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校级联考】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B.HIV能感染人体的巨噬细胞和脑细胞C.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中只有主动转运消耗能量D.肌细胞膜上产生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细胞内部B【答案】2.在密闭试管内培养酵母菌,定期检测试管内的和酵母菌数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变为热能散失B.定期更换培养液,能使试管内的酵母菌数量一直上升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前,需先振荡试管再取样D.试管内PH下降的原因是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答案】C3.右图是某同学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菌通过有丝分裂增殖B.R型菌在存活小鼠体内长期存在C.此实验是模拟活体细菌转化实验D.分离的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后进行悬浮培养【答案】D【解析】S型菌是原核生物分裂方式是二分裂,故A错误。
R型菌可能会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清除掉,故B 错误。
实验模拟的是体外转化实验,故C错误。
分离的物质与R型菌混合后再进行培养,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1.区分两个转化实验2.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关系体内转化实验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易错警示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4个误区(1)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而是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使小鼠致死。
(2)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均转化成S型细菌,而是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不要认为DNA也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开,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4)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母亲一定有致病基因传给子女B.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C.由于子女都患病,因此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由于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因此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答案】【名师点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及判断依据。
【珍藏版】2016年高考生物浙江卷(逐字校对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浙江卷)——★蒸水滔滔逐字校对版★——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C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答案】D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答案】D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B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遗传。
【全国校级联考】浙江省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 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 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肝细胞的分裂加快时,AFP 合成量会增加B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 的加工与运输C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 .AFP 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答案】D【考点定位】细胞膜成分、细胞癌变、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名师点睛】本题以“甲胎蛋白(AFP)”为情境,考查学生能否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 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高”这一信息和解题的切入点,围绕所学的“细胞膜成分、细胞癌变、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等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幼铃和未受精幼铃,24h 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 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 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未受精幼铃脱受精幼铃脱未受精幼铃受精幼铃733696671003.3H 2O 1439914242183.3GA放射性强度(cpm )落率(%)落率(%)处理A .GA 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小于对未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B .H 2O 处理组与GA 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应该保持相等C .GA 对32P 向两种幼铃的运输无显著影响D .H 2O 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可能与棉花植株的内源激素有关【答案】C【解析】表格信息显示:GA 处理组,受精幼铃的脱落率小于未受精幼铃的脱落率,说明GA 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小于对未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A项正确;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等,B项正确;GA处理组的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小于未受精幼铃,而H2O处理组的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却大于未受精幼铃,说明GA对32P的磷酸盐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C 项错误;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可能与棉花植株的内源激素有关,D项正确。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细胞膜表面含有MHC分子和乙酰胆碱受体等膜蛋白B.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特异性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的基础C.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D.每个效应器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只有一种神经递质的受体D【答案】【考点定位】生物膜、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理解及运用。
学生易将选择透过性与一定的流动性混淆列表比较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2.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通过对下丘脑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C.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所以不能促进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D.胰岛B细胞可接受血糖浓度的直接刺激,也可受到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控【答案】B【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植物激素的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动物激素的调节;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及运用。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需要强化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学生常对血糖平衡的调节理解不清。
血糖平衡的调节3.真核细胞细胞核DNA分子中既含有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又有不编码氨基酸的内含子,而且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被转录,通常将这样的新合成的RNA分子称为前体信使RNA (Pre-mRNA)。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re-mRNA的序列与作为模板的非编码链序列完全互补B.Pre-mRNA的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除,外显子转录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mRNAC.Pre-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经加工形成mRNAD.Pre-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答案】A【解析】Pre-mRNA的序列与作为模板的编码链完全互补,A错误。
