =7a , ∴17BF CF = (2)过A 作AK ⊥BC 于K ,延长AK 交ED 于G ,则AG ⊥ED , ∵∠AGE =∠DHE =90°, ∴△EGA ∽△EHD , ∴EH EDEG EA=, ∴·EH EA EG ED ⋅=,其中EG =BK , ∵BC =10,tan ∠ABC =12, cos ∠ABC∴BA =BC · cos ∠ABCBK= BA·cos ∠ABC 8= ∴EG =8,另一方面:ED =BC =10, ∴EH ·EA =80(3)延长AB 、ED 交于K ,延长AC 、ED 交于T , ∵BC ∥KT , BF AF FG KE AE ED==, ∴BF KE FG DE =,同理:FG EDCG DT= ∵FG 2= BF ·CG ∴BF FGFG CG =, ∴ED 2= KE ·DT ∴KE EDDE DT= , 又∵△KEB ∽△CDT ,∴KE CDBE DT=, ∴KE ·DT =BE 2, ∴BE 2=ED 2 ∴ BE =ED∴1010100BCDE S =⨯=矩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再进行求解.。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CA=CB=4,cosC=14,则sinB的值为()A.√102B.√153C.√64D.√1042.在Rt△ABC中,△C=90°,cosA=35,那么tanB=()A.35B.45C.43D.34 3.如图,在Rt△ABC中∠ACB=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inA=√32B.tanA=12C.cosB=√32 D.tanB=√34.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AC=120°,AB=AC,BD为△O的直径,AD=6,则BC的长为()A.2√3B.6C.2√6D.3√3 5.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55°方向,距离灯塔2海里的点A处,如果海轮沿正南方向航行到灯塔的正东方向,海轮航行的距离AB长是()A.2海里B.2sin55°海里C.2cos55°海里D.2tan55°海里6.在矩形ABCD中AD=2,AB=1,G为AD的中点,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G重合,将三角板绕点G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设∠AGE=α(0°<α<90°),下列四个结论:①AE= CF;②∠AEG=∠BFG;③AE+CF=1;④S△GEF=1cos2α,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 7.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的高度与拉绳PB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α(B′C为水平线),测角仪B′D的高度为1米,则旗杆PA的高度为()A.11−sinαB.11+sinαC.11−cosαD.11+cosα8.如图,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下列结论:①△ABC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②△ABC的周长是2√10+√2;③点C到AB边的距离是38√10;④tan∠ACB的值为2,正确的个数为()A .0个B .1个C .2个D .3个9.在Rt△ABC 中△ACB=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inA=√32B .cosA=√32C .tanA=12D .cotA=√3310.已知:如图,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则cos∠AOB 的值为( )A .2√55B .2C .12D .√5511.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DE△AB ,垂足为E ,cosA=4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DE=3cm ;②EB=1cm ;③S 菱形ABCD =15cm 2A .3个B .2个C .1个D .0个12.如图,在Rt △ABC 中 ∠ABC =90°,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EH ,交AC 于点P ,过点P 作PR ⊥FG 于点R.若tan∠AHE =12,EH =8√5,则PR 的值为( )A.10B.11C.4√5D.5√5二、填空题13.如图,在RtΔABC中∠B=90°,AB=3 ,BC=4 ,点M、N分别在AC、AB两边上,将ΔAMN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ΔDCM是直角三角形时,则tan∠AMN的值为.14.如图,在△ABC中∠ABC=60°,AB=6,BC=1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A1BC1(点A的对应点是点A1,点C的对应点是点C1,A1落在边BC上,连接AC1,则AC1的长为.15.如图,在P处利用测角仪测得某建筑物AB的顶端B点的仰角为60°,点C 的仰角为45°,点P到建筑物的距离为PD=20米,则BC=米.16.如图,正六边形A1B1C1D1E1F1的边长为1,它的六条对角线又围成一个正六边形A2B2C2D2E2F2,如此继续下去,则正六边形A4B4C4D4E4F4的面积是.17.如图,某高为60米的大楼AB旁边的山坡上有一个“5G”基站DE,从大楼顶端A 测得基站顶端E的俯角为45°,山坡坡长CD=10米,坡度i=1:√3,大楼底端B 到山坡底端C的距离BC=30米,则该基站的高度DE=米.18.在数学实践与综合课上,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航拍无人机对某居民小区的1,2号楼进行测高实践,测得1号楼顶部E的俯角为67°,测得2号楼顶部F的俯角为40°,此时航拍无人机的高度为60米,已知1号楼的高度为20米,且EC和FD分别垂直地面于点C和D,点B为CD的中点,则2号楼的高度为(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sin67°≈0.92,cos67°≈0.39,tan67°≈2.36)三、综合题19.(1)已知Rt△ABC中△C=90°,△A=30°,BC= √3,解直角三角形.(2)已知△ABC中△A=45°,AB=4,BC=3,求AC的长.20.如图1,已知∠PAQ=60°.请阅读下列作图过程,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如图2,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P,AQ交于B,C两点;△如图3,分别以B,C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如图4,作射线AD,连接BC,与AD交于点E.问题:(1)∠ABC的度数为.(2)若AB=4,求AE的长.21.如图,在△ABC中△C=60°,△O是△ABC的外接圆,点P在直径BD的延长线上,且AB=AP.(1)求证:PA是△O的切线;(2)若AB=2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和根号)22.如图,物理教师为同学们演示单摆运动,单摆左右摆动中在OA的位置时俯角△EOA=30°,在OB的位置时俯角△FOB=60°,若OC△EF,点A比点B高7cm.求:(1)单摆的长度(√3≈1.7);(2)从点A摆动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π≈3.1).23.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OD△BC于点D,过点C作△O 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E.(1)求证:BE与△O相切;(2)连接AD并延长交BE于点F,若OB=9,sin△ABC= 23,求BF的长.24.如图,AB是△O的直径,OE垂直于弦BC,垂足为F,OE交△O于点D,且△CBE=2△C.(1)求证:BE与△O相切;(2)若DF=9,tanC= 34,求直径AB的长.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B5.【答案】C6.【答案】A7.【答案】A8.【答案】C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1或214.【答案】1415.【答案】(20√3−20)16.【答案】√31817.【答案】(25﹣5 √3)18.【答案】45.8米19.【答案】(1)解:在Rt△ABC中△C=90°,△A=30°∴△B=90°-△A=60°,AB=2BC=2 √3∴AC= √AB2−BC2=√(2√3)2−(√3)2=3;(2)解:如图,过点B作BD△AC于D∵△A=45°∴△ABD=△A=45°∴AD=BD∵AB=4,AD2+BD2=AB2∴AD=BD= 2√2在Rt△BCD中BC=3∴CD=√BC2−BD2=1∴AC=AD+CD= 2√2+1.20.【答案】(1)60°(2)由作图可知AB=AC,AD平分∠PAQ∴AE⊥BC.∵∠PAQ=60°∴∠BAE=30°.在Rt△ABC中AE=AB⋅cos30°=4×√32=2√3.答:AE的长为2√3.21.【答案】(1)解:如图,连接OA;∵△C=60°∴△AOB=120°;而OA=OB∴△OAB=△OBA=30°;而AB=AP∴△P=△ABO=30°;∵△AOB=△OAP+△P∴△OAP=120°﹣30°=90°∴PA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过点O作OM△AB,则AM=BM= √3∵tan30°= OMAM sin30°=OMAO∴OM=1,OA=2;∴S△AOB=12·AB·OM= 12× 2√3×1= √3S扇形OAB =120π⋅22360= 4π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π3−√3.22.【答案】(1)解:如图,过点A作AP△OC于点P,过点B作BQ△OC于点Q∵△EOA=30°、△FOB=60°,且OC△EF∴△AOP=60°、△BOQ=30°设OA=OB=x则在Rt△AOP中OP=OAcos△AOP= 1 2x在Rt△BOQ中OQ=OBcos△BOQ= √32x由PQ=OQ﹣OP可得√32x﹣12x=7解得:x=7+7 √3≈18.9(cm)答:单摆的长度约为18.9cm(2)解:由(1)知,△AOP=60°、△BOQ=30°,且OA=OB=7+7 √3∴△AOB=90°则从点A摆动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90⋅π⋅(7+7√3)180≈29.295答:从点A摆动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29.295cm 23.【答案】(1)证明:连接OC∵OD△BC∴△COE=△BOE在△OCE和△OBE中∵{OC=OB∠COE=∠BOEOE=OE∴△OCE△△OBE∴△OBE=△OCE=90°,即OB△BE∵OB 是△O 半径∴BE 与△O 相切.(2)解:过点D 作DH△AB ,连接AD 并延长交BE 于点F∵△DOH=△BOD ,△DHO=△BDO=90°∴△ODH△△OBD∴OD OB =OH OD =DH BD又∵sin△ABC= 23,OB=9 ∴OD=6易得△ABC=△ODH∴sin△ODH= 23 ,即 OH OD = 23∴OH=4∴DH= √OD 2−OH 2 =2 √5又∵△ADH△△AFB∴AH AB = DH FB 1318 = 2√5FB∴FB= 36√51324.【答案】(1)证明:∵OE 垂直于弦BC∴△BOE+△OBF=90°∵△CBE=2△C , △BOE=2△C∴△CBE=△BOE∴△CBE+△OBF=90°∴△OBE=90°∴BE 与△O 相切;(2)解:∵OE 垂直于弦BC∴△CFD=△BFO=90°,CF=BF.∵DF=9,tanC= 34∴CF=BF=12.设半径长是x,则OF=x-9在Rt△BOF中∵x2=(x-9)2+122∴x= 25 2∴直径AB=25.。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要点导航
◆典例全解
▲题型一 §例题1 变式① 变式②
▲题型二 §例题2 变式③ 变式④ 变式⑤
◆反馈演练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 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下午5时38分4秒17:38:0422.4.12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 sin A =∠A 的对边斜边=ac余弦: cos A =∠A 的邻边斜边=bc正切: tan A =∠A 的对边∠A 的邻边=ab.来源:学&科&网]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来 度数三角函数[来源:Z 。

