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局部应用

合集下载

骨髓炎 治疗方案

骨髓炎 治疗方案

骨髓炎治疗方案骨髓炎治疗方案什么是骨髓炎骨髓炎是一种骨髓感染及炎症的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骨髓是身体内产生血细胞的地方,当细菌侵入骨髓并感染时,会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这种疾病可导致慢性疼痛、疲劳和丧失正常的骨髓功能。

骨髓炎的常见症状•发热•疼痛•肿胀和红斑•疲劳和乏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骨髓炎的治疗方案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骨髓炎的关键。

一旦确诊骨髓炎,抗生素治疗应立即开始。

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敏感性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通常,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万古霉素是常用的治疗骨髓炎的抗生素。

2. 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的骨髓炎患者,静脉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静脉输液将高浓度的抗生素直接输送到患处,以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静脉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骨折伴随感染或脓肿的形成,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源,修复骨折,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抗生素治疗之后进行的,并由专业的外科医生进行。

4. 导管插入和引流当骨髓炎合并脓肿的时候,导管插入和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在脓肿处插入导管,将脓液排出体外,可以有效清除感染源,减少疼痛和肿胀,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5. 康复和康复治疗骨髓炎的治疗不仅仅是止痛和消除感染,还需要进行康复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运动和营养补充等。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骨髓的正常功能,并预防复发。

康复治疗应由专业的康复师或医生指导。

结论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抗生素治疗、静脉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导管插入和引流以及康复治疗是常用的骨髓炎治疗方案。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及时的治疗和恰当的康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痊愈,并预防复发。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髓感染性疾病,由于细菌感染引起。

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传统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和使用长期静脉抗生素治疗。

这些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手术损伤、创伤后疼痛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等。

抗生素骨水泥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含有抗生素的塑料混合物,可以直接注入患处。

它能够释放抗生素,提供高浓度的药物直接到达感染部位。

相比于传统的长期静脉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骨水泥可以减少药物的系统性毒性和不良反应,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骨水泥对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研究观察了10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感染状况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术后并发症如创口愈合不良和骨折不愈合率较低。

MRI检查显示抗生素骨水泥能够有效地清除骨髓腔内的感染物质。

抗生素骨水泥的临床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项研究观察了抗生素骨水泥在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术后使用的结果。

结果显示,抗生素骨水泥对于降低术后感染率和提高骨折愈合率具有显著效果。

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尽管抗生素骨水泥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抗生素骨水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抗生素骨水泥对于抗生素耐药性菌株的疗效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抗生素骨水泥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抗生素直接到达感染部位,减少药物的系统性毒性。

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骨水泥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方面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感染状况和降低并发症率。

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其种类和使用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简介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影响骨髓功能的疾病,通常由慢性炎症或感染引起。

这种疾病会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产生不良影响。

慢性骨髓炎可以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手段。

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慢性骨髓炎,抗生素是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医生会根据感染菌种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康复。

3.免疫调节药物:某些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1.手术清除感染灶: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如果感染灶严重或难以通过药物治疗清除,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清除感染灶。

2.骨髓移植:对于严重的慢性骨髓炎患者,骨髓移植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

这种方法可以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

支持性治疗1.营养支持: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可以有助于身体康复。

2.生活方式管理: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可以帮助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康复。

慢性骨髓炎的预后慢性骨髓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等因素。

对于一些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综上所述,慢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疗效和预后。

骨髓炎最佳的治疗方案

骨髓炎最佳的治疗方案

骨髓炎最佳的治疗方案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髓感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

它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持续的骨痛、发热、局部红肿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骨髓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特征,并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需求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骨髓炎最佳的治疗方案,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1. 药物治疗方案骨髓炎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1)抗生素治疗:对于骨髓炎,抗生素是最基本且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考虑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常以静脉输液方式给药,疗程通常为4-6周,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2)抗炎治疗:骨髓炎发生时,炎症反应会引起组织破坏和疼痛,因此抗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用于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3)镇痛治疗:骨髓炎疼痛常常剧烈且难以忍受,因此在治疗方案中,镇痛药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选择如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或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用于缓解疼痛。