Pre-mRNA的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除,外显子转录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mRNA ,B正确。
Pre-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经加工形成mRNA ,C正确。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A.DNA复制B.蛋白质和RNA合成C.DNA复制和RNA合成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答案】C【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名师点睛】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2.右图为波森和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D【答案】【名师点睛】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3.研究发现,老鼠处于不同特定地点时,大脑的海马体里会有不同的“位置细胞”会激活,同时大脑内嗅皮层里不同的“网格细胞”也被激活。
这两类细胞共同组成了大脑内的综合定位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细胞未被激活时,Na+和K+不会进行跨膜运输B.两种细胞被激活时,膜外Na+大量内流,这个过程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两种细胞未激活时,细胞膜外Na+和K+多于细胞膜内,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两种细胞被激活后,膜外Na+大量内流,使膜内外Na+浓度相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答案】B【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名师点睛】兴奋产生的基础是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衡.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大脑皮层是人的高级神经中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生物试卷5 含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广东理综 6改编)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2.(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改编)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甲→乙过程的细胞正处于G1期B.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丁到戊的过程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的“赤道面”位置上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3.(2014.浙江2改编)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能对抗IAA的作用,但也可能会促进根的发育B.将该植物倒置,其体内的生长素运输方向也跟着改变,这与基因的作用有关。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4.(2013,四川理科综合3 改编)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点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2次偏转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C.“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5.(原创)下表所示Ⅰ~Ⅵ个不同的生态群落中8个物种的种群密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个生态群落的生物量基本相等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的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受到影响最小的是ⅣC.在生物群落Ⅱ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对陆地群落进行调查时,多边形是理想的形状。
6.(2011,安徽理综4改编)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生物试卷8 含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卷)试题卷第Ι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
) 1.【来源湖州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14题】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与细胞膜上受体无关的是 A .K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C .抗原致敏B 淋巴细胞D .HIV 侵染辅助性T 淋巴细胞2.【改编自温州中学20014级高三生物一诊考试模拟第3题】现从萤火虫体内分离得到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有氧条件下,只要再加入一定量的ATP ,荧光素就能发出对应强度的荧光。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是ATPB .有氧条件是为确保需氧呼吸供能C .在发光过程中荧光素酶会与荧光素结合D .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可用于ATP 的定量检测 3.【原创】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C .效应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 .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 4.【原创】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 的唯一载体 B .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C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染色体畸变时DNA 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5.【改编自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理综第2题】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 B .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C .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D .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甲丙乙第3题图6.【改编自绍兴鲁迅中学20012级高三生物考试模拟第5题】 右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浙江卷)生物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6年第二次大联考【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A.胰岛素的分泌过程 B.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Na+的内流C.蛙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运进细胞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过敏反应B.初次接触花粉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录的时候RNA聚合酶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B.RNA聚合酶与DNA分子某一启动部位结合后只导致一个基因的双螺旋片段解开C.基因表达的产物是RNA和蛋白质D.生物界的遗传密码是完全统一的4.某科研小组利用赤霉素和乙烯利开展了杜鹃开花数量和花期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乙烯利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B.乙烯利不能延长杜鹃的花期C.如果继续增大赤霉素的浓度后导致杜鹃的开花数量下降,说明高浓度赤霉素具有抑制开花数量的作用D.浓度为200mg/L时,赤霉素对杜鹃开花数量的影响效果比乙烯利明显5.已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由基因A和a控制,色盲症由基因B和b控制。
现有一肤色和色觉都正常的夫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其配子必然含有B或b基因B.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配子中约有1/4同时含有A和BC.如果妻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生出色盲女儿D.如果后代为一个aaa基因型的个体,则妻子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6.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乙的K值为第6年时种群的数量B. 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竞争C. 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 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第II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非选择题30.(12分)水生芦苇生长在终年积水的水塘中;沙生芦苇生长在干旱荒漠中的沙丘上,盐化草甸芦苇则生长于地表有明显盐结皮的低洼地中.某研究组在相同条件下对这三种植物中的1,5一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该酶参与的是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展开研究,实验结果如下:酶活性酶含量叶片二氧化碳固定量/μmolCO2.(mgRUBPCase.h)-1 /mgpr.(g.frw) -1/μmolCO2.(g.frw) -1水生芦苇 0.912 7.67 7.001沙生芦苇 0.780 7.57 5.675盐化草甸芦苇 0.879 5.14 4.518(1)1,5一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其作用是催化二氧化碳形成。