xx 。

]30°[来源:学#科#网] 45° 60°sinA1222 32 cosA32 2212tanA 331 33、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变式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注意:根据定义求三角函数值时,一定根据题目图形来理解,严格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有时需要通过辅助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4,3),那么cos α的值是( ) A. 34 B. 43 C. 35 D. 45【解析】D 如解图,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A (4,3),∴OB =4,AB =3,∴OA =32+42=5,∴cos α=OB OA =45.变式练习2:在Rt △ABC 中,∠ABC =90°,AB =3,BC =4,则sinA =________. 【解析】∵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2AB BC +=32+42=5,∴sin A =BC AC =45. 变式练习3:在Rt △ABC 中,∠C =90°,sin A =35,BC =6,则AB =( D )A .4B .6C .8D .10变式练习4:如图,若点A 的坐标为(1,3),则sin ∠1=__32__. ,知识点二 :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tan ,cos ,sin ;,tan ,cos ,sin abB c a B c b B b a A c b A c a A ======(sinA==cosB=ac,c osA=sinB=bc,tanA=ab.)变式练习1:在Rt△ABC中,已知a=5,sinA=30°,则c=10,b=5.变式练习2:如图,Rt△ACB中,∠B=30°,∠ACB=90°,CD⊥AB交AB于D.以CD为较短的直角边向△CDB的同侧作Rt△DEC,满足∠E=30°,∠DCE=90°,再用同样的方法作Rt△FGC,∠FCG=90°,继续用同样的方法作Rt△HIC,∠HCI =90°.若AC=a,求CI的长.解:在Rt△ABC中,∠B=30°,∠ACB=90°,CD⊥AB,∴∠A=60°,∵AC=a,∴CD=AC·sin60°=32a,依此类推CH=(32)3a=338a,在Rt△CHI中,∵∠CHI=60°,∴CI=CH·tan60°=338a×3=98a.变式练习3:如图,在Rt△ABC中,∠C=90°,∠B=30°,AB=8,则BC的长是( D )A.433B.4 C.8 3 D.4 3,灵活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顺口溜:已知斜边求直边,正弦、余弦很方便;已知直边求直边,理所当然用正切;已知两边求一边,勾股定理最方便;已知两边求一角,函数关系要记牢;已知锐角求锐角,互余关系不能少;已知直边求斜边,用除还需正余弦.变式练习4:如图,一山坡的坡度为i=1∶3,小辰从山脚A出发,沿山坡向上走了200米到达点B,则小辰上升了__100__米., ,变式练习5:一艘轮船在小岛A的北偏东60°方向距小岛80海里的B处,沿正西方向航行3小时后到达小岛的北偏西45°的C处,则该船行驶的速度为___40+4033___海里/小时.知识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仰角、俯角、坡度、坡角和方向角(1)仰、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如图①)(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者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α表示,则有i=tanα.(如图②)(3)方向角:平面上,通过观察点Ο作一条水平线(向右为东向)和一条铅垂线(向上为北向),则从点O出发的视线与水平线或铅垂线所夹的角,叫做观测的方向角.(如图③)2.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3)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运算简便、准确;(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到问题的解.注意:解直角三角形中“双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模型:(1)叠合式(2)背靠式解题方法:这两种模型种都有一条公共的直角边,解题时,往往通过这条边为中介在两个三角形中依次求边,或通过公共边相等,列方程求解变式练习1: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 方向前行10 m ,到达B 点,点B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60°(A 、B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4,3≈ 1.732)解:如解图,由题意可知∠CAB =30°,∠CBD =60°,AB =10 m ,∵∠CBD =∠CAB +∠BCA ,∴∠BCA =∠CBD -∠CAB =60°-30°=30°=∠CAB , ∴BC =AB =10 m . 在Rt △BCD 中,∵sin ∠CBD =CDBC,∴CD =BC ·sin ∠CBD =10×sin60°=10×32=53≈5×1.732≈8.7 m . 答:这棵树CD 的高度大约是8.7 m .变式练习2: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 的坡度是tan α=34,在与山脚C 距离200米的D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26.6°,求小山岗的高AB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26.6°≈0.45,cos26.6°≈0.89,tan26.6°≈0.50).解:设AB =x 米,在Rt △ABD 中,∠D =26.6°,∴BD =tan 26.6x≈2x ,在Rt △ABC 中,tan α=AB BC =34,∴BC =43x ,∵BD -BC =CD ,CD =200,∴2x-43x=200,解得x=300.答:小山岗的高AB约为300米.变式练习3:如图,小明所在教学楼的每层高度为3.5 m,为了测量旗杆MN的高度,他在教学楼一楼的窗台A处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为45°,他在二楼窗台B 处测得M的仰角为30°,已知每层楼的窗台离该层的地面高度均为1 m,求旗杆MN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4,3≈1.732)解:如解图,过点M的水平线交直线AB于点H,由题意,得∠AMH=∠MAH=45°,∠BMH=30°,AB=3.5 m,设MH=x m,则AH=x m,BH=x·tan30°=33x≈0.58x m,∴AB=AH-BH=x-0.58x=0.42x=3.5 m,解得x≈8.3,则MN=x+1=9.3 m.答:旗杆MN的高度约为9.3 m.变式练习4:小明去爬山,如图,在山脚看山顶的角度为30°,小明在坡比为5∶12的山坡上走了1300米,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60°,则山高为( )A. (600-2505)米B. (6003-250)米C. (350+3503)米D. 500 3 米【解析】B如解图,∵BE∶AE=5∶12,∴设BE=5k,AE=12k,∴AB=2()5K+(12k)2=13k,∴BE∶AE∶AB=5∶12∶13,∵AB=1300米,∴AE=1200米,BE =500米,设EC=FB=x米,∵∠DBF=60°,∴DF=3x米,则DC=(3x+500)米,又∵∠DAC=30°,∴AC=3CD,即1200+x=3(3x+500),解得x=600-2503,∴DF=3x=(6003-750)米,∴CD=DF+CF=(6003-250)米,即山高CD为(6003-250)米.变式练习5:某兴趣小组借助无人飞机航拍校园.如图,无人飞机从A处水平飞行至B处需8秒,在地面C处同一方向上分别测得A处的仰角为75°,B处的仰角为30°.已知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米/秒,求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结果保留根号)解:如解图,过点A作AD⊥BC交BC于点D,过点B作BH⊥水平线交水平线于点H,由题意∠ACH=75°,∠BCH=30°,AB∥CH,∴∠ABC=30°,∠ACB=45°,∵AB=4×8=32米,∴CD=AD=AB·sin30°=16米,BD=AB·cos30°=32×32=163米,∴BC=CD+BD=(16+163)米,∴BH=BC·sin30°=(16+163)×12=(8+83)米.答: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为(8+83)米.变式练习6:如图,我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C处测得钓鱼岛A在渔政船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随后渔政船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钓鱼岛A在渔政船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求此时渔政船距钓鱼岛A的距离AB.(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其中3≈1.732) 解:∵CD∥BE,∴∠EBC+∠DCB=180°.∵∠ABE=60°,∠DCB=30°,∴∠ABC=90°.…………(4分)由题知,BC=80×12=40(海里),∠ACB=60°.在Rt△ABC中,AB=BC·tan60°=403≈40×1.732≈69.3(海里).答:此时渔政船距钓鱼岛A的距离AB的长约为69.3海里.。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系列练习卷⒃锐角三角函数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系列练习卷⒃锐角三角函数

1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系列练习卷⒃第16单元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班 号 姓名:1、在Rt △ABC 中,∠C=90°,AC=9,53sin =B ,则AB=………………………( ) A .15 B .12C .9D .62、在Rt △ABC 中,∠C=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3sin =A B .21tan =A C .23cos =B D .3tan =B 3、如图,当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成30°时,一棵树的影长为24m ,则该树高为………………………………………………( )A .38mB .312mC .212mD .12m 4、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相邻两树的水平距离为6m ,则其坡面距离为( )A .12mB .6mC .53mD .56m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5、如图,∠BAC 位于5×5的方格纸中,则=∠BAC tan 。

