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健康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幼儿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幼儿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幼儿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组织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幼儿们的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

幼儿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组织策略,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活动的设计原则、幼儿游戏的特点以及组织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活动的设计原则1. 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幼儿正处于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各异。

在设计幼儿活动时,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他们喜爱的活动内容,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 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的认知和生活经验非常有限,因此幼儿活动应当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积累知识。

3. 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幼儿活动的参与性是其设计的重要原则,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活动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操纵玩具等方式,让幼儿动手动脑,从中学习和体验知识。

5. 创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活动的设计要创设愉悦的活动氛围,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1. 活泼好动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在游戏中奔跑、跳跃,因此幼儿游戏应当具有活泼的特点,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喜欢通过角色扮演和虚构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幼儿游戏应当具有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3. 童心未泯幼儿天真可爱,他们的童心未泯,喜欢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天性,幼儿游戏应当具有童心未泯的特点,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释放自己。

4. 着眼于体验幼儿游戏是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游戏来体验和认识世界,因此幼儿游戏应当具有着眼于体验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思考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思考

小学科学XIAOXUE KEXUE9202012021近年来,教育改革在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教育回归生活”这一教育理念被重视起来,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和认可。

幼儿园必须将生活融入游戏化课程,还幼儿活动的自主权,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提升能力,并最终适应集体生活,学会独立生活。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价值首先,有利于幼儿的生命成长。

幼儿课程必须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应该触及幼儿心灵,让幼儿能够享受课程和活动的快乐,体验生活课程的美感和魅力。

比如,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一起去郊游”“小菜地”“有趣的树叶”“升国旗”等等生活化课程,都是来自幼儿的生活,但是又可以通过游戏课程,让幼儿收获知识,习得技能。

其次,促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需要让课程与生活进行高度融合,在原生态的生活资源中,选择富有教育元素的项目和主题去滋润幼儿的心灵和情感,以增强其智慧,收获幸福和快乐。

比如,今年的疫情实属罕见,而幼儿也是亲身经历者,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个生活体验,开发相关课程,比如“我的爸爸在武汉”“病毒来了我不怕”“七步洗手法”“白衣天使你最美”“向钟南山爷爷致敬”“武汉加油!”等等,无一不是让幼儿接受人性和责任教育的好教材、好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误区(一)对幼儿园课程与生活关系的认知片面在课程生活化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幼儿园课程与儿童生活融合的重要价值,比如,为数不少的幼儿园会开设“我是解放军”“队列操”等活动课程。

但幼儿在活动中都去比谁嗓子大,比谁站得齐,而没有体会到游戏背后的教育情怀,更谈不上体会军人的付出和辛苦,课程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二)课程生活化与主题活动关系被错误理解主题活动以主题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教学形式等要素,其整合性与课程生活化所关注的幼儿生活整体性是非常契合的。

正是这个原因,为数不少的幼儿老师认为,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就是课程生活化,这两者可以重叠等同。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因此,我们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点,以幼儿活动为中心 ,投放相应的 活动材料并作适 当分隔。
(四 )对 主题 活动和 游戏活动关系的重新认 识 缘于对生活 、游戏 、综合的思考,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 的过程成为 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 过实践,我们 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 合理的。如在小班“可爱的伞”主题 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及其家长一起 收集各种各样的伞和伞 的图片、画册 ,把各种伞挂在活动室 ,把伞的图 片布置在 活动室四周,俨然 一个伞 的小世 界,孩 子在 日常生活中可随 时观察、讨论 。根据幼儿的兴趣 、能力不断展 开主题探 究活动,及时调
不同课程既可独立,也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 ,如在“音乐餐厅”这
寓教育 与其他 活动之 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 戏是儿童 的心理特征 , 个虚拟的情景中,幼儿可 以自己选择音乐,编排舞蹈,策划演 出,这正 游 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 好可与另一个虚拟情景“美丽的房屋”联系起来 。幼儿搭建和装饰的美
施 已经成 为了幼 儿园课程 改革在实践层面上 的核心 问题, 由于在观
在幼儿园的观念中。区域活动 是按五 大领域划 分、供幼Jr,d,组或
念上强调 了保障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 需要 以及要求在教育过程 中体现 个别学习的活动,游戏活动则指角色游戏或创造 性游戏活动。因此,
儿童 自主性。因此 在幼儿 园教育实践中,游戏 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 很多幼儿 园的一 日活动时阃表上有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之分 ,但我们
心,这就是游戏课程 。

