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练习题答案 双页 打印1份

合集下载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精修订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精修订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翻译概论第二版答案

翻译概论第二版答案

翻译概论第二版答案1.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第一个特征是( )。

A. 框架式木结构B.钢筋水泥结构;C.砖石结构D. 砖瓦结构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D--------------------------------------------------------------------------------2.书法史上的宋四家是指( )。

A.蔡襄B.米芾C.苏轼D.黄庭坚E.陆游参考答案:A, B, C, D 您的答案:A, B, C, D--------------------------------------------------------------------------------3.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王羲之B.陆探微C.谢赫D.张僧繇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A--------------------------------------------------------------------------------4.中国古代戏曲的三大特点是( )。

A.综合性B.程式化C.虚拟化D.写实性E.以上全是参考答案:A, B, C 您的答案:A, B, D--------------------------------------------------------------------------------5.元代戏曲《西厢记》作者是( )。

A.汤显祖B.王实甫C.关汉卿D.马致远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6.古典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

A.汤显祖B.关汉卿C.白朴D.曹雪芹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7.由明代计成撰写的造园名著是( )。

翻译概论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翻译概论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翻译概论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翻译的定义?A. 将一种语言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B. 将一种语言口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C. 将一种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和表达D. 将一种语言文字进行意译和转换答案:B2. 翻译的目的是什么?A. 传达信息B. 提高译者的语言能力C. 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D. 推广翻译行业的发展答案:A、C3. 下列哪项不是翻译的类型?A. 文学翻译B. 口译翻译C. 法律翻译D. 机器翻译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翻译的基本原则。

答案: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准确性、流畅性、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和忠实传达原意。

准确性指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流畅性指翻译要顺畅易读,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指翻译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直译和生硬的翻译;忠实传达原意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添加、删除或曲解原文的内容。

2. 解释语言转换和意译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转换是指将一种语言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实现。

直译是指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直接翻译为目标语言的词语和句子,保持原文句法和词汇的结构。

例如,将中文句子“我喜欢吃水果”直译为英文句子“I like to eat fruits”。

意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语境和意义的需要对原文进行转换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将英文句子“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意译为中文句子“事实胜于雄辩”。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在学习《翻译概论》课程中的所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翻译的重要性及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1. 桥梁作用: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使得各种信息能够跨越语言边界和文化障碍进行传播和交流。

翻译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2. 促进文化传播:翻译能够将一国的文化表达转化为其他语言并传播出去,使得其他国家的人们能够了解和接触到不同的文化。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多角度的考察,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为处理这些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可行的翻译之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1 选取某一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某种特征进行研究。

2 对翻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并借助某种理论,对其进行模式化探索。

3 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概括与理性剖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翻译家及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认识,我们对狭义的翻译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尽管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所借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

也就是:狭义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与文本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

在这两个步骤中,理解总是先于表达,它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

对原文本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三.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

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

而无论是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

语内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

从理解层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

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现象。

四.试阐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

翻译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翻译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翻译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最符合翻译的定义?A)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B)将一种语言口头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口头表达 C)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口头表达D)将一种语言口头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正确答案:A2. 以下哪个属于翻译过程中的“过程语言”?A)源语言B)目标语言C)中介语言D)工具语言正确答案:C3. 以下哪个属于翻译的“目的语”?A)源语言B)理解语言C)通信语言D)目标语言正确答案:D4. 文学翻译中,翻译者的主要任务是:A)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意境B)译出目标语言读者能理解的内容C)将原文中的文化差异减少到最低D)使用逐字逐句翻译法正确答案:A5. 针对机器翻译的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机器翻译可以替代人工翻译B)机器翻译永远不会出现错误C)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已经超过人工翻译 D)机器翻译需要人类的干预和修正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共30分)1. 简述翻译的基本原则。

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原文、流畅通顺、意义准确、意境传达和适应读者需求。

忠实原文原则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原意,不添加、删减或曲解内容。

流畅通顺原则强调翻译的表达要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和语法结构,使读者能够自然理解。

意义准确原则要求译文在传达原意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歧义,并保持与原文相似的语义效果。

意境传达原则强调翻译要传达原作的文学和情感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与原文相似的艺术享受。

适应读者需求原则指翻译要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阅读需求,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2. 请简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文化背景和读者需求,通过调整和改变源语言表达形式,以达到与源语言相似的交际功能。