6、计算:=︒⋅︒45cot 30sin 。

7、在Rt △ABC ,∠C=90º,∠A=30º,BC=2,则AB= 。

8、在Rt △ABC ,∠C=90º,AB=2,BC =3,则∠A = 。

9、在Rt △ABC 中,∠C=90°,12=c ,32sin =A ,则a = 。

10、如图,在Rt △ABC 中,∠C=90°,∠B=30°,CD 是中线,且CD=2,则AB= 。

11、如图,在Rt △ABC 中,∠CAB=90°,AD 是∠CAB 的平分线,21tan =B ,则CD ∶DB= 。

三、解答题(12—15每小题11分,每16小题16分,共60分) 12、如图,一架梯子AB 斜靠在一面墙上,底端B 与墙角C 的距离BC 为1米, 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70°,求梯子的长度(精确到0.1米)。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附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附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附答案一、锐角三角函数1.在△ABC中,AB=BC,点O是AC的中点,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O,C重合).过点A,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连接OE,OF.(1)如图1,请直接写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ABC=90°时,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CF﹣AE|=2,EF=23,当△PO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P的长.【答案】(1)OF =OE;(2)OF⊥EK,OF=OE,理由见解析;(3)OP的长为62或23.【解析】【分析】(1)如图1中,延长EO交CF于K,证明△AOE≌△COK,从而可得OE=OK,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得OF=OE;(2)如图2中,延长EO交CF于K,由已知证明△ABE≌△BCF,△AOE≌△COK,继而可证得△EFK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OF⊥EK,OF=OE;(3)分点P在AO上与CO上两种情况分别画图进行解答即可得.【详解】(1)如图1中,延长EO交CF于K,∵AE⊥BE,CF⊥BE,∴AE∥CK,∴∠EAO=∠KCO,∵OA=OC,∠AOE=∠COK,∴△AOE≌△COK,∴OE=OK,∵△EFK是直角三角形,∴OF=12EK=OE;(2)如图2中,延长EO交CF于K,∵∠ABC=∠AEB=∠CFB=90°,∴∠ABE+∠BAE=90°,∠ABE+∠CBF=90°,∴∠BAE=∠CBF,∵AB=BC,∴△ABE≌△BCF,∴BE=CF,AE=BF,∵△AOE≌△COK,∴AE=CK,OE=OK,∴FK=EF,∴△EFK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F⊥EK,OF=OE;(3)如图3中,点P在线段AO上,延长EO交CF于K,作PH⊥OF于H,∵|CF﹣AE|=2,3AE=CK,∴FK=2,在Rt△EFK中,tan∠3∴∠FEK=30°,∠EKF=60°,∴EK=2FK=4,OF=12EK=2,∵△OPF是等腰三角形,观察图形可知,只有OF=FP=2,在Rt△PHF中,PH=12PF=1,3OH=23∴()2212362+-=如图4中,点P 在线段OC 上,当PO=PF 时,∠POF=∠PFO=30°,∴∠BOP=90°,∴OP=33OE=233, 综上所述:OP 的长为62-或233.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CD , ∠ACB =90°, AB=10cm , BC=8cm , OD 垂直平分 A C .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同时,点 Q 从点 D 出发,沿 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过点 P 作 PE ⊥AB ,交 BC 于点 E ,过点 Q 作 QF ∥AC ,分别交 AD , OD 于点 F , G .连接 OP ,EG .设运动时间为 t ( s )(0<t <5) ,解答下列问题:(1)当 t 为何值时,点 E 在 BAC 的平分线上?(2)设四边形 PEGO 的面积为 S(cm 2)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四边形 PEGO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连接 OE , OQ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OE ⊥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s t =;(2)PEGO S 四边形2315688t t =-++ ,(05)t <<;(3)52t =时,PEGO S 四边形取得最大值;(4)165t =时,OE OQ ⊥. 【解析】【分析】(1)当点E在∠BAC的平分线上时,因为EP⊥AB,EC⊥AC,可得PE=EC,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S四边形OPEG=S△OEG+S△OPE=S△OEG+(S△OPC+S△PCE-S△OEC)构建函数关系式即可.(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4)证明∠EOC=∠QOG,可得tan∠EOC=tan∠QOG,推出EC GQOC OG=,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在Rt△ABC中,∵∠ACB=90°,AB=10cm,BC=8cm,∴=6(cm),∵OD垂直平分线段AC,∴OC=OA=3(cm),∠DOC=90°,∵CD∥AB,∴∠BAC=∠DCO,∵∠DOC=∠ACB,∴△DOC∽△BCA,∴AC AB BCOC CD OD==,∴61083CD OD==,∴CD=5(cm),OD=4(cm),∵PB=t,PE⊥AB,易知:PE=34t,BE=54t,当点E在∠BAC的平分线上时,∵EP⊥AB,EC⊥AC,∴PE=EC,∴34t=8-54t,∴t=4.∴当t为4秒时,点E在∠BAC的平分线上.(2)如图,连接OE,PC.S 四边形OPEG =S △OEG +S △OPE =S △OEG +(S △OPC +S △PCE -S △OEC ) =1414153154338838252524524t t t t t ⎡⎛⎫⎛⎫⎛⎫⎛⎫⨯-⨯+⨯⨯-+⨯-⨯-⨯⨯- ⎪ ⎪ ⎪ ⎪⎢⎝⎭⎝⎭⎝⎭⎝⎭⎣ =281516(05)33t t t -++<<. (3)存在. ∵28568(05)323S t t ⎛⎫=--+<< ⎪⎝⎭, ∴t=52时,四边形OPEG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683. (4)存在.如图,连接OQ .∵OE ⊥OQ ,∴∠EOC+∠QOC=90°,∵∠QOC+∠QOG=90°,∴∠EOC=∠QOG ,∴tan ∠EOC=tan ∠QOG ,∴EC GQ OC OG =, ∴358544345t t t -=-, 整理得:5t 2-66t+160=0,解得165t =或10(舍弃) ∴当165t =秒时,OE ⊥OQ .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多边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若,,,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E平分∠BAD、BF平分∠ABC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F=AB=BE,从而可知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邻边相等,可知为菱形(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P的长及∠PAF=60°,过点P作PH⊥AD于H,即可得到PH、DH 的长,从而可求tan∠ADP试题解析:(1)∵AE平分∠BAD BF平分∠ABC∴∠BAE=∠EAF ∠ABF=∠EBF∵AD//BC∴∠EAF=∠AEB ∠AFB=∠EBF∴∠BAE=∠AEB ∠AFB=∠ABF∴AB=BE AB=AF∴AF=AB=BE∵AD//BC∴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AB=BE∴ABEF为菱形(2)作PH⊥AD于H由∠ABC=60°而已(1)可知∠PAF=60°,PA=2,则有PH=,AH=1,∴DH=AD-AH=5∴tan∠ADP=考点:1、平行四边形;2、菱形;3、直角三角形;4、三角函数4.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答案】32.4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根据题意,∠DBE=45°,∠CBE=30°.∵AB⊥AC,CD⊥AC,∴四边形ABEC为矩形,∴CE=AB=12m,在Rt△CBE中,cot∠CBE=BE CE,∴BE=CE•cot30°=12×3=123,在Rt△BDE中,由∠DBE=45°,得DE=BE=123.∴CD=CE+DE=12(3+1)≈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6),点B(6,0).Rt△CDE中,∠CDE=90°,CD=4,DE=4,直角边CD在y轴上,且点C与点A重合.Rt△CDE沿y轴正方向平行移动,当点C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当Rt△CDE运动到点D与点O重合时,设CE交AB于点M,求∠BME 的度数.(2)如图(3),在Rt△CDE的运动过程中,当CE经过点B时,求BC的长.(3)在Rt△CDE的运动过程中,设AC=h,△OAB与△CDE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写出S与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答案】(1)∠BME=15°;(2BC=4;(3)h≤2时,S=﹣h2+4h+8,当h≥2时,S=18﹣3h.【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2,由对顶角的定义知,∠BME=∠CMA,要求∠BME的度数,需先求出∠CMA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理进行解答即可;(2)如图3,由已知可知∠OBC=∠DEC=30°,又OB=6,通过解直角△BOC就可求出BC的长度;(3)需要分类讨论:①h≤2时,如图4,作MN⊥y轴交y轴于点N,作MF⊥DE交DE于点F,S=S△EDC﹣S△EFM;②当h≥2时,如图3,S=S△OBC.试题解析:解:(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6),点B(6,0).∴OA=OB,∴∠OAB=45°,∵∠CDE=90°,CD=4,DE=4,∴∠OCE=60°,∴∠CMA=∠OCE﹣∠OAB=60°﹣45°=15°,∴∠BME=∠CMA=15°;如图3,∵∠CDE=90°,CD=4,DE=4,∴∠OBC=∠DEC=30°,∵OB=6,∴BC=4;(3)①h≤2时,如图4,作MN⊥y轴交y轴于点N,作MF⊥DE交DE于点F,∵CD=4,DE=4,AC=h,AN=NM,∴CN=4﹣FM,AN=MN=4+h﹣FM,∵△CMN∽△CED,∴,∴,解得FM=4﹣,∴S=S△EDC﹣S△EFM=×4×4﹣(44﹣h)×(4﹣)=﹣h2+4h+8,②如图3,当h≥2时,S=S△OBC=OC×OB=(6﹣h)×6=18﹣3h.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定理;2、相似;3、解直角三角形6.如图,抛物线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D在抛物线上且横坐标为3.(1)求tan∠DBC的值;(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BP=45°,求点P的坐标.【答案】(1)tan∠DBC=;(2)P(﹣,).【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利用抛物线解析式可以求得点A、B、C、D的坐标,则可得CD//AB,OB=OC,所以∠BCO=∠BCD=∠ABC=45°.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图中相关线段间的关系可得BC=4,BE=BC﹣DE=.由此可知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由∠DBP=45°及∠ABC=45°可得∠PBF=∠DBC,利用(1)中的结果得到:tan∠PBF=.设P(x,﹣x2+3x+4),则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推知=,通过解方程求得点P的坐标为(﹣,).试题解析:(1)令y=0,则﹣x2+3x+4=﹣(x+1)(x﹣4)=0,解得 x1=﹣1,x2=4.∴A(﹣1,0),B(4,0).当x=3时,y=﹣32+3×3+4=4,∴D(3,4).如图,连接CD,过点D作DE⊥BC于点E.∵C(0,4),∴CD//AB,∴∠BCD=∠ABC=45°.在直角△OBC中,∵OC=OB=4,∴BC=4.在直角△CDE中,CD=3.∴CE=ED=,∴BE=BC﹣DE=.∴tan∠DBC=;(2)过点P作PF⊥x轴于点F.∵∠CBF=∠DBP=45°,∴∠PBF=∠DBC,∴tan∠PBF=.设P(x,﹣x2+3x+4),则=,解得 x1=﹣,x2=4(舍去),∴P(﹣,).考点:1、二次函数;2、勾股定理;3、三角函数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80,BD=60.动点M、N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D同时出发,分别沿A→O→D和D→A运动,当点N到达点A时,M、N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菱形ABCD的周长;(2)记△DMN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解析式,并求S的最大值;(3)当t=30秒时,在线段OD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O=∠DON?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并求出点P到线段OD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在菱形ABCD中,∵AC⊥BD,AC=80,BD=60,∴。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3 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 课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3  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 课件
b
∠A 的余弦:cosA =②___c___
a
∠A 的正切:tanA =③___b___
图表记忆法
特殊角
的三角 函数值
规律记忆法
30°,45°,60°角的正弦值的分母 都是2,分子依次为1, , 2 3
记忆法
30°,45°,60°角的余弦值60°,45°,
30°角的正弦值
直角三 角形边 角关系
如图 1,在 三边关系:勾股定理:⑨_c__2=_a_2+_b_2_
江苏近4年中考试题精编(2013~2016)
考点精讲
重难点突破
精练习题
江苏近4年中考试题精编(2013~2016)
• 例2:(2016考•点山精西讲 21)重难(点突本破题10精分练习)题 太阳能光伏
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
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
图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的截面图,其中的粗线 表示支撑角钢,太阳能电池板与支撑角钢AB的长 度相同,均为300cm,AB的倾斜角为 , BE=CA=50cm,支撑角钢CD,EF与底座地基台 面接触点分别为D,F,CD垂直于地面, 于点E .两个底座地基高度相同(即点D,F到地面的垂 直距离相同),均为30cm,点A到地面的垂直距 离为50cm,求支撑角钢CD和EF的长度各是多少 cm(结果保留根号)
Rt△ABC中, 三角关系:∠A+∠B=∠C=90°
∠C为直角, 三边长分别 为 a,b,c
边角间关系:sinA=cosB= 2;
cosA=sinB=b
=b
c
;tanA=ba
2
;tanB
a
面积关系:S△ABC=⑩
1 ab 2
ch(h为斜边AB上的高)=1 2ຫໍສະໝຸດ 锐角三 角函数 的实际 应用

锐角三角函数--华师大版

锐角三角函数--华师大版
A
4 3 B
b=6 C
D
小结
• 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 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1 2
2 2 3 2 2 2 3 3
3
1
3 3
1
3 2
1 2
3
思考: RtABC中,C 900,探讨A和B 的四个三角函数之间的 关系
; https:/// 配资平台
断地被送到咯书院。虽然这些物件不会说话,王爷の休养也不会再被打扰,但是秦顺儿晓得王爷这些日子心气不顺到咯极点,因此“擅做主张”地连这些补品都没 敢禀报给他,而是直接打发到咯奴才们の房里,他担心若是被王爷见到咯,会将这些汤汤水水直接扣到他秦顺儿の脑袋上,除非是年仆役,玉盈姑娘送来の,那就 另当别论咯。唉,这各年仆役,枉爷对她壹片深情,难道她不晓得爷为咯她,已经伤心成咯这各样子?昨天晚上她怎么连句话都不能给爷回壹句呢?现在爷为她病 成这各样子,她哪怕就是送各口信过来,都让爷の病快点儿好起来呀。这各年仆役,难道爷上辈子是欠咯她啥啊?秦顺儿对于玉盈の避而不见不满到咯极点。 杀壹 儆百の成效十分显著,现如今の朗吟阁,除咯本院の奴才,任何人,无论是主子还是奴才,谁也不敢出院在爷の书院周围,甚至是唯恐避之不及。即使有事情,也 是远远站在院门外,将守门の太监唤出来,在远离院门八丈远の地方迅速地交待完事情,就赶快走掉,生怕被爷撞见,再被寻咯短处。 八月二十日,二十三贝子府 の喜帖送到咯雍亲王府。除咯四、八、九、十,总共四位兄长,其余の兄弟们,二十三小格谁也没有请。虽然人是从他四哥手里抢过来の,但是这各婚宴,二十三 小格必须要请王爷,这是他の亲兄长,怎么可能不请?而另三位是他の死党,也必须请,万壹成亲礼上发生咯啥啊事情,他总归还有三各哥哥帮衬着。这件事情, 他承认,是背地里捅咯他四哥壹刀,但是,谁让王爷四年前の时候给他设下圈套呢?谁让王爷娶咯小四嫂呢?他壹定要让他の四哥也尝壹尝夺人所爱の味道!更为 重要の是,二十三小格借此机会,为年二公子解决咯壹各天大の难题,就相当于赏赐给咯年二公子壹各天大の人情!这么天大の人情,年二那奴才对他二十三小格 可是壹辈子都报答不完!这么壹箭双雕の买卖,他老二十三为啥啊不做?对于二十三贝子府の上门娶亲,年家啥啊要求也没有提出,啥啊聘礼也都不要,只有唯壹 の壹点,只要玉盈不是从年家抬出去の就可以!玉盈与王爷存有私情之事已经在京城中开始有咯风言风语,特别是年家の亲闺女被养女抢咯夫君の事情,让年老爷 和夫人の心里根本就迈不过去这各坎。此外年家两各姑娘都是嫁过去做侧室,年家更是觉得脸面上极为难堪。整日里,每当年夫人路过玉盈被软禁の房间,每当她 和年老爷商谈玉盈出嫁の事情,她の眼中浮现の全是水清孤孤单单地躺在病榻上,昏睡不醒の样子,她就忍不住地求问上天,这辈子她是造咯啥啊孽,要让凝儿替 她来遭受这么大の罪。第壹卷 第393章 身份现在距离到王府探望水清已经过去有半各多月の时间咯,年夫人焦急地想要晓得她の宝贝女儿现在怎么样咯,可是王 府里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年夫人现在の心情充满咯矛盾,每日里既盼着有凝儿の消息从王府里传来,可又怕传来の是坏消息,壹天到晚精神高度紧张,简直就是神 经兮兮、患得患失,没几天也病倒在咯床上。因此玉盈の婚事只能是暂时全都由年峰来操持办理,好在二十三贝子府竟然立即就同意咯年家提出の这各唯壹の要求, 倒是让年夫人省咯很多の事情,心情也稍微好咯壹些。对于年府提出来の唯壹壹各要求,简直就与二十三小格の计划完全是不谋而合!甚至是壹拍即合!因为对于 二十三小格而言,他也不能从年府直接将玉盈迎娶进府,他必须要给玉盈置换壹各全新の身份。之所以需要费这么大の周折,完全是由于玉盈与王爷の私情!现在 王爷与玉盈暗藏私情の事情已经在京城悄悄地传播开来。这是二十三小格极为忌惮の重要问题,甚至是此事成败の关键问题。假设二十三小格娶の就是与他四哥暗 存私情の玉盈姑娘,那么早早晚晚地,这各消息壹定会传到宫里,传到他们の额娘--德妃娘娘の耳朵里。假设被德妃娘娘晓得他们兄弟两人共同争抢同壹各诸人, 她怎么可能任由这种事情の发生?壹是为壹各诸人而影响咯兄弟情分是极不值当の行为,二是为壹各诸人影响咯各自の远大前程那就是更不值当の行为。因此不要 说皇上,光是德妃娘娘就要对玉盈出手咯。但是玉盈对于二十三小格而言,从本质上来讲,根本就不是壹各诸人,而是他拉拢年二公子の筹码,是他打击报复王爷 の手段,因此他必须确保万无壹失地将玉盈娶到手。因此单就从这壹点上来讲,玉盈根本就不能再是年家の养女,因此也就不能从年府出嫁,玉盈必须要有壹各全 新の身份,壹各全新の娘家,再给抬咯旗籍,彻彻底底地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二十三小格娶到手の诸人,不是与王爷有私情の那各年家大仆 役;才能保证二十三贝子の新妇与王爷の没有任何关系,他们の前尘往事从此壹笔勾销,从今往后,这各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壹各叫做年玉盈の诸人。玉盈の新娘 家是二十三小格找の,保善,内大臣,跟他关系壹直不错。保善平时就千方百计地寻找为二十三小格效力の任何壹各哪怕是壹丁点儿の机会,现如今,根本不用他 挖空心思,二十三小格竟然主动跟他提出来,要过继给他壹各女儿!原本这就是很稀松平常の壹桩小事,而且将来他就是二十三贝子名义上の岳丈大人,这天上掉 馅饼の事情,让保善惊喜万分、喜不自禁!这可是求都求不来の这么壹各巴结二十三小格の天大の机会呢!竟然就让他保善凭白地就捡到咯!看来他可真是要时来 运转咯!第壹卷 第394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形函数 复习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形函数 复习