2. 外科治疗方案(1)引流手术:对于患有脓性骨髓炎的患者,引流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将感染骨髓周围的脓液清除,减轻感染程度,促进愈合。

(2)手术清创:对于合并有坏死组织的患者,手术清创是必要的。

通过切除坏死组织,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促进骨髓愈合。

3. 其他辅助治疗方案(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超声波疗法、磁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骨髓的修复和恢复。

(2)休息与营养:骨髓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足的休息,减少受力,辅助骨髓的愈合。

(3)免疫增强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需要明确的是,骨髓炎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病理生理特征以及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来制定。

甲强龙在骨科的应用原理

甲强龙在骨科的应用原理

甲强龙在骨科的应用原理1. 简介甲强龙是一种强效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

本文将介绍甲强龙在骨科中的应用原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2. 甲强龙的作用机理甲强龙属于广谱抗生素,其主要成分是甲硝唑。

甲硝唑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

在骨科中,甲强龙主要用于治疗以下情况:•骨髓炎:甲强龙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中,抵达感染部位,并抑制或杀灭感染的细菌。

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骨髓炎症,甲强龙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并促进骨骼的康复。

•骨折感染:甲强龙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抵达感染部位,并发挥抗菌作用。

对于复杂的骨折感染,甲强龙常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人工关节感染:人工关节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甲强龙可以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的方式,抑制和杀灭感染的细菌,并预防感染的扩散。

3. 甲强龙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甲强龙进行骨科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抗菌谱:甲强龙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在选择甲强龙进行治疗时,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细菌对甲强龙的敏感性。

•抗生素耐药性:由于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甲强龙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副作用:甲强龙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在使用甲强龙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不适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甲强龙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甲强龙与一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

在使用甲强龙时,患者需要向医生提供完整的用药史,以便医生准确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

4. 结语甲强龙在骨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骨髓炎、骨折感染和人工关节感染等疾病。

骨髓炎首选抗生素

骨髓炎首选抗生素

骨髓炎首选抗生素【导读】了解骨髓炎这种疾病的人应该并不多,虽然在生活中这种疾病并不常见,但是它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却在逐渐增高。

引起骨质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治疗上也有一定难度。

所以我们需要扩大对骨髓炎的了解,至少应该知道骨髓炎的发病原因,以及疾病出现后应该怎样来治疗。

那么在治疗时骨髓炎首选抗生素是哪一种呢?骨髓炎首选抗生素骨髓炎是因骨骼被破坏感染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在人体的长骨中,最容易发生这种疾病。

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全身败血症,局部感染也比较多见。

那么骨髓炎治疗时首选的抗生素是哪一种呢?治疗骨髓炎并不是最好的抗生素就一定适合该病的治疗。

在治疗之前必须明确是哪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患者对哪一类抗生素最敏感,这两个条件确定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药物。

所以这就要求在治疗之前必须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所得的细菌来确定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有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也有的患者只需要使用克林、青霉素即可。

如果无法明确患者的药敏结果,可以选择阳性菌、阴性菌均可覆盖性的抗生素来治疗该病。

急性骨髓炎患者一般使用抗生素就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如果是慢性骨髓炎抗生素的使用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最主要的是通过手术治疗来应对该病。

骨髓炎的病因在生活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有时这种常见的磕碰却可能会成为骨髓炎的诱因。

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孩子特别好动,磕着碰着很常见,一般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软组织被感染,那么引起骨髓炎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人体组织、关节被感染后感染组织的扩散会引起骨髓炎。

因暴力造成骨折,出现开放性伤口造成伤口污染,或是进行骨手术时都有可能因为感染而引起骨髓炎。

磕磕碰碰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当软组织出现淤青血肿,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淤青和血肿都没有被吸收,那么细菌在此时很有可能会感染致骨髓,从而引起骨髓炎。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成年人骨髓炎是因为小时候的磕碰伤没有在意,使毛细血管网受到破坏,造成细菌停滞繁殖,而引起局部感染的症状最终发展至骨髓炎。

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在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体会

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在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体会