该理论主张翻译结果在目标语言中应呈现出与源语言相似的交际目的和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词语的替换或句法结构的转换。

__翻译概述_练习答案

__翻译概述_练习答案

第一章翻译概述练习答案1.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1)The man who waters his grass after a good rain is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刚下一场及时雨,那人却又为草坪浇水,真是把煤运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纽卡斯尔:英国煤都。

)(2)Nancy Reagan, and not George Gallup, may well have the final say.拥有最后发言权的,并非乔治·盖洛普民意测验,而是南希·里根。

(3)The United States is often depicted as a nation that has been devouring the world's mineral resources.人们常把美国说成是一个挥霍世界矿物资源的国家。

(devour原义为"吞食")(4)For generations coal and oil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chief energy sources used to transport men form place to place. 几十年来,煤和石油一直被认为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能源。

(transport…place概略化译出)(5)In the modern world salt has many uses beyond the dining table. 在现代世界上,盐除了供食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dining table原文为"饭桌")(6)Cyrus Vance has always been a clean-desk man, so it did not take him long to prepare to leave Washington. 万斯办事向来有条不紊,因此,他并没花大量的时间就作好了离开华盛顿的准备。

翻译概论试卷A

翻译概论试卷A
第 1 页(共 2 页)
4、简述直译和逐字译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论述题(30’)
1.请从翻译策略(归化、异化)和翻译方法(直译、意译)的角度对下列译文作出评价。 When Marry came down dressed for the dance, her father remarked,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玛丽打扮好了下楼来,准备去参加舞会,父亲一见就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We were just talking about Bill when he came in the door--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 我们正谈到比尔,他就进门了——说曹操,曹操到。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Drawing sword, cut into water, water again flows. Raise up, quench sorrow, sorrow again sorrow.
○B
A. 雅 B. 直译 C. 语境 D. 以原语为中心的 E. 解码 F. 可译性 G. 机器翻译 H. 归化 I. 功能对等 J. 异化 K. 原语 L. 意译 M. 风格 N. 形合 O. 忠实/信
三、 简答题 (4’*10=40’) 1、简述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角度出发对翻译过程四个步骤的归纳并做简要说 明。 2、简述佛经翻译对我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并简要举例说明。 3、简述古今中外对于翻译和译者所作的比喻(任选两个)并做简要说明。
------------------------------------------------- 密 ---------------------------------- 封 ----------------------------- 线 ---------------------------------------------------------

翻译考试题库及答案

翻译考试题库及答案

翻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主要区别在于:A. 直译更注重原文的字面意思,意译更注重原文的深层含义B. 直译更注重原文的深层含义,意译更注重原文的字面意思C. 直译和意译没有区别,都是翻译方法D. 直译和意译是同一种翻译方法的不同称呼答案:A2.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时,应采取的策略是:A. 直接忽略文化差异,按照原文直译B. 完全按照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进行调整C. 寻找文化共性,进行适当的文化适应D. 保持原文不变,让读者自行理解答案:C3. 翻译中的“忠实性”原则指的是:A. 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B. 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和语气C. 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D. 忠实于原文的作者意图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翻译中的常见问题?A. 语言障碍B. 文化差异C. 技术限制D. 信息过载答案:D5. 翻译中“等效性”原则主要强调的是:A. 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的相似性B. 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相似性C. 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的相似性D. 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的相似性答案:C6.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专业术语?A. 直接使用原文中的专业术语B. 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进行适当调整C. 忽略专业术语,使用通用词汇替代D. 创造新的词汇来描述专业术语答案:B7. 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尤金·奈达B. 彼得·纽马克C. 约翰·卡特福德D. 莱昂纳多·达·芬奇答案:A8.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原文中的双关语?A. 直接忽略B. 寻找目标语言中的对应双关语C. 保持原文不变,让读者自行理解D. 用注释的方式解释双关语的含义答案:B9. 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强调的是:A. 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的对等B. 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C. 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对等D. 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的对等答案:B10.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原文中的隐喻?A. 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的字面意思B. 寻找目标语言中的对应隐喻C. 保持原文不变,让读者自行理解D. 用注释的方式解释隐喻的含义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翻译中可能涉及的领域包括:A. 文学翻译B. 法律翻译C. 科技翻译D. 旅游翻译E. 以上都是答案:E12. 翻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A. 语法错误B. 词汇错误C. 逻辑错误D. 风格错误E. 以上都是答案:E13. 翻译中常用的技巧包括:A. 增译B. 减译D. 直译E. 以上都是答案:E14. 翻译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包括:A. 语言差异B. 文化差异C. 技术限制D. 个人偏好E. 以上都是答案:E15. 翻译中常用的工具包括:A. 词典B. 翻译软件D. 专业术语库E. 以上都是答案: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与文化无关。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后习题答案概要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后习题答案概要