锐角三角形函数 复习教学目标:熟练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题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教学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1. 直角三角形中四个锐角三角函数的求法2. 特殊三角的三角函数值3. 练习:书P 111习题19.3 1-5 二、新授例1.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16,BD=30,求:①∠ABD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②sin ∠ABC解:①在菱形ABCD 中,AO=CO=8,BO=DO=15,AC ⊥BD ,∴AB=22AO BO +=22158+=17在Rt △ABO 中,sin ∠ABD=178=AB AO ,cos ∠ABD=1715,tan ∠ABD=158,cot ∠ABD=815 ②过C 作CE ⊥AB 于E ,菱形ABCD 中,AB=BC=17,S ABCD 菱形=CE AB BD AC ⋅=⋅21∴21×16×30=CE ⋅17,∴CE=17240Rt △BCE 中,sin ∠ABC=289240=CB CE 例2.在△ABC 中,∠C=90°,sinA=43,求cosA 的值分析:本题可有两种方法求解1. 利用∠A 的正弦、余弦的定义来解2.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中的平方关系式解法一:设a=κ3,c=κ4,则b=7κ,∴cosA=4747==κκc b 解法二:∵sin 2A+cos 2A=1,sinA=43,∴cosA=47)43(1sin 122=-=-A三。

引申提高:例3.如图,在Rt △ABC 中,∠ACB=90°,sinB=53,D 是BC 上一点,DE ⊥AB 于E ,CD=DE ,AC+CD=9,求BE 、CE 的长。

分析:由sinB=53==AB AC DB DE ,可设DE=CD=κ3 ,DB=κ5,则BC=8κ,AC=6κ,AB=10κ,再由AC+CD=9,可求出各边长。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求BE 长,过C 作CF ⊥AB ,再用勾股定理求解。