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在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体会刘光永【摘要】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34例,术后随访13~21个月,胫骨骨折均良好愈合,未见与骨水泥材料有关的不良反应,无复发感染.外固定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胫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踝关节Kofoed评分及膝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可控制胫骨骨缺损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9)003【总页数】2页(P226-227)【关键词】胫骨;骨髓炎;骨水泥;抗生素【作者】刘光永【作者单位】271219山东新泰,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DOI】 10.3969/j.issn.1009-4237.2017.03.020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是致病菌通过外伤伤口或手术切口进入股骨骨折局部引发骨折部位的骨组织感染。

随着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大量增加,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术,极易引发感染,导致骨外露、骨坏死及骨缺损。

而胫骨局部软组织少,一旦发生感染,可导致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

治疗不当极易形成慢性胫骨骨髓炎,导致膝关节僵直。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34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进一步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方法对于胫骨骨髓炎临床治疗效果。

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19~58岁,平均36.7岁。

所有患者均为创伤引起,病变部位均为胫骨骨折,其中9例胫前瘢痕愈合,4例小腿中上段皮肤缺损。

辅助检查:病灶脓液细菌培养为变形杆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3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大肠埃希菌 2例,混合感染4例。

受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重物砸压伤10例,高处坠落伤9例。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年第14卷第32期179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体会张国保(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 骨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患者15例清理病灶后给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

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两次手术创口均一期甲级愈合;经1-5年随访,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折坚强愈合,无骨缺损,感染无复发。

结论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局部抗生素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缓慢释放,持续时间长,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骨髓炎;体会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4.32.1460 引言慢性骨髓炎由于常存在死骨、死腔及瘢痕组织,局部缺乏血液供应,全身应用抗生素在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抑杀菌浓度,易产生耐药性,以至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慢性骨髓炎最根本的治疗是清除所有失活的骨和软组织,手术清创的质量依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1],当失活骨和软组织被清除后,治疗的重点就转移到所遗留的死腔上来。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抗生素球珠、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

但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局部抗生素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缓慢释放,持续时间长,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去甲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l5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男l0例,女5例,年龄(14~56)岁,平均年龄35.2岁。

病程为2~40个月,血源性骨髓炎转变成慢性骨髓炎2例,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感染致骨髓炎9例,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感染致骨髓炎4例。

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

1.2 手术方法于病灶处切开皮肤,将窦道连同周围炎性组织一并切除,显露骨感染区,如有内固定则将其取出,均行远离病变部位的外固定架固定。

抗生素缓释载体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生素缓释载体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综述抗生素缓释载体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周健方涛林董健尽管近年来手术技术进步及大量抗生素开发,但慢性骨髓炎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清创结合静脉应用抗生素。

受损的骨骼和周围软组织坏死常继发慢性缺血,导致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很难在感染局部获得理想抑菌浓度,临床治疗效果极差,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1970年Buchholz 等首次报道了应用庆大霉素联合骨水泥在预防和治疗全髋置换术术后感染中的显著作用,并于1972年与W ahli g 共同研究发现庆大霉素在Pa lacos 骨水泥中能够缓慢释放的特性,不久K le mm 将其制成珠链,并应用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由于载抗生素骨水泥可以在局部形成高浓度抗生素,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而且与静脉滴注抗生素相比较,具有全身毒副作用少、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疗效明显,大大降低了慢性骨髓炎的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新型生物材料的开发及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抗生素载体及缓释系统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抗生素局部缓释系统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 MMA)P MMA 是最早的生物材料之一,是最早应用于防治骨感染的载体。

庆大霉素P MMA 珠链因局部缓释高浓度抗生素,且血药浓度低、副作用少等优点,成为防治慢性骨髓炎的重要方法。

蒋维海等[1]将载万古霉素P MMA 假体应用于羊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模型,评价其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抗感染作用。

结果显示实验组感染控制率达到9333%,表明万古霉素PMMA 假体在羊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能有效控制感染。

G i avaresi 等[2]应用载庆大霉素PMMA 螺钉及载万古霉素P MMA 螺钉治疗兔骨及髓腔感染,效果显著。

Thonse 等[3]应用自制载抗生素P MMA 骨水泥涂层的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感染、不愈合。