第一章翻译概论第一节中外翻译史简介四、课内练习1. 东汉至唐宋时期。

2. 玄奘不仅译出了75 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3. 20 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了白话文学和白话翻译的新纪元,语言从文言正宗转为白话本位。

五四运动前后,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被介绍进来,《共产党宣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为中国后来的革命做了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

4. 圣经的翻译成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

5. 中外悠久的翻译历史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借鉴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课后练习(一)将下列段落译成中文:一百年前的今天:一些海鸥;北卡罗来纳州杀魔山海岸警卫队的三个队员;救生站以及一些本地人,见证了威尔帕·莱特(Wilbur Wright)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兄弟的第一次机动飞机飞行。

1903 年12 月17 日,莱特兄弟第一次用比空气重的飞行器进行了有动力的持续飞行。

1932 年,90 英尺高的杀魔山顶立起了一座60 英尺高的花岗岩纪念碑,用以纪念这两个来自俄亥俄州代顿市的梦想家。

莱特兄弟来自于美国中部。

他们有着天空般广阔的眼界,也有着十分务实的作风。

1892 年,他们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开创了自己的自行车企业:莱特自行车公司。

虽然在当时世纪之交的美国,有着数不清的自行车公司,但只有一个在造轮子的同时造出了翅膀。

当莱特兄弟在1903 年最终着眼于动力载人飞行器,他们成功地使世界变小了……(二)将下列段落译成英文:As Jia baoyu,Xue Baoqin,Xing youyan and Ping’er had birthdays on the same day,the young ladies held a hilarious drinking party in the hall of the peony garden for them. When it was Xiangyun’s turn to compose a verse amid a drinking game,she made fun of the service maids by saying,holding a duck head in hand,“This ya tou (referring to the duck head in hand)is not that ya tou (referring to the service maids around,as both 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for this ya tou has applied no hair oil….”Everybody roared with laughter. Some service maids protested,laughing,“You made fun of us,so you have to drink another cup. Let’s pour a full cup her….”As the party went on drinkers’games continued with ceaseless laughter and people suddenly noticed that Xiangyun had disappeared. While they looked this way and that,a service maid rushed in laughing,“Young ladies. Hurry to have a look at the Lady Xiangyun. She’s sleeping on the stone bench over there.”The group tiptoed over,and sure enough,saw Xiangyun sleeping soundly. Fallen flowers scattered on her body,her hair and her face. Her fan had dropped on the ground aside. Bees danced in the air around her. Under her head was a make-shift pillow of peony flowers wrapped with her handkerchief. Amid laughter service girls gently woke her up and helped her-she was still mumbling something drunkenly-get inside theroom.第二节翻译的定义与性质四、课内练习(一)将下列英文译成中文:1. 海蒂读过阿瑟的信后陷入了绝望之中。

2023年初级翻译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答案)

2023年初级翻译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答案)

2023年初级翻译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翻译是指()
A. 将一种语言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
B. 将一种语言口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口语
C. 将一种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口语
D. 将一种口语转化为另一种文字
答案:A
2. 下列哪个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A. 速度快
B. 翻译准确
C. 文字排版美观
D. 翻译费用低
答案:B
二、简答题:
1. 简述翻译的基本原则。

答案: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准确性、通顺性、信达性和达意性。

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意思,使译文通顺易懂,达到与
原文相似的效果,并且能够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信息。

2. 请说明口译和笔译的区别。

答案:口译是指将源语言的口头表达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口头表达,过程中需要即时的转化和传达能力。

笔译是指将源语言的书面
文字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书面文字,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准确翻译。

三、论述题:
请论述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优劣势。

答案:机器翻译的优点是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翻译工作,能够处理大量的文字,并且能够自动研究和优化翻译结果。