四 、幼 儿 园课 程 生 活 化 、游 戏 化 的 实 践 探 索
课程游 戏化对现代幼 儿课程 的认识 与实 践,课程游 戏化、游戏学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园本思考与实践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园本思考与实践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
园本思考与实践
自主图书《飞行的雨》

有许多雨要去旅行。

它路过太阳,对着太阳说:“好热 啊!”

它路过冰山,对着冰山说:“好冷 啊!”

有些雨掉到了河里。

它又到了北极,有些雨落到了地上,天空中 划过一条线,那是小鸟飞得太快了。

它又到了埃及的金字塔,它们就住在金 字塔里,旅行结束。
解读

跟孩子一样体验 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幼儿的行为与内心体验。 体验内容:计划性;幼儿使用的材料;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同伴的互动等。
如何解读?

阅读儿童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专业书籍推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儿童心理逻辑》、《童年的秘密》; 埃里克森情绪互动与学习、马斯洛基本需求与 学习、维果斯基社会互动与学习等专业理论。
积木建构《高架车道》
1
多元学习,理解课程游戏化之精神 多维思考,理清课程游戏化之概念 展开探索,践行课程游戏化之实践
2
3
多元学习,理解课程游戏化之精神
读儿童
现实的儿童 儿童心理学
<>
读指南
指南举例 纲要解读
<>
读名著
读大家 学大家
<>
……
……
读儿童:现实中的儿童
教师从关注自身行为走向关注幼儿行为; 观察儿童以认识儿童、了解儿童,进而读懂儿童、理解儿童。
读儿童:理论中的儿童(穿鞋套)
教师要有足 够的理论知识 储备,在教育 场景中才有可 能准确识别有 价值的信息。
读指南

理解、内化指南,渗透到教师思想行 为中; 更精准、更快速地读懂幼儿当下的行 为,现场及时作出反应。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永城市市直第二幼儿园洪桂汝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也同样来源于生活.现在,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在教育目的上倡导“教育即生活”的主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幼儿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园课程不能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要任务,它必须让幼儿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

幼儿园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健康地发展。

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必须立足于生活化游戏化。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他特别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实际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并能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在幼儿一日生活小环节随时都隐藏着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把握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实施教育。

在小班的孩子学习《1和许多》之前,教师在发点心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1个点心筐里放着许多点心;做游戏的时候告诉孩子1只鸡妈妈在保护许多小鸡;看动画片的时候告诉孩子许多小朋友在看1台电视;等孩子对1和许多有了初步的概念时,在玩积木的时间教师拿出1筐积木告诉幼儿这有许多积木,让幼儿每人拿1块积木并说“我拿了1块积木”,拿完之后教师说“许多积木分成了1块1块的积木”;然后让小朋友把积木1块1块地放进筐里,引导幼儿发现1块1块的积木放在一块就是许多。

数学教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幼儿来说尤其不易理解,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点滴渗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研究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研究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研究摘要:为达成消除学龄前儿童厌学情绪的目的,本文围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进行分析,首先论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幼儿园课程进行贴近生活的游戏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多角度分析达成完善幼儿园课程贴近生活的游戏化目标的可靠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梁启超曾经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为我国提供未来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后期教育的基础,也是开始学习生涯的第一步,面对活泼好动、很难坐住板凳的学龄前儿童,生搬硬套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生活十分不利,为了吸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消除学龄前儿童对学习的抵触情绪,需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更符合现实状况的改革,让幼儿园园本课程体系更加贴近学龄前儿童的生活。

1.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的理论意义对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进行课程讲解的执行要点就是把游戏融入幼儿园生活的日常活动中。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以游戏化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寓教于乐”“将教育融入与生活、游戏之中”。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对于幼儿园老师的经验增长有着明显的作用,有效地改良传统直白的教育方法[1]。