2020-2021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一、锐角三角函数1.某地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以“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享誉巴渠,被誉为 “小九寨”.端坐在观音崖旁的一块奇石似一只“啸天犬”,昂首向天,望穿古今.一个周末,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几名同学想测出“啸天犬”上嘴尖与头顶的距离.他们把蹲着的“啸天犬”抽象成四边形ABCD ,想法测出了尾部C 看头顶B 的仰角为40o ,从前脚落地点D 看上嘴尖A 的仰角刚好60o ,5CB m =, 2.7CD m =.景区管理员告诉同学们,上嘴尖到地面的距离是3m .于是,他们很快就算出了AB 的长.你也算算?(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400.64400.77400.84sin cos tan ︒≈︒≈︒≈,,.2 1.41,3 1.73≈≈)【答案】AB 的长约为0.6m . 【解析】 【分析】作BF CE ⊥于F ,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BF ,利用余弦的定义求出CF ,利用正切的定义求出DE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详解】解:作BF CE ⊥于F ,在Rt BFC ∆中, 3.20BF BC sin BCF ⋅∠≈=,3.85CF BC cos BCF ⋅∠≈=,在Rt ADE ∆E 中,3 1.73tan 3AB DE ADE ===≈∠, 0.200.58BH BF HF AH EF CD DE CF ∴+=﹣=,==﹣=由勾股定理得,22BH AH 0.6(m)AB =+≈, 答:AB 的长约为0.6m .【点睛】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海上观察哨所B 位于观察哨所A 正北方向,距离为25海里.在某时刻,哨所A 与哨所B 同时发现一走私船,其位置C 位于哨所A 北偏东53°的方向上,位于哨所B 南偏东37°的方向上.(1)求观察哨所A 与走私船所在的位置C 的距离;(2)若观察哨所A 发现走私船从C 处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逃窜,并立即派缉私艇沿北偏东76°的方向前去拦截.求缉私艇的速度为多少时,恰好在D 处成功拦截.(结果保留根号)(参考数据:sin37°=cos53°≈,cos37 =sin53°≈去,tan37°≈2,tan76°≈)【答案】(1)观察哨所A 与走私船所在的位置C 的距离为15海里;(2)当缉私艇以每小时617D 处成功拦截. 【解析】 【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 =90°,再解Rt △ABC ,利用正弦函数定义得出AC 即可;(2)过点C 作CM ⊥AB 于点M ,易知,D 、C 、M 在一条直线上.解Rt △AMC ,求出CM 、AM .解Rt △AMD 中,求出DM 、AD ,得出CD .设缉私艇的速度为x 海里/小时,根据走私船行驶CD 所用的时间等于缉私艇行驶AD 所用的时间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1)在ABC △中,180180375390ACB B BAC ︒︒︒︒︒∠=-∠-∠=--=. 在Rt ABC V 中,sin AC B AB =,所以3sin 3725155AC AB ︒=⋅=⨯=(海里). 答:观察哨所A 与走私船所在的位置C 的距离为15海里.(2)过点C 作CM AB ⊥,垂足为M ,由题意易知,D C M 、、在一条直线上. 在Rt ACM V 中,4sin 15125CM AC CAM =⋅∠=⨯=,3cos 1595AM AC CAM =⋅∠=⨯=.在Rt ADM △中,tan MDDAM AM∠=,所以tan 7636MD AM ︒=⋅=.所以222293691724 AD AM MD CD MD MC =+=+==-=,.设缉私艇的速度为v海里/小时,则有2491716v=,解得617v=.经检验,617v=是原方程的解.答:当缉私艇以每小时617海里的速度行驶时,恰好在D处成功拦截.【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若,,,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E平分∠BAD、BF平分∠ABC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F=AB=BE,从而可知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邻边相等,可知为菱形(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P的长及∠PAF=60°,过点P作PH⊥AD于H,即可得到PH、DH 的长,从而可求tan∠ADP试题解析:(1)∵AE平分∠BAD BF平分∠ABC∴∠BAE=∠EAF ∠ABF=∠EBF∵AD//BC∴∠EAF=∠AEB ∠AFB=∠EBF∴∠BAE=∠AEB ∠AFB=∠ABF∴AB=BE AB=AF∴AF=AB=BE∵AD//BC∴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AB=BE∴ABEF为菱形(2)作PH⊥AD于H由∠ABC=60°而已(1)可知∠PAF=60°,PA=2,则有PH=,AH=1,∴DH=AD-AH=5∴tan∠ADP=考点:1、平行四边形;2、菱形;3、直角三角形;4、三角函数4.如图,在△ABC中,AB=7.5,AC=9,S△ABC=814.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动点Q从C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A方向向A点匀速运动,当点P运动到B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PQ为边作正△PQM (P、Q、M按逆时针排序),以QC为边在AC上方作正△QCN,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1)求cosA的值;(2)当△PQM与△QCN的面积满足S△PQM=95S△QCN时,求t的值;(3)当t为何值时,△PQM的某个顶点(Q点除外)落在△QCN的边上.【答案】(1)coaA=45;(2)当t=35时,满足S△PQM=95S△QCN;(3)当2733-或2733+时,△PQM的某个顶点(Q点除外)落在△QCN的边上.【解析】分析:(1)如图1中,作BE⊥AC于E.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 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作PH ⊥AC 于H .利用S △PQM =95S △QCN 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中,当点M 落在QN 上时,作PH ⊥AC 于H .②如图4中,当点M 在CQ 上时,作PH ⊥AC 于H .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如图1中,作BE ⊥AC 于E .∵S △ABC =12•AC•BE=814,∴BE=92, 在Rt △ABE 中,AE=22=6AB BE -,∴coaA=647.55AE AB ==. (2)如图2中,作PH ⊥AC 于H .∵PA=5t ,PH=3t ,AH=4t ,HQ=AC-AH-CQ=9-9t , ∴PQ 2=PH 2+HQ 2=9t 2+(9-9t )2, ∵S △PQM =95S △QCN , ∴34•PQ 2=9354⨯•CQ 2, ∴9t 2+(9-9t )2=95×(5t )2, 整理得:5t 2-18t+9=0,解得t=3(舍弃)或35.∴当t=35时,满足S△PQM=95S△QCN.(3)①如图3中,当点M落在QN上时,作PH⊥AC于H.易知:PM∥AC,∴∠MPQ=∠PQH=60°,∴PH=3HQ,∴3t=3(9-9t),∴t=2733-.②如图4中,当点M在CQ上时,作PH⊥AC于H.同法可得3,∴39t-9),∴27+33综上所述,当2733-s27+33时,△PQM的某个顶点(Q点除外)落在△QCN 的边上.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答案】32.4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根据题意,∠DBE=45°,∠CBE=30°.∵AB⊥AC,CD⊥AC,∴四边形ABEC为矩形,∴CE=AB=12m,在Rt△CBE中,cot∠CBE=BE CE,∴BE=CE•cot30°=12×3=123,在Rt△BDE中,由∠DBE=45°,得DE=BE=123.∴CD=CE+DE=12(3+1)≈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6.已知Rt△ABC中,AB是⊙O的弦,斜边AC交⊙O于点D,且AD=DC,延长CB交⊙O 于点E.(1)图1的A、B、C、D、E五个点中,是否存在某两点间的距离等于线段CE的长?请说明理由;(2)如图2,过点E作⊙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①若CF=CD时,求sin∠CAB的值;②若CF=aCD(a>0)时,试猜想sin∠CAB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AE=CE;(2)①;②.【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AE、DE,如图1,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DE=∠ABE=90°,由于AD=DC,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CE;(2)连接AE、ED,如图2,由∠ABE=90°可得AE是⊙O的直径,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AEF=90°,从而可证到△ADE∽△AEF,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AF.①当CF=CD时,可得,从而有EC=AE=CD,在Rt△DEC中运用三角函数可得sin∠CED=,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AB=∠DEC,即可求出sin∠CAB的值;②当CF=aCD(a>0)时,同①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1)AE=CE.理由:连接AE、DE,如图1,∵∠ABC=90°,∴∠ABE=90,∴∠ADE=∠ABE=90°,∵AD=DC,∴AE=CE;(2)连接AE、ED,如图2,∵∠ABE=90°,∴AE是⊙O的直径,∵EF是⊙OO的切线,∴∠AEF=90°,∴∠ADE=∠AEF=90°,又∵∠DAE=∠EAF,∴△ADE∽△AEF,∴,∴=AD•AF.①当CF=CD时,AD=DC=CF,AF=3DC,∴=DC•3DC=,∴AE=DC,∵EC=AE,∴EC=DC,∴sin∠CAB=sin∠CED===;②当CF=aCD(a>0)时,sin∠CAB=.∵CF=aCD,AD=DC,∴AF=AD+DC+CF=(a+2)CD,∴=DC•(a+2)DC=(a+2),∴AE=DC,∵EC=AE,∴EC=DC,∴sin∠CAB=sin∠CED==.考点:1.圆的综合题;2.探究型;3.存在型.7.已知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连结BE、AD交于点P,设AC=kBD,CD=kAE,k为常数,试探究∠APE的度数:(1)如图1,若k=1,则∠APE的度数为;(2)如图2,若k=3,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求出∠APE的度数.(3)如图3,若k=3,且D、E分别在CB、CA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45°;(2)(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见解析;(3)(2)中结论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BF=AD,进而判断出△FAE≌△ACD,得出EF=AD=BF,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 ,BF=AD ,进而判断出△FAE ∽△ACD ,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四边形ADBF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D=AF ,BF=AD ,进而判断出△ACD ∽△HEA ,再判断出∠EFB=9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1,过点A 作AF ∥CB ,过点B 作BF ∥AD 相交于F ,连接EF ,∴∠FBE=∠APE ,∠FAC=∠C=90°,四边形ADBF 是平行四边形, ∴BD=AF ,BF=AD . ∵AC=BD ,CD=AE , ∴AF=AC . ∵∠FAC=∠C=90°, ∴△FAE ≌△ACD ,∴EF=AD=BF ,∠FEA=∠ADC . ∵∠ADC+∠CAD=90°, ∴∠FEA+∠CAD=90°=∠EHD . ∵AD ∥BF , ∴∠EFB=90°. ∵EF=BF , ∴∠FBE=45°, ∴∠APE=45°.(2)(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A 作AF ∥CB ,过点B 作BF ∥AD 相交于F ,连接EF ,∴∠FBE=∠APE ,∠FAC=∠C=90°,四边形ADBF 是平行四边形, ∴BD=AF ,BF=AD . ∵3BD ,3AE , ∴3AC CDBD AE==.∵BD=AF ,∴3AC CDAF AE==. ∵∠FAC=∠C=90°, ∴△FAE ∽△ACD ,∴3AC AD BFAF EF EF ===,∠FEA=∠ADC . ∵∠ADC+∠CAD=90°,∴∠FEA+∠CAD=90°=∠EMD . ∵AD ∥BF , ∴∠EFB=90°.在Rt △EFB 中,tan ∠FBE=3EF BF =, ∴∠FBE=30°, ∴∠APE=30°,(3)(2)中结论成立,如图3,作EH ∥CD ,DH ∥BE ,EH ,DH 相交于H ,连接AH ,∴∠APE=∠ADH ,∠HEC=∠C=90°,四边形EBDH 是平行四边形, ∴BE=DH ,EH=BD . ∵3BD ,3AE ,∴3AC CDBD AE==. ∵∠HEA=∠C=90°, ∴△ACD ∽△HEA ,∴3AD ACAH EH==∠ADC=∠HAE . ∵∠CAD+∠ADC=90°, ∴∠HAE+∠CAD=90°, ∴∠HAD=90°.在Rt △DAH 中,tan ∠ADH=3AHAD= ∴∠ADH=30°, ∴∠APE=30°.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8.如图,在⊙O的内接三角形ABC中,∠ACB=90°,AC=2BC,过C作AB的垂线l交⊙O于另一点D,垂足为E.设P是上异于A,C的一个动点,射线AP交l于点F,连接PC与PD,PD交AB于点G.(1)求证:△PAC∽△PDF;(2)若AB=5,,求PD的长;(3)在点P运动过程中,设=x,tan∠AFD=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试题分析:(1)应用圆周角定理证明∠APD=∠FPC,得到∠APC=∠FPD,又由∠PAC=∠PDC,即可证明结论.(2)由AC=2BC,设,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AC的长,则由AC=2BC得,由△ACE∽△ABC可求得AE,CE的长,由可知△AP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得PA的长,由△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EF=AE=4,从而求得DF的长,由(1)△PAC∽△PDF得,即可求得PD的长.(3)连接BP,BD,AD,根据圆的对称性,可得,由角的转换可得,由△AGP∽△DGB可得,由△AGD∽△PGB可得,两式相乘可得结果.试题解析:(1)由APCB内接于圆O,得∠FPC=∠B,又∵∠B=∠ACE=90°-∠BCE,∠ACE=∠APD,∴∠APD=∠FPC.∴∠APD+∠DPC=∠FPC+∠DPC,即∠APC=∠FPD.又∵∠PAC=∠PDC,∴△PAC∽△PDF.(2)连接BP,设,∵∠ACB=90°,AB=5,∴.∴.∵△ACE∽△ABC,∴,即. ∴.∵AB⊥CD,∴.如图,连接BP,∵,∴△AP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AB=45°,.∴△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F=AE=4. ∴DF=6.由(1)△PAC∽△PDF得,即.∴PD的长为.(3)如图,连接BP,BD,AD,∵AC=2BC,∴根据圆的对称性,得AD=2DB,即.∵AB⊥CD,BP⊥AE,∴∠ABP=∠AFD.∵,∴.∵△AGP∽△DGB,∴.∵△AGD∽△PGB,∴.∴,即.∵,∴.∴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考点:1.单动点问题;2.圆周角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勾股定理;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6.垂径定理;7.锐角三角函数定义;8.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9.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P在射线CD上(与点C,D不重合),连接AP,平移△ADP,使点D移动到点C,得到△BCQ,过点Q作QH⊥BD于点H,连接AH、PH.(1)若点P在线CD上,如图1,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判断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点P在线CD的延长线上,且∠AHQ=15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请写出求DP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答案】(1)①如图;②AH=PH,AH⊥PH.证明见解析(2)或【解析】试题分析:(1)①如图(1);②(1)法一:轴对称作法,判断:AH=PH,AH⊥PH.连接CH,根据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得:△DHQ等腰Rt△,根据平移的性质得DP=CQ,证得△HDP≌△△HQ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PH=CH,等边对等角得∠HPC=∠HCP,再结合BD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得出∠AHP=180°-∠ADP=90°,∴AH=PH且AH⊥PH.四点共圆作法,同上得:∠HPC=∠DAH,∴A、D、P、H共向,∴∠AHP=90°,∠APH=∠ADH=45°,∴△APH等腰Rt△.(2)轴对称作法同(1)作HR⊥PC于R,∵∠AHQ=152°,∴∠AHB=62°,∴∠DAH=17°∴∠DCH=17°.设DP=x,则.由代入HR,CR解方程即可得出x的值. 四点共圆作法,A、H、D、P共向,∴∠APD=∠AHB=62°,∴.试题解析:(1)①法一:轴对称作法,判断:AH=PH,AH⊥PH证:连接CH,得:△DHQ等腰Rt△,又∵DP=CQ,∴△HDP≌△△HQC,∴PH=CH,∠HPC=∠HCPBD为正方形ABCD对称轴,∴AH=CH,∠DAH=∠HCP,∴AH=PH,∠DAH=∠HPC,∴∠AHP=180°-∠ADP=90°,∴AH=PH且AH⊥PH.法二:四点共圆作法,同上得:∠HPC=∠DAH,∴A、D、P、H共向,∴∠AHP=90°,∠APH=∠ADH=45°,∴△APH等腰Rt△.(2)法一:轴对称作法考虑△DHQ等腰Rt△,PD=CQ,作HR⊥PC于R,∵∠AHQ=152°,∴∠AHB=62°,∴∠DAH=17°∴∠DCH=17°.设DP=x,则.由得:,∴.即PD=法二:四点共向作法,A、H、D、P共向,∴∠APD=∠AHB=6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死电脑共圆10.如图,抛物线C1:y=(x+m)2(m为常数,m>0),平移抛物线y=﹣x2,使其顶点D 在抛物线C1位于y轴右侧的图象上,得到抛物线C2.抛物线C2交x轴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设点D的横坐标为a.(1)如图1,若m=.①当OC=2时,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②是否存在a,使得线段BC上有一点P,满足点B与点C到直线OP的距离之和最大且AP=BP?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OB=2﹣m(0<m<)时,请直接写出到△ABD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答案】(1) ①y=﹣x2+x+2.②.(2)P1(﹣m,1),P2(﹣m,﹣3),P3(﹣﹣m,3),P4(3﹣m,3).【解析】试题分析:(1)①首先写出平移后抛物线C2的解析式(含有未知数a),然后利用点C (0,2)在C2上,求出抛物线C2的解析式;②认真审题,题中条件“AP=BP”意味着点P在对称轴上,“点B与点C到直线OP的距离之和最大”意味着OP⊥BC.画出图形,如图1所示,利用三角函数(或相似),求出a的值;(2)解题要点有3个:i)判定△ABD为等边三角形;ii)理论依据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iii)满足条件的点有4个,即△ABD形内1个(内心),形外3个.不要漏解.试题解析:(1)当m=时,抛物线C1:y=(x+)2.∵抛物线C2的顶点D在抛物线C1上,且横坐标为a,∴D(a,(a+)2).∴抛物线C2:y=﹣(x﹣a)2+(a+)2(I).①∵OC=2,∴C(0,2).∵点C在抛物线C2上,∴﹣(0﹣a)2+(a+)2=2,解得:a=,代入(I)式,得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x2+x+2.②在(I)式中,令y=0,即:﹣(x﹣a)2+(a+)2=0,解得x=2a+或x=﹣,∴B(2a+,0);令x=0,得:y=a+,∴C(0,a+).