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第八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八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八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八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认识可能性有大有小。

本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主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游戏中感受可能性发生的大小。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是概率部分的起始内容,学好本单元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统计与可能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内容
可能性
不确定性
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事件作出判断
摸球游戏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测物体的数量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知道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进行交流。

3.会根据事件的结果,猜想事件发生的条件。

1.结合掷硬币的试验和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在游戏过程中,通过“猜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2014秋)

《温度》教学设计东阳市画溪小学金丹青一、教材分析:《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

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

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温度,了解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并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尤其是零下温度的比较。

因为该节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六、教具学具: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认识:1、同学们,今天金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欢迎吗?2、上课前老师跟大家玩个游戏,叫做“说反话”游戏,比如我说我很矮,那你们应该怎么说?(我很高)我向左——我向右上升——下降前面——后面3、生活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促进和学生的交流,体验相反意义在生活中的存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这是——大头儿子一家,他家住在北京,最近小头爸爸公司放假,他准备带大头儿子出去旅游,我们说旅游之前都要准备些什么?学生回答:衣服、吃的等等。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认识一位数和两位数2. 第二章:加减法运算3. 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4. 第四章:长度单位与测量5. 第五章:货币的认识6. 第六章:时间与日期7. 第七章:统计与概率8. 第八章:空间与图形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2. 理解角的初步概念,认识长度单位并学会测量;3. 认识货币,理解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4. 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5. 理解空间与图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概念、长度单位的换算、概率的理解;2.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时间与日期的表示、空间与图形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圆规、计时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 例题讲解:以生动有趣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合作精神;5.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2)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3)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统计图;(4)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 答案:(1)加减法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2)长度单位换算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3)统计图答案根据给定数据而定;(4)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最新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1)教学设计、电子备课

最新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1)教学设计、电子备课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认识可能性。

本册是第一次编排可能性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1.通过掷硬币的试验和生活实例,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结合摸球游戏的具体情景,经历分析、判断等思考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点1.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难点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会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五、课时安排不确定性 1课时摸球游戏 1课时单元测试及评讲 4课时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一、我会填。

1.掷骰子面向上的点数出现的结果有()种,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是()。

2.掷一枚骰子,点数大于4的有()种可能。

3.掷一枚骰子,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30次,“1”朝上的次数大约是()。

4.把硬币抛向天空,落地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5.从一副中国象棋(32枚)中,任意摸出一枚棋子,摸到黑棋的可能性是()。

6.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试卷上有一道选择题,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张明实在做不出,只好随意选了一个,那么他答对的可能性是()。

7.盒子里有大小完全相同的6个球:1个白球、2个黄球、3个红球,萧萧任意摸出一个球。

(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8.有6张牌,其中有4张红桃和2张黑桃,如果抽其中一张,抽到()的可能性大。

二、辨是非。

1.球赛中,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2.1~9,9张数字卡片,抽到单数的可能性和抽到双数的可能性一样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可能性》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可能性》单元教案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抛硬币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第二部分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材的设计以活动为主,呈现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与更多的探索机会。

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讲,在学习本课之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不确定现象,要求学生能够用一些诸如“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摸球游戏,初步体会到随着数量的变化,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以“抛硬币”活动将学生引入到对可能性问题的学习中,再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在谈话中都能运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汇。

本节课就是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学的思维更高层次地认识不确定现象。

1.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过程。

第一次摸球活动,全体同学参与,学生在装有6个红球、4个白球的盒子中任意摸一个球,同时进行统计。

后两次摸球活动改变盒子中红、白球的个数,分成两组同时进行。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2.“猜测、验证、交流”贯穿在学习活动中。

这三次摸球活动,都先让学生猜一猜摸出哪种球的次数多。

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并不评价,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活动,通过学生的统计汇报,验证学生猜测的结果是否准确。