对学龄前儿童而言,让幼儿园课程包含更多游戏可以让学龄前儿童热爱学习课程,激发学龄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龄前儿童得以健康成长,在生活中、游戏中都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使学龄期儿童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的实践意义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贴近生活的游戏改革可以找出更符合学龄期儿童学习成长的教学方法,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帮助幼儿园老师进行教案编写,研究出一种符合现实情况的幼儿园改革方式,改善幼儿园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2]。

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中存在的问题3.1部分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理念认知不清目前幼儿园课程贴近生活的游戏化改革最大的困难是理念认知不清,这一般体现在幼儿园老师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对游戏、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不能完全关联之上。

浅谈幼儿教育活动的游戏化、生活化

浅谈幼儿教育活动的游戏化、生活化

浅谈幼儿教育活动的游戏化、生活化摘要:游戏是幼儿的最爱,而生活又是幼儿认知的基础。

将生活化、游戏化教育理念引入幼儿教育活动,既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体验,又更为贴近幼儿的认知特性,且对于教育活动向着内涵化、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有着更为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生活化、游戏化教育活动的驱使下,幼儿园教育的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更利于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塑造。

因此,教师在设计幼儿教育活动时,应以幼儿实际为基础,加强对各类游戏化、生活化资源、素材的引入,活动、项目的引入,情境、生态的构建,使诸多与幼儿认知特性相切近的教育元素深入衍射至幼儿教育教学领域,为帮助幼儿认识、发展提供铺垫。

使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向着游戏化、生活化倾向而迈进,达到切实彰显育人目标、全面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游戏化;生活化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应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开展、组织、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

而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则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活化内涵的深度诠释。

同时,就幼儿的认知特性与发展现状而言,生活化、游戏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更为贴近其认知规律。

而且,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驱使下、鲜活生动的生活素材刺激下,幼儿的认知能力、基本素质、身体机能也会获得全方位发展,更利于对幼儿各方面需要的满足与实现,为促使幼儿教育活动向着多元化、深层次迈进提供坚实保证。

基于此,为了切实提升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能,教师在落实幼儿教育活动指导时,应加强对生活化、游戏化思想理念的渗透、融合、应用,为幼儿提供更多在生活与游戏中获得认知提升的机会,使教育活动的开展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切实促进幼儿各方面意识、能力、素质的提升,帮助幼儿在科学且高效的生活化、游戏化教育活动引领下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协作互助、提升思想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开启全新发展旅途。

一、设计游戏化教育活动,激发幼儿认知夙愿受到自身认知特性的影响,使得很多幼儿对游戏都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概述〕为深入贯彻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有效促进各幼儿园保教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在“生活即教育”课改成果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为抓手,以“部门推动、教研引领、幼儿园协同推进”为工作机制,以“点面结合、片区联动、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为行动路径,进一步探索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

〔关键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对中国的学前教育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见证。

特别是它提出的“游戏”精神,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审视和改进教育行为的指引和参照。

近年来,各幼儿园能够持续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南》,不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保教,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理念得到了初步的贯彻和落实,多数幼儿园已经开始将游戏作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提高办园水平、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落差,在推行幼儿园游戏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

为有效促进各幼儿园保教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在“生活即教育”课改成果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为抓手,以“部门推动、教研引领、幼儿园协同推进”为工作机制,以“点面结合、片区联动、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为行动路径,逐步探索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

一、以问题为资源,开展调研摸底精准把握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共性问题和不同性质、不同发展层次园所的个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提升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成效的前提和关键。