2016年高考浙江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a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40 Fe 56 Zn 65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C.D.【答案】【考2.A.B.C.D.【答案】 D【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图形分析等能力。
据图分析可知经过一定时间后赤霉素有促进发芽的作用,脱落酸有抑制发芽的作用,因此推断发芽的过程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在马铃薯块茎内含量变化引起的。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D.若在G2【答案】对中心体,12条,DNA 有24个,4.A.B.C.D.【答案】【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
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内环境、神经调节等知识的综合,在逻辑分析能力上要求比较高。
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蝉基本上无生殖后期,C、D错误;蝉在地下生存多年在夏季羽化后只能生存一个夏季,所以在夏季时,蝉种群中生殖前期所占的比例大,A正确、B错误。
浙江理综卷生物部分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Ⅱ2不含Ⅱ3的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和Ⅱ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若Ⅱ2与Ⅱ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30.(14分)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高三二模-理综答案(全国卷)
mv0 (m M )v
①
设木板长为 l,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知,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为物块与木板间因摩 擦而产生的热
1 2 1 mv0 (m M )v 2 2mgl 2 2
代入数据解得 l=1m
② ③
(ii)设碰前物块与挡板的速度分别为 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α=30° ⑧ ∠ONP=30°,所有从弧 BC 上进入的光能全部从弧面 EN 部分射出。 EN 之间的弧对应的圆心角 15° 弧长 l ⑨ ⑩
R
12
评分标准:本题共 10 分,①-⑩每式 1 分。 35. 【物理— 选修 3-5】 (15 分) ( 1)BCD (2)解: ( i)设木块和物块最后共同的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
整理得
h
2 41 v0 1 0 0g
f
9 mg 41
③
上升、下降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 f ma1 mg f 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
④ ⑤
0 v0 a1t1
4 v0 a2t2 5
整理得
⑥ ⑦
t1 t2
369 v0 200 g
⑧
评分标准:本题共 12 分,其中①②④⑤每式 2 分,其余每式 1 分。 25.解: (1)在 0~T0 时间内,A、B 板间存在匀强电场,粒子做匀加速运动,设 A、B 板间 距离为 d1
整理得 t 速度大小
11 ○
8 1 T0 因 t T0 ,所以粒子在 2T0-3T0 之间的某时刻经过 Q。此时粒子的 2
v a1 (
T0 t ) 2a1T0 2
⑫
设 C、D 板长为 L,由(2 )知
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1.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B.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
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D。
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HIV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其遗传物质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C错误;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科学家研究植物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差异(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处理方式不作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赤霉素处理顶芽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侧芽生长情况生长受抑制抑制作用解除抑制作用加强强烈生长A。
比较甲、乙组可知,侧芽生长受抑制可能因为侧芽缺少细胞分裂素所致B。
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D。
实验说明植物顶端优势现象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较甲、乙组可知,甲组没有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导致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是其侧芽缺少细胞分裂素所致,A正确;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对侧芽抑制作用加强,说明顶端优势现象更明显,B错误;丙丁两组的自变量是顶芽的有无,说明实验结果的产生与顶芽有关,C正确;根据表格中四组实验分析,植物生长受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D 正确。
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2016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卷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42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A1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的几率增大B.电解水制氢比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C.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时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D.钙基固硫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措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在NaOH热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B.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均标有“O”刻度线,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加热二氧化锰再滴加浓盐酸D.为检验摩尔盐中的NH+4,可向试样加入少量的稀Na0H,再用pH试纸检验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Y的周期数为其族序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X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金属性T比Y强D.W、Z的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3CH2CH3<CH3(CH2)2CH3<(CH3)3CHB.工业上合成的单体为甲醛和苯酚()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D.某烷烃可以命名为2,3,3-三甲基-4-乙基戊烷11.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实现废水处理的同时,可获得清洁能源H2。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负极B.电解中生成的CO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阳极反应为:CH3COOH一8e—+8OH—===2CO2↑+6H2OD.电解前后,阴极室的pH几乎保持不变X Y Z W T12.室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体系中,含A粒子的分布系数(平衡时某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浙江省名校新2016届高考研究联盟2016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B.HIV能感染人体的巨噬细胞和脑细胞C.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中只有主动转运消耗能量D.肌细胞膜上产生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细胞内部2.在密闭试管内培养酵母菌,定期检测试管内的和酵母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变为热能散失B.定期更换培养液,能使试管内的酵母菌数量一直上升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前,需先振荡试管再取样D.试管内PH下降的原因是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3.如图是某同学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通过有丝分裂增殖B.R型菌在存活小鼠体内长期存在C.此实验是模拟活体细菌转化实验D.分离的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后进行悬浮培养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母亲一定有致病基因传给子女B.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C.