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a+).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a值.∵AP=BP,∴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点P在C2的对称轴上;∵点B与点C到直线OP的距离之和≤BC,只有OP⊥BC时等号成立,∴OP⊥BC.如图1所示,设C2对称轴x=a(a>0)与BC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E,则OP⊥BC,OE=a.∵点P在直线BC上,∴P(a,a+),PE=a+.∵tan∠EOP=tan∠BCO=,∴,解得:a=.∴存在a=,使得线段BC上有一点P,满足点B与点C到直线OP的距离之和最大且AP="BP"(3)∵抛物线C2的顶点D在抛物线C1上,且横坐标为a,∴D(a,(a+m)2).∴抛物线C2:y=﹣(x﹣a)2+(a+m)2.令y=0,即﹣(x﹣a)2+(a+m)2=0,解得:x1=2a+m,x2=﹣m,∴B(2a+m,0).∵OB=2﹣m,∴2a+m=2﹣m,∴a=﹣m.∴D(﹣m,3).AB=OB+OA=2﹣m+m=2.如图2所示,设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则DE=3,BE=AB=,OE=OB﹣BE=﹣m.∵tan∠ABD=,∴∠ABD=60°.又∵AD=BD,∴△ABD为等边三角形.作∠ABD的平分线,交DE于点P1,则P1E=BE•tan30°=×=1,∴P1(﹣m,1);在△ABD形外,依次作各个外角的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2、P3、P4.在Rt △BEP 2中,P 2E=BE•tan60°=•=3,∴P 2(﹣m ,﹣3);易知△ADP 3、△BDP 4均为等边三角形,∴DP 3=DP 4=AB=2,且P 3P 4∥x 轴.∴P 3(﹣﹣m ,3)、P 4(3﹣m ,3).综上所述,到△ABD 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有4个, 其坐标为:P 1(﹣m ,1),P 2(﹣m ,﹣3),P 3(﹣﹣m ,3),P 4(3﹣m ,3).【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1.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某社区在甲楼的A 处与E 处之间悬挂了一副宣传条幅,在乙楼顶部C 点测得条幅顶端A 点的仰角为45°,条幅底端E 点的俯角为30°,若甲、乙两楼之间的水平距离BD 为12米,求条幅AE 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答案】AE 的长为(123)+ 【解析】 【分析】在Rt ACF V 中求AF 的长, 在Rt CEF V 中求EF 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过点C 作CF AB ⊥于点F 由题知:四边形CDBF 为矩形12CF DB ∴==在Rt ACF V 中,45ACF ∠=︒tan 1AFACF CF∴∠== 12AF ∴= 在Rt CEF V 中,30ECF ∠=︒tan EFECF CF∴∠= 3123EF ∴=43EF ∴=1243AE AF EF ∴=+=+ ∴求得AE 的长为()1243+【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2.许昌芙蓉湖位于许昌市水系建设总体规划中部,上游接纳清泥河来水,下游为鹿鸣湖等水系供水,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部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想测量位于芙蓉湖两端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 平行的道路EF 行走,走到点C 处,测得∠ACF=45°,再向前走300米到点D 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 与EF 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215.6米. 【解析】 【分析】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根据Rt △ACM 和三角函数tan BDF ∠求出CM 、DN ,然后根据MN MD DN AB =+=即可求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 【详解】解: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在Rt △ACM 中,∵45ACF ∠=︒, ∴AM=CM=200米,又∵CD=300米,所以100MD CD CM =-=米, 在Rt △BDN 中,∠BDF=60°,BN=200米 ∴115.6tan 60BNDN =≈o米, ∴215.6MN MD DN AB =+=≈米 即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15.6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正确做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4,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过点P作PD⊥AC于点D(点P不与点A,B重合),作∠DPQ=60°,边PQ交射线DC于点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DC的长:_________________;(2)当t =__________时,点Q与点C重合时;(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一边中点时,求出t的值.【答案】(1);(2)1;(3)t的值为或或.【解析】【分析】(1)先求出AC,用三角函数求出AD,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AQ=AC,即可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AP= , AB=4,∠A=30°∴AC= , AD=∴CD=;(2)AQ=2AD=当AQ=AC时,Q与C重合即=∴t=1;(3)①如图,当PQ的垂直平分线过AB的中点F时,∴∠PGF=90°,PG=PQ=AP=t,AF=AB=2.∵∠A=∠AQP=30°,∴∠FPG=60°,∴∠PFG=30°,∴PF=2PG=2t,∴AP+PF=2t+2t=2,∴t=②如图,当PQ的垂直平分线过AC的中点N时,∴∠QMN =90°,AN=AC=,QM=PQ=AP=t.在Rt△NMQ中,∵AN+NQ=AQ,∴③如图,当PQ的垂直平分线过BC的中点F时,∴BF=BC=1,PE=PQ=t,∠H=30°.∵∠ABC=60°,∴∠BFH=30°=∠H,∴BH=BF=1.在Rt△PEH中,PH=2PE=2t.∵AH=AP+PH=AB+BH,∴2t+2t=5,∴t=.即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一边中点时,t的值为或或.【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作出图形是解本题的关键.14.在Rt△ABC中,∠ACB=90°,AB=7,AC=2,过点B作直线m∥AC,将△ABC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B′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射线CA′,CB′分別交直线m于点P,Q.(1)如图1,当P与A′重合时,求∠ACA′的度数;(2)如图2,设A′B′与BC的交点为M,当M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的长;(3)在旋转过程中,当点P,Q分别在CA′,CB′的延长线上时,试探究四边形PA'B′Q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四边形PA′B′Q的最小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60°;(2)PQ=72;(3)存在,S四边形PA'B′Q=33【解析】【分析】(1)由旋转可得:AC=A'C=2,进而得到BC3∠A'BC=90°,可得cos ∠A 'CB 3'2BC A C ==,即可得到∠A 'CB =30°,∠ACA '=60°; (2)根据M 为A 'B '的中点,即可得出∠A =∠A 'CM ,进而得到PB 3=BC 32=,依据tan ∠Q =tan ∠A 3=,即可得到BQ =BC 3⨯=2,进而得出PQ =PB +BQ 72=; (3)依据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即可得到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而S △PCQ 12=PQ ×BC 3=PQ ,利用几何法即可得到S △PCQ 的最小值=3,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由旋转可得:AC =A 'C =2.∵∠ACB =90°,AB 7=,AC =2,∴BC 3=.∵∠ACB =90°,m ∥AC ,∴∠A 'BC =90°,∴cos ∠A 'CB 3'2BC A C ==,∴∠A 'CB =30°,∴∠ACA '=60°;(2)∵M 为A 'B '的中点,∴∠A 'CM =∠MA 'C ,由旋转可得:∠MA 'C =∠A ,∴∠A =∠A 'CM ,∴tan ∠PCB =tan ∠A 3=,∴PB 3=BC 32=. ∵∠BQC =∠BCP =∠A ,∴tan ∠BQC =tan ∠A 3=,∴BQ =BC 3⨯=2,∴PQ =PB +BQ 72=; (3)∵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S △PCQ 12=PQ ×BC 3=PQ , 取PQ 的中点G . ∵∠PCQ =90°,∴CG 12=PQ ,即PQ =2CG ,当CG 最小时,PQ 最小,∴CG ⊥PQ ,即CG 与CB 重合时,CG 最小,∴CG min 3=,PQ min =23,∴S △PCQ 的最小值=3,S 四边形PA 'B 'Q =33-;【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注意: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5.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3,BC=4,动点P在线段BC上,点Q在线段AB上,且PQ=BQ,延长QP交射线AC于点D.(1)求证:QA=QD;(2)设∠BAP=α,当2t anα是正整数时,求PC的长;(3)作点Q关于AC的对称点Q′,连结QQ′,AQ′,DQ′,延长BC交线段DQ′于点E,连结AE,QQ′分别与AP,AE交于点M,N(如图2所示).若存在常数k,满足k•MN=PE•QQ′,求k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PC的长为37或32(3)8【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PQ=∠CPD,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D,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P作PH⊥AB于H,设PH=3x,BH=4x,BP=5x,由题意知tanα=1或12,当tanα=1时,HA=PH=3x,与勾股定理得出3x+4x=5,解得x=57,即可求出PC长;当tanα=12时,HA=2PH﹣6x,得出6x+4x=5,解得x=12,即可求出PC长;(3)设QQ′与AD交于点O,由轴对称的性质得出AQ′=AQ=DQ=DQ′,得出四边形AQDQ′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得出QQ′⊥AD,AO=12AD,证出四边形BEQ'Q是平行四边形,得出QQ′=BE,设CD=3m,则PC=4m,AD=3+3m,即QQ′﹣BE=4m+4,PE=8m,由三角函数得出MOAO=tan∠PAC=PCAC,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证明:∵PQ=BQ,∴∠B=∠BPQ=∠CPD,∵∠ACB=∠PCD=90°,∴∠A+∠BAC=90°,∠D+∠CPD=90°,∴∠BAC=∠D,∴QA=QD;(2)解:过点P作PH⊥AB于H,如图1所示:设PH=3x,BH=4x,BP=5x,由题意得:tan∠BAC=43,∠BAP<∠BAC,∴2tanα是正整数时,tanα=1或12,当tanα=1时,HA=PH=3x,∴3x+4x5,∴x=57,即PC=4﹣5x=37;当tanα=12时,HA=2PH﹣6x,∴6x+4x=5,∴x=12,即PC=4﹣5x=32;综上所述,PC的长为37或32;(3)解:设QQ′与AD交于点O,如图2所示:由轴对称的性质得:AQ′=AQ=DQ=DQ′,∴四边形AQDQ′是菱形,∴QQ′⊥AD,AO=12AD,∵BC⊥AC,∴QQ′∥BE,∵BQ∥EQ′,∴四边形BEQ'Q是平行四边形,∴QQ′=BE,设CD=3m,则PC=4m,AD=3+3m,即QQ′﹣BE=4m+4,PE=8m,∵MOAO =tan∠PAC=PCAC,∴332MOm+=43m,即MN=2MO=4m(1+m),∴k=PE QQMNg′=8(44)4(1)m mm m++=8.【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函数、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三角函数是解题关键.。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多以中、低档题出现;2.命题的热点为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构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 所对的边BC 记为a ,叫做∠A 的对边,也叫做∠B 的邻边,∠B 所对的边AC 记为b ,叫做∠B 的对边,也是∠A 的邻边,直角C 所对的边AB 记为c ,叫做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A c ∠==的对边斜边;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bA c ∠==的邻边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A A b∠==∠的对边的邻边.同理sin B b B c ∠==的对边斜边;cos B aB c∠==的邻边斜边;tan B b B B a ∠==∠的对边的邻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 ,cosA ,tanA 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C a b,不能理解成sin与∠A,cos与∠A,tan与∠A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AEF”,不能写成“tanAEF”;另外,、、常写成、、.(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tanA>0.考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归纳如下:要点诠释:(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0°、30°、45°、60°、9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sin90︒的值依次为0、、、、1,而cos0︒、s i n0、、、cos90︒的值的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互余关系:,;(2)平方关系:;(3)倒数关系:或;(4)商数关系:.要点诠释: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的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及解法求∠,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考点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拓展: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例如: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考点七、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a b c +=;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 =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sin cos a A B c ==,cos cos a A B c ==,cos sin b A B c==,1tan tan a A b B==. (4) 如图,若直角三角形ABC 中,CD ⊥AB 于点D ,设CD =h ,AD =q ,DB =p ,则由△CBD ∽△ABC ,得a 2=pc ;由△CAD ∽△BAC ,得b 2=qc ;由△ACD ∽△CBD ,得h 2=pq ;由△ACD ∽△ABC 或由△ABC 面积,得ab =ch .(5)如图所示,若CD 是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上的中线,则①CD =AD =BD =12AB ; ②点D 是Rt △ABC 的外心,外接圆半径R =12AB . (6)如图所示,若r 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半径,则2a b c abr a b c+-==++.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①如图所示,111sin 222ABC S ab ch ac B ===△.(h 为斜边上的高)②如图所示,1()2ABC S r a b c =++△.【典型例题】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 :408468 播放点:例2】1.(1)如图所示,在△ABC 中,若∠C =90°,∠B =50°,AB =10,则BC 的长为( ).A.10·tan50° B.10·cos50° C.10·sin50° D.10 sin50°(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sinA=35,求cosA+tanB的值.(3)如图所示的半圆中,AD是直径,且AD=3,AC=2,则sinB的值等于________.【思路点拨】(1)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用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一条边表示其他边.(2)直角三角形中,某个内角的三角函数值即为该三角形中两边之比.知道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知道了该角的大小,可以用比例系数k表示各边.(3)要求sinB的值,可以将∠B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答案与解析】(1)选B.(2)在△ABC,∠C=90°,3sin5 BCAAB==.设BC=3k,则AB=5k(k>0).由勾股定理可得AC=4k,∴4432 cos tan5315k kA Bk k+=+=.(3)由已知,AD是半圆的直径,连接CD,可得∠ACD=90°∠B=∠D,所以sinB=sinD=23 ACAD=.【总结升华】已知一个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求同角或余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定义,根据三角函数值,用比例系数表示三角形的边长;(2)题求cosA时,还可以直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sin2 A+cos2 A=1,读者可自己尝试完成.举一反三:【变式】(2015•乐山)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A .B.C.D.【答案】D【解析】过B点作BD⊥AC,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B==,AD==2cosA===,故选:D.类型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例1】2.解答下列各题:(1)化简求值:tan60tan45sin45sin30 sin60cos30cos45--++°°°°°°°;(2)在△ABC中,∠C=90【思路点拨】第(2)题可以先利用关系式sin2 A+cos2 A=1对根号内的式子进行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答案与解析】解 (1)tan60tan45sin45sin30 sin60cos30cos45--++°°°°°°°111122 =-+=+1-23=(2)=|sin cos|A A==-,cos sin(045)sin cos(4590)A A AA A A-<⎧=⎨-<<⎩°≤°°°.【总结升华】由第(2)题可得到今后常用的一个关系式:1±2sinαcosα=(sinα±cosα)2.例如,若设sinα+cosα=t,则21sin cos(1)2tαα=-.举一反三:【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408468 播放点:例1】【变式】若sin22α=,cosβ=(2α,β为锐角),求2tan()3β的值.【答案】∵sin22α,且2α为锐角,∴2α=60°,α=30°.∴cosβ===∴β=45°.∴2tan()tan303β==°3.(2015春•凉州区校级月考)如图,在锐角△ABC中,AB=15,BC=14,S△ABC=84,求:(1)tanC的值;(2)sinA的值.CB【思路点拨】(1)过A作AD⊥BC于点D,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高AD的长,从而求出BD、CD、AC的长,此时再求tanC 的值就不那么难了.