为此,我们以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所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际现状,并认真剖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标北京市、上海市等教育前沿地区,我们学前教育在推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仍有较大差距,对幼儿园教育、课程、游戏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园游戏的本质,在开展游戏实践中存在认识误区,导致游戏活动具有盲目性、区域活动流于形式、游戏价值未充分发挥、缺乏正确的引导等问题。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时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幼儿园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知识,因此教师就需要重视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将幼儿园教学生活化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使学生自己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标签:幼儿园;游戏化;生活化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幼儿园阶段许多家长和教师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在幼儿园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将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将课程生活化,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了解简单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思维,通过生活化教学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讲课程游戏化,能够有效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于学习产生热爱,并且能够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游戏氛围,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为他们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策略1.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幼儿园的课堂中,许多课程都是简单的基本常识教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比较有限,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也不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增强对于生活常识的认知,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颜色的基本常识时,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开展教学,在春天花草的颜色都比较丰富,教师就可以结合他们不同的颜色来帮助学生认知颜色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发布时间:2021-01-20T02:32:18.379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1月总第368期作者:严艳华[导读] 游戏所具有的能量是开发幼儿内部固有的潜能。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幼儿教育以课程游戏化作为一个改革新思路,作为进一步落实《纲要》《指南》的新抓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关注焦点,各地幼儿园也势如破竹般地积极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高仓中心幼儿园653100摘要:游戏所具有的能量是开发幼儿内部固有的潜能。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幼儿教育以课程游戏化作为一个改革新思路,作为进一步落实《纲要》《指南》的新抓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关注焦点,各地幼儿园也势如破竹般地积极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游戏作为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

要将生活、游戏和教学融合起来,从生活、游戏中延伸教学,从生活、教学中产生游戏,让生活经验、教学内容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真正通过游戏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学的内容。

基于此,以下提出了几点新模式改进对策:一、还原生活本质,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过多的干涉,忽视幼儿的自主参与。

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活动内容时对自己身份的把握不准,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

以大班的“娃娃餐厅”为例,总结一下我们的做法:在“娃娃餐厅”区域活动中,该活动区投放的所有材料都是幼儿自己准备的,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

经过大家的讨论,平时做饭需要的调味品也被总结出来,不必老师再作主替他们准备。

而且,我们采用的食材并不是橡皮泥、玩具等替代品,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活中会出现在饭桌上的食材。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和 变 革性 的特 点 , 形 成 完 备 的课 程 体 系 。 新 的 课程 体 系 不仅 仅是 传 授特 定 知识 的 载体 ,
速 发展 。 幼 儿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年龄 特 点 决 定 了 幼 儿的 的 对 很 多 事 物 的 认 知 都处 于 较 低 水平 , 教9 i f i 简单 的 讲 解 , 并 不 能 让 幼 儿 接 受
对 有 疑 问 的学 生 , 教 师就 可 以 把 有 关 的 科
学知识介绍给学生 , 如 太 阳光 是 由赤 、 橙、
由于 在幼 儿的 思维 中多很 多 事物 充满 了 好奇 , 幼 儿喜 欢 模 仿 生 活 中 遇 到 的 场 景 。 因此 , 我们 要根据 幼儿 的特 点 , 在 教 学 中
的影响。 因此 , 要 想 适 应新 时 期 幼 儿 教 育发
儿在 搭 积 木 、 折叠彩纸 、 粘 贴 图片 时 都 会 显
学、 合理 , 对 幼 儿的 身 心健 康 成 长 有 着 直接 的 经 验 。 幼 儿 园课 程 中 的 内 容 与 幼 儿 的生 示 出 自己 独 有 的 想 法 。
所以 , 教学 中, 所 选 择 的 教 学 内容 要 充
实, 幼 儿 园 的 课 程应 该具 有 整体 性 、 开放 性 分 结 合 幼 儿 的 日常生 活 , 这 样 才 能 实 现 寓
更能 激 发幼儿 的创造 力 、 想 象 在 幼 儿 园教 学 中 一 个 关 键 的 环 节 就是 戏 环 境 下 , 力。 例如, 在带领幼儿玩吹 肥皂泡时 , 勤于 为 学实 际以及幼 儿的发展情况 , 对 幼 儿 进 行 思 考 的 幼 儿 就 可 能 会 提 出这 样 的 疑 问 : 有针 对性 的科 学培养 。 人 在幼 儿时期 , 处 什 么 肥 皂 泡 看 起 来 会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颜 色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

YOU JIAO XING KONG/幼教星空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王彩霞在幼儿的世界当中游戏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逐渐趋于生活化和游戏化,将会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更加的快乐与和谐,这样幼儿就能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无形的接受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教育。

因此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目标,挖掘生活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变换儿童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具有的内容,提幼儿对参与课程的兴趣,进一步促进他们智力的和能力的培养。