由于子女都患病,因此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由于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因此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用湿砂分层堆积的低温处理可解除糖槭种子的休眠.如图为该处理过程中,糖槭种子内各种激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10天种子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比赤霉素高B.种子赤霉素含量的降低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C.未经上述处理的种子可能因脱落酸含量过高暂时不能萌发D.细胞分裂素除影响种子萌发外也能影响根的生长,但不影响根的分化6.图为1932﹣1962年英国甲、乙两地某种苍鹭的数量相对值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波动都为非周期性波动B.苍鹭的性比率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甲、乙两地苍鹭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不存在生殖隔离D.30年间苍鹭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但年龄结构存在变化二、非选择题:7.(14分)金鱼藻是一种抗污染力极强的高等被子植物,是生物法防治富营养水体的良好材料.为进一步将金鱼藻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水,现在开展不同PH条件下金鱼藻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光合色素分布于金鱼藻细胞的__________上.三碳酸还原直接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2)ph由6降为4,可能由于金鱼藻细胞的__________遭受到损伤,透性变大,导致呼吸底物与酶接触面大增大促使__________的升高.(3)结合图甲、乙,金鱼藻适宜在__________(中性和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的污水中生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8.(14分)研究人员发观聚乙二醇(PEG)对烟草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似的烟草种子若干、PEG母液、相关仪器请完成以下问题:(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2)请完善实验步骤a.配制PEG溶液.用蒸馏水和PEG母液配制成浓度分別为20%和30%的PEG溶液.b.分组.将烟草种子随机均分为__________组,并编号.c.授种.将分组后的烟草种子放入不同浓度的PEG溶液中浸种,每个浓度下分别浸种3天、5天.d.__________.e.结果测定.(3)实验结果与分析.a.相对电导率(细胞膜完整性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和酶活性测定.部分结果如下表所持__________.b.种子萌发率:结果显示实验采用的两种浓度PEG溶液皆有促进作用,其中20%浓度促进效果最佳;不同浓度下,浸泡三天的促进作用最佳,其余浸泡处理亦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请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不同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率影响的柱状图.__________.9.(16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下图为蜜蜂性別决定示意图:(1)由图可知,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___决定,雄蜂为__________倍体.(2)通过镜检发现一只雄蜂的体细胞有15条染色体,那么与发育为该雄果蝇的卵细胞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数分別为__________.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__________.(3)研究人员在非富蜜型蜜蜂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少数几只富蜜型雄蜂,为了获得富蜜型可知,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b.由组合2可知,该性状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c.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组合2获得富蜜型工蜂的过程.__________(基因用A/a,B/b…表示,配子不做要求,子代雄蜂基因型不做要求.2016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B.HIV能感染人体的巨噬细胞和脑细胞C.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中只有主动转运消耗能量D.肌细胞膜上产生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细胞内部【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3、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胞吐和胞吞,离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则以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有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出入细胞.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原核细胞不含核仁,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B、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可以感染人体的巨噬细胞和脑细胞,B正确;C、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中,主动转运和胞吞过程均消耗能量,C错误;D、肌细胞膜上产生动作电位能够传播到细胞内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的方式、兴奋的产生和传递等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各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明确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在密闭试管内培养酵母菌,定期检测试管内的和酵母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变为热能散失B.定期更换培养液,能使试管内的酵母菌数量一直上升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前,需先振荡试管再取样D.试管内PH下降的原因是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专题】探究性实验;种群和群落.【分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解答】解:A、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变为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到ATP中,A错误;B、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会对细胞造成危害,不能使试管内的酵母菌数量一直上升,B错误;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D、试管内PH下降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3.如图是某同学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通过有丝分裂增殖B.R型菌在存活小鼠体内长期存在C.此实验是模拟活体细菌转化实验D.分离的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后进行悬浮培养【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分析题图:图示模拟的是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S型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A错误;B、小鼠存在免疫能力,因此R型菌在存活小鼠体内不能长期存在,B错误;C、此实验是模拟艾弗里体外细菌转化实验,C错误;D、分离的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后进行悬浮培养,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母亲一定有致病基因传给子女B.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C.由于子女都患病,因此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由于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因此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专题】遗传系谱图;人类遗传病.【分析】1、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2、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也可能是伴性遗传病,但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不论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母亲一定有致病基因传给子女,A正确;B、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子女中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B错误;C、由于母亲患病,子女也都患病,所以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而该病的遗传可能与性别有关,C错误;D、由于可统计的个体数目较少,尽管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也不能确定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其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5.