(2)同理作AC边上的高,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高的长,从而求出sinA的值.【答案与解析】解:(1)过A作AD⊥BC于点D.∵S△ABC =BC•AD=84,∴×14×AD=84,B C∴AD=12.又∵AB=14,∴BD==9.∴CD=14﹣9=5.在Rt△ADC中,AC==13,∴tanC==;(2)过B作BE⊥AC于点E.∵S△ABC=AC•EB=84,∴BE=,∴sin∠BAC===.【总结升华】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辅助线的添法和面积公式,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公式的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是江北岸滨江路一段,长为3千米,C为南岸一渡口,为了解决两岸交通困难,拟在渡口C处架桥.经测量得A在C北偏西30°方向,B在C的东北方向,从C处连接两岸的最短的桥长为多少千米?(精确到0.1千米)【答案】过点C作CD⊥AB于点D.CD就是连接两岸最短的桥.设CD=x(千米).在直角三角形BCD中,∠BCD=45°,所以BD=CD=x.在直角三角形ACD中,∠ACD=30°,所以AD=CD×tan∠ACD=x·tan30°=x.因为AD+DB=AB,所以x+x=3,x=≈1.9(千米).答:从C处连接两岸的最短的桥长约为1.9千米.类型三、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4.如图所示,D 是AB 上一点,且CD ⊥AC 于C ,:2:3ACD CDB S S =△△,4cos 5DCB ∠=, AC+CD =18,求tanA 的值和AB 的长.【思路点拨】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将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转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构造可解的直角三角形;二是利用已知条件通过设参数列方程.【答案与解析】解:作DE ∥AC 交CB 于E ,则∠EDC =∠ACD =90°.∵4cos 5CD DCE CE =∠=, 设CD =4k(k >0),则CE =5k ,由勾股定理得DE =3k .∵△ACD 和△CDB 在AB 边上的高相同,∴AD:DB =:2:3ACD CDB S S =△△. 即553533AC DE k k ==⨯=. ∴44tan 55CD k A AC k ===. ∵AC+CD =18, ∴5k+4k =18,解得k =2.∴AD ==.∴AB =AD+DB =AD+32AD = 【总结升华】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常用的等量关系是: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关系式、相等的线段、面积关系等.5.如图所示,山脚下有一棵树AB ,小华从点B 沿山坡向上走50 m 到达点D ,用高为1.5m 的测角仪CD 测得树顶的仰角为10°,已知山坡的坡角为15°,求树AB 的高(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10°≈0.17,cos10°≈0.98,tan10°≈0.18,sin15°≈0.26,cos15°≈0.97,tan15°≈0.27).【思路点拨】本题是求四边形一边长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答案与解析】解:如图所示,延长CD 交PB 于F ,则DF ⊥PB .∴DF =DB ·sinl5°≈50×0.26=13.0,CE =BF =DB ·cos15°≈50×0.97=48.5.∴AE =CE ·tan10°≈48.5×0.18=8.73.∴AB =AE+CD+DF =8.734+1.54+13.0≈23.2(m).答:树高约为23.2 m .【总结升华】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可以通过切割补图形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若干个直角三角形来解.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CD =3.(1)动点P 在AB 上由A 向B 移动,设AP =t ,△PCD 的面积为y ,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设PC =z ,求z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答案】解:(1)作PE ⊥BC 于E ,则BP =AB-AP =2-t(0≤t <2).∵∠B =60°, ∴1133sin (2)2222PCD S CD PE CD BP B t ===-△,即2)y t =≤<.(2)由(1)不难得出,(2)2PE t =-,1(2)2BE t =-. ∴112(2)(2)22EC BC BE t t =-=--=+. ∵22222231(2)(2)2444PC PE EC t t t t =+=-++=-+.∴2)z t =≤<.6.如图(1)所示,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60°.(1)求AO 与BO 的长.(2)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①如图(2)所示,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 =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了多少米;②如图(3)所示,当A 点下滑到A ′点,B 点向右滑行到B ′点时,梯子AB 的中点P 也随之运动到P ′点,若∠POP ′=15°,试求AA ′的长.【思路点拨】(1)在直角△AOB 中,已知斜边AB ,和锐角∠ABO ,即可根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求得OA ,OB 的长;(2)△APO 和△P′A′O 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即可求得∠PAO 的度数, 和∠P′A′O 的度数,在直角△ABO 和△A′B′O 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OA 与OA′,即可求得AA′的长.【答案与解析】解:(1)Rt △AOB 中,∠O =90°,α=60°,∴∠OAB =30°.又AB =4米,∴OB =12AB =2米.OA =AB ·sin 60°=4×2=米). (2)①设AC =2x ,BD =3x ,在Rt △COD 中,OC =2x ,OD =2+3x ,CD =4,根据勾股定理:OC 2+OD 2=CD 2,∴2222)(23)4x x ++=.∴213(120x x +-=.∵x ≠0,∴13120x +-=.∴1213x =.24213AC x -==.即梯子顶端A 沿NO ②∵点P 和点P ′分别是Rt △AOB 的斜边AB 与Rt △A ′OB ′的斜边A ′B ′的中点, ∴PA =PO ,P ′A ′=P ′O .∴∠PAO =∠AOP ,∠P ′A ′O =∠A ′OP ′.∴∠P ′A ′O-∠PAO =∠POP ′=15°.∵∠PAO =30°,∴∠P ′A ′O =45°.∴A ′O =A ′B ′·cos 45°=4=∴AA ′=OA-A ′O =-米.【总结升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此题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而求出∠P′A′O=45°,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题真的很有意思,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多以中、低档题出现;2.命题的热点为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构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 所对的边BC 记为a ,叫做∠A 的对边,也叫做∠B 的邻边,∠B 所对的边AC 记为b ,叫做∠B 的对边,也是∠A 的邻边,直角C 所对的边AB 记为c ,叫做斜边.Cab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A c ∠==的对边斜边;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bA c ∠==的邻边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A A b∠==∠的对边的邻边.同理sin B b B c ∠==的对边斜边;cos B aB c∠==的邻边斜边;tan B b B B a ∠==∠的对边的邻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2)sinA,cosA,tanA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不能理解成sin与∠A,cos与∠A,tan与∠A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AEF”,不能写成“tanAEF”;另外,、、常写成、、.(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tanA>0.考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30°、45°、6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归纳如下:锐角要点诠释:(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30°、45°、6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的值依次为、、,而、、的值的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当角度在0°<∠A<90°之间变化时,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互余关系:,;(2)平方关系:;(3)倒数关系:或;(4)商数关系:.要点诠释: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的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及解法求∠,,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考点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拓展: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例如: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典型例题】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tan α=( )(A)1 (B)2 (C)12【思路点拨】把∠α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根据网格的长度计算出∠α的对边和邻边的长度. 【答案】B ;【解析】根据网格的特点:设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可以确定∠α的对边为2,邻边为1,然后利用正切的定义tan ∠αα=∠α的对边的邻边, 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可将其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答,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举一反三:【变式】在Rt △ABC 中,∠C=90°,若AC=2BC ,则sinA 的值是( ) (A)12(B)2 (C) 52【答案】选C.因为∠C=90°,,所以BC sin A AB ===.类型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已知a =3,且2(4tan 45)0b -+=°,以a 、b 、c 为边长组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 ).A .6B .7C .8D .9【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知4tan 450,130,2b bc -=⎧⎪⎨+-=⎪⎩°求出b 、c 的值,再求三角形面积.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知4tan 450,130,2b bc -=⎧⎪⎨+-=⎪⎩° 解得 4,5.b c =⎧⎨=⎩ 所以a =3,b =4,c =5,即222a b c +=,其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C =90°, 所以162S ab ==. 【总结升华】利用非负数之和等于0的性质,求出b 、c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注意tan45°的值不要记错.【变式】 计算:.【答案】原式.3.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120°,AB =10,AC =5,求sinB ·sinC 的值.【思路点拨】为求sin B ,sin C ,需将∠B ,∠C 分别置于直角三角形之中,另外已知∠A 的邻补角是60°,若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也需要将其置于直角三角形中,所以应分别过点B 、C 向CA 、BA 的延长线作垂线,即可顺利求解. 【答案与解析】解:过点B 作BD ⊥CA 的延长线于点D ,过点C 作CE ⊥BA 的延长线于点E .∵∠BAC =120°,∴∠BAD =60°.∴AD =AB ·cos60°=10×12=5;BD =AB ·sin60°=10×2=. 又∵CD =CA+AD =10,∴BC =,∴sin 7BD BCD BC ∠==.同理,可求得sin 14ABC ∠=.∴3sin sin 71414ABCBCD ∠∠=⨯=. 【总结升华】由于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因此若要求某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般可以通过作垂线等方法将其置于直角三角形中.【变式】如图,机器人从A 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个单位,到达B 点后观察到原点O 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 的坐标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答案】类型三、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 :408468 播放点:例3】4.在△ABC 中,∠A =30°,BC =3,AB =BCA 的度数和AC 的长.【思路点拨】由于∠A 是一个特殊角,且已知AB ,故可以作AC 边上的高BD(如图所示),可求得2BD =.由于此题的条件是“两边一对角”,且已知角的对边小于邻边,因此需要判断此题的解是否唯一,要考虑对边BC 与AC 边上的高BD BC << 【答案与解析】 解:作BD ⊥AC 于D .(1)C 1点在AD 的延长线上.在△ABC 1中,13BC =,2BD =,∴1sin 2C =. ∴∠C 1=60°.由勾股定理,可分别求得132DC =,92AD =. ∴AC 1=AD+DC 1=93622+=. (2)C 2点在AD 上.由对称性可得,∠BC2D=∠C1=60°,213 2C D C D==.∴∠BC2A=120°,2933 22AC=-=.综上所述,当∠BCA=60°时,AC=6;当∠BCA=120°时,AC=3.【总结升华】由条件“两边一对角”确定的三角形可能不是唯一的,需要考虑第三边上的高的大小判断解是否唯一.【高清课堂: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 ID:408468 播放点:例4】5.(2015•茂名)如图,一条输电线路从A地到B地需要经过C地,图中AC=20千米,∠CAB=30°,∠CBA=45°,因线路整改需要,将从A地到B地之间铺设一条笔直的输电线路.(1)求新铺设的输电线路AB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2)问整改后从A地到B地的输电线路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思路点拨】(1)过C作CD⊥AB,交AB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CD与A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D的长,由AD+DB求出AB的长即可;(2)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由AC+CB﹣AB即可求出输电线路比原来缩短的千米数.【答案与解析】解:(1)过C作CD⊥AB,交AB于点D,在Rt△ACD中,CD=AC•sin∠CAD=20×=10(千米),AD=AC•cos∠CAD=20×=10(千米),在Rt△BCD中,BD===10(千米),∴AB=AD+DB=10+10=10(+1)(千米),则新铺设的输电线路AB的长度10(+1)(千米);(2)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10(千米),∴AC+CB﹣AB=20+10﹣(10+10)=10(1+﹣)(千米),则整改后从A地到B地的输电线路比原来缩短了10(1+﹣)千米.【总结升华】解一般三角形,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已知斜三角形中的SSS ,SAS ,ASA ,AAS 以及SSA 条件,求三角形中的其他元素是常见问题,注意划归为常见的两个基本图形(高在三角形内或高在三角形外)(如图所示):举一反三:【变式】坐落在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公元1112年),为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数学活动小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他们去测量太子灵踪塔的高度,携带的测量工具有:测角仪、皮尺、小镜子.(1)小华利用测角仪和皮尺测量塔高.下图为小华测量塔高的示意图.她先在塔前的平地上选择一点A ,用测角仪测出看塔顶(M)的仰角α=35°,在点A 和塔之间选择一点B ,测出看塔顶(M)的仰角β=45°,然后用皮尺量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8.6m ,量出自身的高度为1.6m .请你利用上述数据帮助小华计算出塔的高度(tan35°≈0.7,结果保留整数).(2)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的一员,正准备测量塔高,而此时塔影NP 的长为am(如图所示),你能否利用这一数据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如果能,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你设计的测量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计算出塔的高,你还需要测量哪些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1)设CD 的延长线交MN 于E 点,MN 长为x m ,则ME =(x-1.6)m . ∵β=45°, ∴DE =ME =x-1.6. ∴CE =x-1.6+18.6=x+17. ∵tan tan 35MECEα==°,∴1.60.717xx-=+,解得x=45.∴太子灵踪塔MN的高度为45m.(2)①测角仪、皮尺;②站在P点看塔顶的仰角、自身的高度(注:答案不唯一).6.(2015•锦州)如图,三沙市一艘海监船某天在黄岩岛P附近海域由南向北巡航,某一时刻航行到A处,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方向,海监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继续航行,2小时后到达B处,测得该岛在北偏东75°方向,求此时海监船与黄岩岛P的距离BP的长.(参考数据:≈1.414,结果精确到0.1)【思路点拨】过B作BD⊥AP于D,由已知条件得:AB=20×2=40,∠P=75°﹣30°=45°,在Rt△ABD中求出BD=AB=20,在R t△BDP中求出PB即可.【答案与解析】解:过B作BD⊥AP于D,由已知条件得:AB=20×2=40,∠P=75°﹣30°=45°,在Rt△ABD中,∵AB=40,∠A=30,∴BD=AB=20,在R t△BDP中,∵∠P=45°,∴PB=BD=20≈28.3(海里).答:此时海监船与黄岩岛P的距离BP的长约为28.3海里.【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学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4.3.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案(含答案)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4.3.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案(含答案)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华师大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4.3 锐角三角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锐角三角函数【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锐角的四种三角函数的定义.2.使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会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表示出直角三角形中某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使学生会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值.3.