这种方法可以在局部形成高浓度抗生素并提供即刻稳定性,避免二次手术。

抗生素的使用与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

抗生素的使用与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

抗生素的使用与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抗生素的使用与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抗生素的使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以及对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进行概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抗生素治疗。

一、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 精准选择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在未能获取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前,应根据常见病原菌和临床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

2. 抗生素应用的时间和剂量:遵循医嘱规定的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过早停药或过量应用,以免引起细菌耐药或药物不良反应。

3. 注意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于复杂或难治性感染,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但联合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 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提高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二、骨关节感染/骨髓炎与关节感染的治疗指南1. 原发性感染对于韧带骨膜下脓肿、蜂窝组织炎和急性骨髓炎等原发性感染,一般采用以下治疗方案:(1)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利福平(rifampicin)和氨基糖苷类等。

(2)当有明确细菌分离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3)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有严重感染症状的患者,考虑手术排脓和切除坏死组织。

2. 人工关节感染人工关节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骨关节感染,治疗方案如下:(1)早期感染:选择舍入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vancomycin)和利福平等。

持续治疗4-6周,根据治疗效果和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2)慢性感染:对于慢性感染,治疗时间通常延长至6-12周,并选用具有良好骨渗透能力的抗生素,如利福平和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等。

骨髓炎怎么使用抗生素?

骨髓炎怎么使用抗生素?

骨髓炎怎么使用抗生素?一旦出现骨髓炎的话,患者会感到很多不舒服,最常见的就是疼痛感,在疾病早期的时候,通常会出现隐隐作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会不断发展严重,疼痛感就会慢慢加强,所以及时治疗骨髓炎很重要,很多患者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出现骨髓炎,所以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

★骨髓炎怎样用抗生素?骨髓炎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和邻近部位感染导致的骨髓炎;或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死骨。

不同类型的骨髓炎,其发病原因、病原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各不相同。

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成人的骨髓炎很少为血源性,而大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开放骨折以及使用了植入物的手术;慢性骨髓炎也很少为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可仅用抗生素治疗;而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外科手术,抗生素仅作为辅助治疗。

那么骨髓炎怎样用抗生素呢?骨髓炎怎样用抗生素(1)骨髓炎常见致病菌:骨髓炎的致病菌因骨髓炎不同类型、不同个体而有较大差别。

(2)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通常根据不同类型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种类,或脓液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初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对急性高度可疑为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在获得血液标本后立即开始经验用药;如果病变部位有脓液形成,早期开窗减压,可根据获得标本涂片的革兰染色初步选择抗生素。

用药方式通常为静脉给药;对于儿童患者,在充分合作以及敏感抗生素的基础上可采用静脉+口服给药。

用药时间通常为4~6周。

慢性骨髓炎不推荐经验用药,尽量在彻底手术清创并在获得术中标本培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如未能获得培养结果,可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

抗生素珠链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生素珠链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s y s t e mi c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e n t ,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u s e d a n t i b i o t i c b e a d s t o i f l l d e a d s p a c 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w o g r o u p s a f t e r 3 we e k s . R e s u l t s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ra f c t u r e s o f 1 2 e a s e s we r e a l l a t o r n e a r a n a t o mi c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h e a l e d , w i t h 1 1 c a s e s
P e o pl e’s Ho s p i t a 1 o f Hu i z h o u C i t y , Hu i z h o u 5 1 6 2 2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b e a d s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病灶局部给药治疗慢性骨髓炎