用湿砂分层堆积的低温处理可解除糖槭种子的休眠.如图为该处理过程中,糖槭种子内各种激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10天种子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比赤霉素高B.种子赤霉素含量的降低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C.未经上述处理的种子可能因脱落酸含量过高暂时不能萌发D.细胞分裂素除影响种子萌发外也能影响根的生长,但不影响根的分化【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该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解答】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第10天种子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22mg/g干重,赤霉素含量为1mg/g干重,A错误;B、从图中不能看出赤霉素含量的降低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B错误;C、由图可知,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故未经上述处理的种子可能因脱落酸含量过高暂时不能萌发,C正确;D、从图中看不出细胞分裂素影响根的生长而不影响根的分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本题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注图中重信息的提取.6.图为1932﹣1962年英国甲、乙两地某种苍鹭的数量相对值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波动都为非周期性波动B.苍鹭的性比率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甲、乙两地苍鹭种群间存在地理障碍但不存在生殖隔离D.30年间苍鹭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但年龄结构存在变化【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分析】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死亡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乙两地苍鹭种群的数量波动都为非周期性波动,A正确;B、图中曲线图只是表示某种苍鹭的数量相对值变化,不能看出苍鹭的性比率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C、苍鹭会飞,地理隔离不会造成生殖隔离,C正确;D、30年间苍鹭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但年龄结构存在变化,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7.(14分)金鱼藻是一种抗污染力极强的高等被子植物,是生物法防治富营养水体的良好材料.为进一步将金鱼藻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水,现在开展不同PH条件下金鱼藻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光合色素分布于金鱼藻细胞的类囊体膜上.三碳酸还原直接利用的能量是ATP、NADPH 中的能量,其还原产物大部分用于再生为RuBP.(2)ph由6降为4,可能由于金鱼藻细胞的生物膜遭受到损伤,透性变大,导致呼吸底物与酶接触面大增大促使呼吸速率的升高.(3)结合图甲、乙,金鱼藻适宜在中性和弱碱性(中性和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的污水中生存,其原因是该pH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分析题图:通过图甲、乙可知: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金鱼藻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金鱼藻适宜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2、卡尔文循环中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用于RuBP再生,【解答】解:(1)金鱼藻是高等被子植物,含有叶绿体,其光合色素分布于金鱼藻细胞的类囊体膜上.三碳酸还原直接利用的能量是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中的能量,其还原产物大部分用于再生为RuBP.(2)导致呼吸底物与酶接触面积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线粒体膜遭受到损伤,透性变大,这样呼吸速率升高.(4)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金鱼藻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金鱼藻生长迅速,故金鱼藻适宜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故答案为:(1)类囊体膜ATP、NADPH中的能量再生为RuBP(2)生物膜(线粒体膜)呼吸速率(3)中性和弱碱性该pH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8.(14分)研究人员发观聚乙二醇(PEG)对烟草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似的烟草种子若干、PEG母液、相关仪器请完成以下问题:(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聚乙二醇(PEG)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2)请完善实验步骤a.配制PEG溶液.用蒸馏水和PEG母液配制成浓度分別为20%和30%的PEG溶液.b.分组.将烟草种子随机均分为7组,并编号.c.授种.将分组后的烟草种子放入不同浓度的PEG溶液中浸种,每个浓度下分别浸种3天、5天.d.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e.结果测定.(3)实验结果与分析.a.相对电导率(细胞膜完整性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和酶活性测定.部分结果如下表所持细胞膜完整性.b.种子萌发率:结果显示实验采用的两种浓度PEG溶液皆有促进作用,其中20%浓度促进效果最佳;不同浓度下,浸泡三天的促进作用最佳,其余浸泡处理亦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请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不同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率影响的柱状图.或.【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20% PEG溶液浸种三天相对导电率降低,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因为细胞膜完整性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故导电率低的一组,细胞膜的完整性高,故根据所给信息推断PEG促进烟草种子萌发的原理是: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步骤a、c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聚乙二醇(PEG)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因变量是烟草种子萌发率,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聚乙二醇(PEG)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2)b、根据试验分析,本实验有蒸馏水的一组、蒸馏水分别浸泡3天、5天的共2组,PEG 浓度为20%的分别浸泡3天、5天的共2组,PEG浓度为30%的分别浸泡3天、5天的共2组,共7组.d、分组之后,要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3)实验结果与分析.a.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可知:20% PEG溶液浸种三天相对导电率降低(细胞膜完整性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推断PEG促进烟草种子萌发的原理是: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细胞膜完整性.b.种子萌发率:结果显示实验采用的两种浓度PEG溶液皆有促进作用,其中20%浓度促进效果最佳;不同浓度下,浸泡三天的促进作用最佳,其余浸泡处理亦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故根据不同处理绘制不同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率影响的柱状图如下:或故答案为:(1)探究聚乙二醇(PEG)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浓度和时间各1分)(2)7 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适宜且相同写全给分)(3)细胞膜完整性或:【点评】本题借助于探究聚乙二醇(PEG)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数据.获取实验信息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的能力,难度适中.9.(16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下图为蜜蜂性別决定示意图:(1)由图可知,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决定,雄蜂为单(或一)倍体.(2)通过镜检发现一只雄蜂的体细胞有15条染色体,那么与发育为该雄果蝇的卵细胞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数分別为15、17、17或17、16、16.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3)研究人员在非富蜜型蜜蜂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少数几只富蜜型雄蜂,为了获得富蜜型ab.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b.由组合2可知,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组合2获得富蜜型工蜂的过程.(基因用A/a,B/b…表示,配子不做要求,子代雄蜂基因型不做要求.