一、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首先,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过程中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进行智力的开发。

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要更加幼儿教育的基本要‘就是教师应该要幼儿的生活及游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M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动态有一定的把握,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的状态。

在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资源,将各生活幼儿课程当中,进一步提幼儿课程的,更好的实现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目的。

另—方面,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非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在幼儿进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将游戏和教育学习相结合。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智力阶@为幼儿设置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课程内容,让幼儿教育活动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更好的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生活,握验。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实践探索1.明确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目标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孩子的智力水平以及认知能力。

根据幼儿成长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孩子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同时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和学。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学和,进他们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基于对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考量,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上,要能够有效的保障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沟通能力的进步。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一、引言幼儿是社会的未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场所。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石,其中生活化与游戏化是两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探索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结合两者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定义及特点1. 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的机会。

例如,通过蔬菜种植、烹饪、家务等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自主、独立、合作等基本生活技能。

特点:(1)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生活化教学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2)提供现实情境:通过模拟现实生活情境,幼儿可以在有限的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幼儿可以参与各种实际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2.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是指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乐趣与知识的结合。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语言、社交、想象等能力。

特点:(1)趣味性和自由性:游戏化教学以幼儿的兴趣和游戏需求为核心,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情景拟真性:通过创造各种情境,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帮助幼儿建立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

(3)多样性和动态性:游戏化教学可以灵活地结合不同的游戏形式,满足幼儿多样的学习需求。

三、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差异与联系1. 差异(1)目的不同: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活经验来帮助幼儿实践各种能力,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

(2)形式不同:生活化教学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情境,让幼儿在现实场景中完成各种任务。

游戏化教学是通过创造各种情境,让幼儿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游戏活动。

(3)方式不同:生活化教学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种实际操作。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李晓燕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年第01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则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幼儿园的课程理应是游戏化。

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游戏,游戏是儿童生长的适应。

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课程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强调的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应彰显的是一种游戏化的过程,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得以体现。

一、游戏的特征分析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是对幼儿生长的适应。

游戏满足了幼儿生长发展的需要,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并善于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张扬自我,放飞自己的个性。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

游戏的内容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形式由幼儿自主确定,游戏的进程由幼儿自主控制,切忌由幼儿教育工作者直接控制幼儿的游戏活动,如果由幼儿教育工作者去掌握幼儿的游戏,则势必造成幼儿作为游戏主角的缺失。

比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构建游戏情境、提供相关的游戏活动材料等策略、途径、方法去刺激某一特定游戏主题的出现,但切忌将某一特定的游戏主题直接告之幼儿。

幼儿教育工作者只能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伙伴”,切忌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导演”“指挥官”,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游戏时可以通过扮演游戏中的相关角色去对幼儿的游戏加以引领、点拨、指导。

2.游戏无强制的外在目的。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有利于让幼儿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渗透于游戏之中的,并不是幼儿的刻意而为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能意识到游戏所能达到的目的,能意识到游戏的这种内在隐性作用。

3.游戏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欢乐,使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4.游戏是模拟性的活动。

游戏通常都是在假想的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反映现实生活的。

浅谈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与生活化

浅谈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与生活化

·249·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行的游戏化、生活化教育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初级教学体系中最为推崇的教育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不明白如何开展这样的教学课程。

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游戏化和生活化教学理念。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与游戏是当下教育过程中最好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

所以如何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让游戏与生活中的点滴相结合融入到幼儿园教学课程中对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与专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形成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认识从而提高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

1.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作为一名被称为园丁的教师来说,不能禁锢幼儿的天性,应该顺应幼儿们的天性,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活动空间,从而使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无忧的童年。

幼儿的脑海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幼儿不健全的逻辑或许是代表幼儿心中别样的美,不完善的创作或许是幼儿们脑海想象的艺术。

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也许是一直玩,但是在玩儿的同时幼儿也在学习和认知这个世界知识与经验,并且在幼儿的记忆脑海中留下深深对这个世界新的见解。

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过程中,如果教师按照以前讲述的方式去上课给幼儿去教授这篇课文,幼儿很难去掌握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中所要讲述道理。