然而,机器翻译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理解语言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有时会出现词语义不准确、语法错误或上下文不通顺的问题。

而人工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文化背景以及信息上下文,可以进行更准确、流畅的翻译。

同时,人工翻译具备较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

英语翻译课程试题及答案

英语翻译课程试题及答案

英语翻译课程试题及答案一、词汇翻译(每题2分,共20分)1. 翻译下列单词:- 经济:______- 创新:______- 环境:______- 教育:______- 技术:______2. 翻译下列短语:- 可持续发展:______- 国际合作:______- 信息技术:______- 环境保护:______- 经济增长:______二、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30分)3. 请将下列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 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

-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这个项目需要国际合作。

-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4. 请将下列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global goal.- Economic growth is essential for the country'sprosperit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transformed our daily liv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shared responsibility.三、段落翻译(每题10分,共20分)5. 翻译以下段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各国需要共同努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翻译以下段落: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healthcar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t has made information more accessible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many people.四、翻译实践(每题15分,共30分)7. 阅读以下段落,并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一一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岀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岀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岀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岀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一求信一神似一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

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岀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翻译概论简答题

翻译概论简答题

1.形合:指从属的语言单位用关联词语与主要的语言单位相结合。

意合:指从属的语言单位不用从属连接词语而用话语意义的配合与主要语言单位相结合。

例如:“他病了, 没来” 中的“他病了”本是一个原因从句, 但这里不用表原因的从属连词“因为” ,而是由前后分句的意合而产生偏正关系简言之,“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衔接(cohesion), 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英语和汉语在发音、构词、句法、修辞以及布局谋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 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 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语作为音形合一的拼音文字, 在选词造句、组织篇章等方面都表现出注重语言形式上的衔接, 即重形合。

汉语作为音形分离的表义文字, 在造句、谋篇时较少使用或者根本不用形式词, 而是依据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连贯, 即重意合。

英语是一种非常强调外在逻辑形式的文字, 从句法到篇章都强调演绎和推理。

而逻辑性也是西方传统思维模式的一大特征。

西方思维模式注重分析和实证, 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因而强调天人对立、物我分离。

汉语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组合自由, 无主句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分句与分句之间、句与句之间少见逻辑关系词。

总而言之, 西方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客观上要求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倚赖各种连接手段, 承上启下, 脉络清晰, 因而印欧语言具有形合的特征。

而汉民族重内省体悟,不重逻辑, 因而语言简约、意义模糊, 因而汉语表现出意合的特征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揭示了英语和汉语中形合、意合的语言背景及文化根源, 了解这些有益于英汉互译操作,能够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优美顺畅, 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

由于形合和意合的概念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中找到的一组“最本质”、“最重要”的对应关系, 因此形合与意合成为“英汉句子互译之准绳” , 乃至在翻译中, 有人简单地认为英译汉就是省略一些连接词, 汉译英就是增添一些连接词, 这样必然造成翻译及理解上的失误。

新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翻译概述答案

新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翻译概述答案

“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is a craft. Translation is a skill. Translation is an operation. 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ctivity. 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ng. ”
始转向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
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发
端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和风格。
在翻译作风上,大多数译者严谨求实、独
具风格,在翻译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
页。
12
返回章重点
解放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可谓第 四次翻译高潮,这是全球信息化时代来临的结 果。
翻译界面临两大挑战:
第一章
翻译概述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第一章重点
第一章 翻译概述
1.4.1 直译和意译 1.4.2 异化和归化
1. 1 翻译的定义 1. 2 翻译史简介 1. 3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 1. 4 关于翻译方法的争议 1. 5 对翻译本质的认知 1. 6 翻译者的作用和要求 1. 7 翻译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 1. 8 翻译课的重要性 第一章综合练习及参考译文
小点结束
26
返回章重点
1. 4 关于翻译方法的争议
(Controversy on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翻译方法问题争论的焦点:
● 形式与内容 ● 忠实与创造
● 直译与意译
● 异化与归化
27

翻译概论 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 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翻译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艺术,它承载着沟通和理解的重要使命。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商务交流、文化交流还是学术交流,翻译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然而,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灵感的创造性过程。

首先,翻译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深入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要熟悉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习惯用法,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以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例如,英语中的“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捷足先登”,但直译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

其次,翻译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目的,翻译者可以选择逐字翻译、意译或改写等不同的翻译方法。