使学生学会运用参数法求三角函数值.【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教学难点】引入参数三角函数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答: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为12.2.上述结论与所选取的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3.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中,45°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为多少?这个比值与所选取的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4.一般地,在Rt△ABC中,∠A为其一个锐角,当∠A取一个固定的值时,∠A所对的直角边和斜边的比值固定吗?答:固定不变.如下图我们把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A 的正弦,记作sinA,当∠A 看作变量时,sinA 常称为∠A 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锐角三角函数.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在Rt △ABC 中,∠C=90°∠A 的正弦: A BC asinA AB c∠===的对边斜边∠A 的余弦:A AC bcosA AB c ∠===的邻边斜边∠A 的正切:A BC atanA A AC b∠===∠的对边的邻边【教学说明】这三个三角函数的书写和含义,特别是不能看成是乘法的关系,另外角的符号也常常省略.提问:你能按定义写出∠B 的三个三角函数来吗? (二)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在Rt △ABC 中,∠A 为其一锐角,有0<a<c ,0<b<c,∴0<sinA<1,0<cosA<1,tanA>0. (三)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三角函数值 1.直接利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90°,AC=15,BC=8,试求出∠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比,求三角函数值例2 已知,在Rt △ABC 中,∠C=90°,a ∶b=2∶3,求sinA 、cosA.3.已知某锐角三角函数值,求三角函数值. 例3 已知,在Rt △ABC 中,∠C=90°,sinA=23,求∠A 的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2,4),O 为原点,OP 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sin α=______.2.在Rt △ABC 中,∠C=90°,ac=513,则cosA=______. 3.在Rt △ABC 中,∠C=90°,tanA=13,则sinA=______,cosA=______. 4.如图,在△ABC 中,∠ABC=60°,AB ∶BC=2∶5,求tanC 的值.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 的值等于()A.B. C. D.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C.D.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2 B.8 C.2D.4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B.C.D.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2 B.1 C.D.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B.60°C.75°D.105°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B.3sin50°C.3tan40°D.3tan50°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_________.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_________.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_________.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_________.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_________.15.cos60°=_________.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_________.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图形的变化——锐角三角函数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接FB,则tan∠CFB 的值等于()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tan∠CFB的值就是直角△BCF中,BC与CF的比值,设BC=x,则BC与CF就可以用x表示出来.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在Rt△ABC中,∠C=90°,∠A=30°,∵EF⊥AC,∴EF∥BC,∴∵AE:EB=4:1,∴=5,∴=,设AB=2x,则BC=x,AC=x.∴在Rt△CFB中有CF=x,BC=x.则tan∠CF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比斜;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2.如图,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AOB的正弦值是()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作AC⊥OB于点C,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AO的长,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作AC⊥OB于点C.则AC=,AO===2,则sin∠AO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3.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则BC的长是()A. 2 B.8 C.2D.4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出tan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AC=4,∴B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4.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切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BC=90°,∴tan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5.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A.B.C.D.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作出直角△ABC,然后根据sinA=,设一条直角边BC为5x,斜边AB为13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AC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tan∠B.解答:解:∵sinA=,∴设BC=5x,AB=13x,则AC==12x,故ta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运用.6.计算sin245°+cos30°•tan60°,其结果是()A. 2 B.1 C.D.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2.故选:A.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7.在△ABC中,若|cosA﹣|+(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B.60°C.75°D.10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及tanB的值,继而可得出A和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cosA=,tanB=1,∴∠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及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熟记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形函数值,也要注意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8.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1,2,3 B.1,1,C.1,1,D.1,2,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新定义.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12+12=()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底边上的高是=,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智慧三角形”的概念.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A.3sin40°B.3sin50°C.3tan40°D.3tan5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B的度数,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B=90°﹣∠A=90°﹣40°=50°,又∵tanB=,∴AC=BC•tanB=3tan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C=6,则sinB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AB的长度,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sinB即可.解答:解:∵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4,∴AB=2CD=8,则sin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1.如图,在△ABC中,∠C=90°,AC=2,BC=1,则tanA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tanA=)求出即可.解答:解:ta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应用,注意:在Rt△ACB中,∠C=90°,sinA=,cosA=,tanA=.1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上,则cosA=.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根据邻边比斜边,可得角的余弦值.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2,AD=4,cos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的余弦是角邻边比斜边.13.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BAC,则tan∠BPC=.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过点A作AE⊥BC于点E,求得∠BAE=∠BAC,故∠BPC=∠BAE.再在Rt△BAE中,由勾股定理得AE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tan∠BPC=tan∠BAE=.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AB=AC=5,∴BE=BC=×8=4,∠BAE=∠BAC,∵∠BPC=∠BAC,∴∠BPC=∠BAE.在Rt△BAE中,由勾股定理得AE=,∴tan∠BPC=tan∠BAE=.故答案为:.点评: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设参数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或者利用同角(或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值.14.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各边长得知△ABC为等腰三角形,作出BC、AB边的高AD及CE,根据面积相等求出CE,根据正弦是角的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D,CE⊥AB于E,由勾股定理得AB=AC=2,BC=2,AD=3,可以得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由面积相等可得,BC•AD=AB•CE,即CE==,sin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15.cos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解答:解:cos6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16.△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BC中,∠A、∠B都是锐角sinA=,cosB=,∴∠A=∠B=60°.∴∠C=180°﹣∠A﹣∠B=180°﹣60°﹣60°=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17.在△ABC中,如果∠A、∠B满足|tanA﹣1|+(cosB﹣)2=0,那么∠C=75°.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BC中,tanA=1,cosB=,求出∠A及∠B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中,|tanA﹣1|+(cosB﹣)2=0∴tanA=1,cosB=∴∠A=45°,∠B=60°,∴∠C=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8.甲、乙两条轮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轮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乙轮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沿着正东方向行进,1小时后,甲船接到命令要与乙船会合,于是甲船改变了行进的速度,沿着东南方向航行,结果在小岛C处与乙船相遇.假设乙船的速度和航向保持不变,求:(1)港口A与小岛C之间的距离;(2)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甲乙两轮船从港口A至港口C所用的时间相同,可以求出甲轮船从B到C所用的时间,又知BC间的距离,继而求出甲轮船后来的速度.解答:解:(1)作BD⊥AC于点D,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30×1=30海里,∠BAC=30°,∠BCA=45°,在Rt△ABD中,∵AB=30海里,∠BAC=30°,∴BD=15海里,AD=ABcos30°=15海里,在Rt△BCD中,∵BD=15海里,∠BCD=45°,∴CD=15海里,BC=15海里,∴AC=AD+CD=15+15海里,即A、C间的距离为(15+15)海里.(2)∵AC=15+15(海里),轮船乙从A到C的时间为=+1,由B到C的时间为+1﹣1=,∵BC=15海里,∴轮船甲从B到C的速度为=5(海里/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的方向角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过B作BD⊥AC,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19.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tan∠BAD=,求得BD的长,在直角△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直角△ABD中,tan∠BAD==,∴BD=AD•tan∠BAD=12×=9,∴CD=BC﹣BD=14﹣9=5,∴AC===13,∴sin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20.如图,在△ABC中,∠ABC=90°,∠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题意得到三角形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D=BC,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B=90°,∠BDC=45°,∴△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在Rt△ABC中,tan∠A=tan30°=,即=,解得:BC=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的知识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在Rt△ACD中,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得tanA==,求出AD=4,则BD=AB﹣AD=8,再解Rt△BCD,由勾股定理得BC==10,sinB==,cosB==,由此求出sinB+cosB=.解答:解:在Rt△ACD中,∵∠ADC=90°,∴tanA===,∴AD=4,∴BD=AB﹣AD=12﹣4=8.在Rt△BCD中,∵∠BDC=90°,BD=8,CD=6,∴BC==10,∴sinB==,cosB==,∴sinB+cos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难度适中.2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45°,sinB=,AD=1.求BC的长.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得出∠ADB=∠ADC=90°,再解Rt△ADB,得出AB=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2,解Rt△ADC,得出DC=1;然后根据BC=BD+DC即可求解解答:解:在Rt△ABD中,∵,又∵AD=1,∴AB=3,∵BD2=AB2﹣AD2,∴.在Rt△ADC中,∵∠C=45°,∴CD=AD=1.∴BC=BD+DC=+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难度中等,分别解Rt△ADB与Rt△ADC,得出BD=2,DC=1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ABC中,BD⊥AC,AB=6,AC=5,∠A=30°.①求BD和AD的长;②求tan∠C的值.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由BD⊥AC得到∠ADB=90°,在Rt△ADB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得到BD=AB=3,再得到AD=BD=3;(2)先计算出CD=2,然后在Rt△BCD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解答:解:(1)∵BD⊥AC,∴∠ADB=90°,在Rt△ADB中,AB=6,∠A=30°,∴BD=AB=3,∴AD=BD=3;(2)CD=AC﹣AD=5﹣3=2,在Rt△BCD中,tan∠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4.如图,梯子斜靠在与地面垂直(垂足为O)的墙上,当梯子位于AB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ABO=60°;当梯子底端向右滑动1m(即BD=1m)到达CD位置时,它与地面所成的角∠CDO=51°18′,求梯子的长.(参考数据:sin51°18′≈0.780,cos51°18′≈0.625,tan51°18′≈1.248)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B,在Rt△CDO中,根据三角函数得到OD,再根据BD=OD﹣OB,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梯子的长为xm.在Rt△ABO中,cos∠ABO=,∴OB=AB•cos∠ABO=x•cos60°=x.在Rt△CDO中,cos∠CDO=,∴OD=CD•cos∠CDO=x•cos51°18′≈0.625x.∵BD=OD﹣OB,∴0.625x﹣x=1,解得x=8.故梯子的长是8米.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