再通过全班交流,发现规律并揭示“可能性大小”这一课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交流,例如,能不能用“很可能”“不太可能”来描述这三次游戏的结果;假如盒子里只放10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结果会怎样?这一环节为“练一练”第1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Safety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investment. December 21, 2020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白皙罗村中心学校电话:课题一数学广角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5页例3;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逐步养成合理安排事情与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他们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小明和他妈妈进行为期一天的角色互换活动,也就是他要当一天的家长来照顾爸爸妈妈;新鲜吧不过这可把小明忙坏了,妈妈要吃饼,爸爸要喝茶,一早晨下来,小明真是晕头转向;他6点钟就起来准备,一个多小时后,总算是让妈妈吃上了饼,爸爸喝上了茶;但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的他,今天却迟到了;小明自己还纳闷:妈妈每天也做这些事,可从来没有迟到过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分析一下迟到的原因吗其实解决迟到的问题就是解决什么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愿意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师:那好,首先我们要来看看小明这一早晨要做几件事两件第一件事是妈妈要吃饼,所以要烙饼; 小明是怎样烙饼的呢出示课件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生:烙饼时,饼锅里每次只能同时烙两张饼,每张饼的两面都要烙熟,每面各需要3分钟;师:我想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烙1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2张饼呢师:现在小明要烙3张饼,你觉得有几种烙饼的方法,每种方法需要多少时间先不要急于回答,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说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好吗师:谁先来汇报你的设计方案汇报的时候注意要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说清楚,并说明共需要多长时间,好吗生:一张一张的烙要18分钟;生:两张一起烙再烙第3张要12分钟;师:还可以怎样烙如果无人回答,师需要进一步启发师:大家看,在用第二种方案烙第3张饼时,本来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饼锅,现在只烙了一张饼;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师:启发如果每次都烙两张饼,是不是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想一想,每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烙两张饼呢同学们先别急着回答,请你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摆一摆、烙一烙,做个小实验;然后,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最后再来汇报,听清楚了吗开始学生实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案生:先烙第1、2张饼的正面,再烙第1、3张的反面,最后烙第2张反面、第3张正面; 课件演示具体过程师:你们觉得这三种方案,哪个更节省时间,更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师:但是小明却用了18分钟,白白浪费掉了9分钟,也就是一半的时间,你觉得他这样做合理吗那你想对小明说点什么师:生活当中解决事情的方法会有很多种,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合理安排,就会找到最佳的方案;这就会节省出许多时间,是不是这样师:烙三张饼,我们会合理安排了,如果烙4张饼你觉得怎样烙比较合理5张饼、6张……10张呢又该怎样安排呢小组内讨论后把表格填写完整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饼的个数是双数的,两个两个地烙;个数是单数的,剩最后三张饼时,用3张饼最佳方法烙;生:烙饼的张数乘3,就是它们所用的最短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了第三种烙饼的方法,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教师让学生看小明是如何做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在生活中做某件事时要认真思考、合理安排就能节省时间;二、教学例2师:大家用这么短的时间,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节省了一半的时间;那我们再来帮助小明看一看,在给爸爸沏茶的环节上还可以怎样合理安排,节省时间,好吗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课件谁说给大家听一听师:小明会怎样沏茶呢我们还不知道,还是先请同学们帮助小明设计一下应该如何沏茶,才能让爸爸尽快地喝上茶,好吗师:好,请学习小组设计一下沏茶方案,并互相说一说这样设计的理由,讨论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这些步骤中哪些要先做2.哪些步骤可以同时做学生设计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有答案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共14分1分钟 1分钟 8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共12分1分钟 1分钟 8分钟 1分钟 1分钟同时洗水杯2分钟③:洗水壶→接水→烧水8分钟→沏茶共11分1分钟 1分钟同时 1分钟洗水杯找茶叶2分钟 1分钟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爸爸喝上茶师:我们来看小明沏茶的工序,出示课件你想对小明说什么师小结: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也就最能节省时间;师:小明谢谢大家教会了他合理安排,节省时间的方法,他想到下一次的角色互换活动的时候,他就不会这么手忙脚乱得啦;实践应用内化提高1、出示课件:我感冒了做一做第2题师:瞧,笑笑感冒了,她要吃完药赶快休息,她应该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呢请你想一想,然后跟同桌说一说你安排的顺序;2、我想忙活了半天,大肯定又累又饿吧,我们一起到“美味餐厅”去转一转吧; 