【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蜜蜂营社会性生活,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在蜂群中蜂王与工蜂都是雌性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二倍体生物,其中工蜂不具有生殖能力.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生物,因此雄蜂的基因型与上一代蜂王产生的卵一样.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解答】解:(1)由图可知,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发育形成蜂王和工蜂,而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发育为雄蜂,即表明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决定,雄蜂是由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属于单倍体.(2)通过镜检发现一只雄蜂的体细胞有15条染色体,即蜂王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分裂,如果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另外三个极体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5、17、17;如果是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数分別为17、16、16.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3)研究人员在非富蜜型蜜蜂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少数几只富蜜型雄蜂,为了获得富蜜型实验,由于测交实验结果为雌蜂中非富蜜型:富蜜型=3:1,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由此可见,组合1中母本基因型为AABB,父本的基因型为ab,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b.杂交组合2相当于测交实验,由于测交实验结果为雌蜂中非富蜜型:富蜜型=3:1,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c.组合2中,组合1中的子代雌蜂基因型为AaBb,雄蜂基因型仍为ab,用遗传图解表示组合2获得富蜜型工蜂的过程为:故答案为:(1)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单(或一)(2)15、17、17或17、16、16(写全给分)非整倍体变异(3)ab AB 两遗传图解如图(亲本基因型、表现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子代比例;所有符号,且必须有箭头,父本和母本符号必须要有.子代雄蜂不作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2016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表示原核生物的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T﹣A、C﹣G、U﹣AB.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图表示边解旋边转录的特点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合成蛋白质的酶、DNA聚合酶等2.Cd2+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如能诱发根尖细胞加速老化,并破坏核仁,导致DNA损伤等,而Ca2+则有缓解Cd2+毒害的作用.具体机理可能为:(1)Ca2+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2)Ca2+通过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3)Ca2+作为胞内的第二信使,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激活植物体内多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Ca2+和Cd2+不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D.Cd2+进入植物根尖细胞后可能影响其核糖体的形成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4.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神级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6.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D .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二、非选择题(共44分)7.某科研小组开展CO 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 的场所是 ;实验测得的CO 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 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 .(2)由表可知,高浓度CO 2更有利于 的形成(“叶绿素a ”或“叶绿素b ”),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 2 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 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①CO 2浓度升高会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 利用量;② .(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 .8.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 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 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 1与F 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表(a~d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实验一饵料制备实验二效果测试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X可以设为或,作用分别是和.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Y为.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表示原核生物的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T﹣A、C﹣G、U﹣AB.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图表示边解旋边转录的特点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合成蛋白质的酶、DNA聚合酶等【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解答】解:A、由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可知,A﹣U、G﹣C、T﹣A、C﹣G、U﹣A正确,A 正确;B、图示为原核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B错误;C、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C错误;D、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不是DNA复制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基因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Cd2+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如能诱发根尖细胞加速老化,并破坏核仁,导致DNA损伤等,而Ca2+则有缓解Cd2+毒害的作用.具体机理可能为:(1)Ca2+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2)Ca2+通过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3)Ca2+作为胞内的第二信使,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激活植物体内多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Ca2+和Cd2+不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D.Cd2+进入植物根尖细胞后可能影响其核糖体的形成【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专题】信息转化法;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析】1、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2、细胞核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解答】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 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说明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A正确;B、由题意知,Ca2+可能通过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抑制Cd2+的吸收,因此Ca2+和Cd2+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B错误;C、由Ga 2+的作用可以推测,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d2+破坏核仁,因此可能影响核糖体的形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可以知道,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解答】解: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C、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脱落酸增加,赤霉素减少,C错误;D、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也不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神级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产生的基础.