病灶局部给药治疗慢性骨髓炎
特点 J①抗 菌谱 宽 , 引起骨髓炎 的常见病菌都 有效。②为 : 对
进骨损伤修 复作用 , 影响病人的早 日康复 , 大部分抗 生素 限制
于骨水 泥中不易释放 , 局部浓度迅速降低和 P MMA对 抗生素 有热损 伤 ,【 f 1 的研究表 明 , 卜o 等【 】 f 1 抗生 素从 P MMA骨水泥 中 释放率 非常低 , 大约 只有 5 %的青霉素 或庆 大霉 素从 P MMA 骨水泥中洗 脱出来。 3 2 明胶海绵 . 潘滔用 环丙氟 哌酸 明胶海 绵治 疗慢 性化脓
肌瓣或庆大霉素珠链 , 可减少组织损伤 , 也可避免珠链 须取 出 及 由此产生新的瘘 口等诸 多麻 烦 , 同时发挥 其止血功能 , 少 减 创 口的渗出 。局部应用可 随着 明胶 海绵 的缓 慢溶 解 , 吸附 将 的环丙氟哌酸在数周乃至 数月 内持续 向病 变部位 释放 药物 , 局部浓度高而全身毒副作用少¨ - z。 3 3 乳酸聚合物 . 乳 酸聚合 物的主要 优 点是可 生物 降解 并 且有较好的抗菌剂释药动力学性质 。在对实验性 骨髓炎 动物 模型进行的组织 中释药 实验表 明 , 酸 聚合物抗 菌剂 的释 放 乳 比其它生物降解型局部给药系统持 续的时 间长 , 了磷 灰石一 除
髓炎 3 例, 0 与抗生素灌注 冲洗治疗慢性骨髓 炎 2 例相 比 , 6 抗
生素珠链可 较快 消除慢 性骨髓 炎症 状 , 口愈合 快 , 切 疗效 好 。 但P MMA不能在体 内降解 吸收 , 二期拔 链 , 需 且在 局部 无促
1 药物 的选 择
许多慢性骨 髓炎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 葡萄 球 菌会产生一种 称作 细胞外粘质或多糖包被的物质从 而产生 抗药性 , 细菌在足够 的药物浓度下依然存 活 , 使 固此 治疗 较为 困难 。基于慢性 骨髓 炎常为 多种 细菌感 染引 起 , 而且耐药 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尤为多见 , 加之 抗菌 剂与载 体组合 的这 种特 定给药方式 , 限制 了抗菌剂选用 范围。因此, 对局部 给药系统 抗菌剂 的要求更 为严 格。局部给药系统的抗菌剂应具有 如下

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科学用药提高治愈率

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科学用药提高治愈率

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科学用药提高治愈率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科学用药提高治愈率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感染性疾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和应用,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

本文将从骨髓炎的病因、抗生素的选择、合理用药三个方面来探讨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患者和医生更科学地进行用药决策。

一、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骨骼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些致病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创伤、手术等途径进入骨骼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骨髓炎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红肿、活动受限等。

二、抗生素的选择在骨髓炎的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致病菌的不同,可选用广谱或狭谱抗生素。

常见的广谱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这些药物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而狭谱抗生素主要用于已明确致病菌的情况下,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此外,联合用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通过不同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提高治愈率。

三、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首先,应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明确致病菌的敏感规律。

其次,用药剂量的选择要准确,既不能过大造成药物过敏或者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也不能剂量过小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用药时间也要足够,避免患者中途停药导致细菌耐药。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科学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合理选择抗生素、合理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确定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应当注意,抗生素的应用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轻度病例或病原菌不明确的患者,应更加注重病原菌的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

注:本文旨在提供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原则,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决策,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方法,其疗效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治疗原理、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原理是通过将抗生素与骨水泥混合,然后在患者的骨髓腔中注入,以达到双重杀菌的效果。

抗生素骨水泥能够直接接触到炎症灶,通过释放高浓度的抗生素,迅速杀灭病原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加快骨组织的修复。

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显著。

抗生素骨水泥能够提供高浓度的抗生素在骨组织中释放,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抗生素骨水泥的局部应用,可以减少全身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抗生素骨水泥不仅起到杀菌的作用,还能够填充空洞,稳定骨折,促进骨愈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功能恢复率。

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决定使用何种抗生素。

注入骨髓腔时需要控制好注射的压力和速度,避免药物渗入周围软组织。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指标和X线影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骨水泥固化完全之前,患者需要限制活动,防止骨水泥脱落,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

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遵守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创面愈合效果是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从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特点以及该治疗方法在创面愈合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是将抗生素掺入骨水泥基质中,使其在骨内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抗生素骨水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骨与关节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剂量大、局部药物浓度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过程中,抗生素骨水泥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二、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特点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髓感染,通常由于外伤或手术等引起。