出示课件:美味餐厅做一做第1题师:“美味餐厅”也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呢再跟你挨着的同学说一说你的理由;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学生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合理安排,才能提高效率最后,小明有一句名言送给大家,愿与大家共勉;点击课件:培根——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希望大家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课题二数学广角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5页例3;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形成寻找最优化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难点:理解排队等候时间的总和的意义,运用这种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你们想不想看小品好,同学们可要认真仔细看哦,这里可有数学问题的;实现让学生简单排练好了小品:水龙头风波;师旁白:一天,小红和小亮做值日,他们俩正好同时强调读来到一个自来水龙头前;小红:我洗抹布只要1分钟时间;小亮:我装一桶水要5分钟时间;小红、小亮:我有事,让我先洗装吧;小红:还是让我先洗吧,这样好一点;师旁白:小亮疑惑不解;为什么小红先就好一点呢师:同学们,小红说的有道理吗2、学生窃窃私语师:现在他们都感觉自己有道理,那我们帮他们算一算时间吧,好吗生:1+5=6分钟生:5+1=6分钟师:这样看来,好象小红说的没什么道理呀,时间长短不是一样吗引发学生思考:一人做事,另一人在干嘛生:小红先洗,小明只等1分钟,如果小明先装水的话,小红要等5分钟;师及时指出:是呀,我们在自己完成自己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别的同学的感受,那我们来算一算,如果包含等候的时间在内,一共享多长时间吧;生:小红先小明后:1+1+5=7分钟;生:小明先小红后:5+5+1=11分钟;师: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里的7分钟和11分钟是什么时间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突破难点:等候时间的总和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刚才我们遇到的问题,在数学上叫做“排队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一方面为了引入新课,创设了学生常常遇到的生活场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降低新课的难度,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对“同时来到”这个前提要重视,同时,也对“等候时间的总和”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讨论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排队现象是很普遍的,大家请看课件演示例3情景图2、师:同学们,现在由你们来当一回调度员,给他们安排一下顺序吧,同时算出三艘货船等候的时间总和;3、质疑: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生:等候时间的总和是什么意思很可有能学生对此还有疑问,这里要留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都明白题目的意思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图、文,正确理解题目的意义,知道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之下:只能一船一船的卸货;而且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要求的问题是“等候时间的总和”,这个和,既包括下货时间,也包括其他船的等候时间,为下面讨论方案,计算总时间作准备;4、分组活动安排与要求1、4人一小组;把货船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命名为:甲船、乙船、丙船;2、讨论后写出卸货方案,能写几种就写几种;3、算出每种卸货方案的等候时间的总和2、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3、学生汇报自己的卸货方案,教师按一定的次序板书;主要有:1按甲-乙-丙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8+8+4+8+4+1=33小时2按甲-丙-乙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8+8+1+8+1+4=30小时3按乙-甲-丙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4+4+8+4+8+1=29小时4按乙-丙-甲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4+4+1+4+1+8=22小时5按丙-甲-乙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1+1+8+1+8+4=23小时6按丙-乙-甲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1+1+4+1+4+8=19小时4、引导学生观察以上方案,谈谈自己的想法;5、小结: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船开始卸货,能使总等候时间最少;设计意图:学生在汇报时,教师有次序的板书了每种方案的顺序,并要求学生计算了等候总时间,通过计算,学生很容易看出:按“丙-乙-甲”的顺序,等候时间总和最少;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的方法,也让学生体验到合理安排的价值所在;学以致用,促进内化1、你能用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小品中,小红说,让她先洗抹布好在哪儿了吗2、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解决吗完成P115页的做一做;3、水龙头风波下有四个同学同时来到一个水龙头前,他们分别要洗手、洗抹布、洗拖把和用水桶装水;1这儿只有一个自来水龙头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给他们合理的安排一下排队的顺序吗3说一说,你在进行合理安排前,需要了解什么你认为怎样安排最合理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三个练习,一是回到导课的小品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小品中的问题,二是解决教材中的做一做,这两个练习属于基本练习,学生完成应该比较容易;第三个练习“水龙头风波下”的设计是对例题的拓展,由于人物的增多,难度也加大一些,同时,题目中没有告诉每个人所用的时间,这要求学生能够想到需要这个条件,也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个条件是进行合理安排的一个重要前提,才说明学生对排队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师小结:在确定排队等候顺序的时候,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合理安排时间,这样可以使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此有关的事件,请收集一个例子,课后与同学交流一下吧;课题三数学广角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6页例4;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对策,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过很多的智力故事,如“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等,这些智力故事都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的体现,今天,我们来听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但今天我们要用数学的思想,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提出问题,研究策略1、欣赏“田忌赛马”视频;2、提问: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3、同桌两人合作研究;1想一想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把田忌在赛马中能够使用的方法通过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2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在同等级别的马中,田忌的马不如齐王的马,而经过这么一调换,让田忌取得了赛马的胜利;师:这种调换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对策,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板书:“田忌赛马”——对策论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师:田忌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呢;学以致用1、你想自己当一回田忌吗机会来了这是一场拍球比赛,三局两胜.