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从此他在偏僻的永州一呆便是十年,后来又被贬去更荒凉的柳州。
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最终病死柳州。
柳宗元作品很多,以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后,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下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
他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这些游记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典范,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
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小石潭记》。
2、关于文体《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自读课文多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参差()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斗()折蛇行悄怆()幽邃()隶()而从者【答案】huáng;liè;chí;kān;cēn cī;yĭ;chù;xī;cī;dǒu;qiăo chuàng suì,lì3、试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停一处)(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 (4)似与游者相乐【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4)似/与游者相乐4、朗读课文下面的注释,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历自然风光时,有没有过被某个景色深深打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小石潭的景致,并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描写自然景观的手法及其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启发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知识与技能:学习文言文《小石潭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游历小石潭时的所见所感,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1.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
2.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3.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等。
4.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表达有些困惑。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通过让学生们模拟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心境。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你说说“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二、介绍作者作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文体特点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可说明。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huáng )清冽.(iè)为坻.(chí )为屿.( yǔ)为嵁.(yǔ)佁.然( yǐ)俶.尔(chù )翕.忽( xī)差.互( cī)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2、逐段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义,并口译课文篁竹竹林清冽清凉寒冷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茎蔓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在分析作者面对小石潭美景时的感慨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政治失意后的心情,从而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孤寂之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山玩水时,有没有过被一处景色深深吸引,引发内心感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描写小石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然而,我也发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此外,今天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写作练习和小组讨论,将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一、教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
1.读准字音
篁竹(huánɡ)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
悄怆(qiǎo chuànɡ)幽邃(suì)
2.一词多义
(1)以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卷石底以出(用法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2)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3)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词类活用
(1)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
(3)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
(4)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5)斗折蛇行(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往下看见一个小石潭,潭水格外清凉。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第二段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2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文之美。
2.疏通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细读品味,感受柳宗元的幽婉心迹。
4.联系背景,感悟柳宗元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学习难点:品鉴语言,披文入情,感受柳宗元的幽婉心迹以并体悟其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之一。
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代表作《永州八记》、《捕蛇者说》。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柳宗元因为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被贬至永州为司马。
任期十年中,他专心著述,以山水为寄托,遍游住所附近奇山异水,写下了许多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一、课前预习2.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重点字词,同时在课文中划出疑难的词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似与游者相乐。
..()远逝,往来翕忽潭西南....()。
..(),明灭可见..()而.()望,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不可知其.()源。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的音与义,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难点: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鉴赏课文。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组内自读,1号纠错。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自己完成拼音,本组词霸批改、纠错)隔篁.()竹水尤清冽.()为坻.()为kān()参差.()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犬牙差.互()寂寥.()龚.古()悄怆..幽邃.()()()2、作家、作品:(识记横线上的内容,组长负责盯背)柳宗元,代文学家。
字,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又因为晚年在柳州任职,所以也称为“”。
他与韩愈倡导,与韩愈并称“”,和宋代六位文学家同被列入“”。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到永州后的作品,是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山水游记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
(《永州八记》是作者在永州写的八篇山水游记的合称。
)3、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写景、记事、抒情、议论、描写。
往往通过所写内容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一、朗读课文1、1----4号,2----3号互相对照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并反复读这个字或词的读音。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注释笔译课文,疑难词句在小组或班上共同解决。
(全组共6分)第二课时一、1--4号,2--3号互相在小组内口头快速串译全文。
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和句子。
(先各成员自主完成。
之后1号主持本组各成员在组内展示结果并互查、纠错、改正。
2020年3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部分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一、目标与任务◇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1、文言实、虚词的积累2、学习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点写景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的辩证关系。
◇任务本课3课时完成。
第1、2课时学生自学结合教师讲解,第3课时复习检测,学生练习。
二、预习与自学1.请同学们跟着音频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结合注释,通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
3.阅读课文前“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4.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问?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重点注意弄懂文言字词的意思,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