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兴奋时,动作电位主要是由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正确;C、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产生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解答】解: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A正确;B、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状况,是由于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是影响植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群落的结构特点及群落演替的概念.6.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5和Ⅱ6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Ⅲ10),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红绿色盲,则乙病为红绿色盲.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A正确;B、Ⅲ13个体的基因型为X e X e,其致病基因来自7和8;由于7号的X染色体来自于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C、由于10号患甲病,5号、6号正常,所以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为;7号患乙病,所以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因此,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小,C错误;D、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由图可知其携带的是乙病致病基因,即Ⅱ8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因此其子代不可能患甲病,所以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孩子的概率都为0,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题图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共44分)7.某科研小组开展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2)由表可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叶绿素b的形成(“叶绿素a”或“叶绿素b”),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类囊体).(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①CO2浓度升高会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利用量;②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解答】解:(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均可以产生ATP,所以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由于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所以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2)根据题表分析,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叶绿素b含量不断升高,所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叶绿素b的形成,吸收光能的附着有光合作用色素的类囊体薄膜,即叶绿体中基粒的数量明显增多.(3)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提高.原因是CO2浓度升高会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从而提高水分的利用量;CO2浓度升高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4)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故答案为:(1)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2)叶绿素b 基粒(类囊体)(3)提高①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②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4)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强化学生对所给处理的分析和作答,提高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8.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HLHS、HLHS(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2:1.(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安哥拉兔的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说明F1雌雄个体都是杂合体,所以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都为HLHS.(2)F2雌兔中,长毛:短毛=1:3,所以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2:1.(3)测交是指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短毛为隐性性状,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如果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故答案为:(1)①HLHS HLHS(2)HLHS:HSHS=2:1(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表(a~d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实验一饵料制备实验二效果测试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X可以设为0或60,作用分别是空白对照和梯度间相互对照.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Y为无氧.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解答】解:(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X可以设为0或60,作用分别是空白对照和梯度间相互对照;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Y为无氧才能保证乳酸菌的生命活动;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故答案为:(1)信息传递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①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0 60 空白对照梯度间相互对照②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无氧③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B.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D.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HIV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 细胞,其遗传物质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C错误;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科学家研究植物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差异(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比较甲、乙组可知,侧芽生长受抑制可能因为侧芽缺少细胞分裂素所致B.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D.实验说明植物顶端优势现象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较甲、乙组可知,甲组没有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导致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是其侧芽缺少细胞分裂素所致,A正确;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对侧芽抑制作用加强,说明顶端优势现象更明显,B错误;丙丁两组的自变量是顶芽的有无,说明实验结果的产生与顶芽有关,C正确;根据表格中四组实验分析,植物生长受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可引起神经元A 兴奋,神经元B兴奋受抑制,从而导致食欲降低(见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Na通道开放B.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C.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与激素调节无关D.只要有信号分子X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便可引起动作电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其作Na 用的受体在细胞膜上。