请看参加比赛队员的双方资料: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20个 2号40 3号60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10个 2号30 3号50问:我方队员怎样对阵才能赢2、同桌玩扑克牌的游戏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在游戏中让学生切实体会要想获胜除了要运用对策外,还必须让对方先出牌也是必胜的关键3、请同学们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一位镇长想起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不与强者争一时的长短,而是依据自己的实际,错开优势,以长击短,因此取胜;联想到招商引资,如果也能注意扬长避短,制造“错位”优势,可能还是打破僵局、走向成功的一个高招;课堂小结师:面对一次机会,一场竞技,我们光水平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己知彼,凡事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有些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数学策略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有善于运用策略的意识;希望“策略”意识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白皙罗村中心学校电话: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本册教学包含多位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四个领域的内容,所以在复习阶段就针对性地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拓展性地复习;第一课时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打开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教学意图: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教学意图:复习数位顺序表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基本概念;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三、练习内容1、读出下面各数;4231579 00 70 9000 0 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 9000000 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0000 0005、求近似数1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12 8 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6、比大小165001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题;第二课时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点: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2700÷30= 180÷60= 360÷40=240÷60= = 800÷40= 420÷6054÷3= 60÷30= 250÷50=130×5= 2×380= 150×6= 18×3=23×4= 7×13= 460×2= 7×5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估算522÷70≈710÷92≈ 543÷90≈ 350÷68≈ 455÷70≈678÷80≈59×103 ≈ 720×12≈ 315×72≈408×18 ≈ 209×29≈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39=585 792÷24=33150×39= 396÷12=15×390= 1584÷48=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4、复习笔算1948÷38= 2496÷47=4325÷48= 3276÷84=2245×27 = 530×48=509×50= 802×37=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5、解决问题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3总复习第9、10题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二十一4——8题第三课时课题: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4、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教学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点1、复习角的度量;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4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5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二、练习内容: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三、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四、作业;练习二十一9——10题第四课时课题:统计教学目标:1、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5、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一、教学内容教材2-4页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XX0平方米;XX年已有11XX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1、复习(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4005、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3、认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1课时 不确定性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1课时   不确定性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学好玩《填数游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填数游戏,巩固和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