如果老师去换一种游戏化和生活化的教学课程。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分组然后去选择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幼儿去扮演妈妈,大灰狼,小红帽和奶奶角色在台上去给其他的同学表演。

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十分愿意参加的并且还是十分快乐的。

幼儿也很快的掌握并且能够复述这个故事,同时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同时也告诉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保护自己,并且告诉幼儿要学会勇敢地面对。

教师应当要有敏锐的眼光从游戏和生活中去寻找课程所需要地内容与知识,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安排。

例如幼儿好玩的过家家游戏,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去安排“家”这个主题的教学安排。

这样就会吸引幼儿去积极参加并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理解家的含义及所需要担当责任和所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并且幼儿会在这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做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实践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实践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实践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实践研究报告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生活化教学活动强调将课堂教学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研究;而游戏化教学活动则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研究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实践对幼儿研究的影响。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对幼儿研究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两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幼儿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4. 研究结果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能够提高幼儿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 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 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 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和支持。

5. 研究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幼儿园应进一步推广和实施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

- 教师应注重设计和组织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 幼儿园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研究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6.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实践进行研究,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对幼儿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应更加重视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应用,以提高幼儿的研究效果和发展潜力。

---以上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实践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心得体会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能够促进教学活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习和探讨的核心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其他活动之中”。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

因此,一节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将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整合”1、从生活和游戏的角度来分析和设计主题当我们选择或是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看这个“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是否可以与之生活的环境相互融合。

而“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现主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主题中蕴涵的探究机会,主题中蕴涵的游戏机会。

例如:主题活动《商品》。

幼儿通过教学活动累积了购物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机会应该说很少。

结合这个主题,在角色游戏我们创设一个商店的环境。

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使平时无人问津的超市改头换面了。

于是,快餐店、饮料店、玩具店、大头贴照相馆、服装店相继拉开了序幕。

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制作商品、拟定价格、贴价格标签的经验,因此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商品时得心应手。

主题活动《我喜欢看书》。

“我喜欢看书”教学活动涉及了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的分类等内容。

这些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图书应该如何摆放,如何分类,如何用标签来区别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

教学活动使游戏变得生动活泼,游戏也将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知识经验无形地延伸,幼儿良好的习惯也慢慢养成了。

2、内容的选择能生活化、游戏化。

不要单纯“学科化”例如:我们在教授数学领域的知识时。

幼儿园教学心得:将游戏融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教学心得:将游戏融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教学心得:将游戏融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将游戏融入教学的一些心得和思考,希望能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1.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世界。

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新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2.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们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团队意识。

3.游戏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环节,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沟通、交流,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

5.游戏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增强自信心。

二、将游戏融入教学的实践方法1.选择适合的游戏活动。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

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捉迷藏等游戏;针对中班和大班幼儿,可以开展益智游戏、团队协作游戏等。

2.创设游戏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例如,在教室布置中,可以设置游戏角、主题墙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资源。

3.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将游戏融入教学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设计“小小商店”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4.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开展科学实验游戏时,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角色,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科学现象。

《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深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深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深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活动是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为此,本研究围绕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深度实践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理论基础。

2. 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3. 总结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成果。

4. 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深度实践进行探讨。

四、研究过程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其生活化、游戏化的实施策略和效果,为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3. 实证研究:设计并实施幼儿园教学活动,对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度实践,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

4. 成果总结:整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理论基础分析: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实施策略探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富有生活气息和游戏元素的教学活动,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实践成果总结: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

浅谈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与生活化_4

浅谈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与生活化_4

浅谈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与生活化发布时间:2021-05-26T11:18:50.27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作者:陈岩[导读]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岩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以自主性、开放性、丰富性以及自由性的特点,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而且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的要求,致力为幼儿构建丰富多彩的兼具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为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生活化一、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区域活动是以快乐以及满足作为目的,以操作以及参与作为途径的一种注重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活动。

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区域活动对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域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绪。

区域活动的开展遵从自由以及开放的原则。

我们要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活动的探索空间,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探索与发现,达到幼儿满足自我、增强自信的目的。

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间既收获了知识和经验,又收获了快乐与满足,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区域活动的探索之中。