逐字翻译可以保持原文的结构和用词,但可能会导致目标语言不流畅。

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不拘泥于字面表达。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此外,翻译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在面对专业领域的文本时,翻译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例如,在医学翻译中,翻译者需要了解医学术语和流程,同时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翻译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歧义时找到最合适的翻译解决方案。

最后,翻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

语言是一门活的艺术,不断变化和发展。

翻译者需要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度,并不断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关注行业的发展和趋势,了解新的翻译工具和技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翻译者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各种交流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

总之,翻译是一门需要技巧和创造力的艺术。

翻译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翻译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翻译概论四川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翻译活动最基本的性质是语言转换()。

A:对 B:错答案:A2.文学翻译是对原作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审美再现()。

A:对 B:错答案:A3.翻译活动不需要考虑所在的社会交际环境而独立的发生和进行()。

A:错 B:对答案:A4.当代职业翻译已从传统的人工翻译发展到以翻译服务为核心,涉及到本地化、机器(辅助)翻译、翻译教育和培训等多个相关领域的综合性语言服务行业()。

A:错 B:对答案:B5.对翻译活动基本性质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翻译的目的也是对翻译行为的一种限制或要求,运用宏观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引导翻译活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翻译的目的一定会实现。

()A:对 B:错答案:B2.歌德的《浮士德》、弥尔顿的《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霍桑的《红字》等都受到《圣经》及其故事题材、格言、用典的影响。

()A:错 B:对答案:B3.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提出,佛典在语法上最显著的特点包括()。

A:多覆牒前文语。

B:其诗歌之译本为压韵。

C: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D:倒装句法极多。

答案:ACD4.奈达针对翻译的文化语境,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

A:物质文化 B: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 C:生态文化 D:社会文化答案:ABCD5.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士涌入中国沿海地区从事传教活动,客观上伴随传教活动进入中国的,还有近代西方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技术成果和研究著作,这些著作由传教士们独立翻译而成。

()A:对 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狭义的翻译过程就是指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

A:错 B:对答案:B2.除了包括语言转换过程,广义的翻译过程还包括对原语文本的选择和研究,以及译语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

A:对 B:错答案:A3.翻译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理解和描述翻译的进行,从而形成了对翻译过程的理性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翻译概论p.212 练习题二(1)部分地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批发茶价已翻了几乎一番。

(2)我读到他的信又惊又喜,惊的是他还健在,喜的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我。

(3)如果我爸爸知道此事,他一定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4)史密斯太太也容光焕发,第一次狼吞虎咽地大口吃饭,像一只小猪。

(5)青春并非人生的一段时间,而是一种心态。

它不仅表现于满面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便,更意味着坚强的意志,卓越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

(6)她再也不愿意相信任何男人了。

(7)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8)他又想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又想和她一起去看电影,一时觉得分身无术。

(9)我们先看看礼拜天上午有没有空,到时再考虑能否接受你们的邀请。

(10)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业,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第六章第一节练习题答案(1)Their brand is gaining in popularity.(2)No spitting.(3)The man living on welfare began to build up his own market, one step at a time.(4)He has a loose tongue.(5)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platform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6)He is henpecked.(7)An image of being close to the people can get a new policy more easily accepted.(8)He needs to improve the art of leadership.(9)The mayor has decided to look into the affair in person.(10)He shot at the birds, but they flew away.(11)He hit upon a good method to speed up the progress of the experiment. (12)We grade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reading ability.(13)No one was certain whether he postponed the visit on purpose.(14)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improving.(15)Even Beethoven’s father discoun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his son would one day become the greatest musician in the world.第六章第二节练习题答案(1)All one’s geese are swans.(2)Broken bones well set become stronger. (3)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4)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5)Love me, love my dog.(6)Turn over a new leaf(7)A fly in the ointment(8)All roads lead to Rome.(9)A flying visit(10)Break a butterfly on a wheelWeek 3 课堂练习及答案重译法课堂练习:(1)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as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French.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for clarity, pron.)(2)It is no use doing what you like; you have got to like what you do.爱一行干一行不行,要干一行爱一行。

(for stress, using the same words)(3)The men of Moscow huff and puff, complain, warn, bluster.莫斯科的当家人吹胡子,瞪眼睛,怒气冲冲,牢骚满腹,又是警告,又是大喊大叫。