因为引起神经元A细胞兴奋,所以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通道开放,导致电位发生改变,引起兴奋,A正确;已知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神经元B 兴奋受抑制,所以其膜电位仍然为外正内负,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肥胖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都有关,C 错误;必须有足够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图a、图b分别表示在18℃和25℃的二个人工水池中,水蚤的出生数、死亡数和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蚤种群数量越大,出生数越多B.图b 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峰值大小不等,为非周期波动C.对比a 、b 两图可知,温度作为外液性调节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D.水蚤属于次级生产者,因此其同化的能量为次级生产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种群的数量=出生率-死亡率,所以水蚤种群数量越大,其出生数不一定越多,A 错误;图b 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峰值大小不等,但是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 错误;对比a 、b 两图可知,温度作为外液性调节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C 正确;水蚤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细胞周期包括1G 期、S 期、2G 期和M 期。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S 期时,DNA 聚合酶可在核糖体上大量合成B.M 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导致染色体组加倍C.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D.正常的体细胞癌变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S 期DNA 的复制需要大量的DNA 聚合酶,该酶是在1G 期合成的,A 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组数量不变,B 错误;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 错误;正常的体细胞癌变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可能变了,但是种类不变,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图甲、乙为真核细胞核内两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DNA复制,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过程可在每个起点起始多次C.图乙表示转录,mRNA、tRNA和rRNA均是该过程的产物D.图乙说明DNA所有区域的两条链都可以被转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图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为DNA的复制过程,且图中显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是不一定是同时开始的,A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每个起点只能起始一次,B错误;图乙以DNA为模板,形成了RNA,为翻译过程,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C正确;转录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复制、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14分)不同臭氧(O)熏气下油菜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生物量的变化如下3表所示。
注:①FW——鲜重;plant——植株;CF100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浓度相对稳定在1001-nL左右的∙LO;3 CF100D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且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O。
②相对电导率表示处3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回答:(1)作为CF100和CF100D的对照组,表中CF的处理方式为。
(2)叶绿体中有许多中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
CF100和CF100D熏气均使油菜叶片光合色素中该色素的比例。
以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叶绿素a的。
(3)与CF100相比,具有相同剂量的CF100D熏气方式使油菜叶片细胞膜透性,电解质外渗,使测定升高。
(4)与CF相比,CF100D熏气下油菜植株降低,从而降低植株的生物量。
【答案】(1)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2)类胡萝卜素升高吸收光谱(3)增大叶片相对导电率(4)光合速率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1.(12分)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刺激人肝癌细胞增殖,超过该范围后有一种作用。
在亚硝酸钠处理后低24小时刺激作用最强,处理时间第36小时比第12小时刺激作用强。
为验证上述观点,请利用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培养液、培养瓶、人肝癌细胞、亚硝酸钠、蒸馏水(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实验思路(1)请用一个坐标图预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数/对照组细胞数,以对照组均值为100%计)(2)。
【答案】(1)①将人肝癌细胞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基中,每6个培养瓶为一组,分别标为A、B、C、D等;(2分)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向A、B、C、D等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等量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2分)③培养12小时后,取每组培养瓶各2个,分别测定细胞数,记录不计算细胞增殖率;(2分)④培养24小时、36小时后,重复;(2分)(2)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18分)火鸡的性别觉得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Z、W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雌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在一个火鸡养殖场的良种火鸡中,出现了遗传性白化症。
该场有11只健康而正常的雄火鸡,其中4只产生过患白化症的子代。
养殖场将这4只雄火鸡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火鸡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
请分析回答:(1)控制白化症的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据上述信息判断火鸡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判断过程,并用适当文字加以说明(等位基因用A、a表示)。
(3)另一个养殖场以低价收购了这342只幼火鸡,计划从中选育出不含白化症基因的良种火鸡。
方案是:保留261只正常幼火鸡中的雌火鸡;将所有幼火鸡饲养成熟后分别与交配,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可以保留,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需淘汰。
(4)火鸡卵有时能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可能的途径有:①减数分裂异常形成的二倍体卵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假设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的概率相同);②卵与极体受精后直接发育成幼火鸡。
这两种途径所产生的子代的性比例分别是、。
(注意:幼火鸡存活至少有1个Z染色体)。
【答案】(1)碱基序列不同(2)Z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3)表现型正常的雌火鸡无白化火鸡出现有白化火鸡出现(4)雌:雄=1:1 雌:雄=4:1【解析】试题分析:(1)白化基因与正常基因是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2)养殖场将这4只雄火鸡(健康而正常)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火鸡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说明白化症是隐性性状,且与性别相关联,为伴Z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杂交图解如下:(3)已知这342只幼火鸡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ZaW, 261只正常幼火鸡中的雌火鸡基因型为ZAW,雄火鸡基因型为ZAZA、ZAZa,将所有雄幼火鸡饲养成熟后分别与表现型正常的雌火鸡交配,若子代中无白化火鸡出现,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ZAZA)可以保留,若子代中有白化火鸡出现,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ZAZa)需淘汰。
(4)火鸡卵有时能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可能的途径有:①减数分裂异常形成的二倍体卵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假设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的概率相同),后代雌:雄=1:1;②卵与极体受精后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子代雌: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