其次,区域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基于游戏化、生活化的区域活动的构建策略(一)设置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内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幼儿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内容方面,要紧紧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以及感兴趣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健康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刘利红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7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途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以幼儿身边的故事为主线,寓健康教育于生活之中;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游戏化的体验中获得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生活化游戏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022-0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让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既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健康教育的归宿。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可谓一日生活皆健康,一日活动皆有健康教育。

此外,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要求。

因此,“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让幼儿健康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从活动设计到实践一直坚守的基本理念。

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以幼儿身边故事为主线,寓健康教育于生活之中,让幼儿获得由内在心灵到外在体质的发展在《幼儿快乐成长系列丛书·康而乐》(以下简称《康而乐》)编写初期,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幼儿兴趣。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在“用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并在不经意地传播着教育者希望别人能感悟的哲理,传播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

比如我们都喜欢看的美国好莱坞大片,无论打斗多么激烈,最后都会回归到爱或家庭的主题;当一派热闹沉静下来,留给人们的是一种对心灵的震撼。

如果我们的读本能成为孩子喜爱的文学作品,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深处、引起孩子的共鸣,那将是怎样一种教育收获?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故事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且只有符合幼儿身心需要的东西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为幼儿所喜爱。

因此,整套《康而乐》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幼儿的生活,发掘幼儿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以幼儿身边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述幼儿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想到的平常事,帮助幼儿解决疑惑、提升经验。

《康而乐》幼儿读本以第一人称出现,让幼儿在主人公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感同身受,潜移默化地获得影响。

比如小班幼儿,上幼儿园是他们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要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认识陌生的老师与同伴,要面对许多心理与自理方面的挑战;让幼儿尽快熟悉环境、和老师及同伴建立感情,从而喜欢上幼儿园是小班初期健康教育的目标。

而消除幼儿对幼儿园的抵触甚至害怕恐惧心理,却不是我们大人讲道理、说教就可以做到的,我们首先要“从幼儿身心需要出发”,找到幼儿抵触心理的产生原因,然后进行疏导。

所以小班读本的主题名称定为《好玩的幼儿园》,而不是《我上幼儿园》或者《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中班幼儿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人际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们设计了《和朋友在一起,真好》《我有好心情》等主题活动,满足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

到了大班、学前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增强,为了满足幼儿对独立的渴望,我们设计了《我的餐桌我做主》《床位双选会》等活动,让幼儿体验自己制定菜谱、自己选择用餐及午睡同伴的快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领域的总目标定为“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不再是分科教学时代的“体育”这一单一的内容与形式,幼儿的情绪、卫生习惯、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同等重要。

幼儿日常生活环节看似很琐碎,可是却蕴含着极高的健康教育价值,幼儿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学习与发展。

如小班幼儿来园、用餐、午睡是他们最容易想家的时候,我们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给每个幼儿一个拥抱、餐前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午睡前让幼儿听着音乐故事入睡、午睡后给每个幼儿额头一个亲吻,这些做法既可以安抚幼儿情绪又起到感知幼儿体温等身体状况的作用。

以幼儿身心需求为出发点,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满足需求、体验快乐,幼儿才能获得由内在心灵到外在体质的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教无痕、学有迹”,让幼儿在游戏化的体验中获得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康而乐》研究组将幼儿健康课程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理念凝练为“教无痕、学有迹”。

“教无痕”即是以孩子身边的故事为教学线索,以教育者的敏锐眼光发掘教育闪光点,淡化教的痕迹,寓教育于生活中,让孩子在自然的成长中获得有益经验。

“学有迹”即倡导“我的活动我做主”,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探索、自主支配空间,引导孩子在发现问题、收集材料、解决问题、记录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从而获得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游戏在早期学习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这是学前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做到“教无痕、学有迹”,课程除了生活化,还要游戏化。

所谓游戏化并不是让教师将所有的健康活动都设计成一个个的实体游戏,而是树立“游戏精神”的意识,探讨让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充满“自由、自主、愉悦、对话、选择、体验”的游戏精神,真正走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之路。