(for vividness)(4)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全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全局,一个地球有一个地球的全局。

A locality has its own over-all interest; a nation has another and the earth yetanother.(for clarity, nominal substitution)(5)我们必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We should decide what to commend and praise, what not to and what to oppose.(for clarity, verbal omission)Winners and LosersThe word ‘winner’ and ‘loser’ have many meanings. When we refer to a person as a winner, we do not mean one who makes someone else lose. To us, a winner is one who responds authentically by being credible, trustworthy, responsive, and genuine, both as an individual and as a member of a society.Winners do not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a concept of what they imagine they should be; rather, they are themselves and as such do not use their energy putting on a performance, maintaining pretence, and manipulating others. They are aware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loving and acting loving, between being stupid and acting stupid, between being knowledgeable and acting knowledgeable. Winners do not need to hide behind a mask.Winners are not afraid to do their own thinking and to use their own knowledge. They can separate facts from opinions and don’t pretend to have all the answers. They listen to others, evaluate what they say, but come to their own conclusions. Although winners can admire and respect other people, they are not totally defined, demolished, bound, or awed by them.Winners do not play ‘helpless’, nor do they play the blaming game. Instead, they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ives.【参考译文】“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两个词含义很多。

当我们称某人为“成功者”时,我们并非指他是一个让别人失败的人。

对我们来说,成功者是这样一个人,无论作为个人抑或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一切反应均由衷而发,富有诚信,值得信赖,反应敏捷,从不虚伪。

成功者不会穷其毕生之精力,执着于自我之臆想。

相反,他们会保持自己的本色。

正因如此,他们不装腔作势,不自命不凡,不对别人指手画脚。

他们知道,真爱不同于装爱、真傻有异于装傻、博学有别于卖弄。

成功者无需面具来伪装。

成功者无畏于独立思考,无畏于独立判断、独当一面。

他们能够在事实与传闻之间明辨是非,不会假称自己无所不晓。

他们倾听别人意见,择善从之,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成功者敬仰尊重他人,但也不会受制于人、不会被他人所摧垮、不被他人所束缚、不会被他人所吓倒。

成功者不故意“示弱”,也从不怨天尤人。

他们会毅然肩负起人生的责任。

A summary of Soft power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班朱佰文In this excerpt, the author contradicts the advocate of American Imperialism from two angles: the reality and the history. And he lays such misunderstandings at the door of America’s foreign policies, which has weakened the soft power of America.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exhorts Americans not to be misled by the unreal metaphor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The realityBecause some people are proud of the metaphor of American Empire and intend to support hegemonic foreign policies, which will harm the soft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point up the danger of this tendency.In recent years, America’s soft power has declined a lot due to its foreign policies. In 2003, anti-Americanism mood got to the top. Relevantly, more and more teenagers are resisting America’s policies and it has spread to economy, movies and something else. Besides, other countries have also generated the same mood. Some refuse to cooperate with America in the war on terrorism. For instance, Pakistan and others begin to question the real aim of America’s international actions, especially the military actions, such as the unpopular Iraq War. By and large, these adverse results are all related to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which is caused by America’s foreign policies and finally reacts on them.However, it was another situation not so long ago when America had not been misled by the delusion of American empire. With a series of wise foreign policies, America set a positive image and could easily get what they want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here are some convictive examples. The military success in Afghanistan depended on close civilian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shar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and the US-Japan security treaty, it is clearer to see that a strong soft power benefits America greatly.America looks down upon the UN, gets into enmity and isolation, excessively believes in its military force and has not been aware of such situations. What’s more,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has changed a lot and the greatest threats to every country are no longer from each other but from transnational terrorism an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especially their combination.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America is not able to solve problems by itself. Even if this is possible, America will have to pay a big price that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Therefore, America should combine its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share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ge.The history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merica was not and will never be an empire. Firstly, he points up that the term “American empire”is just a metaphor and urges people not to be misled. Secondly, although America is stronger in economic and military fields than other countries, it is not objective to define America as an empire because America has never taken direct political control over others as the real empires used to do. Finally, America’s institutions and people have never agreed to act like an empire and the history has also proved that America’s regime could not afford what an empire needs.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wants to prove that America is not an empire and to urge people not to take the metaphor seriously. Instead, the soft power and the wise foreign policies should be the focus in this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