患者常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红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情况。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挑战在于感染严重、创面愈合困难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在创面愈合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研究表明,抗生素骨水泥可以有效清除感染部位的细菌,减少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抗生素骨水泥还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有助于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抗生素骨水泥已成为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管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目前对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临床试验样本数量较少,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对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抗生素骨水泥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抗生素骨水泥的制备、使用等方面仍有待改进,以提高其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中的应用效果。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得到了初步验证,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灌注冲洗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灌注冲洗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灌注冲洗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灌注冲洗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将抽取的3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行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18例,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灌注冲洗、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两种治疗方式,对慢性骨髓炎均有效果,其中后者术后出血量少,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灌注冲洗;抗生素骨水泥;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慢性骨髓炎主要是人体骨骼遭受微生物感染所致,发病位置不受局限,骨髓、骨膜、骨质等均有可能发生病变。

临床上对骨髓炎的治疗方式较多,传统方式多为病灶切除、手术清创等,其中灌注冲洗方式较受青睐[1]。

然而,骨髓炎具有异质性,需要针对感染微生物的差异进行治疗,为此抗生素在骨髓炎治疗中应用日渐广泛,并以抗生素骨水泥的形式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患者36例,对灌注冲洗、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效果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3~62岁,平均(34.5±2.5)岁;病程7个月~18年,平均(3.4±0.8)年。

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5~61岁,平均(36.2±3.1)岁;病程8个月~17年,平均(3.6±0.7)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吕志华;王强【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08(029)005【摘要】目的:介绍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74例急慢性骨髓炎行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男36例.女38例,年龄6~62岁,平均22.4岁。

急性骨髓炎30例,慢性骨髓炎44例。

切口选择应在有利于病灶清除、软组织条件好、有利于闭合的部位。

骨开窗后彻底清除死骨、肉芽等感染、变性组织。

在骨窗上、下端钻孔置灌注管与吸引管。

术后以生理盐水定时冲洗,每次冲洗末以高浓度抗生素滴入并保留至下次灌注时。

配合全身用药。

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按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分析疗效:急性骨髓炎30例,优26例,良4例;慢性骨髓炎44例,优30例,良10例,差4例。

结论: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可缩短疗程,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402-403)【作者】吕志华;王强【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骨科医院,辽宁开原11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12【相关文献】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J], 陈俊柱;胡广健;张敏;李伟明;蒋佑升;2.疡科灵验膏治疗急慢性疮疡、骨髓炎682例疗效观察 [J], 薛敬东;边爱忠;邵新兴;杜春海3.病灶区持续灌流及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 [J], 王晔4.高浓度抗生素滴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J], 吕志华;王强5.高浓度抗生素髓腔灌注治疗骨髓炎37例 [J], 陈传和;曾光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抗生素骨髓炎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慢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未及时治疗或者处理不当造成的。

80年代以后,慢性骨髓炎主要来源于创伤性感染,而且发病率逐渐增高。

究其原因有:一是由于近年开放性创伤、高能量创伤急骤增加,伤情复杂,除骨折外多合并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及时而发生跖骨感染;二是由于对开放性创伤的早期处理不够重视或技术不过关,如早期消创不彻底强行一期闭合伤口或不适当的扩大手术范围进行内固定,或内固定技术失误或选材不合要求等;三是选择性手术由于条件或技术不具备而发生感染酿成骨髓炎。

总之是创伤的早期处理不当,创面没有得到有效的覆盖,是导致发生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不断研制成功及显微外科修复技术的不断完善,使骨髓炎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对于骨髓炎的治疗,早期应用大剂量的敏感抗生素是一切治疗的基础〔1〕。

抗生素的应用有全身应用及局部应用两种方法,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骨髓炎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1 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骨髓炎的优点
局部应用抗生素是相对于全身用药而言,它不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途径投药,也不需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吸收,代谢及重分布,而是将抗生素直接用于需要部位而起作用。

关于局部应用抗生素曾存在较多的争议。

一些学者曾认为,局部应用抗生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并导致细菌耐药,故应尽可能避免局部应用。