有时候,教师将“自主”等同于“彻底放手让孩子去主宰一切”,于是出现如此行为:教师将买来的玩具一股脑扔给幼儿,让幼儿自由玩耍;每天只上一节集体活动课,其余时间都给幼儿自由活动……不用预设、不用组织,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一切跟着幼儿走。

这是教师对幼儿自主的片面理解造成的,教师将“玩”与“学”完全分开,导致错失许多教育机会,幼儿很容易失去秩序感,自由活动“退化成为一种混乱状态”。

鉴于此,在《康而乐》课程实施中,我们尝试开展“游戏精神与健康教育实践”的实践研究,确定了“幼儿生活环节引导语游戏化”和“集体教学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两个实践方向。

经过两年的探讨,在幼儿生活指导语开发上,我们积累了很多实践案例,如为了让幼儿将袖子卷起来洗手,教师会说:让我们把长袖“变”短袖;为了让幼儿喝光杯子里的水,教师会和小朋友一起“干杯”;针对早上来园不愿张嘴问候的幼儿,教师设计了“遥控器和机器人”的情景,一按“遥控器”,“机器人”(幼儿)就张嘴:老师,早上好!在孩子喜欢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中,教师会巧妙地将规则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实现“玩中学”……在集体活动中践行游戏精神比在生活中践行游戏精神的挑战更大。

在幼儿大班额多、教师专业水平及能力尚处于初级水平等国情下,集体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还将在幼儿园长期存在。

如何在以教师为主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体现“我的活动我做主”等自主、自由的游戏精神,是《康而乐》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在研讨的课题。

与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相比,集体教学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明确的目标达成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能够考虑到尊重幼儿的自由、自主和选择,可是实施时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教师权威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将幼儿自主演变为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

以大班为例,常见的体育教学活动流程为:热身运动2-3分钟,自由探索5-8分钟,教师讲解示范3分钟,幼儿练习5-8分钟,幼儿竞赛游戏8-10分钟,放松运动2分钟。

从时间上看,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大概占整个活动的20%左右,60%的时间为教师示范后的练习。

而实际活动时,由于目前教师都意识到材料对探索的重要性,一般会准备很多材料供幼儿探索使用;于是,我们看到在20%的自由探索时间里,幼儿更多的是忙碌于材料的搬运、兴奋于材料的摸索,刚刚摸清材料的特性,探索时间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教师根据预设的计划按部就班完成活动。

整个活动明显地是为探索而探索、为自主而自主。

因此,体育活动为什么要给幼儿自主探索、材料是为什么服务的……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厘清的。

首先,无论是对于探索的行为还是材料的准备与操作指导,教师心中是要有目标的,材料是教师为达成预设目标而准备的。

因此,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教师一要善于引导幼儿指向教育目标,二要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为下一步目标的达成进行充分铺垫,使教学过程更流畅。

比如学前班的《步步高》,教师心中的目标是“助跑跨跳”,为此准备了同样高度的纸盒,让幼儿试试“谁跳过的盒子最多”。

在幼儿自由探索环节,教师关注幼儿安全的同时,关注幼儿跨跳障碍物的多种方法与水平。

由于心中有目标,当个别幼儿出现助跑跨跳行为时,教师就能敏锐发现并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

当每个幼儿都进行了尝试后,教师才进行总结示范,让幼儿用助跑跨跳的方式练习跳过一个盒子、两个、三个盒子……最后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一组跳得又高又快。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幼儿探索”,幼儿不断地在尝试解决教师抛出的问题:从跳过更多的盒子到跳得更高,最后不光要高度还要速度(引进规则与合作教育)。

教师巧妙地将自己的教学要求变为游戏规则,让幼儿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动作技能与能力的发展,而没有感觉到教师给予的压力,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无痕”与“我的活动我做主”。

健康,是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和保证。

孩子从幼小长大成人,最终成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的社会个体。

健康教育是维护生命健康的必经之路,让我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带领孩子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引导他们自己掌握健康的钥匙和幸福的密码,在健康教育之路上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参考文献】[1]【英】珍妮特·莫伊蕾斯著.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M].刘焱,刘峰峰,雷美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日】仓桥物三著.幼儿园真谛[M].李季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黄进.游戏精神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的反游戏精神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2003,(11).[4]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责编刘小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