三、讲解与答疑1.介绍作者及背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柳宗元年轻的时候,文学与政绩的声名都很高。
他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永贞革新。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2.文学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
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8篇。
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小石潭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二、资料助读作者,背景等见《巴蜀英才》相应部分。
二、自主学习1、默读阅读提示和注释(1),回答下面问题:《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
他是“”之一。
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本文就是其中的第四篇。
2、听范读。
(1)注意字的读音。
(2)句子间的停顿。
3、自读课文,做下列练习。
(1)注音:篁()佩()冽()坻()屿()乐()嵁()佁()俶()翕()差()怆()蔓()(2)释词:西.行:篁竹:心乐.之:清冽.:为坻.:为屿.:伐:潭中鱼可.()百许.()头以为..而望:斗.折蛇.行:..底:皆若空.游:西南明灭..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可见:犬牙以.其境过清4、自由阅读课文,做下面练习:(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第一段写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潭上的景物的?(用课文原话来答)(3)第二段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原话来答)(4)第三段写小石潭的什么?又写了潭上的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5)四五两段写作者对小石潭的什么及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三、交流展示提示:先小组内交流,再小组间交流,如组内组间都不能解决全班讨论解决。
四、当堂达标1、给下列字注音:篁()屿()俶()寥()洌()翕()怆()邃()2、释词:斗折蛇行:明灭:3、翻译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近岸,卷石底以出:其岸势犬牙差乎,不可知其源:4、默写句子(1)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2)写潭水非常清的句子:5、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全文。
方法点拨:抓住关键词五、拓展训练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导学案
10 小石潭记【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
二、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前预习】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一词多义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⑵……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⑵同游者:吴武陵……(游: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4.翻译下列句子。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合作探究】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导学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三.自主学习五.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整体感知文章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游览顺序⑵根据课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二段:写潭水和游鱼。
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四段:写作者的感受。
五段:记同游者。
六.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你能找出一处吗?七.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交流。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一、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内容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注意语调的把握。
教师可提示学生语调的把握。
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2.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学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顺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1.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课文写景特点,揣摩借景写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诸多山水游记中, 《小石潭记》是杰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
三、导读理解.古今异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动词,许可。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1. 一词多义(1)环①如鸣佩环(名词,玉饰)②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2)清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其凄清)(3)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4)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②隶而从者(跟从)(5)游①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游动)②同游者(游览).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②下见小潭:在下面。
③日光下澈:向下。
(2)名词作状语①皆假设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②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3)形容词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三.自主学习
五.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整体感知文章
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按游览顺序
⑵根据课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二段:写潭水和游鱼。
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四段:写作者的感受。
五段:记同游者。
六.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你能找出一处吗?
七.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交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一、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注意语调的把握。
教师可提示学生语调的把握。
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2.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四、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使用了哪些动词?对景物的描写运用怎样的写法。
先闻声,后见形;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2.第(2)段中潭水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写潭水?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怎样的写法。
潭水清澈。
侧面描写。
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
定点特写。
3.第(3)段中描写潭的水源,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溪流: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比喻。
4. 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五、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第一段描写了空竹、水声、小潭以及潭边的翠蔓。
第二段描写了潭水和游鱼。
表现潭水清澈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中幽深冷寂的气氛。
六、补充内容:
1.本文的“景”与“情”: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与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对景物的描绘中结合作者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但无人赏
析,四周被竹林环抱,其景物的幽深冷寂与作者心境的孤凄悲凉形成强烈的比衬,表现了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心情。
2.学习各种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拟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板书: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游鱼、潭水溪身、岸势幽深冷寂
(动静结合)(清澈)(曲折蜿蜒)(参差不齐)
第三课时
练习测评:
1.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C、F、G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方,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a 、b是,c不是)
A. 闻水声,如鸣佩环。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C. 似与游者相乐。
3.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D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有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深。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⑴“伐竹取道”与上文“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⑵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先乐后忧。
6.据要求填空
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
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
7.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写鱼静态的句子。
写鱼动态的句子。
写鱼情态的句子。
8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