2. 填数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3. 填数游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填数游戏的规则。

2. 教学难点:填数游戏的应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填数游戏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识别数字。

(2)介绍填数游戏的规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填数游戏,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记录和监督。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游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总结游戏中的经验和教训。

4. 巩固提高(1)教师给出一些填数游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在完成题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填数游戏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填数游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布置一些填数游戏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填数游戏中,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游戏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游戏规则不够熟悉,导致游戏进行不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游戏规则的讲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游戏水平。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填数游戏的教学,我希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困惑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实践: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列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在旁边加上相应的示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进行。

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练习,通过家长的签名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温度(直观地认识正、负数)学习目标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编写说明本节课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温度,为下一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

为此,教科书选择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萨5个城市某日温度的气象信息为背景,提出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探索如何表示北京某天的最高气温(零上温度)和最低气温(零下温度),体验数的扩充的必要性,并引入带有符号(“+”和“-”)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

第二个问题中,温度计是数轴的直观模型,通过在这个模型上标记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与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

第三个问题则要求把零下温度用带“-”的数来表示,并能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过程。

教科书上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用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表示,用表示方向的箭头来表示,用带有“+”“-”的数来表示。

学生种种个性化的表示对他们个人有意义,但不便彼此的沟通与交流,因此,由智慧老人告知通用的表示方法,沟通个性化表示与通用表示的联系。

同时告诉学生带“+”(读作“正”)的数就是已经学过的数(0除外),“+”可以省略不写;带“-”(读作“负”)的数,就是在已经学过的数的前面加上“-”,这个“-”不能省略。

·在下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主要是经历在温度计上标记5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过程,体会0℃有区别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作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直观地认识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

负数的学习是对数概念的扩充。

前面学习的自然数(0除外)、分数和小数,都是正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核心概念都是十进位值制,认识分数的关键是分数单位,而认识负数的关键是理解负数是表示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负数的意义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正、负数,知道整数的意义,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负数奠定基础。

备内容
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1课时)
认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根据温度的实际意义比较温度的高低正负数(1课时)
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认、读、写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进一步发展对0的认识,了解整数的意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探究正负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经历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正、负数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1.在探究正负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应用正负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备重难点
重点
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认、读、写负数。

难点
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

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

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

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代,如1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

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

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

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014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4年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o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即课本87、8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思维能力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四、教学准备:各种温度计、各城市温度卡片图五、教学过程:(一)创设谜语,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老师出一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认真听好哦:直直一条小红河,河水从来无浪波,天热水位就上涨,天冷必定往下落。

(打一物)生猜出是温度计时,再引导学生想想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温度计呢?让学生说出测量温度的时候,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温度”(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感受温度1、认识温度计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它们虽然外形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老师从温度计中选取了一部分放大,咱们一起来认识它,好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发现红色标出来的是0刻度线;面还标有数字:零以上的数字越来越大,零以下的数字也越来越大;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知道测量长度有长度单位,那测量温度的单位呢?从而引出测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好老师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记做℃(板书)让大家一起举起手来写一遍,那零刻度线上的温度就是零摄氏度。

设疑:那零摄氏度是不是没有温度呢?(零摄氏度是冰点温度)2、读写温度师:今天我们惠东的最高气温是31℃,最低气温是28℃,我想模仿播音员播报一下,想请同学们帮忙记录,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准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单元84页、85页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具: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出示84页地图:二、自主探究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你记录的温度读一读。

2、怎样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提示: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3、在温度计上标出北京及其他城市的气温。

三、精讲点拨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号可以省略不写。

用—2℃表示零下2℃。

四、达标检测比较2℃、5 ℃、0 ℃和零下2 ℃、零下5℃的高低。

提示: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下温度的比较。

五、课后小调查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各个城市温度数据,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温度从高到低排列:5℃ 2℃ 0℃―2℃―5℃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七单元86页、87页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读一读展示课前调查记录好的相关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素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二、认识生活中的负数1、复习温度的知识,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说说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

三、正负数的读和写1、读温度记录表。

小组讨论正负数的读法。

并读出下列各数:+5、—5、+500、—1002、正负数的写法。

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八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绘制复式统计图的方法的掌握2、善于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教学难点1、绘制复式统计图的方法的掌握2、善于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本单元共(5)课时第15 周:12月6 日——12 月10 日第 1 节第八单元课题:栽蒜苗一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思想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学生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设计条形统计图教具准备:让学生课前在家栽种一盘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教学时间:共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1.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今天这一节课上,我们一起来讨论你们是怎样观察的。

谁能先说一说你的观察方法与记录的方法。

2、从你的记录中,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都发现了吗?3、那么,谁栽的蒜苗长得最高呢?要知道谁的蒜苗高?应该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旧知识为新授知识引路,设计出既能联系旧知,又能提示新知的导语。

二、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并解决数学问题1.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每个同学记录的第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填入表格内。

(PPT1PPT2)(教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发一张统计表,学生把小组成员记录的数据分别填入表内)2.请哪个小组汇报你们小组填表的情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1)温度教学内容:课本第87~88页。