但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发现,局部应用抗生素较全身应用抗生素,有其独特的优点,并逐渐的被临床工作者接受。

在治疗骨髓炎时,长期全身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有费用高、全身毒副作用多、且很难达到并维持骨髓炎局部所需的高浓度等不足。

长时期的住院治疗,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以弥补以上的各种不足。

局部应用抗生素的优点:(1)可以准确地将抗生素投放到骨感染的部位;(2)可以在局部迅速达到峰值药物浓度并可维持较长时间,在局部形成几十甚至几百倍于全身应用抗生素时的药物浓度;(3)可以降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虽然局部药物浓度极高,但用药总量远低于全身用药量,因而不会对全身重要脏器产生毒副作用;(4)可以避免局部缺血对抗生素作用的影响。

当局部发生软组织感染时或行手术清创后,由于机体的自然防御机理,这一区域是缺乏血供的,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因此病变局部的缺血不致影响疗效。

2 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2.1 直接投放抗生素于感染部位
这是最为常见的投药方法,简便、有效,可以在感染部位迅速形成很高的药物浓度。

通常用纱条浸泡抗生素溶液后填塞感染伤口,或将抗生素的干粉制剂直接用于感染部位。

可供选择的抗生素种类也很多。

但是由于药物未经机体代谢就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某些抗生素的活性会受到影响,另外,药物维持时间较短,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疗效。

现在,主要用于表浅创面的换药,无法应用于复杂的骨感染病例。

2.2 抗生素持续灌注冲洗
2.3 应用微泵技术持续注射抗生素
2.3.1 可植入体内渗透泵
1991年,perry报道了体内植入渗透泵来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骨髓炎。

植入体内的渗透泵有2个室组成,一个注入抗生素,另一个注入氟利昂。

当氟利昂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则压迫另一个室内的抗生素通过泵的导管流入骨感染部位,从而获得较高的局部抗生素浓度。

但是渗透泵的植入部位易引发感染,而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未能在临床中得到推广。

2.3.2 体外微泵持续注射
刘兴炎等〔2〕和黄开元等〔3〕分别报道了微泵局部抗生素注入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研
究。

将抗生素药液注入储药囊中后,依靠其外置微泵均衡收缩力为动力,使其中药液向前流动。

其出药口与骨感染部位的留置导管相连,从而将抗生素持续注入骨髓炎部位。

在刘兴炎的报道中还结合了介入治疗的技术,即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选择性血管插管,造影显示炎症所在骨段供血动脉及其血管网,然后选择导管插入炎症骨段主要供血动脉,经造影弥散证实所插入血管为炎症骨段供血主要来源后,经导管缓慢注入敏感抗生素溶液,术后把留置导管接在微量注射泵上。

从而使该技术具有了一定的靶向性治疗,通过机械力将抗生素溶液注入骨髓炎病灶,有2个独特的优点:(1)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克服了局部用药通常比较单一的缺点。

(2)可控性药物输注,可以保持其局部药物浓度恒定。

该项技术仍需在感染部位留置导管,所以和留置导管冲洗有许多相似的缺陷。

2.4 抗生素缓释技术的局部应用
bucholz于1970年首次将抗生素复合的骨水泥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全髋成形术后感染。

1972年,klemm制备出庆大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珠链,对治疗骨及软组织感染有显著的疗效。

随后商品化的pmma珠链在欧洲得到较大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抗生素缓释系统的载体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

根据载体的不同,对现有的各种抗生素缓释系统进行了分类。

2.4.1 非降解载体类
2.4.1.1 无机盐类
2.4.1.2 多聚体类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当前研究最多的不可降解多聚体载体。

pmma作为抗生素载体也最早最广泛应用于防治骨关节感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庆大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骨水泥珠链在欧洲已成为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重要方法。

该载药系统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6、7〕。

各种不同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等相继与骨水泥结合,并运用于试验及临床〔8、9〕。

局部抗生素珠链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骨折断端局部较高的抗生素浓度;(2)较低的系统抗生素的吸收;(3)药物过敏反应小以及较低的其他系统副作用;(4)易于护理;(5)治疗费用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