教学目的: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高低。

教学重点:能读、写负数,并会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高低。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主题图及课件、温度计、中国地图。

学生:对当天全国各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情景引入1.大家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2.那么西安今天气温是多少,你调查了吗?3.你是怎么理解5~12度的?4.除了西安,你还知道哪些城市今天的温度?如果学生的汇报中出现了零下这一词,则将该词板书。

如果没有,则进行相应的导入:如果有一个地方,它的温度是零下3℃,应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温度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1.北京某天的最高温度为5℃,最低气温为零下2℃,你知道怎样表示它们吗?说出自己的感受。

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如:5~12℃。

明确: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是12℃。

自由汇报,初步认识“零下”一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最后得出结论: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表示一天中的最高所温和最低气温可用“+5℃~-2℃”的格式,5前的“+”通常不写。

2.老师也调查了几个城市的温度信息。

请大家看图,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的发现多种多样,在此过程中,需引导学生明白,零下多少度是比零度更低的温度,如-3℃要比0℃低3℃。

3.展示温度计,引导观察刻度的分布情况,简要介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指名学生上台读出目前的温度。

4.这儿有很多温度计,请在上面标出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先引导观察第一幅图,让学生了解零刻度线上面和下面的数字标注方法,明白其含义,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几幅图。

5.组织展示标注结果小结: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通过交流,明确“零上”和“零下”几度的数字表示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理解大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 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能运用角的度量单位进行计算。

3. 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特征,能运用这些性质和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

5.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乘法分配律,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6. 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掌握除法运算定律,能熟练进行除法计算。

(二)数学思考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归纳和类比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数学知识和经验。

3.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大数的意义:理解亿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 大数的应用:能运用大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 角的意义: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

2. 角的度量:能运用角的度量单位进行计算。

3. 角的应用: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平行和垂直1. 平行和垂直的意义: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特征。

2. 平行和垂直的应用:能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统计1. 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

2. 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

3. 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温度。

90——91页[教学目标: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用“+”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重点和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2,让学生观察书上84页的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3、揭示课题----温度。

(认识正、负数)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探索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读一读,并分析5个城市的气温冷热情况。

(76)3、师提出:这一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2℃~5℃,如果不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说明温度,你还有什么办法表示这两个温度?请同学们画一画,写一写。

4、回报并整理归纳: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二)、在下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观察温度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温度计都刻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以及零度。

2、在温度计上标出这5个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组织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标注的?你有什么发现?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零上温度都在0℃的上面;零下温度都在0℃的下面,越往上额外年度越高,月往下温度越低。

(三)、填一填,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1、说一说零下2℃、零下4℃、零下17℃分别表示哪个城市的哪个温度。

2、用”+ “-”的数表示这三个温度,并指出:表示零上温度时“+”可以不写。

3、总结填法:像零下2℃这样0℃以下的温度,是以0℃为基准,与零上相反方向的测量结果,可以用负数表示。

4、组织学生讨论:哪个温度最低。

结合温度计的位置和联系我们冷热穿衣,帮助学生理解。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85页第1题。

(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作业:85页,2、3题。

教后反思:(77)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正负数(86-87页)[教学目的]: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收集数据,1、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储蓄卡上记录的存、取款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素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2、揭示课题---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1)、观察情境图,交流理解情境中信息的具体意义,例:“+8844.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而-10表示答错了,不给分,还要去掉10分;“-127元”表示没有盈利,而且亏掉127元。

(2)、讨论每个数前面的“+”或“-”表示的意义。

(3)、交流并引导归纳: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正数表示增加、升高、收入、盈利等量。

习惯用负数表示减少、降低、支出、亏损等量。

实际上正负数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量。

(3)、师指出:为了表示这种相反的意义,我们引入了负数。

2、认一认,说一说。

(1)师指出: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写“+”也可不写;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负数前面必须写“-”(78)(2)还有什么发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负数中有小数也有分数。

(3)、揭示整数的意义:师生把正数和负数中的正整数和副整数挑出来,像-10,0,200,··都是整数。

3、找一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和同伴交流。

(1)、同桌的同学各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互相说一说。

(2)、交流说一说:例如:表示楼层的高度6表示地上6层,-2表示地下2层····。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87页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交流你这一节课了什么?五、作业:87页2、3题。

教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滴水实验(88-89)教学目标: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提出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经历合作的过程,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课本88页情境图,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从图中看到了水龙头一直在滴水,多浪费呀。

(79)2、发现了什么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水多少呢?)3、揭示课题----滴水实验。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活动任务:设计滴水实验,推算出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2、设计方案:设计一个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1)、讨论实验思路:用一个盛满水杯扎一个眼代替水龙头,看一分漏掉多少水,再1时、一天、一年。

(2)、确定实验步骤。

形成实验方案。

3、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1)、问题引导: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2)、确定需要的工具、具体方法、操作步骤。

4、动手实验:按照刚才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实验、要求记录好实验数据,同时计算得出结论。

最后交流实验成果。

5、交流反思:(1)、通过实验有的小组实验结果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多,教师指出:因为各小组收集的数据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偏差。

(2)、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回答书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三、课堂总结: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90页第3题。

教后反思:(80)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编码(91-9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体验编码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激发学习欲望,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编码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课文91页情境图,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相关信息,回报信息:有5个嫌疑人的相关信:相貌、出生日期、持有银行卡情况,以及探长找到的不完整身份证和银行卡号信息。

探长说已经知道是谁了!你能帮助探长破案吗?2、你想知道吗?学习了这一节课我们就知道的,揭示课题--编码。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1、探长是怎么判断出谁是嫌疑人的呢?2、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都是编码,编码中隐藏着一些信息。

(二)、你知道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根据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1、让学生交流课前布置的关于身份证号码你了解了哪些知识?2、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交流号码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异同点?3、引导归纳得出:身份证号码中承载着持有人所在的省、市、县(区)和出生年、月、日及男、女性别等信息,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是根据前面17位数字计算出来的,便于计算机核对,如果算出的结果是10机遇用罗马数字“x”表示。

(4)、你现在该知道谁可能是嫌疑人了吧。

(锁定3个1972年出生的嫌疑人,排除另外2人。

)(81)(三)、下面是银行卡的编码方式,根据信息判断谁是嫌疑人。

1、让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表格,想一想怎样判断嫌疑人。

2、交流自己是怎样判断的:银行卡号码中承载着持卡的人的卡是哪个银行发的卡、发卡银行标识代码。

所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出生于1972年持有甲银行卡的人。

(四)、请你为学校的每一位学生编一个号码。

1、告诉学生这个编码要体现哪些信息:班级、区分出男女,不能与其他年级重复。

2、让学生试编一个。

3、交流:说清楚自己是怎样编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4、猜淘气所编的号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规则。

(五)、寻找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在全班进行交流。

1、让学生看书上的4幅图,说一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尝试说一说邮政编码、商品的条码中可能蕴含着哪些信息。

3、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编码。

并说一说给全班同学听。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编码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教后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数图形的学问(93-94)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熟图形的数学问题,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82)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呈现教科书93页的问题情境图,指导学生读懂情境图:鼹鼠钻洞,可以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多少不同的路线?3、揭示课题—数图形的学问。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1)、运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并分析问题。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思路的示意图。

(3)、师补充并归纳。

字母标注的各个点代表什么意思。

(用字母表示洞口)2、想办法按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要做到不重不漏。

(1)、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出线段的总条数,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并做好记录数的过程。

(2)、全班交流:梳理一共有多少种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数的过程。

先数短的线段:ab、bc、cd、;再数稍长的线段:ac、bd;最后数最长的线段:ad。

并结合图示说明。

3+2+1=6 ,也可以先从a点出发的线段,再数从b点出发的线段,最后数从c点出发的线段。

3、菜地旅行。

(1)、观察情境图,说说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菜地旅行,本站:红薯站---开往土豆站····。

(2)、发现问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的车票?(3)、学生独立数一数。

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数,用画一画和写一写的方法记录数的过程。

(4)、全班交流:让生说出自己怎样数的过程。

5个站用5个字母表示,依次数是:4+3+2+1=10 (83)4、如果有6个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